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铁男,成功学教授,普信男心目中的偶像。
实际上却是一个将大男子主义刻入骨髓的顽固分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成功穿越到了一个“异时空”。
在那里周围的人都没变,兄弟,妻子,岳父还是那些人,可是社会地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温柔贤惠的妻子化身成了霸道女总裁,岳父变成了把岳母奉为皇帝的妻管严,兄弟变成闺蜜。
最最离谱的是,还有一个“主夫学院”,在里面学习“相妻教子”料理家务。
开玩笑,这简直颠覆了胡铁男的三观和认知了好不好?
在“主夫学院”里学习的过程对胡铁男来说就是不停天人交战。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毕业典礼上,他的直男癌的毛病彻底被治愈了。
刚刚说的就是12月31日上映的电影《绝望主夫》,想象一下常远将一个兼具钢铁直男和温柔贤惠于一身的角色,在矛盾和颠覆中自我改造,这过程一定能让人捧腹大笑。
不过笑过之后还是要感谢主创团队给我们这样一部对女性群体特别关注的电影,让我们边看电影边学会互相理解和体谅。
更多的细节和笑料,就等大家去电影院慢慢发掘吧。
很荣幸,能在电影上映前提前观看,还有幸见到了主创人员,各位主创状态也都不错
言归正传,我们说电影。
其实看过电影就不难发现这是个讨论性别不公的电影,从最开始男主一脸爹味的言之凿凿“女性成就男人”来说,虽然冠冕堂皇,但言外之意就是女人在家替男人做好后勤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然后呢,然后就是一连串男主的骚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不让前台穿裙子,挤兑孕妇让她辞职,把老婆作为生育机器,他的家庭保姆等。
接着就经历了电梯惊魂,男主来到了一个男女颠倒的新世界,至此,电影开始。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男女颠倒的世界,其实这个世界真的是男女颠倒吗?
我倒不觉得,这其实更像是性别颠倒的世界。
有区别吗?
有!
因为这个所谓的新世界,女的都大腹便便油腻男人样,男的都一个个娘化女人样,这是反向世界吗,这只是一个对调男女性别的旧世界而已啊,充满刻板印象的旧世界,会怀孕的依旧得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带孩子,满嘴仁义道德撒钱寻欢的依旧掌控着世界的话语权,等等这些,而这和现在这个社会有什么本质区别?
一点没区别啊,这不就是现在的社会的翻版吗?
女权真正的意义是让女性掌权或者贬低男性吗?
女权真正要表达的不应该是女性和少数性别群体需要被平等对待生理上心理上的弱势从而获得其应有的社会权益吗!
电影里反转后的世界,遭受性别不公对待的依然是弱势的那方啊?
所以是性别除了问题吗?
不是啊!
是世界运行规则出了问题啊,是陈旧的沿袭自父系社会伊始的社会运行规则,导致的现在女性或者少数性别群体习惯性的被无视而遭受的不公的对待。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不是一个性别调换能简单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这也不是这个电影在讨论的问题,我们就不要揪着女权等这些关键词给这个电影扣上本不该属于它的讨论热度了。
或者导演压根就只是想拍个喜剧呢?
或者用男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让男人感受女性的不容易呢(不是,再或者,纯粹是为了告诉你们刻板形象存在于世界的角角落落呢?
好吧,编不下去了……当然从喜剧这一方面来评价这个电影,其实还算是合格的,虽然这里用各种反差产生的冲突来甩包袱,但是比起之前谐音梗,低俗恶搞,可以说好很多,演员充分的舞台剧经验,以及三如老艺术家的无私奉献(懂得都懂)也为笑料增色不少。
外加还增添进了现实问题,虽然会让人不舒服,但还是一种新的喜剧尝试不是,明确喜剧之外还有东西要告诉你,是什么你自己感受,是吧,多好!
所以不要抱着看喜剧你要学会什么或者得到什么的心态去看,还是能笑的,笑一笑,就好了(狗头)
喜剧搞笑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靠设定来达成特定的喜剧效果,这就很考验编剧和导演的脑洞的。
电影《绝望主夫》就是用穿越的形式,结合喜剧的风格,用新奇的手法且又非常符合当下社会话题的笑点,不是那种老套的男扮女装的故事,而是将男人转变为女生,奇幻感直接拉满了。
而且对另一个世界的塑造也非常完整,能看到很多细节,好玩但又非常贴合剧情的发展。
尤其特别说一下,李诚儒老师饰演的岳父非常出彩,一个打扮成大妈样子的老大爷太有喜感了,台词也很真实,转换之后还真有种小媳妇的感觉。
当然本片最大的亮点还是对婚姻关系中,男女不同分工这一主题的表达,在层出不穷的笑料中探讨非常现代的婚恋观,敢于去触碰和反对我们旧观念中男尊女卑的观点。
演员反差的表演更多是在讲述全职主妇在婚姻中的状态,家务负担重、个人价值不被认可、没有安全感等问题,传达家庭中的双方都应该理解和尊重对方,相互支持。
深刻的主题不单纯是在迎合女性观众,也是以电影这一形式在推动观念的改变。
传统固然有值得继承发扬的,但其中一些不再符合我们时代发展的,也需要去转变了!
文/电影怅客
本来吧,跨年夜,准备开开心心的看个开心麻花的喜剧乐呵一下,所以连题材和简介都没看就直接去了,开头就觉得有点不太妙,看完了之后真的是整个人都有点生理上的不适,第一次在电影院感觉时间这么漫长首先作为一个喜剧片,本片可以说是完全不好笑,全剧的笑点基本上都集中在男女反转后,男主和周围的男性娘化的反差上,单从故事上来说,基本上是那种你一看就能猜到发展的那种,尤其是在故事的后段割裂感更是十分严重,一个极端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经过了所谓男德学院的培训,就变成了和反转世界其他娘化的男人一样,这样一个极端的人转变来的太过容易,更是把什么捉奸、车祸、二保一这种经典桥段短时间统统的搬了上来,叙事严重混乱,也确实只有结尾能稍微拿出手一点。
那么关于他的内容方面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呢?
遗憾的是我认为同样没有,看上去好像是教育男人尊重女性,平等付出,实际全篇充斥着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剧中将男权极端化,几乎出场的男性基本上全都是陋习的化身,大男子主义不顾家的胡铁男,两个朋友,一个家暴,一个满嘴骚话,将极端的行为都集中表现在了剧中,而对男主做到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奋斗过程,吃过的苦只字不谈,好像成功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同样对女主塑造成了一个做什么事情都要看男主脸色的家庭主妇,一个家里这么大,有这么多钱的一个家庭,难道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吗?
不能请保姆吗?
洗衣做饭都要一手包揽吗?
有钱人家的女主人生活就过的这么悲惨吗,难道不应该是美容spa逛街下午茶吗,其实也是,如果不这么做就无法制造出矛盾和冲突,也没办法营造出两性对立的话题。
至于反转之后进入的女权社会就更好笑了,看上去是女性当家作主,实际上是极端男权社会换了个皮,女性梳着大背头,抽着烟斗,说着骚话,找男人唱歌,力量比男性更强所以成为了主导力量,那么请问这里面的女性和极端男权又有什么区别,我认为的平权应该是人格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形式上的平等,哪怕你导演让男主穿越到一个女性各式各样,能自由的展现自己的美,中性的、古典的、裙子的、西装的女权社会我都觉得你是真的想向观众传达点东西,而不是把所有女性都弄的五大三粗,都穿西装,说话虎了吧唧的。
里面的男性则是被描绘成了导演眼中女性的模样,只能洗衣做饭带娃,甚至搞笑的是一个家庭矛盾,警察居然会介入,代表着国家意志的警察把不遵守男德的男人们全部抓到男德学院?
我看到这里精神确实有点恍惚了,原来确实大清已经亡了这么多年了。
最后男主生孩子的一段就不说了,看完了只能说感受到了导演满满的恶意以及想要通过这个敏感话题捞钱的决心,全片看似是教育两性走向和谐不要极端,实际上暴露的是导演内心本质的歧视和偏见,以及傲慢,可悲的是,我同样明白很多人会为他叫好
如果准确打分的话 我大概会给5.9~6.7首先,立意和出发点真的不错,反应女性处境,没有扭曲诋毁,台词和情节非常、非常典型。
然后,演员演技和细节也比较到位。
在男女地位颠倒的世界,女主等一众女性对于原世界男性行为的再现,男主决心离婚开车离开婆家的衣着(帆布鞋),另外女主在两个世界的气质对比很不一样。
还有一点很打动人心,即穿越世界中男主为儿子读睡前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经典童话的性转翻版。
导演和编剧着实用心了。
最后,电影结尾没有落俗套。
女主一句“想干啥干啥”和与男主渐行渐远的身影让我内心熨帖。
算是OE吧。
比女主不分青红皂白的原谅终于过上美好生活的HE结局好多了。
有些缺点:节奏掌握不太行,不够紧凑。
观影过程中让人屡次走神。
情节较为单一,看见开头大概猜到过程和结尾,比较普。
看几分钟开头我就猜到女主必然会在男主穿回来时提出离婚等等。
某些情节过渡比较生硬。
比如使男主了解到自己来到另一个相反世界的情节,广告屏幕、传单等因素的使用有些突兀,没有很好地融入电影整体。
再有男主女主之间的相处这一点。
男女性之间的相处和社会对男女性之间的差别对待是两性电影题材的重头戏,可惜本影片对前者的展现粗略浅显短少,性转世界女主的性格很典型,但表现力不够,不比真实世界的性与力量主导者所带来的压抑(也可能是出于喜剧这一题材的考虑,有意淡化)。
存在刻板印象。
典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于男性女性都存在刻板印象(或许是为了在电影中有更好地表现吧),对于两性行为的观察不够深入,人物性格不明晰。
具体表现为兰花指,烹饪课等。
结局的运镜很奇怪,感觉结束在女主背对男主渐行渐远这一画面就够了,但是又来侧面运镜和大景,导致有些混乱。
窃以为,评分低还有一大原因在于结尾。
这同时也是本影片有些高开低走的起因和表现。
过于理想化的结尾——男主悔改。
于此,男主性格与行为的转换有待商榷。
男主只是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妻子的处境,但并不代表他的思维模式更新换代。
可以看得出,他没有彻底的改变。
面对妻子的离婚请求,或许是出于对妻子和女儿的爱,他说我怎么办,菲菲怎么办。
这是一种隐形的非强硬性胁迫。
他一厢情愿地想用自己以后的悔改行为弥补妻子,他仍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的。
他缺失对于妻子真正想要的东西的思考。
他见过相反世界中助理李虹对弱势性别的温柔与体贴,所以回到在原世界后他对助理态度大变。
他也改变了对周围女性的态度。
由此可知,他对于两性问题的思考有,但是不足够,没有触及根本。
他最后写出的新书是《女人背后的男人》,这和影片始他的《男人背后的女人》一书是同样的逻辑思维所著成的。
《怎样不喝酒谈成一门生意》是他为男性所著的书,但是浅显。
他只知道怎么做——不要让女人屈居于男人身后,不要辜负女人。
不过,他不知道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如何内涵如何光景,他不会谈“女性的处境”,也不清楚女性的平等是女性应该拥有什么。
他还没有参悟,他仍然软弱愚昧。
假若换成另一个世界,人类性别多样化,不再以男女划分,而是采用其他的方式,那么,倘若男主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性主导者,那么他仍然会贯彻类似大男子主义的利己思想,吃遍红利;倘若他成为性中弱势方,他会被同化,逐渐忘记反抗,在社会环境的束缚、性主导者的压迫下放弃争取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拥有的正当权利。
如同影片中一样。
经典的喜剧中总是蕴含悲剧。
本影片是含有悲剧因素的,女性处境本身就含有悲剧色彩。
然而,还不够。
私以为,更加发人深省的结局可以是男主回归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沉浸在自己仍然是社会结构中的获利者的狂喜,不用承受生育之苦与社会环境明里暗里的束缚打压,他依旧颐指气使,大男子主义不改,他会更清醒地意识到并且享受作为男性的性别红利,甚至因为另一个世界被女性压迫触底反弹,继而报复性地对待周围的女性甚至妻子。
面对妻子的离婚请求,他可能借着离婚冷静期一拖再拖,磨磋妻子的自由意志,利用当下社会赋予的优势与妻子展开拉锯战,直至妻子放弃自由回归家庭,继续做他背后的女人。
或者,男主同意离婚,与支持他讲座的黄衣女人结合,黄衣女人已经被男主的“男人背后的女人”的观点洗脑,她会成为下一个女主,成为男主家中的物件,周而复始。
不过,作为轻松喜剧向,影片结局也不能被大肆批判,毕竟轻松喜剧总要给出一个令人开怀、积极向上的结局。
以上对于电影缺点属于个人主观判断,希望同类题材电影能够越来越好。
作为开心麻花的老观众,看到这个影片时,第一时间就扎进了电影院,九十多分钟的剧长,不多不少,正好够笑一场,过年了,还不兴给自己加点笑料啊,去看吧,入股不亏。
我个人认为影片用了一种讽刺的幽默来探讨了在现今男女等大环境下,女性经常遇到的各种苦恼困境,要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技巧,毕竟现今大中华大男子主义的不在少数,搞不好就会引来口水大战。
还好本片在尺度把控上节奏控制住了,站在了上帝的视角,让男女都过上了各自想要的生活,女人穿上了西装革履,过上了职场人生,应酬、压力、客户、实现财富,可以回家对男人给予小恩小惠,趾高气扬。
男人也过上了朝思暮想的所谓米虫生活,做做家务、追追剧、伺候伺候家公婆,随便怀个孕,受着家人生了男孩的窝囊气。
还有伸手要钱的快乐,孕期应酬的快乐。
这下男女双方都圆满了,让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共鸣,难怪影片打出了:带着你的女人一起走进影院的口号。
人有了爽感的同时也同样进行深思。
当喜剧照进现实,才会发现人生都是不完美的,家作为二个家庭和人的共同载体,应该要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着建立一个能共同的避风港,当我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时,我们依然还有坚定的后方可以疗伤,影片的结局也并没有俗套的大团圆,而是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了各自的想要过的生活方式。
一、喜剧猫眼上电影标签是喜剧,但观影全程我只笑了一次,是常远从电梯里醒来之后:我觉得这简直是在致敬《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我唯一能get到的喜剧手法是演员们通过反串来扮丑,可本剧中的扮丑是无聊的,甚至是令人不适的。
这种不适无关阳刚,当一群花枝招展的男演员作媚态,观影人的生理会有本能的反应。
影院里其他观众只在事后一根烟时齐齐低笑,你们细品。
其实影片中有很多能演好喜剧的配角:魏翔、黄才伦、蒋诗萌、宋木子……可他们要么没什么戏份,要么就是在演小丑,是另一个维度的可笑。
二、不是没得夸电影的结局我挺欣赏。
没有强行大团圆,离婚后许薇薇一句“我爱干嘛干嘛”比前面所有无聊冗余的剧情更好地突显主旨。
三、关于女性主题女性朋友们真的会喜欢这部电影吗?
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可电影里那个两极反转女性至上的世界本质上还是充斥着男性视角自上而下傲慢的凝视,通篇的刻板印象。
电影用将近两个小时教育男人们将心比心的道理,但我觉得这类目的没必要用让男人生孩子的魔幻剧情来实现。
两性关系要靠理解。
我只是纯粹觉得这部电影不好看,不是什么被刺痛跳脚的郭楠。
跟我的表情神同步了哈哈哈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胡铁男突遭电梯意外,经历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异世界旅程的故事。
电影开篇,知名企业家胡铁男,铁男人生管理机构的CEO,因为女性工作人员没穿裙子和高跟鞋而一脸嫌弃,直男癌的表现已经入木三分,开篇动漫也很有趣。
第一幅:女人躺在沙发上,男人站在一边,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背上背着孩子,扫帚,皮搋子,鸡毛掸子,手里拿着拖布,猫在俯视,狗在咆哮,花盆还倒了一个。
第二幅:一群穿着瑜珈服的男人,在练习空中瑜珈,地上还有一个瑜伽球滚过。
第三幅:酒场上,女人在沙发上端着酒杯已经醉意朦胧,旁边三个端着酒的服务生都是男性,最显眼的是聚光灯下那个穿着紧身衣的男人。
第四幅:一个奔跑在大长腿上的男人,在他身后紧跟着的是一只剃须刀,正在刮腿毛。
如果侍左君没有记错的话,在《男人要自爱》中,特意将刮腿毛这一片段着重演出过,毕竟在那个世界里,男人要脱的不仅仅是腿毛。
第五幅:两个女人用力的将一名男性的腰用力的勒细。
第六幅:藏在高跟鞋下的男人。
胡铁男的新书《成功男人与伟大女性》,不得不说这书名起的还是非常讽刺的,男人经营事业,女人经营男人。
胡铁男以自己为例,表达自己的成功,得益于背后的那个女人,而那个女人的幸福得益于自己。
他背后的女人许薇薇生活的一地鸡毛,因为身材走样而被崩坏的衣服,干不完的家务活,不停叫嚷的女儿,每天喝得烂醉才回家的老公,总是被催生儿子。
胡铁男宁愿在酒吧喝到睡着,也不愿意回家,甚至电话不接,旁边的高达甚至直接提议换个嫂子,十三少直接建议不听话就打。
胡铁男被安排了平行世界一次游。
这个平行世界里,女权至上,男人很少出来工作,只需要在家生孩子、带孩子、做家务,当好贤内助,就是胡铁男口中的幸福而伟大的女人所经历的人生,这一次他要自己体验幸福了。
而胡铁男的公司也变成了许薇薇的,胡铁男冲进许薇薇办公室的一刻,就是让人不适的开始。
叼着烟斗的,抽着雪茄的,翘着二郎腿的,打着扇盘着串的,喝着酒的,不得不说,画面冲击力是非常之大。
接下来就是许薇薇的表演时刻了,椅子咚,“撒娇呢”、“看上哪个包了,给你买”、“不让你工作是为你好”。
还有梁讲师那一番恶臭发言“老爷们,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骂提溜拴挂,一天不揍他浑身难受,你得盘他。
”坐在她身后的一群人笑得肆意张狂。
铁男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受电梯的影响,进入了一个颠倒的世界,所以就回到公司开始折腾电梯,结果把警察折腾来了。
许薇薇把人带走,路上表演了一番女性路怒,顺便讽刺了一下“男司机”。
接下来又是一番常见的男性发言:“供你吃供你喝,你还想要啥”“回爹家也没用”“作”
幼儿园门口因为送孩子晚了五分钟而挨了一巴掌的男人,激发了铁男继续管理人生的欲望。
站在幼儿园门口就准备来一场激情昂扬的演讲,结果迎来的却是“神经病啊”。
铁男找到高达,说出自己“大丈夫启蒙班的想法”,直接被高达扼杀在摇篮里。
尽管如此,高达几人还是在铁男办班的时候前来捧场了,人越来越多,班越来越大,男人开始学会对老婆说“不”。
群情激愤的时候,迎来了女人们的压制,一场男人与女人的战争在警察到来时终于算是平息下来。
这些不听话的男人统统被送进了领男书院。
领男书院就像现实中的女德班,学刺绣,古筝,厨艺,跳舞,男德,横幅上的“依人大鸟”着实有些好笑了,难得的笑点。
男德班里老师讲的全是《成功男人与伟大女人》中的内容,只是男女正好反过来。
学院里的生活就是听话便能好吃好喝,不听话就电击、关禁闭。
考试过关顺利毕业的男人们迎来了毕业典礼,有趣的是铁男毕业似乎就变了一个样,忽然就懂得了老婆的不容易。
他刮掉胡子,学会了温顺,做家务,做饭,带孩子,学烘焙,尽管不情愿还是在床上配合老婆交作业,一瞬间就成了贤夫。
铁男在结婚纪念日一番深情剖白,自己感动的稀里哗啦,结果许薇薇睡着了,根本没听到,也让他体会了一次被对方忽视。
但他却开始享受当家庭主夫的乐趣,聊护肤,聊烹饪,还怀了孕。
家里人知道他怀孕后的第一件事,先是找人把脉验男女。
丈母娘一番话“你要是给我生个孙女儿,那你可给我们老许家,光宗耀祖了。
”把脉得知怀的是男孩后,所有人满脸失望,老太太把炖给女婿的汤全自己喝掉,非常还原现实,还有那句:“生出男孩能干什么?
生出来我可伺候不了,回你爹家去。
”
许薇薇劝铁男打胎,只因为怀的是个男孩子。
铁男孕期发现老婆在KTV找小哥哥,气愤之下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却发生了车祸,提前生了孩子,结果孩子刚生下来,他就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铁男回到自己的世界,虽然表现出一幅理解女人的模样,但是在许薇薇提出离婚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怎么办?
”,
他还是同以前一样,不在乎薇薇想要什么,虽然看着他带女儿去游乐场,像个合格爹的样子,甚至写了一本《女人背后的男人》似乎是把男德刻在书本上,目的就是回到薇薇身边
首先这部电影是对女性(尤指女性观影者)的一次侮辱。
是对男性(尤指男性观影者)的一次三观洗脑。
绝对不能认为这是一次男性(特指男性创作者)的“共情”最简单来说,在女性主导的社会里,男性受到的危机绝对不是怀孕,绝对不是因为性器官(阴道及阴蒂)所引发的。
以特殊的方式去界定女性处境的是,她作为整体的人,作为一种自主的自由,是在男人逼迫她自认为他者的世界中展露自己和自我选择的,人们企图把她凝固为客体,把她推至内在性,因为她的超越性不断被另一种本质的和主宰的意识所超越。
女人的悲剧,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总是作为本质确立自我的主体的基本要求与将她构成非本质的处境的要求。
另一点,女性的审美需求也不会统一为剧中审美——男权社会中的gay,就像现在的男性不会统一审美为当今的铁T一样。
还有一点。
电梯反转后,剧中女主强制要求男主进行性行为,来讽刺当今男性要求妻子强制进行性行为。
创作者(男性)就像性学家马拉尼翁说的,达到性欲高潮的女人是“男性化”的女人。
性冲动是“单向的”,女人只在半路上。
而事实上,男权社会下的女性,也有性需求,任何社会情况下,女性本身就有性欲的。
即使单纯就片子的喜剧水平来说,也是极低的。
好的片子是自己创造梗,而不是在抖音微博看那些烂梗收集起来用。
为什么说坏呢?
看的时候坐在后排一个男的也觉得这片子烂,开头就一直说看不下去,烂的原因是觉得男性权利降低,而不是我说的这几点或者别的原因觉得烂。
所以可想而知,本片一定会被部分愚蠢的田园女权以及反串男性推荐,而那些别有心机的男性又能开骂了。
最后一句。
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本文参考《第二性》,建议大家一起阅读。
立刻就能发现本片的卑劣之处。
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爱,致敬我们的另一半。
这是绝望主夫结尾的一段话,我觉得挺贴切。
毕竟在现代婚姻观念中,男女地位平等挺重要的。
特别是男人如果太大男子主义,巨婴的话,女性地位的提升很重要,特别是很多女性独立成为女强人之后。
我感觉《绝望主夫》中这种换性别,比起羞羞的铁拳中单纯的换性别更有意义。
毕竟片中有不少童话故事性别的转换,灰姑娘改成灰小子,小蝌蚪找妈妈改成小蝌蚪找爸爸。
蒙娜丽莎的画像换成魏翔诸如此类的。
男性娘化,自己怀孕(捉妖记既视感),做饭,特别让我惊喜和开心。
李成儒的娘化是特别让我开心和快乐。
我觉得他这次演绎真是挺精彩,也是这次《绝望的主夫》最亮眼的表现。
娘化的家庭主夫真是被他狠狠拿捏了。
常远也是贡献了精彩的演绎,以前拍喜剧电影是单纯搞喜剧效果,现在有了前后的层次变化。
前面的大男子主义,巨婴表现对比之后相妻教子思维让常远他演的角色领悟到妻子的辛苦,生孩子养孩子的痛心。
虽然没有最后复合,但我想俩人是相爱的吧。
反正李嘉琦演的女主也是挺厉害的,我觉得是李老师第一次见到的银幕大秀(之前都是综艺),特别牛逼,演绎了女性在人生中三种不同的状态。
许薇薇在现实那个时空中,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得不到丈夫理解,还要天天照顾这个巨婴。
母系社会的她却又是一个霸气侧漏,特别强势的女强人(这角色好适合她,可以演职场剧了都)。
结尾离婚后又成了阳光潇洒,开开心心的女人。
喜剧效果也是十足的。
除了之前的所提到的童话故事性别转换之外,还有相妻教子中泼夫和孕夫的段子。
最喜欢的桥段就是那个叫你当家庭主夫那个学院,特别好玩,搞笑,学习绣花,主夫礼节啥的。
总之,这部影片真是诠释了现代夫妻观念里必不可少的爱与理解,相互扶持相互理解。
感觉现实里还要残酷的多,因为有家暴男啥的。
希望元旦大家可以去影院支持一下《绝望主夫》,促进一下夫妻情感。
故事糟心,营销用心,起名省心,刷评费心,电影恶心。
已经对常远PTSD了
怎么可以这么刻板印象这么尬😅
立意浅,对女性的理解只停留在家庭,忽略了社会结构的因素,但喜剧性不错,属于人保戏,三星鼓励
以针对男女双方的严重性别刻板印象做了个反转,男默女泪
这部电影也成为我在2022年的最后一部电影,笑的挺开怀的
我觉得很好呀!让男性设身处地在女性的位置,体会他们没有感受过的不公正的女性生存现状。看似戏谑的口吻,讨论的都是严肃的问题:性别歧视、杀女婴、家暴、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规训、女性离婚时的重重阻碍。当然,不可能指望一部电影能对以上问题做多么深刻的探讨甚至解决,更何况还有过审的风险。我个人认为敢于触碰这个话题,通过戏谑这种巧妙的方式探讨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上纲上线。
想到了评价会很两极,毕竟电影的初衷是好的。如果只看前四十分钟我甚至想要给四颗星,因为国人终于意识到该往哪个方向去拍电影了。但导演显然功力不足,从大恶斗和学习班开始故事便朝着愈发荒谬与不受控的方向疯狂发展,极度夸张的处理方式让人深感焦躁不适。翻转后对于男性的恶意丑化便是对于现实世界中女性的挖苦与嘲讽,加之过度渲染的「大女子主义」更加看得到刻意和针对,全然违背了女性崛起的初衷。尤其是当一切还原后来自男性的大笑与癫狂更加使人深深意识到他(们)其实并没有改变,这种利用互换从而达到共融与和解的方式真心令人心生厌恶。
导演自以为在讨好女性,实际上两头都没捞着。女权不是让女性获得凌驾和奴役于男性的性别权力,而是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看见”。导演娱乐化家暴和性别歧视的模样真的很恶臭。
通过这个电影我觉得大部分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现在的问题是阶级问题并不是什么男女问题。这个电影完全没有共鸣。
房子不是自然就干净,衣服不是原本就笔挺,孩子不是风一吹就能长大。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爱,致敬支持我们的另一半。(怀孕中,看到片尾这句话特别感动,感谢先生的付出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本来想给2分,但是冲着结尾多给一分。离婚离的好,后悔了知错了就要原谅你?做梦吧。所以许薇薇最后潇洒离开,也能活的很好,这个结局不错,值得多给一分。
本片真正喜欢的是结尾,女主没有在男人道歉后原谅他,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没有选择《夏洛特烦恼》那种俗套结尾。不理解有人就平权这一议题攻击这部电影,根据刻板印象搭建起来的女权世界本质是在讽刺现实的男权世界,没有人看不出吧?假如男主穿越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平权世界,那就太完美了,男主与自身缺陷作斗争的人物弧光又从何而来呢?
想让男人理解女人可真难!跨物种。
毁了一群好演员的烂剧本电影,实在是辣眼睛,怪不得上映不到一个月就上线网络平台了。
我不知道评几分可以。电影院里没几个人,本来准备看阿凡达,但是全英文就串场去了别的厅,看了这个电影。说实话看的时候开篇那一顿操作已经让身为女性的我深感不适,就是说不出的不舒服。后面我一直在揣测剧情走向,反抗,被镇压都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我以为他会继续反抗,但竟然意外地接受了家庭煮夫的身份,后面更是性转生孩子,最后改变想法。其实我觉得后面与其大团圆结局不如回来后继续大男子主义,不过这样会得罪男性群众,但是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本来就很难改变,尤其结尾你要通过让男人们一个一个坐电梯来改变想法么。(但是常远真的帅)
作为已婚已育女性为了题材打个三分,不过剧情设置比较一般,穿越回去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感觉没进入节奏,还没开始体验多少主妇生活就开始强行煽情,改造回去之后还比较有意思哈哈。
开心麻花的这些演员还是很有意思的,各个演技在线,都从小品演员变成了还算专业的演员,故事还行,中规中矩,就是图一乐呗
制片、拍片、审片的一干人等,都极度的表脸。。。
开心麻花这波人除了谐音梗再不会给电影起名字了吗?只要是谐音梗的电影绝壁是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