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媒体铺天盖地的为某些声名鹊起的导演冠之以”大师”的头衔,并添枝加叶的证明他们是如何从电影前辈的电影中得到了文化传承。
诸如此类的报道,总是让我哑口无言。
不过,如果真的要从英国电影界中找出一位举足轻重的电影导演,迈克尔•温特伯顿则是不可被忽视的一位。
温特伯顿的大部分电影毁誉参半,而电影题材以及表现形式也颇具争议性。
不过,正是这种我行我素、自行其是的行径让温特伯顿具有”大师范儿”,这种范儿不是他刻意为之,而大师的头衔或许亦非他所觊觎之物。
他的电影有着浓烈的个人风格,甚至可以说他的每部电影都有着自己的性格,或暴戾,或阴郁,或凛冽,或炙热……没有人可以复制和替代温特伯顿,而温特伯顿本人也无法复制和替代自己以往的作品。
除了导演沉默低调而又特立独行的导演魅力吸引我之外,影片之中的杰西卡•阿尔芭和凯特•哈德森两大美女齐出阵也是我观看这部影片的动力。
当初在《甜心辣舞》里第一次发现阿尔芭便爱上了她的容颜,然而,把她的电影一部部看下来,却发觉她难以突破花瓶的形象。
对她而言,”天生丽质难自弃”未必是件十全十美的好事。
凯特•哈德森拥有一张”美国甜姐”的脸,而她的角色能让我记忆犹新的只有《几近成名》中的角色。
而且,这个角色被记于心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电影本身的精彩。
如何让两个花瓶在电影中发挥出色,是温特伯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然而他知道自己电影中的两个女角色注定不能喧宾夺主,于是花瓶依旧是花瓶,不同的是阿尔芭的角色因为毁容而成为一个”被打破”的花瓶(这或许是突破花瓶形象最简洁、直接的方式)。
除了导演本人之外,对这部电影贡献最大的无疑是卡西•阿弗莱克,尽管他不如哥哥本•阿弗莱克赫赫有名,但作为演员来讲,他对于角色的诠释更加细腻和敏感,这是一种”手术刀”式的表演,能通过自己的肢体或者表情展示角色的内心。
电影中的福德表面平静冷漠、内心阴鸷变态,而卡西对这个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的演绎细致入微,丝丝入扣。
对于部分黑色电影迷来说,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电影。
因为可以说”黑色元素”几乎是这部电影中的唯一元素,相比于传统的黑色电影,《心中的杀手》虽不丰富却更加阴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它”黑色元素”的纯粹性。
卡西所饰演的角色福德在电影中堪称惊艳,他行事作风酷绝如冰,而在与两个女人缠绵时又热情似火,包括他瞬间让人觉得有些跳跃的所作所为都很将其的不确定的危险性彰显无遗,而在他人的眼中又是极为淡定。
对于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来讲,导演温特伯顿费了不小的力气打造福德这个角色不过是徒劳无功。
我得承认,我也觉得这部电影很无聊,而电影带来的快感亦是黑色电影中的”罪恶感”。
然而,温特伯顿刻意不去过多渲染原著中福德对于两个女子的情深意浓,也是为了更好的贯彻黑色电影的纯粹。
影片中单一的元素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影片的”无味”,对于其他警察对于福德的怀疑与侦查以及福德的”兄弟”以及复仇,这些事情的因果关系和推理逻辑皆都一笔带过,使影片失色不少。
在影片的最后,房子化为一片火海,福德与警探们皆在火海之中死光光。
福德因为”爱而害怕失去爱”只得选择让自己的爱人和自己灭亡,而这种爱充其量是一种变态、失常的”孽爱”。
男主角竟然是本阿弗劳特的弟弟,虽然没哥哥高大英俊,但演技显然超越哥哥了;凯特·哈德森一定是没给化妆师出好关系,扮相这么老,怎么也看不出是《流行教母》里的海伦;杰西卡·阿尔芭产后身材恢复良好,接的电影总爱露上一露,还连着出演重口味电影(《弯刀》)。
剧情比较复杂隐晦,看了2遍才大体明白(主要是看第一遍时有几个人名没对上号)。
当然即使看了2遍还是有些剧情没看明白,比如Joe这个角色作用,Lou童年的经历等和他哥哥死亡真相(尽管剧中透露当年猥亵幼女的是弟弟,可是最后哥哥怎么顶包弟弟糊里糊涂),后来到mitime上看了影评,对剧情才完全明白(1.后面Lou在书中看到的照片应该是他父亲拍的他继母,回忆中引诱他虐待自己的女人应该是他年轻的继母,给他撒播了SM的种子;2.当年哥哥出于为了报恩或者保护弟弟的目的抗了黑锅,并被人一直看不起而等等;3.Joe应该了解男主角年轻时猥亵女童的事情,但工会组织和剧情发展有什么联系还没明白),这说明练好外语是非常必要的!
LOU是小镇警察,他自小在这里长大,不事张扬、稳重帅气,赢得很多人尤其是女人的信任和喜爱。
然而畸形的家庭教育一直伴随他,表面看不出来,却在灵魂的最暗处指引他。
他非常爱自己的女人,他尽自己一切所能,只为对方过得好。
什么才好呢?
这个“好”是他理解的好,可是他的世界不是多数人理解的这个世界,他的“好”也不是多数人认可的“好”。
但他不在乎,他可以采取有效手段把自己的“好”强加给别人。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黑暗的、痛苦的,最好的做法是不听、不看、不想,那么你的世界会更宁静、更安详——这是他理解的那个“好”,于是他帮助别人解脱困境的做法就是“杀死对方”。
他心安理得地杀人,杀掉那些信赖自己、爱戴自己却面临困扰的人,毫不手软、毫不犹豫,杀人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那些无法逃避伤害的人再也不会纠结了。
现实是可怖的,然而多数人只想蒙上眼睛。
电影里、小说里、文件里只有美好、只歌颂美好的地方,现实一定不美好。
电影里、小说里、文件里多一些不美好,人们才能清醒,憧憬美好。
美好太高远难觅了,只是歌颂,招不来它。
亲爱的中国人,张开眼睛,环顾四周,你看得到LOU变身为另外的身份,在自己周围逡巡吗?
影片倒是看了很久了,我是非常欣赏这部影片的,从根本上说我是喜欢那个主角而已,那种坏道极致,完全漠视道德而又抓住控制庸人的道德位置不放,不承认直到死去为止的心理素质,而且最宁我佩服的是那个被他杀却没有杀死半残废的妓女,他是如何握紧她的心的,像我这么庸俗的人在现实中一心一意,掏心掏肺,为一个女子,都不能得到她的垂青,更加不要说忠贞和生命了,呵呵。
主角的木讷真真正正表现出来一个反社会反人类变态杀人魔的心理素质和无赖程度。
因为蠢人都表现的很聪明,正如豆瓣上的某些影评(小小的吐槽)
杀的不一定是“人”,虽然《心中的杀手》依然以杀人为主线,以是否杀成了人为故事的展开线索。
把杀的意义扩大化,可以理解为切割、啄破、分解等,所以可以杀时间、杀梦、杀事件、杀物……关键在于“有条不紊”。
影片中含混不清、漫不经心的语调,有意无意的心理拿捏、语言的争辩,将杀手“神秘化”,使之在模糊中“理想化”。
他,卢,生活在平常场景中,在酒吧饮酒,与同事聊天,与女孩约会,他的平常甚至让流浪汉误以为。。
子。
他只配戴警徽,不带枪,他惯用智慧杀人,并将现场伪装,转嫁他人。
他像进行了一次拳击运动一样,流了汗,舒坦了,冲个澡,一切就过去了。
杀人在他的生活安排里,像是为两个互不相干的将死之人安排了最后的约会。
他有条不紊地先杀一个,再杀一个。
完事了又觉得这事太简单,他露出轻蔑的笑容。
杀人事件虚构成分大于现实,抛却影片中杀人成分来说,看到的将是一场慢镜头下无微不至的生活场景。
细致到令人温暖,细腻到给人享受。
一种控制力的体现充分美学味道。
他的那些轻蔑与嘲笑,他的恃才傲物,作为一个聪明人的生活态度,体现在他对同事、妓女等人的控制力上。
他像在这些场景里表演。
他的变态的控制力的养成,从童年开始,他将童年记忆力的场景巧妙地转移到了成年生活力,他将约会女孩培养成自己的姐姐。
那个受虐狂,他凝视一辆车的后盖时会闪现童年所见场景。
他没完没了地回忆这些,其实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卢跟任何人都相处无事。
在内心,他却将所有人视为玩偶,他对一切不屑一顾的申请令人蹙眉。
他安排自己的生活,将工作和交际巧妙地结合进去。
他在刺破轮胎和换新轮胎期间做了几件事。
情、色、利,以及罪恶。
他只是顺路做了几件事,还做得有条不紊,滴水不漏。
一种对事态发展的把握与从容,在他强大的自信支撑下显得尤为出色。
且不谈他的自信有没有自恋、自大倾向,他没有忏悔意识。
他对自己犯下罪行的不自责态度是人们很不熟悉的。
这种意识形态在犯罪心理学里值得深入研究,认真剖析。
他的不自责让他对一个没有真正杀死的人进行了第二次判决。
他或许在狙击手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这个动作,哟想被杀的嫌疑,但他做得那么果断,证明他已经向好了。
深思熟虑后,要中弹身亡。
也可以说,他逼着狙击手开了枪,完成了他死亡的要求。
他最终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完美而死去。
这有个认输意识。
我认为不妥,不符合人物性格。
卢的聪明几乎是不可撼动的。
聪明人不会选择这种死法。
影片结尾处理得不好,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也是近期美国大片的通病。
《盗梦空间》的结尾给人一种感觉,一列飞驰的火车一个急刹车扎进黑暗里,逃避掉了一切需要解释的责任。
和从情节中衍生的故事叙述张力要求下的必要细节处理及醒定。
导演想太快拍完了。
这样做,不厚道。
20世纪40年代,美国某个依靠石油而发展起来的小镇。
当地最大富豪彻斯特·康维(Ned Beatty 饰)的儿子艾尔姆(Jay R. Ferguson 饰)即将成婚,然而却有件事让彻斯特颇感烦恼。
原来艾尔姆此前和妓女乔伊丝·雷克兰德(杰西卡•阿尔芭 Jessica Alba 饰)有染,为避免尴尬之事发生,彻斯特暗中授意警方驱逐乔伊丝,而小警察卢·福特(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 饰)成为了此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
卢表面内向顺从,内心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短短几周的相处,乔伊丝已然对他深深迷恋,不可自拔。
谁知在最后关头,卢却对乔伊丝和艾尔姆痛下杀手,从此跌入万劫不复的黑色深渊中……本片根据吉姆·汤普森(Jim Thompson)的同名小说改编。
©豆瓣
好不容易看完了110分钟的电影本来是冲着Jessie Alba没想到半个小时都不到Ford用一种平静的语调述说这自己的内心生活小时候母亲的影响造就了现在的他结局很出乎人的意料宁愿相信他是爱Joyce的
片子看完后,总结一下,就是:男主角的哥哥死了,男主角认为是因他好朋友的父亲的公司不到位的保护措施导致的,于是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报仇的机会。
恰好此时,上司让他去驱赶与他好朋友有染的一个妓女,于是他报仇的机会来了。
在他的精心设计下,他采用了让他好朋友的父亲断子绝孙的方法报了仇,代价是同时杀死妓女。
接下来,一切都看似完美,他也安然无事。
但一个好事者的出现让他知道真相可能败露,于是他决定杀人灭口,代价是同时杀死他女朋友。
当做完这一切,一直在怀疑和调查他的另一个条子掌握了他的做案的证据。
男主角报完了仇,心无牵挂,同时也知道被枪毙不如自已了断,于是决定自焚。
只是没想到妓女没死,于是最后与让自己有点不能自拔的妓女共赴黄泉,也拉上了进入屋子的人一起上路。
结论是:这就是一部报仇片。
剧情简单,只是导演的叙事比较复杂。
采用了很多手法。
在情节的推动上,通过男主角的回忆与条子办案的推理将所有的内容都表达了出来。
所有大变态都有一个白里透红的童年。
副警长Lou小的时候,父亲是个SM狂,经常对其母进行SM,而其母又是个被SM狂,甚至光着被抽红的屁股让小Lou过来试试,当然,这些画面的反复刺激让小Lou成就了后来分裂的变态人格。
显然影片的高潮出现在Lou在欢愉之后把杰西卡阿尔芭扮演的妓女Joyce一拳一拳痛殴至死那场戏,一边打还一边嘴里说,i love you,而Joyce则回应i love you,她是真的被Lou给迷住了,虽然被痛打,还是蠢蠢的爱着他。
杰西卡阿尔芭的脸被打开花的样子很恐怖,喜欢她的人最好不要看。
不过奇怪的是,第二遍看这段时居然有点小小的兴奋。。。
囧(我不变态,我不变态)
很简单的剧情,很深刻的人物,很好的一部影片卢说话语气淡淡的,外表温文尔雅的,整齐的着装,秀气的面庞,怎么看也不象个杀人犯,也难怪有人会为他自杀,人大都是会以貌取人的,不到最后,谁会想到这样的一个文弱男人,居然是个杀人时绝不含糊的杀人者呢年幼的经历,让卢成了个变态,摊上那么一个家庭,照谁有那段经历,也能成变态,谁之过?
上帝之过,上帝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孩子身在险境,上帝有罪,把这么一个好孩子,给心理扭曲了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同情了卢,总觉得他杀人不可恨,他只是很可怜,他没有被教会怎么去爱人,他不是没去爱,是不会爱,病态的爱,只能是伤害只有死了的人,才不会被伤害到,理由很充分,杀你,是为了你好卢有杀,内心有杀,隐藏于内心的魔啊,一旦触动,只能杀人,解决事情的必须手段,于是,他一边文文弱弱,一边有逻辑有条理的杀人,这两种面孔的不断转换,病态到不行,自我矛盾到不行看着卢,脑海里出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那也是个人物,天才雷普利,这两人有相像的地方吗?
卢说:好像有什么总在跟我作对,我小时候做错了一件事,之后就得日复一日的为这件事买单,直到变成一条被训过头的狗,受到一点点的惊吓,就开始拉shi撒一个谎,为了圆谎,就会撒无数个谎,卢,杀了人,圆了谎,再杀人,再圆谎,直到圆不过去卢的最后一刀,还是那种温和的表情,还是出手稳健,还是很果断,那突突的火苗啊,真旺啊,火中几个各形各色的人,被一起灭掉,突然让我感觉很爽,有些人有些事,是该结束了凤凰涅槃,可以重生的,天堂上遇见那些故人的时候,卢,忏悔吧,然后新生吧,可怜的人大赞卡西·阿弗莱克,把卢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看的,也是淋漓尽致两个美人倾力演出,景致很凑合,男女在一块的那点事,演绎的还算流畅,跟影片主题很对头,感觉很对味,挺好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
其实还行。
只想看看jessica!!
完全冲着杰西卡看的 结果是个让我完全不能理解的男主和剧情 看完就删掉了
用心制造平庸,导演应该被扁。
其实有点囧。但是我想一定有很可观量的人是为了Jessica Alba 而看的吧- -
Kate Hudson是导演故意要她增肥的麽..好大只..大妈腔浓郁~ Casey Affleck的声音和Ben Affleck简直一模一样..真是秀气版的他哥呐~并且..真心觉得他还像正经版的SheldonTvT
两个悲催的花瓶加上一堆故作深沉的男人,估计原著更精彩
hame on you。。。。女孩为了爱,不顾一切,shame on you。
阿弗莱克他老弟那种南方口音好难听啊~~
我不能忍受他把jessica打成这样...
电影很用心,但只有3~4分,Lou的心路历程完全没说清,殊为可惜,原著小说很经典,50多年来虽涌现了大量同类题材作品,但仍极有味道,我看过的某部日本小说似乎脱胎于此作。
2010.11.07电影拍得还是挺有味道的,只是,用如此抒情、浪漫的笔触描绘这么BT的一个连环杀手的故事,感觉真的很不低碳环保诶。
JessicaAlba 只能是二线么
男猪脚那种干掉自己喜欢和喜欢自己的人的残酷劲让人着迷。杰西卡.阿尔芭演的妓女非常可爱。
模拟的案发现场没有道理!!!只要查一下子弹发射的轨道就可以知道不是Jessica Alba开的枪。男主的口音很恶心。
这英语,说的真难听!!~
想法不错,拍的有点乱。花瓶就是花瓶,casey还不错。
别拿正经道德逻辑去诠释这片子,取西部轻cult视点观,感觉实在好极了。世上并非什么事情一定都得深究缘由,爱她,所以杀死她,至于无关的人,杀死一两个又有什么所谓呢?褪去凡世尘俗的种种束缚,仍旧刻骨铭心的爱意,Casey与Jessica之间有,与Kate之间却没有,剧末火焰中相拥燃烧的二人,仿佛爱的本相
阴暗面哇,凯西这类角色如鱼得水哇,阿尔巴死的好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