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甫拉托夫
Довлатов,大文豪的严冬(港),文字欲(台),Dovlatov
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
主演:米兰·马里奇,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海伦娜·萨和卡,阿尔图尔·别夏斯特内,叶莲娜·利亚多娃,安东·沙金,斯维特兰娜·库德钦科娃,彼得·戈萨沃斯基,伊娃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语言:俄语,西班牙语,芬兰语年份:2018
简介:Milan Maric将饰演前苏联著名讽刺作家谢尔盖·多甫拉托夫。影片聚焦多甫拉托夫生命中的短短六天,呈现了70年代苏维埃的政治酷寒和动荡。多甫拉托夫将为了捍卫自己的天赋和独立而战,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却纷纷离他而去。唯一和他站在一起的人是他的朋友约瑟夫——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详细 >
【7】与《Jackie》是殊途同归的。不过这部更杂,更长,话更多。意图是一样的,但形式是相反的。前者通过外界的不断催压而把时间浓聚在了肯尼迪夫人身上,而达到一种情感,个人的要求,她只是Jackie。而这部大量渲染人物和通过绵长的对话,文学,人物变迁来反应这个寒噤的时代。俄罗斯的政治迫害,人物是拍环境的颤动的。当然拍是拍成这样,历史人物如果了解多一点就可能会更好点。起码本片的“多甫拉托夫”是没拍出来,但《Jackie》是真·Jackie,一个画骨,一个画心。
这片土地上人们都已死去,活着的只有语言。#68berlinale
我觉得是比Лето要好
20/12/3
摄影不错,影调真好。但这种知识分子的受迫害叙事实在打动不了我。
有些历史,只是原封不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已经触目惊心;而有些,我们毫无感知,但却影响深邃。“扬州十日”八十万百姓被清兵屠杀,但却在历史上没掀起多大风波,近百年后才被人所知晓,差点被历史淹没;宋王朝军弱兵衰被邻国欺压,可其文化鼎盛灿烂一时无两,影响华夏大地千余载。套用到这部电影中,我们没有看到苏联当年有太多的腥风血雨,但我们从电影中感受到了暗流涌动。电影中说:“苏联文学期刊有条法则:毫无天赋之人是百无一用的。但人才令人畏惧,天才令人生畏。而平庸的作家最有市场。”这一切都体现了文化是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隐形推手,很难被有形力量所控制。时空转到当今,有人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有人觉得这是最糟的时代。有些人有才华却不当饭吃,明明可以影响世界,但却还要为五斗米折腰。
我与本片差了一整个俄国文学。
★★★☆
没看完,对电影的耐心越来越差
HKIFF2018...8/10 一場與體制和不忠徹底的精神告別,淺焦鏡頭下淡藍色、雪飛霧濛的彼得堡,歡愉極樂而瞬逝的嬉皮放蕩,自由個體的內在掙扎,美麗而複雜的女人和男人⋯
俄罗斯与列宁格勒的疏远与神秘令人着迷,毕竟是因为俄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反正是除了英语与中文外的所有语言我都不知道是谁在说台词,略长,但最后一幕特别好。
没有情感曲线的平铺,战斗民族还真冷感
下次记得提醒自己人物传记电影很无聊
凌冽的幽默,像北方的大雪一样。琐碎的,庸长的,写作与人生。“我可以屈膝,内心也只会缺失一点。但我终将一无所获。”可他还是笑了,哪怕是苦涩的微笑。
就电影本身来讲,挺糟糕的,很糙;对于灵魂,移民这事也太真实了吧
有几场令人羡慕的聚会。写不了歌颂写不了英雄的作家。最后前列腺也保住了
他把那个时代沉闷不作为,郁郁不得志的文人肖像通过日记型的稍带流水账的方式呈现了出来,看的过程中时间很慢,然而这就是导演要表达的意思。11月很少下雪,这一代文人被白色恐怖埋没了。
真是一部乏味扁平故作烦愁的片子 没有展开 看不到抗争的力量和深度 只有一成不变矫作的愤世嫉俗 别扭的执拗
自古文人不得志。情节平淡如白开水,不是我的菜。
四星半,巨大雕塑、领导人肖像、被牵引的狗与分章的叙事,一如既往的小日耳曼。俄罗斯导演现在只有索科洛夫和小日耳曼还在坚守理想了吧。为暗夜里依然坚守理想的每一个人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