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这个故事,遇到一个人,经历一些事情,最终找回自我。
大帅拥有李淳风这样的知己,死后依然引导他;也有遇到巧儿这样让他重拾生命温度,从活腻了一心求死中解脱出来的人 。
巧儿是寿终正寝的,这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不需要任何添油加醋。
大帅完成了对他的承诺,给她一个太平盛世;她也让大帅看到了黎明百姓和世间百态,将大帅从杀伐的世界中拯救,感受到世界美好,生命的热度,明白一碗老鸭汤可比长生不死更有味。
两个人之间是相互救赎,经历一段故事点亮一束光,最后互不打扰的故人,即使是彼此舍不得对方的师徒,也是很自然的关系,不要把所有男女关系都往无聊的的爱情上靠!
故事是简单的,但是能把简单的故事讲好是很复杂的。
把大意义,生命永存,人生迷茫融入一个简单的切片中。
甚至在历史的空白做文章,明知道历史走向 但还是好奇剧中人物会如何做。
批评之前先夸一夸,煽情的时候情绪到位,笑点不少,配乐不错,打斗很帅,知己的故事线很戳我,画面也很好,绝对不是什么粗制滥造。
可惜缺点更多一些,人物塑造不到位(或许是我的问题,只看过电影没看过剧集)。
煽情和笑点的切换很生硬,有些出戏。
打铁花前面那段在架子上的跑动,动作很奇怪。
剧情就更难评了,反派开头那个慌张绊倒的样子(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太监之类的角色),跟后边囚禁皇后用替身的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太割裂了,一个有权谋的人做到这位置的人,会这么沉不住气?
你可以强行说他是在掩饰,可是演给谁看的呢?
给观众吗?
就离谱!
就给我感觉导演突然一拍脑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没想到吧他就是反派,然后还觉得自己这反转挺高明。
就从反派喊身边随从那句太子开始我就知道后面剧情了,唯一能算出乎意料的就只有把被囚禁皇帝放出来那段了。
还有很多处,越写越多就不说了。
好的作品不光需要好的美术,剧本更是灵魂所在。
只能说国漫的路还长呢。
这电影分数虚高了,至多六七分吧,八分不配。
袁天罡的「致仕」实则是入了他自己的世。
从头到尾李淳风才是那个窥到天机和看的最明白的平凡的「神」,他能自己选择生死,自己选择自己的大道。
而那不死不老的袁天罡才是凡人。
李淳风早算到袁天罡会遇见樊巧儿,早就算到他厌倦的不是朝堂而是袁天罡找不到生的意义。
当打铁花的光亮起的那一刻,有个细节是袁天罡的眼睛被点燃却立刻变得暗淡起来,他其实那时候才发现自己一心求的死并不是为了摆脱这个无谓之世,甚至那一刻他对这个所谓的盛世却烂透了的地方还有些心生喜欢了,他想摆脱的是「死亡」概念本身。
所以李淳风利用自己的死亡给挚友带来生路,用最后一个空白的锦囊让袁天罡自己想明白自己一百多年所求为何。
三条线都写得特别出色,哪怕章五郎没头没尾但最后夺权也闭环了,用章六郎完善了人物弧光。
袁天罡x樊巧儿一个一百多岁的“年轻”人和十五岁的少女组合就和杀手不太冷一样,——甚至更带感。
毕竟他们不是友情,不是爱情,不是师徒情,就是一句「爷,我不纠缠」的交情。
樊巧儿其实还真没错,生死都是袁天罡欠的,他们就是注定一人生一人老带来的错过。
「爷,你胡子呢」「食言总是得付出点代价」我磕生磕死。
一天是不良人,也不会一辈子都带着不良人的枷锁,从此不良人和不良帅都因为这部电影有了烟火气。
「我辞官了」
天罡传的期待是值得的,从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不良人第六季的观感,如果能在电影院上映就好了,让所有人都看看什么是国产动漫的巅峰之作,什么是用心在做动漫。
不良人系列我也算追了很多年了,这部动漫里的灵魂人物就是不良帅袁天罡,人气甚至超过主角团。
一出场无论是智力还是武力都是天花板,忠于李唐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使设计让李星云杀死了自己,他的影响力依旧在,最后,李星云也终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成为了下一个不良帅,下一个他。
主线动漫里只展现了他的忠心耿耿、足智多谋,至于情感方面还是有所缺失,只有与李淳风的知己友情,和李星云的师徒情、君臣情,毕竟是活了300年的人了,早就超脱凡世之外,支撑他继续活下去的信仰只有恢复大唐江山。
而这部外传也算是让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吸引人,原来冷血的不良帅也有柔情的一面。
影片一开始,袁天罡辞官隐退,好友李淳风前来看望,“活腻了?
”“腻的是朝堂之上循环往复的尔虞我诈,腻的是鲜血和惨叫化成的种种死亡,我演了百年,看了百年,简直荒谬至极。
”好友的离世,让他变成了彻底孤身一人,毫无知己朋友,毫无感情流露,完成好友的遗愿成为了他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第一个骨灰葬在安乐阁,在那里遇见了樊巧儿,一个身世悲惨的青楼女子,但是却乐观开朗。
她帮助他安葬了第一坛骨灰,了却了第一个愿望。
但是章五郎找了过来,为了长生不死药大开杀戒,一个不留(至于原因我还没想明白)。
樊巧儿的姐姐为了给她赎身,偷偷拓印了药方,却引来灭门之祸。
从袁天罡淡定的样子中可以看出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鲜血和惨叫化成的种种死亡”,不闻不问,走向出口。
危急关头,樊巧儿死死抓住了他的衣角,这是求生的本能,绝不能放手,在鲜血和烈火之中,在无数军士的注视之中,一个满是伤痕的女孩,紧紧抓住他的衣角,随他安全的走了出去,走向希望,走向光明。
当时那个场面震撼到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后面樊巧儿想要报仇,求袁天罡教她武功,即使彻夜跟随,用尽办法也不能打动这颗冰冷的心。
最后从火堆里,一双满是烧伤的手紧紧捧起纸上的图案,告诉袁天罡是打铁花,竹林里飘落了一片花瓣,他终于心动了,不知是少女的坚持还是好友的显灵。
当袁天罡接受樊巧儿的时候,她哭的一塌糊涂,终于有了依靠,这一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怎样的结局才能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这也是我第一处落泪的地方)“我只教到打铁花为止”“嗯”“学成与否与我无关”“嗯”“你找谁报仇与我无关”“嗯”“你的死活也与我无关”“嗯”“事成之时,你我两不相欠”“绝不纠缠”做好约定后,一束光照到袁天罡的脸上,正如他的内心,被一个坚强的小丫头触动了。
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拯救产妇的那段故事让袁天罡看到了巧儿的善良,看到了生命之光,不愿看到她哭泣,教她如何止血。
一个他口中只杀人不救人的不良人,从她开始,救了一个又一个人,今后还要拯救这天下。
还有那段皮影戏,我本来觉得巧儿上去强行说故事的情节会很尬,但是说着说着就出乎意料的感动。
“袁天罡这个人,寡言少语,总是板着一张苦瓜脸,不修边幅,他烤蘑菇总是烤糊,给驴起名字的品味还很怪,但他玩套圈还可以,一把全中。
他还是个很有本事的大国师,占星卜卦的本领乃是一绝,;他还是个好大帅,体贴下属,以德报怨,属下都十分敬他;他还是个好老师,从不嫌学生愚笨,总是耐心指导,倾囊相授;他还很有爱心,爱护动物,会对性命垂危的产妇施以援手;他还是一个对朋友很好的人,朋友的遗愿他一直铭记在心,并帮他达成。
和他相处久了,你会发现,你会发现他的眼睛亮亮的,暖暖的”。
逃过了不良人的追击,终于看到了如烟花般灿烂的铁花,第二坛骨灰随着明灯飞上天空,洒落在这片美好之中。
约定的时间到了。
“爷只教我到看见打铁花为止”“嗯”“学成与否与你无关”“嗯”“我找谁报仇与你无关”“嗯”“我的死活也与你无关”“嗯”“事成之时,你我两不相欠”“绝不纠缠”“我希望这世上不会再有我和我阿姐这样的人了,大家都能活在盛世中,丰衣足食,怡然自得,想干啥就干啥,这样,也就无需再有爷这样的人了。
”“如果我没死的话,爷再陪我过生日吧”巧儿潜入宫中,报仇无果,反而被抓了。
袁天罡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心不在焉,终于随心而行,一人单骑闯入大殿,用珍贵的长生不死药方换回对他来说更加重要的巧儿。
一个之前曾经害得她家破人亡的药方,如今却成为了交换她的筹码,她这一次拼命冲向他,再次抓住他的衣角,在无数军官将士的目光里,在这最高权力的殿堂之上,随他走到门口。
而这次门一关,不用逃命了,他们要共同战斗。
打斗场面依旧精彩,丝毫不弱于不良人第六季里的西宫之战,最后由巧儿亲手完成复仇。
(可能有人在纠结反派的战力怎么能和大帅相提并论,还要靠着天罡诀力挽狂澜)“我今天就要实现你的生日愿望,丰衣足食,怡然自得,活在盛世里,想干嘛就干嘛”。
袁天罡最终选择了和李淳风同样的方式,用假死来摆脱这尘世的烦扰(后来李星云也是如此效仿),在暗处依然维护着这和平盛世。
他还救出了武则天,她手上写着“李”字,也算是完成了袁天罡的恢复李唐江山的愿望。
待到开元盛世,一只发簪在巧儿生日当天送到了她的面前,他一直在帮她实现生日愿望,也是他自己的愿望。
他可能还在暗中关注着她的生活,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子孙满堂,用无限的生命默默陪伴有限的岁月,因为这段故事,还她一个盛世。
好动漫会在一瞬间戳到人们的心,李淳风跟袁天罡说的那句,“我快到日子了,我不会吃不死药,世上可怜人有你一人足矣” 听的我起鸡皮疙瘩!
配乐和画风绝绝子!
合适的时候突然一曲子直戳心窝窝!
人物塑造上也很棒,章五郎伴君如伴虎多年,一上来柔弱的白甜感和杀人时的狠心对比很明显(画的倒挺帅)!
人物画风太细了,衣服上的针线纹理、毛孔、睫毛都太真实了!
剧情更牛,这不比那些奇奇怪怪的古装剧好看一万倍!
李唐背景,人物真实,性格也符合人们对该人物的印象!
江湖侠义、铁骨铮铮又柔情似水,除此之外又很搞笑,不良人老头跟说相声一样,笑不活了!
风水学、针弩的中医理论、打铁花,满满的国风元素!
第一次看画江湖,曾经尝试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看但是年代久远没看下去。
还好本片剧情独立不影响观影。
-- 剧透分割线 ---一般来说想在电影里面描绘一个中国式的反派是非常难的。
连类似灭霸深度的反派都需要很多部电影的铺垫。
更别提一个中国式的反派。
最关键的一点隐忍。
本片仅用十几分钟就做到了。
对不良帅毕恭毕敬的态度,以及开杀后癫狂的极致反转。
非常震撼。
印象当中我从没在电影中见过这样的反派,更别提动画电影了。
你见过哪个大Boss为主角捡屎的字面意思的捡屎。
由于电影时常的限制想要剧情能够快速推进又不让观众觉得太快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
并且于此同时还要把人物立住并让观众记住就变得异常困难。
本片前三十分钟就同时做到了这两点实在是非常难得。
立住两位主角加反派boss的人设同时交代完主要剧情及冲突,实在是完美。
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操作。
取巧而又令人叫绝的一点是借助了很多文化记忆(中国人的共同认知和记忆)。
只需要把这些符号展现出来观众立刻就能明白很多事情,而不要冗长的交代,剧情也不会觉得推进过快。
易经,风水,断发,锦衣卫,国师,千岁,桃花等等,等等。
中段处理略显不足,感觉导演需要是类似这个杀手不太冷之类的剧情过度,但是处理的并不好,缺乏可信度。
但我这个评价是给予与《不太冷》这样级别的作品对比。
最后的高潮也是商业式套路式的处理,中规中矩。
隐忍式的反派最后来场热血式的战斗也有种反差感的戏剧张力,还行。
作画,音效,音乐基本都挑不出毛病。
国产好电影越来越多了,实在是件幸事。
感谢周导,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袁天罡,虽然最后的打斗有些近乎魔幻,武则天的部分也略显离奇,但瑕不掩瑜,依旧是国漫之光!
见识到了什么叫中国故事:武侠故事搭配中国独有的浪漫,打铁花,孔明灯…当永生之苦被新生消解!
有好多细节刻画也很精彩,梗很密集,有泪有笑,配合着毛大师的音乐真的太棒啦!
看没看过不良人系列番剧的都不能错过!
后面还埋了不少伏笔,期待续作,给制作组点赞!
昨天去私影和女友一起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不良人新作,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悲痛惋惜,这么好的电影,竟然不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体会不到最佳的观赏效果,真是遗憾啊!
先说结论,好,很好,非常好!
这是我2023年看过的最好看的动画电影,应该也是目前最好的国产动画电影。
而且观影门槛低,基本上就算是一部独立的作品,即使没看过不良人的朋友,去看了也不会很突兀,当然不会像我这么激动,但也绝对精彩感人,推荐大家去支持一下,9块钱买不了吃亏!
然后来展开说说。
先说基本剧情,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准的好莱坞电影故事,类似《这个杀手不太冷》。
大叔和萝莉相遇,共同经历,最终各自完成救赎。
剧情方面确实不够出彩和优秀,但是也绝不拖泥带水,冗长突兀,整体节奏非常连贯,高潮迭起,文戏武戏穿插合理,结尾精彩感人,可以说剧情上虽然没有不良人456季的精彩纷呈,但对于一个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且考虑到这是不良人系列第一部电影,肯定要照顾到最广大的观众,因此刻意降低了门槛,剧情简单传统,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接受,由此进入不良人的世界,喊出那句,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
然后说说不良人系列的一贯亮点,打斗部分,就一个字,帅!
不良人系列,基本从第四季开始,就着重开始突出打斗场面(毕竟有钱了,技术也好了),核心就是造型帅、音乐燃(唢呐无敌!
)、节奏爽。
作为老观众,观影过程真的非常过瘾,基本每次打斗都能唤醒心中的回忆,其中数次动作致敬了456季的经典片段,瞬间代入,血液沸腾。
无论是大帅前期的轻描淡写一骑绝尘,还是中后期各种一人单挑世界,以及最后的决战神仙斗法,只能说两个字,无敌!
李星云充其量是个天暗星,袁天罡才是永远的大帅!
之后就是不良人系列的另一大特点,疼。
是的,我觉得这是不良人系列之所以成为国漫经典,尤其是收获这么多成年粉丝的核心,因为它非常现实、残酷,体现了很多成人世界的弱肉强食、忠孝难全、情感淡漠、功利现实,也因此里面的情节设计也好,人物行为也好,都会让人觉得,哇,这个人好狠,或是,嗯,这很合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亦或者是,确实,换了我也只能这样,没办法这就是理性分析后的最佳选择了。
所以很多时候看不良人的观感非常压抑,你会被沉重的现实,人物残酷的命运,世界的灰暗,压得喘不过气,也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英雄人物的行为举止必然是两个字,惨烈,或者是悲壮。
Happy ending从来都是哄小孩的,不死人的战斗是没意义的,在浓厚的感情在现实利益面前也是会崩塌的,人物只有经历巨大的痛苦才能成长,这些所有的设定,都会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一个字,那就是疼。
心疼主角的遭遇,心疼配角的命运,心疼世间凡人的疾苦。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不良人这个组织的核心:不计代价隐忍负重,默默为治国安邦社稷安良保驾护航。
是的,不良人的核心三观就是这么正,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这部作品,一朝入坑永不退圈,除了精彩的剧情,炫酷的打斗,感人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那个如金子般在黑暗中微微发光的赤子之心。
最后,就要说说不良人系列最厉害的地方了,那就是人物塑造。
正如之前说所,不良人系列整体非常残酷现实,里面的人物大多经历悲惨,性格复杂,且不良人系列的编剧极擅长也描绘人物内心的波动变化、挣扎、迷茫、悔恨,以及最终的不破不立,醒悟蜕变。
也正因如此,它才能不断的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角色,而这一部作品,塑造了一个终于从凡人蜕变为世间无敌的不良帅袁天罡。
这一部的故事核心,讲的就是已经活了120岁的袁天罡,看淡世间名利,失去生活的意义,是如何在好友李淳风的一步步设计下,从新找回生命意义,蜕变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对李唐王朝忠心耿耿的不良帅的。
不良人从建立初期开始,就是皇室的刀,无限杀人,而袁天罡自己,作为不良人统帅,战力天花板,不死之身,自然参与了最多的杀戮、斗争、阴谋、欺骗,他辛辛苦苦保了四朝皇帝,眼看着身边老友一个个老去,最后连唯一的知己也要离开,就剩自己孤独的活在世上,还要重复着永无止境的杀戮,这份孤独、寂寞、痛苦、空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而他的知己好友,算命大师,计谋奇才,唐朝第一规划师,调皮捣蛋小能手,风骚浪漫大才子,李淳风,自然都看在眼里,怎么可能忍心自己的好友如此难受,必然会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然后再安心归去,享受平静。
他给袁天罡设计了三个难题,或者说给了他三次选择,让他重新思考生命,思考人间,思考自己的命运,从而最终找到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第一个难题,就是要不要救巧儿,要不要收她为徒,教她武功。
李淳风把他支到青楼,算到了那场腥风血雨,也算到了巧儿会依靠他活下来,并对他死缠烂打求他帮忙。
而袁天罡需要选择,救不救,教不教,帮不帮。
而果然,巧儿那股倔强的生命力,为了目标永不放弃,又心地善良的纯真,打动了袁天罡,让他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那种最初始的善良美好,顽强不屈。
而这种感受,在巧儿帮忙生孩子的时候,达到高潮,那一段的刻画极其精彩:一面是他独自坐在桌前,回首自己一生的杀戮,尸山血海,鬼哭狼嚎,他被无数的生命离去压的喘不过气;而另一面,伴随着生育的大出血,以及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打破了他的困境,同样是流血,同样是奋力挣扎,但是这一边却代表着新生。
那一瞬间他悟了,杀戮与新生本就是世间正常的轮回,他看惯了尔虞我诈厮杀毁灭,却忽视了生命诞生顽强拼搏,世间不仅仅只有杀戮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希望。
第二个难题,就是救不救这世间百姓。
他依据李淳风的指引,带着巧儿来到龙乡县,吃了热乎乎的鸭血粉丝汤,收到了巧儿送的糖人,和老部下一起大战不良人军团,最后一起看了精彩纷呈的铁花,放了代表心愿的孔明灯,看着李淳风的骨灰缓缓散向人间。
他感动了,他感受到了作为普通人活着的温暖,那种世间和平,百姓安乐,欣欣向荣的美好社会,让他不禁动容,让他体会到了自己这一百二十年为李唐王朝鞠躬尽瘁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使命感受到十足的成就感,让他对活下去重新燃起了渴望。
因此他决定,要救这世间百姓,继续为李唐王朝续写盛世的繁华。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个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下属良臣,那此时他已成长为了以天下为己任,心甘情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合格不良帅。
之后他突入皇宫,大战章五郎,救回武则天,立下太子,等等一系列的举动,也就都顺水推舟了。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李淳风给了他第三个命题,那就是如何活着。
这一次,好友明确给了他答案,那就是随心。
袁天罡的性格和李淳风大不相同,在之前的故事里,他的形象就是一个忠心耿耿,做事干净利落,做人规规矩矩,心思缜密考虑周全,非常理性,非常正直的一个典型的良臣。
而李淳风则是一个天性浪漫随意,想法天马行空,从来只考虑随不随心,不考虑合不合理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智将,或者说仙人。
因此他明白以袁天罡的性格,要想找到自己的自由非常困难,他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扮演着世界期望他成为的角色。
因此这最后一道难题,就是要袁天罡选择,真正为自己而活,顺应自己的心意而活,不再考虑世间那些繁文缛节,君臣父子,三纲五常。
而也正是这一步推进,彻底促成了大帅封神之路,他内心的霸道开始觉醒,那种舍我其谁,天地万物为刍狗,本帅掌控一切的感觉来了,绝对理性绝对强势绝对力量,他开始遵从内心自由自在的掌控天下,尽情杀戮,精心策划,主宰人间,霸道无比,自由自在。
所以他才会放心让章五郎造出不死药,而不是直接一招秒了把风险控制到最低,就为了能够酣畅淋漓的打一架,体会一下濒死的乐趣。
所以他才会不惜烧毁面容也要回去救下武则天,只为满足巧儿的生日愿望。
所以他才会后面不惜以身做局请李星云出世,安心赴死。
是的,从这一刻起,他开始活的像个人了,有自我了,有任性和冲动了,他开始真正随心而动,为自己而活,也终于成为了不良人永远的大帅,一朝封神!
所以我总结说这一部的本质,讲的是大帅封神之路,一点毛病没有。
除了大帅之外,李淳风的形象塑造的也非常成功,可以说是国漫魅力天花板,从来没出场过却已经成为了万人迷,那种境界让人无限神往;而樊巧儿的角色同样让人心疼不已,爱惜不止,她的悲惨经历,她的顽强不屈,那股子倔强拼命的劲儿,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香港电影《智齿》,真就是全世界都是黑白的只有她一人五彩斑斓,生命力旺盛,集人间美好希望与一身。
此外还有搞笑担当的老一代不良人,处心积虑杀伐果断的大魔头章五郎,出场不多但存在感十足的驴子追风,等等。
最后说了这么多,再次向大家推荐这部作品,推荐整个不良人系列,绝对的国漫之光。
最后的最后,让我再说一次,恭迎大帅!
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
2023年12月30日星期六
高傲冷酷的大帅竟还有如此铁血柔情的一面一向高傲冷酷的大帅竟还有如此侠骨柔情的一面,真是令人大开眼见。
大帅对李星云算是仁至义尽,关怀备至了吧,为他筹划好了一切,铺好了所有的路,最后更是把自己的心脏都留给了老李,可三百年后的大帅对老李大多数都是以霸道行之,几乎没有露出过这样的情态,导致老李一度误会大帅是个“权臣”而对巧巧呢,大帅的柔情,温度,似乎都毫无保留的给了她,都是真情流露,既传授她武功,又竭尽全力满足她所有的愿望,为了她更是孤身一人回到皇宫,这一系列放在第三百年后的大帅身上是难以想象的....两相对比之下,看看假李的下场是多么的悲惨,感觉人设反差有点大啊,不过也可能巧儿就是大帅那最后的温柔。
再看,除了巧儿,谁能令我大帅后退半步,巧儿,请记住这个让大帅后退一步的小姑娘。
这是大帅最后的柔情,大帅把胡子刮了就是最好的态度。
一刷《画江湖之天罡》(简称《天罡传》)觉得不像《风语咒》那样有更深层的人文、哲学思想且极致反套路,一些情节还是可以预见到的,似乎不及《风语咒》完美。
可没想到《天罡传》后劲大,不知不觉竟然刷了N遍。
《风语咒》当时也只看了两遍。
思来想去,我究竟喜欢《天罡传》什么呢?
首先是情感。
再高妙的技巧、再高深的思想也敌不过真情实感。
有时就是为了听片头配乐,又刷一遍。
钢琴、萧、大提琴、管弦交响以及最后的人声,起承转合,波澜起伏。
尤其大提琴起来时,配合三峡穿行的画面,一次次跟着袁天罡心碎成灰、凄怆苦悲。
忆起多年前为至亲写的悼亡诗:“茕茕怆然兮心之靡摧,非吾四时兮宙宇同微。
”像极了万念俱灰,说天下人乃至自己都不过一滩烂肉的袁天罡。
宇宙也不过一粒尘埃,又何况渺小的世人。
导演周飞龙谈及三峡穿行画质不够好,是因为作曲毛亮拿到的画面有这部分,而最开始的定稿删除了,但毛亮已经写了大提琴部分。
周导觉得大提琴部分非常符合袁天罡当时心境,不忍舍弃,临时又补了三峡穿行的画面。
知道个中原委后,更明白了这世间或许从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情感无外乎都是那些。
电影中的袁天罡、周飞龙、毛亮、我……在大提琴响起那一刻,应该都有过或能体会到相似的心境。
“念天地之浩淼兮山河远邃,观其自变兮物我皆非。
”当然,绝大部分观众更关注袁天罡和樊巧儿之间由疏到亲的情感加强,虽然这部分有点套路,但确为经典的套路。
最后他们之间似师徒、似父女、似朋友的情感也确令人感到温暖。
但我感触更深的则是恻隐之心,即孟子所说的四端之首:仁。
发端于不忍善念,譬如袁天罡对巧儿、吕大、吕大女儿、曾经的下属,譬如巧儿对吕大女儿……。
这也是章五郎被刺后看到巧儿,断定袁天罡肯定会出现的原因。
敌人往往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袁天罡觉得自己已断尘念,但其实一直有着恻隐之心,正是这一丝不忍,让他在走出安乐阁时没有拒绝巧儿的跟随,甚至表态保护巧儿;让他在看到巧儿烫伤的手后,有了一丝松动;让他在感受到巧儿救助产妇的善良后,尽心传艺,由“或有可乘之机”到“杀之必成”……但要究这恻隐之心,巧儿更在之前。
带领袁天罡来到安乐阁,袁天罡打赏五枚铜钱,她只取三枚。
她说的不容易,显然是通过袁天罡衣着和代步工具判断的。
能对青楼客还存恻隐心,足见至善。
因她展现出的纯真与善良,让袁天罡选中她侍应,从而有了交流,有了情感,多了一分不忍。
所谓的因果不外如是。
此外还有樊灵儿对妹妹的呵护之情。
倒在血泊里的她一滴泪滴划过眼角,看着妹妹替她走出了安乐阁,临终前也算一丝安慰吧。
凡此种种,人间真情,古今如是,不失不央。
其次是人物。
《风语咒》走思想向,人物尤其配角比较符号化;而《天罡传》走情感向,人物刻画更细腻、立体且符合时代特质。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大叔和萝莉的互相救赎,更是袁天罡们的自我寻找。
开篇讲一位厌世的百岁老人,但他厌倦的到底是什么?
袁天罡厌倦的不是杀戮本身,而是被当做统治者争权夺利的工具所行的杀戮之事。
张柬之和吕大为巧儿演绎袁天罡往事时有个烧纸条的镜头,纸条上写着“越王李贞上下五百三十六口已毙”。
历史上的越王李贞是李世民第八子,相当于武则天的儿子或小叔子,起兵反对武则天专权,兵败自尽。
李武两家的争斗属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严格说没什么正邪之分,所以被一方当刀用的袁天罡才会觉得厌倦,在这个时候弃官。
但通过故事开头他吟唱的《龟虽寿》、对世人的丝丝不忍、在吕大家内心与李淳风对话……所展现的矛盾心态都表明他并没非真的毫无挂碍。
他在乎的东西还很多。
袁天罡最后出现在通天宫是为了救巧儿,但不仅为巧儿一人,更是为天下百姓。
李氏皇族和武则天虽然都不够好,但只为了试探袁天罡是否真弃世兼灭口就能屠尽安乐阁的章五郎比他们更坏。
李武两家的争斗基本还只局限在统治阶级内部,但如果让比他们更坏的章五郎上位,腥风血雨就会扩散到权贵之外的平民百姓。
在通天宫,袁天罡对巧儿说食言要付出代价,这里的食言不仅指和巧儿之前“与我无关,绝不纠缠”的约定,还指他在安乐阁对章五郎说的“与我无关。
”袁天罡放心不下的终究还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影片里表现袁天罡心有挂碍的还有一处:他在安乐阁问老鸨是否认识李淳风。
这处实在是太经典了。
执着于给挚友寻找埋骨佳地,挚友选了凶煞之地,便觉定有别情,试图通过此地之人找出原因。
足见袁天罡实在是个十万个为什么和真的很在乎,根本不可能弃绝尘世。
无论看多少次,每次看到他眼里希望的光在听到老鸨一顿胡扯后逐渐熄灭,还是忍俊不禁。
一个小情节,既丰富了袁天罡的内心,又塑造了狡黠市侩的老鸨。
影片里配角也很丰满立体,最想说的是武三嗣,大概是把真实历史上武三思和武承嗣的名字捏一块了。
不管叫什么,代表的是武则天的侄子们,就像章五郎代表了武则天的男宠们,如张易之、张昌宗。
因为视力不好又脸盲,一刷时看到章五郎对武三嗣说“太子殿下”,还以为是一个新人物。
毕竟电影是演绎,不是照抄历史。
但总觉武则天立的太子对章五郎唯命是从有点奇怪。
及至后来武三嗣对章五郎说“您章家的太子”时就更奇怪了。
二刷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人,进而明白其实电影里的武三嗣和真实历史中武则天的侄子们一样从来没有被武则天立为太子。
之所以章五郎会称他为“太子殿下”,是因为他们达成了某种私下约定,即武三嗣助章五郎掌权,章五郎再用武则天的名义立武三嗣为太子。
但到剧终,立太子这个许诺都没有兑现。
后面所谓“章家的太子”也不过是武三嗣在章五郎面前做小伏低罢了。
这两个人很像。
章五郎能在袁天罡面前俯首听命,隐忍筹谋,武三嗣又何尝不是。
他知道武则天看不上他,想当皇帝走武则天路线没戏,只能等章五郎控制武则天后利用章五郎假传圣旨。
但他也清楚章五郎的野心不止控制武则天那么简单,所以同样在伺机而动,否则巧儿岂会那么容易接近章五郎。
通天宫大战最后下的命令更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利用章五郎控制或者杀掉武则天,再等袁天罡章五郎斗得两败俱伤时,将二人一并诛杀,他便可顺利登上帝位。
可惜他只看到了袁天罡为巧儿和章五郎结下的私人恩怨,无法体会袁天罡为国为民的大义。
章五郎这个反派主角塑造得也甚合我意,有文化、有野心、有诡计、有狠劲,这样的四有青年才符合我对武则天的想象。
中国古代唯一一位女皇且政绩评价不低,就算找面首也不可能找个脑袋空空的文盲,总须思辨古今中外,指挥五音六律,言谈诗词风雅,行事谋定后动。
给章五郎炼丹配的两句诗“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实在太妙了。
这首传为武则天所作的《腊日宣诏幸上苑》又称《催花诗》,前两句是“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后两句由章五郎念出,既表现了他焦急的心情,又暗示了他称帝的野心。
第三,诗意周唐。
真正的诗意不是像《长安三万里》那样牵强拼凑故事,生硬堆砌诗词,而是通过故事、人物、台词、画面……让观众感觉到片中人自然而然地把诗词歌赋当做表情达意方式,而非炫耀记忆的工具,进而自己也被引领进入这种以诗代言的模式。
去年《封神第一部》上映时,我刷了五遍。
到后面情节已经烂熟,有时就是坐在影院闭眼听台词,享受古韵的氛围。
其实影片里的服化道和商周易代之际相去甚远,若说服装可能蓝天野那版《封神演义》更接近真实情况。
当时的语言既不真如台词那般结构,发音也大相径庭,但影片所展示的确是我想要的商周气象。
毕竟故事片不是纪录片,就是给人做梦用的,为什么不做美梦。
慕古但不泥古。
《天罡传》也不是复原款,且偏武侠风,但由各种元素综合所构建起来的诗意氛围令人享受其中。
虽然真正引用的诗句很少,但与情节、人物融合得足够好,再加上古意盎然的台词,令人仿佛置身周唐。
表现着急不是亲自用鞭子抽炼丹工人,而是吟两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骂人前先要比兴“草芥蜉蝣,岂知晦朔”(草芥用在此处个人觉得有争议。
如按《逍遥游》原文,应把草芥换成朝菌。
毕竟大部分草本植物的寿命不仅超过一天、一个月,甚至有些多年生还可经年,而菌类普遍很短。
当然用草芥可以理解为章五郎对巧儿、安乐阁众人这样的平民百姓的轻视,把草芥看做蜉蝣的定语,像草芥一样的蜉蝣。
对百姓的轻视昭示了他不可能是一个好的统治者,正因如此袁天罡才不能不管。
这样看,用草芥也是可以说通的。
);狎妓嫖娼都要先吟诗作赋。
(当然嫖娼是不对的)。
影片里用的最多的一首诗是曹操的《龟虽寿》。
开头袁天罡心灰意冷时唱过,结尾又复踏。
每次都是前四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其实故事的走向早已隐藏在后四句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如果换成仲长统的“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可能袁天罡真的会”人世可遗”了。
而像“物有生死,理有存亡。
不死之法,遁天妄行。
……”这样的骈文台词,对构筑诗意同样重要。
除了引用诗歌和优美的台词,诗意还体现在传统中式美学所讲究的意在言外,即言语中的机锋。
章五郎和袁天罡在安乐阁花园中的对话最为典型。
“长途跋涉,也来长安逛青楼”:男宠离开主子开始撒野欢儿。
“风太大,火都不稳了”:谎话扯太大,傻子都不相信。
“就是只猫”:别高估自己的能力。
章五郎到底什么时候囚禁武则天的?
得知袁天罡辞官后还是屠安乐阁后?
我倾向于得知袁天罡辞官后。
因为在安乐阁,袁天罡问章五郎挽留的话到底是谁的意思,可见他并不认为武则天会挽留他。
所以,片子开头寻人的旨意很可能是章五郎矫诏。
另外,袁天罡在朝中那么多年,武则天都没要过不死药,怎么可能这个时候要。
所以想要不死药的只可能是章五郎。
有意思的是武则天养男宠,男宠权欲膨胀囚禁武则天,立假武则天当幌子,假武则天又找男宠扮演章五郎玩唯命是从的游戏。
仿佛权利套娃,又像权利莫比乌斯圈。
最后说一处问题。
巧儿领袁天罡到安乐阁时,门口龟公的台词“打杂少女樊巧儿”实在太刻意了,完全是说给观众听的,已经脱离了人物对话范畴。
樊巧儿的名字字幕已交代,打杂的工作后面樊灵儿会说,而且可以通过她的行为了解,没必要在这里重复。
少女完全是为连接打杂和樊巧儿加的称呼,奇怪且太现代了。
总之这七个字纯属画蛇添足,不仅没必要,还破坏了对话的合理性。
正常对话,直接说“你不是正缺钱”就好了。
不明白全片台词设计都很好,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如此明显的错误。
仿佛这处和其他处不是一个编剧。
就像封神,台词考究优美,却出现自称“殷商”这种常识性低级错误。
通过侦查,初步排除了冉平、冉甲男,大概率是曹昇和乌尔善干的。
曹昇再怎么也不至于连这个都不知道吧,最可能乌尔善为了气势和音韵牺牲合理性。
这种牺牲令人无法忍受。
无论如何,合理性必须是第一位的,否则你弄得再朗朗上口、气壮山河都会出戏。
戏都出了,建立在入戏之上的一切都会崩塌。
另外就是看到打铁花时巧儿的台词“就是那个”,个人觉得换成“这个就是”更好。
毕竟这那还是有远近真幻区别的,既已在眼前,称这会更符合千里寻觅到此的感觉。
当然,这处不能算错,只能说每个人语感的细微理解差异,不存在实质影响。
这个大帅不太冷
赔我9块钱😢😢😓
这制作质量不上院线可惜了
剧本太一般了
刚开始我就谨慎期待,因为知道前面风语咒的失败,若森的动漫我是相信的,但动漫电影依旧是不尽人意,看了半天终究还是让我失望了,把大帅描绘成一个高冷直男,这种形象让前面的人设顷刻崩塌,剧情中的一些幽默让人看得很尴尬,这种一眼就望到尽头的剧情不像是若森的风格,究其原因,还是导演的问题,在我眼里若森只有李帅帅和舒奕橙这两位导演才能拍好作品,剩下的,唉,期待了这么长时间,真的觉得挺遗憾.
一些人物动机,转场交代的确有些不足
虽然并未超出恶人极恶的脸谱化和剧情的套路化,但也颇有看点,尤其是人物的微表情表现值得称赞。
最爱的不良人啊,失望了,期待过高了。就感觉精华都在预告里了,偏偏正片是平平无奇,甚至要吐槽,武一代女皇啾啾这么怂?知道你要表现真假,能不给个镜头。一个天下和朝堂就这么两三个人来来回回,没有格局,没有气场。不良帅,看不到成长弧光,也看不到高光。预告里营造的感觉呢?不良帅经历了啥呢?导致如此心死。就这么突然,老友死了十多年,然后突然颓了?谁谁又开导了谁呢?李淳风仙风道骨的结果是作用呢?没看出来大大的作用,也没见出来多深的感情。以为里面角色有联动传承,结果,就是真一点都没关系?就就打酱油过场?就巧儿就这突然这么重要了?李显,唉,真的就是个历史工具人了。为了承接李唐而出来打酱油的。反派也是一脸嘎嘎嘎乱杀啊,就就没有任何啥计谋啊权谋啊技能啊,啥啥啥的,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了。就整片普普通通,这大帅也。
看的莫名其妙
不了解这IP,但观感廉价,画质平庸,美术设计拉胯,来自其他作品的拼凑元素较明显,用2D动画的视听语言来表现3D动画令人不适,人物的动作速率轻浮,整体缺乏剧场版动画该有的素质,堪称动画里的网大
好看!准备追剧版了
2.5凌乱 夸张/好奇这时候做这个项目是何考量
看过
看完了,最后打的那个叫天昏地暗眼花缭乱啊。开头以为是武侠,看到后面原来是玄幻啊。难怪会有不死之身这个设定。
柬之兵谏 武皇还政 可惜 前一个小时都是水时长的剧情 后面的武戏也很凌乱 不看也罢
剧情类似《目中无人2》。
只在情怀!小学追到大学,我见证了李星云的成长,画江湖伴随我的成长,为青春买单!
剧情好老啊~~~超老土剧情。。。编剧竟然好几个🙄。。。
【怀念盛世】两位导演和同事推荐,相比很多国产动画和自己第一季僵硬动画好很多。青楼那段很真实,不过动作太快,剧情就牵强了,老年女主是杨紫琼演的,最后还提前平了安史?
还是那句老话,国漫画面很精美,但故事总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