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娅
Зоя,Zoya
导演:Maksim Brius,Leonid Plyaskin
主演:让·马克·伯克霍尔兹,Anastasia Mishina,Mindaugas Papinigis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1
简介:1941年秋天,昨天的女学生卓娅自愿参加了一次破坏活动,不过她所在的游击队被伏击,卓娅不幸被俘。被俘后,德国人的审讯和酷刑没有让她说出任何可能干扰其他小组任务的事情,纳粹分子甚至都没能得到她的真实姓名。她的牺牲没有白费,其壮举激励了无数人的心,帮助我们的士兵攻克了柏林。详细 >
卓娅这部影片很好地诠释了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民族精神,她就是缩影,那个信仰与理想至上的年代!
被苏联唯一授予英雄称号的女性,被德军俘虏遭受非人待遇
6
比刘胡兰还惨,苏联版刘胡兰。
致敬伟大的信仰,伟大的民族!
虐待的部分让人生理不适。女主角长得有点像前目的地的“女主”。
高中生卓娅,在男友杰尼入伍牺牲后参军,因是德文系学生、会讲德语,被分配至敌后执行任务。第一次随队伍埋地雷炸德军物资车队,却因自己的失误忘记接线而无法引爆;队友冒死去重新接线,引爆后身份也暴露而被打死。为了让德军在寒冷冬天没房屋住,卓娅随队长鲍里斯、队员瓦西里用燃烧瓶烧毁村子,却面对同胞的屋子而犹豫不决。队长烧毁3个房屋逃走,德军惊动并救火,瓦西里扔掉装备伪装平民逃跑却被捕;卓娅逃出后又返回去继续执行任务,结果被捕。瓦西里服软供出情报,但卓娅誓死不屈,被以纵火犯的罪名吊死,施刑时,被烧房屋的村民都咒骂卓娅
啪不出人物性格,引不起共鳴。
这片里的斯大林,明显是拍成了“伟大沙皇”的形象,所以俄国知识青年都不喜欢这片子。
本片核心是为了解决新俄“翻案风”中的卓娅争议,最后由卓娅面对叛徒的质问(也是新俄罗斯人),说出最朴素的牺牲价值,这点让片子及格。败笔是强加上“慈父”和卓娅的互动桥段,编剧之心昭然若揭。新卓娅的形象倒是很老派,黑白苏联电影女主的宽脸庞。此外,片子里还有众多视角(现今多元价值的回声),德国“俄国通”情报官,逼良为娼的敌占区老头,爱兵如子的训练官,反而冲淡了真正的核心——卓娅的受难,其实这才是故事中无可争议的重点和分量所在。
老实说,作为电影拍的还凑合。问题在于,卓娅为之牺牲的所谓事业,最后怎么样了呢?其实,历史已经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向我们说明了一切。于是,才凸显出了卓娅的悲剧性。另一个方面,作为最高统帅的SDL,他以烧掉俄罗斯🇷🇺百姓的房子🏠、家园“冻死德国鬼子”的“战略”构想,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在冻死德军之前,恐怕老百姓早就被冻死、饿死了……卓娅作为个人,不管是从道德、品质,还是从精神、气质,一句话,卓娅作为一个人,她是高贵的,她是人类的骄傲🦚。只是……(我不敢说了,再说就会被豆瓣禁烟🚭了。)所以,你们自己想去吧……
小时候看过书,我记得书里有更多她童年年少的故事。看来大家看电影都是来看虐待场面的。。。
女演员演得很出色,但多少因为主旋律的缘故有些内容有点多余。搜索资料看到真实的卓娅经历了胜于影片的折磨,有些感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真实代入战场上爱国青年慷慨赴义百折不挠的心情。
每个民族都有其精神,都有其傲骨
虽然拍的一般 但是能感受到卓娅视死如归的意志 至于为什么在俄罗斯评分那么低 而乌克兰又推到卓娅的雕像 这就不是我该考虑的了 就电影而言三颗星差不多
女英雄值得铭记,这几天乌克兰拆了卓娅的雕像,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啊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里有卓娅的故事,没想到课文之外卓娅之于俄罗斯民族还有此等非凡的意义。不过本片就是毫无价值的照本宣科的五毛钱主旋律,这种以现在的视角看已经充满争议点的人物可以重新结构的角度非常多,但是成片与2020年,其目的不言而喻。
太虐了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真的可悲的,更加可悲的是忘记英雄的民族
小成本俄式主旋律電影,很有老派蘇聯電影的觀感。場景佈置很廉價,歷史上斯大林並沒有和卓婭見過面。強行加入這段戲很違和很突兀。卓婭犧牲前村民各色的議論很值得斟酌。就義之前卓婭對村民的喊話真的催人淚下,我們不也有這樣的英雄嗎?這大概就是不同民族對同樣類型英雄的致敬吧。最讓我忍不住的就是最後交代每個角色的歷史原型,看到卓婭弟弟犧牲在45年春天的時候淚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