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了叱咤风云大半辈子的老富翁爱德华患了癌症,入院后与同样患了癌症的汽车修理工老卡特成为了同房病友,身份地位、脾气习性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开始的时候互相看彼此不顺眼,整日互怼,但随着治疗的深入他们目睹了太多彼此最痛苦煎熬的经历,在相处中成为了朋友,后在爱德华无意间发现卡特记录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的纸条,这触发了他,于是在爱德华的提议下,两个时日无多的老头决定仔细列出自己的遗愿清单,并用行动去实现它们。
GDP蹭蹭的长,生活节奏蹭蹭的变快,这世道,不知是好还是坏。
生活本该朝着便利舒适的方向发展,可是却总是感觉有点事与惟愿。
为了沟通便捷,我们发明了手机,为了交通便捷,我们修了高铁,发明了飞机。
为了生活舒适与奢侈,我们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走路有汽车,睡觉还有席梦思。
可是,我们真的过得舒服么?
纵观你的一生,学生时代作业多的没时间玩耍,上班时代工作忙的没时间睡觉、吃饭、恋爱。
好不容易结婚了,没时间看孩子,父母年纪大了也没人去照顾。
好不容易有钱了,又弄了一身病。
真的不知道经济发展那么快是好还是坏,一方面加快了地球的损耗,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人生的进程,吃饭睡觉挣钱毫无生气的gameover。
每个人都害怕暴力,可是世界上有一种我们谁都无法反抗的暴力机制,叫“死亡”,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被它的阴影所笼罩。
无时无刻都害怕它的到来。
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再见这个世界美好的机会。
《遗愿清单》不只是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故事,看完这个电影,更令我感慨的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友谊。
他们贫富差距很大,但他们在生命的末尾给予对方陪伴,并共同体会了最后的酸甜苦辣。
不管是他们一起跳伞,一起看动物大迁徙,还是在埃及金字塔上讨论天堂,还是在最后死亡过后富人的助理把他们埋在最后愿望的所在地珠穆朗峰。
20191014日版遗愿清单观后直感,小百合阿姨太夺目了,以及小百合阿姨和天海佑希太有cp感。
以下为剧透:<最高の人生の見つけ方>故事虽为翻拍美版《遗愿清单》,还是改编了挺多。
大概为一个妹子无心拯救了两个老阿姨,让她们在生命最后时光好好活了一把。
妹子丢下了一本人生遗愿清单,老阿姨以为妹子走了,便互相确认要帮妹子完成to do list。
首先跑去美国跳伞,这是勇气;接着去埃及金字塔,这是猎奇(走在沙漠里烫脚被泼冰也是可爱);穿应援服去演唱会打call是第一个泪目的点,idol就是人生明灯,以及两位女神在台上完全盖过了妹妹们的风头;有私人飞机的人中不了彩票也无妨,所以人生有钱这个心愿他们不需要专门做什么;跑去京都吃最大的芭菲,其实乐在与陌生人一同分享(另外,京都的鸭川红叶和风之塔都值得赞颂);挑战翻跟头+对家人说感谢,这段天海女王完成得感同身受;穿一次婚纱,70岁的小百合怎么可以穿上依旧像位少女?!
好好的表达爱,小百合阿姨对家人说出了爱,家人的回应虽然主旋律,可让人动容;最后是去宇宙(也是呼应剧中的开头),我边看边感慨:人生必须要有钱啊,你看,有了钱,都可以上天!
又,宝格丽赞助了天海女王不少行头又又,室毅的秘书角色很可爱又又又,贺来贤人为啥最近的角色都很讨厌又又又又,满岛光和两位女神一起飙戏,只能算个群演最后,今日份的小确幸就是出门时下毛毛雨依然选择不带伞骑车,回来时不下,觉得受老天眷顾。
我真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儿呀!
看见这个问题,你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还是什么也想不到?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电影的开始和你是一样的,幸枝决定写下遗愿清单的时候,也不知道想做些什么,可最后实现了所有的愿望。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为家庭付出一直隐忍的幸枝得了癌症,没有告诉家人。
作为大企业社长的真子得了癌症,被老公背叛。
两个人在医院意外捡到一个12岁糖尿病患者的遗愿清单,准备还给小姑娘的时候,得知小姑娘已经离开了。
幸枝决定写下自己的遗愿清单,可作为家庭主妇的她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她打电话告诉真子,自己决定帮小女孩完成她的遗愿,被老公篡权的真子决定加入。
她们去跳伞,在私人飞机上刮彩票,去埃及看金字塔,去看演唱会,开心的像个孩子,去京都吃最大的巴菲,和陌生人分享食物和快乐,玩单杠和家人和解,对家人说出感谢,以及穿一次婚纱...所以,在能够享受的时间里,一定要认真的彻底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尝试令人兴奋的事情,一定要,因为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比如这场持久数月的疫情,这要由一只蝙蝠开始说起,起初谁也没有在意,可是现在已经蔓延至全球。
我们平平安安的,可每天更新的数字并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而已,那是一个个鲜活跳动的生命。
所以,去勇敢热爱自己的每一天。
勇敢说出自己的爱幸枝常年忍受自己的丈夫,哪怕自己生病住院回家也要面对一堆碗筷,在践行遗愿清单的时候,她的丈夫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对。
在幸枝穿上婚纱的时候,说出多年来的亏欠,希望幸枝能够让他一直陪着她。
而这场婚礼是真子为幸枝策划的。
真子和从小欠债抛弃她的父亲一直没有联系,真子对父亲只有恨,可是当幸枝把真子带到父亲面前的时候,当父亲在真子翻了单杠,摸着她的头说了不起的时候,这些年的恨便都烟消云散了。
真子和父亲达成了和解,也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在幸枝的女儿怀孕的时候,幸枝敲了儿子常年打游戏不开的房门,希望儿子能够保护他的姐姐和她的孩子。
本以为儿子依然不为所动,可是儿子打开了房门,点头答应。
一家人很兴奋的哭泣,幸枝说她喜欢儿子,喜欢女儿,喜欢她的丈夫。
哪些没有说出口的喜欢,一旦说出口就融化了所有隔阂。
没有哪一种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真子谈论她们死后和阎王爷聊天,说幸枝能和阎王爷聊的很少,而自己能聊很多的时候,幸枝第一次有了脾气,她请真子不要小瞧家庭主妇。
家庭主妇也在很用心过好每一天,也在拼尽全力为更好的家庭生活做出贡献。
真子守住的是自己的企业,而幸枝守住的一个完整美好的家,这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生活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每一种生活都自有价值。
也没有哪一种职业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创业者能够开创事业,为员工谋就业,可员工也在努力的工作和生活,有了员工,企业才能数十年如一日高效运转。
很多基层工作的员工,真的真的很辛苦,公司的特保从元旦到现在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安心复工。
所以呀,千万不要认为生活也分高低贵贱。
拥有向死而生的勇气生活其实没有很糟糕,每个人都有离开的时候,我是一个很怕死的人,特别特别怕,但如果死亡终将来临,我愿意坦然面对。
如果生命快要结束了,那就疯狂去看看世界看看身边人,把哪些没说出口的话大声喊出来,没时间没勇气做的事情都去做一个遍。
即使最后,幸枝和真子还是相继离开了,但她们度过了幸福的时光,那么张扬跋扈为了事业不顾身体的真子,在最后时刻放弃了。
每个人都是很温柔的人,温柔里透露着坚强。
明明知道自己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还是一一尝试了很多很多新奇的事情,向死而生,热爱生活。
在幸枝和真子都离开之后,遗愿清单上还剩最后一项没有完成,真子的助理为她们实现了。
这个愿望就是去宇宙旅行。
以“真子与小幸”为名的火箭飞上了宇宙。
还有,哪个写遗愿清单的小女孩并没有死,是她的弟弟开的一个玩笑,而她也不再需要遗愿清单,因为它不会死。
如果有想做的事情,一定一定要趁早,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这种错觉通常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一定有办法抽离享受生活的。
如果可以,从现在开始写遗愿清单,不停划去不停更新,一定会很幸福。
非常本土化的改编,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包括去看演唱会,吃特大芭菲,还有清单用的可爱文字,都很符合日本的特色。
还有帮以为已经死了的小女孩完成清单,而不是自己去填清单,真就日剧日影常出现的“连我那份一起努力”。
但是这个剧情,两位主角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简直看到上火。
幸枝就天天给爷们儿做饭洗衣拖地,有个天天在家打游戏不问世事的儿子,自己有病还不敢说,废物老公不关心自己就天天看球赛还诸多要求。
去了旅行感觉人生得到升华了,搞个婚礼又可以了,五十多年了那个老男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有老婆要心疼她了,这就大团圆包饺砸去。
更离谱的是她女儿有了身孕,做妈的去敲那个废物儿子房门让他要支持姐姐并告诉他自己要死了,然后那个儿子突然就觉醒了,回到人间了。
同样恶心的海锅那条线,交代了她爸怎样不作为怎样让她陷入童年阴影,然后去撑个单杆大家鼓掌说好棒,她爸给她摸摸头潸然泪下这就和解了。
我揣测编剧想通过这里表现女强人也有软弱的时候以及长久以来对亲情的渴望,可是会不会过于生硬?
进度条没过半实在忍不住三倍速,这剧情就强行煽情。
如果不是众多演技派的参与可能更糟糕😰小百合、天海佑希的演技都毋庸置疑,满岛光在电影里很明艳动人,室毅的助理也可圈可点,竟然还有贺来贤人,集结了这阵容用的这剧本实在差劲。
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死亡,避免不了临死前的慢慢的窒息感,避免不了生命一点一点枯萎地消逝,生命的盛放与凋零,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衰老与疾病,则是我们一生当中都要面对的磨难。
不幸中的幸运是,在短暂的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陪我们一起度过的人,或是家人、或是友人,甚至是陌生人,待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我们并不孤单,一直有许许多多的温情与感动陪伴左右。
活着有活着的快乐,死去有死去的幸福,就像片中的台词所说:"活着的人活着,像永远也不会死去一样,而死去的人死了,像永远没有活过一样,生和死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永远无法沟通,所以,由生到死的这个过程,才显得那么意义重大。
"
🍷简介(友情提示:包含一点剧透):🍃 一个是家庭主妇幸枝,丈夫一副闲散模样,儿子只顾打游戏,查出癌•症晚期时还在乞求女儿来照顾丈夫和儿子。
一个是因吸烟意外引起医院灭火系统洒水,而导致自己得不和幸枝同住一间房的女强人社长磨子,五年前也查出患了癌•症。
•🍃 幸枝自己从医院回家,丈夫儿子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磨子的丈夫把她的病情泄露给公司人员,趁她不在想取而代之。
•🍃 一个12岁的小姑娘得了糖尿病,前一秒还鲜活的生命下一秒就在两人面前去世了,这给了两人很大的打击。
看到小姑娘的“遗愿清单”,两个跨越年龄阶层的人一商量,就这样决定去做清单上的事。
💡划重 点:她们去看金字塔时幸枝像是自问自地询问起了建造金字塔的意义,磨子回答说:没有意义,或许就像我们一样,想在死之前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因为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工作。
•⭕️所得:她们在帮小姑娘实现愿望的同时,也是在这简短时间里为自己而活,并与自己和生活和解的过程:🪁原谅该原谅的,原来我们并没有那么恨一个人;放弃该放弃的,原来没有他们我们可以过得更好。
即便真心被背叛,我们也可以走得决绝而洒脱。
👒哲理:我们所度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勇敢一点吧,我们不会比今天更年轻了。
•🎬最后:磨子走了,但原来那个女孩当时只是进了ICU,并没有去世。
幸枝再次遇到了女孩,女孩已经由原来的愤世嫉俗变得热爱生活。
🖌虽说是一个误会,但它却改变了幸枝和磨子最后的人生,让她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以坦然面对一切,学会追寻幸福。
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
遗愿清单 真的不想等到最后时候才去做一直以来想做却又忽视了的事,人总是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可是,最应该的是活在当下,去抱一抱父母,去亲一亲孩子,去对老公多说一声我爱你,去和朋友小聚一下聊一聊八卦,出去自由自在的旅行,吃自己想吃的,好好睡觉…真的害怕真的有那么一天,那一天不想要,可是,又不由我。
我的墨墨会问我,等她长大姥姥是不是就要死了?
我搂着她对她说不会的,小墨墨说会的,是人就都会死的,我也会死的…
女主角和男主角结婚几十年,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
女主角得了绝症,碰巧大魔王也得了绝症。
本来大魔王在单间里,但是因为抽烟触动了消防装置搞得一层楼都是水。
没办法大魔王就和女主角住到了一个病房。
女主角发现了一个12岁的女孩也得了重病,那个女孩说活着没意思了。
第二天女主角见到了那个女孩的弟弟,得知女孩已经不幸过世了。
女主角捡到小女孩的遗物一个本子里记载着女孩的未竟梦想。
大魔王觉得自己一辈子忙忙碌碌,到头来干脆也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吧。
反正都要死了,再多钱也买不了命。
他们先去美国跳伞,又去埃及看金字塔。
然后回到日本看演唱会,点了最大的全家桶请一个餐厅的人共同享用。
大魔王担心全家桶的量不够三个人吃的于是又点了两份。
大魔王不愿意见自己的父亲,因为那个老头年轻的时候借了高利贷就跑路了。
女主角不愿意告诉老公自己得了绝症。
她们就互相鼓励,完成了这个心愿。
大魔王随后离婚,把吃软饭的小白脸赶出公司。
因为小白脸还涉及到挪用公款估计得吃牢饭了。
另一方面女主角的女儿怀孕了,可是对方比她小8岁只是跟她玩玩。
女主角只好跟宅男儿子摊牌,让他以后站在姐姐这一边。
女主角的本子上很快就剩下最后一个心愿了。
没错那就是太空旅行,很遗憾女主角没有钱去也没有时间去了。
更何况去太空对身体条件还是有要求的。
所以我估计可以带着骨灰去火星。
毕竟大魔王留给女主角一大笔钱。
足够赞助太空之旅的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钱虽然不是万能的因为它买不了命。
有钱人得了绝症也照样会死。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大部分的梦想都跟钱有关。
你梦想中的豪宅你梦想中的跑车你梦想中的美女。
不管是美国梦还是日本梦,反正都离不开钱。
这部的遗愿完成的时候完全没有...实在感.
不管怎样,这是一次大胆的改编,把纯男主的角色,改成了纯女主。互相对应,互为镜像。原版是好莱坞经典式普世价值宣扬;日版是温吞式细节叙事。
虽然没有看过原版,但是可以感觉日本版肯定更现实,更催泪也更细腻,改编上性别的转换非常有价值,吉永小百合的角色很能代表东南亚的老年女性,而天海佑希也赐予了女强人不一样的形象。影片并不追求好莱坞电影式的起承转合,而是用更生活、更日本也更平淡的方式诠释着人生中那些弥足珍贵的快乐。
很好看呀
翻拍得不怎么样,看了20多分钟。#20200518
本土化挺成功,室毅最后打call我反正是感动了,ed竹内玛利亚欧风东渐的代表和电影也是奇妙的合拍,你海为这部片牺牲挺大了(恐高症跳伞、英语废讲英文),但是主角果然还是吉永小百合
果然还是“没钱万万不能”系列!
看了开头猜到结尾,两女主都行无奈剧情老梗没有发挥
这种片拿来东方改编 加入女性和家庭议题真是人间惨案啊 一个女人为家庭付出整个人生 绝症了要实现自我还得是带着12岁女孩的梦想 站在生命的悬崖上丈夫和儿子才想起一点对家庭的责任 老母亲还激动的阿里嘎多 女性不用伟大吧 就纵情快乐一下勇敢迎接死亡不爽吗?
太美化人生了,肤浅又矫情,那么多问题都用几句话就解决,演技也不行。但是,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要认真的过,就是幸福。还有,对喜欢的人要说。
死是没办法避免的,没办法为所欲为,想想就好惨
两个老年人(一个超有钱)去完成一个12岁孩子的心愿……
要不是因爲這卡司,要不然真心不會看《遺願清單》日本版故事本身很有意思,但導演敘事手法、拍攝方式,都太有問題了。害我一邊看一邊刷遊戲。覺得這種慢節奏又說教又無腦的作品,實在太像日劇拍法了。昏聽說原版很好看,但我已經疲憊了
价值观稍微有点怪怪的,看得人总是觉得哪有有点不舒服
真的没法,剧情太平了,海哥也救不了
我是坚信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的。70岁时得到30岁时想要拥有的东西,不可能会有同等份量的快乐,不要等到老了再来补偿自己。
没有新意的翻拍,却也是意料之中,只是日式温情太泛滥会让人不舒服,而各方面都特别乏味,是一次不好的观影体验。两星。
相比豁達奔放的美版,日版更加婉約含蓄,多了點社會派,完成別人不是遺願的遺願也太迂迴了。
是一部有趣,接地气的合格翻拍片。满岛光还是那么好看啊!
11-03@Grand cinema sunshine放到高潮时电影院哭声四起,中间有个去演唱会的情节好像是真的在演唱会上拍的,足以见得这两个主演的号召力。但是情节上还是有点单薄的,不管是事业有成的女高管,还是平平淡淡走过一生的祝福,在绝症的弥留之际都是如此的没有梦想,如此的苍白。反要靠一个小女孩的寄语来找回活着的意义。实在是让人比起感动更是悲哀。小女孩的未来肯定不想成为他们俩中的任何一个。やっぱ僕もお金持ちの友達がほしい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