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肯尼迪家族

The Kennedys

主演:杰克·比尔,克莉丝汀·布丝,蕾切尔·威尔森,巴里·佩珀,沙吉·豪德,克里斯·迪亚曼托普洛斯,克里斯丁·亚当斯,凯蒂·霍尔姆斯,汤姆·威尔金森,Diana Hardcast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肯尼迪家族》剧照

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2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3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4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5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6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3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4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5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6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7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8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9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20

《肯尼迪家族》剧情介绍

肯尼迪家族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八集迷你剧《肯尼迪家族》(The Kennedys)描述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传奇人生,包括他的早期政坛生涯、兄弟矛盾、与黑帮组织的牵连、滥用毒品和与几个重要女性的关系。本剧还提到了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民权运动及至今仍无定论的肯尼迪遇刺案等重要历史事件。全剧投资3000万美元,演员阵容强大,制作精良,但因为题材太敏感,加上来自高层的压力,美国绝大多数电视网(台)都拒绝播出该剧。几经周折后,该剧被数字电视频道Reelz购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赌棍大潮如剧如戏暴劫青春我们无法阻挡2荆棘鸟双面特工烟雨红颜怪兽湖九十九首歌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绿洲乙女游戏世界对路人角色很不友好寂静之地2张三丰之末世凶兵醉马时刻金刀秘卫之婳美人连升三级KingoftheAvenue工具箱杀手记得:儿子的战争力争上游托里和洛奇塔冲浪救援队客座艺术家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博斯第六季三更破产姐妹第四季天晴烂漫!我生命中的八天

《肯尼迪家族》长篇影评

 1 ) 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Kennedys?

对JFK及其家族的了解,一直是间歇性的、循序渐进的。

见到纽约市的JFK机场、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看到关于小肯尼迪的文章;见到那张和赫鲁晓夫掰手腕的漫画……甚至安倍晋三被刺杀,这些小事都一次次地推动我去了解JFK。

有人说:看这个电视剧就是为了看最后两集。

说实话,前六集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但是因为怕最后两集看得伤心,还专门放了一段时间才看。

我想看他们是怎么活的,而不是怎么死的。

看完电视剧,John和Robert变成了Jack和Bobby。

①对于JFK的塑造,他背部的病是我挺好奇的一个点,没想到电视剧里还真做了大笔的刻画。

此外,真实的历史人物应该不是这种“唯唯诺诺”的样子,无论是年轻还是中年,都没有表现出JFK的野心和自信来。

②看剧的同时也在看Netflix出的Robert Kennedy的纪录片,看到了很多很多历史影像,剧里有些地方其实是挺真实的,比如Bobby中枪那天,演讲中的最后几句、还有Bobby的动作,几乎是1:1还原。

还有一个小细节,Bobby工作时喜欢挽起袖子,剧里也还原了。

只是演员和历史人物的气质不一样,很多认识Robert的人都说他很“忧郁”,真人是比较显老的,没有剧里的人物有活力。

③JFK在白宫有一个全力支持自己的亲弟弟,这种关系带来的亲切和踏实或许是很宝贵的吧。

④历史剧反映历史,且不考虑历史人物是怎样的,剧里两位主要人物接连被写死,这剧看得心里挺难受的。

最后一幕回忆了JFK刚刚入主白宫的那个晚上,可以说是物是人非,让人唏嘘不已。

⑤剧里多次提到“肯尼迪家族的人”,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Kennedys,我觉得必须要学会牺牲,为了家族牺牲自己,无条件地支持最能代表家族地位的人。

⑥最后,想说,每个人都可以再感性一点的。

杰奎琳好吝惜她的泪水。

 2 ) 不如看书

阿汤嫂演的一般般啊,说一般般都是客气的咯,剧集太短了,很多人物和事件都是需要仔细刻画的,可剧集表达的很敷衍,也许是题材因素,不如去买本书看的过瘾。

 3 ) 原来JFK和RFK搭档过啊!

原来肯尼迪兄弟在<We Were Soldiers>里面就搭档过,一个演直升飞机空骑兵JFK,一个演勇敢的战地记者RFK。

 4 ) 出人意料的精彩

最早很期待是因为好奇格雷戈金尼尔出演肯尼迪会是什么样,结果又一次证明他太棒了!

当然老头子也不错。

本剧制作精良剧本扎实精彩的出乎意料,很难想象当初HBO为了幻世浮生(a big disappointment。。。

)而拒绝了该剧。

虽然我挺喜欢汤嫂的而且她在里面的扮相也很美,但是你懂的。。。

 5 ) 复杂又值得敬佩的肯尼迪家族

这部剧看得我唏嘘不已!

感觉还原得很真实,jackie的隐忍让我一度为其落泪,jack复杂让人难忘,正如肯尼迪母亲对肯尼迪父子的评判:they are both with great gifts and flows,机智聪慧有责任心的bobby让人喜欢,同样也佩服肯尼迪母亲,一位伟大的母亲!

肯尼迪家族真的值得人敬佩!

best bless the kennedys!

 6 ) 肯尼迪:生于政治,死于政治

在我的印象里关于肯尼迪只有一句话:美国的被暗杀的总统。

除此之外一概不知。

无意间关注肯尼迪是从北京卫视的档案开始,石凉一字一句彷如推理悬疑剧似的娓娓道来,看着幻灯片上他年少的意气风发,走上演讲台时的镇定自若,就职宣言时的字正腔圆 无不印入我的脑海,于是我不停地去查肯尼迪的资料,不敢去翻看, 爱迪生氏症折磨着他 坐不能超过五分钟,站不能超过二十分钟 每天服用大剂量的药物 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与勇气才能阻挡病魔来时的痛楚 所以看到《肯尼迪家族》 心中的激动难以说明 格雷戈.金尼尔没有让我失望 我仿佛又看到肯尼迪缓缓向我走来 眉间充斥着种种忧虑(但对汤嫂的演技不敢恭维 确实有点做作 好好改进) 他们三兄弟都让我很难忘 罗伯特.肯尼迪也不愧为肯尼迪家族的一份子 但是很可惜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生于政治,死于政治 不过也因此无怨无悔了吧

 7 ) 杰奎琳肯尼迪的选择

选角导演选择凯蒂赫尔姆斯来演杰奎琳这个角色绝对是正确的。

现实生活中,凯蒂嫁的男人阿汤哥虽然没有杰奎琳嫁的总统有名,但也因为这轰动世人的婚姻改变了其一生的命运。

不同的是,面对婚姻危机,杰奎琳选择了隐忍与第一夫人的头衔,21世纪的今天,凯蒂则选择了放弃“阿汤嫂”的身份,过自己选择的生活。

之前读过杰奎琳肯尼迪的传记,类容与我们看到的这一版的肯尼迪家族里面展现的有所出入。

年轻的杰奎琳以她自己独特的眼光,看中了当时还是参议院的肯尼迪。

很快,肯尼迪的大选胜出意味着在31岁的年纪,杰奎琳就当上了美国最年轻的“第一夫人”。

总统的特殊身份以及肯尼迪家族男人的天性,时常有女子走进她们的婚姻。

这里我倒觉得Bobby是个另类,面对全世界最性感女人玛丽莲梦露的诱惑,他都克制住了自己。

杰奎琳也曾想过以离婚来威胁反抗,但最终她还是走了她婆婆的老路,选择了妥协与沉默。

肯尼迪遇刺后,生活还得继续。

杰奎琳为了保护孩子,远离美国媒体的干扰,她选择了嫁给了希腊船王奥纳西斯。

虽然全美国民众都认为昔日的女神被一点钱给收买了,但她确实是与快是她孩子爷爷年龄的船王结婚了。

与船王的婚姻也没有终结的如童话故事里那么完美,反而被船王女儿的遗产纷争耗尽精力。

杰奎琳在船王死后回到了纽约,做了一名普通的编辑。

杰奎琳少年时代在一本笔记上写下——绝不做家庭主妇。

她的确做到了,她曾是引领时尚的白宫女主人,是高贵的寡妇,拥有亿万财产的船王遗孀,虽然她最后一分没拿。

或许她晚年才真正过上了平凡、免受外界侵扰的日子。

但世上女子,谁有能有她经历如此波澜的风浪呢?

她所做的选择,都是随着自己的心来的。

 8 ) 肯尼迪家族简介

肯尼迪家族有一个长久怀有的梦想:总统之梦,这个家族中一定要有人成为美国的总统。

约瑟夫有一次在教堂里祈祷时就暗暗发誓:我已登上了财富的最高峰,我要让儿子登上权力的最高峰。

肯尼迪家族是从爱尔兰来美国的移民后裔。

1848年一个名叫帕特里克·肯尼迪的穷苦爱尔兰人乘船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波士顿,这年他才26岁。

他很快在一个制桶厂找到了工作,挣了一些钱后就安顿下来娶妻生子。

十年后因染上霍乱去世,照料家庭的责任由他的遗孀承担。

过了一些年这个家庭中唯一的男孩子帕特里克·约瑟夫长大成人。

为了急于挣钱养家,他退学去码头当了搬运工,干活积了点钱后开了一家啤酒馆当起小老板,做起了发家致富的美国梦。

帕特里克·约瑟夫很会做生意,酒馆生意日渐兴隆。

之后便开始涉足政治,竞选州议会议员成功后他又娶了富有的酒店老板的女儿玛丽为妻,生下了儿子约瑟夫·肯尼迪。

帕特里克·约瑟夫很有远见,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他把儿子送进了哈佛大学。

一从哈佛大学毕业,约瑟夫·肯尼迪就下决心尽快挣钱,争取在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

到哪儿去挣钱?

约瑟夫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想挣钱,你就必须弄清钱在哪里。

”他选择了银行业作为生财的方向。

在积聚了几亿美元的资产后,约瑟夫开始留心政治活动,他特别关注着一个很有潜力的总统候选人。

此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肯尼迪家族有一个长久怀有的梦想:总统之梦,这个家族中一定要有人成为美国的总统。

约瑟夫有一次在教堂里祈祷时就暗暗发誓:我已登上了财富的最高峰,我要让儿子登上权力的最高峰。

他们夫妇有9个孩子,在政治上有潜力的自然是4个男孩。

这4个男孩是大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二儿子约翰·肯尼迪、三儿子罗伯特·肯尼迪、四儿子爱德华·肯尼迪。

根据他自己的经验,约瑟夫知道要让儿子有地位,必须先有钱,让他们永远不必为生活担忧。

他设立了一些信托基金,提供给孩子们和妻子每人2000万美元。

在父亲的心目中,四个儿子中最有资格成为总统的是大儿子小约瑟夫。

但无情的战争打碎了他的如意算盘。

在对德战争中小约瑟夫参军成为飞行员,1944年奉命去炸毁纳粹德国的V-1飞弹发射架。

在执行任务时,他驾驶的飞机因故障在英国上空爆炸,他和副驾驶被炸得粉身碎骨。

这是以后多灾多难的肯尼迪家族所遇到的第一个灾难。

两星期后又传来噩耗,二女儿凯瑟琳新婚不久的丈夫英国人哈廷顿勋爵在法国作战时遭德国枪手狙击中弹身亡。

在长子遇难后,家中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二儿子约翰·肯尼迪身上。

按照约翰·肯尼迪后来的说法,“我的哥哥约瑟夫是一家中从政的当然人选。

如果他活着,我会继续当作家。

如果我死了,我弟弟会当参议员。

如果他出事,我的另一个弟弟会为我们去竞选。

”子承父业,弟承兄业,就像一幅前仆后继的从政序列图。

约翰·肯尼迪政治上最大的成功是在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

他的父亲约瑟夫是实现总统梦的总策划、总导演,他拿出大量的金钱调动新闻界、出版界,狂轰滥炸般地宣传他的儿子。

他儿子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在约翰·肯尼迪组阁时,老父亲让他把弟弟罗伯特安排到内阁中去,罗伯特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司法部长一职。

这是肯尼迪家族政治上的巅峰时刻。

在当选总统没多久,杰奎琳为新总统生了个儿子,他就是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肯尼迪总统在飞机上得到这个喜讯,一时沉浸在中年得子和入主白宫的双重喜悦之中。

时间过得真快,不到三年肯尼迪又要为竞选连任奔忙。

1963年11月22日,他们夫妇到达拉斯城为连任拉选票。

中午12点30分,从街旁一座大楼射出的子弹击中了肯尼迪的头部,打碎了他的脑壳,肯尼迪被刺身亡。

三天后是小肯尼迪的三岁生日,人们不断祝福他:“生日快乐!

”“长命百岁!

”又有谁能预测到他会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死于非命。

据说开枪打死肯尼迪的凶手是个叫奥斯瓦尔德的美国人,可是他在被审时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说:“我是替罪羊。

”两天后在押解途中奥斯瓦尔德被一个名叫鲁比的夜总会老板开枪打死,鲁比被逮捕后在狱中又死于癌症。

为调查这一谋杀事件,美国政府任命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即“沃伦委员会”)试图弄清真相。

沃伦委员会的调查结论认为谋杀行为是奥斯瓦尔德一人所为,并没有其他特殊的背景。

30多年来许多人不满意这一结论,对肯尼迪的死因作出种种猜测。

有人认为在行刺时另有枪手埋伏在附近射击,击中了肯尼迪的头部。

至于背后的操纵者,说法就更多了,有古巴流亡者、古巴特工人员、中央情报局、黑手党、苏联情报机构等各种说法。

好莱坞的大导演奥利弗·斯通1993年还拍了部叫《肯尼迪》的电影,暗示是美国政府内部的权力人物策划了这一阴谋。

三个哥哥死于非命,爱德华·肯尼迪硕果仅存,他也在努力向政治巅峰冲刺,1969年当选为参议院民主党副领袖,有希望成为1972年总统竞选的热门人物。

但在1969年7月发生的一起车祸事故断送了他的前程。

这一事件损害了肯尼迪家族的名誉,也使得爱德华不得不放弃竞选总统。

2009年8月25日晚,在与恶性脑瘤顽强搏斗逾一年后,美国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族长、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去世,享年77岁。

他也是肯尼迪四兄弟中唯一因自然原因死亡的人。

在肯尼迪家族的下一代中情况也相当不妙,有好几个人是疯狂吸毒的“瘾君子”,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博比1983年还因吸毒被判刑。

他的弟弟戴维更糟糕,第二年因吸毒送命。

本来这个家族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身上。

他仪表堂堂,很有人缘,有在政治上振兴肯尼迪家族的实力。

甚至有人估计,只要他宣布出山竞选,能与他抗衡的人不会多。

可是这次的空难事故差不多是断绝了肯尼迪家族最后的指望。

或许多灾多难的肯尼迪家族要把重新崛起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

 9 ) 肯尼迪家族———揭秘遇刺之谜

这部电视剧是在工作的前几年在网吧看的。

是的,那个年代看过美剧人 无外呼几种方式,第一购买DVD光盘💿,第二网络上观看,第一种方式后来在全国也称普及,例如长春红旗街地下商场,海口明珠广场都有出售。

第二种。

因为我当时没有笔记本电脑,又在海口学习,所以感觉电视剧才几集的迷你剧。

可以这样看。

很精彩,从家族开始,到黑人运动,到猪湾事件,到玛丽莲梦露,到遇刺之谜等都有,非常满意。

美国可以说只有近现代史。

所以是美国很少有的历史剧。

 10 ) 谁敢不爱肯尼迪?

肯尼迪家族——这个庞大的政治精英集团,被认为从未离开过美国政坛,尽管目前已经没有肯尼迪家族的人任职于美国联邦政府中,但这个家族仍旧以各种形式在操纵着媒体,试图删除一切有关他们的负面消息。

谁敢不爱肯尼迪?

2011年初,来自美国罗德岛州的议员帕特里克•肯尼迪离任众议院,这个小小的卸任却几乎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欢呼,因为他的离去,将使得美国联邦政府的任职人员名单中没有了肯尼迪这个姓氏,这还是63年的第一次。

然而,一直有传言认为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肯尼迪家族好友发现并提拔的,奥巴马在竞选中途也的确受到了肯尼迪家族的力挺,凭借着这个家族在民主党内部重要的影响力,这个黑人青年才能够取代希拉里成为总统候选人。

一切都说明,肯尼迪家族尽管已不再露面,但他们对于美国政治的影响力始终存在,为了维护家族的颜面,他们也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来塑造形象,删除不良信息,但他们并不是总会成功。

总统父亲好似希特勒?

今年9月19日,演员巴里•拜伯凭借在电视剧《肯尼迪家族》中的演出而夺得了艾美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这部耗资2500万美元的8集历史剧也可谓是一波三折,因为它差一点就“胎死腹中”了。

这部片子的制片人正是出品过《24小时》、《尼基塔》等经典美剧的乔•苏尔诺,原本计划在历史频道(NBC环球、赫斯特、迪斯尼合资)播出,可就在播出之前,肯尼迪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顾问站出来说,这个剧本简直是对肯尼迪和他家族的“恶意、复仇”。

因为剧本把肯尼迪总统的父亲——老约瑟夫•肯尼迪,描写成了一个脾气很坏“暴君”,他野心勃勃、放荡不羁、贪污腐化,甚至是希特勒的同情者。

他有很多经典台词比如说告诉儿子说“你的名声并不取决于你是什么人,而是取决于人们如何想象你”、“钱能够让你为所欲为”,还有他搂着两个儿子说:“现在,这个国家就是我们肯尼迪的了。

”而约翰•肯尼迪总统在这部剧中的形象也并不好:情报人员送来的紧急国家安全机密需要他阅读,可他却在游泳池里不慌不忙地做爱。

他甚至觉得自己无法忍受一夫一妻制:“如果过几天遇不到一个陌生的屁股,我就会偏头痛。

”而在这部剧预定播出之前,《纽约时报》几乎是用了一年的时间,长期刊登有关这部电视剧的恶评文章。

研究肯尼迪的学者觉得,历史频道本应播出符合历史事实的剧本,而这个剧本把肯尼迪写成了一个“性成瘾者”,这不符合历史。

而制片人苏尔诺一直和共和党人走得很近,这也成了被攻击的目标,有人认为这部剧是苏尔诺这个右翼好莱坞人士对在民主党中影响力很大的肯尼迪家族的恶毒攻击。

最终,历史频道被迫发表声明说这部剧“过于戏剧化,而不适于在历史频道播放”。

可是历史频道花了2500万的重金来打造这部剧集,若是因为批评而雪藏岂不血本无归?

只好忍痛割爱把这部历史剧卖给了美国一家非主流有线电视网络ReelzChannel。

当该频道于今年5月播出该剧时,平均收视人数190万,创下了该频道创立以来的最高点,美国人的“肯尼迪家族情结”再次被唤醒了。

这一次,肯尼迪家族阻止“负面形象”的行动似乎没成功,不过非主流频道的小规模覆盖率,已经将影响力降到了最低,这也是肯尼迪家族为数不多的“失手”。

谋杀案引发的“家族麻烦”在美国《时代》周刊开列的“美国十大家族”名单中,民主党的肯尼迪家族和共和党的布什家族是最为显眼的。

然而,与人丁兴旺的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家族却屡遭不幸,除了总统约翰•肯尼迪被暗杀之外,家族成员的死于非命几乎成了一个“魔咒”,这也引发了流行文化对于这个曾经的“第一家族”的种种揣测。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这个不幸带来的巨大问题就是:对于这桩谋杀案的好奇心,使得不停有人想要挖掘肯尼迪家族的内幕,一些负面消息也因此而曝光。

从此,肯尼迪家族就不得不频繁地动用各种手段,来维护家族形象。

1964年,肯尼迪遗孀杰奎琳和弟弟罗伯特找到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请他写作肯尼迪被刺杀前前后后的故事,并做了采访录音。

可是当看到完成的手稿后,杰奎琳觉得很多内容是隐私,要求曼彻斯特删去。

其实所谓的“隐私”,不过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东西,比如说曼彻斯特披露杰奎琳抽烟,但在那个年月,她却觉得“名门之女”吸烟是不对的。

曼彻斯特毕竟是个历史学家,况且自己写的又不是凭空捏造,所以不肯就范。

杰奎琳就生气地威胁道:“所有跟我作对的人的下场就会像死老鼠一样。

”可曼彻斯特还是不肯听话,杰奎琳干脆说:“我要毁了你!

”她威胁禁止该书出版。

这起官司最终庭外和解,出版商做了少少的改动才得以出版,这本书轰动一时,被认为是“描写肯尼迪暗杀事件最好的书”,可肯尼迪家族还是不依不饶,因为该家族和出版商之间的协议,该书不得再印,好奇心重的读者只好去互联网上掏二手书看。

1975年,《华盛顿邮报》的执行主编本•布莱德利写了一本《肯尼迪谈话录》,他曾经是肯尼迪夫妇的朋友,所以在出版前,他拿书稿给杰奎琳看,结果老朋友也翻脸了。

她认为布莱德利写自己太多了,写肯尼迪太少了。

而且布莱德利写出了肯尼迪爱讲脏话,“杂种、狗娘养的、傻逼”等词语经常出现在受过良好教育的肯尼迪口中。

布莱德利同样不同意修改,因为和布莱德利谈话时肯尼迪曾表示,可以在自己离开白宫5年后发表这些谈话。

此事之后,老朋友变得形同陌路。

最夸张的是,有一次布莱德利和杰奎琳只距离将近2米远,她仍旧装作不认识他。

硬的不行来软的想必有人好奇,历史频道为何没有像历史学家那样顶住压力播出《肯尼迪家族》呢?

有些压力是很难顶住的。

2010年初,一个名叫罗伯特•戈林沃德的导演站了出来,他也是坚定的“肯尼迪家族支持者”,他建立了一个叫做“停止摸黑肯尼迪”的网站,对每一个登陆网站的用户说:去告诉历史频道,那是右翼的政治攻击,而非历史。

肯尼迪总统的贴身顾问泰德•索仁森在网站上说:“(肯尼迪)家族的人和当年的亲历者尚在人间,播出这样的东西是会遭天谴的。

”据说有5万余人在该网站上签名表示支持。

《纽约时报》也用头版来报道了这件事,戈林沃德觉得他们已经大获全胜了。

结局就是前文提到的,历史频道卖掉了它,不敢播出了。

有时候,除了围堵各种负面消息,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也是十分必要的。

肯尼迪家族中也始终有人在努力把家族形象打造成一个时尚而健康的文化标志。

肯尼迪家族中也并非个个都是一脸黑线的人物,总统的儿子小肯尼迪就是个玩得起的家伙。

在他创立的时尚生活杂志《乔治》的封面上,他公开让演员模仿玛丽莲•梦露的样子拍照,公然不顾梦露曾经是他父亲肯尼迪情人的传闻,这个举动就是在告诉人们:别太当真。

但他于1999年因私人飞机坠毁而丧命。

他死后,与之共事多年的《乔治》杂志编辑理查•布拉德雷想写本关于小肯尼迪的书,结果就被传言说他是一个对小肯尼迪垂涎已久而未得逞的同性恋者。

这本名为《美国之子:小肯尼迪传》的书还没动笔,该书的出版商就被电话警告说,出版这本书会是“傻子的行为”,电话来自卡洛琳•肯尼迪的两个跟班。

《乔治》杂志的所有采编人员在离职时几乎都和小肯尼迪的律师加里•金斯堡签过协议,内容很简单:不许写小肯尼迪。

可是小肯尼迪身亡之后是否可以写?

协议里没有明确说,至今也无人知晓。

而肯尼迪的妹妹卡洛琳则推崇利用“软实力”来维护家族形象。

她总是善于发现这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名门中那些善良、温柔、诗情画意的故事,比如《名门望族的圣诞节》、《鼓励人的最佳故事》、《杰奎琳•肯尼迪最爱的诗篇》等。

而她所完成的这些书,几乎每一本都能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其中《杰奎琳•肯尼迪最爱的诗篇》一书在出版第一年就卖了50万册,卡洛琳的一番运作甚至被出版界称为“卡洛琳现象”。

有评论人士调侃说,这年头,在美国能够被出版商捧着出诗集还不是诗人,也就只有肯尼迪家的女人能做到了。

肯尼迪家还有自己的出版公司,以出版儿童和青年读物为主,比如《小肯尼迪的美国英雄》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斯瓦辛格的前妻凯瑟琳也是肯尼迪家族成员,她就负责这家出版公司的事务。

肯尼迪与默多克的“交换条件”随着媒体帝国时代的降临,肯尼迪家族也发现,只要说服了几个传媒大鳄,媒体上就不会再有肯尼迪家族的负面消息了,这种“事半功倍”的捷径他们怎会不走呢?

律师加里•金斯堡是小肯尼迪在布朗大学的好友,他曾经帮助肯尼迪家族去劝说默多克,让他旗下的小报《纽约邮报》不要刊登卡洛琳•肯尼迪女儿举止粗鲁的负面新闻,他也因此得到了肯尼迪图书馆的职位。

默多克也不是白帮忙,卡洛琳•肯尼迪亲自写推荐信给纽约曼哈顿的贵族名校——布里尔利私立女子学校,好让默多克的女儿格蕾丝可以顺利就读该校。

2008年,卡洛琳参选议员,默多克的《纽约邮报》再次力挺她,她颇受感动,作为回报,她安排了一个电话,让默多克与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相识。

肯尼迪家族与奥巴马关系不一般得传言,也再次得到了证实。

所以,有人总结肯尼迪家族的游戏规则就是:有钱有势的人为肯尼迪家族的人服务,作为回报,他们将成为名声显赫的肯尼迪家族的好朋友。

那可能会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一个上层社会人士的社交网络,“肯尼迪家族好友”也像是荣誉勋章一样让很多人艳羡,不停地加入到帮忙肯尼迪家族维护形象的大军中来。

肯尼迪家族还是利用媒体的好手。

2000年5月,描写小肯尼迪的《美国之子》仍旧没动笔,因为出版商不想出版这本书,“他们就这样杀了我的书”,作者理查•布拉德雷说。

他挂掉代理人的电话,15分钟之后,就接到了默多克的小报《纽约邮报》的记者的电话,问:“对于你的书被干掉了,你作何感想?

”布拉德雷感到一阵恶心,他想出门透透气,结果发现记者和相机已经等在他家门口了。

第二天早上的《纽约邮报》上,《美国之子》被干掉的消息刊登出来,出版商还向报纸大倒苦水说他们并非受到肯尼迪家族的压力才放弃,而是了解到布拉德雷与肯尼迪家族有保密协议在先,不想当被告所以才放弃。

肯尼迪家族再一次成了无辜的人,而布拉德雷却成了向出版商隐瞒保密协议的“说谎者”。

不但阻止了该书出版,还让作者成了“谎言家”,如此手腕可不是常人具备的。

出版商后来说:“不断有纽约的人打电话给我说不要出这本书,尽管每个纽约人都知道他们是肯尼迪家族的好朋友,但是没有一个人说‘是肯尼迪让我打这个电话的’,他们只是说自己想要打给我。

”肯尼迪家族始终隐藏在暗处。

之后,布拉德雷的代理人又去找几个曾经对此书表示过兴趣的出版商,但回答是一致的:不要,谢谢。

没办法,失业在家的布拉德雷只好把这本没人要的书写完了。

之前的出版商曾答应花60万买这本书,可是在“人人喊打”之后,只有小出版社答应出30万,布拉德雷只好“贱卖”。

此书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火热一时。

2011年1月,《肯尼迪家族》就要播出了,历史频道又接到了肯尼迪家族成员的怒吼电话。

然后,肯尼迪家族的老友、NBC前主持人玛利亚•施维尔直接找到了历史频道的另一个股东NBC环球的老总,表达不满。

最为致命的一击是,201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50周年。

卡洛琳•肯尼迪就威胁说,如果历史频道播出《肯尼迪家族》,那么历史频道的大股东迪斯尼ABC就是肯尼迪家族的敌人,自己就不会帮助ABC搞到母亲的谈话录音或是父亲肯尼迪总统的任何资料。

很多人认为肯尼迪家族的势力在逐渐削弱,可以确定的是,打开肯尼迪家族的谱系,发现90后的家族成员很多,他们现在刚刚20出头,这个家族以后是否还会如此嚣张,要看他们如何表现了。

(杂志稿,勿转)

《肯尼迪家族》短评

纨绔子弟,风流成性

8分钟前
  • 春暖花开
  • 推荐

第一集不错,后面有点抓不住重点,也没有真正展开。Jackie的演员的气质明显不大适合

11分钟前
  • mcruz
  • 还行

这种叙事方式开始不习惯,后来还挺喜欢的

15分钟前
  • 雪梨蜜
  • 力荐

对关键事件完全忽略细节和背景描述,家长里短倒不惜油墨,有点丑裹脚的感觉

17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较差

本来期待梦露的,结果没提到多少。

22分钟前
  • 忽离
  • 还行

目前,首先不喜欢Jack的扮演者。其次这些政客的种种劣迹,我都不想看了。只想看Jack被刺杀和他弟弟被刺杀。

25分钟前
  • Gaby
  • 还行

商而优则仕,肯尼迪家族简史。JJFK不是有病吗还能搞那么多的女人。

30分钟前
  • 石中剑
  • 推荐

题材喜人,可惜徒有其形 阿汤嫂真不是个好演员

35分钟前
  • Yardbird
  • 还行

就这种点到为止的东东还被各大电视台拒播啊,是因为不好看吧......

37分钟前
  • dingxx
  • 还行

3.5,阿汤哥老婆确实演技做作。这片子里演bobby的演员大放异彩。

41分钟前
  • UniQueen
  • 还行

男人的权力欲,女人的血流史。为了陈全男人,女人只能大落牙齿和血吞吗?我看到了老肯尼迪夫人的报复。

46分钟前
  • 倪娜
  • 推荐

用中国老话就是没有当总统的命。

49分钟前
  • The Who
  • 推荐

有点太温和了

50分钟前
  • Jason
  • 还行

节奏紧凑~一气呵成~非常不错

55分钟前
  • MiLva
  • 推荐

全剧看下来比预计的要好看,给五颗星!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家庭剧,那些政治元素不过是为了让剧情看起来更恢弘的点缀,而全剧的核心则是围绕着父子三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还蛮动人的。顺便说这编剧是Bobby粉么,我是不了解了,还是说他的个人形象就是这么好啊,这人物塑造得比Joe爹John兄都讨喜啊。

60分钟前
  • 螺旋迷宫
  • 力荐

女猪脚不一般啊,烂的有风格。

1小时前
  • yaoyao
  • 还行

传奇的人物,传奇的家族

1小时前
  • 上杉核桃
  • 推荐

梦露选的太丑扣两分!

1小时前
  • CandyI
  • 还行

挺好的片子,只是怎么katie holmes演技变这么烂了?

1小时前
  • tinkerbell
  • 推荐

这肯定有美化成分的好吧。

1小时前
  • homlessdo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