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间谍
Triple agent
导演:埃里克·侯麦
主演:Serge Renko,卡特琳娜迪达斯卡鲁,谢丽埃勒·克莱尔,阿曼达·朗格勒,埃马努埃尔·萨兰热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俄罗斯语言:法语,俄语,德语,希腊语年份:2004
简介:以上世纪西班牙內战为背景的政治惊悚片,前沙皇将军菲欧多带着妻子移居巴黎后,过着神秘的生活,在公产主义者受到压制的法国,菲欧多却公开声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间谍,而且是个三重间谍,同时服务于俄国的白军和红军,甚至德国的纳粹军。 1936年的欧洲,正值西班牙内战时期。身为前任沙皇军队将军的费欧多携着他年轻的希腊妻子阿茜诺..详细 >
没看懂。
侯麦对戏剧冲突的淡化处理用在表现生活的细节上是十分成功的,但是作为一部政治惊悚片这样的处理会让剧情显得拖沓,冲淡悬念的效果
50女演员很可爱,美术很精致,但这样一个题材确实不是侯麦所能驾驭的,典型的侯麦式絮叨夹杂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原本应该极具戏剧性的故事被表现的不知所云。刻意沉静的情调,似乎与这个大背景的故事格格不入。最后的结尾非常残酷,几行字幕就交代了主人公的生死遭遇,让人不寒而栗。女演员非常出色
不是所有间谍片都叫谍影重重
3.5
里面的女人很有味道,不懂政治,最后他们夫妻的死亡也很。。个体太脆弱了
政治太多没啥意思,他老婆挺漂亮,沙滩上的宝莲已经变成少妇了。。。
先说:宝莲长大后好漂亮啊!。主要感受就是女主不敏感,被丈夫轻易就能洗脑。
侯麦八十岁拍的,看上去是最不像他的,为什么在这个年纪拍这个题材,这一个年代,想起读他的小说《伊丽莎白的小屋》时附录的访谈,记者问他为何在1944年巴黎子弹呼啸的年代,他却写了一本关于在阳光下散步,游泳的书,他说问过自己,可能书写当下的事件吗,结论是不能。有些事是,年老之时,终再重逢。
我们需要一个精致的秘密
对话太多了,全称戏外,没看进去
我觉得以后可以把侯麦的片子拿来做听力材料反复看。。。
宾馆那段相当精彩
特殊节奏,回味无穷
25分钟弃。闷。
侯麦少有的严肃
最喜欢的的导演,极有风格的叙事方式,同时也是对类型片另类的表达。完全的作家式创作,对白流畅自然,又不动声色地推进,实在太精妙。还有候麦对女人的眼光绝太合我意了。
更适合于舞台话剧表现的叨逼叨故事,人物总共那么几个,场景也只有那么几个。关于苏共纳粹和白俄,不清楚为何白俄不是与苏共一个阵营。
沉重的宏大叙事中的一抹个人视角,残酷现实中吉光片羽的诗意。侯麦的小资趣味在这样的主题里也能相得益彰。侯麦作为男性艺术家对女性的尊重与了解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侯麦最诡异的作品之一,在这里,侯麦式对话建立于消失的历史。纪录片是对真实历史影像和历史人物的“不可思议的记录”,然后他们消失了,断裂,变成2004年的一栋公寓,变成公寓房间里声音与影像之间的蒙太奇,以及楼梯上下、人与人、毕加索与阿茜诺的蒙太奇。然后是白军联盟那眩晕的楼梯。在纪录片和影片相互悬置与下沉之间,人们似乎想回到过去,场地越来越真空,从巴黎的公寓到外省的别墅,然后是酒店,再回到联盟的楼梯……“影子追逐着影子”,电影要评论政治与艺术,首先要评论自己内部的时空,要用侯麦自己的那篇《迷魂记》影评来阐释这部电影,然后再是利纳斯的《花》。电影也是一种拼贴术,就像阿茜诺的“视觉记忆”,把同一个形象拼贴于不同的画作,但诡妙的不是解答,而是人物们的一个个消失,和挪腾——转场间失踪了一段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