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改变自己,需要历练。
这是一部有些哲理性的片子,尽管片中不乏刀光剑影,暴力流血。
回头看,其实主题也很简单“浪子回头金不换”。
一个充满叛逆的摇滚小子,整日以鼓声麻痹自己,不愿面对自己的家庭,亲人。
经历追杀,经历逃亡,最后加入禅鼓山人,从此接受磨练,于无声无息中改变自我,苦心志,劳筋骨,以动心忍性,曾益所不能,最终战胜自己。
习鼓,也是一种修行,修身养性。
先学静坐,再教击鼓,在烦躁浮华中不失内心平静,达到鼓不是鼓,打鼓不是打鼓的境界。
击鼓,人鼓合一,以鼓练人,敲击人生。
严格艰苦的修行,天然简朴的生活,从年少轻狂到心如止水,击鼓使主人公战胜自我。
鼓声励志,反思生活,以禅修身。
ps:父子父女亲情穿梭影片,凶神恶煞的父亲恶狠狠的对待自己的子女,两句一动手,事后又流露出紧张的关怀,几出描写父子,父女的戏比较感人。
以这样一个题材去拍一部黑帮片,追求的也许是反差的最大化。
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关键在于要懂得小而化之。
就好像做杂志一样,在设计要懂得留白。
满满一色版的纸张,往往无法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把所有情节都说清楚的电影,也没有了让人回味的余地。
故事开始是在描述一个糟糕的家庭,黑社会老大的父亲,叛逆的摇滚青年儿子sid,比较容易让大家接受的兽医女儿。
随后是一个关于洗净心灵的故事,摇滚青年儿子去山上学习打鼓,在磨练当中懂得看待人生,同时结识了红豆。
最后却又变成了黑社会仇杀片断,虽然害死他父亲的人没死,可是已经让人厌烦。
哪怕最后sid放下手里的枪,依旧抹煞了第二段一半的功劳。
父亲有没有杀carmen,杀害sid父亲的人到底是谁,红豆最后有没有喜欢上sid,这些统统都可以作为留白。
他们的结局对于故事本身所要传达的含义没有任何影响,硬生生在影片末尾的曝光却把含义显得过于赤裸裸而没了滋味。
在看完<意>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这种看完能让人想写影评的片子.确实看电影的动机或者说发现电影的始源是房祖名.还有何超仪.有人说房祖名的演技不好,但我觉得他在他每一部电影里都能看出他的谦逊,不是一个桀骜的不可一世的孩子,而是虚心求教态度温顺的人,所以看他的电影感觉很和谐,没有太多虚假和浮躁,而那些说他演技不好的人,是不是看了他演的第一部电影后就妄下结论,难道一个演员拍的第一部电影就将他的演技达到及至而不需要进步.那他还拍这么多电影干什么,人 ,从事一项事业,本身就是要在这个领域不断进步.而何超仪则是由于我喜欢她拍过<蝴蝶>.个人感觉电影的主题是两种人性的对比和个人境界的升华.黑帮的恩怨情丑在婵鼓道人眼中无非一些没能打败自己劣念的顽固小人,他们相互残杀,背叛,报复,最信任的人却是罪魁祸首,每个人都由于自己的贪念一次次地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爱情在他们眼中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没有任何地位,但电影不只是讲黑帮故事,这样的故事在过去的香港澳门片子里屡见不鲜.房:打鼓的时候,可以不用思考,忘记烦恼和喧闹.师傅:练功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打败自己.自己的散乱,不专心,烦恼,愤怒,仇恨,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电影里让我看欲哭的无疑是父爱,母爱可能让人哭出眼泪来,而父爱让我欲哭无泪.SID 和SINA坐在家里的地板上吃死去的爸爸最爱吃的冰淇淋,回忆着爸爸的一件事:我们小的时候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总是叫我们帮他拿冰淇淋,而奇怪的事,他老了却自己站起来去拿了.当阿照跟关哥商量买鼓的事时,阿照说:我也有家人,我也有儿子的啊.阿照这个原本对自己生活毫无目标盲目跟从的人在几周的安静环境下获得了冷静,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电影中的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路,就像开头那个培训班的那节关于人生目标的课.不同的人走向不同的路,阿照在弟兄和老马的支持下找人杀了关哥自己当上了老大,而这一切也不全是他的错,也因关哥不会做人,脾气太差.SINA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有了孩子并且得到了父亲关哥的支持,SID决心继续打鼓,在打鼓中找到了自我.学鼓是我想接触摇滚乐最初的想法,我喜欢的音乐大多都有很鲜明的节奏感,那种变幻莫测的节奏使人的想法纠结,而忘却很多事情,一心在这鼓上,而由于各种原因,我第一个学的是吉他,鼓,不知道这辈子还是否有机会接触.在无限反复的节奏中稍微的变化就让人欲罢不能,吉他也是这样,每一次的变化所造成的那种和谐都是一种享受.
开场的独白说得多好:记不记得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你没办法记得起来。
因为在听到那个声音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生。
在我们母亲的肚子里,我们最大的依靠,就是她的心跳声。
之后的故事相当乏味,看着看着睡过去了,醒来的时候看见他们在打鼓,为之一震。
很惊奇鼓也可以打得这么好看。
可惜的是,整个电影也仅限于台上的那一场鼓打得还算好看,以及,让大家知道了这个叫优人神鼓的奇妙乐队。
看这部片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房祖名,房祖名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即使以二世祖的身份饱受诟病,但我依然喜欢,喜欢他的歌,喜欢他在《早熟》里的表演,喜欢那种懵懵懂懂的感觉。
房祖名注定是要饱受人们诟病的,他的出生众所周知,在这样的环境里还坚决的走演艺界这条道路我是很钦佩的,更重要的是他还一直在成长,从《千机变》到《早熟》到《分手说爱你》我真的看到了他的努力,所以即使很多人不喜欢他,我依然挺他。
而梁家辉的表演更是让人着迷,我以前对他不怎么有感觉,但零零总总也看了不少他的片子,现在我被他折服了,他对每个角色都有很好的把握,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没话说。
但就这部电影来说,从故事情节来说很一般,有点落俗套,不过是想从商业片中表达一点艺术,而想表达的东西也。。。。。。
我一直认为商业片就是商业片,艺术片就是艺术片,想在商业片中追求一点哲理性的东西不是不可以,但有那么一点就够了,但这部片子表达的似是而非,不知所云,名字也起得怪怪的,真是很不喜欢。
但这部片子让我最为满意的,还是它的画面和不温不火的节奏,画面清新细腻,节奏缓缓而过但又不会让你想睡觉,不得不说这样的这是本片的神奇之处。
开始是在贴吧看到片段,梁家辉在餐馆和其他几个大佬谈判,然后想偶尔看个黑帮电影也许不错。
但是期待的暴力镜头并没有出现,即便梁家辉剁肉那段也不怎么暴力。
也许是本就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来看,反而倒是被房祖名后面的一系列行为给带进去了,想看后面会发生什么,到后面监狱外打鼓那一段和最后没有开枪杀张耀扬的一段是我觉得最受触动和我认为的影片的最高潮两处。
虽然是很老套的剧情题材,房祖名有的地方演的不是很让人喜欢他的做法,但感觉很真实,叛逆犯错然后悔过。
有些观友觉得演技不够、拍的不够好等等,我觉得也是没错,但是我是个喜欢看故事的人,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的故事很棒,我仍然给了5星。
上来房祖名就在泡别人的女人被撞破后还特牛逼的说我老爸不会放过你们的结果事实证明他爸梁家辉实际上是受恩于人(完全弄反了...)于是只能拿他的手去换不过做爸的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于是把儿子送到了台湾然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房上山看到有人打鼓就加了进去(其实他开始是看上了里面一个不讲理的小MM那真不是一般的不讲理啊简直就是个泼妇)后来梁被手下出卖入了狱然后被人狙死房回去发现是梁的最信任的手下(张耀扬,哈)出卖了他还接过了老大的位置房在摆平此事后继续打鼓--全片没什么亮点实在很让人想睡觉房眼睛实在是太小了装可爱还成装帅实在是差点至于给三星实在是看在梁的面子上
佛陀在灵山会,坐在他自个的大沙发里,手里拈了一朵花让下面的和尚看。
大家都表示看不懂,只有大迦叶微笑了。
佛陀说,好,就是你了,我的理想知识股票房子车子全都给你了,你就是我的接班人。
从此,世界上就有了禅宗。
《战 ·鼓》原名叫《禅·战》。
禅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伪问题。
因为禅是不可言说的,所谓言语道断。
但是和尚们又说,“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
”毕国智说,那好,我们就来说说鼓吧,于是《禅·战》就变成了《战·鼓》,鼓就是禅啊。
鼓是一种没嘴的乐器,所以布道就成了问题。
房祖名说,你还记得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是你没出生的时候听到的母亲的心跳。
他又说,鼓是甲骨文中最早出现的乐器名称,同样是人尚处于蒙昧状态的时代。
所以,鼓声就是人的心跳啊。
所以,《战·鼓》中的禅是来自人内心本真的心跳。
但是人在灯红酒绿黑灯瞎火的世界里,并一定知道自己的心跳不真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什么。
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心跳,不是靠听诊器。
首先,要有把四十个拳头大小的石块磨圆的勇气和恒心;其次,要忘却自己之前所倚仗的种种知识。
和尚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是对知识的反动,就像在乐队打鼓的房祖名如果想要学禅鼓山人,就得忘掉之前的种种做派与花活。
智山禅师参访药山禅师,后者给前者出了个难题。
智山想来想去想不明白,终于有一天锄地的时候锄头碰到了石头,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于是顿悟。
所谓“不击鼓的击鼓”,也是要人先走出知识与技艺的迷障,回归本心,不再把击鼓当作一件物理运动。
禅的对立面是战,是激烈的外在冲突,是像疯狗一样生存于乱世。
禅鼓山人的成员练拳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打败自己,仇恨、烦乱、愤怒、不专心……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关爷恰恰相反,“打鼓有什么用?
”虽然Sid说可以有声音留在心底。
但是我私下里觉得,把人生所有的错误都犯一遍不也是很过瘾的事情么?
真正的纯真不是如同一张白纸的肤浅,而是历尽沧桑与不幸之后的焕然一新。
你要说关爷内心的声音是吃冰淇凌,是老婆离开家之后抱着儿女哭,如果没有他凶神恶煞打掉女儿的牙,恐吓准女婿,那些声音还会同样动人么?
只有经历如此种种之后,闻听得鼓声,利刃划过颈部,方能微微一笑,天高云淡。
了解自己是如何困难的一件事情。
嚣张入骨销魂入骨的东星乌鸦坐在台湾类似传销组织的课堂上,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腼腆地说:还没有想好;旁边面白无须虽然早熟却仍然光屁股背对观众撒尿的龙太子说:做大奸大恶的黑社会老大。
我确实看不出Sid比他老爸更早顿悟的理由。
或许禅宗修习的奥妙首在起疑,在关爷的眼里,战与鼓是一回事,鼓从来不过是打架的信号。
一群和尚一起劳作,突然一阵鼓声传来,一个和尚听到之后大笑并扬长而去。
一旁的怀海禅师觉得这个和尚有慧根,就问他到底悟到了什么道理。
和尚说:鼓声一响就表示要开饭了,所以好不快活。
如果鼓声只是开饭的信号,和尚的大笑不过是条件反射,也没有了顿悟的可能。
同样是笑,但想来这个和尚的笑跟大迦叶的笑还是不同的。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11133357.html
記不記得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什麽?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你沒辦法記得起來。
因爲在聽到那個聲音的時候 我們還沒有出生。
在我們母親的肚子裏 我們最大的依靠……就是她的心跳聲。
戰·鼓。
葉子說戰鼓是個好片 我相信她的品味 電驢上拖下來 佔據了我筆記本的最後一點空間 看了兩遍 邊看邊寫 因爲想多體會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 每一個細節都不想錯過 事實上 對於我來説 它沒有到力薦的地步 但是我們應該鼓勵勇於並堅持用鏡頭說故事的導演 因爲這樣的片子能讓人看到希望 我對於香港商業片 直到最近才開始不太失望 畢竟還是有商業片拍多了脫胎換骨的導演 也終于有了有思想的人 只不過好像文字寫多了就會脫離自己的控制一樣 電影拍出來也不一定就仍然是導演想說的全部 八個字 意猶未盡 慾說還休。
這就是一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龍少爺是怎麽從一個膚淺幼稚無法無天的二世祖煉成一個有了禪心懂得原諒的成年人 畢囯智這個名字很熟悉 回頭豆瓣一搜才發現原來是《去年煙花特別多》的配樂和《海南雞飯》的導演 雖然沒看過 這兩個片子得了不少獎還是知道的 卡司陣容很強大 更有很多熟面孔 最後的演職員表也輕微shock了我 焦雄屏的監製 葉錦添的服裝 還有那蝦米碗糕安德烈老外的配樂 大提琴的聲音深沉而悠揚 音效是個叫杜篤之的 據説也很有來頭 一部要用鼓聲去作爲全部語言的影片 這個人是至關重要的 至於楊受成 看見某篇評論稱呼他為禽獸成 哈哈……我不說也罷。
開場把龍少爺拍得很莎士比亞 我沒想到他也可以優雅地演舞臺劇 一開腔就聼得出是本人的聲音 那幾句話奇妙地安定了我之前抱有的懷疑態度 打鼓的時候龍少爺變帥了 有那麽一瞬間很有點兒李俊基的邪氣 可是泡到浴缸裏就又打囘了原形 成龍傢可怕的顯性基因啊 這張臉太誠懇老實了 寫滿了認真和努力 要這樣一個乖孩子來演反骨仔 怎麽看都差那麽點兒兇狠 之前的《千機變》就不說了 根本是用來給他打名氣的老爸護航商業片 從《早熟》 到《男兒本色》 再到這部《戰·鼓》 以及我還沒看過的《太陽照常升起》 他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拼命地吸收學習 不驕不躁的態度 一部比一部廣受好評 值得竪起大拇指 父親打鬥了一輩子 多少次從鬼門關前來囘 《男兒本色》看得我實在揪心 除了謝霆鋒最痛就是他 成龍若是看見了也一定心痛 沒有必要父承子業 繼續拍這種片子吧 不做成龍可以做梁傢煇啊 如果照這樣一直努力下去的話 演職員表裏他那個樂隊的名字叫做hardpack 不知道是新秀還是香港我不了解的搖滾圈兒 少爺拿的手機還以爲跟我一樣 後來看清是5300升級版 我以爲已經過時了 難道在香港還賣得挺火?
手機的鈴聲和後來試圖偷跑時候聼的歌編曲都挺不錯 暫停辨認了一下叫做whatever you like 演職員表里沒有這個名字 但是卻看到了臺灣著名的潑猴樂隊的身影 一首叫《生命》 一首叫《失敗者》 就不知道是這兩個裏面哪一首 在香港繁華街頭開著跑車的鏡頭我喜歡 路邊身材姣好的流鶯 晃動的燈紅酒綠 行進的鏡頭 靜止的人 所以我喜歡看頭文字D 喜歡看極速傳説 喜歡看蜘蛛俠 最後他終于知道了殺父親的兇手 他有機會報仇 然而最後卻選擇了饒恕 禪鼓山人們平靜微笑著列隊離去 他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畫外音伴著豎琴的聲音響起來 聽見他說 一生中 有無數的一刻 在當下的一刻 我看見我 那一刻 我是我爸爸的兒子 那一刻就是我 我 就是那一刻。
張耀揚恰好是我喜歡的人在演技上最大的偶像 沉穩内斂的演技 愈見魁偉的身軀 沒到以退爲進要sid來儅幫會老大那場戯我真沒發現原來元兇就是他 回頭再看才發現蛛絲馬跡 在跟著梁朝偉打野豬的時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姿態 在每一個眼神流轉裏透露出隱忍的野心和平和的矛盾 他出賣了関哥 將其送入監獄 未嘗不是一種解脫一種救贖 對於這樣一個角色 阿sid恨不起來 我也恨不起來 喝酒與兄弟們慶祝合作成功與禪鼓演出的這一段平行蒙太奇中 他的每一個動作 眉毛挑動 手指輕彈 碰杯微笑 握手客套 送別家人 開車離開 都奇妙地契合了鼓點的節奏 最後的狩獵中 仍然是一前一后 仍然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不同的是黃雀不再是他 而變成了sid 生活中的張耀揚與他詮釋過的角色不同 偏偏是最恬淡而平凡 出演這樣一部有關禪悟的電影 年齡的積累 生活的領悟 看得最通透 最理解導演的人 倒可能是他 話説最近這麽流行這一類的片名 《色·戒》《放·逐》《戰·鼓》 倒顯得怪有品味的 我還記得去年上半年某一個夜裏看過了《放·逐》 一部片子裏集結了我愛的三個香港演技派男人 黃秋生 吳鎮宇 和他給我的驚艷和震撼。
梁傢煇又是演黑社會老大 但這次是個愛家人卻不知道怎麽表達的父親 他脾氣粗暴 對子女動輒大吼大叫甚至打人 但其實很愛他們 據説原版有他切掉自己的手來代替兒子的手的情節 我注意看了一下細節 在他去見老馬求情的時候鏡頭兩次放在了他的手上一次是在聽到老馬說“我要他兩只手”之前有預兆一樣手指輕微地痙攣了一下 一次是聽到這個要求之後用力地抓住老馬的肩膀 雙眼通紅 在寵物醫院裏那場如果不是何超儀沖上去 他其實不是真的想打女兒的 只是想發洩一下怨氣 在趕阿照出去的時候他的額角滴落了一滴汗水 打落了何超儀一顆門牙之後會給醫生打電話說他的女兒還要嫁人叫他給她補好一點 把兒子送去臺灣跑路雖然嘴裏罵得兇卻一直目送他上船 聽見女兒懷孕了之後縱容地認可了那個他認爲配不上她的男人 答應了兒子會幫助carmen於是即使知道是騙局也要去見她 值得一提的是何超儀那個驚恐防備的眼神 非常逼真 最後雖然未得善終 但是在兒子的鼓聲中 在朗朗的乾坤下 他在臨死之前已經得到了超度 最後兒子在收拾他的遺物的時候 打開冰箱 發現的只是很多盒他最愛吃的冰淇淋 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老大 死去之後對兒女來說其實只是那個當年喜歡吃冰淇淋的老父親 那幾個父子同時剪發同時擊鼓的鏡頭 看得我非常舒服 父親的鼓聲停止了 兒子的還要繼續下去 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都通過這樣的形式 懺悔了自己的舊過去 領悟了人生的新意義 近年來梁朝偉這種黑社會老大的角色我看得太多 他是個影帝 卻把自己糟蹋在一部又一部商業片裏 這讓我有點心寒 他應該是末代皇帝 應該是杜拉斯完美的中國情人 而不應該是跳樑小醜 影帝也是需要錢的這我知道 香港電影市場不值得期望這我也知道 然而既有梁朝偉 聰明地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劇本和角色 靠王傢衛張藝謀馬偉豪劉偉強這樣的大牌維持並提高自己的地位 每次合作必定有讚無毀 代言廣告不是意大利皮具就是法國紅酒 同為tony leung卻更爲年長的梁傢煇爲什麽要在一部部商業爛片裏浪費精湛的演技 不是優雅迷人而是目露凶光的角色 穿著廉價的内衣或粗濫的西服拍無趣的廣告 在鬼片裏對著嘩衆取寵的白靈袒露曾經最完美的肢體?
不過聼說他凴這部片子得了今年金馬獎的最佳男配 也算對得起這一番努力 可能這就是影帝 即使是這樣的角色 也能夠詮釋到渾然天成。
歲月是如此恩寵著李心潔 年齡在她臉上看不出痕跡 站在二十幾嵗的龍少爺面前 在山林的青翠純樸之中 她看上去像岩井俊二鏡頭裏的鈴木杏和蒼井優一樣清新動人 中國電影界難得有這種乾淨氣質的姑娘了 可是李心潔畢竟也三十二了 再過幾年她會變成劉若英 再過十幾年她會變成張艾嘉 一部《20,30,40》讓我看見了她以後的道路 《戰·鼓》裏她的戯份並沒有達到女主角的重量 也就是說 這還是一部男權的片子 看第二遍我才看明白 原來紅豆喜歡的是師傅 可是正如阿sid所說“這不是你要的愛情” 得不到的就不能強求 這也使我心裏有了點小活動 然而只是朝夕相處著就能喜歡上男主角了嗎?
或者其實有感情戲但是被刪了?
花痴段落獻給我永遠的曾江爸爸 老頭的風采猶勝當年 從鄭希怡驚恐地跳出浴缸的那個遠鏡我就認出了那個我愛了十年的身影 那個氣質是那麽遠的距離那麽模糊的視線也能感覺到的 那個數十年不變走路的姿勢無論是儒雅的手工西服還是黃藥師的長袍飄飄都蓋不住的 從小時候看《大時代》印象最深就是他 兇狠的 孤獨的 不擅表達親情的 曾經叱咤風雲的那個老父親 長大了也念念不忘 送葬淋雨那場戯我要生氣了 我說爸爸 您都72嵗了 能不能別這麽拼命 現在的港臺老影星 您都是碩果僅存了 那麽大的風雨!
千萬保重身子啊!
要是您有個什麽三長兩短 我且得跟失戀一樣悲痛一段兒呢 呸 好的不靈坏的靈 焦姣婆婆跟他真相配 倆人還在《流星花園》裏邊客串了一對兒老歡喜冤家 婆婆 您老公一笑起來那個溫柔啊 一坏起來那個迷人啊 那個幾十年如一日的那個不動不搖談笑閒風雲變色的氣質 即使是72嵗讓我嫁給他我都干 太干了 往死了點頭啊……最後要說說這片子核心的部分 這個鼓果真震撼人心舞臺演出的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摸我筆記本的兩個喇叭 想更震撼 更震撼 想要藉由碰觸而感受那鼓的震動 再次鄙視大陸廣電總局的和諧 剪掉的部分如此生硬 幾乎連接不上劇情 至於導演想要闡述的禪的觀念 我的人生閲歷還淺 一知半解 也就不說出來招人笑話了 有幾個細節值得一提 這麽清靜祥和的山閒 紅豆的睡房裏居然挂著殺死比爾2的海報 嵐姐的房間裏挂了一幅字 路逢劍客需呈劍 不是詩人莫獻詩 大概是個獻字 抑或是配 我辨認了很久也拿不準 sid一開始撿的40塊有棱有角的石頭 到了最後他過生日的時候已經被經歷與鍛煉磨圓 這是他自己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他又把這石頭送給了他的姐姐 嵐姐說 我們要做到……不打鼓的打鼓 還說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教別人 帥師傅說 跟打鼓一樣 鼓棒落下之前 先提起來 還說我們練拳 不是爲了打敗別人 而是爲了打敗自己 我們的散亂 不專心 煩惱 憤怒 仇恨 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千變萬化 不離當下一棒 沒有擊鼓 也沒有擊鼓的人 就是大神鼓。
100分鐘的片子 我囉嗦了這麽多 唉 縂沒有寫影評的天分 卻老忍不住要寫觀後感。
今天下午电影频道放了这部电影。
最开始以为是部港式的犯罪片,看到打鼓的那群人,才渐渐有了感觉。
一种很恬静的生活方式,沁入心脾。。。
像泉水。。。
叮叮咚咚的。。。
慢慢的、自然的、简单的生活流淌到心底。
只是剧情衔接牵强,演员演得不够淡然。。。
但是中间这段恬静的生活方式,有种禅道寓于其中。
真的好无聊
泡妞发生的血案
我为言之不出的父爱打五颗星
感觉说的不清不楚,一样都没有交代清楚。
很低调很细腻的父子情。
谁打的6点多分,浪费我1个小时
梁家辉为影片加分太多。
很羡慕这些专心打鼓的人们...
台湾味道很浓浓!
梁家辉真是老戏骨。把一个无恶不作却又在内心深处充溢着亲情的黑老大演绎到极致。
没什么意思
鼓声躁动,停顿那一刻却有空籁
梁家辉真心暴躁大佬范儿……
房祖名至少这部片子还可以
一般般
!
喜欢他们在山上练鼓时的装扮,清清爽爽
不错啊~~有点文化气息呢!房租名还行
2008年11月,家中。觉得最出彩的反而是山上的鼓者...
梁家辉的演技的确很牛,电影本身就一般的,无论是故事还是表演。幸好没有去电影院看,否则又浪费钱了。梁家辉凭着这部片子获得了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果然验证了我对这部片子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