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讲述神枪手传奇的电影,脑海里马上就会想到一些好莱坞大片,如《兵临城下》、《生死狙击》,就连香港也有《猛龙》、《神枪手》等片,唯独中国大陆缺少这一题材的电影。
如今这部《遍地狼烟》上映后应该就可以填补这一空白了。
相信大多数电影迷都是伴随着电视里一直反复播放的主旋律战争电影长大的,此类电影大多是歌颂我共产党军人如何骁勇善战、视死如归的。
可是《遍地狼烟》却很另类,它的主人公牧良逢竟然是一名国军军官。
电影里对共产党部队没有任何赞场,只是出现了一支由几个人组成的游击队而已,其作用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打打酱油。
反倒是牧良逢与战友弟兄对抗战起到了巨大作用:跨省铲除汉奸、在日军基地安放炸弹……。
在本片之前,国军以正面形象出现电影印象中似乎只有《血战台儿庄》了。
难得表扬一次广电总局,这样的题材要是放在几年前能不能上映还真是个问题。
《遍地狼烟》的演员选角也很有意思,何润东、梁家辉、何晟铭分别用各自不标准的普通话念着台词,听起来既别扭又好笑。
而且每个人的性格也各有特点,梁家辉饰演的排长说话虽粗鲁,但通俗易懂;何晟铭饰演的小伍,自称是复旦毕业,一口文艺腔,看来喝过墨水的人果真不一样。
何润东饰演的牧良逢绝对是“拿来主义”的忠实拥趸,这边刚听别人说过一句有趣的话,那边就马上用在自己身上了。
起初以为《遍地狼烟》是大陆导演执导的,观影时感觉电影与以往大陆战争片的风格又有所差别。
后来查了查资料,发现胡大为导演原来是香港人,真是怪不得呢。
希望大陆导演能来看看这部电影,学习下体制外导演是如何拍出这样一部令人叫好的战争片的。
最后真心祝愿《遍地狼烟》票房大卖。
首先,向港式经典电影,致敬。
毕。
当港式桥段入侵红色革命老片.....惊喜出现了有个曾经在香港电影鼎盛时期做电影剪辑的香港伙子,在内地红剧浪潮滚滚的时候,作为导演拍了一出的一百分钟红色剧场。
有这个前叙,我们至少能揣度,这出电影注定了不会那么平平无奇。
这出电影叫《遍地狼烟》,它看上去似乎是革命浪漫主义,但其实,实质是浪漫英雄而不革命主义。
它以本着较为切实的人性和真心的欲望调侃了我们的盲目革命英雄主义。
它是不会让哥们在必要敌死而敌方不死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堵枪口,不带一些恐惧地大吼:“领导先走”。
它大概和部分人都认识到:内地标准红剧那里的主角都是泯灭人性的,不是因为主角们人性黑暗,而是因为他们人性光辉无限,过于光芒万丈以至把人性逼到无处显现。
譬如,一人只身一支五四手枪干掉一百个武器精良日本鬼子,这其实应该是小概率事件。
又譬如,舍身堵枪口,慷概炸暗堡,其实都是小概率事件。
再譬如,为国为民捐躯时,那主角不念家人、不带对生命的一些留恋、不生对死亡的一点畏惧,脑子里只想起国家领导人在天安广场上升着国旗凑着国歌.....然后身边的炸弹瞬间爆了,他却瞬间笑了,然后镜头一片尘烟飞舞、一片血肉模糊,再配以一段煽情的管弦乐.......这其实也应该是小概率事件。
这些动人事迹确实存在,但应该是小概率事件,而在内地标准红剧里,却是随处可见,随处都是泛滥的慷概就义,并且不带一丝犹豫。
我猜,导演是反对这种盲目的革命浪漫英雄主义。
甚至他可能认为这是革命洗脑主义。
竟然有些影评说,这电影革命浪漫主义爆棚。
对于这种高端的牛逼闪闪的高度评价,我们其实是不难理解,因为总有一些人是在内地红色剧场的陪伴下长大的。
在这里不得不再澄清一下:这是浪漫英雄主义,但没有革命洗脑主义。
于是我们在电影中会听到大概这种对白:小兵吼:尼玛的革命个鸟,你谈过恋爱吗?
我不再是个兵了.......领导人(排长)顿时无语凝咽....这种对白.........会让观众顿时啼笑皆非类似这类带点无厘头、带点智慧反思、带点肆虐的自我调侃的对白一直贯穿着《遍地狼烟》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既熟悉又亲切的港产片风格。
试想,星爷(周星驰)披起了红色军队的战袍,会是什么场面,又会有多少无厘头搞笑机智的对白会诞生。
又试想,发哥(周润发)披起红色军队的战袍,会不会让红剧摇身一变成为经典的港式枪战片。
或者,陈浩南(郑伊健)披起红色军队战袍,会不会然革命哥们都变成义薄云天的义气兄弟?
又或者梁朝伟披上红色军队的战袍,会不会让红剧变得哀愁了?
还有等等,不再例举。
回想一下,这出电影其实把上面的都做到了。
无厘头搞笑睿智的对白在小伍身上和排长身上集中体现,电影里的枪战更是剪接成港式警匪巷战的模式,义气模块也顺带套进小宋佳的身上(当然这里的义气是比较单薄)。
逢良的角色设定是有那么的文艺气息(何润东演的文艺清新—_—''b)。
还有等等,不再对应解析。
影片剪接风格凌厉快速,镜头感十分强烈,胡导演不愧为黄金剪辑师出身的。
影片向香港经典电影致敬。
说起《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吴宇森)《刀马旦》《甜蜜蜜》等经典香港电影,看过的童鞋都会想起某些经典镜头。
这影片复刻了其中的不少经典桥段。
在此不作细致剧透。
正如影片对白:废话就像屁眼,是谁都会有。
最后庄重地贴上废话声明:这其实是一出披着革命外衣的娱乐大片,请大家在娱乐的时候不要谈什么人生高度,just relax yourself for 100-minute.又或许,因为它其实是扇了老革命一巴掌的伪红色剧场,所以,大多数看着经典红色剧场长大的人是不会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
它注定评分走低。
BY @原声碟 http://weibo.com/chasingcow
这部戏最“出彩”的是语言。
先说自学外语的速度。
老美被狠摔来后连“救命”都不会说,疗伤时却普通话过了专业八级。
鬼子少佐废话那么多不可怕(不少“大片”中的反派,在临死之前都有这共同的“爱好”),可怕的是它居然能全程用汉语描述。
再说活学活用的程度。
何润东同学自从听了那个, 以“想开间学校”作为小目标的同伴介绍后,逢人就鹦鹉学舌,把那段台词对着不同的人说了好几遍。
最后讲讲语言思想的高度。
共产党游击队的“鬼子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何润东劝他爷爷时“你那是小家,我要保卫国家”,都让观众的三观在观影时不知不觉得到了升华...... 嗯,一定是这样,我就是这样地深受教育了
#遍地狼烟#年度不能错过的大戏,遍地狼烟聚集的港台内的的一线明星,梁家辉、何润东、小宋佳等明星,不得不提的是以偶像派出名何润东这次很成功的转化为一名实力派的影星,把主人公牧良逢一位来自小山村的可爱神枪手如何转变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神枪手刻画的淋漓尽致。
另外在这部影片还有许多青年观众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语的加入,更使整部影片洋气十足。
“浮云、废话就像屁眼,每个人都有、废话少讲,子弹就是语言、感情是最没有杀伤力的子弹”等一类的台词让大家对这部影片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而小宋佳则在这部戏里尽展“御姐”的成熟女性大胆魅力。
导演你一点军事常识也没有,漏洞百出。
你自己不懂,就不能找个懂的教教你?
你这种水平就不要拍战争题材了,建议去拍毛片吧,一定有用武之地。
文/石头记一)这部电影的男主角牧良逢是个神枪手。
因为“神”才更有话说,更有东西好拍,电影画面势必更好看。
之前中国大陆缺少这一类题材的电影,《遍地狼烟》的上映可谓填补了这一空白了。
二)《遍地狼烟》是一部枪战片,而且是一部高调回归香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格的枪战片。
枪战场面更接近于实打的风格,更追求动作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种吴宇森式作派的东西好久不见。
后来有媒体透露导演胡大为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最著名的剪辑师之一,吴宇森最鼎盛时期的作品都是由他担任剪辑的,比如我喜欢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
所以影片《遍地狼烟》剪接风格凌厉快速,镜头感十分强烈,胡大为导演不愧是黄金剪辑师出身。
而整部影片可见,耳濡目染,胡大为深受吴宇森等导演的影响。
好在,他都有消化。
三)《遍地狼烟》的主人公是一名国军军官。
电影里的共产党部队在当时只是一支由几个人组成的游击队,尚未对抗日战争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牧良逢与战友们跨省铲除汉奸、在日军基地安放炸弹⋯⋯真不主旋律!
这次广电总局真是开恩了!
四)这部电影看似是革命浪漫主义,但其实本质上是浪漫英雄而不革命主义。
它本着较为切实的人性和真心的欲望调侃了盲目的革命英雄主义。
五)从一个原本没有什么理想的青涩猎户少年,到找出自己的理想,在这部影片里何润东演的淋淋尽致。
所以当他蜕变成一名神枪狙击手时,足以令人信服。
其它几个角色,导演选的、剧本要求的,演员自己表现的,把一部战争戏、革命戏,演得生龙活虎,又合情合理。
六)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也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
它让人见识了人性中光的力量,不仅可以让人自立,还能让团队甚至民族自强。
(2019-4-14下午。
宁波市一院。
)
请问:此片编剧是否日本国籍,把中国人写的像猪一样,日本人进出医院比进自己的兵营还方便,太气人了!!!!!
难道所有,有点本事的人都是傻逼吗???????
这是一部讲述狙击手的电影,猛的一看,好象真的是那么一回事。
其实我们错了,别看剧中人物整天拎着把狙击枪到处溜达,人五人六的,那TMD就是个摆设。
通篇下来,他们就是不停的打手枪,一个人打完一群人打,男的打完女的打,最后打得天崩地裂,海枯石烂。
如果打手枪也算狙击手,那全中国宅男联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打手枪跟打飞机是不一样的,为了不让观众混淆两者的概念,导演别有用心的在影片一开始就安排一架飞机把何润东从树上给打下来,飞机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的,可手枪嘛,你懂的。
救下老外后,老外心存感激,想该怎么感谢何润东呢?
把手枪送给他?
不行,自己就一把,自己还要打呢。
看何润东根骨极佳,是块练武的奇才,那就教他怎么打手枪吧。
何润东果然天赋异禀,加上平时积累下的丰富的经验,学起来得心应手,把手枪打得出神入化。
如此特异功能不拿来为人民谋福利实在可惜了,所以何润东作为特长生应征入伍。
话说梁家辉在打手枪界也是泰斗级人物,你是否适合打手枪他一看便知,在他抚摸完何润东手上那一层厚厚的老茧后,便确定何润东是个可造之材。
并说了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
他说:“这个年头,哪个有鸟的不懂打枪。
”太TM精辟了,这句话就应该单独作为一篇文章编入中学生语文教材里,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再迷茫。
与这句台词同样经典的还有一句,就是何润东他爷爷说的:“子弹如积蓄,不要乱花”。
某位名人说过:“少年不知精珍贵,老来望B空流泪”,这两句话表达出的人生哲理是一样一样的。
小宋佳在里面饰演的是一个压着嗓子说话的寡妇,那嗓音比何润东都要浑厚。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何润东呢三番两次到小宋佳的茶馆里等是非。
第一次,何润东要走,小宋佳硬留他在工作坊里过夜。
那时,何润东是个乡野粗汉;第二次,何润东要走,小宋佳硬留他在自己闺房里过夜。
那时,何润东是个民族英雄;第三次,何润东没打算走,于是他在小宋佳身上过夜。
宋寡妇还说了,要像茶一样,慢慢的品。
品你妹啊,何润东打得了手枪未必打得了飞机,别到时他丢盔弃甲了你城门都还没打开,到时你哭去吧。
同样枪法了得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大反派郭明翔,他的特点就是有衣服不好好穿,你丫以为拍毛片呢?!
同样是打手枪,他的命运跟何润东截然不同,何润东是抱得寡妇归,他是被娇妻给甩了。
他老婆把戒指还给了他,戒指这名称本来就很值得玩味,新人戴上戒指,意味着从此戒掉手指,因为彼此找到了比左右手更温暖的温度。
把手指头的紧箍咒拿下来,还给对方,就是告诉你,以后你自己跟自己玩吧。
当自己老婆被炸死了,以后真的只能打手枪了,郭明翔彻底疯了,举着把枪叨逼叨的跟何润东说自己老家的装修情况,何润东不远万里借来颗子弹把他送回老家了,当然,还是打手枪。
从此,何润东跟小宋佳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手枪人人会打,只要打出风格打出水平,一样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只要撸着,就不是loser。
举起你的手来,成功的大门即将为你打开,加油,好男儿!
我操,还是个励志片。
谁有完整版本的啊,网上都是95分钟的版本,好多片段删减了的,跪求,a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哦哦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哦哦哦。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狙击的情节不多,爱情的戏份多些。
宋佳没得说,梁家辉何润东也一样,就是口音让人出戏。
整个来说,还是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人军属发生在战争期间的爱情故事,国共是合作的,日本小护士还是有人性的。
小牧的狙击水准是打猎练的,或者是天生的,入伍以后并没有太多训练,美军的飞行员扮演了一下伯乐,猛子只能是精神导师。
诗意
有些段落出戏以外 还不错
从名字到剧本,真的是惨不忍睹。
牧良逢和柳烟的感情戏很突兀;演员的日语真烂
不错的电影,就是台词有些雷,男女主ML的时候女主竟然说“要像茶一样慢慢品尝”
日本兵的普通话都比大部分演员的台湾腔要正。
台词好雷人。两星半
太做作了,为了拍而拍,没有感情
看到小牧回到家看到爷爷傻笑的时候就别再继续往下了!
挺好的 英明只是一片浮云
本来,梁家辉是萌人,何晟铭表演也不错,小宋佳有目共赌…可是…为毛何晟铭不是原声?为毛他会台湾腔?!为毛宋佳那么“表演”!为毛何润东的中文口音比剧中的小日本还不标准…为毛有男主非要有女主,为毛男女主非要发生关系,狗血神马的不提了,最后泥轰军官挂得很喜感,老美你是打酱油的,真娱乐。
让人错乱的片子,时而文艺,时而热血,时而脱线。
对梁家辉的硬汉形象十分不习惯
所有人都为秀恩爱这一对死了。
这周的电影实在挑不出可看的,评分3点多的满天飞,本来以为是一部淹没片,结果发现还是亮点多多的
枪战片能偶尔让女人走开一小会么?就一小会儿行么?行么?
听对白还以为是部穿越剧,胡大为当年跟着吴宇森玩兄弟情,如今也学会基情四射了。动作场面很有港式老片的感觉,但这是一部爱情片,整体感觉不伦不类,剧本烂透了。★★
中西混搭胡大为勉强及格,动作有亮点台词有笑点。笔试的时候要像喝茶,需要慢慢品尝。何润东又是铜板又是白纸又是猪就是不像当兵的,骑车敬礼使左手,原来右手要掌把。
copy君临城下吧。。。
剧情,台词,人物都太TMD浮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