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玛雅·达-林
主演:瑞吉斯·梅鲁普,Rosa Peixoto
类型:电影地区:巴西,德国,法国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19
简介:入围第7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最佳男演员奖。在女儿准备在去巴西利亚学医时,45岁的主人公发了一场奇怪的高烧。详细 >
3.5,一杯温开水。虽然导演极力用一种隐忍克制的方法在拍,但意图却还是无比明显,少了点味道。不过闷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最后几分钟的划船镜头还有点力道,凭这两分钟便可以完爆小田切让那部滑了两个半小时的破船。
多年以后,【蛇之拥抱】里面的人物终于走出了丛林,在始终无法适应中也逐渐融入进了现代城市生活,卑微而有尊严的活着,但雨林犹在,亚马逊河长流不息亘古不变,古老的信仰和价值观同样存在于现代社会,传说中的卓柏卡布拉再次出现,从原住民潜意识里对现代文明的抗拒心理中诞生出来,有一瞬间我仿佛在荧幕上看到了那个古老的怪谈:飘零已久思乡心切的旅人深夜灵魂出窍化身为猛虎回到故乡,在饥饿本能驱使的无意识状态下吃掉了自家的猪羊,咬死了自己的儿子,第二天回到家里看到虎患的惨状这才猛然意识到是自己造成的,却为时已晚……
随来随去的高烧,若有若无的凶兽。印第安人在白人群里的生活,承载着两个群体的打量甚至压迫。传统习俗的远去,又与年纪渐长相关,老去之时,仿佛都要拾不起那些身份的标签。看的时候跟锐利都觉得,男主好像印第安李安呀。@平遥
pyiff
pyiff 淡淡的 但很抓人
68/100。并非是一个新颖别致的话题,却因为精准的场景刻画而变得熠熠生辉。现代文化的城市如同从天浇筑的钢铁瀑布一般溅入原始的雨林之中,日夜不息的码头乒乒乓乓的工作撞击声逐渐盖住了树木丛中象征原始生命力的昆虫窸窣声,文化侵入如同一头未知的野兽一般在密林深处忽而出现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此同时用他们的治疗方法却丝毫不见效果的高烧一次又一次地吞噬着曾平和生活于此的人们的最后一丝耐心。于是,当看到两种声音在这片神秘而不可测之处碰面的那一刻,他们都清晰地知道,从来都没有人可以从此全身而退。 @2021-06-01 17:30:51 @2021-12-23 01:07:20
节奏太慢了,大闷片,而且有影像已经够了,结果所有表达还是都通过台词再说了一遍啊……
半睡半醒
能get到想要表达和讨论的议题,拍得也挺细腻,但真的是太太太好睡了。
唉
叙事稍显拖沓
很阿彼察邦,很闷很梦幻。对这种影像风格几乎没有抵抗力,尽管看得半睡半醒还是很喜欢。只是梦境和超现实的输出太依靠台词了,缺少了点自然主义的灵性。除了男主射杀黑狗那场戏,黑狗转眼变成身穿衣服的人形,既是梦境的外化,又是对自我身份和文明扩张的反思和凝视。这样的时刻再多一点点就会非常喜欢这部片了。
好睡,,
有些闷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2019PYIFF上看的几乎所有国外新片都是关于身份政治的,大陆新片则没有一部(也许《拉姆与嘎贝》提供了一点点过度阐释的空间)。而在所有谈论身份政治的影片中,本片导演(白人女性)是意识形态最混乱的,充满了对印第安人的左派式底层关怀和右派式的前现代浪漫神话。而对森林和部落生活的浪漫想象呈现得却一点儿也不浪漫。
城市里安乃近治不好的高烧,丛林里可以找萨满看看。丛林里印第安人打猎捕鱼种植面粉,城市里只能去超市购买。儿子只说白人的语言,女儿考学即将离家,自己在码头被人事警告,不知何时他们都已被驯化。社区里闯进来的野狗将破坏生态多样性,人穿上装备到水里鱼就不再害怕,现代的医生如何窥视原始的梦。
PYIFF23,完成的非常漂亮的一部电影,讲被现代文明驯化的印第安人,吃着超市里买来的食物,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说着白人的语言,用白人的方式思考。得知女儿即将远行之后,高烧是一种现代医学解释不了的疾病,高烧带来的梦境只有萨满可以给他指引。在长久的城市生活之后,年老的男主角在面对孤老的时候,一点点的回归传统,回归野性,回到森林,回到被遗忘的传统。在父女关系的处理上,有几分小津电影里嫁女儿的感觉,很喜欢导演对于女儿这个现代女性角色的处理。
用类记录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印第安人的生存现状。印第安人的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冲突,父女兄弟家族关系,特别是一场莫名其妙的高烧、一宗未知生物入侵事件串联出的奇幻神秘自然主义。全篇倒是略显沉闷,隔壁小哥一直在打瞌睡。片子不错!
#PYIFF2019补标
PYIFF首映场。整体节奏太闷,以至于没能完全看明白说的是什么故事,仅仅使用对白方式来表达工业社会的反思,没能完全脱离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但整体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3.5,一杯温开水。虽然导演极力用一种隐忍克制的方法在拍,但意图却还是无比明显,少了点味道。不过闷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最后几分钟的划船镜头还有点力道,凭这两分钟便可以完爆小田切让那部滑了两个半小时的破船。
多年以后,【蛇之拥抱】里面的人物终于走出了丛林,在始终无法适应中也逐渐融入进了现代城市生活,卑微而有尊严的活着,但雨林犹在,亚马逊河长流不息亘古不变,古老的信仰和价值观同样存在于现代社会,传说中的卓柏卡布拉再次出现,从原住民潜意识里对现代文明的抗拒心理中诞生出来,有一瞬间我仿佛在荧幕上看到了那个古老的怪谈:飘零已久思乡心切的旅人深夜灵魂出窍化身为猛虎回到故乡,在饥饿本能驱使的无意识状态下吃掉了自家的猪羊,咬死了自己的儿子,第二天回到家里看到虎患的惨状这才猛然意识到是自己造成的,却为时已晚……
随来随去的高烧,若有若无的凶兽。印第安人在白人群里的生活,承载着两个群体的打量甚至压迫。传统习俗的远去,又与年纪渐长相关,老去之时,仿佛都要拾不起那些身份的标签。看的时候跟锐利都觉得,男主好像印第安李安呀。@平遥
pyiff
pyiff 淡淡的 但很抓人
68/100。并非是一个新颖别致的话题,却因为精准的场景刻画而变得熠熠生辉。现代文化的城市如同从天浇筑的钢铁瀑布一般溅入原始的雨林之中,日夜不息的码头乒乒乓乓的工作撞击声逐渐盖住了树木丛中象征原始生命力的昆虫窸窣声,文化侵入如同一头未知的野兽一般在密林深处忽而出现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此同时用他们的治疗方法却丝毫不见效果的高烧一次又一次地吞噬着曾平和生活于此的人们的最后一丝耐心。于是,当看到两种声音在这片神秘而不可测之处碰面的那一刻,他们都清晰地知道,从来都没有人可以从此全身而退。 @2021-06-01 17:30:51 @2021-12-23 01:07:20
节奏太慢了,大闷片,而且有影像已经够了,结果所有表达还是都通过台词再说了一遍啊……
半睡半醒
能get到想要表达和讨论的议题,拍得也挺细腻,但真的是太太太好睡了。
唉
叙事稍显拖沓
很阿彼察邦,很闷很梦幻。对这种影像风格几乎没有抵抗力,尽管看得半睡半醒还是很喜欢。只是梦境和超现实的输出太依靠台词了,缺少了点自然主义的灵性。除了男主射杀黑狗那场戏,黑狗转眼变成身穿衣服的人形,既是梦境的外化,又是对自我身份和文明扩张的反思和凝视。这样的时刻再多一点点就会非常喜欢这部片了。
好睡,,
有些闷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2019PYIFF上看的几乎所有国外新片都是关于身份政治的,大陆新片则没有一部(也许《拉姆与嘎贝》提供了一点点过度阐释的空间)。而在所有谈论身份政治的影片中,本片导演(白人女性)是意识形态最混乱的,充满了对印第安人的左派式底层关怀和右派式的前现代浪漫神话。而对森林和部落生活的浪漫想象呈现得却一点儿也不浪漫。
城市里安乃近治不好的高烧,丛林里可以找萨满看看。丛林里印第安人打猎捕鱼种植面粉,城市里只能去超市购买。儿子只说白人的语言,女儿考学即将离家,自己在码头被人事警告,不知何时他们都已被驯化。社区里闯进来的野狗将破坏生态多样性,人穿上装备到水里鱼就不再害怕,现代的医生如何窥视原始的梦。
PYIFF23,完成的非常漂亮的一部电影,讲被现代文明驯化的印第安人,吃着超市里买来的食物,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说着白人的语言,用白人的方式思考。得知女儿即将远行之后,高烧是一种现代医学解释不了的疾病,高烧带来的梦境只有萨满可以给他指引。在长久的城市生活之后,年老的男主角在面对孤老的时候,一点点的回归传统,回归野性,回到森林,回到被遗忘的传统。在父女关系的处理上,有几分小津电影里嫁女儿的感觉,很喜欢导演对于女儿这个现代女性角色的处理。
用类记录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印第安人的生存现状。印第安人的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冲突,父女兄弟家族关系,特别是一场莫名其妙的高烧、一宗未知生物入侵事件串联出的奇幻神秘自然主义。全篇倒是略显沉闷,隔壁小哥一直在打瞌睡。片子不错!
#PYIFF2019补标
PYIFF首映场。整体节奏太闷,以至于没能完全看明白说的是什么故事,仅仅使用对白方式来表达工业社会的反思,没能完全脱离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但整体完成度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