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久没主动去看烂片,我已经不太记得清了,但作为游戏的忠粉,原作承载了我在PS游戏平台上超过九成的回忆,那些无数个跟小伙伴溜到地下游戏室打机的午后,可是我中学时代最欢乐的时光。
因此,就算我明知道这是部烂片,还是要义无反顾投入它的怀抱。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结果,是我在电影开篇刘嘉玲的第一句塑料广普旁白时就忍不住笑场了:“华夏大地上,一直流传着无双英雄传说,练武奇材吸收天地能量,无双英雄遇强愈强,凡英雄相遇均能激发对方更高潜能,在体内凝聚宇宙衍生的最大能量……”,这都是谁眼睁睁瞎编出来的华夏魔幻传说?!
幸好,紧接响起的BGM还是相当带感,没有拖泥带水就马上进入了剧情,割草、飞小兵如期上演,各种五毛钱声光电特效齐出,超大型cosplay隆重登场。
电影基本是照着游戏剧本推开,从黄巾之乱到虎牢关大战,其中穿插了一些游戏以外的小说情节。
值得肯定的是电影服化道高度还原了“无双7”人设,除了曹操莫名抄袭了于禁的发型外,大部分角色还是能一眼就认出来的。
其中,吕良伟版袁绍效果最佳,气质神态都模仿得很逼真,而之前一直等着看笑话的黑吕布成品效果也意外的好,并不让人尴尬,倒是娜扎版的貂蝉着实样太丑,外形比董卓身旁那几个官妓还不如,与原作的落差极大。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导演并没有纯粹照搬游戏,而是认真编了个全新的剧本来拍电影,效果会不会特别雷人先不说,倒是这份用心真的打动了我。
可见,虽然大家都知道要拍的是部烂片,但剧组并未因此就敷衍了事,既准备了剧本,也邀请了各种大咖,听说还远道赴新西兰取景了,还是很敬业的。
但缘何网上仍然清一色一两星差评呢?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电影对受众定位摇摆,它既想收买游戏粉,又想拍出正经的小说故事吸引历史粉。
结果就是,对孟德献刀、陈宫抓放曹、误杀吕伯奢这些文戏,游戏粉觉得拖沓不爱看,对无双技割草、铸剑堡锻神兵这些设定,历史粉又觉得太戏说,有辱名著,到头来两边不讨好。
最后空浪费了一个难得的大陆漫改代表作的机会。
建议还有勇气续写“无双”系列的大陆影人参考下《王者天下》,同样是漫改,同样是日本人胡诌中国历史故事,但人家的电影真的把原作中的热血给刻画了出来,虽然得分也就刚及格而已,但至少比本片高出一半不止啊。
不推荐,不收藏,待删除。
孙坚去参加诸侯会盟竟然还带着几岁的孙权,带着就带着吧,旁白竟然还煞有介事地介绍:“这是孙坚的幼子孙权”,我想问孙翊孙匡孙朗哪去了233333,我怀疑编剧一定给诸侯联军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孙权以后会称帝。
小霸王站在旁边一脸懵逼,没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难道我孙笨不配拥有姓名么?
孙坚得到传国玉玺以后,孙策和孙权竟然抱拳道:“恭喜父皇!
”,比新三国的“恭喜爹可以称帝了”还牛逼,捡到玉玺都不用登基就变成父皇了是吗233333刘嘉玲一出现我脑子里就开始播放:“从前有个魔仙堡,有个女王不得了……每个魔仙都她指导……”23333333娜扎演的貂蝉在剧中毫无作用。
以及吕布貂蝉湖边定情,吕布莫名其妙地扎了自己一刀,拔出来之后刀上一滴血🩸都没有23333而且吕布每次出场都自带核辐射一样。
王凯一脸忠厚的样子实在是不像乱世枭雄曹操,以及韩庚演的关羽小胳膊比青龙偃月刀还细。
莫名觉得十八路诸侯联军有点像护戒者同盟,刘嘉玲有点像凯特布兰切特,刘关张像四个霍比特人。
如果预期不高,可以看看,打斗常年还行。
说句公道话,剧情真不赖,用2小时的时间把整个三国前奏叙述完还是非常饱满精彩的。
然而,韩庚的关羽,瘦削的身躯、稀疏的胡须,但就那装腔作势,让人受不了啊,毫无威严、毫无气势、毫无情感,简直就是三无产品,不适合这个角色。
取景、航拍大气,服装、马术费力,配乐、演员入戏,后期、特效不易。
但是人物设定、和剧情都不合理,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重新制定剧情重写剧本。
小儿刘备,瘦身关羽,大肚张飞,老态吕布,造作曹操,肥憨董卓李儒,一堆小兵扒住董卓马,共跑齐飞,关羽一刀劈来,一波人飞起几丈高,还有刺角时几乎腾云驾雾般的刘备,吕天乐一戟劈开半座森林,笑的好开心,能魔改到这个份上,也算另辟蹊径了不过既然本就是改编自游戏,那也不适合拿其它来对比,只看游戏的话,能把动作场面做出这个效果,其实也挺契合的从黄巾之乱,到三英战吕布,简略般江边煮酒,剧情还基本没怎么改,其实既然动作戏都做到这么玄幻的份上了,剧情反倒还可以再多改一些,再雷一些,也是它的特色要是把那些讲一口塑料普通话旁白,发不准音的港人多换掉一些就好了,不过在岛上窝久了,做下这么一部浮夸特效的片子,大概也挺新鲜
1黄书你怎么突然fanjian了?
(没玩过割草不知道吐槽的对不对)2武后跑去给人打造兵器你不觉得有点跌份?
要不先把妆换了?
3不知道还以为古校长是在拍《传奇》大电影呢4瓦上跑马?
5咱们都低估张飞张翼德了!
他大哥是两肋插刀,二哥就大刀拉胸口,就这小子鸡贼,丈八蛇矛划掌心6只要林雪嘴里塞着东西,我闭着眼睛就能听出来这是董卓7上面前五条都可以抹去,但你这塑料粤语是机翻的吧?!
不算好看,但也不是毫无逻辑的烂片。
最后四人把护城河上的桥炸掉,掉进地下暗河里打,吕布骑马在水中奔跑,关羽成了火神。
每个人都能来道闪电,雷神不算什么。
按照吕世浩老师的说法,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战国到秦汉。
在那个乱世,秦是靠不把人当人,奖励耕战,把人变成机器,灭了六国,实在没什么人性,道德可言。
再回到东汉末年这个乱世。
去讨伐董卓的时候,各路诸侯其实心不齐,不是都在出全力。
不过曹操和刘备是真心想做这件事,想拯救国家。
而且阀董失败后,两个人也都有了各自的线路。
刘备觉得应该靠道义,忠勇救国家。
曹操看透了道德的虚假,大家其实是很现实的,人才要么给他名,要么给他利,要么想要得到被重用的成就感,道德只是个幌子。
有名无实,没有实力,干不成事业。
想做成事,需要人才,想要人才,那就需要满足人才的需求,人才不会对道德有太多需求,有个幌子,够用就行了。
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处在那个时代,会怎么选择,是不是也会像刘备一样觉得靠对国家的忠,靠对兄弟的义就能改变世界?
如果自己是吕布呢,还会跟着董卓混吗?
你看现在的并夕夕,斗影,投条,啊里化为996,在里面干的人真的觉得自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估计也是因为给的待遇好,有用武之地。
假如让这些人才回到三国,成为吕布,那董卓给的待遇是不错呀,董卓权倾朝野,拥有了多少资源,在他旗下当将军,一定会受到重用,有花不完的钱,美女如云呀。
这个待遇想必要比这些互联网大佬给的待遇好太多了。
假如我是吕布,我可能也不知道该跟着哪个老板混,谁做的事才是对的事。
但是很容易会找个给自己待遇好的老板。
像吕布这样的人才,跟着董卓混,只会让世界变得更糟。
鼎盛时期,秦可以说吸引来了七国的人才,正是这些人帮助大秦灭六国。
然后那些有思想有文化的文科人才,在统一后遭到了焚书坑儒的命运。
那些掌握先进科技和制造工艺的工科人才,在修好秦始皇陵后被强迫陪葬。
先进的技术失传了,六国灿烂的文化也因为统一被削弱了。
人才们为野蛮人奋斗,这个世界很难变好。
你我呢,该跟着谁混?
该不该把世界弄得更糟?
秦兼并天下,没靠道德。
曹操,刘备打天下,有自己的地盘,也不是靠道德。
当今时代,可以说也是乱世。
在乱世混,老老实实还真挣不到钱,在乱世或许得缺点德。
古往今来,不缺野蛮战胜文明的例子。
对六国来说,秦军是虎狼之师,因为秦军靠斩杀人头算军工,野蛮,但是管用。
不过还有更野蛮的,光顾着焚书坑儒,然而刘邦项羽是不读书的。
董卓野蛮,没把文明社会的秩序--皇帝放眼里。
但是吕布更野蛮。
杀义父不算啥,毕竟不是第一次了。
欧洲人觉得印第安人是野蛮人,到美洲后把印第安人杀光光。
其实在印第安人眼里,欧洲人才是野蛮人。
清朝的中国人,感觉自己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礼仪,洋人是野蛮人,没错,这些野蛮人凭借着坚船利炮,把大清打趴下了。
淘宝刚出来的时候,打击实体商铺,这股力量实在太野蛮了。
然而现在还有更缺德的并夕多,有把京东淘宝干掉的霸气。
优酷土豆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在担心电视媒体。
现在痘印,微信算是彻底改变了媒体业态。
第一次在豆瓣写影评,实在是作为一个三国无双的老粉,不能忍受这部诚意作品被如此摸黑。
五一就看完了,不过一直拖到今天才写影评一来是因为想说的话很多,要慢慢整理;二来是因为爱奇艺上了,就正好方便截图录屏来进行说明。
开始长篇大论前,先要给本片定个调,这是一部“中国根据日本根据中国三国历史改编的游戏改编的电影”,也就是说,本片是根据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改编的本片是根据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改编的本片是根据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改编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您是《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死忠,那这部作品不适合您,本片是拍给《真·三国无双》系列的粉丝的。
虽然三国无双是根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改编的,但毕竟是不同的作品。
先说结论,这是一部非常用心的粉丝向作品。
作为一个三国无双的十几年老粉,影片呈现的质量大大超乎了预期。
如果满分是十分,我愿意给八分——这里给满星,主要是现在的评分,低到过分了。
既然是粉丝向的作品,那么,评判的标准,就应该是有用心去讨好粉丝,还是说单纯地收割情怀。
当然,在这里需要定义一下什么是“三国无双”的粉丝——只玩过一两代,连OP和过场CG都不看的,麻烦不要给自己贴金了。
连每一代每一位角色是什么造型、武器经历过哪些变化,角色各级武器都不能如数家珍的人,不好意思,阁下只能称为“路人”。
那么,制作组有没有用心为粉丝服务,应该从哪些方面评判呢?
首先是不涉及游戏的常规项,情节,分镜、色彩、后期、特效情节大纲,没什么好黑的,汉末那点事——平黄巾、刺董卓、鞭邮督、吕伯奢、斩华雄、虎牢关、烧洛阳、连环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剩下的这几项来说,除了特效,主要是技能特效里面的雷、火特效比较拉跨,其他的都至少达到了院线应有的水平。
认为我乱讲的朋友,欢迎拿着例子打脸。
然后是涉及游戏的项目:选角、服化道、表演、情节和最关键的对游戏的致敬彩蛋选角、服化道首先是选角,这个可以和服化道一起讲。
先说广受差评的存在,韩庚。
讲真,我一开始也觉得选韩庚就很扯。
但实际的表现来看,韩庚是个人本次观影最惊喜的存在。
首先要承认的是,韩庚的身板确实过于纤细。
不过制作组很用心的通过机位和剪辑规避了这个问题(基本上,预告片里那段反倒是全片关羽最拉跨的表演)而且要知道关羽是公元160年生人(目前比较广泛的认知),黄巾之乱的时候20几岁确实是没毛病。
(回想起《赤壁》中诸葛亮的金城武,也是非常还原历史的设定,也被各种尬黑年龄和颜值)同样被黑的还有王凯的曹操,确实这两人和游戏形象联系不大。
但有一说一,这算是游戏本身的BUG,其实和关羽一样,曹操在黄巾之乱也不过30左右,这里让王凯来演,个人感觉没什么毛病。
而且个人认为王凯在这里确实演出了曹操年轻时英气十足,果断而又多疑的感觉。
讲完了差评如潮且跟游戏相似度确实不高的二人,来讲讲其他角色。
一句话:良心到爆。
先来感受几个和游戏的对比
连鼻子都一模一样的董仲颖
林雪的董卓,讲真,我想不出谁比林雪更像董卓
刘备的服化道+选角,高度还原了游戏形象
杨祐宁和五代以后的刘备一样,长方脸,不大的眼睛。
电影把额发的样式改成了汉朝样式,好评。
我其实一直感觉35系列的袁绍是真的有点挂像吕良伟……
仅有几句台词的孙家铠甲也是极尽还原之能事除了这些对应觉得的还原度,剧组还做了典韦、徐晃、周泰的铠甲,估计是因为角色有调整,没有给对应的角色。
韩馥,一开始这位老哥应该是要演典韦的,典韦本韦了
玩过7代的老粉应该能一眼看出是典韦和徐晃的铠甲(角色未对应)从截图不但能看出选角的契合度,也能看出服化道的还原度,这里就把选角和服化道放在一起说了。
不仅是以上这些截图涉及的角色,游戏里面其他角色也几乎都是竭尽还原之能。
不仅如此,如果是长期出现的角色,也不会一套衣服穿到死,会随着情节的变化切换。
比如吕布,开场是穿着5代的铠甲,而到了虎牢关,则变成了7代的铠甲。
而主角刘皇叔一行,则是根据7代的造型衍生出几套原创的,但致敬原作铠甲结构、细节的服装。
除了铠甲本身还原度达到了“一眼就能认出是谁”的地步,更让我惊喜的是,仔细看还会发现制作组还对铠甲进行了合理化。
要知道这些造型都是游戏造型。
如果不进行再设计就直接放进真人电影,直接结果就是让电影变成“大型cosplay”。
这种再设计,包括对材质的合理化、结构的合理化、降低饱和度等方式,从截图能看出角色的造型都有这些再设计的考量。
这种再设计做得好,反倒会因为融入得好而没有感知。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来感受这种再设计的力量:漫威和DC的电影化——一个正面例子,一个反面例子。
索尔不合时宜的布衣改成了皮甲、金属的折中材质;胸甲加入了兼具科技感和铠甲质感的结构;头盔因为不符合真人化的需要,在第一部短暂出场就合理地去掉了;整体饱和度降低
美队整体一体成型的紧身衣,为了更符合写实的风格,改成了有复杂结构和裁剪的样式;头两侧幼稚的羽翼变成了印花;莫名其妙的胸口鳞甲材质被弱化成网面;整体饱和度降低可以看得出,为了让真人电影不变成大型COS现场,漫威的美术工作者们对角色造型进行了大量的再设计,保留了角色可识别的元素,又让角色的服装符合现实世界的审美。
能看出三国无双的角色造型再设计也是赞找的这个思路。
而反面例子,就是DC的电影角色造型设计。
海王就是对漫画角色的粗暴复刻。
高饱和度的发色、服装,几乎没有进行合理化的服装结构,让角色分分钟从现实世界脱离出来。
如果三国无双电影只是想收割一波情怀,大可像DC这样直接照搬角色造型,何必大费周章地进行再设计?
只是结果也必然和DC电影一样,沦为大型COS秀。
极致的简单还原很简单,但放进电影就不合适
还原度做高已经很不容易,但要放进电影还要花功夫虽然在服化道的还原上,算是本片的两点,但依然躲不过尬黑。
翻了翻某瓣的评论,居然有人说认不出角色的造型,更有甚者,居然讲“刘备和曹操的武器一样”。
我就呵呵了,武器,比服饰的还原度还要高。
曹操的武器,结合了4代剑颚和7代剑身的设计
“和曹操武器一样”的刘备双剑,感受一下还原度本片所有角色的武器,都达到了刘备和曹操武器的还原度,不管是吕布的方天戟,张飞的蛇矛,关羽的偃月刀,还是袁绍的伸细剑,甚至张角的锡杖,都在极高的还原下,进行了写实优化,在下就不一一截图了。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本片的“服化道和选角有没有用心”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当然,到目前为止,没有涉及我觉得不足的地方——遗憾的点肯定是有的,将在最后集中讲讲。
关于服化道的还原度,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直接在爱奇艺的正片进行求证,也欢迎大家探讨表演和致敬说完了服化道,接下来是表演和致敬还是按照上文的节奏,先报喜不报忧。
如果说服化道和选角是相对浅层的用心,表演和致敬就算是更深度的更难的还原了。
首先是表演,表演分文戏和武戏。
这里先说文戏。
文戏片中各角色的文戏演出如何,至少我个人角色没什么可黑的。
不过,演员在某一步影片中文戏的表演如何,一来我个人不是专业的,二来个人的评判会显得主观,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演员在其他作品中的口碑来窥见一二。
就主演团来看,不管是杨祐宁、王凯、古仔,还是林雪、吕良伟,都是实打实的实力派,近期作品不管作品本身怎样,演员的演技都没有成为黑点。
所以,没有理由到了本片,演技就断崖式下跌吧?
至于韩庚和娜扎,两个角色即便是不到位,也不至于颠覆整体的文戏水平,况且,韩庚在本片的演出个人感觉是很惊喜的;而娜扎,在演出本身不错的前提下,也是只出现在后期的非关键角色,也不至于整体文戏的观影体验。
(聊到文戏,除了表演,就三国无双这个系列本身而言,影视化对于主创团队还存在一个难点,就是“中二度爆表的台词”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去中二化”就能解决的。
要知道十几年八部游戏下来,中二的台词本身就是游戏角色个性和辨识度存在的依凭,是角色的一部分。
所以,如何把台词的中二程度押到合理的范围,再通过对角色除台词以外的二次塑造,既表演,把台词中缺失的角色个性融入回去,是一个难题。
而主创团队对这个难点的处理,从一个粉丝的视角来看,还不错)因此综上所述,本片的文戏表演部分,不论从演员的客观实力,还是就个人主观的观影感受来说,文戏部分都维持在了水准之上,不存在让全片垮掉的可能性。
武戏讲完文戏,就轮到武戏了。
这里,还是把武戏和对游戏的致敬彩蛋放在一起讲。
这两项算是高度纠缠,抛开对游戏的致敬评价本片的武戏,是不公平的。
在聊本片的武戏前,先放几段来《真·国无双》系列自历代OP的gif,感受一下游戏武戏的基调:
4代OP片段
5代OP片段
7代OP片段
8代OP片段即便没有玩过游戏,从游戏的OP(片头CG动画)也能看出,《真·三国无双》系列的主题是“一骑当千”。
无论是游戏的OP、过场动画,还是游戏历代的体验来讲,三国无双都是不是实的军事战争,而是三国时代的“超级英雄”。
喜欢复联系列的小伙伴可以回忆一下《复联3》中灭霸大军大军压境瓦坎达,超级英雄们力敌外星人海的画面,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既然美帝的超级英雄可以上天入地,三国的超级英雄凭什么不可以?
当然,到这里肯定有人要说了,“啊,我们的三国武将不是超级英雄”“这不是瞎改吗” “这XX是三国武将?
”——没错,武戏也是本片在评论区最保守诟病的点。
所以,这里又要重新讲一遍本文开头的话了,本片是根据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改编的,不是根据《三国演义》,更不是根据《三国志》虽然三国无双是根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改编的,但毕竟是不同的作品。
你可以不喜欢《真·三国无双》这个游戏系列,但你不能说电影对游戏的改编做的不好。
这时候又要拿我的心头好漫威来打比方了——你可以说“人类根本不可能被强化到美队的体质”“钢铁侠的战衣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强的保护力”“人类不可能因为被蜘蛛咬了一口就产生这样的变异”。
是的,没错,你讲的都对,不认可,甚至认为这是瞎编,是垃圾,都是你的自由,且是有理有据的。
但是,你不能说,漫威的电影,对漫画的改编做的不好。
或者说,改编自你不认可的设定,改编后变得让你觉得合理了,才是真正没有尊重原作。
所以,明明是高度还原了游戏风貌的武戏打斗,是加分项,怎么就变成了差评的重灾区?
说完武戏,终于来到了本文的重头戏,也是全片引起我惊呼连连的部分对游戏的致敬彩蛋这一项,我只能说,太多,太用心了。
致敬了大量游戏内容、OP分镜,如果你是一个《真·三国无双》系列的深度粉,你一定会对这些致敬大呼过瘾。
类似“炎玉”“雷玉”带来的属性攻击,我都懒得展开说,接下来就借助大量的gif截图,来展示这一场无双盛宴。
(希望大家能点开gif播放呀)
开场就给你来一个八代的战役介绍画面,通过最游戏的方式带你进入这个游戏改编的世界玩过三国无双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故事的开始,第一关一定是“黄巾贼剿灭战”
幻影兵/无敌化,和狂风、落石并称张角“老三样”了这里制作组还还原了另一个细节,刘备击杀了张角,才让妖术“无效化”,官军成功平叛。
董太师每次被击杀都心心念念的酒池肉林,终于在影版实现了( ̄▽ ̄)*类似的游戏内容的插入只是一部分,除了我发现的部分外,深度粉应该还能发现更多惊喜。
接下来,就是完成难度更高的打戏分镜了。
小兵抓枪——赵云格挡攻击——顺势架杂兵上脖子扫一圈
扫黄时,“韩版”关二爷走了一套
4代子龙的大魄力飞跃分镜
又是关二爷在对阵董卓军时复刻
6代OP经典的瀑布战,子龙以一敌三
影版变成三英战吕布
357M的OP,踏浪而来的吕布
古仔精准复刻
7代OP,拽着马尾大杀四方的子龙
吕奉先没理由不能来一套和单纯的武戏部分一样,类似分镜致敬应该也只是一部分,深度粉应该还能发现更多惊喜。
结合武戏部分,可以看出,制作组是通过对游戏打斗效果的再现、经典的OP分镜还原,并均匀地分布在全片,进一步地加强了本片和游戏的深度关联,而不是如路人想象般地乱拍一通。
做到了这一部,还是被黑,到底是制作组瞎拍,还是你根本没玩过《真·三国无双》系列?
又或者,你是连OP都每次直接按start跳过,也不记得你在战场把杂兵打的飞来飞去的假粉?
遗憾当然,本片并不能说是没有缺点。
虽说瑕不掩瑜,但还是值得一说首先是张飞……张飞算是我对本片的一个吐槽集中点。
先是肚子,我真的是对张飞的肚子有点无语。
仔细观察三国无双这个系列的人设就能发现,张飞壮归壮,但是没有肚子的。
即便是在8代,疑似有一个大肚子,但其实细心就能看出,那只是铠甲的弧度,张飞本身的腹肌还是在线的。
结果到了影版,制作组执着的给飞仔加了个很突兀的肚子并伴随全片。
而且在游戏人设中,张飞并不黑,片方估计是为了迎合“黑张飞”的印象,不但妆容黑,还用后期给张飞进一步压黑。
在影院我没发现,在爱奇艺采集素材的时候才发现,画面中张飞的脸有一坨黑云一样的后期痕迹……接下来是赤兔马,赤兔马既没有还原15代的华丽马饰,也没有6代以后巨大的块头,更别提赤红的马身,泯然众马矣……提到赤兔马就不得不提到貂蝉(???????
)作为游戏中重要的角色,服化道完全脱离了游戏,很可惜,浪费了娜扎的神仙颜值。
可能有人会说陈宫,不过考虑到影片的筹备时间,陈宫是357m加入的角色,时间不允许片方把陈宫还原进影片。
不然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相信片方能做到更好的对游戏形象的还原。
最后就是拉跨的雷电特效了……关二哥的炎玉特效质感都还在线,奉献的雷特效只能用拉跨来形容。
曹老板官配的冰特效也没加入,也是遗憾之一。
不过提到特效,吕布的斗气在片中有再现,点个赞。
以上就是我感受到的明显的不足之处,也欢迎大家补充。
不过总的来说,都是些很细节的部分了,在全片巨大的诚意面前,用“瑕不掩瑜”来形容,并不过分。
总结其实从影片公布之初,我就在思考,三国无双这个系列,以一骑当千未主题,从6代开始基本就沦为广为诟病的“无脑割草”游戏,到底要怎么改编成电影?
如果按照传统的三国题材来拍,必然是完全脱离游戏核心,如果造型再有所还原,必然就是浓浓的网大风。
如果是单纯地还原游戏中砍砍砍的切草,未免又太过无聊。
看到成片,制作组通过对游戏内容的用心融入、分镜的致敬,对打戏精髓的还原,辅以良心的选角和服化道制作,为《真·三国无双》系列的粉丝,最终呈上了这一部无双盛宴,同为粉丝的我,感受到的是惊喜和大写加粗的“良心”。
希望没有看过本片的朋友,能够在对本系列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再做出评判;看过的盆友,不要跟风黑;自认为还是《真·三国无双》粉丝的朋友,也能够静下心来感受本片用心的还原。
总的来说,《真·三国无双》这个游戏系列,在国内粉丝基数不算大,真正称得上粉丝而不只是“玩过而已”的玩家非常少。
游戏本身也属于“毁誉参半”,甚至到了今天也属于骂声大过喜欢的系列了。
但即便如此,有过错也好,不喜欢这个题材也好,是游戏的问题,不应该迁怒于对于用心还原游戏的本片。
目前豆瓣4点几的评分,真的太低了。
虽然我一人的大声疾呼并不能改变这个评分,但即使只能够让多几个人能客观地为本片打分,作为粉丝,足矣。
看完电影,我强忍着砸电脑的冲动,慢慢走到窗前,做了个深呼吸——这都讲了个啥玩意?
《真·三国无双》(以下简称《三国》)是一部神奇的电影。
说它什么都没讲,它有着长达两个小时的剧情;说它讲了点什么,除了几个被改的面目全非的经典场面,比如三英战吕布、青梅煮酒论英雄,又什么都没记住。
大咖云集、特效加持的《三国》,目前豆瓣评分仅有4.2,好于 11% 的古装片,好于 6%的 奇幻片。
《三国》获得这样的结果,并不算委屈,因为它的问题,是出在方方面面的。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主次不明,矛盾不清。
甚至有一种不知道究竟谁是主角,谁是主要反派的感觉。
正常来说,电影人物与情节,应该是为剧情主线服务,否则就偏题了,就像作文写跑题一样。
咱们看看《三国》是怎么讲故事的。
“谁是主角?
”《三国》改编自游戏,游戏角色有很多,每个角色都可以说是一个主角,玩家会从操控角色的视角获取信息,提升能力。
但是电影不同,对于观众来说,需要有一个能够引起共鸣的替身(也就是主角视角),这个替身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不能改变太多次。
不然会给观众的理解造成极大的困难。
在电影《三国》中,你就很难找到自己的带入视角。
从电影剧情上来说,主线是讨伐董卓,那可是手握重兵的人,与之对等的主角起码也得是一位首领。
也就是刘备或者曹操就比关羽、张飞更加合适。
而刘关张的视角是主线,曹操的剧情是为讨伐董卓提供合理的背景支持。
那么相对来说,刘备作为主角就要比曹操合适。
相应的,为了防止头重脚轻,对刘备的刻画应该适当的比曹操更加丰满才行。
但电影偏偏不这么做,花了大量剧情去讲述曹操刺杀董卓,然后逃跑,最后自己组建军队。
又花了大量剧情去体现关羽的忠勇、武力、与曹操互相欣赏等。
对刘备的刻画,反而单薄的如同纸片一样。
咱们来对比一下能够增加刘备、关羽、曹操人物厚度的情节。
(张飞是工具人,忽略)曹操干了这些事:司徒家酒宴闹事、刺杀董卓、被吕布追杀、被陈宫所救、错手杀了吕伯奢一家、起兵、会盟、青梅煮酒
即使关羽,戏份都盖过刘备一头:开局救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再来看看刘备:开局打败张角、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会盟这段电影情节对塑造刘备没什么加成,进城是曹操解围,获得重视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自己的武力、谋略方面都没有足够展示)
这么一对比的话,究竟谁才是主角?
曹操戏份多,人物厚,比刘备更像主角。
可这样的话,又出来新的问题了。
电影主线是围绕刘关张的视角展开,最后跟吕布决战的也是刘关张,作为主角的曹操,却发挥了辅助的作用,一样不合理。
镜像问题,谁是反派?
根据上面分析,电影主线是讨伐董卓,那么反派应该是董卓,在观众的概念里这应该是最后的结果。
但是电影的高潮部分是三英战吕布,也就是不像主角的三英战不是最终反派的吕布,这算什么?
我以为你要给我讲小红帽的故事,结果你讲了白雪公主的故事,还说这都是童话?
经典场面乱改如果说“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的情节勉强糊弄过去了,最后“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剧情却真的变成了一根刺,卡的难受。
“没想到,你也有了小小的军队。
”“这还不及曹将军的十万大军。
”这是电影结尾刘备跟曹操再见面时说的话,从对话中就能感受到两人实力差距悬殊。
但是煮酒论英雄时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曹操: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你觉得谁还能称得上是英雄。
刘备:我实在想不到还有谁。
曹操:为英雄者,定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吞吐天下,包藏宇宙之机。
在我看来,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
刘备:作为汉臣,你竟志在谋天下?
(打雷)曹操:你别装了,难道你不是吗?
其实,我们是一样的。
虽说《三国》是游戏改编,与《三国演义》出入甚大,但是改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就有些过分了。
相比而言,三国演义的描述更加细腻合理一些。
刘备为了防止曹操害他,一直假装痴迷于农务,种地耕田,灌溉养殖。
直到有一日,关羽张飞都不在刘备身边,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
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时,刘备大吃一惊,手中的匙箸吓得掉到了地上。
此时突然雷声大作,刘备把心中的惊慌用害怕雷声掩饰过去。
在曹操看来,刘备平时在家务农,又害怕雷声,胸无大志,胆小如鼠,必然成不了大事,这才不再怀疑刘备。
在电影中的处理就有些不明所以了,以当时的处境而言,个人武力上,刘备不一定能打过曹操,军队上更是远远不如。
那么刘备的强势回应,凭的是什么?
从刘备的眼神来看“我不但不怕,甚至我还想反杀。
”前面曹操错手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那么当他看到以后大概率会成为劲敌的刘备时,很大可能直接灭掉,以绝后患。
但他不但什么都没做,反而走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场论英雄,究竟谁怂了?
2016年,一部《封神传奇》告诉我们“明星+特效+烂剧情”没有搞头。
五年过去了,《真·三国无双》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
(。・`ω´・)
台词尬到极致,简直听不下去啊。
这种风格的台词,怎么说呢,二十年前的tvb神话剧,风格,场景非常大气,但是台词太小家子气和三国无双游戏结合,这个违和感,我的天呢,尬到笑不出来。
当然有人说是还原游戏,但是还原游戏的话,我谢谢啊,应该就是台词和服装了。
但是人物差太多了啊,可能袁绍和董卓还算还原。
可是吕布,关羽,曹操一个比一个瘦小,,没法看啊。
还有台词,你们可以想想游戏风格+tvb那种小家子气+港普。。
没错就是那种你知道说的普通话,你也能听到,你也知道人家用力再说好普通话了,但是他一说我就知道,,香港的,唉,你们能够想象这种画面吗?
只有特效能看一下了,应该是游戏的风格,唉。
三国影视剧看的太多,三国武将传奇太耳熟能详,如果说这个最新的电影版本有什么看头,首先大概是它的血缘非常复杂,除了那些汹涌到神乎其神的战斗场面,你其实很难分清某一刻的灵感是来自史诗演义,还是那款同名的热血游戏。
所以,这种复杂是一件好事。
起码它保证了改编可以放开手脚,尽量倾泻商业卖点,而且倾泻得尽可能纯粹。
譬如普通人对三国津津乐道什么?
肯定少不了各路武将武力排行单挑战绩。
在拿游戏当蓝本的奇幻世界观里,武将们不但倾巢而出,还可以肆无忌惮被拔升武功上限,炮制真正的万人敌神功。
三国故事不是老喜欢讲,武将如何单挑胜负左右战场大局吗?
那就索性来点狠的,让他们动辄横扫千军毁楼灭城。
武功威力看似夸张无极限,某种意义上反而误打误撞,迎合了我们对三国传奇的想象。
三国戏里不出意外有很多出类拔萃的男人,这个电影里最让人记得住的两个男人一直都在笑。
古天乐永远不缺桀骜邪魅的特写,战神吕布就该是这样俾睨群雄,生死交锋也只当游戏竞技,身怀令风云变色的武艺,谁会不常常这么笑呢。
曹操也喜欢笑,他笑的时候有一种智力优越感,像是听到了很好笑的笑话,然后会说些道理,我们总是很容易认同那些道理。
这不难理解,任何人长了王凯那样一张脸,自然说什么都是对的。
所以就连曹操武功盖世飞檐走壁,我们也觉得理所当然。
这里的男人当然都得是顶尖高手,一出招不是气浪滔天就是开山裂地,不是把千军万马像蝼蚁一样团灭,就是爆发自然灾难级别的破坏,操纵五行元素也不在话下。
他们安静的时候都是美男子,动起手来就像是神话大片神仙打架。
你可能会好奇,清杂兵这种炫耀效率的事,从不见他们使最大的招,有时候还认认真真一刀砍一个,但慢慢就开始共鸣他们的逻辑:所谓遇强愈强,是一种英雄豪杰引以为傲的逻辑,就是我最强的实力,只使给配得上我的对手,无名小卒自然没有这种待遇。
三国本来是个充满浪漫的故事,男人之间抛开阵营宿怨的互相欣赏,是这浪漫的一种。
改编再多再疯狂,这种浪漫是不会枯竭的。
扮演刘备和关羽的演员你们能不能换一下角色?没见过这么弱鸡的关羽。还有张飞是壮,不是胖,张飞能不能把你的大肚腩收一收?曹操的斜刘海也是醉了
刘嘉玲真美,曹操演技不错
比想象中好很多呀,类似于三国版超级英雄的模式,中二又热血,本来以为超级违和,但三国故事又和这种中二感有点莫名的和谐,所以总体感觉还不错。剧情走向基本按照三国演义来的,在新西兰取得景真不错,大场面很漂亮,吕布和曹操真帅呀!
导演客串那里被整笑了。
只需要看一遍就决定让它进入我的十大电影了。就豆瓣APP里个人主页里的那个十大电影。感觉不仅是TOP10,甚至能杀进TOP6。槽点过多,短评字数不够用,故省略。
感受到了许久未有的快落
不错。
真的滑稽,我觉得不亏
凯瞒太出挑
抱着不喜欢的题材(游戏改编)和烂片的心态来看的,没想到却被特效震撼了,尤其是三英战吕布那段,以及全片的音乐,全场最佳。
我是真心觉得可以值三星...毕竟游戏改编嘛,不能当作正常电影来看,至少人物还原还挺OK的,特别是割草后小兵腾飞的样子好还原啊...对游戏【特效】非常满意,看得十分开心🥳
豪配网大~
非游戏粉,要当历史片来看,一文不值。但作为游戏改编电影来说,其中天雷滚滚的特效反而是加分项,很多镜头都有游戏的既视感,有日本人看三国那种雷人但怪有趣的感觉。也难怪奈飞愿意花大钱买这片子,还是能糊弄糊弄外国人的
有趣的暴发户电影,不过比起保罗·安德森暴发户出几分极简味的《怪物猎人》还是差点意思。
简单粗暴的粉丝向电影,铁杆游戏迷宅男是目标观众群。路人拼命刷差评大可不必,本就不是拍给你看的(我是朋友送的票,不看白不看……)。
看了粤语版点映,基本上改编自《三国演义》里面比较有名的故事+割草无双游戏特效,美术不错,只是两个小时塞进去的剧情有点赶,但三国的故事还是可以一看。
讲真,如果是以三国的桥段来看,这特么…垃圾!但是…电影的名字在这儿呢,看看清楚,游戏体裁!胡头大乱科幻魔幻融为一体,这个游戏给他4颗星都是侮辱了!!!
选角有点失败,但观感还是不错的,能看出来拍得很用心。游戏粉表示爽到了,但感觉还可以拍得更爽。
我是从三国无双2开始一直玩到8的老玩家,听到熟悉的游戏音乐的时候,感觉热泪盈眶,那是那段岁月的回响,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再拍赤壁,再拍个晋的崛起和三国的灭亡就完整了,好期待赵云的演员啊,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啊,几天就搬上网络平台了,好可惜,不该是这样的啊,我的手机铃声还是Spring of the east呢!敌羞吾去脱他衣,永远的神!
或许是放低了预期,看完之后感觉还凑活。但也仅仅是爽到了而已,这片问题太大了。最明显的就是选角,刘关张的选角太糟糕了,王凯在他们面前宛如老戏骨;古仔的表演我能把握到方向,但是太过火了。这片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就是观众对三国太了解了,要不然就这片跳跃式的讲法,不得被喷死?而且即使是这样,还拍的乱糟糟的,我也是服。结尾也不行,铺垫了那么久的“诛董”,第一部居然没讲完?先不说虎牢关大战虎头蛇尾了,连“美人计”都没拍,就去拍“青梅煮酒”是不是有点过分?不过有几点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张角的烟雾攻击以及铸剑堡的场景都不错;曹刘比剑那里,有一种老香港武侠片的味道;还有就是居然看到了割头,虽然是没血的头颅吧,但也蛮惊诧的。唉,什么时候看电影,出现头颅都能成加分点了?悲哀呀!2021年第九部院线片。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