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震华,名字一出来,小胖胖的形象就立马出来了!
他的剧我真的看的非常多,洗冤录,法证先锋,都是非常经典,反复刷的剧!
这部剧也是因为他看的,但是剧情是越看越好看的!
一家四口兄弟姐妹,彼此关系非常疏远,因为死去老爸的遗言,住到 一栋房子里,一起生活一点时间!
而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的彼此了解,互相帮助,最终打破隔阂,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一部有温情,有笑点的家庭剧,我非常喜欢看!
其中小宝唱歌真的好好听啊,我一直以为小宝好会和那个钢琴老师在一起,没有想到。。。。。。。。
还好还好,小宝最终貌似是有恋情的!
1.胡枫跟罗兰演夫妻好配呀,现实中也是求婚成功。
剧中两人的年龄好像有出入,两人和周骢应该是同龄,但两人已经死20年了(白慧20年前死的,周骢准备告诉两人,两人却意外死亡),现在两人看起来和周骢竟然同龄。
或者说20年前两人上吊时老年人的扮相与剧中年龄不符。
2.片尾有标出赞助商,有一集写的是某面粉厂,做肠粉用的是大米,剧中大费周章去找面粉,是个bug。
3.朱灿灿看不到鬼这个设定不太好,没有说明原因,如果因为太阳刚的话,那两个舍友那么壮汉,不也看到了嘛。
4.三宝从头到尾状态都不在线,一直毫无表情。
5.二宝竟然是《寻秦记》中的善柔。
6.香港的物价真的好高,汇率差不多1:1,但一个路由器要1800,一碗肠粉50。
之前租房的时候一时冲动就养了狗。
后来因为北京打狗,就加了小区的狗群,认识了一群特别有意思的小伙伴(基本都比我小十岁左右捂脸)。
可惜没多久我就搬走了,又过没多久,干脆搬到了上海。
想想这人生也真是无常。
其实是想说,有时候会觉得,哪里没有养狗的人呢,哪个小区没几个群呢,似乎什么都是可以再来,什么都可以寻到替代。
只可惜事实是,人生有太多一期一会,身在其中的时候未必觉得,事后再想,难免唏嘘。
一幢老屋,谁都想卖掉,反正都会有新的更好的,但是真的未必。
人生啊,太多说不准。
你觉得老北京的院子有味道极了,实际上因为下水系统无法改造,住在里面也真的是有味道极了,也不是这房子市值多少多少抵得过。
感情真的几好珍贵,而这种感觉往往要等到稀里糊涂奋不顾身的所谓爱情消退之后才能明白。
去年年底去香港小住了一段日子,住的倒不是老楼,不过香港嘛,六十几平都恨不得隔出三室两厅四世同堂,无聊的时候坐在飘窗晒太阳,看到几乎家家户户的飘窗都改成了储物空间。
也就是那天,我妈发消息来说我爸发脾气自己出院了,然后打了半个多小时国际长途回去,现在想来像是某种隐喻。
自私如我爸就连陪我妈住几天医院都不肯,枉我妈苦心求医生帮忙安排还推后了住院的日程,对我只是说调理身体,没想到已是最后一次。
现实啊并没有那么多鬼可以现身说法,也不是所有事都有得解释,遗憾弥补不了,猜疑也停不下来。
吵吵闹闹再凶,有感情尚能弥补,哪怕只是后悔,而一生冷漠,就算同住一屋,又能点样。
最后说一句,香港和内地啊。
小孩读书当然选香港,在这一点上哪个婆婆敢出来说三道四啊,这可能才是电视剧和生活所不同的地方吧。
哈哈哈哈。
这部剧虽然我只看到第五集,但是真心觉得这部剧真的不错。
而且我觉得这部剧应该算是TVB的又一个转折点吧!
说真的很喜欢香港的电视剧和电影的环境,不像内地有黑子有水军。
在内地不论这部剧好与坏都会有黑子有水军进行恶意打分或者恶意的评论根本就不管这部剧是否好看。
而且我觉得这部剧如果在内地的情况下肯定不会被广电所允许的。
这部剧好在哪里呢?
有三点,一是这部剧是以家庭为主题。
开头四个儿女在婚礼上的吵吵到老父亲要过70大寿儿女们确都不在身边。
老头看着一桌的吃的脸上失落的表情。
让人看的很难受。
接下来就写四个子女为了老爸的遗嘱在吵。
由不想住到听说这个屋子值1200万又都来住。
然后又挤到一起继续吵闹。
虽然看着四个子女好像彼此都讨厌对方,但真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仍然一致对外。
所以我觉得这部剧好在一是亲情演的很轻松不像内地的亲情戏一演起来就那么严重看的都心累。
第二点就是这部剧虽然不像内地剧动辄几千万几亿的投入,但场面确不次于内地的感觉。
很多方面处理的都好到位。
让人觉得其实小成本也能拍出好的效果。
第三点这部剧里真的没有太有名的名人,欧阳震华已经看出比以前老很多,让人觉得岁月不饶人。
但并没有影响欧阳的表演,表演仍然很到位。
当妹妹和三嫂吵嘴架的时候由劝到坐下不吱声演的很到位。
还有他与两个老鬼之间的对话,还有拿着降鬼的东西去捉鬼的举动。
以及为了小朋友能多玩一会和小朋友妈妈的辩论都很到位。
还有就是滕从陀枪师姐以后就很少看到她的表演。
但这部戏里她把一个嫌弃兄弟的女儿演的十分到位还有和嫂子的吵架表现的十分到位,那眼神也没谁了。
训斥两个弟弟的语言还有拿哥哥举例给女儿的表情和对话真的很到位。
整体来说这部剧虽然没有大的制作没有大的投入,也没有有名的人的参演。
但是整部戏确很成功。
真心希望TVB能多出几部像这样的戏。
不要像内地那样就知道投钱确没有好的质量的电视剧的出品
看了蛮感动,说实话。
一家子的人,想起了我们也姐弟四人。
闹闹哄哄的真好,后来长大了各自成家,好怀念小时候。
不像鬼片的鬼片,看了没有违和感,还是这些tvb的老演员撑起的剧。
感觉内地是拍不出这种片子还是不能拍这种片子?
那些演员老了,珍惜,没看一部就少一部。
想起了离别,也许哪天他们还是会搬出有宝楼的。
离别,留下的人总比离开的人不容易。
想起了认识一年的好友要搬走了,各种感触总之,不错的电视剧人生总是有美好,有希望的
第一次看剧名,真的觉得一点恐怖气息都木有!!
后来知道!
在粤语里,“老友记”就是老朋友,好朋友的意思,而这部剧中的“老友记”就是“果啲嘢”——两只鬼!!
真的有鬼呀!!
看“宝宝大队长”欧阳震华戴着一串大蒜一路狂奔的样子,胆小的童鞋是不是已经背后凉飕飕准备绕路走了呢!!
先别急,按照tvb“做人最紧要的就是开心”的套路和万年弘扬的“家和万事兴”理论,相信我,《一屋老友记》是不会恐怖到哪里去的!
首先我们先看这部剧的人物关系图!
是不是复杂到“剪不断理还乱”?
其实呢,剧情很简单,不信你看。
刘江饰演的老父宝禄有四个儿女,分别是欧阳震华饰演的浪子“大哥宝欢”,
滕丽名饰演的凶悍“二妹宝欣”,
张颖康饰演的老婆奴“三弟宝愉”,
以及张彦博饰演的啃老青年“小弟宝怡”。
因为种种原因,四兄弟姐妹之间很淡漠疏离,一见面非打即吵。
第一集的婚礼现场,他们就为了座位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是不是觉得台上骂得爽,台下看得爽呢?
不过“一言不合就开骂”可以说是tvb“家长里短”剧的标配了,说白了都是套路啊~然而打动我的偏偏是这些看起来很老套的套路。
比如爸爸刘江坐在一桌子菜等着四个孩子回来吃饭,一个个打电话给他们,孩子们不是忘了就是借口忙推脱而爽约的时候。
失望的老父只好一个人孤单寂寞冷地等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然而,还没等到四个孩子回来,刘江就这样突发去世了。
这才第一集啊,刘江你怎么就领便当走人了呢!
而且,为什么明明剧情这么俗套,心里还是难过了一下呢!
就在我这样以为的时候,原来刘江还留下一封遗嘱,要求四名孩子必须在旧楼单位同住九个月,才可把单位变卖分钱,并由大哥宝欢担任遗嘱执行人。
为了瓜分遗产,早已各散东西的四兄弟姊妹又重新凝聚到一个屋檐下。
都说“相见容易,相处难”,果然,四兄弟姐妹每天还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没完。
装个花洒吵一下,披肩没放好吵一下.......看完这部剧,觉得自己的吵架技能蹭蹭蹭直涨呢这可急坏屋子里两个神不知鬼不觉的“老友记”——由胡枫饰演的已故歌星白桦,由著名的“鬼婆”罗兰扮演夫人依兰。
说到罗兰,其实内心是怕怕的,简直就是童年阴影!
(前方高能预警~)毕竟“鬼婆”真的深入人心......
好在剧中的罗兰说话轻声细语的,而一点也不吓人,翻白眼都是十分可爱;
经常“旁若无人”地秀恩爱,比如动不动就在客厅跳舞什么的;像小孩子一样调皮贪吃(他们吃东西都是靠”闻“的);
又十分善变;还喜欢吐槽欧阳震华,嫌弃他肚子大;
被杀伤力这么小的鬼欺负,瞬间心疼欧阳胖胖三秒!!
嘲笑归嘲笑,他们也是为整个家操碎了心~偶尔来个“鬼上身”什么的。
“人有好人坏人,鬼有好鬼坏鬼”,看得出两位老友记是很慈祥的好鬼,但欧阳胖胖第一次知道“老友记”是鬼,是在天台上,胡枫直接就飞了起来,没有一点点防备的欧阳胖胖就吓得直接晕倒。
之后一看到两人的照片就吓得屁滚尿流。
(表情到位,这里不得不说欧阳震华的演技真是棒棒哒!
)因为人鬼殊途嘛,得知“老友记”真实身份的欧阳震华从此就走上了脖子挂大蒜+找人作法的降妖除魔之路。
谁知两个“老友记”竟然赶也赶不走,一点不怕,还威胁欧阳胖胖:你要是敢吓坏我的小兰,你不单没水用、门锁坏掉,我还能演六国大封相呢!
真的是只听过人怕鬼,没听过鬼怕人呢!
这两位老友记也是够够的~绝望的欧阳胖胖只好想到搬家,但一想起老父说的:一根筷子,一拗就断。
再想到早早离家的自己,其实从未承担过大哥的责任;心中有所愧疚,还是选择留下。
好在,吵归吵,四兄弟姐妹遇到外人欺负时,还是本能地一致对外。
捉鼠的时候也是挺有默契的;遇到“自私”大哥被人诋毁时,做小的也是挺身而出;理解大哥的做人原则后,渐渐也能认错;一家n口一起生活+吵了有闹+闹了又合,看到这里你们一定明白了,这就是一部披着恐怖片外衣的tvb家庭喜剧呀!
说到港剧,它可以说是许多80后和90后的集体回忆,但近几年随着tvb剧集质量的每况日下,收视率也是很不理想。
连在大陆被封为“神剧”的《琅琊榜》在香港也遭遇“水土不服”,收视低至14点。
而《一屋老友记》的播出一扫收视低迷之风,堪称tvb的救市良心剧。
在豆瓣上评价也不低。
追过剧的网友表示:追港剧的热情又有了;不走老套路;有种老tvb的感觉;<图片22>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剧中人物代表的香港社会的各种”问题“面孔。
有物质的“港女”、有啃老的“废青”、有一心只想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怪兽家长”.......谁说大陆身处大陆的我们没有共鸣呢??
至于它的高分,倒不是说剧情有多深刻,毕竟“一家人齐齐整整才好”的台词我们也是听多了;也不是有了“鬼”就很创新,毕竟比如今年播出的号称斥巨资的年度大剧《僵》就让人无力吐槽;但是为什么《一屋老友记》能用很平常的套路让你对它上瘾,对它爱不释手,让你吃饭的时候总想看它(不愧是下饭神剧)?
其实道理很简单:接地气才能走心!
才是我们要的纯正港剧味儿!
正如以为豆瓣网友所说:“TVB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嘛。
一家人整整齐齐吵吵闹闹团团圆圆,有钱了做顿鲍鱼宴没钱就吃个杯面,夏天喝冰镇丝袜冬天围在一起打边炉,骂骂上司酸酸同事然后在做人最重要就是开心里过完一天。
”当然,好剧也要有好演员才撑得起来,比如萌萌哒的wuli欧阳胖胖!
他扮演的角色,只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经典!
你没有看过,一定也有听过!
《陀枪师姐》的警探陈小生;
《醉打金枝》的驸马郭暧;
《法证先锋》中的法医高彦博;
《洗冤录》中的宋慈;
对比之下,有没有发现《一屋老友记》的欧阳胖胖真的是老了许多。
不过岁月这把杀猪刀可没杀到张彦博也就是细宝身上。
这张脸怎么看都看不出36岁了,完完全全就是小鲜肉一枚呀!
让人想不到的还有,剧中玩音乐的废青剧外竟然真的是玩音乐的。
05年张彦博就以赤子乐队出道,12年参与上海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还与李克勤合唱《红日》!
13年他参与《2013快乐男声》,也进入长沙唱区10强。
如今从一名音乐人转战电视台,也是很期待他的表现呢
微信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你有多久没看过TVB了?
你还能回忆起来自己最近一次看的港剧吗?
相信多数人都是这样。
近年来因为亚视关门,人才流失等原因,渐渐放弃了曾经最爱的TVB。
港剧的地位一落千丈,很多人都几乎遗忘了它曾经缔造的辉煌。
所以当小燚最近看完一部超级好看的港剧后,马上想到第一时间推荐给你。
老实说,这部TVB剧集的名字,普普通通——《一屋老友记》“老友记”在粤语中是双关语,有老朋友的意思,也有鬼的意思。
所以《一屋老友记》正是一部外表怪力乱神、内涵家庭温情的TVB剧集。
然而这样一部港剧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2分。
很多评论都说对TVB又有信心了,各种媒体评论也都一致好评。
《一屋老友记》的主题并没有跳脱出TVB的经典设定——宝禄生前的愿望就是四个子女可以陪他吃饭,然而从未如愿。
宝家四兄妹因为一份遗嘱而住回曾经的老房,多年的生活隔阂和误解与疏离让他们矛盾不断激发。
而这栋老房其实还住着一对“老友记”。
他们帮助这个家庭找到了丢失已久的亲情。
宝家四兄妹虽然同住屋檐下,流着相同的血脉,但是性格迥异,各自都有不同“问题”。
长子宝欢因为不堪压力与负担,年少离家出走,对家庭、对父亲都始终怀着愧疚之情。
性格耿直的他因为一次直言不讳,而丢掉了校长的工作。
二姐宝欣带着儿女从深圳搬到香港,事业心极强的她常常忽略了家庭和身边的人,为此常与亲人有争执和矛盾。
三弟宝愉取了个娇生惯养的模特老婆,为了给老婆买豪宅,不惜一切努力赚钱,而背后的辛酸却从来没有机会表达。
小宝宝怡是大家眼中的闲人,平时就爱听歌、玩音乐。
家里的事也从来都不关心,不帮忙。
直到遇见心中的女神,他的一切才开始慢慢变化。
《一屋老友记》不仅汇集了欧阳震华、胡定欣、滕丽名等一众优秀演员,更有胡枫、罗兰、刘江三位TVB元老级戏骨坐阵。
老戏骨们饰演的鬼魂非但不害人,反倒展现了鬼马的淘气面,很多桥段都喜感十足。
大段台词及情感戏令观众欢笑之余,更加令人敬佩几位戏骨的敬业精神。
《一屋老友记》的精彩不仅是演员的回归,也是TVB的回归。
我们习惯了TVB的无厘头幽默;我们习惯了TVB的各种浮夸桥段;我们习惯了TVB的吵闹离合大团圆;我们习惯了TVB的标配版普通话配音......所以当那些熟悉的演员,熟悉的桥段出现时,我们很轻易就会被打动或感染。
《一屋老友记》接地气,够本土。
其实它讲的还是生活和工作中那些常常发生的事。
TVB的三观始终很正。
工作不顺利会劝你换个角度看事物,要加油要开心。
而家庭生活中的冲突,也会有让你珍惜眼前人的例子来说明。
之前有网友说《一屋老友记》没有任何创新,配不上如潮好评。
我并不认同。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很多道理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个人或一种方式来告诉你而已。
更何况道理很多人都懂,真正去做的人又有几个?
这就是人生,这才是TVB啊。
更多文章,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燚见——一个新乡八零后的生活态度。
关于电影和好书。
还是时常会去找上个世纪90年代的港剧来看,尽管良莠不齐,有些作品的水准现在看来也是流水线上赶工而成,但更多的剧集直到今天来看也是无法复制的绝版经典。
时至今日,虽然新的港剧时不时也会出个爆款,但那种忘不掉的港味,似乎是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偶尔出现这样一部作品,在咀嚼后还能有那么一丝熟悉的味道,已经实属珍贵了。
它不像现在很多的剧集,追求高节奏,追求神反转,或者纠结于各种宫斗、商斗、家族斗、警匪斗之中不可自拔,一地狗血,却失了真章。
它就是琐碎的家的故事,带着港人的幽默,带着港人的龃龉,带着港人的温情,从第一集到最终章。
虽然也有些刻意造作的所谓反转情节,但整体大方向是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的。
角色的选择也很怀旧,胡枫、罗兰和刘江的组合,加起来可能接近240岁了,那份长者对晚辈的关爱和不舍,虽韶华已去却腔调不变的老派气息(一下子让人遥想起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那股氛围),实实在在地给那些所谓小鲜肉上了一堂实在的表演课。
老去的曾经的栋梁一代,也在这部剧里回春,欧阳震华、滕丽名、胡定欣让我们又宛如回到了90年代每天守着电视机追剧的场景。
虽然老欧阳比起当时多了一些令人不习惯的世故,虽然滕丽名的固执大姐形象有些过于令人生厌,但及时能刹车回来,及时能在细节里找回他们当年的模样,还是让人欣慰的。
而胡定欣的演出堪称一次巅峰,把善良可爱有些憨憨的“男人婆”,演得人见人爱,绝对是一个剧集里最讨喜的角色了。
里面客串的老面孔之多,给人惊喜不断,又不免为那些再也不会出现的已逝的老“甘草”而唏嘘一番。
特别是戏份不多的反派“司徒拔”先生的出现,让人颇感意外。
结局是港剧里难得的没有烂尾的结局,最后一集充满温情和人生真谛的分别,让人噙着泪去回味不已,值得大家好好感受。
用一句“我是全世界的宝宝大队长,却是你一个人的怪兽。
”这样一句土味情话般的梗来收尾,最是幸福不过了。
总之,在今时今日的TVB能看到这样老味的港剧,真得是太难得,太惊喜了,再有什么瑕疵,也不枉我们这些老港剧粉们追忆一番了。
所以我打五星。
我曾形容本剧为情节铺排节奏教科书,当年它完全可以拿一个最佳剧集,但输给了快意恩仇的爽剧《城寨英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至于为什么说它节奏超级无敌好,除了一个“老友记”一个故事这种单元剧常用的手法,还有角色们之间的矛盾铺垫和引爆,也堪称一绝。
众所周知,你要拍“老友记”,你就不能只拍“老友记”,你要借这个题材,去讲一些人世间的故事,讲讲还活着的人,讲讲他们的爱恨情仇。
这部剧就正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做到了极致。
剧情讲的是欧阳震华饰演的大哥,在刘江饰演的父亲去世以后,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找回逝去的亲情,将几个兄弟姐妹重新团结在一起的故事,为此,他与滕丽名饰演的二妹、张颖康饰演的三弟、吕慧仪饰演的三弟媳、张彦博饰演的四弟,一起搬回父亲留下的老房子里居住。
四个兄弟姐妹再加上弟媳,自然是各有各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一开始就火花四射矛盾不断:
△△△三弟的婚礼都鸡飞狗跳的
△△△父亲在孤独的等待中去世
△△△兄弟姐妹几个为了继承房产,不得已住在一起
△△△只有大哥操碎了心大哥为一家大小的矛盾操碎了心,且不被喜欢,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走,丢下整个家的负担给父亲和二妹,二妹心里委屈,两个弟弟也不好受,因此他成为又劳心劳力又不讨好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发现房子里居然住着两个“老友记”:
这下把他吓得不轻,好在这部剧没有打算往恐怖了拍,而是往喜剧里拍,欧阳震华的喜剧表演功力是不让人担心的:
△△△惊恐的表情都萌萌哒
△△△想办法应对也可可爱爱后面出现的“老友记”同样如此,刚刚把恐怖的气氛营造起来:
突然又变得好好笑:
用喜剧感冲淡恐怖感,是港剧拍神神鬼鬼的惯用手法,可以说《一屋老友记》绝对算得上将这种手法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佼佼者。
△△△替女鬼试包包鞋子这一段我看一次笑一次
△△△吕慧仪天天在笑场的边缘徘徊还有一些你根本想不到还可以这么用的梗:
△△△无间道哈哈哈前面说了,矛盾的铺垫和引爆,才是这部剧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并没有在忙着神神鬼鬼的恐怖与搞笑中间,忘了矛盾,而是有条不紊见缝插针地安排着,比如三弟与大哥的矛盾:
比如三弟与二妹的矛盾:
比如三弟与大哥的矛盾×2:
比如二妹与大哥的矛盾:
比如大哥与全家人的矛盾:
△△△被赶出家门,回来只能躲在阳台上的心酸比如大哥与父亲的矛盾:
△△△小小年纪就被父亲逼着扛起养家的责任
△△△就算忍受不住离家出走,也放不下这份责任
△△△不断地把所有人的错往自己身上揽
△△△连诉说心酸委屈都要等喝醉了这种痛彻心扉的辛酸,如今很少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们大概不会懂了,正如弹幕里充斥着“没有能力养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评论,如今的观众,可能从小养尊处优生活得太好了,根本无法理解这种剧情,而我身为一个三姐妹家庭中的大姐,看着哭得稀里哗啦……最后大哥将这一切说出来真的赚人热泪:
结果,两个“老友记”又因为自己的原因要开始搞事情了:
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就是节奏哇!
另外,这部剧几对CP的感情也写得很棒,接地气,朴实,又感人,男女主这对欢喜冤家最有意思:
△△△有点擦边但不猥琐,男监制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一边玩浪漫一边破坏气氛,这点我特爱
△△△胡定欣跟欧阳震华好搭呀两个“老友记”的多年深情相伴更是隽永:
好剧呀好剧呀我当年看的时候就坚定地认为它应该拿最佳剧集,这次一开始打算写这个系列,就去重温了这部剧,并且决定时不时又翻出来重温一下!
最后偷偷说一句:这部剧现在在某裤子上面居然有完整版本,就是说一开始是删减了的,这不几年过去了,裤子偷偷上了完整版本,然后你会在弹幕里看到有很多人嚷嚷“怎么又删减”,因为时间轴变了,弹幕也变得不同步了,无伤大雅,有完整版本看不错了,不知道能存在多久,且看且珍惜,大家偷偷地看,不要声张哈!
《一屋老友记》标准的港片,里面都是一些老戏骨,像欧阳震华、滕丽名、罗兰、胡枫,还有胡定欣等,剧中所有演员都发挥出超常的惊喜,虽然里面的内容有些戏剧化,有些理想主义,不过却掩饰不了我对这个电视剧的喜爱。
或许是因为个人奶奶和母亲的去世,更多了一份代入与共情。
有时候我们以为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会有很多很多,总是会有不同的借口去推脱,剧中宝禄(刘江)有四个子女,大儿子宝欢(欧阳震华)二妹宝欣(滕丽名)三弟宝愉 和四第宝怡(张彦博),宝爸给四个子女取名字的时候,是希望他们都能快乐的成长,幸福的生活。
可是,生活哪里是一帆风顺的呢?
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盼着他们能快快长大,可是,长大之后呢,希望他们陪在身边的时候,却一个人也没有,当宝爸盼着子女能够回去给自己庆祝生日,看着满满的一桌子丰盛饭菜的时候,等来的却是空欢喜一场,当儿女想去补偿的时候,在也找不到那个想补偿不了人。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错过了这件事情,会在别的事情上弥补,可是,却没有想到,世事难料啊,没有人预测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当宝欢拿着那封所谓的遗嘱的时候,大家心里想的不是对爸爸的愧疚,而是想到自己能够分到多少钱,或许在弄个时候,大家都觉得钱是最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吧。
各自怨恨的几个人同时住在一个屋檐下,各自带着各自的目的和烦恼,日子怎么没会好过的了呢?
在加上家里还有两个老友记白桦(胡枫)和依兰(罗兰),生活更是惊喜不断啊。
在剧中,他们都是在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反思。
在争吵中重新认识彼此,在磨合中找到相处之道,在彼此怨恨中,又看到对方的重要性,是啊,人和人的相处不就是在争吵和磨合中,找到共同点,然后一直走下去吗?
虽然剧中有些剧情是夸张和狗血,可是,我们的生活不也是充满夸张甚至更狗血吗?
不也是在未知的情况下一点点的去摸索吗?
剧中的结局是美好的,各自都有各自的归宿,亲情得到修复,爱情得到升华,是啊,电视剧的结局是由导演和编剧来决定,而我们的生活,只有我们能够去决定。
剧中他们可以逝世的人在一次相遇,诉说来不及说的话。
现实中呢,我们却不能够,所以要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时光。
不要等到来不及才去后悔,不要等到失去之后在懊悔。
不要让你最爱的人,失去希望和无尽的等待。
刚开始觉得超级吵 也不喜欢啊花 但是最后却被三宝夫妇感动到 以及看完好想吃肠粉啊啊啊啊啊啊
最紧要一家人齐齐整整。
好久没看港剧了,看到有人推荐又是童年男神欧阳震华的剧,就开开心心地看起来了,本来以为有鬼的题材会恐怖,一点都不恐怖,剧情是走温情路线的,宣扬家和万事兴,兄弟姐妹要团结,我小时候看的TVB是这样的主题,长大了还是没有改变,挺好的
前十集还是8集真的很好看,很好笑,后面有点拖沓了,最后几集就完全崩了……
纯家长里短的港剧有点乏味
都老啦。打光好暗。
如果没有胡定欣和老友记,在我这里此剧只值2星。乏亮点可陈,除了ep04灿灿惊呆路人的爬水管show,ep23灿灿挂肥欢身上长达25秒,ep31老友记们集体亮相又集体永别。对,我不喜欢SB(四宝)式的“失去才懂得珍惜”,我只钟意灿灿式的“做人不要因为失去的东西而不开心,要学习因为拥有的东西而开心”。
跟着老婆看港剧,这部还挺温暖好玩的
tvb近期难得的好剧。喜欢热热闹闹的一家子,有人情味和正能量。
朱灿灿能睡着是因为有人在她身边让她安心
不得不说老演员的演技真是没得说~~ 就是剧情有点啰嗦拖沓,要是能减到25集就值四星了。
想给五星的,但是对这剧的“龟男”价值观无语,剧的题材和演技以及剧情都给五星。只是这个剧无形中贬低了男性该有的基本地位,女权主义过于明显,仿佛你只要是个女的就应该是个仙女一样,男的都要当乌龟才理所当然。或许这也是香港那么多“港女”的原因吧
tvb典型强行合家欢,一个父亲毁了四个小孩。
tvb式的高开低走😥
一部教育片,告诉我们单亲家庭成长的人人品有硬伤,就算娶老婆也娶不了一个正常人。虽然强行he,不过如果这种家庭性格的人继续走下去,迟早变be。
有笑有泪,有争吵有和解,才是真实的人生啊
无聊且迷信
女主的失眠症我感同身受,很好奇她最后会怎么治愈呢……ep14有了答案,因为爱情T。T
老旧得要死的价值观,一家只有老大和菲菲是正常人,其他都是发育不良的低能儿,只会把自己过得不如意的生活埋怨到别人身上转移矛盾。再次验证了没能力养孩子就别生。补充一下,好笑是真的好笑,气人也是真的气人,是TVB后期好看的电视剧,但是不会二刷,因为太气人。
看了一集就看不下去了 适合带孩子的老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