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预算太紧了,全片没有一个繁华上海镜头。
只有个破夜总会前三分之一我还想新导演老手法,故事倒还说得流畅。
后面败笔太多情妇无缘无故为钱杀龙七上海滩斧头帮三巨头像小喽啰一样单挑小马?
不合逻辑啊!
还不如久版本小马杀上庆功宴寡不敌众惨死来得壮烈小马挑死亡塔,救了女友看也不看摸也不摸直接上楼挑大boss这不是不合人伦吗?
最让人失望的是格斗过程大量快进加强速度感?
拜托,现在动作片都讲究真实感动作设计也没新意,让人非常失望当年叶问我要打十个的一对多应该是教科书一般的动作设计ps伍允龙演技,真是的哈哈哈
又是一部根据马永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
我很喜欢这一版故事,也很喜欢这一版的马永贞。
故事没有电视版那么复杂和悲惨,只是单纯地讲述马永贞一个人独闯上海滩,除暴安良,与各帮派对抗,最终打倒日本人的故事,套路虽然一样,但是与电视剧的又不一样,算是同人新故事吧。
伍允龙饰演的这版马永贞是一个单纯可爱、傻头傻脑的愣头青,老实巴交却充满正义,他的存在给那个阴暗沉闷的时代增添了一抹亮色,与其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单纯,倒不如说是因为马永贞的表现让影片看起来很纯粹。
为了突出那个时代的昏暗和陈旧感,导演刻意将影片弄成了灰色调。
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有些多余,因为像《大上海》那种影片也是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但他们却并没有采取灰色调的处理方式,而是在布景和服饰上下工夫,从那些方面依然可以打上那个年代的烙印,再现了历史却也并不失情怀。
伍允龙的造型和表演都会让人无一例外地想起一个人——李小龙,而导演似乎真的是有意在向李小龙致敬。
影片一开场就安排了一个小喽啰手持双截棍袭击马永贞,还有最后马永贞跟日本人单挑,光着上半身的样子,像极了《龙争虎斗》里的李小龙,最后的结尾那一幕又会使人想起《唐山大兄》里的情节,在那部电影中,李小龙饰演的也是一位从乡下到城里打工的小伙子,性格也是那么单纯朴实、耿直不屈。
作为一部动作片,这部电影的打戏无疑是属于上乘的。
精彩绝伦的动作设计使镜头极具视觉冲击力,拳拳到骨(对,不是拳拳到肉),腿腿穿心,一拳打到人身上都能明显感觉到打击力度,腿脚骨折也呈现得很明朗。
安志杰和伍允龙这两个演员都是有武术功底的,而且底子相当扎实。
袁和平不愧为中国第一武指,将动作设计得非常流畅出彩,既有传统武术,又有综合搏击,充分地将两个演员的长处发挥了出来。
最后那场打斗拍摄有亮点,比如在跟敌人拼刀的时候,会有一些打飞的刀片飞向镜头,还会迸发出火星。
当马永贞一记重拳打到日本人肚子上的时候,竟然把对方的尿都打出来了,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给出一个尿裤子的特写,但我看着很爽!
既觉得搞笑又觉得痛快。
最后马永贞跟日本大使单挑时那个一拳将对方下巴打脱臼的镜头,这种犀利的呈现方式让人觉得既真实又叫爽。
除了动作戏之外,影片还着重刻画了马永贞和龙七之间的兄弟情谊。
两人因为一场对决不打不相识,很快便成了一对好基友。
隔三差五地进行一些小切磋,龙七受马永贞的影响,逐渐由一只野兽变成为一个人,不再凶神恶煞。
而马永贞通过一段时间跟龙七的交往,也慢慢发现龙七并非是个单纯的恶霸,他也很讲义气、很爱国。
当马永贞目睹好友被害,愤然决定要为好友报仇,兄弟情深可见一般。
安志杰饰演的龙七其实也是个很单纯的人。
尽管影片将他塑造成一个上海滩老大,但是他的表演所体现出来的气场让人感觉他并不是一个能称霸上海滩的老大,安志杰的表演就像是《特殊身份》里罗志伟走错了片场,跑到《恶战》里去演戏了一样。
他的单纯也预示着他早晚会被那些老谋深算之人所灭,本质上他也是个脆弱的人。
也许安志杰所理解的龙七就是这样一个人吧。
其实黄精莆导演的电影我看的不多,印象中只看过《江湖》和《复仇者之死》,我觉得那两部都是比较优秀的剧情片。
他拍的剧情片会给人一种跟别的剧情片不太一样的感觉,不会看过就忘,而是会在心里产生一丝对某个情节或片段的回味和思考,不乏点睛之笔和亮点,还经常让你猜不中剧情和过程。
《江湖》里那个时间错位的叙事手法,让我一度以为余文乐和陈冠希要杀的人是刘德华和张学友,这种新奇的创意叙事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那部影片。
《复仇者之死》里的麦浚龙,刚开始我还以为他就是片中的杀手,他杀人的那些片段看得我咬牙切齿,但看下去之后才看明白他杀人的动机,不禁让我对他心生同情。
黄精莆就是喜欢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感觉,实在是猜不透他。
伍允龙这个演员我之前对他甚少关注,感觉在这部影片之前,他从来没有演过什么主角。
都只是在一些电影里演一些酱油小角色,印象中只在《澳门风云》和《笑功震武林》里看到过他的身影。
如今终于担正做了一回主角,真心不容易,还好没有埋没掉一个功底这么好的动作明星。
相信今后包装一下,很有希望在当今动作演员断代的情况下扛起功夫片的大旗,成为新生代动作影星,我期待着。
安志杰,他的演绎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曾几何时还担任过徐克导演《黑侠2》里的男一号,后来还在林岭东导演的《奇逢敌手》里做了主角。
不过当年《奇逢敌手》的票房并不好,这直接导致后来安志杰失去了一线男星的地位,再后来就经常在一些电影里充当一些金牌动作片绿叶,至今也很少有做主角的电影了。
所幸的是他还年轻,外形也很阳光,只要再磨炼磨炼演技,以后的功夫片市场绝对还有他的一席之地。
结尾,我实在不知道该给这篇影评取什么题目,所以就把这首贯穿整部影片的主题曲给放题目上了
今天饭后有幸在中央六台看到了这部电影。
中间半不拉碴看的,本来看了一眼就换台了,但是突然觉得刚才看得那个画面挺有感觉(龙七和日本人谈判那段儿),就果断换回去看了。
虽然台词儿编得太水,但是不得不说,画面真的挺有感觉(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台词,给人继续看下去的动力),有一种凝重的像暴风雨云的风格,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一部硬派动作片。
一般来说,动作片和动作游戏一样,人们多少不是有多关注其中的剧情(比如忍龙),更多的当然是看武戏。
所以,我对这种片子抱有很大的宽容,武戏一定要好看,剧情只要把故事说通,能给人一个为何而战的理由就不错了。
同理像导火线很不错的动作片都是前期积攒仇恨后期爆发,节奏感很强,让观众看的很痛快。
恶战也明显走的也像这样的路线(但是台词太水,显得不容易攒仇恨)。
后期武戏提分不少,让我越看越像动作游戏里的场景。
电影中的场景带有一种强烈的游戏场景味道,老上海夜总会,弄堂,烟雾缭绕有龙纹柱子的宫殿,百八罗汉佛堂···带有太多浮夸元素,不战斗可惜了。
可惜的是,后期马永贞作为一个复仇角色,在后期战斗中我觉得他还不够狠(没有带动观众的情绪),这是这个电影里的一个败笔,可见做的太仓促。
走廊大战中,我认为有个更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拉长镜头,让马从最东一直打到最西,中间插点特写,这样我觉得冲击力更大。
在打完小怪之后,马莫名的笑了下,败笔,他这时应该是满腔怒火还没倾尽怎么能笑了?
接下来进入boss rush阶段,很好的表现了暴力美学。
面对三个小boss,我认为这段处理应该效仿战神里防反--QTE的表现,影片里马对一个小boss断骨(算是QTE特写)但是接下来又进入对2个小boss的缠斗,节奏拖慢,因为刚才断骨让观众突然high起来,然后就又慢下来有点不妥。
干掉三个小boss,又见到一个飞镖boss,这段快斗不错,让我想起了忍龙2的风格,也许将用凌厉飞快的双拐打败有一堆武器的boss会是一个很爽的镜头,可惜没有。
然后,换场景进入大boss战,还是太仓促,牺牲左臂轰杀boss是个不错的想法,就是表现的太快,缺少点“去你娘的拼了”热血的感觉。
电影一般吧,但是武戏还是不错的。
不推荐看全段。
后半个小时足矣。
关于马永贞的影视作品看得太多太多了,但由王晶制片、黄精甫执导,集洪金宝、伍允龙、安志杰、毛俊杰、胡然等主演的剧情犯罪类热血动作巨制《恶战》,是一部能够让观众既感受到原汁原味又具有现代感极强的综合格斗魅力的影片。
《恶战》故事置身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民国期间,情节并不复杂,由伍允龙饰演的马永贞力大无比,用他的话讲“一拳能打死一头牛”。
他们一行仨人从山东乡下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谋生。
落脚在退隐的功夫高手洪金宝饰演的铁掌门共住的贫民大院里,为糊口中结识了新晋崛起的上海滩霸主安志杰饰演的龙七,两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见如故,历经患难,不做日本走狗,结成生死兄弟,共同抗击强敌。
片中演员打得过瘾,观众看得也过瘾。
这部动作巨制,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尤其《恶战》影片结尾打斗部分,近20分钟的大战场面,集结动作前辈洪金宝、袁和平、陈观泰、袁祥仁、冯克安的打斗场面,让观众过足了瘾。
影片最后马永贞一个人打一百多人,群殴中打得落花流水,再将黑帮老大一个个打死,绝对超越期待。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拳拳到肉,脚脚穿心的动作场景了!
回忆起华语影坛有着“拳拳到肉”风格的动作影片为数不多,在《龙虎门》《导火线》《金刚王·死亡救赎》《激战》《警察故事2013》等几部这样的影片后,连动作影帝甄子丹都开始尝试《特殊身份》的转型,而《恶战》新演员拳拳出击,老演员甘愿做替死鬼。
王晶坦言现在的武打演员年龄普遍偏大,希望多创造一些机会给年轻演员。
其看点正如洪金宝期待那样:“全是实打实的招式,一拳一拳的打下去,是几年来最精彩的。
”生活中安志杰和伍允龙这对好基友,在《恶战》里也是生死患难的好兄弟。
剧中不仅仅打得狠也打得精彩,其演技也很棒。
尤其伍云龙的眼神,傻傻可爱的表情,那股韧劲儿诠释很到位。
而安志杰的演技更不用说,潇彧认为,《恶战》中安志杰饰演的龙七比起他正在热映的《救火英雄》中叶志辉的角色更胜一筹。
虽然都在讲述兄弟情义,叶志辉这一角色比较自我、自私和仕途,但龙七角色所诠释的这份兄弟情义,更有一种不做走狗汉奸的爱国正气和真男儿的豪情,所以《恶战》精妙绝伦的动作设计和感人至深的兄弟情谊更能深深打动我。
当然,片中男人除暴安良、抵御外辱的抵抗侵略、反抗压迫的可歌可泣的崇高精神,也是女人的菜,相信女性观众更不能错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恶战》中除了男人戏之外,穿插了铁师傅两个女儿的戏,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也起到幻龙点睛的作用。
好友“猫儿宝贝”蒋璐霞饰演的铁梅及胡然饰演的铁菊都表现不俗。
此外热播剧《丑女无敌》中性感可爱的裴娜的扮演者毛俊杰在《恶战》中饰演的神秘歌女格外夺目,不仅演技纯熟,眼神楚楚可人又不乏清高挑逗,片中毛俊杰与安志杰打情骂俏又剑拔弩张的床上戏戛然而止,颇为另类,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绚烂却短暂的人物命运极具震撼力,堪称“日版王佳芝”。
◎作家/潇彧
这部入围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的影片,虽然未能夺得最佳动作设计奖项,但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黄精甫采用了非常新颖的手法去拍摄这部电影,这是值得一提的。
影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以打为主,而是以一种柔和的表达手法慢慢的把故事展开,这是一种慢处理故事的手法。
黄精甫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的确有所进步。
而由伍允龙所饰演的马永贞少了以前版本的那种豪迈,那种男子气概,却多了一分地道的乡下气息,大字不识一个。
但却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这也许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莽夫吧。
一部动作电影在感情戏上往往是会被忽略掉的,这部电影一样没能逃离这样一种常规,导演在处理感情戏上并未能够让观众感到很感动。
但如果说是否有一丝感动的情节?
那应该是安志杰所饰演的龙七与马永贞的不打不相识的兄弟之情了,两个人功夫相当,但命运不同。
一个为了往上爬,靠打,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上海一片世界。
但、当然在30年代的上海的确也是如此。
所以导演使用了灰白色画面来呈现整部影片。
这种灰白色彩的色调能够带给观众一种历史感。
这也是香港近几年开始常用的色调拍摄手法,不管是否有点模仿其他影片,但至少这部电影在动作设计上还是很精良的。
尤其是影片最后的10多分钟打斗戏,导演使用了高速慢镜头来拍摄,让观众可以仔细的看到每一个动作的出招以及演员挨打时的表情,这样的设计是需要有良好的动作设计才能够完美结合的。
在感情戏份上胡然扮演的女汉子与马永贞之间的爱情来的是有点突然,从一开始的较真,斗嘴。
瞧不起等等,到最后变成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可以看到原来爱情总是在一开始时互相排斥,到互生好感的。
只是导演不是那么擅长拍感情戏,以致于感情戏没有动作戏来的精彩。
当然故事的情节王晶在重新编剧时,有些脱离了以前我们所熟悉的马永贞,影片最后结尾的部分虽然动作戏很精彩,让观众看的很爽,很过瘾,但是一人大战几十人,甚至是空手夺刀,这功夫似乎有些神话了。
虽然影片结尾部分马永贞是一位帮死去的龙七,自己的拜把兄弟报仇,二来也是为了救出自己未来的爱人。
好象是因为个人恩怨才引发的这么一场斗争。
但是影片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改变,侵我中华者的小日本,永远会有民族英雄挺身而出,为国贡献。
这也许是王晶想要透过这样一部动作电影告诉小日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一味的忍让只是为了储备足够多的能量,一击即中。
《恶战》初一看来,肌肉男,常常出现在电影电视剧中的旧上海,老铁桥,从头打到尾,血腥暴力,毫无新意。
但细细琢磨,不难发现《恶战》是一部给日本人,告诫,警告日本人的电影。
理由为:1、《恶战》中欺压中国人的对象是日本,剧中男女主人公都特定的说过一句话或者是强调一句话:“有些人是不打不行的。
”这就是明白的告诉日本人,原来中国人的长辈都告诉我们不要打架,不要引发争端,但是现在我想告诉日本人的是,不打你们是不行了的;把你们打趴下了,你们就不乱叫了;这是在告诉日本人,这次我要打你了。
2、《恶战》剧中马永忠手上戴有个玉镯子,而且说是他妈妈告诉他手太有力了,一拳能打死头牛,不要轻易用,容易伤人,其实这也是在告诫日本人,他的右手其实就是中国的核武器,中国不轻易用,一用就能轻易的要你们的命;这是是警告日本人,要打你我是有实力的。
3、剧中最后马永贞同日本军官的恶战中,没有像其他的抗日剧样,打半天最后才把日本人打死,而是直接了当的,在自己明知自己也收到伤害的情况,用那只能打死一头牛的右拳,一拳打死了日本军官。
其实这也是在告诉日本人,虽然打你我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但是打你我是铁了心一定要打,而且打你是一招毙命,用核武器把你直接了当的解决。
4、剧的最后,日本人被打败出现了“新世界”三个字的牌坊,而且一直黑暗下雨的天气也晴了,也就是说除掉日本整个世界都晴朗了,出现了一个新的世界,更加和谐的社会。
5、剧的最后,马永贞被捕,但是过来逮捕的警察把自己的衣服给马永贞批上,这是在说,中国使用核武器打败日本,会受到国际社会形势上的谴责,但是国际社会是认同中国的做法。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恶战》就是一部告诫、警告日本的电影,一部让日本人看的电影。
喜欢这部电影。
其实对其早有耳闻,一个头痛的夜晚,是它让我如痴如醉。
影片开始直接进入高潮。
华丽的打斗现场,浮夸之余并不缺乏真实感。
只因动作指导依旧是那个犀利的袁和平!
从下船到上海的一刻起,这部电影注定会围绕着兄弟情、亲情等故事线进行展开。
和龙七那段精彩绝伦的不打不相识戏份,到烧鸦片的单纯,谁也不曾料到最后旧上海的终极boss会和一代莽夫结为终身好友。
不得不佩服的是导演把本以为是奸雄的龙七,塑造成一个终极正派、爱妻、爱兄弟的大角色……其实在天桥那段,我深深的感受到他作为一个高手的寂寞与孤独。
就因为这份孤独,促使了这般生死之交的诞生。
说到这里,片中的bug我已经全部抛之脑后了,什么群武场面啊,快节奏的处理方式等等,其实这已全部不重要了。
只要血肉之躯的我们,能尽可能的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温情,和对生活的一丝感动和怜悯。
这样便足够。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中出现王晶的名字的时候,我就对这部电影不抱任何希望了,如果不是手上恰好有两张不要钱的赠票,我大概根本不会想要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
王晶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当《把悲伤留给自己》的歌声响起,我简直要自插双目!
更为荒诞的是,当你以为你在看一部动作片的时候,其实它是一部黑帮片,当你以为它是一部黑帮片的时候,其实它是一部爱情片,当你以为它是一部爱情片的时候,其实它是一部基情片,当你以为它是一部基情片的时候,其实它他妈是个爱国主义教育片!
其实两位主演的功夫和八爷的动作设计都还相当不错,可惜导演糟糕的调度能力完全没有表现出武打动作的细节,很多个场景我都只能面对演员的背影想象他的动作,马永贞大战一号太君的时候,完全可以用摇臂摄影机从空中拍出他们在那几根柱子之间打斗的场面,结果我却只能看着那几根柱子无奈的摇头。
PS:安志杰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动作片演员,但是下次能不能拜托给他请个配音演员?
从《导火线》以后好久没看到打的这么爽的片子了,片尾一看导演不认识,紧接着的武术指导 哦 原来是袁和平,难怪看的这么爽。
打那个忍者(他拿出叉子的那一刻,我说这不是忍者神龟的拉斐尔吗)一拳的慢镜头真是帅爆了,让我想起了《导火线》中甄子丹的德式背摔,简直帅呆了!
最主要的是点开前准备快进着看来着,就当个一般武打片看一会,BUT 从开始到最后竟然忘了快进了。
看完了就到豆瓣找一下,看看大家评论怎么样,一看6.3分,真是低了点,动作片嘛,不要以小清新的视角来评论可以吗。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主题曲《把悲伤留给自己》,不错,浓浓的旧上海味道。
这几年的华语动作片跟着中国股市一起没底地往下跌,很顺利,中间一点起伏都没有。
我看此片前是一点没报希望的,没想到还行。
起码袁和平和两个主演保证了本片的动作水平,甭管情节,动作片不就图个爽字嘛。
八爷不愧是天下第一指,不过说到底也只是武术指导而已,导演的工作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做吧。
洪金宝很明显是来打酱油的,所谓动作戏就是摆几个pose,这说明了八爷面儿大,这说明了电影没钱。
唱歌的女士长成这样又完全没演技,戏份还挺重,铁定是某个出资人的小三。
安志杰演技确实浮夸,也难怪这么帅又有好身手却一直没红起来。
多亏有黑白胶片兜着,这布景应该跟学校舞台剧有一拼。
剧本应该是主创们到现场现编的,主次情节的比例分配让人很难相信之前就有过成型的剧本,大概是所有人开机之前就知道“我们要拍部马永贞的戏”“我们要致敬李小龙”之类的吧。
种种迹象表明,就是钱没给到位。
此片可算遗珠,虽然是自首版马永贞依然打出功夫片味道,黄重用江湖里的音乐,文艺黑白风装逼之余却契合了老张头拍功夫片的原始基调:娱乐而有逼格。这正是香港电影以前讨人喜欢的地方。
安志杰 演戏进步了,电影真的一般 洪家班的戏。。。
宣传画和影片有关系吗?肉搏很爽 但是还是觉得有遗憾
第一个镜头出来就知道服化道群演会差到出戏。这种角色洪金宝随便演一演都胜过身边一帮挤眉弄眼的配角。冯克安陈观泰都是老版《马永贞》而来,和袁祥仁密谋一场全片最佳,而袁对白的效果器开得太重。冯的大刀好看也好听。动作场面闪烁严重,不知道是消色高反差还是故意去掉动作模糊,高速动作比较好。母亲镯子类似《唐山大兄》里玉佩,后来伍允龙脱掉上衣终于明白他那古怪发型的用意。一刀穿肩就很old fashion邵氏。时好时坏,有好与坏,观感落差甚大,也不是每个观众都get到怀念李小龙和老功夫片的点。女演员/角色差,歌曲的情绪和表演完全不搭,显出旧版井莉的可贵,点出马永贞的悲剧性,张彻女角再弱,还是比王晶高啊
按英文名应该叫《上海往事》老板还亲自打架,真敬业看过伍允龙的王九,安志杰这个角色还是比较适合他这剧情怎么这么雷同啊,跟看抗日神剧一模一样,王晶还有那些香港编剧都是一个培训班里出来的吧“我怕我错手打死你啊”龙七:🙂安志杰笑起来好傻“马永贞!”(一记超人拳出现了,识时务者为俊杰烂啊,要不是八爷武指谁会看这片
画面还挺美
安志杰好帅!全篇的滤镜效果有点欣赏不来,情节一般,男主被神化,嗯,所以说,武林高手打斗到最后无敌手后一般都退隐江湖不主持局面了,因为过个几年就会有新的少年英雄找你把你之前的路再走一遍。我还是安心混日子吧,不求上进。
黑白片是为了营造复古吗?大上海才几个人,群众演员请不起吗?都尼玛是英雄从来不用枪,都用拳头啊。我擦,王晶你这么吊,你妈妈知道吗?
如果一部功夫片会让人问出那么为什么不拿枪的问题,它就已经失败了,好的功夫电影会让人忘记这个问题的存在,这是本片最大的价值
安志杰比较帅(^o^)
虽然题材老旧文戏让人不寒而栗,但是武打跟画面精致,值得看看。
屋里刚进行了一场恶战,我就看着,等着,看到马永贞出来了,生怕他吻那么好的妹子,立即一挥手让把他带走了。 为了给那妹子留个好印象,第二天来挖墙角,大度了一次,把我的大衣给披在马永贞身上。 妹子,你是我的菜,明天见~
星点黄精甫味道都没有了
在动作片还在功夫片已死的香港影坛,这部主打真功夫的老式情怀电影让人找回一丝旧时港片的风光,近乎黑白的影像风格年代感足够,但除此之外就再无亮点。王晶作为编剧,故事的贫乏和老套在意料之中,没有丝毫惊喜。同时片名也给电影减分,有跟风之嫌,不如原名《上海滩马永贞》简单明了。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w/ Jason Gu
剧情神马的就别纠结了~
有点不伦不类啊
太模式化了,国产剧情设定永远走不出这个开始、经过、结果,失败的片名,让人联想不到片子讲的是马永贞,把悲伤留给自己,插曲恰到好处的好听,该不会是毛俊杰唱的吧,哈哈。动作戏份也算对得起视觉盛宴了
敢把反派叫成堤真二,注定此片基本只能沦为《金刚王》那样的大银幕抗战神剧了,主角气质更像山寨李小龙,格斗招式却又似力王附体。马永贞本就在影和剧上被同质性颇强的许文强盖过一头,此片又不幸沦为王晶《大上海》后的边角料回收。黄精甫本是文艺青年,上了王晶的贼船后只能借歌声回忆当年的《江湖》
除了打戏一无是处,布景廉价虚假,人物性格全无,马永贞的故事是黑帮火并,王胖子给改成了抗日奇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