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 根据真实校园性侵事件改编,电影伊始实对《不能说的夏天》有着一同韩国《熔炉》那般的期待,但见其成片一面是剧情人物塑造的乏善可陈,另一面过多不恰当的旁枝末节,使人更难明其主线,《不能说的夏天》原名取意噤若寒蝉的《寒蝉》,只是这蝉声虽响,奈何凌乱。
这是部有着鲜明台湾气息的电影,固有的清新化运用在电影中是一种得体的柔美,这次的郭采洁也一改《小时代》中顾里那女强人的面貌,渴望独立却又性格软弱遭受性侵女孩白白的形象,亦然演绎的入目三分,风格与剧情在电影中做到了绝对的契合,但在剧情人物的塑造上电影却是苍白的,这种苍白感并非源于剧情的缺陷,相反白白如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般真的爱上了戴立忍饰演对其强暴的李教授,这是其有别于同类型电影的独到,也是其最能动人心弦的深思,电影人物剧情的苍白实在于导演渴望将每一位演员的人物塑造上都做到面面俱到,用一部电影的时长妄倾诉所有群像人物的故事,反而忽略了白白这一核心人物她的内心演化,电影在其深层次探寻上是缺失的,人物情感终还是浮于了表象。
《不能说的夏天》有着太过浓重的野心,却未能有其相称的能力,电影从一开始就并不仅仅只是希望给人以单一事件的感动,而是寄予呈现台湾整个社会的诟病,从开篇的拆迁事件,到台北学运运动的侧面穿插,在到美丽湾运动,这些与主线剧情实并未有绝对的必要性关联,而这些辅线的穿插还采用了跳跃性发展,这使电影在后半部分走向了迷失,对政府不公抗争的元素绝非不好,他们都能使电影如同蝉鸣般发出强大的声音,但过多且不合理的运用使这蝉声变的杂乱无序,未能给人以循序渐进的观感,使其本应是巨浪的剧情冲击化作了波澜不惊。
这是一部同《熔炉》极为相似的电影,在电影的最后,恶者都未能接受法律的严惩,只是前者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引发了整个韩国社会的反思,而《不能说的夏天》却甚还未能讲好一个故事,两者的差别自不言而喻。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今天去看了不能说的夏天,真的是一定要强推一下这部片子,虽然基本都下映了吧…其实这部片子当初吸引我的是它本名《寒蝉》,而三个女主角郭采洁徐若瑄和贾静雯也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
故事的题材是关于大学老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行为,电影本身宣扬和捍卫了女性的权益,这么具有现实意义的片子感觉似乎还是太小众了的原因,竟然没有火起来,真的很可惜。
今天去看的时候整场只有我们两个人,完全就是被包场了呢…这是一部很传统的台湾电影,明艳的色调、优美的风景、动听的音乐,个人认为哪怕抛去剧情不看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美丽的电影。
主线除了涉及到性侵以外还有提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等心理疾病,在主线剧情中间又穿插了支线有关于台湾本土的反抗运动,学生抗议政府建旅游地破坏环境却留下满地的垃圾无人捡拾,背景新闻提到旅游地员工失业痛哭失声,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了一件事情的原貌,引起人们的深思。
然后要说到演员,郭采洁和徐若瑄在本片中的演技真的是感觉高了不止一阶,相当出色,而戴立忍演的流氓老师也确实有种中年男性的魅力,木宏这个角色选角尤其好,感觉就像一个普通的台湾男生。
画面充满美感,大概是因为台东确实是很美的缘故,无论是宿舍后面那片森林还是雨后的彩虹还是水天一色的海岸线还是大片的绿色金色田野都美得令人恍惚。
由于演员出色的表现,剧情感染力也是相当出色,我和同学竟然都被戳到了泪点,过多的剧情就不透露了。
然后还要说到一个令我感动的小细节,就是在最后的Cast表中所有的替身演员和群众演员的名字都被列了出来,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足见导演组对于他人的尊重。
这部片子无论从立意、选角、演员表现、画面美感和BGM的应用上个人认为都算是一部佳作,相当值得一看。
比較晚才去戲院看電影,所以在寫這篇評論前,先上網讀了相關的六十多篇影評,他們對「寒蟬效應」的一致評價為演員演技佳、畫面細膩、以及台東風景好。
可能因為大陸片名為「不能說的夏天」、取法「不能說的祕密」延續台灣電影一貫被賦予的小清新底色的緣故,豆瓣上不少對岸的網友寫的影評還是比較感性。
也因為剛好廈門大學同樣爆出校園性侵的吳春明事件,該教授甚至把開房的錢報入研究經費裡頭,於是,現實與電影找到了共鳴;事實上「寒蟬效應」也真的改編自真實事件,說這是一部譴責校園性侵的宣傳片,應不為過。
它講述的是一件社會上搞不好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握有學生畢業生殺大權的大學教授,以手中權力令女學生乖乖就範、敢怒而不敢言,甚或萌生畸戀。
當然也可能有為利益主動投懷送抱的那種;受制於人的女學生迫於淫威、為前程著想,代價最小的選擇可能是忍耐到畢業為止。
用忍耐換取眼下的舒適,當然是出於恐懼,同時也是逃避,逃避若是忠於自我而可能付出的更大代價。
於是「逃避」被引申,不只是被性侵的女學生,片中生活中所有人都因為某種程度上的屈於威武、淫於富貴、移於貧賤,換取生存處境的安適,相對的也違逆本真意志,各自逃避著他們不願意面對的艱困。
社會事件加上存在問題,皆是相當引人深思的命題,如張大春說「王維明導演在這個大哉問的主軸上為台灣電影標示了一個新的思想里程,那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他讓一個近乎不可能成立的性侵案展示了加害人、被害人、辯護人、證人以及一個又一個與上述諸角色密切相關的「家人」,如何在逃避的途中真正面對自己」;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被各種無奈的現實壓迫著而扮演他人期待的角色,藉由一次性侵事件爆發出來,逼著所有人正視「寒蟬效應」背後不忍直視的真實,讓整部片從性侵事件之後便充滿強烈的壓抑感,人物呈現的情緒張力非常的飽滿。
所以,不論從題材還是從表現來看,「寒蟬效應」都是很有意義的電影。
然而,電影到底是要先表現意義,還是先表現故事?
在「娛樂重擊」發表影評的MAPLE說:「它有那麼多發亮的碎片,卻又有那些無法忽視的邏輯黑洞,看得見它在卡司、故事、敘事、商業藝術平衡上的諸多努力,主導劇情的重要轉折卻付之闕如」,算是承接戴立忍對台灣商業電影的感想之後得出的觀影驗收報告。
而若我言之,則不免回到那老梗的核心問題:缺乏故事感。
說得詳細點便是,不像在說一個故事,比較像在還原現場。
誠然,演員、拍攝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讓整部片在中間非常的飽滿,但首尾卻顯得貧瘠,具體一點的說,我看不太出來片中這些人如此糾結的情緒所謂何來。
以我個人的感受舉例言之,性侵的場面來得太突然,而且直到審判才知道原來性侵多達八次,這些細節的簡省讓我對白白的濃重情緒感到不知所措。
又譬如學運在這部電影中似乎是外插劇情,似乎想藉由電影說出某些看法、並藉由學運世代的失落為李教授的行為建構遠因,但仍顯得牽強。
比起人生挫折,我更願意相信性侵的教授們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小弟弟。
我猜,大概是因「據事實改編」導致「寒蟬效應」在劇情上存在大方向的約束,要務求寫實,就失掉了塑造故事的自由度。
比方說,如果是「王牌大律師」的編劇,可能會想方設法讓李教授的其他學生勇敢跳出來作證,畢竟已經有白白當敢死隊衝上前了,也不能說那些遭到性侵的學生沒有搏一把的心理。
缺乏故事感,不等於它不是故事,感受能力較強的人,還是能從中挖出深刻的寓意;但為了理念而拍,似乎不可避免的要面對這樣的問題?
或者說,這其實是台灣電影的特色:照顧所有角色的情緒背景,以全知的視野敘述。
旁及的則是側重衝突時的張力,關注社會議題等等;不過這樣做有個問題,舉例而言,像九把刀的長篇小說「獵命師傳奇」以獵命師為主角,但內容卻不斷敘述所有大小二三線角色的背景,寫到後來獵命師只變成故事的一個部分。
「寒蟬效應」同樣給我這樣的感覺,沒有人是主角,九十分鐘內要看盡所有人的糾結,但最後缺乏重心。
然而要求每個觀眾都用同樣一種標準看電影根本不可能,若將文學評論的觀點加諸於電影,也許這是一種應該被培養被認同的審美標準。
說不定,套句戴立忍的話來說,「寒蟬效應」已經找到電影的新語言。
辩护现场有很多大胆的言论,很刺激,很适合刺激一些激素,男人在这里面都是一个工具,几个女人之间的表演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涉及性侵的话题,可能由原告变成其他的被告,例如破坏家庭罪。
、斯蒂格尔摩效应,白白在第一次之后还是找教授,有点勉强的进行了解释,也许这就是说不清的人性。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是挺专业的,但是在法庭上心理咨询师竟然被禁言,作出的诊断不能成为法庭证据。
权威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害怕权威又想得到权威的保护。
温柔,一个温柔的人是不可能会伤害一个弱小的学生,所以在心理上更加不认同,教授对她的内心伤害,她更多的是自责,特别是对那个男生的内疚感。
白白的多次自杀都是在内疚之后出现,没有及时的干预,她行为的反复是被法律折磨,也是被对她真心付出的人的折磨,那个年轻的男生在法庭上收到打击和曲解,她更加难受,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一旦进入法庭,在那个适合表演,要为当事人争取利益的场景下,所有人的手段和策略开始展露。
《不能说的夏天》。
我看这部电影,恰是秋日,别扭地,觉得不应景。
或许正是因为夏日无法言说,所以才待到秋日之时把苦痛言说,把伤痛释怀。
电影的名字如此小清新,扑面而来的是夏天的浪潮,呼啸的海风,蜿蜒的沿海公路的夏的标志,如此“台湾”.可是剧情竟然是说老师对女学生不轨的现象。
恰恰是这样的两种质感才调味出这样哀伤的电影。
小清新中和掉了敏感话题的沉重,这样的话题又给小清新带来了一抹苦涩,如海的味道。
白白,这样一个孤单瘦弱的女孩,是恰好适合独自一人的那个位置,一个人寂寞地听着音乐,一个人走在海边,一个人去上课。
郭采洁,很适合。
至今为止,我心中只有两个如猫一般的女子,一个是意涵,一个就是,郭采洁。
她们太瘦了,脸上最明晰的便是那双清澈的大眼眸,如猫抗拒世界,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
我最喜欢白白奋不顾身地奔向海中,任浪潮湿衣沾襟,头被浪潮淹没,我能感受到那一份被海水包裹的窒息感,就像我以前的qq头像,无助,却自虐般地沉迷。
“你什么状况啦。
”“你不懂。
”“你不说我怎么会懂。
”喜欢白白的男生和她的对话。
欣慰有这样关心她的人。
我不会从电影中总结主题和观点,只是这样单纯的喜欢电影带给我的清新和夏的质地,狂躁的雨,忧郁的曲调,空旷的天台……看着看着是一种享受就好了,我仿佛身临其境。
“我想说说不出口,夏日的时光溜走。
”夏天总会过去,就像潮汐总会退下。
我不忍心看着白白被骚扰,可是她竟然以她的无以依靠为缘由,说:“我爱上他了。
”我恨这样的教授,让本灵的她变得封闭,绝望。
剧情其实很简单,但情感却很复杂。
教授的妻子为了教授的禽兽行为辩护,方律师为了白白和朋友分道扬镳。
法庭上的针锋相对,谁对谁非?!
就算赢了又怎样,伤害已经造成。
只是希望伤害可以中断,让他人少些伤害。
白白吞下安眠药,木宏车祸,结尾是残美的巧合,白白的脸苍白而又有着脆弱的美感。
结局用的文字打出来,任其想象,怅惘。
最后的蝉鸣颤抖着,是的,寒蝉效应,我不懂,但“寒蝉凄切”我想是不是指受伤人的鸣息呢,微弱却有希望,也激励着前行在拯救少女的斗士们。
欲说还休,如同受伤人,难以启齿,但愿她们学会坚强,社会的正义还是会站起来的。
我喜欢电影用清新刻画的氛围,喜欢喜欢……重回夏天,欲说还休……
这是一部诚意十足、前无古人的影片。
作为王维明的处女作,这部影片因承载许多而饱满,却又恰到好处拿捏得当而不至于用力过度过显沉重。
主线围绕白白展开。
郭采洁自从饰演顾里之后,无形脱离了之前的稚气。
虽然这次角色是脆弱的女学生,但已可见更多的是张弛有度。
嗲声是她硬伤,但已比之前好太多。
不可小觑。
忍哥这个角色简直是一百个到位,看到一个神评论是“这么帅的大叔来强X我我也不会呼救”……此中人物没有绝对的善恶,就连自诉辩护律师徐若瑄也并没有携带圣母光环,明明心存良知却抛家弃子;被告辩护律师贾静雯内心虽然无奈,明知丈夫的背叛却在法庭上步步紧逼。
贾静雯在法庭上毫不留情,刀刀直逼要害。
你为什么不呼救。
你是不是拆散家庭未果寻机报复。
你是不是自愿多次与我丈夫发生性关系。
但在教室教书和杉原湾和群众争论中看出贾静雯并非良知泯灭,她只是在做她的工作,带着她的愤怒。
而郭采洁小声争辩着:第一次不是。
第一次不是。
王老师和徐若瑄找到郭采洁而她什么都不愿意吐露时,电影院观众一阵唏嘘。
她不敢说。
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说——她自己是一个矛盾体,是三观还未完全定型的大一学生,她比谁都困惑。
与家庭的不和,和妈妈永远在争论去台东回台北。
她脆弱地噤若寒蝉,却也勇敢地站出来说我在台东很好,我为我自己做的事负责。
许多家庭关系不和是无法与外人道的,却塑造了一个人的内心。
She’s broken inside.She cannot just let the happiness in.看似无关的杉原湾事件,直到影片快结束其意图才略微彰显。
新闻里所播报的美丽湾终将拆除,40多名员工被遣散;海滩上为环保抗议的群众留下的遍地狼藉——多少人内心压抑,于是借助公共事务呐喊着他们自以为关心的事情。
正如贾静雯在海滩对抗议群众的批评:我们要的不是口号式的呼喊。
然后一个男生站起来用铿锵的口号使她噤声。
除了师生恋这一社会题材外,我愿意把这部电影看成对人的一种剖析。
有时候我们噤若寒蝉却内心汹涌;有时候我们呼吁发声却并不真诚。
最后吐槽一句,不懂为何要安排阳光大男孩的车祸。
也许每部电影都需要一个狗血的泪点吧。
——你们大陆人都这么讲话吗——嗤
上映的时候准备去看的,无奈附近影院几乎没有排片,直到现在才看到枪版。
可能之前有过期待,所以有些失望。
故事挺不错的,在性侵题材里算是新颖的,可深入挖掘的东西不少,可惜导演功力有所欠缺,没有讲好这个故事。
其实环保、学运那些情节有点多余,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可这种案件类型片本身承载不了那么多东西,反倒有些弱化了主线故事,让人觉得整个片子有点杂乱、零散。
还有就是法庭戏,太让人失望了,本来是让人期待的重头戏,可看下来觉得毫无精彩可言,两个律师也没找好演员,贾静雯和徐若瑄只演了美女,没演出律师来。
角色塑造也欠缺逻辑性,李教授这个角色,戴立忍演的挺好,但导演完全没打算交代他为什么会有性侵女学生的举动,只能理解他是个变态,但也没有任何笔墨来表现他的反常,反倒不断强调他在台北参加学运、心有大志未酬,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贾静雯演的林律师就更让人不舒服,明明知道真相,竟然还如此袒护她丈夫,从她在医院第一次见白白看到花就反应过来那段戏,可以看出她隐约是知道他丈夫做的那些事的。
而且法律上她能做他的辩护人吗,没有回避原则吗。
是,可以理解她想挽回家庭,但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律师,至少加一两段戏来反映她内心的挣扎吧。
整个片看下来真觉得哪里都欠缺点,很可惜,这个故事本来可以讲得很精彩的。
一直以来,台湾电影给大多数观众的总体印象是不错的,细数近几年在内地公映的影片,从取得不俗票房和口碑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开始,到后来的歌舞片《天台爱情》、商业大片《痞子英雄》等,但定位总是脱离不了偶像派小清新。
有一些质量上乘的台湾电影却在内地遭遇了票房滑铁卢,史诗级的战争片《赛德克巴莱》,励志的《逆光飞翔》使得口碑与票房成反比。
同样在今年10月24日内地、台湾同步上映的《不能说的夏天》,影片把视角聚焦到了社会热点话题上——校园性侵。
这是一部主题沉重的电影,同时也会是让观众忽略的一部电影,从目前票房和影院的排片反应来看,已经湮没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档期。
从主创阵容看,导演王维明是台湾已故名导杨德昌的弟子,本片是他的第一部长片,也请来了金牌监制徐小明护航,演员阵容上,郭采洁饰演的受害女学生白白,较为内敛爆发式的表演,内心戏张弛有度可收可放。
比起她之前演的偶像剧角色,是她演技的又一次飞跃;戴立忍饰演的李教授,年轻时曾是台北政治学运的一份子,却因为家庭的原因到隐忍到了台东乡下成为一个不得志的大学教授,转换承接着整个故事的推进发展,他也凭借此片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把这个本该让人尊敬的知识分子,实际却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老流氓刻画得入木三分。
徐若瑄、贾静雯作为原告和被告的代理律师,同时也都是面临着有家庭问题的女性,复杂纠结的人性矛盾和冲突贯穿于始终。
还有年轻新人演员黄远饰演单纯、善良又始终倾心于白白的大学生木宏,一众优秀的演员出色的演绎各自的角色,使得影片饱满张力十足。
本片一些细节的处理耐人寻味,一开始白白到台东大学里听到的蝉鸣声的惊叹,对应着影片结尾处她安静的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着同样蝉鸣声。
影片中李教授要求白白关上办公室的门,对比着白白和木宏到新宿舍白白关上门后,木宏迟疑了一下,却打开了窗户。
另外,本片的戏剧冲突最高点在于白白起诉李教授的几场庭审戏上,控辩双方律师和原告,三个女人的戏串起了剧情的高潮,与其他一些庭审戏略有差别的是,本片并没有用较为凌厉的快镜头切换式的剪辑来增加庭审的紧张感,而是像客观第三方用镜头默默的记录着这样的几场庭审,给观众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思考 —— 都像是坐在旁听席上“沉默”不能发声的人。
还有影片的临近结尾末也带来一个小小的反转,李教授并没有像大家道德指向所期待的那样被审判,而木宏和白白那纯纯的爱也没有得以让人会心一笑。
似乎人生就该是命运多舛或者是充满意外,这种半开放式的结局,除了让这类社会敏感话题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外,一定程度上让电影主题得以升华,更透露出了对当今社会属性结构上男女性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而带来的反思。
By the way,这部电影内地和台湾上映的片名不一样,在台湾的片名叫做《寒蝉效应》,不知道是不是内地发行商想要讨巧观众的心态,正如之前所说的观众对台湾电影的呆板印象一样,《不能说的夏天》这个片名会给观众一种纯爱小清新电影的错觉,不如《寒蝉效应》那么震撼有力。
尤其是这种社会话题性的电影,如果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大家广泛参与讨论,让话题发酵能够对改变社会起到积极的正能量作用,正如影片里的一句台词:“每个人都在逃,差别只是自己知不知道而已。
”也许“校园性侵”这个敏感词已经不再陌生敏感,也许你我他都会是直接或者间接受害者。
为反抗不公呐喊,为社会的聚焦关注而发声,为保护弱势群体而呼吁,叫醒装睡的那群人。
今天去看了首映,直指人心的一部片子。
虽然主打的是校园潜规则这个社会现象,但更深层的寓意是唤醒人内心最深处的理想和欲望,面对真实的自己。
有些你以为自己已经忘记的,终究会回来,可能以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方式。
教授年轻时是学运领袖,却不得不离开他热爱的事业,积蓄多年的怨念和不甘,却在女学生身上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改编自真实故事,故事编剧好,表演到位,值得一看!
又一个人跑去看电影 首映日切切等着下课 学校票真是有够贵的 不过千金难买爷乐意不是。
匆匆赶在开场前五分钟到 影厅意料外没有坐满 旁边坐着个两小时几乎没有停下说话的女生和一个同样一个人来沉默了一整场的女生 左右邻座真是高下立现...其实挺久以前就关注这部片子了 因为卡司实在让人有好感 预告剪辑也很精彩 开篇郭采洁真的好美 车窗 音乐 海岸线 沿海公路 环岛火车 大学 公寓 蝉鸣 标准的台湾电影景色 让沉重的主题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让人感觉那么压抑片子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刚好合了厦大的案子 以性侵为主线糅合了美丽湾拆迁和学运甚至影射到了陈水扁 理想的破败 家庭 不忠 亲情 友情 表面维系 每一个节点和细节都可以发现导演想说的东西很多 但是时长太短可能剪掉太多不够连贯不免看起来支离 需要分分钟跟上导演要表达的东西 幸亏我脑补能力还不错...不得不说戴立忍的衣冠禽兽演的到位 在办公室那场侵犯戏让好多女生倒吸一口凉气 以至李教授后来一出场就有私语 但说实话我没多大感觉 ...说说李教授 中年危机 理想受挫 生活如一潭死水 诸多不顺纷至沓来 于是他利用职权开始对女学生下手 发泄自己压抑的内心而越走越远 相对应郭采洁演的白白 从一开始被侵害而无助无望无比害怕 无意识自残 到后来得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爱恋李教授而选择沉默蔡邕《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 鸣则天凉 故谓之寒蝉也。
寒蝉效应的意思是 每一个人面对恐惧或者挫折 不敢面对或逃避 而去掩盖后造成的效应 对于一整个事件来说 她就是那只寒蝉 代表了那些被侵犯而弱小的女性 幸而最后她勇敢站了出来 面对法庭的质问 面对自己的困顿 说出了心声 人要诚实地面对自己 存在才有意义。
嗯 法庭的辩论戏还是有看点的 贾静雯很出色 普通话在别的演员的台湾国语中显得非常标准 作为被告的妻子 在庭上维护李教授又质问李教授那种复杂的心情表达的很好 徐若瑄虽然有些地方表演的有点过激但台词很大胆 大陆应该没有导演有台湾这么敢拍。
庭上作证的女生口径一致 面对既定的事实选择了逃避作伪证 不过放在现实中很多人也都会这样选择吧 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却没有还击能力的人来说 接受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逃 差别只是自己知不知道而已。
”对于个人而言 其实片子要告诉我们的是 我们都曾是寒蝉 我们终究要面对那些我们逃避的人或事 但是无助的时候要相信 在你的背后始终有爱你的人 帮你的人 想要你好好走下去的人 所以不管现在有多黑暗多不堪 都是会过去的。
影片点太多 给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徐若瑄的戏份吧 她赶到球场看到儿子一个人蹲在墙边 对她说“你出门的时候比赛已经结束了。
”“妈妈对不起你...”他用小手拨开了她的乱发“但至少你来了。
”我承认自己泪点很低 看到这里哗啦啦哭了出来 王老师对徐若瑄饰演的方律师说你知道自己做不好妻子做不好妈妈你就离开他们。
可她何尝不想陪着自己的孩子 只是她觉得实现自己内心的理想 或者说作为律师的正义感 比家庭更为重要 丈夫责备她多么不关心自己的孩子 挂完电话让她积郁已久的内心急需一个发泄口 所以才有了那场让人看着有点心塞的性爱场面 也许作为一个女人 一个妈妈 她是不合格的 但是作为一个朋友 一名有良知的律师 她深深地打动了我。
照旧留下看到影片结尾黄远抱着吉他唱完了歌 蓝天海洋 一切终会恢复平静。
完场的时候我听见几个人说根本没看懂 嘻嘻闹闹出门去了 而我却挂着眼泪心情沉重地回食堂给室友买了宵夜...
因为女神@贾静雯 参演才去看到,女神40啦,的确也显老啦。叫兽性侵女学生这事儿现在已是见怪不怪了,但当真让人糟心。全片让我心里猛一爽的就是男生暴打叫兽那一段,解气!PS:郭采洁是飞机场呀!
故事算饱满,每个演员演技都也在线,辩论也算精彩,结尾的蝉鸣让人深思,就是电影时长太短,导致有些剧情像快进又些突兀,或许拍成电视剧更棒。
我可能也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潜质。
题材不错,也很有现实意义,把台湾景色拍的很美。可惜故事编的离谱了,支线太多太杂,尤其到后面有点乱和矫情,不推荐。
比圣诞玫瑰好看。主线不错,辅线有点强加的意思。总体来说开始注重拍些写实的题材,真是挺好的。
被徐若瑄西装look和冷艳口条惊艳。戴立忍版《圣诞玫瑰》,比张震多了场“不露面”的强奸戏,但还是露演技的。
这是一个好题材,尤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在内地同样有相应对应。可惜讲故事的方法太平庸了,让这个事件散乱在他的野心当中(包括学运与美丽湾事件的提及),怎一个乱字,让片子失去了应有的力量。文艺腔与滔滔不绝的庭审也太违和了。出于题材,勉强3星吧
假模假样的台湾庭辩,称为女性呼喊,却许多显得更三观不正。香港《圣诞玫瑰》,再多的温也挡不了世界的寒。
影片的结局太虚幻,少了那么些真实性。看到郭采洁回到原先小森女的感觉,还不错。
@2021-12-27 11:12:17
白白真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姑娘……揭露现实的题材很好,但是显得力道不够。徐若瑄美人依旧而且演技很棒。电影原名取意噤若寒蝉的《寒蝉》,这个题目显然更好。
还不错,贾静雯的角色有点特别,三星半吧,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自己没有深刻的思考
献给斗士,不管是台北学运、美丽湾事件,还是不断上演的高校性侵案,敢在银幕上直面已是可贵。为人之难在于遭受戕害后如何直面并反击,那些在噤若寒蝉时打破沉默的人,乃真勇者。片中几个非典型人物心理可惜未能深挖。看到戴立忍 和《圣诞玫瑰》的桂纶镁隔空对戏,感觉有情人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导演很有想法立意也不错,影片试图触及社会中的很多痛点,但是整个影片的节奏感真的不好,该铺垫的一点都没有,不该花时间讲的讲了一大堆,剪辑也很跳跃,完全凌乱。法庭那场戏根本毫无证据,几个人在疯狂打嘴炮,完全无法让观众入戏。总得来说就是想法很好,可惜执行力太差。郭采洁的颜很赞啊!
台湾电影,小清新风格拍出犯罪题材也是厉害了。以大学校园教授性侵学生案为主线穿插了三个女人的故事。徐若瑄、郭采洁、贾静雯颜值都好高,演技也挺好很入戏。题材很好,最后被害人也得到了公正的审判,挺不错的电影。科普了创伤后应激症PTSD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两颗星全给戴立忍
不能说的夏天
没兴趣
【《不能说的夏天》首映礼】能看到当年的赵敏与周芷若在台上拥抱,感慨万分。贾静雯和高圆圆好美,郭采洁和戴利忍演技很赞。李屏宾做摄影指导在影像上有种残忍的美丽,大有《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韵味。杨德昌之徒王维明做导演,现实意义题材有些想法,但剧情讲法仍有待考量。与圆圆女神近距离接触啊!
懦弱的女生、由爱生恨的妻子、没有师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