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你是什么模样 三十岁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每天洗衣做饭围着孩子满屋子追来追去还是穿着正装穿梭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做着一份一成不变的工作?
好像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呢。
最可悲的事情是乱七八糟折腾了好多年,还是没有找对自己该走的道路。
感觉自己像是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最后走投无路头破血流。
最可怕的是很多年以后成为自己当初厌恶的那一类人。
看《小好、小麻、佐和子》一个多小时里,脑子里纷乱复杂,惊觉最近这段时间自己一直没有理好思绪,被很多的事情困扰,然而一直找不到解开那团乱麻的结在哪里。
然后一遍一遍在问自己为何对这样一部剩女题材的电影有如此多的共鸣感。
或许是因为自己心境在逐渐老去的缘故吧。
女人一到30,还不结婚,就得忍受父母亲戚狂轰乱炸的催促以及周围人不分青红皂白的质疑与异样的眼光吧。
影片中的小好、小麻、佐和子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困扰与难题,小好暗恋着自己的上司但是却一直难于开口表白,小麻拼命工作追寻自己的爱情哪怕甘愿做让人不齿的小三,而佐和子为了照顾自己的外婆与妈妈而没法像小猫一样自由来去。
但是三个人内心深处却又流露出一样的寂寞来。
相同却相隔着的寂寞,始终无法排遣。
想要努力生活,做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是不是会比较的艰难?
现实是如此的冰冷,而唯有三人之间单纯的友谊能给予彼此安慰。
偶尔约出来一起去野餐,述说着自己的烦恼与忧愁,然后吃着小好做的美味的餐点,也是生命中美好的时光了。
整个影片安静温柔,没有一丝激烈与野心,讲述三个年过三十的女人最本真的生活和内心,真实的,带着秋天微凉的暖色。
小好骑着自行车带着小麻的那一个段落,她们在夜晚的街道上大喊着发泄着自己的情绪,然后小麻做了最重要的一个决定,选择了自己以后要走的路。
两个大龄女青年脸上闪烁的泪花在我脑海中一直回旋不散。
怀孕后的小麻也还是会怀念当初的那个自己,可是现下的生活看上去也并没有不尽人意,所以人哪怕是做了清晰明朗的决定走了某一条确定的路也还是会不确定会矛盾犹疑吧。
山本文绪在《31岁又怎样》里写道:“房子、父母、猫和一切都变老了,我也三十一岁了。
既不时髦,也不落伍,和恋人的关系既不好,也不坏,还分不清究竟是成熟,还是依然孩子气。
明明知道该找个稳定的工作、感情也该定下来了,却还是犹豫不决,是重新开始,还是继续站在起点上。
”小麻选择了重新开始,小好和佐和子继续站在了起点上。
没法去评断谁的选择才是真正正确的,唯一能确定的是生活还要继续。
虽说真正的生活也不会如同电影那般清新柔软,但是还是要满怀期待30岁以后自己的模样吧。
2013.09.13
周末看了《小好、小麻、佐和子》,腾讯视频的推荐。
三个闺蜜的日常生活,夹着不少内心独白。
马尔斯跟着看了十分钟,“真是无聊啊”。
不过是我喜欢的类型,没有跌宕的剧情,非常日常。
甚至有些治愈。
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情绪和心思被拍了出来,“如果结了婚,妈妈会很孤单吧?
” “我会不会孤独终老?
” “那种没有被选择的生活,也是有未来的吧?
” 。
治愈来自,看到每个人都有的未解的疑问,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思考另外的可能。
原来每个人都会有。
偶尔陷入焦虑中,仍参加着闺蜜聚会,认真吃每一顿饭,继续过自己选择的生活,焦虑不会在某一次狂欢后就消失,它仿佛成了日常,偶尔就会来拜访的好友。
似乎,也就不那么焦虑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日本电影《小好、小麻、佐和子》(すーちゃん まいちゃん さわ子さん 2013)。
我想写这部电影很久了,但是一直没动笔,它和很多个人私藏的冷门佳作一样,静静地躺在我的硬盘里。
今天特意腾出一天空闲时间,再次翻出来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不能说是感同身受,但感触良多一定是有的。
影片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讲述了三个都市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
虽然三人的戏份比重各有差异,但是每个故事都精巧玲珑,细腻温婉,云淡风轻地描摹出都市生活的三个好闺蜜各自质朴而又真实的一段人生。
横向比较的话,最接近咱们国产的小妞电影这一类型,但是却完全看不到互撕或者你知我知大家都知的那种狗血情节,甚至连爱情都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但就是这样一部剧情单薄到几乎白纸的电影,却深入人心,精准地把握到都市单身女性面对孤独和适婚所带来的压力时所应有的状态。
不经意间,你就会被这种悠缓的节奏、轻淡的叙事和一股柔和的力量戳中心窝,犹如经历了一场熨帖周身的心灵之旅。
电影开场先用三个短暂的镜头交待了三个女性的职业:森本好子,也就是小好,是一家咖啡店的正式职员。
咖啡店的名字叫Fräulein,查了一下是个德文单词,意为单身未婚的女性,从后面得知老板也是个单身女性,有一个上中学的女儿。
母女的关系很微妙,她们以姐妹相称,直呼其名不用敬语,在女儿看来,她不是合格的母亲,但作为女人,她是合格的。
这个隐喻为影片蒙上了一层寂寥的气氛,十分贴合主题。
小好心思细密,有着近乎完美的强迫症,比如排队点咖啡的时候,心里反复想着,要一次性把东西点完。
快递员敲门都不忘关紧窗户,这样的细节随处可见,某种程度上也映衬出她生活的孤寂。
从接到母亲电话询问男朋友和存款这类代入感很强的日常对话得知,她已经持续了很久的单身状态,东京这样的城市,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样,大龄剩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接着出场的是冈村麻子,也就是小麻,典型的office lady。
作为一个年龄逼近35的办公室白领,导演选取了很多身边人的言语来表现她的境遇。
比如上司嫌她皮肤变差引起身边同事的恐慌,感慨自己到了30岁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虽然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
小麻被上司带去给房地产客户赔礼道歉,被客户调侃说是不是等着钓个金龟婿。
上司的讽刺则更加直白:我们那时候20多岁就结婚了,过了30岁就要孝敬父母了。
这应该算做常识吧。
应对工作中无法避免的麻烦,她早已熟稔于心,表面阿谀奉承内心却不忘诅咒客户和上司这两个中年油腻男,到了鞠躬的时间趁机伸个懒腰。
在论资排辈的日企,像她这样的基层小领导最在意的是销售指标和公司裁员这类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职场攀爬通道。
在遭到同事、客户和上司的轮番打击后,她也只能按耐住内心的怒火赔笑脸,一边告诫自己这不算什么一边安慰自己。
小麻与一个有妇之夫保持着情人关系,工作上的委屈和年龄带来的压力让她更加急于得到对方的答复,然而每次她想从他那多得一小时,却总是输给以女儿腮腺炎为借口而无法赴约的男人。
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这句歌词一语道明了年纪对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皮肤也许是最明显而又强烈的信号。
她去了护肤所,医师告诉她有些事情不必过分坚持,于是小麻去了婚介所登记,她向岁月妥协,把自己交给另一种生活。
虽然现实不如人意,但是她以成熟女性特有的冷静和隐忍,去拥抱未知的人生。
纵观全片,这一特点,在三个女人身上均有所体现。
林佐和子,是个自由职业者,从事网站设计等插画类工作。
她和瘫卧在床的外婆以及母亲三人生活在一起。
点外卖的时候偶然遇见了接管父亲餐馆的小学同学,因为双方都年纪比较大了,一来二去互相中意彼此打算结婚。
但是对方提出要去医院开生育能力证明,佐和子勉强应允,也要求对方去开健康证明,就这样,唯一可能把自己嫁出去的机会也不了了之。
之前还羡慕可以随时出去随时回来的小猫,自由自在,担心自己结婚后只剩母亲和外婆俩人,而今又回到了三个女人相依为命的状态。
偶尔回来探亲的哥哥一家人,临走前都不愿去看望隔壁近在咫尺的外婆,佐和子虽然介怀但也无能为力,这点像极了《女人步上楼梯时》中的高峰秀子,家庭对正值风华青春的所她带来的羁绊。
交代完身份职业之后,三个闺蜜一起外出野餐,可能现实和影视剧中塑料姐妹花见多了,电影中她们三个的关系自始至终都保持着牢固的友谊,亲密无间。
她们坐在草地上吃着小好制作的日料,谈论着各自喜欢的结婚对象理想的年龄,互相嘲讽着:结果大家还是都慢慢变成老姑婆了。
外出野餐是她们常有的聚会和生活方式,并且首尾呼应。
影片选取的生活视角很细微,但都十分贴合实际。
闺蜜间互相慰藉,不分彼此,一个都不落下,在小麻步入婚姻的殿堂完成自我生活的蜕变前后,小好都为她提供了坚实的臂膀和精神依靠,尤其夜间坐在小好自行车后座依偎在她单薄娇小又柔软的身躯上,两个女人齐声释放的呐喊划破孤寂的夜空。
友情的陪伴或许不需要你告诉朋友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她也能即刻明白你的难过和苦楚。
小麻与过去的告别是相对果断的。
我清晰地记得她曾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有时候在想,我所放弃的那一种人生,也许是有未来的。
她担心自己成为母亲之后,现在的自己会悄然不见,于是叫上了小好一起去拍孕装照,让小好帮她记住自己现在的样子。
吃火锅的时候,小麻问,是不是通情达理的女人都很肤浅啊。
与之交往的那个男人,那么在意时间,却把表落下。
她故意将表调慢一小时,浸入水中,塞进冰箱,这种徒劳的仪式感似乎在向过去自己备胎式的存在彻底决裂,那冷藏起来的一小时,不过是换不回来一段可有可无的感情而将真心和依靠交给另一个合适的陌生人罢了。
大家都只是玩玩,何必认真,所以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一顿快餐。
很快,那些名片夹和竞争对手都成了过去,没有交代工作的后辈,也没有了布置任务的上司,彻底变成一个无业的主妇。
当小麻坐在地铁的孕妇座位上看见穿着西服的职业女性,仿佛看到过去的自己,完成一次物是人非的时空置换。
跟过去的自己说声再见,很快就会诞生另一个自己。
与小麻的屈服于现实相比,小好则显得很执拗。
她跟店里唯一的男经理中田互有好感,但也许是太久没有恋爱了,变得迟钝,被主动出击的同事套走了自己喜欢的人。
每天上班面对着中田和未婚妻同事,这种滋味对她长久的形单影只无疑是雪上加霜。
她会因为同事指甲太长被老板批评而跑去安慰,但对方根本不在乎这份卑微的工作。
她会因为和中田的偶遇而喜不自禁,会因为他的夸赞而高兴一整天。
偏执的小好从不会表露自己的情绪,她把所有的孤独和寂寞全都融进了工作和爱好上,也因此被老板提拔为店长。
三十来岁,已经过滤掉了大部分青春的激情,留给自己的生活空间也越发狭窄,在世俗的身份确立观念上,家庭才是这个时期女人的重心。
但是小好始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也许她没有期待某个人的出现,她想过改变,变成这种人,变成那种人,但那些都是别人,不是她自己。
一位求职者对她说,你的时间算什么,不过是找不到男人所以闲得在这当店长吧。
对于这种挖苦,小好淡然视之。
似乎唯一有力的发泄是在咖啡店的黑板上像写日记那样写下一行简单的标语,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美味的食物,让你想起重要的人。
伸个懒腰偶尔在浴缸里深呼吸。
寂寞意味着不得不单独面对。
工作即幸福。
从期待、失落、煎熬到面对,最后变得内心强大,这一过程是层层递进的。
她在街上踱步,内心自言自语:这种寂寞的感觉,我经历过好几次,如今让我感到寂寞的是什么呢?
就这样下去变成老太婆,既没工作也没钱,连个依靠的人都没有,我会孤苦伶仃地死去吗?
我至今的选择都错了吗?
这样想着,不禁颤抖起来。
这是一种需要让人仰望和高攀的孤寂,不会迎合任何人的偏见而牺牲自己内心的坚持。
对于自身以外的人,都同等看待平等相处,宽慰下属,安慰自己喜欢的人,但从不强求,宁可自己一人用精致的日料填满和排遣孤独的挣扎,也不会轻易把自己交付出去。
这是一个性喜孤独,优雅地无以复加的灵魂。
正如小好所说:活得越久,就越能注意到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对于遥远的未来,现在一切都无法定论。
工作、爱情、柴米油盐的稳定生活,无论选择什么都会年华老去。
可以活得不够精彩,可以活得像一座孤岛,但千万不能认输、不能庸俗。
小好在一家咖啡店上班,每天的生活就像是新烤出来的面包,新冲的咖啡,铺满了阳光的味道,她悄悄地喜欢了新来的店长,却让乍呼呼的女同事捷足先登,小好真是委屈,那些发现衣角的褶皱,秘密午餐,那样的小暧昧难道不算什么吗?
但是小好也很快释然了,这点小小的爱情,只是漫长生活中的小小涟漪吧。
小麻是一位典型的上班族,马尾,西装,格子间,是属于她的干练人生。
她爱上的男人是有家的,她憎恨自己尴尬的位置,却又因为寂寞或是习惯,而抓着那一点点的温柔。
佐和子是一位漫画师,外婆卧病记忆不清,妈妈独身,佐和子不能离开家,但她不开心,她甚至羡慕猫咪的自由。
终于有一天遇到了送便当的老同学,两人自然而然的交往起来,这本来是一次奇妙的偶遇,却因为男生的催促和尴尬的问题戛然而止,这样的爱情,就像是多年之后,发现曾经暗恋的帅气学长变成秃头一样,令人垂头丧气。
生活就像是一支充盈的气球,你想听的是爆破的声音,但更多的时候,你还是看着它渐渐消逝下去,三人相约出去野餐,在微风里交流着对爱情的理解和憧憬;我会坐在你的车座上,大声的哭,大声的喊;或是独自做了一个分手的决定,难过的同时,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样看似平平淡淡的生活,却是静水深流,因为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沉在那片波澜不惊之中,荡漾开去,留给你慢慢体会。
前两天有点焦虑症的症状。
总在家里想一些有的没的的事情。
我会不会死,我会不会结婚,要是以后离婚是带走孩子还是放弃抚养权……我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如果要不考虑现实的话,我是想住到山里的,有没有人陪伴并不重要。
但是啊,我会生病,会受伤,会老。
到时候我就活不下去了吧。
所以需要人扶持着生活啊,就像签一份互帮互助的合同,以后的日子就有了保障。
如果真的有必要,我应该可以接受这样一份合同吧。
可是,xx啊。
我有点不甘心欸。
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办,我还有一些人没有见到。
啊,以后的事情,随便吧。
临摹的剧照。
小好,小麻和佐和子反应着三种不同的都市大龄女青年的生活状态吧。
比较感慨的是小好,她是一个工作认真,厨艺很好,心地善良的老好人,不太会争取自己权利。
连相互有好感的人也被更主动的女同事攻略了。
不过幸好工作是自己喜欢的,老板也很认可她的工作能力。
所以日子也不紧不慢的过着。
小好妈妈给小好打电话的一个场景感觉特别贴近生活,打完电话小好吐槽了一句:以为终于不再问何时找男朋友的问题,结果开始问存款了。
父母大概也有难处,作为过来人害怕孩子老无所依吧,不过小好的妈妈的行为算是比较克制的了,只是电话里询问催促,并有所妥协,还是可以理解。
只是这到底是社会变化和人们观念上无法调和的矛盾吧。
2019-04-09 13:00:59 发布影评 起名无能,描述事实2.5星,还算无功无过,但也没什么亮点,开始的部分感觉柴姐不适合这种形象,后面感觉演绎的不错。
对了,稍稍谈论一下柴姐,柴姐两大特点,一个是“凶”,一个是“傻/呆/朴素/天然”(我解释下,我没有说柴姐不好的意思,真的,不过柴姐真的给我这种感觉的说),柴姐属于“凶相”,看起来挺凶的,和霸气不一样,就是想年画上那种天王那种面相,所以戏路受限,性转大奥里,感觉霸气不足,演温情一些的,又给人感觉违和,但不得不说,柴姐的演技不错的,弥补了一些,但是希望柴姐能演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感觉她演的角色里没有一个用上了自己“凶”的特质,只有些霸气的角色(可能柴姐的作品是我看得少),想看柴姐演一个,从一个淳朴的农村傻大姐逐渐变成时而呆萌的女将军那种,感觉会很带感,对了,之前好像有一部《女城主直虎》,还没看,就看过几张图,不知道的会符合我的的期待,有时间可以看看
整部电影就这么缓缓的,温柔而安静地印上心头。
生活本就是琐碎平凡甚至时常有点无聊,我们也会迷惘,会羡慕他人,会常常质疑自己曾经做出的选择。
但正如片尾小好信中所写的那样,我们看过越多的风景,就渐渐地能注意到那些重要的人和事,仍会不安,却可以对未知的明天有所希冀。
原以为这只是一部着笔于大龄女青年间友谊的影片,但事实上却远不止如此。
片头小好的第一次出场,那句“心里记着,点东西要一次点完”瞬间让我对她充满好感。
其实就自己而言,麻烦别人和被别人麻烦,必须从中选一个的话,我还是会倾向于后者。
麻烦别人的话,多多少少会增加自己的负罪感。
所以一度很庆幸大学宿舍是合理的上床下桌设计,有过那么一段上下床的经历,每天下床都是蹑手蹑脚,生怕打扰了别人。
我活的大大咧咧却也小心翼翼,有时会觉得这样很累,但一转头看见那些没心没肺,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
中间那段,昏黄的路灯、空无一人的街道,小麻坐在车后座,两人边骑边哭。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我也有种想大喊一声的冲动,明知什么都不会改变,只是让自己舒服一点。
大二又过去一半了,似乎每天都忙忙碌碌,但一回头却好像什么也没做。
最可悲的是连个交心的朋友都没有,大家一起插科打诨浪的开心,可是静下来想找个人聊聊天说会儿话,却发现还是自己一个人的好。
小好最终还是错过了中田,但细想又觉得好像并不是那么可惜。
有时候就差一点,可惜没那么多缘分够我们来浪费,于是,一点就是很远。
虽然我一直是个烂俗的大团圆结局爱好者,但这样的结局应该算是我能接受的最好的结局了吧。
对生命里的每一件小事心存感恩,随性一点,真诚一点,就这么孤独着,挺好。
莫名在推荐栏看到这部剧,因为有被小森林、深夜食堂等日剧治愈到的经验,随即点开来看。
跟所有治愈系日剧一样,节奏慢,剧情平,甚至连主人公的悲喜都很内敛。
小好独自在外打拼,没什么事业心,就想尽快找到自己的幸福尽快嫁人,恰巧在工作的餐馆里遇到了暗恋的男生,日常交谈和偶遇的经历都让小好以为对方与自己两情相悦。
小麻最漂亮,但事业心强、工作能力好,因此在工作中常被同事开性别玩笑也不得不忍受;感情方面,小麻是个不争不抢却也想留住情人时间的第三者,常常深陷纠结自责但又无法自拔。
佐和子是三人中相对稳定的存在,作为独立漫画家,因为外婆常年卧床、母亲需要在家陪伴照顾,自己也有意无意地被拴在了原生家庭附近,总想着多陪伴家人、为家人分担;至于感情,因为平淡的性格和过于普通的长相,而一片空白。
三人的崩溃时刻先后来临,小好暗恋的同事突然宣布要与餐馆里另一位绿茶同事结婚,小麻被同事在客户面前开有色玩笑、傻傻等待情人施舍时间但情人始终不可能为了她放弃原来的生活,佐和子与重逢的老同学相恋但被要求婚前开具生育能力证明。
三人的最终选择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好选择接受老店长的邀请,成为新店长;小麻选择辞职和分手,相亲结婚,与过去彻底划清界限,怀孕后成为了全职太太;佐和子也没有委屈自己,拒绝了男同学的结婚请求,依旧陪伴在妈妈和外婆身边。
三姐妹,就像是同一个人的三个分身,三种不同的心境、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三种不同的选择指向了三种不同的结局。
事业、感情、家庭,三个难以兼顾的人生组成部分,三姐妹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
但也颇有戏剧性,重视事业的最终选择了感情,想要感情的却投身事业。
可以看出小麻是有些许不甘的,在生孩子前与小好相约照相馆,让小好记住现在的自己。
只能说,每个人的选择都没有错,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弹幕总有人说这部剧过于平淡无趣,但人的一生大多数时间确实都是平淡的。
能够安稳地度过平淡的一生并心甘情愿,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呢。
我在这场电影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几次落泪,好像现在自己就步入了30岁的大门。
很早的时候,我畅想以后的自己能买套很小的房子,尽管很小很小,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慧心打理好我温馨的家,然后每天努力的工作,赚够爸妈养老和自己养老的钱💰。
这几年来,我越来越现实,从放弃养老预备金到放弃买房,到只愿能做让自己有价值感的工作。
但不变的是,我独自生活的决定。
这个决定因为和原来家庭的矛盾而愈发坚定。
不得不承认,我就像小好一样,是个敏感而怕麻烦他人的人,我愿意帮助别人,但别人的帮助让我很有负担。
如果在我自己家中还要考虑另一个人的想法,那我可能就会感到极端的不适,并且因不自由而窒息。
但这样带来的是一个人受伤时的无助,社会的歧视。
所以我很理解小好的那种隐隐的担忧和电影中淡淡的伤感的节奏……可是影片结束,我又突然想起之前的纪录片《女人30+》。
日本的单身女性情况似乎由来已久,但国内这种趋势正在生成。
纪录片以明星的日常来展现大龄女性的态度和年龄感受。
我在观看过程中感到的是女性的可敬可爱。
各个国家的女性有不同的风格,法国的女子气质一直是我向往的,她们率真,洒脱,自由。
让我看到作为女性,不只有组建家庭这一条道路可走,让我再次坚定独身主义的信心。
我关注的几位韩国女性的生活,都十分丰富多姿,充实向上,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境由心生,你看待环境的视角影响了社会怎么看待你的态度。
比起独身,我追求的是顺应自然,顺应社交的自然。
我可能会结婚,但不是为了他人而结婚,因为我结婚的目的只是为了成就自己。
小麻虽然结婚怀孕,不也在怅惘那个以前自己的影子吗?
结婚不一定不好,独身也不一定好。
但是,委屈自己的心灵,无法在自己的选择中成长就一定是不好的了。
天涯截图
@2024-06-02 13:33:01
“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是三个大龄剩女,不过剧情没有想象得狗血。一颗星给那几句半吐槽的内心O.S.,一颗星给最后的插曲。
东亚大都市女性的体面与烦恼。
《欢乐时光》是四女主,本片是三女主。本片一味的清新甜美,比较腻
剧本不行啊,演员很努力了。一星給直升机。
无聊,一星给小好的OOTD
不要让我想起年龄这件事。。。
为什么不能让贤惠美女们来个美好结果呢?导演三观不正,零分
2013.10.0x 忘记了某天课上看的 文艺兮兮已经受不了了
小清新不腻口
好森。。。
柴姐真不适合这类气场弱的角色
看不下去
本片没有多大野心,简单铺陈,娓娓道来,私人日记般贴心。小清新不腻口,治愈系无浅薄。每一个细节都在关照女性,每一镜皆传递着“尊重”。《GIRL》也好,本片也罢。近年来日影的“女子组合拳"打得振奋人心。不像国片中洋溢着“物化、社会化”的气息,鼓吹大男子主义的无知。
虽婚却依然大龄女的同感。
豆瓣2020春日影展「她:女性观看者」。属于大龄未婚女青年的电影。「我有时候在想,我所放弃的那一种人生,或许也是有未来的。」霓虹国已经把剩女题材上升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层次。表面上讲的是三个好闺蜜的故事,关注现代女性的生活视角。咖啡店工作的森本好子,热爱烹饪,和上司有一段不了了之的爱情。房产公司营业部的岗村麻衣子,精明能干,几经挣扎之后终于结束了第三者的痛苦恋爱。网站设计师林佐和子,和母亲外婆同住,遇上的男友却以让她去医院检查生育能力为交往前提。日本电影的生活气息 大都来自于下厨做饭,这部也不例外,厨艺好的森本好子担任了做饭担当。有两个朋友可以坐下来陪着一起吃顿日式火锅,真的太美好了。只可惜,电影最后登上直升机俯瞰东京的却只有好子一个人了。
剧情平淡得像杯凉了的白开水,三个女人的寂寞独角戏,不知不觉我们就老了
1、真木阳子的胸越来越大了,目测G杯,绝对大过绫濑遥了。2、里面每个女人的衣服都搭配的很精致啊。3.全程柔光,不要小清新啊
大龄女青年人生写实片,但中国大陆女观众请不要盲目参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