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超人》,喜欢《猫女》,喜欢《蝙蝠侠》,这些电影虽然庸俗,但总能给我娱乐。
相比来讲,我喜欢《X-MEN》更甚于前者。
因为《X-MEN》除了娱乐外还能让我思考点别的。
《X-MAN》的故事是关于未来的,一部分人类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产生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超能力。
比如会飞,手会喷火,能凭意念移动物体,甚至能转化物体。
于是普通人,与变种人的矛盾就出现了。
在第三部中,人类发明了一种所谓的治愈药,能消除变种人的超能力。
变种人的领袖之一万磁王因此向人类宣战,而人类也将治愈药制成武器,与变种人对抗。
另外,一个能力超强的变种人是片中的主角,珍,她拥有几乎能转化一切物质的能力。
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而且能读人心,能预知,简直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
其中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蓝色面孔的变种人外交官,汉克和总统的对话;蓝人说要辞职。
总统说;你认为你的辞职有用吗?
你的辞职不会对决策产生任何影响。
汉克;决策并没有征求我的同意,将治愈方案用于武器也没有征求我的同意,~~~~总统;汉克;你必须理解,这些变种人是真正的威胁。
汉克;你这么作有什么合理的理由吗?
总统;有!
我担心的是,当一个人仅仅动用思维就能移动城市时,民主将如何存在。
这动用思维就能移动城市的能力,正是珍的能力,上帝的能力。
西方人信仰上帝,但我在想,崇尚自由平等的他们,如果有天上帝真的降临了,他们会允许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人生活在自己身边吗?
大概不会。
那么他们最想作什么呢?
大概不是请他回天堂,就是送他下地狱了。
最终拥有和上帝一样能力的珍,果然被送下了地狱。
送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爱人,金刚狼。
金刚狼的天平两端。
一端是上帝,爱人,还有自由,而且是为所欲为的自由。
这么重的砝码,都没有左右他的决定,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天平的另一端。
上帝,爱情,自由,这些词都是西人提出来的。
唱的山响,连东方矗立千年的大厦几乎都被震塌了。
可这伙大鼻子不厚到,唱的最响的东西,并不是他们最宝贵,最珍爱的东西。
这东西他们藏着腋着,不告诉别人,却在一个商业片中暴露出来,这东西就是金刚狼天平的另一端,名叫契约。
X-men三部曲的最后之作几乎是以绝对的优势击败《达·芬奇密码》和《M:I:3》而雄踞北美票房冠军。
它的胜利应该归功于庞大的X-man卡通系列的热爱者,紧凑的情节(尽管有些瑕疵)以及精心制作的电脑特效。
但是仅此而已。
影片最大的弱点是没有明确的主题。
虽然电影公司可能会由于这部电影火爆的全球票房而继续投资X-men系列,但是这部电影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对这个系列做出一个总结:X-men的存在意义?
他们将来何去何从?
他们和人类的分歧和联合?
他们和力量之间的从属关系?
他们所代表的少数群体的权利和限制?
从它的片名看来,编剧和导演应该是怀有这样的计划。
The Last Stand? 可惜影片结束之后我们依然不知道它要带出的信息究竟是什么。
这又是一个形式损害内容的好例子。
华丽的特效以及与之搭配的情节侵占了影片的大量时间,让所有的深入探讨成了不得不一带而过的点缀。
而另一个硬伤来自这个卡通本身的设定:所有这些异化人都具有身体上的过人之处,能飞能跳能变形能隔空取物,但是基因并没有赋予他们超越常人的智商或者情商。
讽刺的是,这些异化人所组成的团体,无论是哪一个,都显出一种边缘化、无组织性、无长远策略的倾向。
尤其是Ian 领导下的brotherhood更是像街头混混组成的黑社会集团。
似乎美国人在潜意识里始终认为智慧是更大的危险,更大的邪恶。
这一点在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绿巨人等等同性质的作品中都是一样。
由此而来的一个缺憾是剧情的简单化。
既不涉及高智商的犯罪,也不提供任何高智商的解决方式。
思路简单、粗暴,可谓是低俗教育材料。
但是,如果你还没有看的话,我还是建议买张票去音响好一些的电影院欣赏一下。
不需要用脑,就让噪音和视觉效果占领你的大脑两个小时又有何妨?
这集看得兴奋,都是我感兴趣的命题。
对外权力(Power)的制衡和对内能力(Capablility)的控制,被压迫一方向压迫方的转变,手段和方式对于结果性质的影响。
Homo sapiens, 让我想起The Closer里老探员在调查同性恋hate crime时说:Oh,homo-cide!
原来Homo是人,引申成同。
小男孩慌张地想削掉翅膀,向父亲道歉——对自己的厌恶和对权威的恐惧,简直是成长过程的必然。
与众不同是有罪的,那些拥有美貌但没有权力的人。
当解药被制成武器,变种人师出有名,可以大开杀戒。
被抛弃的蓝妹妹以背叛作为复仇的手段,真是万磁王教出来。
怎么辨别帮助和控制的边界?
——需要知识和经验,而非原生的随心所欲。
保持本色是战斗的旗帜,也是党同伐异的口号,小淘气的选择才是选择。
最后面对棋子的万磁王,好像一个离退休老干部。
Xavier说了:“For your own good, Jean”,而国语配音是:“我是为你好。
”——背道而驰。
瞎埋情节不知所云画蛇添足,以为最后解决Jean的决定性人物不是小淘气就是解药小朋友,结果小淘气刷半天存在感就是为了讲小男友劈腿,解药同学各种神秘各种望着窗外若有所悟结果只是个道具解药,Jean杀伙伴杀挚爱杀教授眼睛都不眨,结果莫名其妙让金刚狼同学淡定地走过来捅死了…亦正亦邪的万磁王抛弃并肩战斗半辈子舍身救己的魔形女只用0.1秒,重要角色结局瞎编一气,反转也不需要理由
* 美国从来对有超能力的英雄疼爱有加 不厌其烦的一个又一个地展示 以往电影电视中展现的超能力繁杂的都可以写词典了 xmen3里在几处战斗场面中 又轰炸式的展示了各种超常技能 一个中性人拥有的音浪攻击术 身体随时变出武器的飞刀手 闪电般运动的感能女子 以及那个在海报里出现的拥有巨大翅膀的天使 还有那个苍白的小男孩所拥有的终结一切xmen的可怕力量 * 当囚车里面的那个守卫对着成为总统模样的百变女 说"Shut up, Presedent"的时候 影院响起美国人的一片笑声 突然就明白美国人喜欢这部影片的一个原因 在超能力者面前 总统总是无能的 在狼狈中喃喃自语地说着"God help us"* 很多xmen消失在了这部电影里 红发魔女Jane的力量害死了最重要的几个 治愈药水的威力杀伤了一片* 最恢宏的还是那座橙红色的梦之桥被连钢拔气 横跨海洋 世界需要的依然是常人带来的安静
最后移动大桥虽然有点故意搞噱头,但也还算大场面呀。
就视觉效果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拉。
其实看之前有放《超人归来》的片花,帅哥的脸跟身段立刻让人精神大振,被很大地刺激了。
因为完全没事先看剧情简介,只看过XMEN3的片花。
老实说看片花的时候我还挺提不起劲的,觉得多半又跟2一样无趣。
来来回回几张老面孔有什么看头呀。
没想到这集里的剧情忠奸还是很让人出乎意外了一下。
我根本没想到屎阔特会死哦,就连教授死的时候,我也以为他还会复活呢。
贱(JANE)最后变成了能力最强的人。
出乎意料。
她跟教授对决的场面,还有最后在岛上发飚的场面看得人还是很H的。
这才象超能力的样子呀。
象其他人,都感觉只是化妆舞会的打斗而已。
最爆笑的场面是,一开始。
20年前,教授跟大反派都花了个年轻的妆,象刘奶奶一样拉了个皮,紧了个肤,脸上的粉那叫一个厚,故意把背挺直,还真象那么回事。
只不过,教授的大光头实在太亮了。
这家伙从星际战队到XMEN,他怎么就能这么数十年如一日地光下去,亮下去,源源不断矢志不渝地成为了屏幕上的HIGHLIGHT呢?
不服不行啊Orz还有个地方很搞笑。
就是最后狼人干掉贱女王的时候。
皮肤衣服都被粉碎,在那高潮澎湃能量洋溢的3秒钟,不纯洁的我一直内心激动地期待着狼人露PP的场面,试想只有眼黑没有眼白皮肤诡异的贱女王,仅用眼神就将狼人的衣衫化为齑粉,多么华丽的视奸啊!!!!!
可惜,肌肉con和美臀con们死了这条心吧,即使上半身跟脸部肌肤都被化去(不过狼人有再生功能,所以不会象教授一样挂掉,不过的不过,人家教授光头佬虽然不够美型好歹也是主角呀,真不公平—_—|||)肚脐眼以下却完好无损,连内裤也没露出一角。
实在是太让人握拳Xmen接下去还会有4吗?
再来个教授复生吧,没有教授的XMEN,简直没看头拉
第三集是所有矛盾集中爆发的地方,换个说法就是天下大乱大决战。
疯狂的炫画面炫特技炫音响到你疲劳,磁王连布鲁克林大桥都给拔了,哈利贝瑞改成短发,帅呆了,酷毙了。
火娃冰娃也决战了,穿墙女的戏份多了,演员叫艾伦·佩吉,很cute的一个小女孩。
魔形女为了救老板牺牲了,激光男被他女友干掉了。
磁王那边还多了一个带GPS功能的瞬移女,可惜被哈利贝瑞电死了。
分身男也不错,可惜戏份少。
撞墙男太粗糙,不过穿墙女和撞墙男那段追逐不错。
刺猬男又猥琐又不实用。
还有天使少年,虽说中看不中用,但是还是很好看的。
另外火娃也蛮帅的。
隔空取物女(本集官方名字是凤凰女)成了最终Boss,两次发飙都相当要命,总之那场面好莱坞的全部解数都用上了。
总之这个系列看起来还是相当过瘾的,好莱坞版的,更加精彩的葫芦娃。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这部电影作为我很喜欢的X战警系列的终结篇,实在是让我有点失望。
琴没死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她回来后成了大boss,我也觉得还可以。
可是我一直看到中间部分,我还是看不到任何她这一个点和另外一个点——那个治愈能力的小孩,这两者之间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我继续看下去,看到X教授居然被琴干掉了······剧情为了深化矛盾,升级对抗,把第一大好人X教授牺牲掉了·····后来,琴加入万磁王,进入终极一战。
两边吧啦吧啦的大打一架之后,金刚狼连续轻易地干掉了两大boss(虽然看似很辛苦)。
说真的,我觉得这部的打斗没有前面两部处理得好,剧情安排也很声音。
挺失望的。
在第三部中简格蕾一出场所表现出的能力是不是过于强大了?
远远超出了她在前两部中的表现,用镭射眼的话来说,她一开始控制一个小物体都需要集中精神。
哦,原来是制造了精神屏障。
“控制?
”如此的矛盾,“我选择了危险小的野兽”“而简没有选择!
”你选择了去控制,那么你就要承担它所产生的后果,不论你是谁。
“问题是你是否能够控制这种能力,还是让这种能力控制你?
”谁能控制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的自由是他能做什么,而选择不去做吗?
社会的评价系统是多么的强大啊,本来是一群拥有超能力强大的人(这种能力有时候是多少人所渴望的啊),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却使得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怪物。
现实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即使你心灵强大,即使你内心快乐幸福,但是,如果你没有获得所谓的成功(金钱?
荣誉?
地位?
),那你什么都不是,甚至被人认为是loser。
呵呵,什么才是成功?
是谁定义了成功?
当年轻时拥有这些不同时,这困扰着他们,而现在将要失去时同样成为了一种困扰,人们习惯了拥有就很害怕失去,人之本性吧。
“是的,看来是真的”“不,教授,他们不能治愈我们”我们不需要治愈,需要吗?
也许这个社会才需要治疗。
“It's OK”真的“OK”吗?
仅仅是手变好了,就如此大的感慨,往昔因为外形所受到的歧视该是多么的严重啊!
(仅仅想作为平凡人而不可得,悲催,现在的人只要能出名……)可以控制万物,甚至镭射,吸收他人的能量 唯一的五级变种人,万磁王不过四级,这是不是神一样的存在,可惜啊,不会永生,打不过你,就好好锻炼身体,活的比你长,熬死你,O(∩_∩)O哈哈。
“这是我们都希望的”“不,这是你所希望的。
”自由,这是一中具有多大魅力的东西?
可以让人不顾一切,甚至是生命。
在加勒比海盗中杰克可以为爱人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但却不愿意放弃自由。
“你救了我”可是你已经不属于我们这个种群了,此时似乎所有对变种人的歧视,这仅仅是另一种种族歧视罢了。
这句话很冷酷,但是很现实,他的一生都为变种人而奋斗,不论采取什么手段,不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许这也是内心的一种信仰。
查尔斯的死亡,意味着两大巨头去一,毕竟还是互相最为了解的朋友,即使所持观点不同,但终究惺惺相惜。
“查尔斯 泽维尔为变种人做的事情比你知道的多得多,唯一的遗憾是他用死换来了我们梦想的生存”他们有共同的梦想,只不过他们采用的方式、所走的道路不同。
“万磁王要一场战争,那么就给他一场。
”人类真可笑,能力弱的时候就卑躬屈膝,有点能力的时候就赶尽杀绝,无论对于不同人的物种,还是不同的种族,印第安人的死亡仅仅只能成为历史书里的几个文字了。
http://blog.pixnet.net/post/DRNG/172130「與其他物種分享世界,從來都不曾是人類的本性……」──Professor Xavier美式科幻漫畫曾經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超級英雄」(Super Heroes):無論是超人、蝙蝠俠、蜘蛛人、綠巨人,甚或閃靈悍將,在在都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商業保證──也因此眼光敏銳的好萊塢片商,當然不會放過將這些躍然紙上的科幻角色送入戲院銀幕的大好生意。
不過,在歷經數十年的改編風潮當中,MARVEL漫畫公司的著名系列《X戰警》(X-Men),卻始終是個令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終極挑戰──無論對片商、編導,甚至是漫畫迷哥迷姊們都是如此。
為什麼?!
其實理由說簡單也很簡單……[編按:當年我也納悶很久說……]這部誕生於1963年09月的傳奇,不同於既往美式科幻超級英雄那種「以一當百」的獨行怪客傳統,而強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崢嶸團隊模式。
重要角色眾多、人物關係繁複、情節故事龐雜、探討議題深刻。
往好處想是周邊商品賣不盡、續集外傳拍不完;但向壞處說,則是若要將這歷經三四十年、狂銷七萬五千億本的鉅作「高度濃縮」成兩小時的電影──把好端端「科幻群俠傳」搞成「科技怪胎秀(Freak Show)」的機率實在過高──也因此這項「看得著吃不著/吃力又不討好」的燙手山芋,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接手人選……直到一位名叫Bryan Singer的好萊塢新銳導演出現,一切──才有了令人驚豔的完美解答。
[編按:(^_^)b]Bryan Singer是個從小迷戀《X戰警》漫畫長大的美國Otaku,而有朝一日將《X戰警》拍成電影,也成為他前半生魂縈夢繫的最大願望──他花了許久時間深化琢磨將《X戰警》大系「去蕪存菁/大刀闊斧/保留原味/賦予新意」的改編手法和技巧,也終於修成正果:一方面獲得票房肯定、一方面贏取粉絲掌聲、一方面滿足娛樂效應,一方面也兼顧了藝術成就!
他是怎麼辦到這件「不可能的任務」?
就像張三丰當眾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的典故一樣──Bryan Singer體認到,要想成功地改編《X戰警》,要抓住的是「意」,而不是「形」。
《X 戰警》的情節故事龐雜、探討議題深刻,但中心思想不外探討「人類對待『異己』(Other)──尤其是具有『神秘力量』之異己──的種種理性與非理性情結」:「變種人」(The Mutants)其實是一種相當社會的隱喻,《X戰警》系列借題發揮──反映了「青春期」少男少女面對身體能力的劇變所產生的不安全感,與「成年人」面對這股不羈能量的圍堵恐懼;反映了「保守集團」既得利益受到挑戰時,向「新興勢力」所做出的無情逼迫鎮壓;反映了「種族本位」因應多元文化衝擊時,對「非我族類」所產生的激進抗拒浪潮……[編按:掌聲鼓勵鼓勵~]於是乎,《X戰警》最大的挑戰──重要角色眾多、人物關係繁複──反倒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性實驗寶庫」:X教授(Professor Xavier)與萬磁王(Magneto)同為天涯淪落人,但由於人生際遇的作弄,而對相同的理想採取了極端的立場;金鋼狼(Wolverine)擁有不死不壞的軀體,但肉身卻也註定得承受無窮無盡的苦痛折磨;琴‧葛蕾(Jean Grey)天生具有最強的終極心靈異能,卻也因人為壓抑而導致人格分裂的淒絕下場;小淘氣(Rogue)的「吸星大法」客觀上具有採補利己的無上威力,但卻因此而連與愛人相擁纏綿的卑微權利都無法享有;魔形女(Mystique)的「易容體質」能隨心所欲化身他人,但帶來悲劇身世的「本相」,卻成了她最不願面對的一張面孔;藍魔鬼(Nightcrawler)擁有純潔的心靈,卻諷刺地搭配了惡魔般的外型與能力……此外,在《X戰警:最後戰役》(換了導演 Brett Ratner,但棒接得不錯)中新登場的「悲劇富家子」天使(Angel)與「變種外交官」野獸(Beast),也都讓「異己衝突」議題得到更發人深省的深邃迴響……[編按:心有戚戚~]若說,電影第一集算是定調於「自我認同的追尋」之上,入世地探討「與眾不同者」如何在芸芸眾生中掙得定位;那第二集所講的,應該就是變種人們「出世」地「面對衝突的抉擇」的主題:在大我小我間選擇、在主觀客觀間選擇、在理性感性間選擇、在誠心私心間選擇……難攻博士內線交易搶鮮取得電影情節關鍵報告:[編按:警告!
雖然博士未曾洩漏主要劇情,但你可以選擇跳過此欄,保留觀影驚喜~]…… 那,這部號稱「最後一集」的《X戰警:最後戰役》又在談些什麼?
「異己戰爭」,應該會是最好的定調了。
劇情從兩則童年故事的倒溯開場:首先是琴‧葛蕾的童年。
當年還是朋友的X教授與萬磁王前往拜訪琴的父母,同樣想為變種人爭取尊嚴的兩位老友,在此首度揭露了「愛」與「恨」的立場裂隙;而藉著新成員「天使」那段令人錐心刺骨的「自殘折翅」童年追憶,則告訴我們當面對「意識形態」與「社會認同」雙重壓力時,保守父權是如何冠冕堂皇且殘酷無情地犧牲人性價值。
──「人類」將「變種」視為「疾病」而開發出「解藥」,聽來真是一片「善意」!
但當我們輕易指責他人「無可救藥」的時候,是否曾好好捫心自問:「年少輕狂」是種病嗎?
「與眾不同」是種病嗎?
「有色人種」是種病嗎?
或許,有病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喜欢
逻辑不通
搞半天长翅膀那家伙是龙套,那么多篇幅啊。三星半
垃圾。。。
翅膀小哥好美
当时是多么想要长那一对翅膀啊,现在想,也够麻烦的,好多毛要打理。
场面大了但是好难看,最后的桥段还特么敢再俗点么...
必看,没办法,一个系列~
这集比较闷啊,不过看到好多好多的美剧熟脸。
说到底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很悲哀。
烂出了风格
民主体制是不能允许小群体的英雄存在的,民主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的环境。因此,变种人们只有相互争斗消耗,少到民主体制能包容的数量之内,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打不死暴力男金刚狼又回来了。
凤凰女被1金刚狼捅死了所以我只打三星,做金刚狼的女人都没有好下场
还会有第四集
搞毛呀...槽点多到懒得吐。
原来念力才是最强的
新人物让我很有爱啊
嘛,bug还是有的。联系《第一战》和正史漫画来看,我最心疼的是Reven啊……
结尾狗血了,而且剧本这样了,虽然万磁王剧终时显示他有恢复能力,但X教授都挂了,再有续集也没意思了,所以只能拍前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