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格尔
Aligarh,阿利加尔
导演:汉萨·梅塔
主演:马诺杰·巴杰帕伊,拉吉·库玛,苏米特·古拉蒂,迪娜兹·伊拉尼,苏克什·阿罗拉,K·R·帕尔梅什瓦尔,萨钦·帕里克,纳瓦尔·舒克拉,伊什瓦克·辛格,巴拉吉·高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年份:2015
简介:根据斯里尼瓦斯-罗摩占陀罗-希拉斯教授的真实故事改编。S-R-希拉斯教授因同性性行为被曝光而被工作已久的大学停职,身处舆论的漩涡之中,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他的内心带来的改变却远不止于此。 本片荣获两项最佳男主角奖项,和一项最佳男配角提名。详细 >
难得一见的印度同性影片,看来在印度的传统观念里,也是不接受同性恋的。虽然颇具现实意义,但是几条故事线比较松散,结尾好评。
电影想说的太多,Homophobia,社会冲突,政治斗争,现代与宗教……电影的手法并不优秀,但电影本身的意义已经大于内容了。教授让人感到太沉重、绝望了…
20分钟的剧情硬是拍了2个小时,话说印度人一下印地语一下英语不累么?
因为结尾加一星。要我我也会选择死亡,没有意义了,在这样一个国家,没有尊严的活着,而且已到老年,孤身一人。出国,举目无亲,离开熟悉的环境和生活,更无异于自杀。我总说如果有一天生活不能自理我会选择自杀。现在再加一条,如果有一天生活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也没有任何牵挂,我也会选择自杀。为什么要屈辱的活着呢!
不懂爱 ,做什么没有意义
取材于印度历史上对待同性群体最宽容的时段,即将同性恋去罪化几年间所发生的真人真事,在极其克制的叙事中依然能体味到道德公知对待同性群体人性和尊严的无情践踏,冰凉的结尾无疑是对印度重将同性恋定为犯罪的丑恶事实所发出无声的抨击和控诉,总体略平淡,但部分段落及教授表演很精彩。(69)
在印度发生这种事确实会造成很大心理压力,但导演把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用温和冷静的视角呈现出来。印象深刻的是,当双方律师在法庭上为自己唇枪舌战时,男主要么在打瞌睡要么在为朋友翻译自己写的诗集,心态很稳。
很沉缓克制的节奏,虽在讲同性,但同性只是一个点,更多的是在讲人性。
平权的道路上,永远布满荆棘,少数派总是被欺压,被歧视,被无情地奴役。
阿里格尔是印度北边靠近首都新德里的一座城市,阿里格尔大学是印度第三名的大学,确实看起来没那么破旧恶心,像国内三线城市。剧情感觉可以精简半小时,对自己的国家已然失去了信心,心已死,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就这样血淋淋的例子,隔壁国家竟然还再次判入刑法?不过好像现在不违法了
故事不错,就是沉闷了
印度男同性恋者的平权路,有罪恶感的不是行为本身,而是不适应于社会的评价
教授的一生都在编写一首诗,戛然而止还是无期而终我无法清楚(真的不是他杀吗)
「B+」“今晚别关灯了”“为什么”“太黑了我感觉冷”
.....平权之路好艰难哦。
哎,看完闹心。历史倒车为什么开的如此肆无忌惮。
2点感想:1,印度基础设施很落后 2,印度英语发音真不是盖的
同性恋群体的平权,是不是一定要以西方自由主义精神的话语体系所形成的性别政治为指引?如果是,那么它必定在异文化(非基督教文化)的第三世界国家遭遇反对和质疑,而且也会让同性恋群体本身掉入意识形态二元对立的陷阱(文明/野蛮,自由/保守,先进/落后,民主/专制)。如果不是,那么它势必要结合本国最具体的历史文化资源(具体到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妇女解放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中并非判然两别的性别区隔,同性恋被作为传统社会所默许的而不是禁忌)来获得力量。这部电影对同性恋平权运动最强有力的贡献就在于质疑“同性恋”这个命名本身所具有的暴力性和霸权,这点在全世界的平权运动和理论探讨中都绝少被讨论,但它是重要的,尤其对于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同性恋事实上作为一个来自于西方的概念,就特别值得重视。
还是那句话,能把真实的事件拍出来就已经是最大的勇敢了~男主演技真的好,的确有大学老教授的风度,全片的台词也很棒,配乐也好,总之是好片。一开始知道是这种题材其实是不想看的(因为怕压抑)幸好没有错过
作为一个社会封闭落后的印度,能拍出这样的题材和深度已经难能可贵。男主演技自然有质感,把一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刻画地入木三分。部分情节安排有些勉强。但依旧不失为一部冷门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