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92岁尚在坚守梦想的导演。
喜欢这种老派的文艺电影,感情真挚细腻,表现技巧扎实娴熟,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没有一帧画面是浪费的。
看这种电影整个心都是满满的,围绕着“妈妈”的三代人之间的冲突,简单又真实,恰如生活本身所呈现,每一代人都有他的不易但有爱就从不缺乏继续前行的动力。
电影表达的爱很多元。
父母亲一代虽老派但因为包容而持久;昭夫一代强调个性前途而不将就;孙女代表年轻一代更是和强势父亲水火不容却更喜欢奶奶的达观;昭夫和发小同学又是同事之间的友爱;母亲与牧师的黄昏恋爱;鸢尾花团队对流浪族的关爱;牧师反复说恶人亦天使的博爱……然而结局却都不如愿,恰是“人生小满胜万全”的缺憾美。
然后昭夫放下了一切,回到家,结尾那句:“那么,拜托你了,妈妈”,瞬间泪目,无比唏嘘。
妈妈此时此刻的喜悦是怒放的,如夜空中烟花。
从此又是整整齐齐一家人了。
里面给拾荒老人的细节很巧妙,终身的战争心理创伤是导演的反战理念;老人摔倒在教堂门口的自言自语,表达流浪汉也有对家庭的渴望;不听奶奶劝执意不要政府的补贴是民族自强不息的骄傲。
还有,吉永小百合怎么那么美啊?
80岁了怎么眼睛里闪闪的全是星星啊!
这是一部细腻而温暖的电影。
虽然,影片中的人们都有着各自的烦恼。
流浪汉大叔:不管有没有女人,生活都够烦的。
活着很烦啊。
儿子昭夫:我都有点烦这种环境了,我都想辞职不干,以后去当个牧师也好啊。
妈妈福江:怕有一天走不了路,下不来床。
到时候,不管干什么都得别人照顾我,这种事情多不好意思呀。
人生不如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放下烦恼,换一种活法也不错。
于是,昭夫终于辞职了,也签字离婚了。
这时他发现生活其实没那么糟糕,当他和妈妈仰望夏夜中绽放的烟花时,那一瞬间的绚丽和美好,给了他从来没有过的放松和享受。
是妈妈给了他温暖和力量,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要过快乐的新生活。
还是牧师说的好:人不能把压力都揽在肩上,应该每天乐呵呵地生活。
整部电影治愈而温暖,正像片尾的小提琴曲一样,如清澈的泉水,似轻柔的春雨,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宁静安详的美好感受。
4星半。
比起家族系列,山田洋之的母亲系列我倒是都没看过。
吉永小百合确实是能让儿子同学连生气都一直念念不忘的“漂亮妈妈”呀。
剧本太细啦,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去建立人物。
大泉洋出场时只是西装革履谨慎行事的人事部长,手下小姑娘稚嫩得都不会帮忙打马虎眼;然后又成了邻居眼中久未回家,是因为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但是镜头一转,你才知道这卸下面具的大人物私生活有多不如意,老婆女儿跑了,家里能说话的只有一台脑子不太好的扫地机器人,日常只能叫酸辣拉面外卖充饥。
在久违的“回家找妈”过程中,大泉洋从各种一惊一乍里软化了下来,终于找回本心,也终于抛掉了社畜的外壳。
社畜看这种片子未必会赞赏他的选择,但无法不共情,以及无法不好笑。
一种奇特的明朗,就像台词说的,反正不会再糟了。
小百合的恋爱插曲戛然而止,是让人意外的一笔。
本来大家都跟孙女一样磕到了,好好的把人家老牧师扔到北海道去干嘛。
但继任牧师是外国人这个细节仍然很好笑,小百合(小小声抱怨):听不懂了!
孙女是扮做叛逆酷妹的甜妹!
给父亲洗洗脑挺好的。
同学就,专注拖后腿一百年呀喂!
有点记不得了,导演是每部都会加反战元素?
45年那场东京大轰炸到底带给90岁的老先生多深的阴影啊。
这一部学的新词汇是“佃煮”。
这是东京一处不随时间变化的小街,有美丽蜿蜒的河流,古老的店铺,温馨的教堂,一位牧师爷爷,和一位袜子店老板娘。
影片一如既往的温情,闲适,充满人情味。
儿子本想看望老妈,谁知老妈很忙。
家里很热闹,仿佛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不久儿子发现,老妈恋爱了。
儿子在公司里将好友裁员,孙女对上大学感到迷茫,儿子工作不顺心,婚姻不如意,孙女离家出走,带着一堆烦心事的儿子,儿媳,孙女都到了母亲家里寻求慰藉,母亲的家这成了情感的避风港。
在日常的叙事中,有一种温情逐渐弥漫出来。
温情的来源就是母亲和牧师的夕阳恋。
和这个温馨融洽的恋爱故事相对比的是儿子和儿媳的分居,儿子公司不断裁员的冰冷现实。
影片中讲述了三代人的各自人生:母亲渴望爱情,儿子陷入困境,孙女感到迷茫。
影片延续了《东京家族》,《家族之苦》的叙事结构,通过3代人之间的互动,表现了美好情感和珍贵人性。
轻喜剧的风格,令人生的种种不如意逐渐变成云淡风轻的往事。
山田洋次,被称为“国民的山田”,电影中反映了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和社会风貌。
最终儿子做出了符合道义的决定,帮助被裁员的朋友留在了公司,但他的工作也干到头了。
他回到了母亲家里,和孙女,母亲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生日当天的绚烂烟花暗喻着他人生的新的开始。
3代人从此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虽然各有各的苦衷,但却充满希望和幸福,因为亲情的纽带将他们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他们是一家人。
影片以母亲的夕阳恋为主线,儿子的工作和婚姻为副线,讲述了3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支持。
虽然结局并非尽如人意,但一家人终于开心温暖的生活在一起,本身就是对当今冰冷残酷的社会现状的一种疗愈和弥合。
山田洋次善于挖掘人心中那点滴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隐形的纽带,将善良美好的人性基因注入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故事中,引起观众的由衷的共鸣。
从《寅次郎的故事》,《黄昏清兵卫》,到《东京家族》,《母亲》,山田洋次的电影总是充满温情,在从容不迫的叙述中,于细微之处见大义。
从平凡的小人物的故事中,总能看见变迁的时代和不变的人性。
他的目光细腻,温和,总是平视着世界,将一个个平凡普通的人生,变成真善美的化身。
好温馨,好浪漫哦。
没有生活的阅历积淀,没有对电影各种方面的积累,不可能拍的这么闪亮。
必是大师精作。
那感觉太饱满了,连细节都挑不出刺来。
如果一条条过细节似乎又很普通。
生活里可见。
但是又处处打动你。
让观众共情,又轻松。
全局没有一个反派。
依然故事有跌宕起伏。
每一件事的陈述都好清晰。
大爱此片。
btw,学了一个新词儿,原来日本文化中的足袋,是这个样子呀,哈哈。
——20240127•福州天堂电影院观影之《你好,妈妈》这是军军今年到电影院观赏的第8部电影,也是在天堂电影院观赏的第189部电影,同时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赏的第739部电影。
本片吸引了六男三女共九位影迷观赏。
日本的爱情生活电影真是太好看了,虽然投入不大,但是充满了家庭的温情和爱情的惆怅,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老奶奶做的“足袋”真是又精致又可爱!
老奶奶吉永小百合太棒了!
她的演技无可挑剔,把一个陷入爱情的老奶奶那种羞涩和纯情演绎地淋漓尽致!
当她失恋的那一刻,我哭了。
那个老奶奶爱恋的人啊,实在太残忍了,竟然忍心离老奶奶而去!
[捂脸]大泉洋扮演老奶奶的儿子,他是个失意的中年男人,他老婆女儿都跑了,家里能说话的只有一台脑子不太好使的扫地机器人,日常只能叫酸辣拉面外卖充饥!
事业上也由于负责公司裁员而被千夫所指!
他的痛苦谁懂啊?!
当他听说老母亲又恋爱了那表情真是百味杂陈!
[捂脸]永野芽郁扮演老奶奶的孙女,她漂亮善良,善解人意。
不过我没get到她的美,我觉得她长相一般般。
人生总是不完美的,爱情又总是令人惆怅,但生活还得继续,还隐约隐藏着一些希望!
“婚姻和工作都失败的我,开始与失恋的妈妈一起生活。
”精彩台词:我说不定有一天会被她“断舍离”扔掉在大公司,用下巴使唤一大堆下属。
是他的同事,感情很好。
感情好还露出这么可怕的表情?
一片一片米饼都是你老公用爱烤制的我真想让我老公听到你说的话。
你表白了吗?
没有。
我等他先表白。
泡完澡喝冰啤酒,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说什么裸体相见,真是猥琐。
过去,女人就是我的烦恼之源。
现在,没有女人又成了我的烦恼。
知美有喜欢的人了。
我本来以为今天是我很开心的日子。
小舞已经能共情奶奶我很高兴。
带我去北海道吧!
她真的好爱你!
她怎么会喜欢一个这么严肃的牧师。
今早起来我觉得切黄瓜的刀变得好重好重,我连瓶盖也拧不开了。
豆瓣评分8.1分,我给8.6分。
本片毫无疑问入选军军2024年观影四十大佳片!
没想到这部电影是日本导演山田洋次90岁高龄的作品。
《你好妈妈》是他“母亲三部曲”的最终章,真实的再现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在面对人生危机的时候,我们会如何寻找自我呢?
这部《你好,妈妈》很简单的故事情节却笑中带泪,导演用细腻勾勒出祖孙三代在混沌的生活中努力寻找自我,迎来明天的勇气。
在大公司担任人事部长的昭夫,面临必须裁掉昔日同学的窘境。
另一方面,中年男人婚姻貌合神离,父女关系也频频触礁。
他久违地回老家探望母亲福江,却发现家裡已经没了自己的位置,而失踪的女儿居然理所当然的在奶奶家蹭饭吃,和福江的亲密程度更甚於自己。
或许是为了夺回母亲的关注,昭夫开始频繁地回老家刷存在感,却发现母亲似乎变了许多。
甚至和邻近的教会牧师发展出了暧昧关系,让他倍受打击。
女儿舞倒是乐见其成,赞成奶奶恋爱。
福江和孙女小舞聊天,慢慢地打开了记忆的匣子。
她第一段婚姻,是不顾父母反对勇敢追爱换来的。
尽管那段恋爱故事,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非常不可思议,但至少这是她凭自己的意志做出的选择。
儿子成年后,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和教会牧师走得很近。
福江如少女般陷入了爱情烦恼中。
没想到当她打算鼓起勇气告白时,牧师临时决定回到故乡北海道的教会传教,这消息对福江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也让她正视起自己的心意。
吉永小百合所饰演的福江,在丧偶之后独居在邻近隅田川河岸的老房子裡,守护著丈夫所创立的足袋店。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一对神仙眷侣,直到在福江和孙女的谈话中才发现,身为女性,很难从严肃寡言的丈夫身上获得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所以寡居多年的她会对兴趣爱好都相似的牧师产生一种依恋之情。
但八十岁的福江还能有面对爱的勇气,而反观中年儿子却忘记了爱的本质,被世俗名利牵绊,是他对眼前的纠结与抉择,究竟為什麼让他不快乐。
片中的昭夫,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下,努力读书按部就班的工作。
于是在面临主流价值观裹挟的新世代青年,只能懦弱的面对人生种种考验。
山田洋次的执导下,不论是老家小院里的绣球花,还是隅田川上的绚烂的烟火,在隅田川的老城区里,山田洋次将人间的温情一笔一划的刻在了荧幕上,这些江户时代来来往往的人们,美丽与哀愁。
《你好,妈妈》正是因为母亲的强大与独立,才重新召唤他们重新建立了紧密的亲情纽带。
能很明显的看到山田洋介采取了小津手法的空镜,小津的空镜意味在于延长了主人公的情感长度,在笠智众凝视酒杯后的灯罩的七八秒的时间中,观者感受到了在未来恒久的孤独,既是未来又是永恒;山田洋介对于空镜的使用更多在于时间动态的促进和接下来会发生故事场景的预告。
隅田川的河流与桥与每每切换到都市场景前的幕墙形成明显的对比,山田强烈表达了自己对都市的态度,当片名出现在隅田川的桥与河流上,那么在观看最后的结局中也对大泉洋的选择毫不意外。
都市的建筑总是不断切换,玻璃制外墙棱角分明切割着画面,车辆的流动打破了都市间过于冷硬的态度,故事的发生当然在此刻展开。
长相突出的官九奋发在演员的赛道上和室毅成为日本演员间闪耀的窝囊废双子星,甘草配角和灵泉一样的编剧生涯在他的身上交相辉映,作为日影日娱的老熟人当然明白他的登场当然不只是为打个酱油,在大多数时候官九都以低垂的眉眼和脑门朝向镜头,情感和动作都被藏起,眼泪还得去厕所擦拭,甚至堪称懦弱,突如其来的奋起也是错手造成的失误,笨手笨脚的,连带着在工作中与朋友的交往都不分明,粘丝拉糊的动作和情态让人在心中崩溃“千万不要遇到这样的同事”。
城市白领的矜持和学生时代需要人照顾兼并,这是山田洋介在克制的情感中故意造成的冲撞,都市与故乡在官九的身上发生纠缠,开始与结束都需要他,一个稍微人格强烈的演员都达不成官九的完成度,当故事的刻意发生在官九身上时,他本身的黏糊感都让人觉得刻意变成了合理。
当大泉洋在影片中第一次回到家的时候,山田将返程简化成片段,晴空塔的全貌和局部以及常见的街景在空镜中被动构成时间的流动,与故事重返都市时线条强烈的构图相比更加的温柔。
而隅田川的河流是多么明显的隐喻,河流在地理中带来泥土与生机,在电影里带来古典的感情。
山田只进入了客厅,这是传统的待客居所,大部分家庭的争吵都在客厅发生,卧室是私人的场域,在大部分故事片中进入卧室便代表进入隐秘纠缠的感情。
在官九找到大泉洋的时候,争吵只传来声音,虞美人会的目光和向上的楼梯视角只是观众的探寻,官九和大泉洋的争斗只特写展现了几秒就滚下了楼梯,连卧室的全景都没展开,我想这不必展开,我们早已听够了中年人的抱怨。
话语的表达更多的是情绪的滥觞,气氛被烘托,心情被压抑,镜头反复的摇动,前额叶皮层早就被过度刺激,疲惫的眼睛早就需要眼药水缓解,所以请减少对人生的抱怨,让观众休息一下。
我们只需要从愚拙的扫地机器人上共感那一刻的挫败。
山田在前期和后期使用了同样的机位表达了儿子和母亲的不同情感,当大泉洋在与永野芽郁的争吵后,被母亲留在家里,喝多了的他躺在客厅的长条沙发上,山田将镜头放在客厅的门廊,高度降低到了榻榻米上,门框掩去了大泉洋一半的身体,唯一的光源打在大泉洋的屁股上,甚至停留的七八秒,这在电影里是漫长的七八秒。
这是毫无美感又被强烈设计的一幕,观者被迫直视在前半段山田对大泉洋的态度,看这个人的中年危机就好像看他窝囊的屁股,很丑。
而同样的机位被用在吉永小百合与永野芽郁倾诉自己的激越的爱(与影片中其他时刻相比。
)镜头凝视着吉永小百合抚摸永野芽郁的脚,对于之前吝啬到不肯给大泉洋崩溃镜头的导演而言,这充分的凝视可称为言情,尤其是突如其来夹杂着黑白的回忆,那是大泉洋的父亲为着吉永小百合的示爱,日本人总是讲究内敛,情谊都不肯轻易说出,但是比言语更炙热的是表达,脚是离心口最远的部位,丈量着脚的尺寸却仿佛丈量着心的距离,吝啬言语却给对方做了足袋,不能不说大泉洋的父亲其实很会调情。
行动的魅力在言语不足表达的时候格外体现,放胆的触摸在言语静默间更显得勾引,这也使得吉永小百合在棕色客厅间娇俏美丽神情被正确的凸显,本来就很奇怪,失去丈夫的妻子何以产生少女的神情,有了爱情的解释,这一系列的公式才成立。
牧师的牵挂似乎更在别处,导演借着牧师的传道表达了反战的观点,他的关心不被流浪汉所接受,他与吉永小百合的谈论间说到“或许他才是我的天使。
”当然这无疑表明吉永小百合梦碎。
流浪汉与大泉洋是互相表征,流浪汉象征着日本在战时的伤痛,他对于战争的伤痛更代表着导演作为战后一代的亲身经历,他不接受治愈 ,不接受国家,不接受衰老,企图用战时的精神顽固抵抗伤痛,但是处境的外化更表达了他的悲哀与一无是处。
他与大泉洋在隅田川桥上的相遇,岂不是曾经与现在日本精神的一次冲击呢?
谁都不曾理解谁,但或许借由大泉洋的选择给了答案,但这是否是一次田园牧歌式的躲避呢?
这次观影,戏外与戏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
这部电影从我踏进百老汇电影中心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当我兴致勃勃的推开影院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从门口延伸到厕所出入口的队伍,参与排队的大多数人,不是我习以为常的年轻人,而是一群白发苍苍的步履蹒跚的长者。
(香港习惯称呼长者,因此我就不用老年人这一称呼了)这群长者中有不少是夫妇结伴而来。
面对这样的场面,我不禁幻想——五十年后的我,应该也会像他们这样,尽管驼着背,尽管腿脚不利索,尽管五官退化,也要来到电影院,享受一场电影。
我关注的一个豆瓣友邻说"不了解当代青少年大概是老导演的通病"——这句话激起我强烈的反驳欲。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部电影本来就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而是面向老年人的。
这是一部属于长者的院线电影。
(在香港 称呼岁数大的人为长者而不是老年人我觉得这个细节非常好。
)长者也是院线电影的受众群之一,他们不应当被排除在外。
因此对于这次观影,有相当一部分感动与美好是戏外的经历带来的,甚至于它比电影本身还要值得我纪念、回味,因为这段经历确实让我感到余韵悠长。
另一个深刻的感受是,观影氛围会深刻影响你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我所在的这个场次平均年龄目测超过了六十岁。
观影过程中每次遇到编剧安排好的笑点全场一定会有人笑出声来。
大家都很开心。
因为提前看过影评,倒没对故事本身期待值过高,看完后反而是预期外的惊喜。
片中构图精妙但充满人情味,场景光暖而明媚。
只是有时台词的衔接和情绪转折有些生硬,制造的职场困境又显得过于朴素且与时代脱节。
但我想从短评中其他观众说的“闲笔”伊野先生,谈谈个人理解中这看似脱钩于时代的亲子隔阂。
在我看来这个角色反而很鲜活且充满记忆点,可谓“闲笔不闲”。
东京大轰炸把他的家人和归宿烧得一干二净,他因为从桥上翻进河里逃过一劫,而活到快入土还是一无所有,来到桥上差点乘着醉意翻身一跃,却被正在巡逻的年轻巡查拦下,巡查小哥笑着对男主娓娓道来老人的前尘往事。
也许桥与河水不是温柔的,但人情却是温柔的。
此时又突然想到牧师说伊野是“天使”——上帝也不会让儿时救了他的现在反而伤害他。
“你们做警察的那时候(大轰炸时)干嘛去了!
”“伊野先生,我那时还没出生。
”这段对话我也很喜欢。
生活在战时的老人们注定要与他们的子孙辈,出现相比和平年代的亲子们更强的代沟,就像那不再是生活必需品的足袋。
年轻人永远不能亲历老辈遇到的一切,而老辈也不会且无法强迫他们共情自己,反过来也如此。
就像儿子无法理解一生从不摆架子的母亲,为什么老了反而想任性一次,为什么会因为措手不及的失恋而尤其难过;母亲也无法理解精英儿子这个“开人的”怎么会比“被开的”更纠结难受?
结局看似淡淡的,在我看来却是亲辈对子辈无偿的爱和子辈对亲辈的理解与感恩,达成了亲情中最为圆满的两情相悦。
你说这未免显得高高在上,但现实中有几多亲子能做得到这一点?
(如果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欣赏此片,也许会有不同理解,交给其他观众置评)
#SIFF2023-24 反感一些假意亲密的劝告,用违背的方式抵抗疏离的事实。山田洋次有那么多经典家庭片,不必是这一部。
对死亡无形的恐惧,对无条件包容的母亲怀抱的渴慕,儿时记忆的阴影闪现……这种男孩式的撒娇甚至还容纳了母亲独立的爱情和对父亲隐隐的批判,也总有一场烟花让你轻轻微笑,山田爷爷总是足够温暖。/“漂亮的妈妈”让吉永小百合来演也未免过于完美。好久不见的宫九还是这么活泼啊!#BJIFF2024
古典好莱坞在亚洲的遗光
好质朴。正在裸辞,太tm应景了
拜托你了,妈妈!
《你好妈妈》社畜的烦恼苦闷失意及憋屈,加上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我们还是要尽力快乐的生活的道理。妈妈失恋了,吉永小百合演的真好。可是这中年为了朋友辞职了啊,这结局有些悬浮。巅峰时期的寅次郎系列。
很难评,就像为了一个所谓的结局专门拍的剧情,无聊且乏味。
特别喜欢。对我来说可能剧情、演技,镜头等等这些在这部电影里都不太重要了,它给了我一个脱离现实忘记一切喘口气的机会。最后看着花火绽放的那一幕坐在座位上不自觉地开始流泪,好像在花火绽放的瞬间自己心里积压已久的情绪也随之释放了,不是为任何情节而感动,只是被那一瞬间所触动。p.s.唯一遗憾是见面会最后唯一的提问名额给了一个普信男导演用来推销自己。
老山田拍这种喜剧真的是太驾轻就熟,下町人暖战胜冰冷摩天楼的故事固然直白,91岁的导演来总结再恰当不过。开头空镜头极小津,而后榻榻米镜头也一再出现,实际却来了个逆向小津故事。母亲家厅堂、厨房、后院的布置真的是六十年不变的寅次郎风
日本人拍纯欲和纯爱都是一绝,不过这个流水账确实无聊。
#bjiff14 第一部 以日影作为北影节的开篇实在太幸福了 好温暖好明媚 太真实以至于让人忽略剧情 不管这个世界上再多的破事烂事 只要妈妈在 就还有退路 在外面是独当一面的大人 在家是和妈妈赌气乱蹬腿的五十岁小孩 真的哭死 (小舞好漂亮(今年因为身体没有之前好 临近北影节突然产生畏难情绪 这部作为第一部真的有治愈到
7.3/10
我永远喜欢这样的温情片,像是另一个版本的三丁目。独上阁楼,那是自己出生的地方,外面放着烟花,全世界都在为你庆祝。你有勇气为朋友辞职,虽然离婚了,但也重新拾起自信和笃定。你好妈妈,谢谢你的垫子,谢谢你分享羞赧与哀伤,让多年前冲出房子的我又回来了。
30/8/2023 @ 英皇時代 [summeriff]。依然溫暖,每個人都總有d只可以自己解決既煩惱 // 估唔到宮九咁重戲喎 // 都係果句:山田爺爺要身體健康繼續拍落去呀🙏🏻
看不完
3.5
吉永小百合已经快八十岁了啊。有妈妈在就有家。孙女不想和父母住了,回到的是奶奶家。儿子有烦心事了,也是去妈妈那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妈妈正在为失恋而痛苦的时候,妈妈听说儿子丢了工作,而且即将离婚,立马也不借酒消愁了,敞开怀抱,欢迎儿子回家来住。“要是没钱的话,我就把我的人身保险给退了”。自己的烦恼算什么呢?孩子的需求就是母亲最大的牵挂。山田洋次真是拍了很多这样温柔的电影呢。
逃不脱的爱n吃女。唉,就这样吧。
这不一般,情节不够精彩,白描也不够有韵味
5.5。第一部山田洋次,可能是個最糟糕的開端選擇。彷彿是一個七八十年代的劇本突然被從故紙堆中翻了出來,導演也衰老得只剩下將文字相當機械地轉化為分鏡的能力,演員則像是剛從話劇排練廳裡拉來客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