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加尔与马列维奇
Шагал-Малевич,夏加尔与马勒维奇,Chagall-Malevich
导演:亚历山大·米塔
主演:列昂尼德·比切文,阿纳托利·比利,Kristina Schneidermann,Semyon Skalikov,德米特里·阿斯特拉罕,西蒙·特列斯库诺夫,Sergey Migitsko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4
简介:以民谣和神话的风格来重现马克·夏加尔之谜。影片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夏加尔的形象,而是试图通过传说和故事来通过银屏来呈现他变化莫测的创造力。详细 >
好美 !艺术的价值在于本身的自由 博物馆和监狱没什么两样。
拍的好乱啊,一点都不有助于了解夏加尔,反而为我带来很多不好的印象。
有夠浮誇…
很浪漫的结尾
俄罗斯电影完美复制中国烂片的套路,也是神奇
看夏加尔的画想到莫言的《生死疲劳》。相同的革命背景,对故乡的眷恋,农夫与牲畜之间相互依存的感情。特别是那梦幻般带着魔法色彩的蓝色,夏加尔标志性的蓝色,在莫言的小说里是蓝脸,是西门牛流淌的蓝血,是月光下洒落夜空中如同幽蓝色珍珠的酒浆。这一抹蓝色诗意的温柔对抗着现实生活中残暴血腥鲜红色。飞升的自由,如同猪十六月夜下的奔跑,河中的水族都跃出了水面,将要飞向月亮,即便是分流的河水会让它们摔得粉身碎骨,也阻挡不了这本能的生命蓬勃的力量。
艺术的真诚混合着暴力的肆虐,夏加尔能够离开真的很幸运
这种拍摄手法好浪漫啊!世界是一片空无,我们要用艺术填充它。艺术是那种,可以让夏加尔在白天看到繁星的东西。它让他感受到和地球的联结。马列维奇更是绝,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我的艺术囊括着一个宇宙。他们二者的共性是,艺术扩张为一个偌大的、创造性的世界。这部片子充满了爱。
哎 虽然看的渣画质不妨碍我爱死它了
人们问他为什么他画里的人都是飞起来的,他说开心的人才会飞啊~
夏加尔统治天空,马列维奇统治宇宙。明天去A4看夏加尔。
最后五分钟的超现实。我的天空有很多房间,这个世界是空无的,我们要用艺术填满它。
1.“我与地球相交融,它赐予我能量。如果你用心看,就能看到星星,哪怕是在白天。”夏加尔编织的纯真梦幻的蓝色梦境太美了。是的,极乐之境是和煦祥和的,大家都悬浮在空中;飞离世界然后才重新爱上世界。2.“艺术让你理解和感知生命的本质,这就是它的意义。”终于get马列维奇了,确实是个奇才。
6.6,画面色彩真的是绚烂多情。但麻烦列昂尼德先生脸长就不要留长发好吗?搞到最后一个好看镜头都没有我很尴尬欸。
你可以总是在为心之所向而努力,只不过太多人半路放弃,如果一直坚持下去,也许你就是传奇?我可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也可能是幻想大于理想,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带来的切换感很有趣,自由且坚持真是看上去十分矛盾的状况,但确实可以相信,能做到也很不错。
影片的结尾真是美好得令我似在梦中,虽然电影的风格很抽离,但现实与历史与夏加尔与马列维奇的画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漫步在立体的美术馆里,这感觉真是不可说。
原本是为夏加尔画展提前做的功课,我其实不想说---这片子实在是有点烂。。。既算不上传记,也算不上故事,所有的内容无前因无后果,用些有的没的的东西来刻意串夏加尔画中的意象,编剧和导演的理解也是简单到非常可以了,尤其是用五毛钱滤镜和特效试图描绘色彩的魅力,真的让我审美无能了。
3.5 电影一般 喜欢夏加尔 也喜欢马列维奇
色彩太梦幻了 好像流动的颜料。但叙事跳转之生硬让人难受。
把马列维奇拍成一个偏执愚蠢的小丑,一开口说些早已是常识的艺术观念,就引来全场哄笑。我觉得导演本意也并非如此,只不过他典型人物典型冲突的老套手法,加上中国观众们本来对现代艺术家的前理解,让这场电影造成了对夏加尔和马列维奇最庸俗的理解和最谬以千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