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委会把最佳影片奖颁给《无间行者》,老马也终于抱回那座他日思夜想的“最佳导演”小金人。
我们都知道,这是港版《无间道》的授权翻版。
而同年的最佳外语片奖,则属于德国电影《窃听风暴》,一首献给好人的奏鸣曲。
这是挺有趣的一次相遇。
两年之后,和刘伟强say goodbye的麦兆辉、庄文强,推出新系列“窃听风云”,一拍就是三部,直到今天。
新三部曲对电影史的影响力和影片本身的素质,与《无间道》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也算难能可贵——成熟 的系列电影在当今华语影坛几乎 消失,“窃听风云”的品牌意义值得肯定。
“窃听系列”在叙事上并无关联,三部电影各自成章,以“窃听”和三位黄金男主贯穿始终,阴谋阳谋纵横捭阖,讲股票,讲金融,讲地产,兼论人性险恶,是十足的商业大制作。
一切都与窃听有关,除了窃听本身。
在这里,窃听行为不含任何伦理色彩,仅仅是主人公们为了达到目的的技术手段。
而在《窃听风云3》中,这种“不择手段”的手段更是登峰造极——在以陆国集团为核心的新界丁权利益圈中,没有一个人是有秘密的 。
只是,在斯诺登揭开遮羞布的今天,窃听真的可以仅仅被当做一种技术手段来谈论吗?
开篇提到的德国电影 《窃听风暴》给了我们提供了关于窃听的另一种表述。
故事发生在1984年底的东德,主人公魏斯乐是一名忠诚、冷酷、技术高超的秘密警官——他的任务是监听剧作家德瑞曼和女友的生活,并及时向上报告,以防这位向往自由的文化名人有什么出轨举动。
然而,在监听过程中,魏斯乐却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质疑。
他以这样一种暗地的方式,进入艺术家的生活圈子。
这与他的现实格格不入,却又充满令人兴奋的光芒。
在黑暗而冰冷的监听室里,当耳机中传出“热情奏鸣曲”的旋律,魏斯乐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这力量让这个国家机器的化身热泪盈眶。
还有诗歌,他阅读“回忆玛丽•安“,目光也变得温柔了起来。
魏斯乐终于在贝多芬和布莱希特的感召下,完成了人性的二次启蒙。
最后,魏斯乐葬送掉自己的职业前途,换回德瑞曼的平安。
许多年过去,柏林墙早已成为历史,魏斯乐仍然只是一个拆信的工人。
德瑞曼呢?
他依然在写作,新书海报贴在明亮的书店玻璃上——是送给魏斯乐的礼物:《献给好人的奏鸣曲》。
窃听,是进入他人生活的一种不光明的渠道。
生活在21世纪的技术宅男阿祖,醉心于破解过程,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看到监视对象偷情时无比兴奋,却也会帮助娇婶暂时摆脱困境。
对阿祖而言,自己的生活不会被“窃听“这项工作干扰,他甚至觉得”非法使用电脑“这项罪名是荒谬的。
但魏斯乐却彻底被”窃听“改变了,他接受了德瑞曼的价值观,质疑集权,进而做出更具道德感的选择,一个好人就此诞生。
这让我们感到 ,如果有一颗螺丝钉产生了松动的迹象,那么,整座铜墙铁壁就有倒塌的希望。
这也正是人性光辉所带来的希望。
很可惜,在目前的主流华语商业电影中,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人如何在欲望的驱使之下一步步堕入深渊。
而窃听者在农田里快乐地劳作,回归淳朴生活的结局,似乎太缺乏说服力了。
相比之下,另一个“窃听者”哈利•科尔的下场,还更可信一些。
1974年,《窃听大阴谋》(又译《对话》)摘得2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前溯两年,导演科波拉的另一部作品 《教父》已经让他风光无限。
这部《窃听大阴谋》,从气质上来说更像是一部现代主义的欧洲电影,同时沾染着希区柯克的气息。
摘取金棕榈倒也不足为奇。
主人公哈利•科尔和阿祖一样,是一个职业窃听者,他没有意识形态属性,完全听命于金钱。
也许是工作太投入,这使得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无法与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也无法做到完全放松——这些都是“窃听”所烙下的囚印。
科尔曾经做过一次在业内十分轰动,被誉为“简直不可做到”的监听,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无辜的公司会计被当做出卖情报者,一家三口惨遭屠杀。
这为他蒙上一层阴影,并直接影响到一个新任务的实施——这个任务似乎也与扑朔迷离的谋杀有关。
科尔不想再重蹈覆辙,他千方百计阻止谋杀的发生,最终却发现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甚至连真相都与想象中完全不同,他其实也只不过是整个计划中的一个棋子。
更为离谱的是,科尔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处于他人的监控之中——他原本以为自己足够小心,连电话号码都是秘密,却不曾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科尔终于崩溃了,他把住所中的一切都砸的稀巴烂,地板和墙皮也被全部掀起,可窃听器究竟在哪儿呢?
影片的结尾,科尔一个人颓丧地坐在废墟之中,吹着忧伤的萨克斯,找不到答案 。
这又是一出人性的悲剧。
窃听,源于人类的好奇心,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扮演着各种微妙的角色。
当我们谈论窃听,我们其实是想知道,人性究竟有多么不可告人。
作为“窃听”系列的收官之作,我们可以感到,作者们想要在本集提供一个更为宏大的视野,更具野心的结构。
然而,在这场搭建叙事迷宫的游戏之中,是否连作者自己也已迷失?
阿祖对阿就说,我们坐过牢,所以知道人可以有多坏。
而正是这份对于 “恶”的坚信,让“窃听”,在《窃听风云3》里失去了被批判和质疑的色彩,变得面目模糊,暧昧不清。
况且,片中的窃听和被窃听者,都没有表现出“善”的特质,道德退居利益之后,伦理在欲望面前不堪一击。
有时候真的会觉得很奇特:作为一部在主流商业院线放映的大制作电影,竟然没有设定一个完全正面,代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号人物。
周迅?
算了吧,你们真的认为她是主角吗?
原以为只会看看一个帅哥,没想到有三个。
原以为三个帅歌就够了,没想到群演居然还是个个都面熟的。
原以为有一个漂亮女人,没想到也是三个。
原以为看脸就够,没想到还得复习“丁权”,还得烧脑。
真是赚大发啦。
虽然美人迟暮会让人感叹,不过男人迟暮也一样有些可惜。
好在岁月还是给他们沉淀出了韵味。
古天乐英俊的落魅,吴彦祖帅气地吊,刘青云憨厚地使坏。
是谁让青山碧海改变,变了浊世的嘴脸?
是谁让从小的情份改变,变得各走一边?
利啊利,钱啊钱,逃不出的怪圈圈
这部电影可以说的很多。
城市化对古朴乡村的吞噬,长大后的欲望对儿时纯真的淹没。
环境变了,人自然会变,不论是膨胀的欲望,还是可以利用的手段。
欲望从来不是问题,问题从来都是如何对待欲望这个伙伴。
还可以去说人性中的脆弱,还可以去谈就哥和三小姐的爱情。
杂织了好多的电影中呈现的最多的是愤怒——村民对于地产商的愤怒、四兄弟对涛叔的愤怒、女儿对于父亲的愤怒,就哥对于不可得的愤怒。
在愤怒的支配下,人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好像这拥有着无坚可催的理由。
可我想说的是周迅。
她那自然而然的演技,尤其是在她指着强哥坐着的位置说,那本来是我老公坐的位置。
一汪的泪水含在眼里,起伏的肩膀,瞬间把我带入这个角色彼时的心境——如此地委屈和难过。
屋子虽然塞满了东西,但老公的排位很整齐和干净,有着烧剩的香和亮晃晃的橙子,她一直都在想他。
她什么活计都做,拉大粪,做小工,洗衣服,卖饭盒。
在那一刻,心也被揪疼,她一直在咬着牙坚强坚持。
她想说很多,如果我老公在,如何如何。
可事实就是,他不在,他再也不能吃上她做的饭菜。
她只能咽下。
面对强哥这种粗狂式地追求,她是否动摇过?
她是否为此激起更多地难过?
他的不耐烦和不屑是那么地明显,可她还是那么笑盈盈地拉住他去修理网络,那么笑盈盈地说着自己各种兼职,那么笑盈盈地说着自己田地为何不买。
你知道我的号码吗?
你真的记住了我的号码了吗?
如此真实乐观轻松的一个人,教人如何不心动呢?
周迅,这部电影中的一汪清泉。
作为俩人的忠实影迷,我不要求能有无间道的水平,但也不能这样坑我……槽点1:“你们听到了么?
”听到个屁啊……然后突然开始唱歌是怎么个意思?
一瞬间我还以为自己在看唐伯虎点秋香、宝莱坞、glee、外加歌舞青春啊……还掉个杯子下去……暗喻什么?
破碎的兄弟情?
你要不要暗示得这么白啊……槽点2:高大上宣传片所谓成立个公司就是……今天说干,熬夜做个宣传片就成立了!
尼玛……骗鬼啊,为什么偏偏要用个恶心的宣传片来在片中宣告一间公司的成立??
槽点3:过桥去哪里?
来澳门,出了威尼斯人大门上车,然后上了澳门和氹仔之间的大桥,问题是……一下车……尼玛怎么好像还是威尼斯人附近呢???
金光大道附近绕个圈??
根本没过海????
您兜风去了???
槽点4:全公司就老板一个人黄磊哥哥,您不是内地富豪么??
怎么啥事儿都自己干???
你们公司除了你和你老婆……还有人么????
连个秘书……司机都没啊……事必躬亲啊……导演您经费不足就少找点儿明星凑热闹嘛!
槽点5:地契与黄瓜几兄弟大肆收购地权,大家组团去签约,青年理直气壮说“我识英文ge!
” 吐血,您几位是收地还是收黄瓜呢????
hk人民就这水平???
三十万和六十万都搞不清????
几天之内上千户都签了???
………………太多了……多到越说越气……气到睡意快要气走了!
我不说了……哪天有空继续吐槽……只希望《黑社会3》不要再辜负我期望……
让全世界知道我们的低调#故事内容庞大,人物关系复杂,仿佛回到了TVB黄金时代《创世纪》《大时代》那时的家族商战片,古天乐是核心人物,连接了所有角色的关系,刘青云大土豪,周迅就是垃圾场里开的一朵雏菊。
吴彦祖小清新技术宅,很讨喜。
配角方中信表演的最好。
大群戏,线太多。
无论主演和配角都是一流表演,兄弟情谊在金钱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很多人认为时间太长有些拖,我反倒觉得131分钟根本不够,应该再加半个小时,电影表达的信息太多,人物感情和冲突矛盾铺垫的还不够。
很多人认为电影是造梦工具,缺乏娱乐元素的现实题材电影并不讨喜。
但我觉得必须有一部分电影人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的创作道路。
从电影院出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近几年只要在片头看见尔冬升的名字,我大概就可以猜到整部片子里面包括以下的情节:1、刘青云的角色先好后坏或者先坏后好2、古天乐和叶璇就是没法痛快在一起3、黄奕不知道要和谁滚床单了4、方中信会挑战自己新的演出格调5、当当当当!!!
吴彦祖会怎么死呢?!
前四条都是知道的,第五条,是我抱着严重的好奇钻进电影院的主要原因,从一开始,我就在猜测吴彦祖这集会怎么死。
回头去看新宿事件和窃1、2,吴彦祖的死法真是惨的不能再惨让人先剁了手糖炒了栗子,或者让人直接脖子上来条绳子勒死还要从高空扔下来,或者让人打爆死后还要让人把尸体割开。
可以说,每一个死法都刷新了底线。
其实窃3的情节实在是太无聊太普通了。
以至于唯一的亮点,就成为了我猜测的五大情节。
至于到最后吴彦祖还没有死的时候,我开始着急了,吴彦祖都开车跑了,难道说他这集死不了了?
然后!
当当当!
NMB的居然开车回来了!
你丫居然开车回来了!
眼看着窃听风云就变成了撞车风云,吴彦祖我终于猜到你丫怎么死的了,你一定要被撞死!
于是果不其然的,古天乐撞了刘青云,方中信撞了古天乐,吴彦祖撞了方中信,刘青云撞了吴彦祖!
撞车!
撞车!
刘青云立功了!
刘青云立功了!
不要给吴彦祖任何的机会!
伟大的尔冬升的御用演员!
他继承了尔冬升的光荣的传统。
王敏德、曾江在这一刻灵魂附体!
刘青云一个人他代表了弄死吴彦祖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刘青云,面对吴彦祖半残的身体。
他面对的是尔冬升全世界影迷的目光和期待。
吴彦祖曾经在很多片子里逃过一劫,刘青云应该深知这一点,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
10秒钟以后他会是怎样的表情?
没撞死!
影片结束了!
刘青云没有撞死吴彦祖!
吴彦祖没有再一次倒在尔冬升的镜头面前,伟大的吴彦祖!
尔冬升今天生日快乐!
尔冬升万岁!
丁是华人社会对男性的传统俗称,1972年,港英政府发展乡村地区,为安抚新界原居民,政府给予新界男丁建屋特权。
从此,每名新界男丁一生可建一幢三层高,每层面积不超过七百平方呎之“丁屋”,豁免地价。
影片中的村长当年就是凭借手中的地权起的家。
这一部窃听风云依然是部男人戏,讲的戏里的男人们怎么通过斗争来争取地权,争取地位,争取金钱。
因为是男人们的斗争戏,想来想去,就给这篇小文起了个丁丁历险记的名字。
电影非常应景,中国现在正在循着香港发展的轨迹任性的向前走着。
电影想表达的内涵应该是挺丰富的,想要警醒一些人,想要唤回一些乡土记忆。
但是因为很多原因,有导演自己功力的原因,也有审查体制的原因,最终呈现出来的看起来还是有些理想化。
电影里周迅饰演的月华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就是:“地是用来种的,不是用来卖来卖去的。
”也许会唤起很多人对土地的热爱,但是我觉得在资本社会前提下,地是有限资源,有限的资源就应该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自给自足、小国寡民的生活终将一去不复返。
阿就放出来之后,五兄弟团聚,突然唱起了歌,我当时有种印度歌舞片袭来之感,其实真的挺不搭的,但是歌还是挺好听的,只是在这种时候出现有点假。
电影几股势力明争暗斗,非常完美的诠释了丘吉尔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大家争来争去无非是想得到更多的地权,更大的利益,因为所有人,包括电影里的人,包括观影的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只有强者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电影里说钱多少才算够呢?
人到底要多强才算强呢?
故事里讲的只是一个村的几个既得利益者的斗争,背后从来没有出面的“四大地产商”的背后还有没有大鳄呢?
没人知道,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以强者也是没有最强只有更强的。
电影还是比较真实的表现了人在利益面前的嘴脸,但是在处理温情的感情线时有些突兀,古天乐演的那个角色描绘的就太单纯了,只是为了一个人,做了那么多该做的和不该做的,非常不真实。
如果我有丁权,我觉得我也会去争一把,佛家都说争来争去,死后都是一场空,但是自从我知道这个世界有富二代这个词之后我就知道佛家大多时候是安慰弱者的。
不过可惜我连争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没有丁丁。
中国的家产都是传男不传女的,女人再早一些时候是不进家谱的,也没资格进祠堂。
就像电视里九叔说陆永瑜。
陆永瑜在电影里的表现还真不是花瓶,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按部就班制定计划去实现。
但是就像女权斗争不会一朝一夕的事,电影里的陆永瑜也没有成功。
马克思爷爷告诉我们说:“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女人只有掌握更先进的生产力才能有更高的地位,要不然一辈子只能是附属品,跟其它用钱能买来的东西的命运一样,谁会有多珍惜自己已经买到的东西呢?
都还是会更惦念自己没买到的那件商品吧,在资本的世界,感情是可以被物化的。
电影还有一句台词挺触痛我的:“没钱没势在哪活都命贱”,这是一句不难理解的褒含真理的话。
电影的最后做了美化处理,被蓄意撞死的阿远的孩子跟间接杀父仇人抱在了一起,而新界建起的大楼也轰然倒塌,又回到了田园诗意的小时候。
不过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会顾及人的感受,它会碾压着痛苦与无奈一路前进,无论前方是天堂还是地狱。
影片中最为小人的司徒光翻脸比翻书还快,利益面前喊辈分低的罗永就为就哥哥,而一旦出现危机立刻置身事外,寻求另一个利益伙伴,可谓是将奸商的嘴脸刻画到过分。
而影片的靠后,四兄弟决定自己开公司上市,为了骗取投资哄骗那些妄想坐收其成的土财主乖乖给钱,阿富人前人后不同的言行也充分展现了当代奸商的真实面目。
而作为五人中最讲兄弟义气的陆金强,最有谋略也最有手段,相当继承了当年陆太公的气势,却是五人中最为悲凉的一个角色。
混江湖的就用江湖的手段解决,而名流社会有名流社会的策略,在资本变革的一个时代中,陆金强继承陆太公的衣钵实为”落后“,他始终和儿时一样,只是混混头。
罗永就是五人中最深情的情种,也是最私自的见证者。
他自私于连阿祖的正直都不屑拥有,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一段没有未来的爱情。
看起来情深意重,实则相当心狠,为了帮助陆永瑜上市,开车撞死信任自己的兄弟,而后又和万老板、司徒光这样的资本家合作,打垮了陆家四兄弟的计划。
在这场变革中,罗永就承担的是一个排除异己的角色,最终和心爱之人葬身火海,他只承担推动,不承担操控,所以戏份到了这里罗永就存在的意义也就消失了。
地产霸权和乡土宗族的媾和,以及后者的覆灭,这样的主题拍得好大约会是颇有新意的,拍的不好就会变成TVB。
实际上麦庄这次的工作算得上考究,故事接地气,扎实而并不算浮夸,视听细致,演员表演尤其可信,但看上去,仍然像是一出三部连放的高级版电视剧。
故事太满,于是所有的时间都只能步步为营地追求工整,寻求部分的出彩已经十分勉强,更遑论情怀。
当然情怀需要立场,而在这样现实的故事里,立场于麦庄而言似乎是勉为其难了些。
田园将芜,旧的东西覆灭了,却还只是一味的说只有田园好,要回归田园,扎根乡土;投资的、投机的、收地的、发展的、卖建材的、开工的、发批文的,整条产业链上全员都是恶人,唯一与之无涉的好人幸存了,重新来过的办法就还是去种田,这样的结尾未免讨巧而鸡汤了些,好像土地的价值只有炒地产和种田,土地上人的生存价值也只有寻求投机或者隐居乡野,要不然就去死。
而麦庄赞赏的,就像周迅那样,展示一种在城市人看来最可向往的乡土生活,洒脱、淡泊、快乐,适度的体力劳动与健康的体魄,貌似种地就有得食,永远不用为活命而烦恼。
另外为毛要跟陈木胜学喋血?
总之唱歌的部分非常无厘头,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
说起来,其实好像也根本没喜欢过这个系列,看一部忘一部。
题外话:才3有用,抄袭的倒是不少,像话吗?
一部烂编剧糟蹋了一群好演员.1、古天乐对叶璇爱的毫无理由,好像一句有过一个bb,就可以解释一切。
最后也不懂他到底为啥杀永远。
2、黄磊看着叶璇害死她亲爹,然后说:我以为和你在一起能做个好人,结果还是要做坏人。
很煽情,但是完全理解不了,总觉得自己错过了前十集。
3、吴彦祖一出场很牛逼的技术宅,且听了那么多让我很期待他后来可以大干一场,结果就特么给大家伙放了段av。
4、叶璇想干啥完全没看懂.....总之情绪一直很不稳定,作死了拉到。
5、周公子打酱油全场,一心让阿祖给她打电话泡汉子。
6、刘青云,坏事做尽也没死,结尾竟然还得到了一个孩子的安慰。
不知道导演和编剧咋想的。
7、吴孟达,这个人存在的意义不大.....开头似乎很大一盘棋,中间一直很拖沓,故事基本没高潮,拖着拖着结局了.....说几个我的期待:1、本以为阿祖很牛逼来着,其实没有。
2、本以为古天乐会最后对自己的之前行为有所解释,并没有。
3、以为剧情会围绕窃听,没有,窃听只是个噱头而已。
插曲不错,可是总觉得插在那部队的赶脚。。。
其实,个人觉得麦庄两位导演把窃听系列这个品牌做得很好,这就有了有关房地产的第三部,虽然真实版本的房地产业比这些还要黑暗,古天乐、刘青云演技赞,吴彦祖形象大突破!总之,值回票价啦。
大失所望
3.5星。前半集节奏感不错,人物关系看得有点晕,结局一下就烂尾了尼玛就是个爱情戏的套路啊。一直以为是延续警匪片的路子,没想到都是坏人(挺意外的)。吴大帅哥就是个落难IT屌丝男为救基友以身犯险。ps.迅哥儿真是美。
窃听技术有那么邪乎吗,看起来像科幻片似的,而且,几个大陆演员的掺和十分别扭,与香港演员的表演体系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曾老爷真心炫酷,看到开始唱歌顶不住+
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蓝后。。能不能全国各地都适量推出粤语版。。不然一个过于配音一直出现BB。。让我好穿越。。。= =
角色十分油腻,虽然程度还是不及黄文彬,也许和李伟臣有一拼(不过李伟臣与其说是油不如说是渣)。一些角色设定实在是很眼熟,比如又去绿别人、船戏又被压,最后死法倒是比较新鲜。不过被下药之后掏手机可以看到的脚踝和夹枕头实在是很瑟。
(7/10)你们造么?潮汕女生是可用这些粗话骂人的:我的丁丁用着你管、关你屁事,我丁丁给你咬啊?、我X……所以呢,人活在世上,下半身有木有丁丁不要紧,重要的是内心拥有一根可以干死贱人的丁丁。当有贱人欺负你的时候,你就拔出内心那根又粗又长的东西,操得丫蛋黄四溅。
你可以看到两个导演想在这部系列里所表现出来的野心。可惜整体太庞大,没有hold住。角色基本都没有塑造起来,喜剧张力营造的也不够,导致最后结尾不够震撼。总之,是三部里面最不好看的一部。
一坨翔
@虽然被我很不好意思地接二连三命中剧情,但是整部剧的节奏还是不错滴。然后我想说虽然里面没有我的男神,但是吴彦祖冲出来的那几铲子还是让我小激动了一下~😍
那段突然唱起来的很莫名,最后的感情戏也很莫名,脸都很熟,周迅演技不错,角色比三小姐还要讨巧。052北桥17.5
杀了亲哥哥再来报复?周迅的整个风格不适合整部电影的风格。黄磊很融入,不突兀,这才是最好的。曾江,吴孟达,方中信这几个老戏骨的演技无可挑剔。
节奏太乱了。丁丁引发的惨案
很多细节都处理得不好,人物太多线太多模糊带过看得不舒服。吴彦祖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主演的感觉,阿祖还是第二部那个酷炫拽的形象比较好。之前一直觉得叶璇演戏挺好的,结果在这部戏里面跟周迅一比...果然还是迅哥儿演技棒啊!!!
我说爱情啊,是个什么东西。
一场关于土地的战争,一场时代大戏,杂糅爱恨情愁,每个角色都活了。一句“土地不是用来卖来卖去的,而是用来种东西的”又让这场战争返璞归真。个人认为是麦庄《无间道》以来最牛逼的作品。赞!
主旨不明,没节奏没情绪,改名叫新界房地产风云录之类的吧
从头到尾都挺紧张的,比导演们拍的那个不咸不淡的听风者强。另外露丁画面国外上映要剪吧...
依然是原班人马,本来打算只给两星,但是周迅的表现让我决定多打一星,比前两部的大陆女主要好太多。第三部故事不好,色调非常难看,剧情也拖沓,节奏也不行,其实没必要拍成130分钟的,整个tvb气息浓厚。结局我还挺喜欢的,月华和阿祖在乡间重逢,预感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