阿纳金天行者,在被欧比旺砍去双手双脚后,又被滚烫的岩浆灼烧,那会是怎样撕心裂肺的一种痛。
而西斯尊主拯救了他,或者说,让阿纳金快点死去,浴火重生的是愤怒的达斯维德。
黑色斗篷,黑色盔甲,再戴上黑色面罩,达斯维德迈着骄傲的步伐,不间断地从里而外传出压抑可怖的呼吸声。
外表上,他仿佛是死神的符号,冰冷的大帝,而内里,却是那场灾难遗留下来的一堆烂肉,和一颗受伤的心。
他曾是天选之子,那个注定打败西斯,带来原力平衡的英雄。
而事实上,他加入了西斯,推动原力的倾覆。
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达斯维德却成为了第一个预言的反抗者。
预言,究竟什么是预言?
它是让我们预知结局的明镜,还是蛊惑生命的圈套。
预言是否真的会实现,如果麦克白不刺死国王邓肯,他又有何机会篡取皇权。
其实,在预言背后,真正考验我们的是选择。
绝地武士团,一个被神化的宗教式官僚机构。
他们高度崇尚理性,正如秉持的教条所言:无需激情,平静心智。
勿随愚昧,探寻真知。
虽有混沌,安谧仍存。
无所凋亡,惟行原力。
阿纳金的母亲如圣母玛利亚诞下耶稣那般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这似乎也悄悄暗示了阿纳金与绝地的紧密联系。
表面上,绝地风光无限,仿佛是维护光明的使者,但恰恰是因为他们过于强调自我的崇高价值,抬高神性,而萌生了禁欲的意味。
就像是黑暗的中世纪里虔诚的教徒,1984中对老大哥顶礼膜拜的大洋国,它们都有一整套完善的晋升机制,最高级的领袖仿佛矗立云端,引领着群众走向圣洁和谐的大道。
而对于冲动、富有活力的阿纳金来说,他天生所具有现代社会革命者的气息,压抑天性就如同用纸包住大火般危险。
多年下来,他一度顺从绝地长老会的摆布,到不同的星球完成任务,暗里却时常怀着无尽的苦恼与落寞,他受制于师傅欧比旺,永远不可能跳脱于这个模式。
对于一个古老的组织来说,一切都要靠年岁与阅历奠定地位,阿纳金的本领再高强,也得要老老实实地走完这个流程。
直到有一天,他亲身经历了西斯的诱惑。
达斯·西迪厄斯用讥讽的语调对阿纳金说:“绝地武士们当然不会告诉你西斯的故事。
”无论是绝地武士还是共和国,他们都试图掩藏原力的黑暗面。
阿纳金,和很多人一样,只是用普世的价值观去理解黑暗,却从未真正领略过黑暗,面对像西迪厄斯这样既了解所谓的光明又深入过黑暗的人来说,他的正义感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西斯歌颂愤怒,在天性的爆发下走上另一个极端。
但对于阿纳金来说,西斯让他触碰到了真实的欲望,他们不像绝地那般地虚伪、教条主义,而仿佛是主张顺从自己的心,这才是他的“自由之门”。
小丑能够策反哈维,那是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与恶的两粒种子,一粒种子的生长,必以压抑对方为代价。
当阿纳金信誓旦旦地对师傅欧比旺说:“西斯并没有那么恐怖。
”,实际上他已经选择用黑暗之水浇灌心田,那早已不是释放天性这般简单。
黑暗的蛊惑性,就在于让人看穿原有的世界是多么荒谬,而后跌入另一个深渊,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阿纳金选择成为达斯维德,不过是打破前一个枷锁,再新制一个枷锁。
而他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痛的,血肉模糊、万劫不复。
或许在很多人心里,阿纳金只是一个天真的中二少年,年轻气盛,立场又不够坚定。
但他却是一个有足够勇气尝试改变的人。
当我们试图逃脱命运的束缚,就会拟定一个乌托邦式的前景,但世界从来不存在仅仅是黑与白的区分,阿纳金和达斯维德都在理想中失落。
最后的结局,就好像一个玩笑。
看着自己的亲身骨肉卢克天行者饱受西迪厄斯的摧残,达斯维德感到如插入针尖般刺痛,那颗弱小、紧紧收缩的哀伤的心,再一次剧烈地颤动。
曾经为了政治独裁与黑暗统治付出的一切瞬间倾覆,他为了爱而放弃了扭曲的理想,亲手杀死了西迪厄斯。
不是预言改变了阿纳金,而是达斯维德选择了预言。
一切都结束了,达斯维德用善的举动证明了他不是为恶而生,也因此付出了生命。
当所有的星球烟火四溢,庆祝黑暗帝国的消亡,卢克却看见了父亲凄然的幻影。
自始至终,谁都不会记得他改变了什么,而是能明白无误地说:他是预言中的那个孩子,阿纳金。
而他的幻影也只能空洞地笑,无法解释自己,是失落的达斯维德。
○偏爱王老师,Obikin的西皮向,目前只补完前传。
其实一开始你也是有疑虑的。
长老会看见这孩子头顶有命运的乌云,加上年纪已长,怕不够纯净,你师父却执意要训练他,相信这个来自塔图因曾为奴隶的小男孩会如预言所示给原力带来平衡。
QuiGon已经离开了,训练的任务自然落在你头上,你是个乖孩子,加上这是师父未竟的遗愿,当然落足十二分心力,如师如父地将Ani带大。
Ani的话也可以印证你的付出,他在Padme坚持去救你时表示,何止导师和朋友,Obi-wan更像是父亲。
无人会质疑你是否一个好老师,只是所有悲剧早有定数。
男孩跟随你走过每一颗星,长成天赋异禀的少年,你能感受到每句“yes master”背后负面情绪的暗涌,多年言传身教或许总有一天也封印不住在黑暗里滋长的念头。
你想你大概是杞人忧天,又无法放下这份担忧,于是在克制的同时更温柔地鼓励你的学徒,说你为他骄傲。
叛逆心终于被爱情诱发,Ani小时对Padme的依恋,渐渐转化为更真切的爱。
情窦初开的少年却总被绝地的清规戒律束缚,让他与恋人无法光明正大地相爱。
真的太苦,别离千日,一个吻也要藏在阴影里交换,虽然恋爱成婚,但他对绝地的不满也与日俱增,而你则是一个具体的靶子。
你多少也知道他们的事,不赞同但也不说破,却未曾料到正是因为爱Padme他才生出那么可怕的执念,又或者说,种子一直在那里,只是命运选择让它在这时开花。
少年告诉Master Windu议长的真正身份时还是有救的,我甚至感到痛惜,如果他此刻正与你并肩作战,是否事情还有回旋余地。
辜负那些孩子至死还托付的信任时,他才真正回头无路了。
Master Yoda让你不要看那段残忍的监控录像,真相会让你痛苦,你果然看不下去了。
你未想过,你与心爱的学徒会有拔剑相向的一日。
他用你亲自教授的招式,凌厉、毫不留情地砍过来,光剑碰撞的声音似有什么慢慢碎裂。
你最终砍断他的双腿,在滚烫的熔岩边声嘶力竭地对他说:你是天选之子,你本应杀死西斯使原力达到平衡,而不是加入他们。
你很少这样失态。
你是真的太痛了。
他红着眼说他恨你。
你悲伤、疲惫地回了一句:我曾经爱过你。
曾经他只是个孩子,你是个刚失去师父的青年绝地武士,小不点太机灵了,你常常会感到头疼。
他偶尔也会露出孩子气的一面,累了就很快熟睡过去,撇着嘴像还在怪你,你笑着将他背在肩上,感到沉重又满足。
相依相伴的一点一滴,都只是曾经了。
他曾是你的责任,你的爱,你生命的一部分。
现在你却要将他的一切割舍,怕不是削肉断骨之痛。
你需要一个希望,否则这茫茫沙漠快将你吞掉了。
补看六部曲之前,看到建议说应该先看正传后看前传,以避免画面特效落差太大无法接受,然而事实上这种观看顺序会导致剧情精彩度落差太大,让人陷入更深的失落感中。
一边看前面两部一边期待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阿纳金投向黑暗面,结果真相揭晓时实在震惊得说不出话:就因为模糊预见了妻子可能难产?
说真的?
作为一个技术控青年、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到可以超光速航行、批量化制造克隆人大军的世界,身处共和国首都核心,妻子曾经是女王,现在是参议员,然后最深的梦魇是她可能难产?
这个梦魇如此之深,以至于当有人告诉他:投向原力的黑暗面可以学会复活术时,痛苦纠结了一会儿就同意了,甚至不惜屠杀未成年小孩子?
注意是复活术,而不是难产预防术哦!
我们确实知道复活的前提是人先得死掉吧?
在做出如此代价巨大的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得知妻子死讯,除了悲愤交加外,就没有下一步行动了?
说好的复活呢?
总之与正传的太空家庭伦理剧相比,前传看似野心更大、世界观更复杂,直指人性的挣扎,实质则概念空洞、细节经不起推敲,人物个性更是像面团一样随意扭曲。
前两部里睿智又勇敢的帕德梅,第三部只能安心待产当花瓶,偶尔帮导演点明一下故事里的深邃思想,生怕观众没看出来,其他时候就是在担忧、等待、伤心地说“我不信”,梦想“我们丢下一切去幸福生活”,最后做如梦初醒状“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这是谁啊?
把前两部的小帕还回来!
阿纳金的黑化,铺垫做了不少,但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却极度糟糕,第二部因母亲去世而屠人全族这个梗,本来以为会发挥什么关键作用,最后就这么过去了;和小帕秘密结婚还有了孩子,以为这一点曝光会引发轩然大波,结果也一点事没有,所有人都一副“早就知道了”的样子,阿纳金和绝地武士团之间的核心矛盾,居然是“他们不信任我,因为没有给我大师头衔,以及有个危险的重要任务没派我去!
不能忍啊!
必须把所有人连同小孩子一起杀掉才能缓心头之恨!
”这种完全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只能证明欧比旺的教育实在是很失败,毕竟小孩九岁以前不是这样儿的。
对了,还有尤达大师,作为活了九百年的大师,当天选者忧心忡忡地询问预见到最重要的人死亡该怎么办时,回答“let it go”真的好嘛?
人人都知道这位天选者在情绪控制方面有些问题吧?
就这样毫不在意地“let it go”啦?
当然啦,整个绝地武士团都心大到和来源可疑的克隆人军团并肩作战,没有一点点防备;得知了议长就是西斯大帝这种重要情报后,防范措施都不做一点就带几个人直接去逮捕他,这种槽都懒得吐了过去看到正传粉丝哀叹孩子们看的星战居然是前传不能忍,还以为是儿时回忆的美好加成,导致他们无法接受新事物,现在看来确实不能忍,别的不提,就把一个故事好好说顺了的能力,新世纪的前传比七八十年代的正传要差出一个星系
终于把六部曲都看完了,一个2020年的观众,中间数次因为略显低龄的情节和单薄的人物几乎被劝退。
当然,哪怕是最早的三部,放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中,其在拍摄制作的水准上已然是一流的。
整体观看下来,卢卡斯影业用十几个小时的篇幅建立了一个磅礴的星际世界,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但是真正能让这部电影恒久流传下去最大原因还是塑造了安纳金(达斯维达)这个电影史上最有名的悲剧人物之一的男主角。
有人可能会说,难道不是因为他创立了一个迷人的星际世界吗——当然不是,这个世界并没有多么复杂和精妙,人类创立某种世界观的能力从上古时期就有,古希腊的人民们口口相传着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们绮丽神奇的生活。
用当代神话的视角去看待《星球大战》系列是非常有趣的——当代人绝大多数已经不会再去关注希腊神话,北欧神话,乃至是我们自己的神话,这时候,像《星战》这样具有世界影响力,又有足够强的通俗性和流传性的电影就起了神话的作用,神话的起源是人类对现世认知的局限性,所以古希腊人幻想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幻想了有神掌控太阳,有神掌控月亮——现代人对宇宙的认知还远远不足,于是我们幻想了迷人的星际生活,有绝地和西斯,有卢克和安纳金。
这些人——或者说,这些超人,给我们讲述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他告诉我们一切源自“原力”,而原力既可以使万物重归平衡,也可以走向黑暗面,毁灭一切。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把《星球大战》称为“当代神话”合适极了。
《复仇者联盟》终结篇出的时候,有年轻的观众说:“我们这代人终于有自己的《星球大战》了!
”真的是这样吗?
从一个影片类型的角度上来看,是的,两者都拥有庞大的世界观和巨大的世界影响力,但是回归到影片本身的内容上——如果非要问我,哪一个系列更好?
我虽然爱妇联,但是我仍然要说,《星球大战》要更好一些。
妇联的整体节奏,表达方式,技术能力更加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观影直觉和习惯,但是回看妇联,我们无法找到一以贯之的一个,如同安纳金这般的悲剧人物,也找不到一句“愿原力与你同在”这样浪漫,中二,同时又带着某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的台词,除了AD/DC的那首钢铁侠这歌,回想不起来任何一段为人物谱写的,如同达斯维达之曲的音乐......总而言之,在我看来,同样都是电影工业的产物,但是《星球大战》有着一份质朴,粗糙而带来的别样的诗意。
而诗意这样的感觉,纵观妇联宇宙的二十余部电影,我是一秒钟都没有感觉到过。
当然,该作的遗憾之处当然有很多,但是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安纳金的转变。
到前传第三部的时候,安纳金终于决定加入西斯的阵营,这当然是电影中最关键,最华彩的篇章,事实上从这个系列一开始电影就在隐隐的铺陈着安纳金的不凡和心有猛虎的线索,遗憾的是,即便如此多的篇幅,在真正转变的那一刻仍然有轻微的不适感。
直观上来看,最核心的原因是,导演(编剧)在为他寻找转变的直接原因的时候游移不定:到底是为了救自己的妻子,还是完全被成功策反,听信了议长的谎言?
如果是只有前者这个原因,反而更加清晰可信,但是创作中们不可能对此感到满意,虽然这样一来安纳金的转变会显得合理,但同时会简单和单薄,换句话说,如果这样做就严重伤害了这个人物,他隐藏在内心的野心和欲望(这是他的核心特质)就会无的放矢。
所以创作者就找了两个原因:又因为老婆,又被策反,这样一来就是观众会感到困惑,直观的反应就是:啊?
他怎么变坏了,这样太快了吧。
实际上创作者为此铺陈了十几个小时,哈哈,可就是在最关键的情节点上发生了一些动摇让观众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纵观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伟大作品,没有哪位主人公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者说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是因为两个原因,哈姆雷特要复仇,即使后来看到这个肮脏的世界,想与之为战,但是一切的动机源头都是来自于复仇。
奥赛罗杀死了苔丝德蒙娜是因为猜忌,就连《罪与罚》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老太婆——注意,这可是一本复杂,深邃的心理分析小说,他的原因都只有一个——他信奉着“超人”哲学。
不管别人怎么想,在我看来,创作者这里的飘忽和摇摆,是这个伟大的系列电影严重的一个败笔。
当然,作为一部商业大片,这样的问题没有那么的致命,况且,仍然有“恐惧走向愤怒”这样一个大的逻辑在帮助观众接受,他既害怕失去爱人,也害怕被不被长老会信任,所以最终走向黑暗面.....达斯维达是电影史上最有魅力的反派,多年之后,当我们都变成了老头,老太太,再次听到那段熟悉的达斯维达音乐,一定能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能回想起那句: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
《星球大戰》六部曲終於隨著前傳第三集的落幕而完結。
由於《黑帝君臨》票房上的連連報捷和全球同步公映的大型宣傳,使到《星球大戰》此經典是否得到一個完滿的句號成為城中熱門的電影話題。
要判定此問題,相信比起戲齡短淺的筆者來說,星戰迷親自撰文論及會更有資格。
只是筆者仍想嘗試比較正傳和前傳第三集的不同特色助讀者觀眾自行評價,因此下文純粹談及前者與後者的不同特色,無意相較兩者的優勝劣敗。
影片的基調方面,正傳走幽默緊湊路線,故事和鏡頭盡量避免悲情;比如是正傳第一集obi-wan死於黑武士劍下也只如一縷輕煙般得道升天,從來沒有讓觀眾看活生生的人慘死的狀況,就算有,也只是穿了盔甲罩了頭盔的白兵,死去幾多個也不會令觀眾有多少悲情的念頭。
利用全片的節奏和氣氛凝造的正面調子所帶給觀眾的輕鬆感和娛樂性,實在比僅只利用一兩個分場設置的幽默來得有效。
那就是說,星戰正傳能做到緊湊而不緊張,輕鬆而不兒嬉;這是星戰作為經典的其中一個成功之道。
至於前傳第三集則礙於故事重心的問題以致在調子上不可能跟正傳一脈相承,過份沉重、灰暗的黑武士宿命和清剿jedi武士使前傳第三集蒙上陰影。
再者,飾演少年黑武士的Hayden Christensen演技有欠火喉,致使Anakin Skywalker改正歸邪的劇情普遍被認為偏向牽強。
此兩點相加起來,使前傳第三集呈緊張而不夠緊湊、兒嬉而不夠輕鬆的整體感覺。
情節重心方面,正傳著重Luke一干人等於星戰的自主奇幻世界觀中的連番冒險,沿途奇趣新鮮的不同星球、驚險場面和可愛小角色的笑科密集發放,真正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驚險緊湊效果。
當中一氣呵成的流暢感是現代不少同等質量的千軍萬緊大製作所不能比擬的。
前傳第三集主線在描繪Anakin Skywalker面對愛情和權力誘惑的內心矛盾及其後入魔迷失以至踏上黑武士之路的故事。
明顯地,前傳第三集的內心戲比起以動作為先的正傳各集都要多,因此本集故事如仍然一股腦兒的以緊湊的動作主導勢必落得觀眾有情節實感不足的感覺。
而筆者的愚見是本集故事仍然選擇偏重動作而放棄真摰細膩地刻劃Anakin Skywalker 的心路歷程,致使本集仍然能夠維持《星戰》一貫的流暢節奏卻由於情節根本上的重點不同而不免讓明眼人有了兒嬉的微言。
動作設計和場景電腦特技方面,明顯地不論哪一方面,前傳第三集比起正傳甚至前兩集的前傳也要考究。
本集的電腦特技無容置疑的站在世界頂峰,各個星球的不同場境假可亂真,許多個鏡頭本身就是一幅令人驚艷的圖畫。
但如果要區分本集與正傳的話,筆者的感覺則是正傳因為技術問題,只能盡量於構圖中表達《星戰》世界觀中的新穎奇特,而本集則唯美的表現每一格鏡頭。
至於動作設計方面,無話可說的是本集的光劍格鬥比起正傳彷如是兩根棒球棍的互相擊打好看百倍;甚至乎Jedi武士不用光劍隔空移物的能力應用也設計得比正傳好看,比如是Master Yoda進到Sith的房間後一擺手掃低了兩名門衛的一場就把Master Yoda表現得異常有型。
另外更值一提的是最後Sith 對 Yoda和Anakin 對 Obi-wan的兩場大戰藉緊湊的平衡剪接同時凝聚並提升了兩面戰鬥的逼力和使不同風格的兩場對戰梅花間竹的呈現讓觀眾目不暇給、不易厭悶。
此外,兩仗的戰場也像各有意境、各有所指。
議事廳一戰,我們看著口說民主的議長 (Sith)在利用議員的席位作自己的武器同時不停的破壞著代表民主的議事廳。
那邊廂「火山星」的惡劣地理環境則像體現了Anakin心內前無去路又不能回頭之進退維谷的絕境、遍地滿山的火紅溶岩又像是Anakin不會止息的憤怒;甚至最後Obi-wan斬傷Anakin也不過是因為地勢的好處也就是為勢所逼,所以我們明白最後Obi-wan對Anakin說出的「I love u」是有多深情和令人感動。
其他有關鏡頭運用或是人物設定,本集和前傳總算在同一水準風格之中,因此便不再多贅。
最後總結前傳第三集,由於承先啟口的肩負和作為一個經典的終結責任太多太重,本集明顯地難臻完美。
然而唯美的動作設計與場景特技著實成就了另一個新的經典。
因此筆者可以套用佐治.魯卡斯面對老星戰迷對前傳連番指摘的回應作概括:「現在二十五歲以下的年青人瘋狂愛上兩集星戰前傳」。
其實現在大部份的老星戰迷想當年不就是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年嗎?
也就是說《星戰》本來就是一套受年輕觀眾愛戴的電影,二十年後,前傳風格之轉變不過是與時並進,反正一邊開口罵的老星戰迷難道就不會入場觀看神話的終結嗎?
这是一个国的故事,这是一个家的故事,这是一群人的故事,这是一个人的故事。
银河系、天行者家族、绝地武士团和安纳金·天行者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其中,纳布女王是线索人物。
正传三部曲与前传三部曲的主题互为对称关系,正传剧情分别为:绝地的希望、克隆人的反击/汉·索罗与莱娅的爱情、帝国崩溃;前传剧情分别为:西斯的阴影、克隆人的进攻/安纳金与帕德梅的爱情、共和国覆灭。
一、银河系《星球大战》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剧作,其对银河共和国—帝国的宏大叙事取材自多段历史:共和国形态是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的重现;银河帝国是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的翻版;共和国的覆灭原因是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的嘲讽;民主与极权的长期缠斗是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帝国反复交替的再现;皇帝加冕、民主死亡、历史倒退则类似中华民国—中华帝国。
但是,影片的现实意义在于警示美国。
大国银河系的过去——银河共和国正处于当今美利坚合众国阶段。
共和国国体为联邦制,各星球(州)派遣议员组成参议院,行使民主制度,如阿米达拉女王所言,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事务、进行投票。
然而,民主制度由于其过于自由的行事风格,造成意见不统一(反对意见多)、办事效率低下,严重阻碍国家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贪婪行径导致贸易集团(美国金融寡头)掌握实权,各国议员中饱私囊(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特权阶层),参议院已成一片散沙,共和国名存实亡。
此时,出现了集权的帝国主义(美国军工联合体)及其代表人物帕尔帕廷议长(罗马元首屋大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魏玛总统兴登堡以及中华皇帝袁世凯)以其强悍的掌控能力、高效的办事风格和高额的贸易利润赢得了人心。
于是,议长带领大家重组国家(警惕美国决策层为了私利放弃民主与自由),却又背叛各国、解散参议院,将国家带向了军事化的极权帝制。
远离民主共和、非敌即友、走向法西斯主义的国情亦是当代美国民众对国家现状的无奈评价与深刻担忧。
小国纳布星以及影片外的旧共和国暗指英国,共和国前议长瓦洛伦经常帮助纳布指代英美的传统友好关系。
这个表面上的君主(女王)立宪制国家实行的也是民主制度,国家实权同样掌握在议员尤其是帕尔帕廷手里,这个不断连任、挟持议会参战的领导人的现实原型正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瓦洛伦议长深陷腐败流言,后被弹劾,而在现实中,布莱尔在旧工党遭受一系列腐败丑闻的影响后进行改革,并高票当选为首相,他不仅连任三届,还不断追随美国参加战争。
共和国与纳布这两个日落帝国一大一小,命运共通的它们在影片中代表了民主的兴衰。
二、天行者家族或许每一部影片的主角不同,但总的来说,前传三部曲的核心人物是安纳金和帕德梅一家,正传三部曲的核心人物是卢克和莱娅·索罗一家。
帕德梅代表民主、光明与纯洁,安纳金代表集权、黑暗与复杂;父亲安纳金堕入了极度黑暗,儿女逆反成终极光明。
整个六部曲分分合合的故事一直围绕天行者一家人展开叙述:爱情、亲情、仇恨、保护、斗争、联合、分离。
三、绝地与西斯绝地武士是一群人,信奉同一主张、千挑万选出来的一群人。
他们信仰原力的光明面,选拔规则也来自原力。
绝地不仅是修道团体,武士们还要维护银河系的稳定,长老院保护的是共和国和民主参议院的利益。
绝地武士的形象类似于中国少林寺和日本武士集团。
僧兵与武士必须墨守成规、六根清净、专心修行,他们信仰单一且武力极强,同时还作为“保皇派”承担统治阶级的安保、情报等特殊任务。
相对的,西斯也是一群人,西斯武士秉持的也是原力,但他们因贪婪而试图从原力的各方面进行研究。
他们人数稀少,长久以来保持着每代单传的二人组合,但每个西斯武士的能力都达到顶级绝地大师的级别。
西斯貌似神秘莫测,但是电影赋予了其现实内涵:西斯是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很原始,但对原力的感应很强,常年为争权夺利而内斗,西斯族于前太空时期接受了外族先进的科技而崛起,后被旧共和国所灭。
反观现实,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原先很落后,但他们信奉道教,整个国家为了争夺皇权而使封建意识形态延续了几千年,于前太空时期开始戊戌变法,但几乎被以英国为首的八国联军灭国。
《魅影危机》于《绝地归来》上映多年后回归,片中最大的冲击就是西斯的重现,其代表人物达斯·魔是个头上长犄角、以戏曲脸谱示人、手持“金箍棒”的西斯大弟子,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彼时正逢亚洲经济危机,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已然崛起,第三波“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因此,新时期的《星球大战》意在警示美国人:精通谋略的中国人将控制世界,推翻民主,建立皇权,回来复仇!
西斯的红、黄、黑三种代表颜色即指精通红与黑的黄种人。
值得说明的是,片中神秘高冷的原力的表现形式源自于中国古典哲学中解释宇宙万物运行根源的道,影片中正邪两派强大的英雄对战类似《封神演义》里截教和阐教的万仙对阵。
在内涵上,这个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原力代表了人性,它客观存在,本无善恶之分,变的只是人心罢了。
人性中具有永无止境的本能和欲望,如果毫无节制地任其发展,就会导致恶的丛生,“西斯依靠激情”指的就是人性中的邪恶;如果对人性发展加以克制,就会成为善良。
因此,绝地与西斯其实代表了“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两种极端观念的对立。
很难对绝地与西斯谁更优越一概而论,看待事物的角度、研究手段及风险控制不同而已。
西斯对原力的研究方法看似很全面,但他们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又崇尚愤怒的力量,容易堕入人性弱点,特别是西斯这样的强者,个个都容易成为野心家。
结果所有的西斯都堕入黑暗成为魔头,阴谋将世间一切通过黑暗途径,整合入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祸国殃民,害人害己,最终,西斯皆因极度膨胀、遭到自己人背叛而死。
绝地本身信仰光明且吸取了西斯的教训,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原力的光明面进行修行,然而他们一味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且与西斯同样傲慢、漠视生命,对正常事物嗤之以鼻,然后对眼中的正常事物只看其光明面,对黑暗面却避而远之,这套扭曲的世界观只有婴儿才能被强行灌输。
绝地总体来说是善良的,但多年来由于太过天真的明显缺陷导致思维僵化、修行缓慢,最终因执迷不悟却又看不透复杂的人性而被西斯超越。
由此可见,绝地与西斯只是分别选择事物的两面进行研究、修行。
西斯屠杀过无数生命,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惩治了腐败、维护了星系的稳定,维达尊主也心存善念。
相对的,绝地以正义之名杀过很多生(少林和尚与日本武士不是吃素的),甚至有灭亡西斯一族的原罪,绝地武士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堕入黑暗。
因此,大光明中带一点黑暗的绝地与黑暗中带一丝光明的西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
正因为绝地与西斯的意识形态皆有可取之处,因此,双方谁也灭绝不了谁。
四、安纳金·天行者安纳金·天行者/达斯·维达是贯穿六部曲的主角。
安纳金出生于银河系的偏远星球塔图因,这个无人管辖、充斥着走私和奴隶制的荒漠行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黄沙漫天、制度落后、各种势力横行的中东地区。
而安纳金,这个乌黑得发亮的原力焦点、各方争夺的力量源泉,其实就是现实中最重要的能源基础——黑色石油,或者说,星战世界里川流不息的原力正是工业血脉——石油,其最大发源地正是中东。
安纳金能力超强,很有可能由达斯·普雷格斯用原力直接创造,但他的心智一直是个普通人,他很可怜,也很勇敢,影片通过其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冲突很深刻地塑造了这个命运曲折的悲情人物。
纵观其一生,接触到的几乎全都是负面的事物,但他一直在顽强地抗争:从小缺少父爱,奴隶身份容易使人产生仇恨,但他拼命制造机器,在机械世界里,他才能感受到安宁;少年时期得到父爱却远离母亲,他很努力地成为一名优秀的绝地武士;绝地那套古怪、毫无人性的教条试图强行扭转安纳金的人格,于是他只好找到西斯开展另一套教导以寻求自身的平衡——情感疏导,试图让苦行僧般的心灵得到舒缓;青年时期他噩梦不断,但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然而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唯一的至亲被害而亡;同时他还遇到了爱情,却因双方需恪守教条而躲在阴影里默默忍受道德的谴责。
后来,星际两大终极力量对安纳金进行强行拉扯:绝地非要拿那个腐朽的命运论往他头上生搬硬套,西斯也妄图操控他的命运,最终使他陷入了彻底的仇恨与疯狂。
其实无论是绝地还是西斯,安纳金只想要保护自己关心的人,成为这些角色都只是他誓死保护亲人的途径与向残酷的现实世界的妥协。
影片中西斯对安纳金实行“五步走”拉拢、诱骗策略,我们来看悲剧是怎样发生的:首先,让安纳金的思想从绝地那套沉重教条包袱中解脱出来:帕尔帕廷以常人的身份疏导安纳金,获得其良师益友般的信任,并放纵其情绪化,使他的心情在绝地的苦闷与西斯的纵容中获得勉强的平衡。
第二,在安纳金把一切都告诉这位“良友”的基础上获得其母亲、爱人的信息,利用手段使安纳金感受各种负面情绪,迫使其在行动上接连打破各种绝地清规:指定欧比旺保护帕德梅,醉翁之意是让安纳金方便接近她,两人终于破戒在一起,安纳金尝到了爱情的甜与苦;安纳金的母亲十分离奇地活到了见到儿子的一刻也是议长设计好的圈套,充满痛苦与仇恨的安纳金开始对生命进行屠杀;让羽翼还未丰满的安纳金尝到火箭式提拔的甜头,以骄其心,使他在与绝地的不断摩擦中痛苦地走上了欲望的不归路。
以上两步完成了使安纳金从绝地到正常人的转变。
不幸的是其身份刚获得解脱时会感到迷失,并且与绝地的决裂使其思维方向指向了黑暗面,同时由于对帕德梅命运的恐怖预见,“越在意就越是害怕失去,还会导致很多负面的看法”,这是绝地大师都明白的道理,西斯更是深谙此道。
此时,被恐惧、愤怒和欲望包围的强大战士想要变成西斯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三步,关键时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使安纳金感觉到唯有自身的能力变得更强,才能保护所爱的事物。
于是,思维指向西斯的安纳金擅自加入议长的拘捕,此时,西斯利用起死回生的谎言逼迫他抉择,再次利用骗术让安纳金自愿迈入黑暗面。
此时的安纳金思维混乱、百感交集,但心中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保护帕德梅,他已经失去了母亲,现在挚友即将成为敌人并被绝地谋害,在不远的将来还将失去妻子,作为一个绝地武士,他的人生真是痛苦、失败极了!
另一方面,他看透了绝地的虚伪与愚钝,绝地让他想爱却不能爱,能干却被说成自大,现在还妄图刺杀议长,绝地的行为反而将安纳金推向了黑暗。
最终,在失去帕德梅的担忧中,安纳金完成了从正常人到西斯的转化。
安纳金一直是一个正常人,一直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业已接触红尘的年龄和太多的冒险精神使他不适合做绝地武士。
可以说,西斯的诱骗、绝地的逼迫和安纳金的核心利益以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共同将他推向了黑暗。
此时,绝地几乎被灭,西斯如日中天,然而安纳金还未完全倒向西斯一族,关键步骤只走到了一半。
他从不在乎什么绝地、西斯的派别,为了拯救爱人,现在的他只是被迫服从了皇帝的教导,表面上接受了西斯勋爵的称号,充其量还只是一个痛苦的正常人!
此时方能看出这个正常人的非凡定力!
皇帝的三步走策略到现在还只是成为了安纳金的导师而已!
他只得继续像个小人一样不断在安纳金耳边告密、行骗、进谗言,这一步他做了两件事:立即停止战争,对前途宏大的安纳金部分妥协,将前期苦心经营的功劳全部归于他,并赠予其“和平与正义”的头衔,继续骄其心;关键时刻还需依靠帕德梅,当安纳金发现帕德梅远离自己、并与昔日的兄弟欧比旺反目成仇时,内心抱定的支柱行将倒塌,此刻,正常人终于陷入了疯狂,头脑不清醒了,架也打不赢了,当下,依旧单纯、遭受蒙骗、无法控制负面情绪的西斯新手输得一败涂地。
然后,当皇帝将“安纳金气死了帕德梅”这个残酷却又无法否认的事实告诉他时,安纳金心中的一丝希望最终崩溃,身上发出的强大黑暗原力才标志着他成为了真正的黑暗尊主。
这场战争牺牲了无数人,最爱的人也在战争中死去,强大帝国的诞生背后是永远无法忘却的伤心往事。
第五步,解散参议院将成为压死维达勋爵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当初誓言效忠的议长、参议院和女王只剩皇帝一人,达斯·维达彻底陷入了黑暗,这是后话。
此时,他心沉大海,变成了黑色,并且带上了面具,无法看清面具后的真实表情。
成为黑暗尊主的达斯·维达俨然就是历史上的希特勒。
然而一切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还是没有!
维达勋爵依旧只是被迫遵从皇帝的命令,作为一名普通弟子,他心灵干涸、灵识闭塞、四肢残废,全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才华。
他对皇帝的恨从未停止,黑暗属性产生了双刃剑效应,而皇帝为避免达斯·普雷格斯以及历代西斯大帝的悲剧重演,自然没有教导维达黑暗原力,以至于维达在黑暗面并没有多少造诣,在原力修行上也没有多大提升,因此,他并没有堕落为大魔头,而是一直处于中间状态。
达斯·维达不仅是个有感情的人,还是个拥有理想的领袖,他的理念类似于法家思想,介于民主与极权之间,只有当被逼无奈时才强迫别人执行自己的意志。
这点不仅在前传中两度出现,还在与卢克的对话中展露无遗。
他厌恶了腐朽的极权主义与反抗分子的纷争,除掉兵家皇帝、结束一切破坏性冲突、建立一个宁静的星系是他一直以来的信念。
民主死亡后,由安纳金来领导改革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由于年幼的天才存在明显缺陷而被不法之徒钻了空子,结果反而造成了历史的倒退。
现在的他身为废人,剑术不是皇帝的对手,只能被黑暗势力操纵、利用,不得不寄希望于卢克。
更重要的是,维达虽身处帝国,但心中一直存有善念,他冷酷,但一点不残忍:开战前,奥泽尔司令官把舰队开到了最前线,置全军于危险之中,这个又坏又笨的蠢货果断被处决;尼达舰长抓捕千年鹰号失利遭军法处置,然而处决后维达话语哽咽地接受了对方的致歉,颇似“挥泪斩马谡”;维达与欧比旺两人因处不同阵营而对决,此时的他在师父面前亦如少年时期那样想要证明自己,最后的弑师一剑因欧比旺神奇消失而只砍到了武士袍,之后,维达便开始三番五次念叨起欧比旺的名字;最后,他将皇帝扔下深渊,暂且不论其弃暗投明的举动,仅凭当时为了拯救他人而冒死火拼,就已是正当防御的行为。
其他人在维达的手里都巧妙地存活甚至放生,无论是汉·索罗、卢克还是莱娅,由他来执行帝国政策、没有造成宇宙间生灵涂炭的下场是不幸中的万幸。
因此,正是这个于黑暗中发出光亮、亦正亦邪、有血有肉的黑勋爵成就了善恶分明的《星球大战》的魅力。
维达孤独的心在黑暗的宇宙中熬渡多年,终于等到了生命的奇迹。
维达自从见到光明的儿子卢克后开始回心转意,帕德梅般的感觉终于回来拯救他了!
“我们的孩子将改变我们的生命!
”在失而复得、知根知底的至亲面前,他尘封的心被照亮,重新拥有了久违的支柱!
在知晓莱娅的身份后,他深受感动,还感恩起了充满智慧的导师欧比旺,当心中的痛苦、仇恨逐一化解,最终,安纳金将星际间唯一的黑暗、万恶之源西斯皇帝扔进了深渊。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安纳金残破的身体行将毁灭,这个纵横宇宙却饱经沧桑的生命里再也没有痛苦与黑暗、再也不用抗争与背叛,他关心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光明与幸福,他的人生终于达到了圆满,原力终于获得了平衡。
天行者家族的史诗结束了。
三刷EP9后,决定写一篇有关系列中我最喜欢的电影- Star Wars: Revenge of the Sith. 前传在我的心中分量永远是最重的,也许是因为先看了正传再看前传的缘故。
前传的故事目的是向观众解释Anakin Skywalker如何变成正传中的反派Darth Vader和银河帝国的由来。
所以看了正传再去看前传,就会有一种宿命感,一种尽力去逃脱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
这种感觉在前传第三部Revenge of the Sith中感觉最为明显。
由前传的前两部铺垫之后,政治阴谋的蓝图越来越明显,绝地武士的悲剧已不可避免。
Anakin也将会迎来自己的宿命。
Anakin作为绝地武士背负着Chosen One的使命,他是预言给原力带来平衡的人,他不可以有欲望和留恋。
但他又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类,为亲人牵挂,为爱情奋不顾身。
哪怕绝地武士规则明令禁止拥有爱情,他也要追随自己的心,而不被条条框框所约束。
他的政治观念是倾向集权和强硬,而他爱的人又偏偏是民主和平的理想主义人士。
而共和国的领袖同样也是他的挚友导师则是深藏不露,凶狠无比却善于伪装的西斯尊主。
一切都预示着他的绝地之路终将覆灭,他的爱情也会悲剧收场。
Revenge of the Sith将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
约翰威廉姆斯在这一部电影配乐中用到了大量的合唱,整体的配乐基调悲壮有力。
在Anakin的爱人放弃生的意志,而自己以Darth Vader的身份重新升起的镜头里,一首类似安魂曲的和声不仅是对他爱人的告别,也是对Anakin身份的告别。
这也是我整部电影里最喜欢的镜头之一。
长大之后对于星战扩充宇宙的不断深入,TCW克隆人战争动画片的出现。
Revenge of the Sith成了我最喜欢的电影。
绝地武士团的渐渐腐朽和严重的教条主义是绝地武士悲剧的主要原因,由Darth Bane创造的二人法则,使得千年以来西斯深藏不露得以生存的同时力量也愈发强大。
Darth Plagueis和Darth Sidious操纵议会,并顺利通过Naboo危机让Darth Sidious登上议长宝座,而后一手自导自演了克隆人战争。
绝地武士的盲目自大使他们一步一步的走向Darth Sidious的陷阱-克隆人战争。
克隆人战争对绝地武士产生了严重的损耗,以至于绝地武士之间都对克隆人战争本质产生了分歧,其中Barriss Offee对绝地圣殿的破坏影响非常严重。
绝地武士之间也开始相互不信任,从Ahsoka因为感到背叛和不信任被迫离开绝地武士团,到Anakin被绝地议会排挤,一切都显示着Darth Sidious的目的达到了。
绝地武士已从内部开始瓦解。
电影中,在绝地武士最不堪一击,在Anakin彻底背叛绝地武士团的那一刻,Darth Sidious实施了蓄谋已久的命令-Order 66. 所有和绝地武士并肩作战的克隆人士兵的脑部植入的chip被激活,调转枪头指向自己的绝地将军,星系各地的绝地武士被屠杀。
Sidious成功的为所有的西斯复仇。
电影这个片段是我经常跳过的,因为仿佛心如刀割。
TCW克隆人战争动画中,已经有克隆人发现了自己脑部的chip,但在Sidious的一手操控下真相被瞒天过海。
这些一切都是宿命,绝地武士终将悲剧收场。
Revenge of the Sith就是这样一部史诗悲剧。
宿命感贯穿始终。
这样一个庞大格局,成功刻画了政治,阴谋,光明,黑暗,爱情,友情于一体的前传系列,是新三部曲远不可及的。
午间和同事讨论,一个同事说:after he watched this movie, it just hit him: Star Wars movies were not story about Luke, but story of Anakin Skywalker. He was the chosen one, the one brought balance to the force. To say the least, Star Wars III has made the other five Star Wars movies better.BTW, the chemistry between Anakin and Padme was totally ran out from previous two prequels (I thou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oung Anakin and Padme in “Phantom Menace” was charming). As Roger Ebert puts it: To say that George Lucas cannot write a love scene is an understatement; greeting cards have expressed more passion. ;o)Despite the acting, I thought Anakin’s struggle/journey to the dark side was personal, moving and believable.In the name of love, Skywalker turned into dark side; but is that real? Or just an excuse? I was moved by his journey, the steps, incidents occurred along the way, it was like LOTR, each person, weak or strong, had to decide, facing their moments, where history leads to; the fate of the world was casted by an individuals will. Here, if things happened a little bit differently, e.g. more recognition from Jedi council side, Skywalker might be able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But, he didn’t. In the name of love, he was more furious being cheated, he strangled Padme, the woman he vowed to save from death, but, in reality, he was the reason she had no will to live on. She died of a broken heart.Ironic as it was. Even more ironic is the concept of being Jedi.Being a Jedi requires detachment from fear for lost, from lust, from love and passion. Is that where greatness comes from? But was that a wrong concept? Because of love, Anakin SKywalker turned to the dark side; but, he was redeemed at the end of story. The world was not saved by a Jedi, but by a human who suffered greatly, and also loved deeply.
“I loved you.”说完这句深情地话儿,绝地武士欧比旺就举起了日光灯管刀。
貌美如花的安纳金被卸了胳膊腿儿,重新出现就是戴着面具的黑勋爵了。
他们曾情同手足。
“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
”递过这张意犹未尽的字条,周作人与鲁迅分道扬镳,投身汪伪官至政委常委。
他们曾是相濡以沫的手足。
现在看来,安纳金面前的选择题很简单:A:帕尔帕丁议长,他掌控了若干经济实体,故意延长战争,最终将共和国改制成帝国。
B:尤达大师,他领导的绝地长老会推行思想控制, 例如绝地武士一辈子必须接受长老会指派、“依恋是禁止的,拥有是禁止的,慈悲是绝地的生活主旨”等等……最终采取非法监视和暗杀手段来对付政敌。
说简单,是因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A的现实版是极右的独裁,希特勒通过高票选举当选国家首脑,扩军备战,攥取最高权力;而B的现实版是极左的独裁,斯大林的大清洗,以及在南美用暗枪搞定托洛茨基。
安纳金选了A,地球人都知道他选错了。
但他如果选B结果又如何呢?
现实版给出了答案。
几十年后,领袖谈到鲁迅时已经发话了:“要是活到现在,听话嘛可以当郭沫若,不听话就只好请他当胡风了。
”可实际参照的“大师”们就更多了:吴宓、冯友兰……以绝地长老会的填鸭洗脑式教育,安纳金武功虽强,却逃脱不了“非A即B”的思维模式。
他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本来从小接受的教育是“A绝对邪B绝对正”,然后突然发觉B也是一样的邪恶:封锁信息(不告诉他黑暗原动力的大能)、违法乱纪(让他去监视议长)等等,让他横痛苦的明白AB其实是一丘之貉。
接着又得知, A有起沉疴肉白骨等B所没有的实际功效,心中的天平已经在往A倾斜。
这时他已经忘记了还有“体制改革”这回事了,一心想的是“我的武功比西斯还高,我能够推翻他,给银河系带来和平。
”这种妄图以不加限制的武力称霸天下的想法,对着他老婆——一位政治经验无比丰富的共和国参议员、前星球女王——来说,简直就等于薛蟠对林黛玉吟“绣房里钻出大马猴”。
帕德美不是病死的,她是活活被老公,被绝地长老们的教育成果给羞死的。
现在这道题目是很容易了,卢克天行者的年代,还是你死我活的冷战的年代,就连导演卢卡斯,恐怕也无法做对这道选择题。
而安纳金天行者的年代,已经看到了苏联的转型,同时美国也背负了沉重的外债,站到了次贷危机的边缘。
安纳金已经模糊地意识到,答案既不是A,也不是B,而是C或D,如果没有,他也可以努力去设想出E、F、G——譬如沃卓斯基兄弟(姐弟?
)在《黑客帝国》表现出来的,尼奥和史密斯的融合。
1988年戈尔巴乔夫决定推迟价格改革,改而加快政治改革,引发了一个独裁时代的终结;2008年奥巴马系列新自由主义的举措,让麦凯恩质疑美国是否会走向社会主义。
政客如此擅长于制造蔷薇梦,他们才是最好的科幻大师。
反过来,最大牌的科幻导演,也不过捡拾一些政客的牙慧而已.比如沃卓斯基兄弟导演、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V字仇杀队》里面的经典台词,一段对蔷薇迷梦中人的唤醒。
It is time to say“I loved you”.“400多年以前,一个伟大的公民试图把11月5日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他希望提醒这个世界:平等、公正和自由不是泛泛之谈,而是高耸的灯塔。
所以如果,你什么也没看到,如果,你始终无视这个政府的罪行,我建议你让11月5日就这样平淡溜走。
但是如果你看到了我所看到的,如果你感到了我所感到的,如果你追寻我所追寻的,那么,我请你在明年的11月5日的夜晚,在议会的大门外,与我肩并肩站在一起,一起给他们,一个永远永远也不能忘记的,11月5日!
”什么科幻,只是把现在想说的话改了改数字。
不是吗?
师徒反目已不可避免。
阿纳金愤怒的原力超过了奥比旺,但奥比旺利用有利的地形占了上风。
奥比旺最后一次恳求在岩浆上漂流的阿纳金放弃原力的黑暗面,恢复星系和平。
但阿纳金已经无法回头了。
他抽出了另一把光剑--自制的红色西斯光剑,腾空跃起。
奥比旺趁势砍断了阿纳金一条腿和一条胳膊。
阿纳金的身体失去了平衡,跌入下面的熔岩中。
奥比旺收起阿纳金的那把蓝色光剑,带着昏厥的帕德梅乘船离开。
西斯皇帝找到肢体残缺、奄奄一息的阿纳金,送到帝国的医疗室,对他进行紧急抢救。
哪儿有什么自制的红色西斯光剑,他手里还是原来那把蓝色的,也就是EP4里面交给卢克的那把
非常好看,不止抗日时期是历史,在此之前各个朝代的名人名迹都是历史,剧情也非常好看,就喜欢看有奸细有间谍的剧情,非常反转,但总感觉缺点东西缺点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