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恐怖的现代启示录——《厄舍府的崩塌》
今天聊聊美剧《厄舍府的崩塌》。
片名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2023),别名鬼引领 / 厄舍府的没落 / 亚瑟家的没落。
《厄舍府的崩塌》不仅是埃德加·爱伦·坡经典之作的现代化改编,更是对哥特式恐怖风格的深度探讨。
导演迈克·弗拉纳根以独到的视角,将坡的恐怖故事与现代社会的贪婪与腐败相结合。
通过一个富裕家族的崩溃,融合古老与现代的恐惧,编织了一幅充满复仇、权力斗争和血腥元素的恐怖画卷。
原著小说翻译成中文仅有9千字,简洁却意味深长,美剧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个设定,为我们呈现了更加丰富的恐怖世界。
镇上最富有的厄舍家族突然面临厄运,昔日辉煌瞬间崩塌。
罗德里克·厄舍不再是小说中那个独自在古老府邸中度日的贵族,而是掌握一家大型制药公司的CEO。
他和双胞胎姐姐玛德琳共同经营Fortunato制药公司,用阿片类药物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财富和权力并未给他们带来安宁,反而让厄舍家族不断滑入深渊。
厄舍家族的衰败不仅是物质上的崩溃,更是精神上的彻底崩溃。
罗德里克和玛德琳虽表面光鲜,但内心却被罪恶和恐惧吞噬。
他们为了金钱和权力,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孩子。
罗德里克·亚瑟刚刚埋葬了他的六个孩子,他们都死于怪异而神秘的事故。
这其中有长子弗雷德里克、健身网红帖木儿、临床试验员维克托琳、视频游戏设计师拿破仑、公共关系专家卡米尔,以及派对狂人普洛斯佩罗。
在办公室里思索这些消息时,美国助理地方检察官奥古斯都·杜宾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
罗德里克要求奥古斯都到他童年的家中会面。
到达后,罗德里克提出要在录音带上供认自己的罪行。
奥古斯都对这家族的诉讼已久,他勉强同意了。
本剧每集以爱伦·坡的经典作品命名,将这些文学元素巧妙地融入厄舍家族的离奇死亡故事中,创造出独特的叙事风格。
八集节目讲述了亚瑟家族的奇异传奇,故事充满了渴望、纵容、欲望、野心以及无法遏制的贪婪。
罗德里克·亚瑟和他的姐姐玛德琳,从一对私生子成长为经营止痛药的制药巨头。
他们的故事细腻地描绘了每个孩子的悲剧,并揭示了他们如何在贪婪的驱使下构筑起自己的垮塌之塔。
从故事立意上来看,这部迷你剧主要改编自爱伦·坡的《厄舍府的崩塌》,但也融入了大量爱伦·坡其他故事中的人物和参考资料。
1.每集的标题都是一个线索,揭示了剧集中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在第2到第7集,每个标题都预示着角色的命运。
2.第一集的标题来自爱伦·坡的诗歌《乌鸦》的第一行。
最后一集的标题就是《乌鸦》。
其余的剧集标题都是爱伦·坡短篇小说的标题。
3.神秘反派维尔纳的出现总伴随着灾难,她的名字“Verna”其实是“Raven”的变体,也是对《乌鸦》的一种致敬。
4.厄舍家族的制药公司Fortunato,得名于爱伦·坡1846年的短篇小说《阿芒提拉多的酒桶》中的一个人名。
5.剧中每个厄舍家成员都有独特的颜色,可以在他们的衣服和家居装饰中看到,并且在他们的每个死亡场景中都表现得最为突出。
普洛斯彼罗是红色,卡米尔是白色,拿破仑是黄色,维克托琳是橙色,帖木儿是绿色,弗雷德里克是蓝色,映射了《红死病的假面具》中的主题。
6.普洛斯彼罗是一位富有的王子,在爱伦·坡的短篇小说《红死病的假面具》的结尾去世。
7.女儿帖木儿则以爱伦·坡的同名诗命名。
8.女儿卡米尔拥有一头引人注目的白发,这些白发显然经过染色。
尽管灰色目前很流行,但这是致敬咳爱伦·坡的小说《莫格街凶杀案》。
在这个故事中,凶手留下的线索之一便是一束神秘的白发。
在剧中,卡米尔的死亡发生在她父亲公司拥有的实验室里,她死于一只黑猩猩的攻击。
在爱伦·坡的原著故事中,凶手也是一只灵长类动物。
剧中有一个角色曾提到,由于实验室对待动物的方式,他们总是开玩笑地称那里为“莫格街”(Rue Morgue)。
9.关于“铂金盘子上的头”的笑话,源于爱伦·坡1841年的短篇小说《不要拿你的脑袋跟魔鬼打赌》。
10.莱诺尔称罗德里克为“奶奶”,出自爱伦·坡唯一的长篇《楠塔基特的亚瑟·戈登·皮姆的叙述》中“格兰普斯”号船。
11.《金甲虫》灵感来自爱伦·坡1843年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通过隐藏信息找到海盗黄金的故事。
12.罗德里克和玛德琳的儿时邻居朗费罗,取名于爱伦·坡的竞争对手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
这部剧将19世纪哥特式恐怖与21世纪的社会问题巧妙融合,既讲故事,又充满艺术和思想的深度。
它大胆解构经典文学,以全新视角重塑故事,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
每个细节都值得品味,每个角色都令人难以忘怀。
《厄舍府的崩塌》将视觉效果和音效打磨得如同哥特画作一般,既令人毛骨悚然,又美得令人窒息。
剧集的视觉风格和音效设计将恐怖氛围推向极致,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它在惊悚与深思之间游走,让你在颤栗中反思资本的罪恶与人性的边界。
那些道貌岸然的角色看似无害,实则如寄生虫般依附于他人的痛苦,这种诅咒般的讽刺让人深感不安。
这部剧集是恐怖和悬疑爱好者必看的佳作。
它将你带入一个阴森恐怖的世界,让你在惊心动魄的情节中深刻思考人性的阴暗面。
不仅如此,这部剧还深入挖掘了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贪婪以及制药行业的丑闻。
虽然剧中的厄舍家族源于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但其背后的灵感显然源于现实中的萨克勒家族。
萨克勒家族通过开发和推广止痛药奥施康定(Oxycontin),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止痛帝国,并跻身美国最富有家族之列。
这有点像电影《止痛骗》,把一个戕害民众数十年的故事拍成了恐怖剧集的形式。
《厄舍府的崩塌》成功地将经典文学作品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影视作品,展示了文学和影视艺术融合的无限魅力。
结尾部分的吐槽火力全开、直击痛点。
剧集通过厄舍家族的描绘,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当代对金钱和权力的盲目崇拜。
最终,故事不仅解开了所有悬念,还对人性和社会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强调面对道德选择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哥特恐怖的现代启示录,视觉与心理的双重盛宴。
时间线串起近代小史。
对话语言极其优雅。
影视效果一流。
质疑爱伦坡,理解爱伦坡,成为爱伦坡。
不适合寻求治愈的人,适合寻求最后一击击溃自己的人。
每个孩子以及每个孩子代表的阶级,族裔,他们的死因都深藏意味。
死神才不是什么反派死神身上居然最有人性。
希腊神话的当代版。
不容错过
有假面舞会就想到〔红死魔的舞会〕,有大猩猩就想到〔茂林街谋杀案〕,貌似接着厄舍府的名头,要把坡的有名作品全部融在一起。
还没看完全集,下面该什么了?
〔深坑与钟摆〕还是〔黑猫〕?
总之,合理编排是可以接受的,不要到后面圆不过来乱编一气才好。
但是,相较以前打着坡的名著改编弄出来不伦不类的拼盘电影,这个明显诚意多了。
"'Tis some visitor," I muttered, "tapping at my chamber door—Only this and nothing more."很惭愧,鄙人文学涉猎范围并不甚广,此前对爱伦·坡了解不多。
他给我的印象总是黑色,无可挽回、死亡的黑色,一如那只乌鸦。
迈克·弗拉纳根无疑把握好了爱伦·坡文字中的意象,用剧版《厄舍府的崩塌》八集时间将它们与黑色交融,绘出一片斑斓、暗淡,饱含叹息。
这使得剧版《厄舍府的崩塌》比起浪漫主义,更像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盛宴。
缠绕亚瑟家族的阴影无疑是魔幻的,但无人承认这黑色的讯息,亦无人否认这超自然的幻影,The Raven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每一块光斑,在现实主义的故事中行使超能的权力。
本剧的光影设置更是从直观或是暗示层面服务了魔幻与现实交融。
总是恰到好处的明暗各半,总在死亡前来临的沉沉昏暗,这是否也是一种叹息。
Nevermore, nevermore.查阅资料后发现,迈克·弗拉纳根也是《闪灵》的惊喜续作《睡梦医生》,以及我同样欣赏的《鬼遮眼》《致命录像带:超越》《永久失踪》的导演。
真是缘分与惊喜。
爱伦坡书迷绝对不能错过的一部剧集,每一集都是对爱伦坡最负盛名的短篇的致敬,小儿子的派对,死神着红袍到来,致敬了《红死病的假面具》;第二个死去的白发被猩猩所杀,暗示了《莫格街凶杀案》(好像是这个名字);第三人的死就更明显了,《黑猫》,不过我原以为会把他的男朋友砌进墙里致敬原著;黑妹医生的改编是我觉得最牵强的,明显是参考《泄密的心》,但是改动太大,也改的不好,有点没头没尾了;然后是大儿子的死《陷坑与钟摆》;还有一个女儿的死我没太看出致敬了什么,只能通过她的公司名字看出《金甲虫》;最后是老厄舍杀死胞妹,自不必多说,致敬的是同剧名小说《厄舍府的倒塌》。
然后公司前老板的死也致敬了一部短篇,名字忘了,是把仇人(邻居?
)砌进了酒窖里。
总之,剧本身质量中等,但在爱伦坡迷眼里绝对是一场好戏
本来听朋友说“全部合成一个故事”,就觉得会是一部很烂的作品。
完全是本着对爱伦坡深沉的爱才来看的,没想到最后呈现出来的内容比想象中要好非常非常多。
写剧本的人绝对是爱伦坡的粉丝,能看出很努力的将几乎所有值得一做的名篇都放了进来。
丽姬娅 红死魔 黑猫 威廉威尔逊 莫格街 泄密心 陷坑钟摆 蒙特酒和砌墙 贝蕾妮丝拔牙 乌鸦和高喊“nevermore”!
厄舍府崩塌的画面做的也很好,更不用说arther的形象疑似致敬《人群中的人》里的老人,眼眶镶嵌宝石的埃及故事致敬《木乃伊谈话》,打开未知的快递礼盒发现里面是尸体这个《你就是凶手》的高潮情节等等数不过来的彩蛋。
总之对于爱伦坡的狂热粉丝来说非常值得一看!
对于单纯的恐怖电影爱好者也是值得推荐的唯二的缺点第一可能在于有些演员的演技确实。。
就是恐怖电影里的那种路人炮灰,没有任何记忆点和精彩演技,一出场就知道命不久矣,拉低了观感。
第二是有好多演员是黑人(毕竟netflix),没有歧视的意思但对我来说恐怖剧情里突然冒出来许多诸如“成功律师黑人大叔”和“成功企业家黑妹”这种政治正确的形象(演技也和上面说的炮灰一样差)就很出戏,好在频繁的血腥画面能冲淡这种出戏感对于爱伦坡迷来说,唯一的遗憾可能就在于没有办法添加进更多的内容吧,我是很想看到莫斯肯漩涡与瓶中手稿、椭圆画像和埃莱奥诺拉等等组合的。
拍摄经费要是足够的话其实可以做成卷福版福尔摩斯的那种单元剧,一集一集拍各种改编故事应该更有趣味,这个将全部内容杂糅进一个家族的兴亡史的剧情确实仔细思考下还是未免有些刻意了。
总之不妨一看
[厄舍府的崩塌]像极了如今置于古怪风暴中的灯塔 风雨中飘摇 崩塌在即 除了哥特美学与爱伦坡的经典串烧外,这部剧的现实意义更是凌驾于这些之上。
药物滥用 毒品泛滥 lgbt 精英阶层的下作嘴脸与权色交易等等。
尤其第一个故事更是当下萝莉岛的完全写照。
但是整部剧依然能看到罪与罚 善与恶 甚至那微乎其微的未来与希望 故事都来源于现实 但是现实远远比故事精彩 ... 灯塔的罪与恶世人尽收眼底 罚与善良还有未来与希望 又在哪里......2024灯塔大选 这现实魔幻大剧已经开始.
一、整部剧最核心的内容就这几点:黑人一般是好人,白人一般是坏人;女人不是比男人强,就是比男人正直;大部分人都是同性恋。
如果说都是巧合,倒也无关痛痒,可是小孙女棕皮就真的绷不住了,两个白人生个棕人全剧没有任何解释,考虑到出轨女都能参加滥交派对了,生什么颜色的倒不奇怪,但是结合丈夫之后对于出轨的报复行为,容忍一个不知来历的孩子显然又不合逻辑了。
二、显然编剧想要的效果是铺垫一整季,最后一集高潮升华。
但是失败了。
最后一集是散乱的、疲软的、生硬的、伟光正的、毫无深度的,是最让人打瞌睡的一集。
前面的配音、氛围塑造确实可圈可点,可看到剧终果然期待越多,失望越多。
男主罗德与魔鬼用自己的子孙后代换取了财富与地位,在精神上信仰却被逐渐侵蚀;与之相反的是,被他抛弃并杀害的妻子李,她的善良和对内心信念的坚定正是她难以被替代的精神财富,可惜她的孩子们被父亲用金钱所诱骗,并且给他们灌输互相斗争的意识来促进他们成长,其实他对他下一代子孙的教育以及对爱人的残忍,正是他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的枷锁。
原生家庭对于他的影响深远,以至于他从小都想要取代资本家,并超越资本家,对自己的孩子用残忍的方式鞭挞,对于陪伴他的人也是一种利用的关系,所有的一切都不及他在董事会和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于金字塔尖来的重要,哪怕是踩着千千万万的尸体上过去,他也要让他的“医药帝国”屹立不倒。
这个剧整体故事性很强,叙事是从男主与律师的座谈开始的,倒叙进行,娓娓道来男主的一生,但是对于结局全员死亡不是很满意,尤其是善良的孙女一心想着要救母亲。
这个结局仿佛在说上帝只是在一旁驻足旁观,即使恶魔的剑指向正义的人也无法阻止。
爱伦坡作品搬到现代背景也拍得有声有色的,美国哥特的浪漫基因碰撞多元文化倒也不算违和。
首尾Eliza、Rodrick和Madeline之死对应 《厄舍府的崩塌》,Prospero 《红死魔假面舞会》,Camille《莫格街凶杀案》,Napoleon 《黑猫》,Victorine《泄密的心》,Tamerlane《威廉·威尔逊》,Frederick 《陷阱与钟摆》,Rufus《阿芒提拉多的酒桶》,《金甲虫》意象一闪而过,拔下的牙齿让人想起《贝蕾妮斯》。
更不必说那显而易见的原句台词,《亡灵》、《乌鸦》、《梦中之梦》、《安娜贝尔李》…大体而言这些作品被串联得相当不错,诸如AI和Cleopatra这样的细节也都一一回收,所以作为坡粉观感很舒服,仿佛观影过程也是一种文学解谜小游戏。
从恐怖故事角度出发倒算不上出彩,虽然氛围渲染得不错,但惊吓场面还是较为依赖jump scare,死法和造型设计倒是也都挺有意思,只不过出现得多了也就没感觉了,无非“哥们姐们又来老爹这儿刷脸啦”。
大体气质偏向于古典恐怖,毕竟有原作故事打底,起码俩老头在老宅里喝酒讲着有关死亡的故事味道就很对。
角色的塑造也还是不错的,女性角色都要比男性角色出彩一些。
Verna大概正是那只乌鸦,而在这里乌鸦便是死神——她并不是无情的屠夫,时隔多年前来索取她的报酬,在带走Usher家的孩子之前总还会给出选择,只可惜这个家族早已朽烂,也唯有那位名为Lenore的少女能在回到天使怀抱之前得到些许慰藉并且安然离开。
Verna的确是美丽的、慈悲的,倒是很贴合爱伦坡对于死亡的描绘,从这点出发她真的是一个顶顶浪漫的角色。
而Madeline从 《厄舍府的崩溃》里的鬼魅幻影变成一个真正的狠角色也令人惊喜:她可能是 Cleopatra ,她不允许男人压过她,她聪明、骄傲、果敢、狠辣,很多时刻她做出卑鄙的选择,但从结果来看她总是胜者。
或许Annabelle Lee是她的对照组,因为这位红发美人就是传统定义中“贤妻良母”的化身,心存正义并理想主义但又柔弱而惹人怜爱(我觉得Madeline x Annabelle Lee的GL真的很好吃),怪不得Rodrick没有与其他露水情缘再婚,颇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
而Lenore就是Annabelle Lee的延续,美好而纯洁的女性却心碎、坠入死亡的怀抱,齐活了,这就是爱伦坡笔下的至美。
因为放到了现代背景这个家族狼人杀(x)的故事的确很《继承之战》,也很明显地能从角色的族裔性向设置上感受到自由派口味,这些设计本不会影响故事的走向,所以我觉得能让Usher家的孩子以及Dupin是少数族裔和LGBTQ都是可爱的可能性。
当然也能在大段化用爱伦坡诗作的台词里寻找一些社会思考,比如Madeline饮下杯中酒时那段慷慨陈词…嗯,很棒的台词(但不支持资本家甩锅哈)与一流的表演。
所以说Rodrick的财富不仅没能喂养孩子们反而把他们挖空榨干,但倒霉的犟骨头Dupin却能回到他那由爱意滋养支撑的家中,而倒下一个Usher家族总还有千万个Usher家族垄断着什么压榨着什么扼杀着什么。
你们资本主义坏啊!
总体看下来还是蛮喜欢的,一下想起了《征服者爬虫》:这出戏真是五光十色——啊,常记心头。
千万莫忘!
人群不停追逐“幻影”,伸手捕捉,永远失望,绕圈回旋地兜来兜去始终回到同一地方,剧中情节多的是恐惧和罪恶,有的是疯狂。
这是要讲啥
男主太丑了,长得跟伊藤润二的模特相似脸。
人设很有话题,但是剧本真的好普。。。
男主太像我大学同学了🌚
男主比原型帅气,但剧情是想要深入探讨一些东西又神神叨叨的(男主穿泳裤还塞垫子差评😆
Passion and love, that's life.
比Rocco和那个什么supersex好看,in颜值身材和剧情
五光十色的镜头,大胆的拍摄,狗血的剧情
剧情不够吸引人
Martiño Rivas 和 Andrés Velencoso 真性感!男主其实长得更像 Rafael Alencar
有这种条件的男的就不可能专一 就看个乐呵而已 不用带着三观去评判他
一天刷完,真没想到我会看这种片😂如果真的是真人真事,那就当传记片看了,也能接受,希望别骗我,看了这么个鬼东西。Sara全剧最惨。这些人整天大吼大叫的,真的不怕脑出血吗?体格子真好!
纳乔个人的成长史和西班牙AV男优的事业版图发展史,两任女友都挺有特点也挺抓马的,萨拉是宛如初恋般白月光,也是行业的引路人,贝丽希玛是爱得死去活来的朱砂痣,也是见证事业腾飞的伴侣(三位主演都演得非常好,纳乔是后期对于个人性格转变的小细节拿捏,萨拉是爱而不得的那种无声心碎(拒绝做退而求其次的备胎,真的上大分),贝丽希玛是那种深深的绝望),最后落脚到家庭也是我没想到的。纳乔求仁得仁,最后真的喜当爹了;东尼也抓住机会攀上大金主,某种意义上算是对纳乔睡了苏菲的背刺吧。个人觉得挺不错的一部剧,不知道为什么各大字幕组都没翻译这个作品,以情色出发,但远远不止肉欲,剧情写得很好(纳乔在匈牙利被交警扣下那里,我真以为是剧本play,反转得出乎意料),演员们真的眼里有戏,并非AV式演技!
肉体很好但没怎么漏,最后两集敷衍了事
多年未见,男主的颜居然还这么能打。赏心悦目、活色生香已经不够形容了——飨宴,必须是飨宴!
感觉那根并不是男主的鹅
男主好帅,消磨时间还可以,第二季还出不
男主没漏鸟 可惜
到了快结局的时候一切好像回到正轨了,但其实到最后有女儿了才开始学会负责。好像在说有了女儿家庭浪子都回头,我才不信。这个纳乔经历那么多还是无节操。
还可以啦,剧情还行吧,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