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才有点明白古希腊人的热情和开放,他们的热热情、开放、团结让我好感动。
但是真是身处那种环境下的话,我也会像图拉一样感到不好意思的。
和希腊人的家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图拉的公婆,他们的拘谨、安静、他们的小心翼翼无疑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礼仪,但是和图拉家族一比怎么也让人喜欢不起来。
真是没办法。
现在那么大的家族,那么多的生活缠绕在一起,恐怕很少见了,但是好像正因为他少见而弥足珍贵。
喜欢图拉的父母,可爱而睿智。
但是更喜欢她的弟弟,他对图拉丈夫开的玩笑,让我忍俊不禁。
1.没觉得好看,但学习了知识,做一个优秀希腊女婿不容易。
2.家庭观念,跟中国挺相似的。
3.咱们结婚用大红,他们结婚用大蓝。
4.说是编剧就是主演,根据个人真实经历改编。
5.有爱就好办。
记得Friends里面,Monica在和Chandler举行婚礼之前因为婚礼的安排产生了点儿小矛盾,然而一直梦想着要世界上最完美婚礼的Monica却被Chandler说服了。
如果是我,也会选择marriage,而不仅仅是一场wedding。
就是因为对这个中毒太深,一直不太看重婚礼这个形式,觉得完全可以把省下的钱用来旅行结婚,毕竟是我的终身大事,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办。
选择志同道合的男朋友,愿意和我一起奔向诗和远方。
这种想法在这么多年后的今天,终于有些动摇了。
我看过很多举行婚礼的片段,也读过很多描述婚礼的文字,更加做过和婚礼有关的公号。
但是知道今天,我才对举行婚礼这个仪式有了新的看法。
在婚礼上,是一个女孩儿生命力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的交接。
尤其在情感内敛的中国家庭,可能只有结婚这个仪式,才能让我们明白父亲,那个亲手把你交给另一个男人的人,有多么爱你。
只有在众人齐聚的婚礼上,你找的他才有机会把你介绍给所有的亲朋好友,把你们的幸福昭告天下。
吃饭的时候,我们还要用精致的盘子和餐具,摆上精致的装饰品,再来好好品尝,这就是生活的仪式感。
爱情也是一样,需要婚礼,更需要各种纪念日,这些仪式将两个人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宣称:我们就是彼此的。
我们好熟悉门当户对,好熟悉一大家人在一起吃吃喝喝,可我们很少大家庭里快乐幸福的电影,有电影表现的也是大家庭中的勾心斗角。
但以后的人们,到哪里去找堂兄妹去,连兄弟姐妹都没有了,想想真是可怕。
刚开始以为会是灰姑娘的爱情故事,原来是出家庭喜剧,没有大的波澜,看着很轻松。
之所以电影热,可能大家都渴望这种轻松愉快的生活吧,即使只在电影里面过干瘾。
女主有,也就是编剧,还真得感谢汤姆·汉克斯,多少有才华的人默默无闻呀,当然幸亏汤姆·汉克斯有个希腊血统的老婆,引起共鸣了。
整个剧是很欢乐的,但婚宴时当伊恩接过岳父送的礼物那一刻还是催人泪下的,或许是因为自己遗憾于结婚那么久了却从未住过婚前就买的新房,又或许是因为感动于图拉父母对孩子的无限支持,就像剧中的台词,My family is big and loud...but they’re my family.We fight and we laugh and yes,we roast lamb on a spit in the front yard.And wherever I go,whatever I do...they’re always be there.两个不同背景家庭的结合,需要包容、理解和融入,就像图拉爸爸说的,we all different...but in the end we all fruit.
为毛每次看到这样的电影,才会代入。
唉。
觉得自己就是这种,丑丑的,自卑的,带眼镜的,内心澎湃却什么都不敢做的。
心里有个梦想或者白马唐僧,却始终认为遥不可及的。
如玛丽,如图,如所有这样的女孩。
变漂亮也是一段时间,之后又恢复原状。
是天生如此么?
家族,影片中说,我的家族很吵闹,很奇怪。
男主说,可是谁家不是呢?
1、希腊人很注重食物,你要是不吃肉,他们肯定无法理解,但是他们又善于体谅人,马上会安慰你说:没关系,我们还炖了羊羔肉。
2、希腊妈妈会在新婚前夜循循善诱:希腊女人,下厨房如羊羔般温顺,进卧房如猛虎扑食。
3、希腊女孩都得上希腊学校,那里必修题包括:Nick有一只山羊,Maria有九只山羊,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结婚?
4、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人:希腊人和那些希望成为希腊人的人。
5、玻璃水的用途:止痛、止痘、止痒、止癣6、丈夫是一家之首,妻子是脖子,她决定头向哪里转。
7、希腊小舅子都是很友好的:如果你伤害我的妹妹,我会杀了你而且做得像一场事故。
8、希腊人圣诞节的过法:爸爸和叔叔争谁能吃羊脑,婶婶插着羊眼满屋子追侄女非让她咽下去,因为吃了会变聪明,屋子里还有27个表兄妹。
9、希腊女人一生中的三项使命:嫁给希腊小伙、生希腊小孩、喂饱所有人。
电影里的prince charming虽生在较为开放自主的西方家庭,却也对于类似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希腊大家族表现出无限包容,只因女主角爱着他们。
想必自身在家庭中也感受过父母的爱意(虽不热情),所以对于爱人所爱之人,也同样给予爱意。
生在中国家庭的我们,却难免因这种个人空间被吝啬取代的生活模式而受到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各类明里暗里袭来的固有冲击及伤害,对于日后自身家庭,恐怕难以面对。
到底两者具体所不同在何?
或是电影处理过于美式乐观主义?
女主角伊始对于家庭依赖及个人无所作为而积极思考未来,看似是脱离家庭寻求了自主独立,可是最后工作仍然是在阿姨家的旅游社,还在此偶遇白马王子。
而zhe不同之处,即家庭中母亲对女儿自由的支持。
父亲在女儿提出要进修时,直言“女孩读书没有用处”等等大加反对之词,但是母亲只说:我的女儿要读书!
以一己之力为女儿将来思考,或许是因为自己存在着遗憾,身为大家庭中的母辈是没有多少自由可言的,上有老下有少的情况迫使了母亲放弃自由供养家庭,在青年时期跟随爱人远赴美洲大陆打拼时便开始了这种角色,即使后来仍有再多的想法也早已因年月逝去而无从谈起。
所以母亲支持着女儿的想法,推动着她“勇敢的去做吧”。
最终女儿在爱情上得到自由,也算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母亲的遗憾。
【同系列第二部中的母亲甚至在与父亲再婚婚礼上险些悔婚,可以得知这当中的确是存在遗憾的】中国家庭里,生于七八十年代的父母们,必然希望子女归依于自己而后反哺父母,也同样是支持,却更难免其中的束缚以达到“大家庭”体系的存在价值,与那位希腊母亲的思考,是存在着大大不同的。
是“顺从”,是“依靠”,同样“不可剥削”,却不是“自由”,而是更深的“羁绊”。
当然,最后在婚礼上对子女赠房的举动,依然表明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可斩断的因缘。
而新房正正是位处于父母的隔壁,再度为女主角的“独立”添上颇为讽刺的意味。
在21世纪20年代回看这样一出描述传统家庭模式的喜剧,更多的让我思考了中式传统家庭所含括的矛盾,也思考着未来自身的家庭模式将如何发展。
在诸事发生之前,我只愿恒守现今的初心,让我生育的子女,是能自由生活着的。
女主决定读书再就业时,母亲的支持
这部电影CCTV6之前已经播过好几遍了,现在又作为“佳片”重播了一遍。
于是,星期天的早上,我因为前一晚咳了一夜,导致第二天睡过头而没去上课。
便在家里一边擦着地板,一边重温着《我的盛大希腊婚礼》,一边望着窗外暖洋洋的太阳。
好不自在:)其貌不扬的图拉在父亲开的希腊餐馆里做服务员,三十岁的她并不关注自己的终身大事,一心想要冲破家庭这个枷锁,渴求新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得到母亲和婶婶的帮助,图拉如愿以偿的进入大学进修。
她摘掉眼镜,开始化妆,脱去以前的旧衣服,精心装扮自己。
如重生般的图拉开始在婶婶的旅行社里工作,在这里她与伊恩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
他们第一次约会时,图拉告诉伊恩过圣诞节时,她的爸爸和叔叔会争着吃羊脑,婶婶则插着羊眼满屋子追她,非让她把羊眼咽下去不可,因为吃了会变聪明。
屋子里还有27个表兄妹。
图拉和伊恩的恋情一路高涨,可图拉的父亲却极力反对,仅仅是因为伊恩不是希腊人。
希腊女人一生中的三项使命:嫁给希腊小伙、生希腊小孩、喂饱所有人。
伊恩努力的去配合图拉父亲提出的要求,接受希腊正教堂的洗礼,成为希腊人。
对于伊恩的问候,图拉的父亲不予理睬,故意用希腊语说,当我们的祖先在研究哲学的时候,你们还在树森里闲逛呢。
图拉的弟弟喜欢对伊恩说冷笑话,诸如,你要是敢对我姐姐不好,我就打死你。
哈哈,瞧你脸都红了。
要是我手上有把枪,你知道会怎么样吗?
图拉请伊恩的父母来吃顿便饭,结果母亲却把所有的亲戚都请来了。
几十人在图拉家院子的草坪上烤羊羔,在客厅里喝着回香酒,跳着希腊传统舞蹈,场面异常热闹。
图拉的父亲端了烤羊肉过来请伊恩的父母品尝,被拒绝了。
图拉的父亲无法理解居然有人不吃肉,不过他马上善解人意的安慰道:没关系,我们还炖了羊羔肉。
可怜伊恩的父母就像进入到野人部落,战战兢兢的度过晚宴。
图拉的父亲事后向图拉的母亲抱怨伊恩的父母:他们干巴巴的,就像没加蜂蜜,没加干酪。
结婚当天,图拉的嘴角长了一颗痘痘。
爸爸和婶婶说,拿清洁剂喷一下就没事了。
母亲则对即将出嫁的女儿说:希腊女人,下厨房如羊羔般温顺,进卧房如猛虎扑食。
婚宴上,伊恩的父母已经溶入了这个大家族里,与这群热情奔放的希腊人一起载歌载舞。
影片中几句有意思又富哲理的台词:给我个词儿,任何一个词儿,我就能告诉你它的希腊语源。
世上只有两种人,希腊人,和想成为希腊人的人。
男人是一家的头,但是女人却是脖子,让头往哪转就得往哪转。
图拉这个大家族实在令人感叹,原来大家族不只在中国才会有,原来希腊人说话是如此幽默又哲理。
看这部剧的初衷主要是在欲望都市里爱上了这个男主,特意找来他的片子看。
整个片子无功无过,轻松、温情,有大家庭的吵闹也很有爱。
是一部不错的爱情小品,看起来就像几集拼凑起来的sitcom,差不多美剧水准。
主要元素有爱情、丑女变身、美国异文化融合、家庭的意义等一些主旨。
虽然对于剧情中男主爱上女主的情节设置感到不解,俩人差距太大了吧!
“My family is big and loud but they're my family. We fight and we laugh and yes, we roast lamb on a spit in the front yard. And where ever I go, what ever I do they will always be there。
” 总之男主还是辣么温柔帅气,打算继续看第二部了lalala
怀疑是不是看错了片…没看错的话它提醒了我原来2002年的时候文化还那么保守啊…貌似是倡导恋爱自由和移民文化融合的片子(婚礼吐口水那里有笑),结局女主住进了父亲送的婚房,结尾长镜头一摇就在原来的希腊大房子旁边 细思极恐(实在是太平了,没有get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是如何拿到的…)
看到男女主角就没继续看下去了---------那是3年前。现在看了觉得很是温馨
男主看上去不像好人……
Tom Hanks : producer
他有几个睾丸?
对希腊婚礼习俗最好的描述,热闹非凡的场面
小温馨 乱轰轰的
在移民的大熔炉里,将北欧性冷淡和南欧热情吵闹放在一起,化学反应之鲜明。不同族裔之间的文化差异思维观念导致的冲突矛盾,将喜剧效果发挥出来。婚礼上朝新娘吐口水真是笑死了,像这样吐槽自己族裔传统的场面挺多的。PS.看了评论才知道本片主演兼编剧Nia生活中的老公就是在电影中饰演Ian好友的那个谢顶的朋友。那么意思就是:影片为了照顾主演的形象其实是把真实原型做了替换的,个人不太喜欢这样以外表完美来替换现实的做法。
54文化的碰撞还挺有意思。女主爸爸说,他们家像一片干掉的面包,没有果酱也没有蜂蜜。这个形容很准确啊。
剩女的励志电影
希腊的确是个难以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的民族。要不…再去一次吧!:)
热热闹闹办个又大又油腻的希腊婚礼。
introducation to greek family
女人一打扮不得了啊。
很多细节非常好玩,这才是一个浪漫轻喜剧应该有的样子么!
劇本差 演員丑 劇情幾乎為零
百看不厌,不仅是因为唤起了 meet someone from a foreign culture 的共鸣。只是当看到Toula妈妈说“我们来到这个国家,所以你们能自由成长”的时候……美国人你们是有多骄傲啊?真把自己当救世主啦?
影片中的希腊风情很值得一看。看下来有种很温馨,很宁静的感觉,也很为女主角努力改变自己的决心和行为鼓励。虽然是为了一个男人,但是找到自己的真爱,并为她改变,这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不是吗?
为了男主角看的 但是也别找个又老又丑又胖的女主角啊 看的姐好难受啊!
1.5 Not impr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