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猫王

Elvis,埃尔维斯,猫王艾维斯(台)

主演:奥斯汀·巴特勒,汤姆·汉克斯,奥利维亚·德容格,海伦·汤姆森,理查德·劳斯伯格,小凯文·哈里森,大卫·文翰,柯蒂·斯密特-麦菲,卢克·布雷西,戴克·蒙哥马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猫王》剧照

猫王 剧照 NO.1猫王 剧照 NO.2猫王 剧照 NO.3猫王 剧照 NO.4猫王 剧照 NO.5猫王 剧照 NO.6猫王 剧照 NO.13猫王 剧照 NO.14猫王 剧照 NO.15猫王 剧照 NO.16猫王 剧照 NO.17猫王 剧照 NO.18猫王 剧照 NO.19猫王 剧照 NO.20

《猫王》剧情介绍

猫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红磨坊》《了不起的盖茨比》殿堂级导演巴兹·鲁赫曼掌舵,《好莱坞往事》新一代男神奥斯汀·巴特勒,联同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将已故摇滚传奇天王“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一生,震撼而感动地重现大银幕。 籍籍无名乡村男孩,摇身一变成为叱咤风云的摇滚之王,猫王精彩一生,由他站上舞台那刻展开。猫王被经理人Tom Parker上校(汤姆·汉克斯 饰)发崛,助他走上国际巨星之路,但前所未有的名与利,加上社会与文化变迁,令猫王一度迷失自我,二人在20多年之间发展出一段充满矛盾的复杂关系。这段华丽星途里,猫王也遇上了影响他最深的女人Priscilla Presley(奥利维亚·德容格 饰)。多首经典金曲伴着慑人舞姿,歌迷影迷无不着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蜜蜂少女队2盒子里的猫第二季时尚风云70年代2049哺乳动物内陆帝国恋爱恐慌症数码宝贝幽灵游戏江湖有道战争姐妹在我走之前紧急呼救:孤星第三季甜蜜杀机广告天才李泰白海岬的迷途之家辛瑞那桑托倭寇的踪迹我讨厌苏西第一季双子星公主Gyu!幸福秘方歹路衰满天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莉可丽丝亡命雷区世上若无樱侠义神捕之对弈疯羊健全机斗士纸钞屋第四季

《猫王》长篇影评

 1 ) 这部巨型广告的最大价值,在于让人认识了一点猫王音乐的根

导演巴兹·鲁赫曼一如既往地沉溺于浮夸浅薄的视效,最平庸的是分割画面,最招人烦的是旋转摄影机制造从镜头A到镜头B的连接。

边看边想,这特么不都是广告里用的手段吗?

只见过广告导演拼命想把广告拍成电影的,没见过正经电影导演想把电影拍成广告的。

这位导演是一绝。

但比起《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种浮夸的广告式视效放在《猫王》里也不算违和,只是cheap一点而已,因为这种风格太像个show的风格,而猫王本人和他的音乐和表演,打心眼里就是一个show而已。

从来没有特别研究过猫王,一直觉得他只是六十年代摇滚年代到来的一个前兆,一个青年文化的icon。

尽管他到现在也是唱片销量最高的个人艺术家,但他可能在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远高过摇滚音乐史。

但《猫王》前半部叙述他的出道倒还挺有意思。

这个在孟菲斯黑人区里的贫穷白人家庭时长大的男孩,自小深受黑人音乐影响。

他在那种癫狂的黑人灵歌中沉迷,身体机械地抽搐,把身体和心灵都完全交给了潜意识控制;他又流连于比尔待,孟菲斯著名黑人音乐根据地,在妓院伴唱的乐声中感受到内心的震颤。

对,就是这些音乐源泉,造就了后来大红大紫的Elvis --- 这个白人男孩只是将黑人音乐里的悲愤和那种机械的身体抽搐搬到了白人观众面前,就已经让那些中产阶级家的女子突然着魔一样,同样将心灵和身体都交给了潜意识。

黑人音乐为什么会制造那种直捣潜意识的效果,这是《猫王》电影前半部带给人的一个问题。

但后来猫王红了,成了,电影也走上了那个“明星获得声名反被声名所毁”的老桥段里。

电影显示年轻的Elvis在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遇刺后,也萌发出社会和政治意识,希望make a statement,发出一些严肃的声音。

但他再怎么让女生尖叫发狂,也被牢牢掌握在出身马戏团的经纪人(汤姆·汉克斯饰)手中。

他不能按心愿作全球巡演,不能唱抗议歌曲,只能日复一日在赌城浮华的酒店里驻唱,最后药物上瘾英年早逝。

这样的情节似乎暗示,本来能更有艺术建树的猫王,是被贪婪和万恶的资本主义耽误了,他声名显赫却完全没有自由。

这样一个社会批判性的结论,说实话我是心里存疑的。

任何人的命运都是由他的认知结构决定的,同样的社会里,Bob Dylan从二十多岁唱到八十多岁,一生不羁创作,没有人或资本能够“控制”得了他。

而Elvis尽管也有音乐天份,但毕竟还是追求世界浮华的东西,他被经纪人所控制,其实是被商业控制,也是被他自已追求的声名所控制。

他悲剧的命运,到头来还是自已认知层次上的局限造成的。

当然巴兹·鲁赫曼不会聊这些东西,《猫王》只是部浅薄的人物传记片,一部巨型的广告片,无非是要唤起人们对逝去偶像的某种简单的同情而已。

但好在还有电影前半部的黑人音乐,让人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猫王音乐的根。

 2 ) 一曲终了

Elvis第一次亮相台下观众的表现的确让人震惊,这不是功成名就的猫王,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我能理解盛名之下的猫王能让舞台下的人为之癫狂,但此时是否表现太过,这种靡乱的状态我只在《香水》里见过。

影片想将猫王的一生全部囊括,但即便用了160分钟的时长,也无法尽书,反而如流水账一般,填的满满却没有重点。

而且将Colonel作为叙述者,让两人的矛盾没法全面展开,从始至终也没让给Colonel清晰的定位。

虽然相爱相杀的确见仁见智的,但结尾字幕出来的时候,还是让人感觉和Tom Hanks全片的基调有些违和。

明星其实从来就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那都是经过资源整合,偏差调整,言行规范后的虚拟形象。

就像现在偏偏一律的偶像们,就像稍微表现出叛逆,就被逼着对狗唱歌的青年Elvis。

但传奇不同,成为传奇的人一定是要有独特的个人魅力的,他不能是流水线产品,不会是合家欢人物,不能单纯只是能力出众,同时要有自己的思想。

业务能力只会让人喜欢,唯有思想才能对人产生影响。

结尾一曲Unchained Melody,你能看出他明显的精神状态不佳,但依然动人心魄,这或许就是传奇应该有的样子。

 3 ) 这艺术渲染手法杠杠的

剧情概述用舞台表演与猫王的家人、爱人、经纪人之间的片段拼凑出了猫王璀璨华丽又短暂的一生。

评价感受初知猫王也是通过汤姆汉克斯,阿甘小时候抖腿的表演法被寄宿的青年学走了。

除了表演上的天分之外,也讲述了他的家人,母亲离世的影响,如何被资本家(经纪人)压榨的,如何经历粉丝的疯狂的,如何陷入迷茫时期的药物依赖的猫王如何从小被黑人音乐及教堂音乐的熏陶

 4 ) An American Trilogy

巴兹·鲁赫曼的《猫王》让这个故事的反派成为了叙述者。

风中残烛在维加斯城的灯海下孓然摇曳,娓娓道来的回忆近乎是铁锈味的忏悔: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声动梁尘的旋律中,被冰桶和兴奋剂唤醒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粉墨登场;而经营马戏团出身的帕克上校只满足于宾客的狂欢,用浅笑拧干舞台上那具行尸走肉的最后一丝生命活力。

鲁赫曼以登峰造极的华丽视效为电影铺陈了开场,并将自己赤裸的欲望揭露给每一个观众:我要让猫王成为这颗极繁主义烟花的装填物,我要讲述他的悲剧,亦要挥霍他的悲剧——就像帕克上校那样。

《猫王》与立传无关,它只用视觉盛宴为传主堆砌出马戏表演式的舞台装置;这部电影就像是一只镶嵌着无数枚热情之钻的万花筒,折射出埃尔维斯浮华却又多舛的人生。

Elvis (2022)我们从帕克上校的视野中所窥视到的故事近乎是以编年体所呈现的:埃尔维斯青涩的初次公演与幼时经历交织呈现,黑人社区豪荡奔放的福音音乐给予他旋律与舞步的启迪,而蓝调之乡比尔街的时尚潮流让小理查德和B.B.King成为了他一生的偶像。

前人以美国梦的名义演绎过无数次这样的陈词滥调,鲁赫曼却执着于为自己的版本增添些许华丽的添头。

自出场伊始,小埃尔维斯的形象就与他所钟爱的DC漫画角色,少年神奇队长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赤贫的童年塑造了他的梦想,他期冀录制唱片参加巡演能够让父母告别棚屋陋室,而飞跃永恒之梦便是这一切的浪漫化表达。

《猫王》用极端现实却又无比梦幻的方式溯源了摇滚之王的起源,并让这则童话贯彻整部电影始终,即便故事的结局注定会是快乐化作泡影。

此番浮夸的诠释恰是最为契合埃尔维斯秉性的切入点,他成为了万千青年的造梦者,却因早逝的母亲无缘见证而抱憾终身;他将豪车和庄园作为礼物赠与路人,一生收集了数量可观的警徽和手枪,并为在主演的电影里看到英雄形象的自己而体会到至高的成就感。

埃尔维斯始终是那个出身卑微的男孩,安然浸泡在亲手打造的童话里。

他天真地以为周遭世界从此会像触手可得的百事可乐和冰镇香槟一样不竭流淌,直到幻梦溶解消散。

Elvis in Denver Police uniform, 1976也许正是出于对编年体的执着,鲁赫曼将传主的人生切片和那个猫王与之互相成就的年代编织在了一起。

非裔社群赋予埃尔维斯的表演以灵魂,被白男乐手弹拨琴弦所支配的主流审美却不能接纳叛逆的音符。

为延续传说故事般完美主义的叙事格调,《猫王》摒弃了所有针对埃尔维斯的“盗窃者”指控,将他塑造为虔诚的欣赏者和学徒、黑人音乐家的伙伴与盟友。

埃尔维斯与B.B.King、詹姆斯·布朗乃至拳王阿里的情谊自能成为天然的佐证,这堂有关种族隔离史的通俗课程显然也不会止步于此。

摇滚乐的叛逆是浑然天成的,在那个上帝、母亲与苹果派是星条旗唯一定义的年代,埃尔维斯乖张的舞步把道德家们脆弱的神经踏得支离破碎。

父权和种族主义的化身伊斯特兰德参议员能够轻易打断女儿观看电视上的猫王表演,却无力阻止叛逆新生代在埃尔维斯的浮夸摇摆下肆意释放渴望。

Fats Domino and Elvis Presley in Las Vegas, 1969猫王的神话终究是属于美利坚的神话,他的浪漫情怀与《美国风情画》式的夏日青春图景相呼应,而《无因的反叛》给予了埃尔维斯审视内心的力量。

服兵役,邂逅一生挚爱,进军好莱坞,鲁赫曼的猫王编年史看似波澜不惊,就连对抗保守势力的挣扎也被帕克上校精湛的商业手段抚平捏碎。

但富足安逸必不能永驻,埃尔维斯的演艺生涯对日渐枯萎的繁荣50年代构成了绝佳隐喻:一部又一部粗劣廉价的甜腻影片透支了世人的热爱,在英伦摇滚入侵和社运风起云涌的新一个十载,马丁·路德·金与罗伯特·肯尼迪的接连遇刺让埃尔维斯对职业生涯的意义第一次产生了颠覆性的思索与怀疑。

难怪《猫王与尼克松》中埃尔维斯和总统尽情揶揄披头士之后,也只能悻然为祖国的乐坛辩护道:瞧啊,我们也有帅气的沙滩男孩,有《Good Vibrations》这样的迷幻金曲。

Elvis and Richard Nixon, 1970鲁赫曼安排的答案与之相比显然更胜一筹。

1968年的回归电视特辑构成了《猫王》的叙事高潮,埃尔维斯彻底背弃了帕克上校极端逐利的实用主义,一曲撼人心魄的《If I Can Dream》让他的歌声同自由之梦融为一体。

鲁赫曼用凌厉的剪辑将民权领袖们的离世与埃尔维斯回归音乐初心的宣言谱成一则驰魂宕魄的蒙太奇,甚至恰到好处地为NBC演播室外走廊墙上的《星际迷航:原初系列》演员群像留足了空间。

想象力丰富的埃尔维斯向来热爱有关探索与梦想的故事,他甚至将自己的一匹爱马命名为Star Trek。

《原初系列》对种族融合、人类大同的畅想,与埃尔维斯致敬金博士的高歌一并成为了永不磨灭的美国记忆。

猫王是美利坚的符号,忠实重现的电视影像击碎了由商业逻辑所堆砌成的明星埃尔维斯,在帕克上校控制欲的废墟中树立起了文化符号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无可比拟的摇滚之王。

Comeback Special, 1968但叙事者帕克上校终究在同“我们“对话,为窥探者解剖埃尔维斯的人生。

他执迷于生造的虚假身份,把诛求无厌的责任刺向了银幕之外的观众。

帕克上校用轻佻的指控将猫王陨落的罪魁定义为他对演出观赏者的爱,极具冒犯性,却也为这部编年史填补上隐喻的最后一环。

电影的后三分之一内容就像是伊卡洛斯的自由落体,拉斯维加斯的舞台灯火如烈日般耀眼,提线木偶埃尔维斯一遍遍张开丝制的戏服披肩,在狂欢中燃烧殆尽。

癫狂的镜头语言有意将演出的精准重现撕扯肢解,为猫王的爱好者们提供了一种浸淫罪孽的欣喜:我们终于能够同半个世纪前的歌迷共情,却因叙述者给予的上帝视角而无法抑制对埃尔维斯本人的惋惜。

鲁赫曼为《Suspicious Minds》的歌词量身打造了签署秘密契约的戏份,痛失所爱的埃尔维斯最终还是出卖了灵魂;但即便是垂死之时的空虚落寞也未能阻止他在绝唱《Unchained Melody》中为听众奉献全部的爱。

埃尔维斯百般戏谑的模仿者中从来不乏全身而退的赢家;作为开创者的猫王却终究是旧时代的产物,自喻为永不停歇的歌喉的他似乎注定将生命永恒定格在华丽的舞台上。

Aloha from Hawaii via Satellite, 1973鲁赫曼的炫目篇章由此重塑了昔日的梦幻,辅以奥斯汀·巴特勒的完美模仿秀让猫王复生在银幕上:是的,绝妙的服化道也只是这场复读实验的组成部分,这部电影无意精炼文本,它只需用漫画式的张扬视觉语言和恰到好处的弦外之音构建出一个名为“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回音壁,曾经的亲历者在此投射悔恨和欲望,懵懂的当代人前来罗列待搜索的维基词条。

这已经是我们这个将所有经典敲骨吸髓的时代所能提供的最佳解决方案,而鲁赫曼用真挚的热爱和狂放的野心将之执行得酣痛淋漓,令人观罢疲惫不堪却又无比满足。

而在那幻魅万花筒的中央,是那个用卡纸裁剪出闪电符号的瘦削男孩。

以生命作燃料的灼热渴望从他那天赐的喉尖喷涌释放,埃尔维斯短暂而绚丽的人生正是这颗星球上最为凄婉绝美的表演。

Elvis Presley, Concert at Rushmore Plaza Civic Center, Rapid City, June 21, 1977

 5 ) 惟记住3首好歌,3个闪光片段

只能充当一部华丽喧嚣刺激眼球的歌舞片,以及年轻人了解一代摇滚传奇的纪录片,从被纪念者形象和灵魂塑造的角度,我并不觉得立得住。

真正打动我的就是三个场景、三首歌——开场表演《that’s all right, mama》,融合白人乡村音乐与黑人的蓝调节奏,配上他撩人的扭动,确实让人肾上腺控不住,玩音乐还是要吃口天份饭;圣诞音乐节为马丁路德金创造的《if I can dream》,明显融入了一个歌者的真情、思想和价值观,没有了无休止的扭动,却能实实在在打到人心里,那首歌百听不厌;再就是电影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场演出《unchained melody》 ,那是我听过的最动情最动人的版本,原来表达最浓烈的情绪不一定要用最高亢的音调、最饱和气息,弱下来、停下来,蓄一口力量,往上再往上,反而让人陶醉又心碎。

相比于类似题材,《波西米亚狂想曲》和《AMY》我认为更胜一筹,因为除了音乐,我能看到鲜明的音乐人本身。

巧的是,这些极有天赋又极高成就的灵魂歌手,终究不可避免陷入迷失,艺术、舞台、歌迷汹涌的爱让人沉迷,这是普通的生活场景和普通的爱没法比的,所以在演出间隙、演出结束的孤独时刻,他们都走向了药物,也导致过早过完辉煌的一生。

特别喜欢最后一首歌中间猫王的独白: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是个梦想家,我看漫画时,就成为漫画里的英雄,我看电影时,就成为电影中的英雄,我曾经做过的每一个梦想,已经实现了一百次。

 6 ) Young and beautiful——时代巨星传记电影的永恒主题

看完了,两个半小时,是符合我想象的时代巨星传记片,比之前梦露的看起来轻松多了,兼具娱乐与煽情,最后还是忍不住泪目了。

永远最爱看花火在夜空中闪耀的画面,总是看不得巨星的陨落,但悲剧性的落幕确实更增添传奇色彩。

非常感慨为何这样了不起的人物最后还是会觉得并没有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价值呢?

或许正是因为始终无法获得内心的满足,才能够一直不停地前进,永远在天上奋力飞翔吧。

上校让他做一个贩卖梦想的秀,挖空粉丝的口袋,只将微笑留在她们的脸上,但他却选择了她们,享受她们的爱,亦将音乐与爱回报之。

年华逝去,他说我已经四十了,已经没有梦想了。

不再年轻也不再美貌,徒留一身伤痕,那事到如今,“你是否还爱我,是否还依然属于我?

”这里想起Young and beautiful这首歌,确实相当写实,她们确实依然爱他,不管是出于真正的迷恋,还是自我感动,粉丝这种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是相当纯粹呢(笑)

 7 ) 基本展现了猫王的一生

我通过这部电影,第一次全面了解的猫王生平,42岁死于长期滥用药物导致的心脏病突发,非常感慨,美国很多杰出的音乐艺人都有药物成瘾的问题导致早亡,包括后来的迈克尔杰克逊(我十分期待关于他的电影,我相信未来也会有类似题材)、惠特尼休斯顿,如此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实在太可惜了。

之前我以为猫王的重要意义,仅在于音乐,把黑人Blues和白人Rock风格结合起来,开拓了美国音乐,从这部电影才我知道原来猫王最初的生活年代还是种族隔离时期,他代表了黑人和白人的种族融合,率先从音乐开始,当然他的音乐创作才华也是独树一帜的。

Unchained Melody原来是一首50年代的老歌,这首歌曲如此动情,真是经典,猫王最后一次公开表演演唱的是这首歌曲。

又看见了王家卫的无脚的鸟的名句,难道这是猫王的首创?

刚开始我对男主演Austin Butler有点担心,他外形瘦削,完全不像猫王,看过之后还是为他对猫王的模仿鼓掌,从声线、动作、情绪还是模仿到位的。

他的妻子女主角很漂亮,一位澳大利亚新秀。

Tom Hanks 老将出马,是影片的定海神针,有他在,电影基本不会跑偏。

我前两天刚重温Tom Hanks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费城故事》,时光不饶人,年轻小伙儿变为耄耋老人。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镜头的转换有几处很巧妙,比我前一段看完的《金发梦露》要好很多,就是电影有点长,将近两个半小时。

 8 ) 传奇的人生,永恒的音乐

《猫王》是一部传记电影,通过讲述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一生,展现了这位传奇音乐家的传奇人生和音乐之路。

影片通过多角度的叙事手法,展现了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从童年到成名的艰辛历程。

影片中不仅有埃尔维斯自己的成长经历,还有他与家人、朋友、经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探索和突破。

这些情节都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传奇音乐家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经历。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特别是主演汤姆·汉克斯在片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他成功地塑造了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这个传奇音乐家的形象,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人物。

影片的叙事手法也非常出色,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

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

《猫王》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它通过深入探讨传奇音乐家的人生和音乐之路,让我们对这位传奇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

 9 ) 愿他安息

比我期待的精彩,出乎意料的感人!

害死猫王的是他心中的爱吗?

这可真是巨大的讽刺,因为才不是!

才42岁就因为“心脏病”去世,我一直以为药物对他这样的人来说是一种灵感来源。

看了这部电影我才明白,原来像猫王这样的人是可以通过心中的爱不断获得灵感的。

然而他也是一个人,他需要在激情的间断之中找回平静,这样才能重获能量,去创造更美的音乐。

可那些依靠他赚取财富的人却想让他像一台机器一样,永远保持高亢的激情,只为去满足那些付钱的粉丝们的热情,甚至不惜使用药物让他永不停歇。

所以他的心脏在他42岁的时候就罢工了......在飞机上看的这部电影,结局的时候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想到了那些曾经让我非常喜爱,却因为“心脏病”早逝的歌星,迈克杰克逊,惠妮休斯顿,艾米怀恩豪斯(她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出头),不知道他们又经历了什么。

害死猫王的不是他心中的爱,是庸俗不堪、邪恶贪婪而又腐朽的资本。

小的时候因为看《阿甘正传》而认识了猫王(虽然那一段情节是杜撰的)。

后来机缘巧合地在猫王服兵役的德国小镇(Bad Nauheim)生活了五年。

小镇至今还保留着猫王服兵役的房间,我也很爱去猫王那时偷偷和普雷斯利约会的电影院看电影。

我住的小区是曾经的美军基地,而我家的住址叫Presley Boulevard。

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多么奇妙而又美好的缘分啊

猫王在Bad Nauheim

 10 ) 李伯清到底是不是草根

我在一部叫做猫王电影的黑人音乐中,会想起多年前我爸和他的朋友对于李伯清到底属不属于草根文化的一次争论。

那个时候李伯清已经过了最巅峰的时期,成都的大街小巷的都不再会放着李老师上厕所的段子,开奔驰买豌豆颠已经成为过去的经典,消失了的三轮车宣告没有人能够复刻李老师的成功道路。

大家都经历了一次成都本土文化的高潮甚至疯狂之后,又被搓麻将和数芊芊的声音重新填满。

《猫王》短评

与其说是关于猫王生平事迹改编作品,不如说是导演对猫王生平事迹重新解构将自己风格与真实影像相结合很个性传记片。相比《了不起的盖茨比》故事更完整逻辑性强多了,对于邪恶的经纪人描写很到位。花里胡哨应接不暇舞台效果堪比《红磨坊》只是导演这种风格与剪辑让观者感觉有点累。倒是这种风格很适合表现这位摇滚巨星因为猫王就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4分钟前
  • oh la la
  • 推荐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拍传记片【アゲ】

5分钟前
  • 扬酱和祀夜
  • 较差

如果这是一部传记片,首先要塑造好主人公的形象,而这片子里的哪是“猫王”?分明是“猴王”!又干又瘦又矮又猴!根本就是毛头小混混!猫王的风采完全被玷污!还有,为什么要把阿甘弄来?还加了那么多无关紧要的对台戏?就因为是汤姆汉克斯?

9分钟前
  • 德君
  • 很差

就像在看非常华丽的百度百科解说

14分钟前
  • IN_Pus
  • 较差

导演非要把电影剪那么长是觉得故事有意思还是拍了不能浪费?全片除了最后真实猫王的视频和声音让人动容 其他部分有必要拍出来吗?主演演不出身份的纠结和对音乐的热爱 使劲切Tom Hanks也救不了场啊 把猫王走红的原因拍成人形筋膜枪(an mo bang)不知道编剧是小看了女性粉丝还是小看了那个时代的音乐

19分钟前
  • 坐等1900
  • 较差

汤姆·汉克斯以后可以自豪地说,我不仅是猫王的启蒙者,还是他的经纪人。

20分钟前
  • 木石子
  • 还行

非传统传记片,蒙太奇和音乐串烧大轰炸,眼花缭乱到让人有点眼睛看不过来,但很漂亮,整部电影都很漂亮,漂亮到传记人物内核部分虚弱似乎也不怎么需要考虑了…男主出乎意料地好,没想到鲜肉男演员竟然可以演出猫王的魅力。老汤更是不用说了。结尾elvis现场唱的unchained melody录像太好哭了。

23分钟前
  • Epicentro
  • 推荐

为舞台而生的传奇,也是时代的叛逆符号,然而在资本主义面前猫王也不过是金丝雀。巴兹·鲁赫曼太适合拍华丽歌舞片了,160分钟几乎全程hype的状态,就像经历了一场视听感官的轰炸。这种过度主义和猫王的闪亮风格还蛮搭的...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男主的表演确实挺好 但描写猫王的生涯 却忽略了很多好莱坞戏份 未免太浪费了 65

27分钟前
  • 长袜子
  • 还行

5,只有情怀的电影。

28分钟前
  • JO🥹JO转圈圈🎆
  • 较差

死者为大的传奇型传记片的硬伤就是你不能说他不好,所以本片中的猫王一定是个有梦想爱粉丝毕生燃尽自己的正面形象,各种的问题只能带过再带过不可能真的触及,然而最大的问题显然还是叙事视角,通过帕克上校口述的切入点是一种预设的先入为主,争议人物的争议无从呈现,汤姆汉克斯只演好人的定位更是模糊了这个角色的边界(更不要说他抢了猫王的戏),虽然和莫扎特传一样都是侧写式的人物传记片,但帕克上校与萨利埃里在剧作性质上却有本质不同,简单说本片是一部精心包装的经过粉饰的,而且还是由剥削其一生的帕克给你讲的猫王的故事,这既是最鸡贼的地方,也是对已故猫王最大的不尊重

33分钟前
  • 小旗
  • 较差

好莱坞巨星宇宙的又一成员。人物传记肯定会受到真实性的约束而无法过于戏剧导向。但是这个故事也太平了,除了过略猫王的一生之外感觉没有灵魂,连家庭矛盾和药物都感觉只是过度到故事结束的工具。最后的无脚鸟寓言点题也太迟了,并且相比猫王似乎汉克斯主演的帕克的人生更有意思。

35分钟前
  • 竹和
  • 还行

这个EP也太不EP了,尤其是青年时代,淡而无味,无形也无神,只是在笨拙的疯狂扭胯。奥斯丁巴特勒在错位青春和凯莉日记里给我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他就是个高中生小赤佬,完全不似一个明星,看到最后我真想给他的噘嘴来一拳。汤姆汉克斯算是给这片提升不少逼格,可帕克上校依然不是什么高明的角色,片面单薄的吸血鬼和寄生虫,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仅此而已。和片中的EP一样,没有喜怒哀乐的符号罢了。

36分钟前
  • 糖长老
  • 较差

2022.8.9明星经常被操控,父母、周围的有经济关系的人,情色、酒精、毒品等。

37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为什么最后乱入了《阿飞正传》? 6/24 @ The Cathay

38分钟前
  • 小宇@白兰地
  • 推荐

妈呀绝了真的爱了❤

40分钟前
  • ericxu
  • 力荐

Austin Butler还没有能力撑起一部影片,更何况是一位经典的历史人物。Baz Luhrmann这几年没有任何导演能力的进步,一切都浮于表面,不如拍一则广告或者MV就完了。

42分钟前
  • 宇智耀耕
  • 较差

这尴尬的提名 这尴尬的男主角

4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虽然是流水账一样并且快进了人生许多大事件的传记片,但我觉得这版的猫王好帅好帅啊!!!没觉得他的舞姿能引起女孩尖叫,但这个脸可真的太帅了!!!感觉费翔都有一点他的那种魅力牛仔的即视感~~他和妈妈的关系感觉有点过于亲密?然后汤姆汉克斯这次这个角色太可憎了… 虽然是第一视角但人物很平面?Elvis也是就憨憨的音乐天才,没啥心眼,挺平面的feel. 和老婆的爱情故事有点sad…感觉猫王很有大爱,又赶上时代风起浪涌,一生注定要献给舞台的巨星. 他的人生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描述的一样—“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遍布的海滩的。”

52分钟前
  • 枫小莫
  • 推荐

光彩夺目的舞台,完全被魅力折服,看了拉斯维加斯的现场视频,不禁感叹电影还原得真的很棒!

56分钟前
  • 菠螺酱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