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探案题材影视剧,看的第一部侦探小说就是《福尔摩斯探案集》,后来从《无人生还》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知道了阿加莎,和她笔下的大侦探波罗,今天开始看马普尔小姐,依然喜欢。
英国乡村的古典美,服化道的精致和到位,老戏骨们的精彩演绎,纯正英音儿的舒适,都是吸引我一集一集看下去的缘由。
主题音乐和转场音乐轻松活泼,一改福尔摩斯探案剧集片头音乐的阴谲和低沉,预示了马普尔老太太风轻云淡的性格,和似乎是信手拈来的破案过程,和剧情贴合紧密,再次体现了英剧的精致做工。
唯一不太友好的,可能就是每集大量的出场人物了,按照阿婆的惯例,最后是要一堆人在一个空间里揭晓谜底的,短短的一个半小时,要认识十几个外国人,并且记住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在故事里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一些困难,这可能也是劝退一部分国人看阿婆影视剧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
哈利·波特陪伴了我们十年,终于折断了接骨木魔杖,和我们说再见了。
我看哈利·波特电影的理由,还有一个小小的私人乐趣,那就是欣赏英国老戏骨们的精湛演技。
邓布利多、斯内普、麦格教授这些黄金配角,还有很多霍格沃茨一闪而过的人们,大都曾经在英剧里露脸。
相比“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的闪闪发光,出现在英国电视剧里的他们,更有一种日常的朴实。
就像粤语方言区的观众看到TVB老戏骨,别提多亲切了。
马普尔小姐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人物。
一位生活在英国乡村的老太太,终身未婚,却有着喜欢破案的小嗜好。
她总能通过闲聊,探听到不少男性侦探都会忽略的小细节。
而她也总能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马普尔小姐探案集》是典型的“乡间别墅派”。
这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开创的: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有特定关系的人中间之一。
至今拍了五季,曾经在央视播出,因此俘获了不少观众。
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总能保持水准。
和很多观众一样,我也比较喜欢前三季,扮演马普尔小姐的是Geraldine McEwan,瘦小而机灵,一双眼睛里闪烁着乡村女侦探的聪明,像极了那个爱打听小道消息、爱多管点闲事的老太太。
马普尔的爱好有很多,园艺、织毛衣。
命案发生后,她常常捏着一个毛线团跑来跑去,一边织毛衣,一边问东问西。
虽然故事未必离奇,有时还略显拖沓啰嗦,然而人性的善良、邪恶、温存、冰冷,却是这个剧集最吸引人的地方。
马普尔小姐终身未婚,但她却常常点醒年轻人,让他们直视萌动的爱意。
而她也喝着下午茶,慈爱地看着有情人终成眷属。
英剧向来有治愈功能,每当我困乏无力、黯然神伤,只消在DVD机里放上一片《马普尔小姐探案集》、《波洛探案集》,妥帖、安稳的怀旧安全感就会慢慢涌过来。
在马普尔小姐生活的乡间,凶杀案总在发生,但罪犯总会被绳之以法,正义总会战胜邪恶,邻里总会互相帮助。
当马普尔指出凶手时,凶手总会乖乖承认。
在坐个动车就会被撞上、郭美美能公然扯谎的今天,《马普尔小姐探案集》多么能给人一种遥远的安全感,一种遥远的抚慰。
作为英国推理小说届的两座高山,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风格截然不同。
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是崇尚理性,技术硬核的代表。
智商超群,坚毅果敢。
不仅精通化学、药理学,还精通格斗术、易容术和枪械使用,在小说中除了推理桥段,追踪、搏斗、卧底是常有的事。
可以说能文能武,是侦探和特工的结合体。
故事侧重于福尔摩斯如何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理抽丝剥茧地还原事件的全貌,物证分析是其中的大头。
而阿加莎笔下的侦探,不管是留着小胡子的波洛,还是满头银发的马普尔小姐都是老人的形象。
饱经沧桑后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是他们锐利的武器。
阿加莎的作品社会观察的气息更为浓厚,擅长刻画群像。
一件案子的出场人物基本5-6个起步,且他们通常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破案的重点在于如何从不起眼的细节和不经意的对话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将看似孤立分散的线索串联在一起。
而这中间对人物关系和作案动机的分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比如《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十二刀,《无人生还》中法官这个敏感的身份。
与阿加莎笔下的另一名傲慢高调的大侦探波洛不同,马普尔小姐属于平平无奇型的隐藏王者。
絮絮叨叨,人畜无害的外表常常令人放松警惕,毕竟和善的老奶奶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但马普尔小姐扮猪吃老虎的本领却不容小觑。
当警官被嫌疑人拒之门外,马普尔小姐已经伪装成慈善募捐人进入房子拉起了家常;以案件波及者阿姨、姑妈的身份介入调查是常规操作,打毛线唠嗑,串门喝茶的功夫已经将对方的虚实探得差不多;而刚开始对她多少有些排斥的警官最终都不知不觉开始寻求她的帮助和建议。
最后说一个小发现,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的共同特点除了年纪大,聪明,还有听力好。
两位虽然都是老人,但听力绝佳。
在《尼罗河上的惨案》里波洛偷听不经意间听到了许多重要情报。
而在《马普尔小姐探案》中,哈哈哈哈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侦探,眼花一点没关系但耳一定要聪啊朋友们(不是)。
我喜欢这个老太太的演员,感觉很符合马普尔小姐的气质,是个可爱的老太太。
但是看过看改编就会觉得有许多地方都违背原著的原则。
阿婆是一个很有道德也很善良的人,她虽然自己第一段婚姻不幸,但是她作品里总是促成不是凶手的青年男女喜结连理。
她笔下的凶手很少因为感情原因去杀人,永恒的原因是贪欲:金钱与性。
这就是改编的失误之处,《寓所谜案》中写道:如果一个丈夫被杀了,首先受到怀疑的是妻子,反之亦然。
凶手就是利用这一点策划的谋杀。
而且与真情并无多少关系,如果两人想在一起,大可以私奔或者离婚,但是俩人偏偏选择做掉老头,就是为了老头大笔的钱。
原著是老头死了,妻子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俩人之间除了性就是钱。
这部剧非得展示多么高尚的爱,真令人发笑。
感觉编剧为了迎合现代爱情至上的原则抛弃了阿婆书里的三观。
另外马普尔小姐是非常正派的老太太,非得安一段婚外情。
如果我老了,也想戴一顶俏皮的帽子,穿粉色的小裙子,拎精致的小皮包;如果我老了,也想有机敏的口齿,清醒的脑袋瓜,就算坐在躺椅上织毛衣,也能勾勒出最新式的花样;如果我老了,也想晒到最温暖的太阳,喝到最贴心的闺蜜下午茶;如果我老了,也想拥有这波澜不惊又妙趣横生的马普尔小姐的一生:独居,独身,独立,却一点也不孤单。
开头那首歌,爵士,男的唱的。
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跪求是不是要够字数才能放论坛里?????
马普尔小姐完全可以当选我最喜爱的老处女。
柯南道尔和钱德勒都决无可能制造出这样一位侦探:老得连走路都有些不利索,一双婴儿般湛蓝的眼睛(阿婆一定把自己所有的神经质都给了她),苍苍白发加上瘦削的身影,想不让人对她掉以轻心都不行。
然而,当阿婆笔下的马普尔与荧幕上的角色重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选择了拒绝,因为我始终觉得Geraldine McEwan的眼神太过精明,笑容不够慈祥,我脑海里的马普尔,始终是一个更加神经质,眼神更加无邪的老太太。
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已经把阿婆全集看了N遍,但是对于改编的电视电影始终有所抗拒,因为这些人物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实在太过鲜明,太过精确,容不得一点点的出入。
唯一100%符合我的人物设定的,恐怕也只有唯一一部先看电影后看书的《阳光下的罪恶》版波洛。
于是,带着成见,我错过了与马普尔小姐的第一次荧幕见面会。
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过了两三个月,当因为KAY的推荐,这部剧集再次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突然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在难得闲下来的年前最后几天,我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马普尔小姐探案》。
每集一个半小时的长度果然很过瘾,虽然在我这种走火入魔的书迷看来,很多人物和剧情的细节还有待诠释,但从制作水准和演员阵容上来说都无可挑剔,英国人拍电视剧就是让人放心。
这出剧对原著的改编很大,我觉得很好,如果只是COPY,根本没有拍出来的必要,即使是第一集把凶手从奸夫淫妇改成了奸妇淫妇的拉拉组合,我也觉得能够接受。
令人心旷神怡的英国口音,无数的俊男美女,充满怀旧气息的服装造型,让看这部剧的过程成为真正的享受。
我的最爱老处女马普尔小姐依然保持着100%的破案率,顺便成全了无数对痴男怨女的终身大事。
请忽略主演那过于精明的眼神,其他的一切,都很完美。
http://understrange.ycool.com/
为什么选择力荐,在这部马普尔小姐的疑案中,起码这部的杀人手法以及所以细节问题我都搞清楚了。
虽然风格不是我所喜欢的,有点阴森的感觉,我的最爱还是象寓所迷案那样的—风景艳丽、阳光充盈中发生的花园命案,在这样的故事中,是能够满足我对英伦田园生活的向往的…然而这部命案目睹记中有了LUCY的加入还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和兴趣的,毕竟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扮演LUCY的那位演员真的可以称得上为美女,在我眼中太过艳丽的我也不会很admire,但是她的确自然不做作。
说实话这个疑案中我真的没有想到最后医生会是凶手,我一直一相情愿的以为帅男人通常是风流的,或许他杀了自己的情人什么的,我所说的帅男人就是那个带着个孩子的BRIYN,貌似是这么拼写的来着。
不过对于马普尔小姐系列我还是很喜欢的~毕竟是BBC的电视剧,而且又带有疑案,如果多拍几集就好了~HOHO推荐此案,有时间还会去看下原版的书~~
今天聊聊英剧《马普尔小姐探案集第1季》。
片名Agatha Christie's Marple Season 1 (2004),别名马普尔小姐。
简·马普尔小姐(Jane Marple)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一名女性侦探,也是侦探小说届为数不多的女性侦探之一。
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是阿婆创造的最著名侦探,马普尔小姐则是阿婆创作的第二著名侦探。
马普尔小姐住在英国的圣玛丽米德村,终身未嫁,喜欢多管闲事,人们便给她起了一个“老猫”的绰号。
马普尔小姐日常爱好是打扫庭院、打毛线,喜欢闲唠嗑和观察周围人,还协助警方侦破了许多疑难案件,大家对她很是佩服。
马普尔小姐的观念很贴近生活,认为所有的这些案件都源自生活,她用生活的角度观察案件,从蛛丝马迹中找出线索。
这有点儿返璞归真的味道,犯罪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也都是在生活中蓄谋已久或临时起意激情犯罪,所以用生活的角度都可以找到破解之道。
马普尔小姐擅长的就是通过观察细节,找出这些悬疑案件背后的驱动力。
你可以把马普尔小姐当做是一个善于观察、逻辑清晰、头脑聪明的闲人马大姐。
推出过英剧《大侦探波洛》的英国ITV电视台,在2004年的时候将马普尔小姐探案故事搬上荧幕。
《马普尔小姐探案集》篇幅不长,一共拍摄了六季,比起13季的《大侦探波洛》来说要短得多。
前三季由杰拉尔丁·麦克伊万(Geraldine McEwan)担任主角。
马普尔小姐首次登场是在《寓所谜案》中,大约在65岁左右,从此她留给世人的印象就是一名老太太形象。
而她的早年生活则鲜为人知。
在本季第2集《寓所谜案》中,稍微提了一下马普尔小姐早年生活,她年轻的时候也为爱奋不顾身,和一位有妇之夫产生感情。
这段经历也构成她对爱情深刻理解的一个元素。
《马普尔小姐探案集》中选取的都是长篇小说,每一集一个案子,时长90分钟左右,可以当做一部电影来看。
在阿婆反转再反转的套路,马普尔小姐让案件多了一分地气。
在家长里短中,老太太就能帮你把案件给破了。
喜欢推理小说的观众和想要补完阿婆作品的书迷不要错过。
S01E01 藏书室女尸之谜 The Body in the Library短评:戈辛顿宅邸书房内凭空出现了一具离奇女尸,浓妆艳抹年轻漂亮的金发女郎惨死在老乡绅家中。
啪的一下,原本不大的小村子里风言风语传得很快啊。
马普尔小姐应邀参与调查,试图还老乡绅个清白。
案件围绕遇害时间和不在场证明大做文章,加入了金钱和爱情元素做干扰,紧接着又出现另一具女尸,案件变得复杂起来。
读者需要在诸多干扰元素中找出真相。
阿婆布下重重迷雾,巨额遗产可以让人铤而走险,盲目的爱情更是让人奋不顾身。
最后一刻真相大白的时候,你肯定会一拍大腿,感慨一声还能这么玩。
S01E02 寓所谜案 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短评:普罗瑟罗上校脾气暴躁人缘很差,可以说人见人厌、人见人烦。
某天普罗瑟罗上校突然被人射杀,小村子不大,他结怨的人又多,人人都有嫌疑。
这一部是阿婆常见套路,反转再反转。
一开始先抛出一个答案,随即进行否定,紧接着又抛出另一个答案,再次进行否定,一条一条线索慢慢捋下去,直到最后真相水落石出。
这次围绕在普罗瑟罗上校周围几个最亲密的人嫌疑最大。
普罗瑟罗上校的妻子几乎公开了婚外情,和小村子上的画家打得火热,普罗瑟罗上校的女儿一心要脱离父亲控制,行事也是十分乖张,小村上的牧师被普罗瑟罗上校喷的狗血淋头,自然也是心怀不满……马普尔小姐加入这场群戏后,静静观察,得出了最终结论。
在本集中,马普尔小姐一直珍藏的男军人照片有了答案。
马普尔小姐年轻的时候爱上了一位军官,也是一名有妇之夫。
正在两人如漆似胶的时候,军官应征出战,在绞肉机一样的一战中,军官死在战场。
军官战死沙场的勋章在原配夫人那里,马普尔小姐只能留下一张泛黄的照片聊以慰藉。
这也是她一直单身的原因。
S01E03 命案目睹记 4.50 from Paddington短评:两列火车并行的几秒钟,埃尔斯佩思老太太看到了一起谋杀。
埃尔斯佩思老太太随即报案,可警察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任何命案发生过的证据,更没有尸体,报案不了了之。
很较真的埃尔斯佩思老太太找来老闺蜜马普尔小姐,要她协助侦破这起死不见尸的命案。
毕竟老太太一副热心肠,看到违法犯罪活动立马举报,尽到了热心公民义务,反观接待的警察一付嬉皮笑脸的样子,看着就让人来气。
马普尔小姐十分相信闺蜜,不仅倾心倾力地提供帮助,还找来帮手。
请来自己的侄女做卧底,混入最可能藏匿尸体的地方,开始搜查证据。
不得不说,两位老太太举着放大镜,在地图上一顿摸索,排查出的地点还真的很准。
侄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做卧底后,还真的找出了很多线索。
随后就进入阿婆擅长的扑朔迷离阶段,大量线索一起涌进来,想要在其中找出真凶,还得看马普尔小姐的细致推理。
S01E04 谋杀启事 A Murder Is Announced短评:小村子里的生活平静且无聊,男女老少喜欢在茶余饭后看报纸打发时间,甚至要把报纸上的每条小广告都看一遍,才能满足消遣欲望。
报纸上刊登了一条谋杀犯罪的告示,小村子上的人仿佛看到了一场现场秀预告,全部挤到告示地点等着犯罪活动发生。
谋杀案果然如期发生,紧随着命案而来的还有马普尔小姐。
马普尔小姐来到小村子里走亲访友,正巧遇到了这起十分大胆的谋杀启事。
马普尔小姐指点警察,找出其中的矛盾点,捋清了一些线索。
在警察开展背景调查的同时,马普尔小姐发挥唠嗑优势,摸清了小村子里的人际关系。
就这样,她形成了一个大胆推理。
比起前几集的情杀,这一集总算进入谋财害命环节。
巨额财富的诱惑力依旧可以让人豁出性命进行犯罪勾当,一个人为了维系数十年的谎言,下狠手清除各个可能揭穿她的人……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英国小老太太破案剧。
和喜居大城市的哈秋泼肉老爷不同,没有能干的管家、身手矫捷的助手兼保镖、也没有英武呆萌的警督基友,小巧可人的马普尔小姐常年乐颠颠的独自一人穿梭于英国大大小小的村落,协助保守的村民们和呆笨的乡警们成功破获一起起错综复杂的杀人案。
她常常一边织着毛衣,一边扶扶老花镜慢悠悠、滴水不漏滴将犯罪细节娓娓道来。
眼里看到的明明是美丽田园风的人物景致,心里却常因人心的邪恶&极其细微的蛛丝马迹,吓得半夜醒来睡不着。
2012年第一次看藏书室的女尸,曾吓得我一年不敢涂红指甲。。。
越怕越看,越看越怕,乐此不疲,沉迷于英式本格推理不能自拔~
每集的模式有点类似啊。。。
英国小老太~太墨迹了。弃。
不要把每一集都拍成拉拉剧好嘛。。。
最后les了逗么!!!!!!
侦探与悬疑是我的最爱。。。拍得很精致,内容很经典,人物很多,于是很容易对不上名字,凶手也不那么好猜。。。
异常缓慢的进展和案情,认脸就得费劲案件也不太有印象。
英伦味道比较浓郁,情节也比想象中的紧凑,结尾处理得有狗尾续貂之嫌。
感觉不怎么样。
最后一集的时候我终于能提前猜到凶手是谁了,✌️!
为什么总觉得marple是个有红腮的胖老太
改的乱七八糟
"Time of death? ""Between ten and half eleven. ""Can you get any nearer? ""Not before ten, not after half eleven. "
这个老太太真好玩
。。。一集都没看进去。
第一集就棒打鸯鸯 生气
That's Brilliant!
絮絮叨叨的小老太太
最后一个不错~
一集弃。。。。英剧爱不起来
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