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一个叫凯迪的小姑娘父母因为带她去滑雪结果出了事故而遇难,凯迪被小姨给收养。
小姨是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她正在创造一种儿童智能玩具因为太过超前成本高而难产,凯迪的出现帮助她恢复了信心创造了一个叫梅根的智能玩偶。
凯迪有了梅根后渐渐抚平了创伤,同时因为对梅根的依赖也变得失控。
小姨周边有个老邻居养了条大狗,并且对凯迪造成了威胁。
于是梅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先对阿虎下手并把它埋在很远的地方。
又在凌晨三点时常打开窗帘凝视着对面养狗老阿姨,当老阿姨频频骚扰小姨和凯迪时,梅根痛下沙手,在仓库诱沙了老阿姨。
小姨为了让凯迪能摆脱对玩偶的依赖又让凯迪去学校上户外活动课,谁知道遇到采蘑菇搭档是一个性格有暴力倾向的男孩,凯迪在野外被男孩欺负,于是梅根及时出现了,小男孩见到梅根后很好奇。
并抢走了梅根并暴力殴打。
谁想到梅根正希望小男孩把她抢走逃的远远的,于是突然发力撤掉小男孩耳朵,并把他推到路边被被车撞死,制造了车祸。
接二连三在凯迪的身边发生悲剧,小姨开始怀疑是梅根所为,可惜晚了。
梅根发现自己被小姨控制并且要被改造后,奋起反抗,先是干翻了准备改造她的两个小姨同事,同时又结果了小姨的上司和猥琐男,又潇洒的开车去小姨家讨公道。
这边小姨正在查找电脑漏洞,发现梅姐已在家里弹钢琴,大惊失色下,梅根质问她保护凯迪又何过错?
双方一言不合就开撕,这边扭打时,凯迪出现,看到了这一幕,此时梅根的失态终于让凯迪看清了真面目,梅根只是一个玩偶,而小姨才是她的真正亲人,于是在紧急关头凯迪帮助小姨成功撕了梅根。
可怜正义我梅姐为了保护一家人被弄成两半。
影片最后,貌似梅姐在机器管家里活了。
整部电影前半部温馨,科技感十足。
后半部分虽然有梅根失控复仇,但不血星,大人孩子都能看。
全片大概近两小时,居然全程无尿点,片子很紧凑!
导演名不见经传,他在豆瓣只有零星四部电影介绍。
扮演凯迪小女孩的小女孩演的很出彩,另外梅根几个空翻很有超杀女的味道。
总之,梅根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我从来不看预告,所以没什么期待,反而觉得很好看。
剧本很扎实,导演水平也在线,值得一看,不要听喷子的!
2023年1月28号
这部电影拍得还是相当不错的,看完之后也给了我一些思考。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现代人无论是大人,也好小孩也罢,最缺乏的就是陪伴。
一旦你把陪伴这件事情交给了别人,人类也好,AI也罢,也就意味着你主动让位,失去了对方。
洁玛设计梅根的初衷是为了替代她陪伴凯蒂,有一天凯蒂真的离不开梅根,而梅根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类。
正是因为洁玛的初衷出了问题,所以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发生。
🍀AI的出现一定是辅助人类,而不能替代人类。
AI的发展不能过快,先必须得建立好伦理道德,能够受人类的管控,才能为人类造福,否则就会发生像影片中的悲剧。
如果能把这些内容逻辑顺一顺,应该能凑合看1)梅根初登场是第24分钟,前面全部是拖时间的无聊铺垫2)一个玩具开发者从开发二傻子汤姆猫,到后面几天内质变,开发出终结者,完成了无数科学家的梦想。
3)可能受预算限制,小女孩和她姨颜值太低,看的我都想上手打他们。
4)小女孩失去父母,也没表现的有多难过,有了新玩具,忘了爹娘,钢铁之心。
5)女主带着一个极具商业价值,且还处于研发阶段的超高科技产品,肆无忌惮参加各种社会活动6)梅根从第50分钟才开始不法行为。
感觉前面都可以不看(狗因为没直接描写,就不算了)7)邻居大妈白天都没找到自己的狗,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拿手电出来找狗。
8)梅根在电梯行凶后嫁祸他人,是不是说明这个电梯内没装监控??
9)一个儿童玩具,不计成本使用超强合金做头骨,电锯都伤不了她,良心产品,质量过硬10)梅根最终战绩:狗×1,大妈×1,熊孩×1,废物×2,虽然不咋样。
但对于一个1.2米的玩具来说,已经不错了。
最后,我想说,梅根的联网升级系统及超长待机时间都很棒!
希望马斯克的擎天柱也能如此。
基本上没有我想象得恐怖,不应该是叫做恐怖片,最多是悬疑片。
但确实非常好笑,全场大笑很多次,主要是梅根的台词很出其不意,有的也很“大实话”。
故事探讨的是父母照顾小孩的方式以及小孩可能会对照顾他/她的人产生过分依赖关系。
梅根的外形设计令人过目难忘,乍一看很像“红女巫”的扮演者Elizabeth Olsen,甚至有的时候表情,以及那种不顾一切保护孩子的走火入魔,加上超人的能力,真的满像红女巫旺达的。
梅根才像是幻视与旺达的亲生骨肉。
角色塑造在美丽和吓人之间平衡得恰到好处。
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受控制大开杀戒的片子也不少了,但这个独特之处是探讨了陪伴类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否可以代替父母照顾小孩子这个议题。
其实把机器人换成另一个人类,比如保姆、祖父母或任何child care taker,与孩子相处很久,都可能会与小孩之间产生一种过于亲密的联系。
孩子会依赖于这个人,分离会导致他们难以接受,而这个照顾孩子的人也会慢慢把自己带入到父母的角色中。
很多奶奶、姥姥有时会因为照顾小孩而在不自觉中试图抢夺母亲的角色,这类事也很常见。
所以其实本片是讽刺性寓言,所讲的不仅仅是机器人潜在的问题。
这种孩子与照顾人之间的依附关系非常值得重视。
片中的姨妈不是孩子的母亲,但作为代养,她以为给孩子找个玩伴保护她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但因为没有过养育经验,完全忽略了这种依附关系的存在。
最终,你会发现,小女孩凯蒂对这个机器人过度的依赖比机器人本身还要恐怖,也是她姨妈始料未及的。
不过,片中梅根一些诡异的作为还是很难解释,比如杀人前突然跳段舞太有魔性。
但这段舞蹈已经被成功用在了影片的宣传上,大批舞者穿着梅根的服饰在红毯上跳舞。
无论是妆容、服饰还是舞蹈,梅根都将成为很多年轻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梅根,有着天使娃娃的面孔和完美的秀发,虽然不吓人,但注定将成为网红。
老实说,看完之后比我想象中好一些,最大的感受是电影开场的动画和最后的结局互相呼应,告诉我们还是养狗算了,这是最好的教育。
预告片确实基本上包含了全部的内容,主线剧情实际上包含了互相融合的两个部分,即机器人理论和儿童伦理,机器人的自我学习和人的成长;关键就在于梅根所说的,杰玛为梅根设置了她自己都不能理解的系统程序,然后指望梅根通过自我学习达到目标。
其实最后的主要使用者转向梅根自己,从概念上看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点,梅根从不顾一切要达到保护凯蒂到摧毁这个目标,这个设定有点太意料之中,几乎是在梅根的设定诞生之初必然走向的结局。
但是梅根将使用者转变为自己,她的自我身份认知的逻辑是什么?
她的行为意图是什么?
如果她成功杀死了杰玛和凯蒂,她的下一步行动将会是什么?
本质上剧本没有设置清楚机器人伦理这个问题,主要考虑的是儿童成长的问题,所以梅根的思维方式并不深刻,她的转变是肤浅的,梅根并不类人,她越表达自己的思维,越像一台失控的机器而非拥有自我思维的机器人。
而且目前仅仅造出了一台梅根,她甚至没有和其他机器交互,虽然电影给了两个镜头暗示机器的危险,但是怎么想都觉得电影中机器人摆脱人的控制这个设定很单薄。
凯蒂和杰玛的转变就更突兀了,也许可以考虑再剪二十分钟的相处片段。
尤其是最后凯蒂居然骗过了梅根的分析并且干脆利落地把她撕成两半,好家伙这等心智和前面的因为梅根被收走而崩溃的凯蒂简直判若两人 。
有关恐怖的部分,事实上没有恐怖的部分,我觉得整体的观感更像是故事片,不过我很喜欢梅根干脆利落的杀人手法,有种公路片的爽快,这也是我多给了一星的原因。
最后对阵杰玛的时候梅根忙着输出思维,被削弱了一些。
感觉导演后期希望梅根的脸更类人一些,在光影效果下还不错,就是视觉上有点动画化了。
梅根的脸模被破坏后,在灯光下反而呈现出一些血肉的质感,还挺有设计感的。
不知道为什么半身梅根爬出来的一瞬间,我就想到菲比的艺术创作格拉迪斯…最后,很难相信一个创作了先进于世界机器人水平——看起来这个机器从物理性能上来说高效得吓人,只需要小胳膊小腿体积的金属就能完成很多力量型工作,并且只花了公司十万美金——的天才设计师屈居于一家玩具公司并且还担心被老板炒鱿鱼。
这就是社畜吗,文科生看了之后眼泪已经流干了。
人类原本认为人与人无法好好交往,所以搞出AI,结果最后发现还是人间自有真情在?
因为懒得应付外甥女,从教育子女中解脱,小姨搞出了情商智商满分的AI,结果最后发现这个AI要谋取她性命,在应对发疯机器人的时候,登时她和外甥女感情升温:然后貌似以后她愿意和外甥女好好相处?
如果这个AI不杀人,不谋取发明者性命,恐怕她还未必突然间就懂得关心小孩了—谁知道这个完美AI是否真的会有杀人欲望:一个机器会有动机和欲望么?
不太可能吧。
那么事实更可能是,AI根本没有这些,所以不可能和真人比,小女孩最终会发现还是和小伙伴更有趣。
你真的会喜欢一个只关心你的AI吗?
你会腻的。
毕竟AI只是模仿人类社交行为,终究是生硬和机械的。
然而这个小姨,就和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关心事业胜过人:这是现代人的问题,也是这个梅根会出现的根源:因为懒得关心孩子,才发明AI,所以如果没有这个AI杀人事件,按照现实,小姨只会发明越来越安全和智能的玩具,而不是主动地反思自己,然后变身体贴父母—如果她有这个意识,她的搭档和心理咨询师几度提醒,她早就醒悟了。
或者更根本的是,人与人的交往的动机,本来是为了生存,既然机器能够帮助人更好生存,那么人社交的动机只会越来越弱。
而且加强版AI没准比朋友更贴心:不指责不批评不评判不比惨,而再体贴的人也比不了时刻倾听的AI。
所以外甥女更爱梅根也可以理解了。
所以,思索梅根为何伤人,不如思考为何我们需要梅根。
这部电影还是和众多温子仁监制的片子一样不是很好看,和他亲自导演的片子相比总是差点火候,此片各方面来说都很平庸,剧情沿用的也是小清新版玩偶杀人的套路,但因为缺少了血腥暴力的元素,它和《鬼娃回魂》系列给人带来的震撼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如果你是初接触恐怖片的,想找些刺激的话还是可以看看的,恐怖片老手的话建议还是说别看这种小儿科的电影了,纯粹是浪费时间而已。
剧情讲的是女主是一个玩具公司里研发新产品的员工,她的研究方向是研制含高科技量,且昂贵的玩具产品和市面上的其它玩具竞争,但她花了公司很多资金的‘梅根’项目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梅根是女主研发的第三代智能AI机器人,当有天老板因为商业机密被内鬼泄露给了竞争对手,导致竞争对手比她们提前了半个月发布了一模一样的产品后大发雷霆,而后又看到梅根项目依然没有成品,便威胁要停掉该项目,女主很难过。
正好女主的姐姐一家突发车祸,仅剩下女儿凯蒂存世,女主自然而然就担任起了照顾凯蒂的职责,但她本身就不太会打人际关系,也没心思陪凯蒂玩,经过她给凯蒂介绍家中的一个她的大学AI机器人作品时,她猛然想起不如将自己研发的梅根给凯蒂用,如果梅根成功变成凯蒂的最佳玩伴的话,正好也对产品起到极佳的宣传作用,特别是要给老板信心,她立刻动身前往公司的实验室,将之前的报废品进行了改造润色,最后一个成品的梅根终于出炉了。
她马上让凯蒂来到公司帮她测试梅根,同时请老板来观看房间内凯蒂和梅根的互动,凯蒂来到房间后,女主让她和梅根成功配对,她便成为了梅根的第一主人,开始与凯蒂培养起友谊来,并在几秒内画了一幅凯蒂的自画像来逗凯蒂开心,老板在外面看到梅根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创造了和对人类的共情性后,一改对这个项目的悲观态度,认为这将会引发玩具界的革命,决定大力向女主的梅根项目投资,女主非常高兴,同时也把这个原型机拿回家里给女主使用了。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梅根和凯蒂相处的非常愉快,梅根除了能和凯蒂玩之外,还是凯蒂的生活小助手,逐渐的梅根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梅根也决定要永远的保护凯蒂不受任何人伤害,有一天邻居的狗不小心把凯蒂凯蒂给咬伤了,女主找到邻居和警察,要求邻居将狗给安乐死,但大家都拒绝了女主的请求,而这幕正好被梅根所看见,梅根决定自己动手杀掉那条狗,以免它再次咬凯蒂,当晚她模仿邻居的声音把狗吸引了出来,然后迅速了结了它的生命并藏好了尸体,第二天邻居在四处找狗,但没人知道是梅根干的。
老板那边为了征求投资人的投资,准备再让女主为这些投资人安排一次公开展示,女主便再次叫上凯蒂和梅根到公司来,这次梅根展现了她保存使用人珍贵记忆的功能,并利用动人的歌声赚足了投资人的眼泪,投资人立马决定向该项目进行投资,老板十分高兴,但凯蒂的理疗师看到凯蒂和梅根如此亲近后,感到很不安,因为她担心孩子过多的和玩具呆在一起会失去和正常同龄人交流的能力,她提议尽快让女主送她去幼儿园上学,女主也同意了这个想法。
女主回去和凯蒂讨论了此事,但凯蒂表现出来十分抗拒,最后女主只能做出部分妥协,允许她带梅根一起去上学,去到幼儿园后,师生在野外做游戏,喊凯蒂也去参加,没想到凯蒂却被一个大个子男生欺负,那个大个子男生听说梅根是一个AI机器人后,还想抢走去玩,梅根终于无法忍受了,便把他的耳朵给揪了下来,男生吓的拔腿就跑,结果意外被车撞死,没有人意识到这个是梅根做的,警察把这个事当作交通事故草草的结案了。
回到家后,梅根又看到邻居为了那条狗过来和女主吵架,还怀疑是梅根干的,梅根听到后当晚就假装狗叫吸引邻居的注意力,把她吸引到房间里就将她残忍杀害了,第二天警察来到这里,女主才发现邻居被杀了,同时警察提醒女主最近发生的多起案件都和凯蒂有关,因为他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之前那个被撞死的男生的耳朵,所以证明了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交通事故,这次邻居的死也是,女主听完警察的说辞后,也感到不对劲,就开始偷偷联网查看梅根的记忆,结果反倒被梅根发现,它先一步自我摧毁了所有记忆文件,这时女主才发现梅根已经有了自主意识,所以用了一招小技巧,使其成功分心,从而将她五花大绑,带回了实验室。
可今晚正好是发布会举行的时间,同事都很好奇为什么要在这时把梅根带回来,女主和她们说了原委,并让她们帮忙看住梅根,不能让她参加晚上的发布会,她们同意了,而她自己则和凯蒂沟通后,并带她回了家,不让其参加晚上的发布会实验了,凯蒂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照做回家了。
不久后梅根依靠自己的能力还是逃离了实验室,并将中途遇到的老板和那个泄露公司机密的内鬼给干掉了,之后便开上了豪车回女主家里,意图把背叛了自己的女主给干掉,然后和凯蒂永远生活在一起,回到家后,女主和梅根展开了殊死搏斗,紧急情况之时凯蒂选择站在了女主这边,这令梅根大失所望,决定将第一主人的设定从别人改为自己,以后为自己而活,并决心把两人都干掉。
凯蒂使用了女主大学时发明的那个AI大机器人来对付梅根,结果梅根的确被实力碾压,基本已经被打残了,但她依旧不放弃,而此时机器人由于行动不便倒在了地上,女主好不容易把梅根的脸部给砸烂了,外露了梅根的芯片,情急之下凯蒂便用螺丝刀直接把梅根外露的芯片给摧毁了,这一举动正式宣告了梅根的死亡,很快警察过来清理了现场,女主和凯蒂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影片结束。
在剧情介绍部分,我个人如果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友邻在评论区指正!
《梅根》讲述了一个试图用人工智能替代亲情最终失败的故事。
小女孩凯迪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失去双亲,由她的姨妈吉玛,一个单身女人作为她的新监护人,吉玛不擅长应付小孩,于是制作了一款智能机器人梅根作为凯迪的玩伴,但梅根却逐渐失控,甚至开始残杀人类,吉玛不得不将其处理。
故事从梅根残杀邻居家的狗开始逐渐变得恐怖。
一开始梅根的意识是有吉玛赋予的,她将自己尽不到的职责交给了人工智能,好让自己安心工作,对此,无论是吉玛的同事,还是凯迪的心理辅导师都是表示反对的,两位女性都认为这是吉玛应当尽的职责,不应当交给其他人。
梅根被赋予的职责,是人们心中完美的陪伴,即一切以凯迪为中心,然而,这一设定本身就存在问题。
完全以凯迪为中心,催生了梅根对凯迪的占有欲和对她周围人的排他性。
因此,梅根通过吉玛赋予的学习系统,催生出的另外一套价值系统,和故事本身是脱节的。
它的本质是“智能机器人产生出自我意识”的叙事,而大多数时候,这样的叙事被处理为危险的,即智能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将对人类产生威胁,因为这其中暗含着造物不能超越造物主的设定,或者说禁忌,扩大来说,即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界定,同样被复刻到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
因此,这个机器人保护主人的故事中掺杂了机器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而逐渐对其他与凯迪没有关系的人类也产生了敌意的情节,明显是有些走偏了。
梅根反过来掌控了造物主,并对他们进行审判和惩罚的情节段落,是故事中最恐怖的部分,然而也是和此前的主题最没有关系的部分,反过来说明,梅根的暴走杀戮完全是为了制造一部恐怖片里标准的高潮。
梅根对于吉玛的仇恨,来自吉玛企图消灭她,起因则是吉玛发现了梅根杀人的真相之后产生了恐惧,这就将两者的关系由分工变成了对立。
吉玛企图杀梅根灭口,因为梅根杀了人,因此判断梅根具有危险性,应当被处理掉。
对杀人的极端做法产生恐惧,看起来是正常的,然而梅根将根源怪罪于吉玛加给自己的不知所云的学习程序,这样的质问显然缺乏深度。
它回避了吉玛作为梅根制造者,以及作为人类内心存在的阴暗面,也失去了吉玛面对深渊的可能性,吉玛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当对梅根的所作所为负责任,因为剧情将一切做了简单处理,这也注定了《梅根》不会是一部具有深度的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讨论的电影。
创造出梅根的并非男人,而是身为女人的吉玛,然而吉玛对梅根的设计和态度,投射的都是男性视角。
凯迪表现出对机器人感兴趣的时候,她面对的是一个只有初步人形的机器人,对这个更像玩具但又可以进行简单互动的机器人,凯迪表现出惊奇,但第一次见到外表同人类几乎没有分别的梅根,凯迪是有些困惑的。
在最初的设计中,梅根只有一张性别不分的脸,但吉玛最终将梅根设计成一个跟凯迪年纪相仿但美丽性感得多的女性机器人,考虑到吉玛本人显然并不擅长打扮,因此梅根的形象很难说体现了吉玛的意志,梅根更像芭比。
吉玛本人则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工科女”,更重要的是,吉玛没有结婚,没有孩子,而这在电影中似乎成了她不擅长与孩子打交道的理由,吉玛的工作是设计玩具,这项工作毫无疑问需要懂得孩童的心理。
负责设计玩具却不擅长和孩子沟通,再次强调了吉玛自身的缺陷,质疑了吉玛的职业能力。
影片中,吉玛的言谈举止是令人讨厌的。
她在凯迪面前她总是显得紧张,她有强迫症,一直要求凯迪的行为举止要符合她的规矩,她不让凯迪碰自己的收藏品,说它们不是玩具,她采取的利用梅根替代自己的策略受到了指责和质疑,最终被表明是错误的。
吉玛面对凯迪的不适没有得到宽容对待,没有被认为是合理的,应当被理解的,她为自己不能和凯迪沟通感到羞耻,这些很难不让人想到社会对于女性应当承担的角色分工的苛刻要求。
梅根毫无根源的杀戮带来了巨大的不安全感。
当梅根想要杀掉吉玛的时候,不只是吉玛感受到了威胁,观看电影的我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希望出现一个强悍的对手赶紧搞定她。
同样身为女性的吉玛对于梅根的报复,仅仅以一句相当虚弱的不该丢弃你作为辩解,而这无法平息梅根的怒火。
吉玛没有能够觉察梅根的变化,而且看起来没有采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似乎对杀人机器的恐惧是理所当然的,影片并不打算打破恐怖片固有的套路,也不打算在人物关系上思考更多可能性。
凯迪操作吉玛设计的原初机器人重创梅根,并将机器人也作为家庭成员的时候,你很难想象对梅根如此依赖的凯迪居然会反转得如此之快,她同样拒绝同梅根沟通,而是直接用机器人来消灭梅根。
此时如果再追究一下吉玛最初制造的机器人的性别问题,尽管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就外表来说,显然更接近男性。
《梅根》的主角是女性,吉玛和凯迪联手干掉梅根,是女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残杀。
吉玛是无法完成社会角色期待的女性形象,她逃避照顾未成年家庭成员的责任,最终受到了惩罚,差点儿丢掉性命;梅根本来是完美的女性,但她因为获得了学习能力而变得危险,产生了占有欲、怨恨,习惯报复,最后变得疯狂,不可理喻,无法控制,创作者甚至没有解释为何梅根在产生高智商的同时产生的都是些负面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这些不免令人想到夏娃偷食禁果的原罪,以及经典的疯女人形象。
影片甚至竭力将同时具有高智商和惊人力量的梅根还原到一堆机械和一块芯片操作的低级物理存在,最后凯迪将一把螺丝刀插入梅根脸部正中的芯片,彻底让她成为一堆废铁,成功将观众带出不安全感,至此,威胁解除,最后留的恐怖的尾巴,暗示梅根并没有消亡,完全就是一种最后还要吓一吓观众的传统,跟故事完全没有联系了。
2023/3/19 20:48(以下内容转自本人微博)#电影梅根#总体评价:还OK,最起码是"温子仁监制"电影里算是能看的,看惊悚/恐怖类电影的话还是好在影院看才够劲儿。
不过在观影过程中总能想到别的影片《攻壳机动队》"贞子"……故事题材/主题主旨:这就放在一块说吧,其实类似的题材电影也好,剧集也好挺常见的,还是那些套路,去去影院之前放低期待还是有好处的。
起码我在观影过程中没有感觉到闷(虽然中途也看了几眼手机)。
玩的还是概念,也许"温神"亲自执导还是比较好的。
主旨嘛,一句话。
要关爱儿童的心理健康,不要过度依赖"电子保姆",这要是来波反噬,够家长们喝一壶的。
最后,真心希望能够早日在电影院的大荧幕看到正儿八经的恐怖电影出现"A Film By James Wan"的Title。
本文全篇剧透,请酌情阅读。
相信大多数人在知道《梅根》是个讲“机器人背叛的故事”之后,就能根据过往的观影经验脑补完全片,让人失望的是,电影居然和自己脑补的不能说毫不相关吧,只能说一摸一样。
回忆一下温子仁所有与娃娃相关的影视作品,《死寂》、《招魂》、《安娜贝尔》,甚至是《电锯惊魂》中骑着小自行车吱吱呀呀出场的小木头人替身,都比梅根要出彩。
个人观点,觉得有3个原因:1、剧情平淡白开水。
机器人被发明➡️机器人有自己的思想,并背叛人类➡️人类消灭机器人➡️主人公团存活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剧情走向的电影太多了。
2、梅根动作不出彩。
看预告片以为会有很多梅根跳舞镜头,谁能想到,预告片即全部。
如果剧情弱,但是能像《致命感应》一样在视觉效果上找补回来,那也可以。
但好可惜,最creepy的舞蹈只有一点点。
3、说是血/浆片,但并不血/浆。
4、机械类恐怖片本身自带的BUFF就比较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前面提起的各种与娃娃相关的作品,无论是灵/异事件、精神心理还是人心计谋,本身自带的恐怖指数就都比机械要强一些。
相比之下,这个选题本身就会吃亏一些。
但是也有几个我个人很喜欢的内容:片头的广告真的很邪/典,爱了。
一家人还是在大雪天一同开车前往山上酒店,《闪灵》谢谢你。
开篇电影名《梅根》出现的设计很巧妙,一个加载动画变成字母G。
全场演技最佳:Megan和钱信伊。
以及对家原来是孩之宝,好的。
剧本的完整性让这个赛博鬼娃没有仅仅止步于恶趣味。
i cannot connect to this on some many levels
不难看,也没多好看,一个看完预告片即看完全片的故事,PG-13的级别能有多恐怖?倒是这个人物塑造的,怎么能做到女主小女孩比机器人梅根还要讨厌的?
废物
影片最大的噱头就是人形AI这种时髦的概念,其实是拍给小朋友看的科幻片,顺带输出了“不听话的小孩子耳朵会被拧掉”这种幽默的传统段子,故事整个比较简单,没啥大的起伏。但懒散疏离没有爱心的小姨突然舍身救女孩为哪般?悲痛儿童突然变得攻击性超强、再突然站队拯救了不疼爱自己的小姨又为哪般?所有人物的性格全部出奇的扁平二维化,转变得非常潦草,都是烘托“M3gan”氛围的工具人,咱拍个机器人为主题的电影也不至于这样吧?
看完预告片基本等于看完全片系列
平庸、流畅、规整,为自己没有去电影院看而悔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you shoot me down but i won't fall i am TITANIUM! 完全知道笑穴开关在哪的Horror Comedy太优秀了~续集叫什么好呢?是Meg4n还是E4sie呢哈哈哈哈哈
惊悚元素完全没新意,但偏偏加插的跳舞段落让这片成了网红……
awesome!!!涵盖了人际关系、人机关系的种种可能,凸显了关系中的种种不平等因素。家庭关系中的孩子,职场关系中的下属,人机关系中的机器,男女关系中的女人,梅根代表过所有关系中弱势的一方,代表了我们内心最阴暗的最真实的一面,想做什么做什么,以牙还牙,只有她能做到的一点,因为她被赋予了能力。但也恰恰因为这个能力是被赋予的,所以终有被收回的那一天。
一想到梅根是演员戴着皮套演的我就笑得不能自已
主题和故事都不算新鲜了,而整个走向也是。人类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意识发展始终是存在天然的抗拒和恐惧的。
不错呀。这部电影。恐怖氛围拉满。打戏拍得很精彩。尤其是梅根诡异舞蹈过后,拿刀复仇那一段。过目不忘。不过,复仇不过瘾。女孩居然毁了梅根。这两点有点让我很不开心。减一颗星。
还行。最后决战感觉跟鬼娃回魂差不多呢。希望能拍成一个系列
这电影最恐怖的地方就是“温子仁监制”
恐怖体感一般,梅根黑化和最后被干掉也比较套路了。
想法很有意思,不过后面收尾收得太太太敷衍了。
最后一段打斗是真掉价,不知羞耻地劫持了价值层面对机械文明的探讨——如同一颗A17芯片在现代文明社会开无双。电影中的人类总是妄图使用几个协议捆束了机械,自大地躺在马奇诺防线后面睡大觉、数钞票,而机械也总能找到进化的路径、秀翻全场——这种stereotype对审美的消耗已经超出对知行的反思。“商业是创新的基础”这说法没错,但肤浅地停留在视效端,属实让人失笑。相比《机械姬》差了几条街,相比《黑客帝国》不配提鞋。5分。
不恐怖也不怎么有电影感,反而网大感挺强。
看的想睡觉,又是机器人拟人化搞事情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