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知道所有的事有开始就会有结束。
就像Chidi的那个佛教的metaphor一样,波浪有起有落。
如果当一件事情成为永恒,无穷无尽,就会了无生趣。
所以Michael才会羡慕人类,因为知道有一个终点才会更用努力的生活,take it sleazy, 就是keep trying, keep trying, 失败了再继续努力。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的过程。
这个剧的编剧很厉害,让一部sitcom引起了这么的思考。
我很喜欢这个结局。
尽管爱人分离,最后离开的时候都是最好的自己。
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讲更好的结局是chidi和eleanor一起离开,因为我觉得如果在the good place里Eleanor还需要Chidi, 他就还是有存在的意义,不是最好的自己。
中间那些ethical的问题探讨也很棒,很喜欢看trolley problem的simulation. 宇宙的奥义是whenever you are ready. 在这之前,take it sleazy. 在走的时候,会为这个世界多积累一点善意,世界会因为你而更加美好。
感动。
补发影评,全程剧透警告 地狱篇(大雾)Eleanor: This is not the good place, this is the bad place! We are all torturing each other! How can this be the good place! 我:你说得对,但你难道没见过 Hell on Earth 地球本球吗四百年来所有人类都下了地狱的原因是:现代世界太过复杂,因果链超长,普通人无法一路追溯到源头。
即使只是随手买个商品,都相当于利用童工、压迫底层、支持 concentration camp 强制劳动,如此等等。
结果最后绝大多数日常行动的道德评分都成了负数。
「过于复杂的世界中 没有人能做好人」这个困境在《陌生人溺水》 / Strangers Drowning: Voyages to the Brink of Moral Extremity by Larissa MacFarquhar 中有所提及,可惜该书案例太多,讨论过少。
还是需要正经伦理学……剧情盲点:决定人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积分系统 由一群评分员维护,他们对一个行为进行集体投票,由此确定该行为的道德分数。
尽管评分员兼顾了 Consequentialism, Deontology (Kantian ethics) 以及 Virtue ethics, 但这个设定实际上预设了绝对道德标准的存在性。
剧中似乎神奇地完全没有提及道德相对主义,因此规避了最有趣的讨论。
全剧也自始至终预设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因此没有对整个伦理学存在的基础进行讨论,非常可惜。
炼狱篇(大雾)为了公正地审判人类,主角们重新发明了炼狱(。
感觉像是观看胚胎重演祖先演化史2333 古代神话中,是否也是先出现了地狱和天堂(为了满足人们对 retribution 的需求),然后再出现炼狱(为了使并非十恶不赦的人有赎罪的机会)呢?
隐约记得亚伯拉罕一神教语境下的炼狱是后世发明的……在炼狱中,人将不断轮回,在理想情境(一个并不复杂,因此行为的道德评估更加明确的世界)里接受考验,每次轮回中学到的 [绝对] 道德知识将内化为下一轮回中的脑内良心之声(太天真了吧,真以为良心之声不依从道德相对性?
当然如果它只是演化心理学造就的道德模板,可能就更说得通了),直到其道德积分可以用来决定此人该下地狱还是上天堂。
这也让人想起博尔赫斯对斯维登堡神学的介绍:一个人死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开始他并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
他继续忙他的日常事务,接待朋友们的来访,同他们聊天。
人们慢慢地感到一切都更加生动逼真,更加色彩艳丽,开始警觉起来。
后来,一些陌生人接近他,同他聊天。
这些陌生人就是天使和魔鬼。
斯维登堡说,天使并非上帝创造,魔鬼也不是上帝创造的。
天使是人升华而成的;魔鬼是人堕落而成的。
因此,天国和地狱里的居民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就是现在的天使和魔鬼。
于是,天使们与死者接近。
上帝没有宣判什么人进地狱。
上帝希望所有人都得救。
但同时上帝也给了人自由意志,这是一种可怕的特权,让人判决自己该下地狱,还是应升天国。
按照正统说法,自由意志在人死的时候终结,而斯维登堡则认为人死后依然可以保持自由意志。
这里有一个中间地带,即幽灵的地带。
在这个地带里,有活人,有死后的灵魂,他们既同天使、又同魔鬼交谈。
抉择的时刻终究会来到,这个时刻可能是一星期,可能是一个月,可能是好多年,我们说不上多长时间。
这个时刻一到,这个人就得决定成为魔鬼,或者成为天使。
其中一个选择该下地狱。
这个地带先是山谷,后是裂缝。
这些裂缝可能在下面,也可能在上面:下面的通向地狱;上面的通向天国。
这个人寻找与他合得来的人,与之交谈,同他们结伴。
天堂篇(大雾)之所以天堂过于完美,居民变成 happiness zombie, 正是因为天堂是遵循 utilitarianism 建造的:其 utility function 就是天堂居民的幸福值总和。
正如 paperclip machine, 这个严格的 utilitarian machine 也自然而然地 backfire 了。
为了解决天堂过于完美导致居民无聊到变成智障的问题,主角们基本上重新发明了死亡(。
在发明死亡的讨论会上,Chidi 在黑板上引用了博尔赫斯的《永生者》。
只不过他们创造的死亡 使用了最仁慈的、地球上无法实现的形式:赋予人选择生与死的绝对自由,自行决定生命长度与死亡时间(如果想要永生,也可以选择在天堂永远活下去),且保证死亡无痛苦。
这可能是我们能想到的最 pro choice 的系统了。
可笑的是,大多人类仍将自杀视为 taboo,但自杀以这种形式在剧中出现却不会遭到污名化。
人间的死亡之所以残忍而不公,不仅是因为生理性的痛苦和恐惧,更是因为它剥夺了人类的选择权。
在它的阴影下,生者无权选择死,将死者亦无权选择生: https://twitter.com/_sunpro/status/1241014079080116227
什么时候求生者才能有尊严地活,什么时候求死者才能无痛苦地死?
整理完发现,其实但丁可能不需要来报仇(。
本剧主角们的历程,几乎正是神曲的现代英式喜剧 retelling(字面意义上符合 Divine Comedy),或许剧本作者确有致敬之意。
第四季我分了两次看完。
先是看到第8集,那天晚上也正好在看《博尔赫斯谈话录》,剧里播到Michael他们在跟法官争取人类进入善地、得到永生的机会,而书里却谈到活着的失望和疲惫,不朽的不幸;我想,确实啊,一个人也许只是在试图填满一天又一天,创造和堆叠各种隐喻、事项来装点生活的贫瘠,就好像为了解决麻烦我们得先制造麻烦,若是如此,那么永生又有什么值得艳羡的呢?
不只是一种延长的消磨吗?
今晚上看的时候后5集居然就在探讨这个问题:他们最终到了善地,也成功改变了评分系统,但是善地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方面,它完美、永恒,你的渴望都能被实现;另一方面,它太无聊了,“你到了善地,意识到万事皆有可能,于是你不断地尝试,可是当你尝试完所有想要尝试的东西,你发现你仍然拥有无尽的时间”,于是人们变得倦怠,永生成为折磨。
于是就有了一扇门。
通过这扇门,你能结束你的完美、永恒和倦怠。
Micheal在最后也成为了人,会死的、会给人发“五分钟就来”的短信却根本连门都没有出的人。
Michael的选择让我想起坎贝尔的回答。
当时莫耶斯问他:为什么你会因为人类的不完美而爱他们,他说:小孩子的可爱之处不正是因为他们老会跌倒,不正因为他们头大大的、身体小小的吗?
……他们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他们并不完美。
这部剧在我看来在讨论两个问题:“人”是什么?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人因其有限的寿命,因其知善恶好坏而为人,而后者在一定程度上由前者导致。
而至于意义——也许就像Jason说的:因为我知道所有东西最后都会爆炸(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存在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只要去做就好了。
也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A life full ofEnergeiai is Eudaimonia;你生活中每一时刻的价值要由你自己创造。
或者,安杰勒斯·西莱修斯的答案更简洁明了——同样也非常美丽。
他写到:“Die Ros’ ist ohn’ warum,sie blühet weil sie blübet.”玫瑰无因由,花开即花开。
S4E11(?) chidi让janet保管的纸条…看完了我哭的好难受……Eleanor在帮助Mindy Mike之后离开了,chidi在看到他妈妈亲吻Eleanor、她妈妈擦去唇印也离开了。
Jason最后居然真的有了monk的迹象,等着Janet,Mike变成了人类。
tahini和爸妈和解了(这里就忍不住哭原生家庭有时候真的…)成为了建筑师。
还有Mike named his dog after jason也太搞笑了……真的,the whole unpredictable thing of human life is what makes it so exciting and if you could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it will get boring…原本以为12集就可以结束了,有点想哭,没想到最后大家又都相继离去。
肠胃炎不舒服让c推荐的剧没想到会hit this deep……This show is so UNDERRATED 拯救afterlife就算了,进入good place才发现,没有了死亡,大家的大脑都退化了。
仿佛日复一日没有意义,啊真的感觉看完对death的理解都加深了,正是因为它,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每一天的生活,living our best versions cuz we are not getting any younger……carpe diem
因为是一口气看完的四季,所以就统一评论了。
可能是两年内看过的最好的喜剧,剧情新颖、笑点密集、人设讨喜而有梗,更重要的是一个怎么看都只能讲最多两季的故事坚持了四季而不让人觉得有凑剧情感。
前三季是可以打五星——或者至少四点五星——的程度,第四季在各方面都略显逊色,观看时多次因乏味而暂停,但影视剧本就有“续作陷阱”,作为最终季既要试图造出不显雷同的梗、又要推进剧情乃至最终收尾,顾此失彼也算情有可原,至少没有陷入不断狗尾续貂的泥潭,勉强打三星也是没问题的。
本剧的核心设定是被分为“好地方”和“坏地方”的死后世界。
主角四人以为自己身处好地方,但其实一切都只是恶魔为了让他们互相折磨而设下的圈套;然而他们却通过学习伦理学和互相帮助让自己变成了更好的人、感化了恶魔、甚至改革了死后世界审判人类的法则。
编剧除了利用主角性格、地狱与天堂的设定和美国文化造梗以外,也努力地把伦理学乃至更广泛的哲学作为喜剧的文化背景,但我个人觉得在这方面还可以更下工夫。
另外,本剧亦不拘泥于简单无脑的快餐笑话,而是对生命的意义、善的定义、行善的动力等高深的哲学命题进行了思考和阐释。
我不是很喜欢它在第四季末尾给出的答案——毋宁说,我向来很怀疑人们对永生者妄加揣测、乃至认为他们终有一天会厌倦生命选择死亡的傲慢和偏见——也时常感觉剧中对善恶的思考及定义未免太浅显了,但我们毕竟不能要求喜剧起到伦理学课堂的作用。
另一点让我很不满意的是Jason的官配最后还是Janet,无论怎么演绎,我都更喜欢他和Tahani的CP。
总而言之观剧体验是很愉悦的,我也没想到自己在2022年还有耐心一口气看完整整52集(虽然是二十几分钟的短集),推荐大家都去看。
Eleanor生前的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庭的影响。
父母都没有什么道德意识,而且也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关爱。
Early attachment style可以影响一个人成人后的道德水平。
Eleanor生前自暴自弃的原因是看到或做出“好”的行为让她感觉很没有安全感。
Eleanor在假善地学习伦理学,成为了进步最大的学生。
她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有了同情心和愧疚感,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有研究(Davidson,2012)表明同情心和对他人的关爱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出来,有一些机构(Mind & Life Institute, the 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re)专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Eleanor作为一个生前没犯过重罪但是小恶不断的普通美国白人女性,最后成为了拯救全人类灵魂的大救星。
这一点到最后甚至已经难以使我信服了。
只能说本剧对普通观众也寄托了这样的愿望。
伦理的复兴(还是它从来没衰落过?
)能改良现代美国社会吗?
巧合的是,上面提到的两个机构都base在美国。
Chidi,本性善良,伦理知识导师。
Chidi 过于在意行为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问题都能通过学习伦理找到答案。
他过于追求完美的选择以至于永远无法做出选择。
Chidi就像是超我(super-ego),通过传授伦理学知识对四人组其他人本能、自私的欲望进行压制。
而Eleanor正是因为受到Chidi感情上的牵制(他们之间的bonding)而开始学习变成更“好”的人。
Jason 进入恶地的原因是他无法克制自己的冲动(impulse),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像Chidi,甚至大部分正常人一样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框架下,Jason代表的似乎是本我(id,原始欲望、本能冲动)。
但是他的形象非常像一个holy fool,虽然说话幼稚没有逻辑,行为看似智商不在线,但总能在危机时刻被其它伙伴理解出别的意思,最后救大家于水火(例如扔燃烧弹救大家,还有几次说的话点醒了Michael和Eleanor)。
他的“假”身份是一个僧侣,而最终季他是第一个意识到人生已经圆满的人,而Janet发现他变得像个僧侣,只是他自己也意识不到。
其他有意思的问题:Janet--人工智能(Janet似乎又不是人工智能??
)的多次迭代获得了人类情感“善地”社区是一个剔除了复杂因素让你一心学好帮助你做出符合伦理的选择的社区。
法官不了解“人类社会已经变得异常复杂“,买某种三明治,代表你恐同,买非有机生产番茄,代表你剥削工人云云。
Mortality is the biggest blessing.
Ted自己承认michael schur的这部剧给了他一次全新的机会。
他承认自己不享受拍csi,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一开始是怀着“我不要去恶地”而活,然后是怀着“我要去善地”而活,最后是“我要为了死亡而活”。
除了塔哈妮,其余的人类主角都选择走进那扇门,接受死亡。
那扇门存在的时候,即死亡存在的时候,在善地的人类才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鲜活。
没有死亡这个终点站的存在,在善地的生命都是浑浑噩噩,根本不知生命为何物。
二更:想起来四个人类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层次的恶,塔哈尼是好胜和自满,杰森是冲动,埃莉诺是自私自利,奇迪是犹豫不决。
但是michael的恶比他们都要可怕,他是明知故犯,认为自己惩罚人类是很光荣的事情,对干坏事习以为常。
从他和蟑螂队站在同一边的那个时刻起,他就有了向善的可能,因为他的人类朋友们关心他,爱他,让他学会去爱,去传播善意。
或许这就是这部剧给我的最终启示:人通常是坏的,但是加上爱,人好像真的会变好
如题,《善地》1-3季的核心议题就是讨论人世间有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怎么评判这个人善良还是邪恶,变好的可能性要不要计算进去,无心的不自知的造成坏影响的行为是恶吗等等具体问题。
第4季最终季主要讨论进了天堂之后呢,在无穷的人类欲望在永生当中可以轻易实现,就像穷举法一样一个个实现了想要的一切,那么然后呢?
生命还有意义吗?
没有了意义就应该去“死”(剧里是离开天堂终极消亡)吗?
还有自我实现与所爱之人的不统一,当你完成了自我实现,只有爱人的存在让你不忍心告别这个世界,那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你爱的人,这难道就是对的吗?
如果不对,那感情的意义又何处安放?
其中还穿插了一些哲学思辨的经典问题,列车问题,“我们”和“他们”的相处,恶有恶报的量刑是否适当等等。
本人是一个死亡焦虑相当严重的人,毕生梦想之一就是建造足够安全的地下堡垒并且定期盘点储备物资,另一个梦想就是向天再借500年。
这部剧成功让我重新审视了死亡这件事。
并不是说生命没有了意义就应该消亡,而是没有终点的存在本身就近似消亡。
对人类来说就是真正“厌世”的感觉吧。
在活着和死亡一样的平衡时刻,同时也是生命自我完善的至臻时刻,不可能更好更满足,所以选择永远停留在此刻,也许就是主动走向消亡的逻辑吧。
有人可能说万一后悔了呢?
过段时间又有新梦想了呢?
个人认为无限的生命本身就把这个可能排除了,所有的可能的结果都在真正无限的抛硬币中遍历过了,真的都实现了,没有更多的愿望了。
我觉得第4季的后世,如果大家都知道满足了所有的欲望就可以主动选择消亡,很可能都不会主动去实现第二个梦想,反正时间是无限的,选择是绝对自由的。
很可悲的是,我觉得对人类来说,绝对自由的选择就等于无,完全失去了这个选择本身的功能。
在0到无穷的一个随机变量,只能被作当作无穷来对待。
不同于善地,人间的美妙和残酷也在于此,生命是在一个不长的有限区间的,而且你不知道这个终点何时到来。
可能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就是把死亡/审判日作为礼物送给了人类,让人类可以有滋有味的度过生命的每一秒钟。
有限本身就给时间赋予了意义,稀缺才有价值。
向死而生,这就是人间的规则吧。
[ 感想 ] 看完了,可以说是人生剧 ,看了价值观会改变,探讨人做善事的价值,道德的真谛 ,这个故事包含太多了,没有惯用的煽情/无逻辑套路 ,所有剧情走线和角色性格密切相关,整个故事超 “美剧” for example 吐槽政治,明星比较,作品致等等,但很不一样 ,可以说真的很舒服,很顺的表达,每集看了等于我上了道德伦理课 ,很夸张,我真是不懂,用词太深奥和难理解了老实说起初的四个人类,真的超级没有组合感 ,站在一起真的超奇怪,我没有想过这四个人可以被组在一起,可能导演利用这点来让视觉有突破 ,可是又真的很爱他们 !!!
第一季是最好的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没有想到这种题材,可以写得这么仔细 ,很好笑,很好看,结尾有惊喜到我,从心出发,做善事,但又不能为目的而做,难为人第二季就很长了,因为重新 restart ,这里我就开始看到很累了,然后不断重复,所以很闷 ,笑点也变得尴尬了 ,探讨了做善事的界限第三季也差不多,这里开始就有点小夸张了,我意想不到这种题材可以延伸到宇宙去什么的,也有点长,探讨了人性本善第四季前半段也是无聊,开始做实验,这里还蛮不错的,后半段他们赢了之后我以为要完了,结果没有,又在新挑战 ,这种没完没了的“新挑战”我看了有点心累,后半段我开始渐渐小舍不得,最后一集很夸张,我哭着也笑着看完,我真的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动Eleanor 一开始的火爆,到最后包容的付出,自私的挽留后,又放手的接受,不再自私,发自内心帮助别人 ,最后看着Chidi 的眼神,心疼,这点我很感动
Chidi 整季犹豫不决后 ,开始的果断,一开始被说自己毕生所学无用之地,到最后拯救了全人类希望还是有点,再要离开的时候,因为 Eleanor,依然选择留下,but soul mate 还是了解对方,安然的离开的那一刻,感人
Tahani前面我真的很讨厌她,想说他可以被爆丑像什么的,但透过整季的了解,可怜多她,依然最美丽,到最后最可爱的就是他 Jason 没有变 ,有时候看他讲话我很想 skip ,可能他是一开始最善良的那个人,最后只是更善良,什么都没变,他还是他
Micheal 不堪回首的过往,迫切体会人的感受,最后终于体验人生,连恶魔都想做人,难道我们人类不应该珍惜吗 ?
最最最爱也是最最最催泪的是 Janet ,不是“女人”也不是“机器人” 但他是最棒的角色,笑点承包在她身上,每集的成长,渐渐产生的情绪,成为最好的她,但是最可怜的还是她,全部人走了只剩下她 ,看着每个人离开,自己只能留在善地,“服务” 最后她的眼睛含泪的送别,我哭爆!
最后的设定很棒,到了善地却有永生,知道自己不会死亡,开始堕落,懒惰,没有目标,有了消失的设定,不在被善地“拘束” 做完该做的离开 ... 整个故事真的很简单 人生是无法用哲学来解答的人就是神奇神秘的生物感觉是形容不出的美好 关系是无形而成的过程人的终点就是消失 死后还是 “死”土归土,尘归尘 身心和灵魂契合的美好就是离开了那一刻愿死后有重新评价自己的地方让人能够真真正正的完成所有 安心,舒服的 “离开”但愿某一处有 “The Good Place “
很久没有看完一部剧的空虚感了,上一次还是看完都市女孩的时候吧。
我也不记得了。
打开豆瓣,焦急的寻找下一个替代品填补。
眼和手飞快滑动,心中默念无数遍再找一部想看的就不找了,可能这就是看完一部好剧的感觉。
一开始真的是被喜剧吸引,很久没有看一部剧能大笑了。
E的成长真的是有目共睹,包括所有人的成长都能说明生活太多烂事太多变数,让人的定性变得很复杂。
你不能轻易就对一个人下论断,你也无法保证ta未来会遇见什么事变成什么样的人又能持续多久。
我想可能身为一个人类真的是一件挺幸福的事吧。
我们是如此的特殊,重要的就是享受每一时刻。
用你喜欢的享受方式,可能会后悔可能会庆幸,不过这些所有都是属于你自己的。
Bye,everyone.It's so glad to meet you guys.
每一天都是新的挑战。
是我不够善良吗...为啥哭不出来...剧情不够硬没法煽情啊...还是太简单了.ps. 美剧除了擅长制造生硬又让人哭笑不得的戏剧冲突之外,就是展现浅薄又无法反驳的奢华生活。。最后那个天堂场景,有必要吗。。能量守恒定理呢。。
编剧吃设定啦,前一季讲真正杀死janet的办法这一季就变成了暂时关机可以重启的办法,emmmmm, 这剧到这里就可以了,再写下去,只会烂尾
可可爱爱。有终点的旅途才是最好的。
菲比!
这一季真的有点疲软啊,四星是友情分。一共十四集,但是内容有点拖沓。人生的乐趣在于未知与有限。虽然细节是西方的普世价值,但核心却是东方的那套,尘归尘土归土,聚散终有时,得放下我执。没有人喜欢孤独,和别的生命有牵绊时其实感觉很好。但是,我突然发现人生的修行是什么了。人生的修行就是,鼓起勇气从自己的孤岛走出,与其他的生命建立联结,在这之后却要学会放下这些联结,让尘归尘土归土,不舍时也能祝福。就是这么一件事:你害怕失去,所以不去握住。所以那时你的功课是去努力握住。等到握住以后,你想永远拥有,不要变动,那时你的功课就是,学会放开手。人生的修行真是一件艰难的事啊。
Good Place 让我想到 Barbieland,两者都是尽善尽美的梦幻世界,但是芭比的舞会会因为一句 Do you ever think about dying 戛然而止,善地的居民却是知道死后还有死亡才重新焕发活力。即使完美的生活可以永远继续下去,几位主角还是先后选择离开。最终季的情节也许不是最精彩,但是它让人不再害怕死亡。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正是因为它终会停止。Do you really want to live forever and ever?
近四十岁大妈的小妞剧终于完了,半身人女主自私无脑却硬要扛大梁,好烦好烦
真的是挺好的结局
Take it sleazy
不喜欢这个结局,估计也没用能让我满意
是大结局了吗……井鸡汤味渗出井
最后一集非常发人深省
无数次重启无数次争取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再来,他们终于抵达了各自内心的平静,不带丝毫人间遗憾。以及,友谊万岁。
还是觉得第二季最好看…作为大结局确实很圆满,但就没什么新意
good deeds
烂尾
受了很好的启发,让我有勇气想成为更好的我
这季要好于上2季,女主当上管理头,是因为男主紧张造成,但这几个新人都是比较难整的对手,尤其一个老太各种不关心,后来突然袭击他俩原来是恶魔穿插的间谍后被识破被送回,由于替补让男黑洗脑补上。女n生前是神经专业相信这些都是假的虚拟的不为所动,八卦确实招人生厌,一个土豪也是认为应该来享受。后来好的恶魔来报信说男主是假的,AI用机器引暴恶魔但被识别原来Ai是被替换的坏AI,男主和男黑去营救AI。总结他们因为进入善地而都有提升,只有一人为负但在最后也大幅提升并没有用,后通过他们变好而影响他们的家人也变好,最后赢了判决但要重启全人类重新开始,这时AI将法官送入虚空世界但并不能阻止他,最后地狱的和他决定共同合作创造新的善地来改善现有的评分政策,而他们几人进入真正善地时发现他们都呆滞,主要原因是他们都玩过无聊
這種充滿著溫柔的善意的劇太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