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怒晴湘西到龙岭迷窟再到云南虫谷,从湖南到陕西再到云南,摸金铁三角牵引着观众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鬼吹灯系列是我最钟爱的盗墓题材小说,没有之一,其实我并没有很完整读完它,但相比另一部同样热门的盗墓小说,我却更愿意以鬼吹灯书粉自诩,可能因为作品境界和人物经历更让人有探究欲吧。
鬼吹灯所讲述的故事既神秘又不失亲切,既恐怖又不失笑点,有深远的历史沧桑,也有厚重的故园情怀,很难想象一位描写诡异奇幻文字的作者居然也有如此细腻入微的文笔。
好的原著只有遇到识货的创作团队才能重新绽放光彩。
对于费振翔导演以前知之甚少,是通过这三部剧才有所了解。
个人认为这是一位会讲故事也愿意好好讲故事的导演,更是一位善待原著也尊重作者的导演。
近些年盗墓题材影视层出不穷,但成爆款的实在不多,上星的更少,有的甚至路过之处一片喊打声,罪魁祸首多由导演背锅,冤不冤呢,着实不冤。
作为二度创作者有时候你看懂了故事却看不懂观众,看懂了观众却看不懂自己,如何更好的融汇贯通,确实很考验团队的专业功底。
鬼吹灯三部曲虽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加持了导演的个人滤镜,但不论对故事还是人物抑或对观众,这三部剧都尽可能做到了不偏不倚、逻辑严密,情节合理,最令观众触动的是,终于感受到了一把来自专业工作者的诚意。
演员们同样如此,都说铁打的鬼吹灯流水的胡八一,鬼吹灯系列之所以在中年观众中更受追捧,主要得益于胡八一这个人物的独特魅力,所谓魅力倒不是说多么高大英俊,智勇无敌,反而恰恰是那种小人物的慵懒松弛和曾经沧海的通透豁达让读者产生了浓厚的亲切感。
在这一点上,个人认为历任胡八一中,唯有潘粤明将这份亲切感拿捏得最到位,这也是我一直热追费导这个系列的原因。
潘粤明在鬼吹灯系列中扮演过两位重要人物,二者的年龄和职业背景差别不太大,可演员能精准的将人物特征活灵活现区分开来,不得不佩服导演和团队慧眼识人的胆量和勇气,当然更佩服演员的个人专业实力。
由此也就不难明白为何潘哥在《白夜追凶》中饰演的哥俩被誉为教科书演技了。
不管是陈玉楼还是胡八一,潘粤明都稳稳的抓住了人物的神韵,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很够“范”,对,就是大男主范。
潘哥的胡八一在我看来是所有盗墓题材中最不像倒斗人的摸金校尉,却是最有分量的胡八一。
是什么分量呢?
你可以理解为体重,也可以理解为厚重。
于匪气中带些许文气,于大俗中可见大雅。
有观众吐槽他油腻,在我看来可能是有些油但却并不腻,我所理解的油是拿捏人物游刃有余的分寸,是展现个人业务专长的驾轻就熟。
例如在进入山神庙后,雪莉杨发现了父亲的遗骸,十年生死两茫茫,相逢不识泪千行。
那一刻观众的情绪瞬间被角色感染,而胡八一作为一个从小看惯了生死的冷情之人,对面前这位暗生好感的女伴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呢,同悲?
或麻木?
似乎都不合适,潘粤明在这里再次展现了其高超的表演技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与无色处见繁华。
很自然将人物和观众从一个情境带到下一个情境,还产生了并不突兀的喜剧效果。
观众的情绪突然由悲到喜,人生的大起大落,世间的悲欢离合原来都不过转瞬。
说到这里,不能不特地夸一下张雨绮,早前只看过她的综艺,以为是花瓶,不曾想还有如此令人惊喜的表现,雪梨杨和老胡之间的微妙情愫,以及山神庙中遭逢亲人变故的几场情绪戏都把控得不错,若挑点毛病就是眼神和面相略显凌厉,妩媚有余温婉不足,另外台词确实有点出戏,退一步想想,好吧,她就是位中文不太流利的海外华侨而已。
其实这二男一女的铁三角组合中,王胖子的表演难度相对小点,却也最容易出彩,个人觉得姜超的演绎喜剧感突出,豪侠气不足。
不可否认三位都是演技成熟、经验丰富的优秀演员,在剧中人物配合默契,角色互动也很到位。
如今很多剧不缺好演员,但有时大牌演员多了,表演起来容易各自为政,不能融合的群像让观众实在捉急。
由此可见选择搭档的重要性。
云南虫谷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和元素,如寨子、村民等。
我个人认为倒也无碍大局。
毕竟这是盗墓剧,主角人物和场景范围有一定局限,甚至部分情节和画面受到政C限制无法播出,十几集篇幅全靠倒斗下墓和男女主谈情说爱很难支撑,观众可能看不到一半就要骂娘了。
适时的加入一些辅助人物不仅仅是剧情故事的点缀,也是气氛效果的烘托,当然凡事过犹不及,这一点我愿意相信导演和创作团队的掌控能力。
顺便提一点小意见,在全剧的背景音乐上如果能再用心点,再艺术化一点,可能女性观众更能感同身受。
其实,这三部剧中,我个人观感最深的不是龙岭迷窟而是怒晴湘西。
虽说这个系列最终惨烈收场,但无论从视觉背景到故事氛围再到人物感染力,都带给我荡气回肠的震撼。
不论是陈玉楼的身残退隐,还是鹧鸪哨的客死他乡,英雄末路苍凉如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俱往矣!
忽然想起潘哥在去年播龙岭迷窟时说过,一定会听取大家意见加强身材管控。
如今一看,好嘛,貌似有愈发厚重的势头啊。
这得亏是演技好,要不谁有胆子胖成这样敢演胡八一啊。
哈哈。。。
真的还不错,至少目前看完十四集是这种感觉。
云南虫谷是鬼吹灯系列中最难真实再现的一个单元,能达到现在的完成效果,着实不易。
作为忠实的书迷和剧迷,我们应当鼓励也必须鼓励!
说真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①上一部你们说因为疫情赶进度所以特效不好 这一部呢?
虽然同行特效更差而且你是网剧但是你看看第一部人家的特效(肯定又有人拿绿布说事了)肉眼可见的差距。
②有人说是删减了?
反正有些地方逻辑很难自洽,两人的进展是不是快了点?
感情戏是不是多了点?
老胡是不是油了点?
(不针对演员纯剧情的锅)也就是潘粤明你换个人说席梦思那种话试试?
你咋不说有容[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原著里老胡是这种人?
还有山洞你家山洞这么亮的嘛?
第一部因为手电筒打光蜡烛打光被人说看不清,开什么玩笑自己去一次山洞不就知道啥样了?
③演技服化道我都挺满意的就是杨参谋的台词有点出戏,当然比陈乔恩配音版好点但是也就好那么一点点。
阴雨天的滤镜我很喜欢,坠机那里的滤镜很难受(怎么形容呢就好像是明明是白天非要套个滤镜当成晚上一样)④节奏挺好不拖沓。
⑤TX你做个人吧!
30几分钟一集的视频里加了近4分钟的片头片尾前情回顾还不算还要加上两个剧里内置的广告[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顺便看追剧日历16集第二周就开超点???
还分两次???
还要不要脸了?
4年年费!!
RNM!
退钱!!!!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今天咱们聊点有判头、非常刑的话题——盗墓。
当然,不是真让大家漫山遍野挖坟,而是要讲知名盗墓IP《鬼吹灯》改编的最新作品:云南虫谷
作为2020年现象级网剧,《龙岭迷窟》以其巨大的脑洞、精良的制作,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那种勃勃生机,犹在眼前。
时隔两年、由原班人马打造的续作《云南虫谷》,可以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现如今,《云南虫谷》是否满足了观众的期待呢?
就我个人而言,可能差了那么一点点。
话说胡八一和王胖子去精绝古城探险,不幸染上致命红斑。
通过搬山派后人雪莉杨的介绍,他们得知了雮尘珠的秘密。
为了寻求解药雮尘珠,胡八一等人进入李淳风墓,找到宝器龙骨天书。
根据龙骨天书,和卸岭力士陈瞎子的人皮地图记载,雮尘珠应该存放在古滇国的献王墓。
于是由胡八一、王胖子和雪莉杨三人组成的夺宝小队,决心进入虫谷一探究竟。
《云南虫谷》的故事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三人组一路来到献王墓所在的遮龙山附近,在山民孔雀的帮助下,通过水路朝目的地前进。
一路上,三人组先是在水上遭遇了人俑、能吸干人的水彘蜂,和比二哈还会拆家的食人鱼。
随后,又在一颗巨大的夫妻树上,找到了一架二战飞机残骸。
顺手解锁了倒斗神器汤姆逊冲锋枪、能发出死亡信号的雕鸮(大号猫头鹰)。
还有血棺材和不腐女尸,以及能勒死人的“血蚯蚓”。
当然这些东西,都一一被见多识广的雪莉杨,用科学挨个解释。
所以,这一段你可以看作是《鉴定一下网络热门生物》玄学特别篇。
同时,三人组给观众介绍了献王的一些基本信息:献王曾经是一个神秘古国古滇国的难民首领,能熟练操作各种蛊虫,还特别懂阴阳八卦。
像人俑、血棺材,应该都是献王的手笔。
不过,因为当地人笃信山神,三人组进入遮龙山,无疑是激怒了山民们。
所以,又引出了山民追杀三人组的支线剧情。
最终在危急关头,胡八一借助那半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在山神庙破解了献王的墓道机关,成功进入了墓穴之中。
前七集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么个事儿。
《云南虫谷》主线剧情,可以拆分成“寻墓”和“探墓”两部分。
目前为止,“寻墓”线已经全部放出。
应该说,作为《龙岭迷窟》原班人马打造的续作,《云南虫谷》与前作的衔接,堪称丝滑,看过前作的小伙伴可以无障碍入坑。
同时,相对独立的故事,让即便没怎么看过原作的朋友,也可以很快被带进剧情。
像人俑、白毒瘴、水彘蜂、雕鸮、血棺材等内容,以及献王养蛊这些悬疑惊悚元素,带给我的观感还是很不错的。
起码,我确实被飞机残骸里的雕鸮吓到过。
(这么一看还挺萌的)而且,在输出悬念的同时,也不忘巧妙的增加科普解释,舒缓恐怖的节奏。
就单论这几个段落,除了缺少“青鳞蟒蛇”之外。
不管是细节设置,还是特效制作,在对原著的解读上,能看出来确实用心了。
像山神庙里,突然出现雪莉杨父亲的尸体,这段虽然和原著有出入,却填了前作《精绝古城》中杨爸失踪的坑。
这种不太影响剧情推进的小彩蛋,还是挺有意思的。
目前《云南虫谷》豆瓣评分7.5。
除了观众的信仰加持之外,其本身的制作水平,我个人觉得,冲进7分档属于正常。
当然,《云南虫谷》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
最大的槽点,主要集中在王胖子和感情戏两方面。
关于这个,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作为胡八一的挚友+搭档,这一版《鬼吹灯》系列,把原著王胖子的形象,进行了大量解构。
这一点在《龙岭迷窟》时已经初见端倪。
但那会儿有搞笑担当大金牙来分摊火力,调节氛围节奏。
所以,彼时王胖子还显不太出来那股“尬”的感觉。
《云南虫谷》因为没有大金牙,王胖子就只能一人挑大梁。
不仅负责讲冷笑话,连贪财的特质,也进一步放大。
王胖子的搞笑特质,在本作被超级加倍,却没有人帮忙“捧哏”。
于是呈现出的效果就是,王胖子各种聒噪,从敢打敢拼的摸金校尉,变成了盗墓版李大嘴。
特别是山神庙里王胖子加戏,引来山民围攻的那段,胖爷的人设直接就崩了个痛快。
胖爷啊,你可越来越像《唐探》里的唐仁了!
至于感情线嘛……
好歹胡八一和雪莉杨也是官配,解密探险里插一点感情戏,我个人倒觉得正常。
一起出生入死,也符合二人“革命恋人”的设定。
But,我得承认,感情线的处理并不出彩。
虽然我能理解,他们想搞点暧昧的朦胧感。
但很多肢体接触和情感碰撞的点,都有刻意为之的嫌疑。
特别是配合王胖子这个电灯泡的聒噪,多少有点硬凑CP的感觉。
只能说《云南虫谷》作为一个偏向横板清关的章节,本身就有点缺乏互动。
即便安排了遮龙寨的山民,还特意排了一条“争夺族长”的支线剧情。
可现在看下来,跟前作《龙岭迷窟》中马大胆、李春来是“牵着剧情走”的角色比,村民们显得特别突兀。
他们更像是“为了存在而存在”,没有和主线剧情产生特别好的关联。
特别是最后潘粤明费尽周章打开的石门,被山民一捆炸药就解决了。
基本是把山神庙一段堆积起来的紧迫感,分分钟泄了个干净。
这些细节把控问题,其实都让剧情看起来拖沓、迷惑、割裂。
也就是我前文中提到差的那“一点点”。
部分原创的文戏,虽然够不上拉胯,但人物和情节设定属实有点用力过猛。
对没看过书的新观众而言,这些内容可能会觉得散,不过还能看。
但对真正看过书,至少是看过《龙岭迷窟》的人来说呢,落差感可能就有点大了。
好在,现在发挥不稳定的只是前半段,《云南虫谷》还有发挥的空间。
期待它进入“探墓”之后,能反转风评,给大家上点硬菜吧。
那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如果你觉得我讲的有点道理,不妨点个赞。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阿翟
每次新播看了第一集一半,我都会去重温靳东的精绝古城的冲动[笑哭]。
这管豹的徒弟粪真香拍的鬼吹灯系列除了画面质感似电影外,原剧情、选角、配乐、年代还原,没有一处还原了原著的精髓。
哦,对了 还有艾宝良的旁白还算不错,到既然听过艾宝良播讲的,为什么搞出来个这么个东西。
[笑哭]还有每一集每隔2分钟出现的奇怪配乐加杂这尴尬的强行搞笑是人物特写,有些桥段让人不明所以。
花露水香,哪里有笑点,大胸?
[疑问]
因为去年看《龙岭迷窟》中鹧鸪哨片段的惊鸿一瞥,开始回追《怒晴湘西》。
因为感觉《龙岭迷窟》的台词和表演基本都在线,铁三角组合的人物塑造生动、立体,包括大金牙和周晓鸥一班土贼。
尤其觉得潘粤明的胡八一仅次于陈坤,比较贴近原著,于是开始期待《云南虫谷》。
看了几集,感觉大失所望,也没了追下去的动力。
个人感觉的几个槽点:1、编剧水平大幅下降节奏太慢,生硬的废话台词连篇,冲突张力严重不足,故事讲述平淡,悬念不足。
拉低了原著的神秘惊悚刺激,也对不起云南这片传说遍地、自带神奇的土地。
2、铁三角演技浮于表面,表演干瘪按《龙岭迷窟》的故事情节和演技,本剧中三人组是再次组合,他们本应该更加鲜活生动,探险途中更加老辣和默契。
结果,就是靠拙劣生硬的插科打诨和小暧昧支撑着三人组合,硬是演成了三傻云南三日游。
三人演技明显不在线,尤其潘粤明,把精明干练利落的胡八一表现的又胖又蠢。
3、导演的问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都是导演的问题,文戏干瘪,武戏乏味。
丛林探险、秘境寻龙、古墓丽影,这种环境中的故事自带神秘惊悚气质,结果拍成了版纳植物园组团一日游。
对比之下,湘西大山+山民匪军、黄土荒山+挖宝土贼都能拍的精彩纷呈,可惜这热带丛林+遮龙部落却拍成了温开水,这就是导演的问题了。
孜孜不倦毁IP,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目前看了播出的五集,我感觉特效还是不错的,实景拍摄也好,但是我不喜欢这个改编的剧本。
首先是剧集中加入了与原著毫无关系的村民,非但不能起到推进故事的作用,反而让故事的逻辑有了很多漏洞。
其次关于献王墓的内容删减了很多,本来书中写的很多精彩地方没有好好展开,压缩了书中精彩的推断,缺少了悬疑紧张的感觉。
那种紧张感不是靠吓人的画面凸显的,而是对于献王痋术的手段的一种畏惧感。
献王的痋术不是影视剧中所展现的制造怪虫异形,而是将人的怨念转化为毒物的一种手段。
献王精通风水易术,又拥有凤凰胆这种可以用来占卜未来的宝物,他为了防止自己陵墓被盗发,设计的陵墓机关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异常凶险。
胡八一他们知道献王痋术手段阴狠毒辣却猜不透他的痋术手段目的,因此只能靠推断和摸索一步步解开谜团,并不是靠简单的打死几个怪物就解决问题了。
剧中缺少了运用各种线索结合胡八一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的风水理论来解谜的过程,故事精彩程度就大打折扣了。
原著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的怪物和古墓机关,还有风水易学知识、民俗地域文化、和不断探索神秘未知的紧张感,缺一不可。
如果主创团队只是想把鬼吹灯当作国外那种冒险打怪的影视片来拍,真的有点暴殄天物。
还有我真不太喜欢大段表现胡八一和雪莉杨之间的暧昧戏份,毕竟书中基本上是表现三个人如何互相帮助度过各种困难,并没有着重描写雪莉杨和胡八一之间的感情,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险阻的生死之交,即使暗生情愫也是极其隐晦的,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革命友情。
原本看书我觉得雪莉杨和胡八一之间相处的很舒服,并没有刻意表现出什么,胡八一和胖子插科打诨雪莉杨在其中调节反而显得三人关系很和谐。
在影视中加入有些刻意的暧昧,胖子成了电灯泡,这种观感很糟糕。
这一部中胖子的角色不讨喜,书中胖子是个“浑不吝”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虽然会贪财但是绝不糊涂,关键时候头脑冷静出手果断,几次救了胡八一。
我清楚记得的书中一个情节:胡八一正要通过藤蔓荡到栈道对面时,一个痋人跳到了他背上准备咬他,千钧一发之际一颗子弹贴着他的头皮打中了痋人,救了他一命。
胡八一虽然没看到是谁开的枪,但是他凭这枪快准狠而且没有犹豫判断出这枪是胖子开的。
仅仅这个细节描写就让胖子的形象立体了。
虽然他喜欢和胡八一插科打诨,但是绝不是胡八一的跟班,他之所以能听胡八一的是因为觉得服气,而不是被胡八一的气势压倒。
两人之间的斗嘴也是隐晦诙谐、有来有回的,而不是胖子单纯的聒噪惹人嫌。
书中两人互称“司令”就说明两人的地位是平等的。
摸金校尉三人组三个人各有千秋,所以谁也缺不了谁,如果胖子只是个贫嘴贪财关键时刻又掉链子的人,又怎么能让另外两个人放心带他一起冒险呢?
看到不少书友戏称“顺境看雪莉杨,逆境看胡八一,绝境看王胖子。
”原著虽然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人物的塑造却让人觉得真实,这也是为什么原著代入感那么强的原因之一。
如果在影视剧中胖子仅仅被塑造成一个捧哏,只是为了调节气氛而故意扮蠢的丑角,那这样的人物塑造有些失败。
之所以说是书迷的怨念,就是这部剧拍的并不算特别差,相比其他盗墓类小说改编要好很多。
但是就是觉得故事改编空有其形式却少了神韵。
书中所描写的活人俑、C型运输机、大祭司水晶棺都拍出来了,就是缺了青鳞巨蟒、飞行员、痋蟒、石碑…这其中的内在联系没有展开好好讲就很让人着急,使得这些本该紧密相连的线索就像碎片一样仅仅变成了展示。
少了青鳞巨蟒可以暂时用人俑里的水彘蜂是用来喂刀齿奎鱼来解释,但是后面关于大祭司的推断,他为什么会埋在树里,摩斯电码等的解释真的有些牵强了。
而且死于大祭司水晶棺下的飞行员的身份也为后面水潭中轰炸机的残骸埋下了伏笔。
就是因为缺少了书中那些线索的伏笔,让原本连贯的故事有了割裂感,也造成很多情节的逻辑不能自洽。
删改部分情节不是不可以,但是故事内在逻辑应该是连贯的,情节可以省略但是内在逻辑不能省略。
虚构的故事要讲的让人信服、有代入感就需要把故事讲好,不能有太多的逻辑漏洞。
原著鬼吹灯之所以经久不衰得益于作者天下霸唱深厚的文字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影视作品改编的台词语言匮乏、逻辑不能自洽、人物塑造扁平单调,这样的故事又怎么能吸引人呢?
即使剧中还原了原著中部分场景,也无法还原故事原本的韵味。
我赞同电视剧进行合理改编,但是我真的希望改编的时候不要丢了神韵。
明明有那么精彩的小说做基础,拍摄技术手段并不差,请的也都是有演技实力的演员,但是改编的剧本成了最大的短板,真的让人可惜。
所以我真的意难平,太希望看到一个能还原小说情节的鬼吹灯了。
我所希望的还原并不仅仅是展示一下书中描绘过的事物,而是希望所描绘的事物和书中故事一样连贯,能埋下伏笔推动情节。
我并不是为了看人俑、运输机和大祭司这些标志性的片段才来看鬼吹灯的,我想看到的是一个饱满的故事。
影视作品也好,文字作品也好,讲好一个故事都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我可以理解为了过审删掉一些情节,我也可以接受不完美的特效技术,但是我无法接受毫无逻辑的改编剧情,无法接受为了增加所谓的笑点来丑化主要人物做法。
精彩的剧情和优秀的人物塑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如今影视版云南虫谷所展现的剧情和人物塑造只能说明主创团队并没有认真去打磨这个剧本。
PS:看了六七集目前为止让我觉得精彩的片段就是胡八一回忆小时候玩水遇到水鬼的往事,做到了贴合原著。
全程没有什么怪物出现但是却把恐怖气氛渲染的很好,故事内容虽短但是逻辑完整,恐怖气氛的烘托不依赖于吓人的镜头或是恐怖的怪物,而是故事本身的魅力,这就是原著的精髓。
原著中对于民俗故事的讲述穿插于整个作品中,作者将人们对听说见闻的好奇心理和对神秘未知的恐惧心理把握的很好,影视剧将这个故事展现出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果这段是一个单独的作品我想我会给满分,可惜编剧只有这一段愿意按照原著拍,也是我看下来唯一觉得精彩的部分。
没有开超点看后面的剧情,但是看到不少人说12-14集还是很好看的,在略感欣慰的同时也觉得有些心酸,16集的剧情,要忍12集才能看到仅有几集的精华,而且后面剧情的精彩我想也只限于还原了部分的情节,因为之前很多细节线索的缺失,一些情节是不可能再现的,一些奇闻怪事产生的原因也是禁不住推敲的,因为故事整体的逻辑性已经被破坏,仅靠还原部分情节也无法改变整体故事和人物塑造的崩坏。
即使后面几集精彩我也不打算改变评分了。
之前虽然不喜《龙岭迷窟》增加了马大胆等人物,但是基于改编至少保证了故事整体逻辑的完整性还是为《龙岭迷窟》加了分,如今却不想再为虫谷这么做了,因为我不想再看到剧组以后用同样的套路再拍昆仑神宫、南海归墟和巫峡棺山。
这些都是我的个人吐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知道很多朋友喜欢鬼吹灯是喜欢里面天马行空的想象怪物和惊险刺激的冒险环节,所以并不会太在意故事的内在逻辑,依然可以快乐的追剧。
毕竟这部剧的特效不错,演员也不错,比起其他同类型题材的改编也好很多,很多人也会因此忽略故事性薄弱的缺点。
但是我是一个注重剧情内容的观众,影视剧故事改编太单薄了,哪怕没有原著精彩故事的衬托,我也无法给这样的故事改编一个好评。
我知道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不满其实很微不足道,也不强求喜欢这部作品的其他朋友们和我意见一致,就权当是我发发牢骚,说说内心想说的话吧。
所有的鬼吹灯系列改编剧我都看过现在兜兜转转回来还是《精绝古城》最经典,1比1还原老老实实按书讲故事,搞得现在我重新读小说脑海中的胡八一就是靳东。
正午阳光还是牛逼。
潘粤明版本的目前有3部,《怒晴湘西》《龙岭迷窟》《云南虫谷》目前个人看下来也只有第一部怒晴算是不错的作品,其余2部省省吧我这里都过不了5分这导演的臭毛病疯狂加戏安排配角,配角戏份恨不得能占三分之一。
第一部怒晴湘西架不住配角实在演的精彩而且支线也很有趣,第二部配角就是导演的自我梦游,我记得小混混追胡八一和胖子追了1集半,怎么的拿板砖打架很有意思是吗?
一群人浩浩荡荡下龙岭迷窟你是二次写鬼吹灯是吗?
第三部云南虫谷更是玩起了赛德克巴莱,而且看到第六集了少数民族的支线对剧情到底有什么意义?
完全删掉也不会影响主线一丝丝啊,而且各种破坏主线(比如铁三角进山洞出生入死斗怪物,配角少数民族一群人浩浩荡荡大摇大摆进?
咋地献王认人儿?
)还有就是选角问题,潘粤明真的是把陈瞎子演活了但是他真的不适合胡八一,大家吐槽的身材问题还有就是角色塑造问题,老胡不是陈瞎子感觉潘粤明一直还在第一部里面没出来,他演的胡八一还是陈瞎子一脸阴沉寡言少语若有所思的表情,而且全程全剧都是一个表情。
很遗憾,已经2021年了,导演和编剧还是没有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剧版凭空增添了一些低俗下流的情节,例如胡八一和胖子看雪梨杨换衣服的神情,令人看了感到反感和恶心。
更令人反感的是加了“村民”的情节,而且篇幅众多,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龙岭迷窟》中加入村民是为了让主角变成“被迫下墓”,这我勉强能够接受,可是《云南虫谷》已经明确说明主角是为了寻找雮尘珠,那村民添加得毫无意义,反而使原著中的一些情节变得不合理,如果瘴气可以被风吹散,那陈玉楼为何会瞎眼?
如果机关这么容易被炸毁,那卸岭主角的经历不就全成了笑话?
对比之下一些小bug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比如剧里面胡八一最胖,他居然叫王凯旋胖子……
看完第10集,实在忍不了了,等过两天捋一捋再来补充更新,先说说看完第10集的吐槽云顶天宫这一段,我有两个特别不满意的地方,一个是虫谷里的景色包括天宫的氛围,原著中整体是朝着人间仙境这个方向来描写的“水气弥漫不散,被日光一照,化做了七彩虹光,无数条彩虹托着半空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阙中阙台、神墙、碑亭、角楼、献殿、灵台一应俱全,琼楼玉阁,完全是大秦时的气象,巍峨雄浑的秦砖汉瓦,矗立在虹光水气中,如同一座幻化出的天上宫阙”而不是谷里寸草不生,也不是天宫处处透着一股古希腊神庙的气质配乐大片感太重,没有和环境很好的融合起来,明明云南也有很多民族乐器,为什么不用呢。
不看标题我以为自己在看好莱坞第二个是族长炸碉堡式牺牲,本来强行加村民我也忍了,但是这一段族长的转折之突然、衔接之生硬、对整体气氛破坏之严重,让我实在看不下去然后,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一定要给族人加这么多戏于是搜了一下这次的导演,仍然是之前怒晴湘西和龙岭迷窟的导演费振翔,又回过头想了想他之前执导的两部鬼吹灯,发现其实这导演创作有几个特点:1.加入方言,每一部里都有;2.加一些配角、小人物的情感企图让剧情丰满 3. 从龙岭迷窟开始尝试加入一些大片场面总结下来就是:野心很大,想做中国的夺宝奇兵系列,但是基本功比较差,执导只有这几板斧,(怒晴湘西龙岭迷窟虽然成功,但是节奏问题一直没有改善)特别是想说说导演基本功,我觉得体现在如何理解故事,如何将文字整理成银幕故事,和如何呈现镜头语言上这几方面,最起码在前两个能力上,比起精绝古城的导演差了太多(顺便一提,精绝古城导演之一孔笙也是琅琊榜、父母爱情、大江大河、欢乐颂、山海情这些优秀剧集的导演,25届白玉兰最佳导演奖得主)如果前两个能力不够,一味追逐镜头语言、技巧的呈现,只会让人觉得华而不实况且,云南虫谷这本书结合了中原文化中对得道升仙的追求和苗疆文化里的痋蛊之术,算是对民俗文化展现很多的一本书。
期待中能做出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冒险片,但是导演执导,理解能力有限(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这位导演,经验和履历不算优秀)就像是,鬼吹灯原书是一包上好的西湖龙井,需要真正厉害的人,掌握好火候、步骤,才能沏出一壶好茶,这样优秀的ip,不要浪费在邯郸学步的镜头中了
等了一年有余。
千呼万唤,定下档期。
开播不到一天,1.4亿次播放量。
首播当天,打开评论区,好评如潮,但我内心却五味杂陈—《云南虫谷》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作为小说中被影视化最多的IP之一,它的每一次改编,都在打击着无数书迷、粉丝脆弱的心灵——虽然原著剧情精彩、文笔老道,但是碍于诸多不可描述的情节,在影视改编的时候,剧情不得不进行适当的删减和魔改,并且由于题材特殊,《鬼吹灯》的特效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这也就极大考验剧组的资金能力。
所以,《鬼吹灯》系列的改编一直被人诟病不已,也成了烂作的高发频段。
但去年由潘粤明、张雨绮、姜超拍摄的《龙岭迷窟》在豆瓣被超过30万人打下了8.2的高分,一举打破了大众心中的“烂作印象”,也让许多人期待着他们的回归。
时隔一年,他们终于回来了。
但这一次,《云南虫谷》依然能像第一次那样惊艳我们吗?
在迫切观看完5集之后,我长叹了一口气:期待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01、剧情《云南虫谷》作为原作中情节最凶险、画面最恶心、氛围最恐怖的一个章节,它的剧情注定做一些改编,这也导致了播完之后,评价两极分化严重。
而作为原作迷和剧迷,他们吵得最凶的,便是——《云南虫谷》的改编,到底是否合适?
于我个人而言,大失所望。
从《黄皮子坟》里的地痞无赖,到《怒晴湘西》里的虾兵蟹将,再到《龙岭迷窟》里的马大胆,费振翔导演的团队,不清楚是个人爱好还是什么其他原因,他们改编的鬼吹灯系列,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刻意给剧情添加原创人物,人为制造戏剧冲突。
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当你刻意增加戏剧冲突时,你需要扪心自问——它合理吗?
它推动情节发展了吗?
它突出主角形象了吗?
在之前三部中,最成功的莫过于马大胆的原创情节,因为《龙岭迷窟》在整个鬼吹灯系列中算是一个过渡部分,它由几个完全不同的小故事组成,缺少一个统领全局的主干,而改编后的马大胆作为整部剧的反方,巧妙地串起了书中零散的小故事,使得整部电视剧情节完整,节奏统一。
这样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
而《云南虫谷》的改编,一言难尽。
首先,它没有推动情节。
在剧情中,原始部落的族长为了能让自己儿子建功立业,继承族长,选择用“保护宝藏”的借口去追逐摸金三人组。
但是剧情已过三分之一,双方人马压根没有碰面,故事仿佛就像两条平行线,一会儿在讲胡八一,一会又跳到原始部落,这既没有增加戏剧冲突,也令剧情的节奏显得极其诡异。
在评论区中,也有不少观众为剧组辩解,认为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审核机制的原因,正面人物都不可以主动下墓,只能被动下墓,所以只能创造一个反派角色,来迫使主角团不得不下墓。
审核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我认为,但凡认真看过鬼吹灯剧情的人,都知道这个解释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在剧情中,胡八一等人前往献王陵墓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他们被精绝女王诅咒,要想活命,就必须拿到雮尘珠,而雮尘珠就在陵墓之中,所以下墓的理由已经足够充分,不需要再画蛇添足。
其次,不管是在开头胡八一等人碰见孔雀和阿达,还是之后在虫谷里的探险,原创角色从头到尾都没有和主角团产生任何化学反应,摸金三人组还是和原作一样独自探险,那么这增加的原创情节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如果之后双方人马相互照面,或许会引发冲突,但鬼吹灯本质上是摸金校尉和墓主、环境之间的斗智斗勇,如果把活人双方作为重点刻画,那不就跟鬼吹灯的主题背道而行吗?
并且最让我感到无语的,是男女主的感情戏太过频繁,动不动就眉来眼去,直接破坏了剧情整体的连贯性,而且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甚至时刻会有“怪物”出没的深山老林里打情骂俏,是不是有点心太大了?
小说改编成影剧,魔改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大多数的小说其节奏并不适合拍成电视剧,所以为了符合电视剧的节奏,编剧就要为小说适当润色。
而在历来小说影视化的作品里,有许多经典的作品恰恰也没有完全遵从原著,比如黄日华97版的《天龙八部》,乔峰终年戴着个布帽;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其形象也跟原作相距甚远,甚至剧情上也做了一定的改编。
但这些改编,都无碍于他们经典的事实,因为观众并不是吹毛求疵的人,原著粉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要改的合理,改的好看,那依然会成为观众心目中的佳作。
但这一次,《云南虫谷》一败涂地。
02、演员除了改编之外,对黄金三人组我也有些不满。
在《龙岭迷窟》中,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可以说还原了原著里70%的形象,但是在《云南虫谷》中,潘粤明的身材管理明显失职——胡八一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其略显臃肿的体型居然已经和胖子不相上下,这下巴和脖子混为一体,让我在看剧的时候差点出戏。
这还是那个刚猛威武的胡八一吗?
而且在原著中,胡八一本就生性多疑,他之所以相信孔雀说的话,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她的哥哥是烈士,但是在电视剧中,他都不带一丝犹豫直接相信了孔雀的话,这就不符合其人物性格。
至于张雨绮,她的演技基本在线,不会让人感到出戏,但是她最大的问题和舒淇一样,在于她的声线,原声太粗,感觉比其他人低一个八度——闭上嘴,那是一个前凸后翘的绝世美女。
一开口,那就是个五大三粗的力量选手。
我最满意的,反而是姜超饰演的王胖子,不仅台词功底深厚,不用字幕也可以听的一清二楚,而且没有刻意的表演痕迹,但姜超最大的问题不在自己,而在于剧情里的角色定位——在原著中,胖爷是个身手不凡,胆大心细的狠角色,但是在《云南虫谷》里,胖子却变成了插科打诨的电灯泡,唯一的用处是八一和杨的感情催化剂。
确实,胖子的人设是爱贫嘴,但他绝不是去衬托胡八一的丑角,所以这种肆无忌惮的改编,是欺负胖爷粉丝少吗?
虽然吐槽颇多,但我并不会去否认团队的努力——在服道化和场景特效上,《云南虫谷》依然保持了极高的水准,比如原住民的妆容、住所,还有遮龙山的水洞、夫妻树的血棺等等场景,都实现了堪称完美的还原。
但很显然,如果你想真正拍好《鬼吹灯》,仅仅做到这样,是不够的。
但我也更希望,《云南虫谷》只是出师不利,在之后的剧情里,它可以把我的脸打的鼻青脸肿。
作者:十四十四公众号:十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