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以来都是NBA的粉丝,最近由于很火热的交易:戴维斯交易卢卡东契奇。
在微博的评球员中的文章看到了这部电影的身影,之前也一直听说过并决定来看一看之前偶尔也是听说过NFL的橄榄球比赛,但是对于规则什么的都不是很了解,目前只是仅仅知道选秀有七轮,
不仅是NFL,就像NBA中,我们也对于总经理以及球队对于选秀的选择与运行都不是很了解,而这部电影则让我们见到了一个敢打敢拼,运筹帷幄的球队经理。
奇迹般的上演了白嫖状元的成果,更是利用了人性的许多弱点,比如6号前总经理的单纯人脉少,不敢冒险。
也充分的利用了自己资金多的优势,成功在与7号签后拥有者(海鹰队)切磋,看谁先忍不住,最后成功夺回了主动权。
里面的很多分镜头与主镜头同时亮相,增加了紧张感与冲突感,前后矛盾冲突
事实告诉我们,选一名球员看中的不止是自身的实力,更要能融入这个团队,领袖精神,(假如是选基石的话)真诚善良,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才是一个球员更重要的上限
是遗臭万年还是名留青史,就在一瞬间。
一个决定,希望敢拼的得偿所愿(小牛队,湖人队)
我本人就是体育迷,所以体育电影一直都比较喜欢。
选秀日讲的是NFL的选秀。
首先美国的职业体育就很适合拍成电影,因为他们有很多构成好故事的要素。
比如,他们够职业也够商业,一切本身就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一个故事可以高潮迭起。
还有,美国职业联盟喜欢造就英雄,造就传奇,而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在内核上其实和美国职业联赛是一致的——你看看NBA,就不断在造神:乔丹、科比、詹姆斯、库里……。
这部电影起承转合,我觉得比点球成金要好看。
首先,西雅图想要把状元签交易给一个冤大头,他们选中了克利夫兰。
克利夫兰总经理本来是毫无兴趣,但是老板要求他搞出点水花(不是勇士水花兄弟的水花),状元签肯定是选秀时被讨论最多的,特别是你有机会选中未来之星的情况下。
于是,克利夫兰总经理改变主意要交易,但被海鹰的总经理趁火打劫坐地起价。
这其中有种种铺垫,教练的儿子詹宁斯,还有 Vontae Mack,两个人的性格在两通电话里有所体现。
拿到了状元签,就剩下一个问题,状元大热人选是不是值得选的人呢?
换来状元签,和教练产生了矛盾,一个是要选择其他位置,重用原来的后卫德鲁;另一个打算选新人。
教练说到达拉斯搬到克利夫兰的郁闷笑疯我了,因为工作原因,我也从达拉斯那个温暖的地方搬到冰天雪地的克利夫兰,真心不中意……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重要的是达拉斯是大城市,克利夫兰小城市,china town完全没得比……也就是中餐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啊。
为了了解Bo,总经理询问了知情人,这个知情人的角色设置我也很喜欢,十分话痨,还老卖关子,哈哈哈。
他提供了两条关于Bo的信息,一个是他和队友相处不来,生日队友没去;一个是撒谎又圆谎。
此外还有一个,就是讲到100美元的故事,透露了德鲁是将100元寄回去,说我赢了超级碗冠军再给我的人,也侧面反映出德鲁这个四分卫的好,为了经理放弃同位置的Bo选择Mack也做了铺垫。
Mack强调让经理看比赛,也让经理发现了他是家庭观念强的人。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经理选了Mack,Bo flop到了第五位都没人选,这短短的时间内,Weaver脑筋极快的用三个二轮秀换来第六顺位,再用第六顺位拿回了三个首轮和一个急需的球员,选了自己需要的球员,以同样的方式对付海鹰的经理简直大快人心。
唯一的bug就是,纽约和克利夫兰挺远的,坐飞机怎么可能半个小时不到就回来……从选秀地曼哈顿到机场都要超过半个小时,直升机也不够时间……
小索尼·韦弗(凯文·科斯特纳饰)作为美国橄榄球联盟中的来自克里夫兰橄榄球队的总经理,每每到赛季中的选秀时刻,都是他与诸多同行斗智斗勇的火热时刻。
如今,又到关键时刻,无论是本队的老板还有挑刺儿的主教练,甚至那些挑剔的球员和球迷,都能给小索尼·韦弗带来不少麻烦。
为了球队的赛季目标,为了自己的事业理想。
韦弗需要不断地权衡自由市场上和处在交易期中的那些有用甚至无用的球星们。
还好,在美女助手艾丽(珍妮弗·加纳饰)的帮助下,韦弗充分利用了自己手头有限的资金,并在选秀大会上成功挑选到了适合自己球队的球员,进而将之打造成联盟中的又一支劲旅。
◎幕后制作 这部由好莱坞老牌硬汉凯文·科斯特纳联手“小本嫂”珍妮弗·加纳共同主演的橄榄球题材新片《选秀之日》,根据NFL橄榄球大联盟的真实故事改编。
从卖相上看,影片颇具一年前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棒球题材励志电影《点球成金》的风范。
很有“东施效颦”的意味儿。
甚至本片剧本曾在好莱坞剧本“黑名单”中榜上有名。
不过,单从电影本身来看,这部由真实事件而来的《选秀之日》还是很具看点的。
或许是体育励志题材近些年的碌碌无为,使得近年来此类型片有转向的苗头。
以往令人热血沸腾的赛场拼搏的劲爆风格,如《挑战星期天》、《最长的一码》等片,渐渐被《点球成金》、《弱点》以及这部《选秀之日》这类着重表现赛场之后的争夺以及情感的抒发。
说是跟风也好,或者是“例行公事”也罢,该片的看点或许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还有就是近年来持续发力的好莱坞老将凯文·科斯特纳的表现了。
从表现“新超人”的热门商业大片《钢铁之躯》到著名小说改编的谍战动作片《一触即发》,再到与吕克·贝松合作的犯罪动作片《三日危情》,凯文·科斯特纳一展老而弥坚的强悍风范。
可谓重现当年的“伴狼英雄”之风范。
如今,在其较为热衷和熟悉的体育类型片中,更可谓轻车熟路。
何况身旁还有本·阿弗莱克的爱妻珍妮弗·加纳的倾情赞助。
另外,好莱坞著名演技派明星、奥斯卡影后艾伦·鲍斯汀也在该片中出演,饰演凯文·科斯特纳的母亲。
片中也不乏几位NFL橄榄球大联盟中现役的球星们的本色出演,其中,德州人跑锋阿里安·福斯特戏份最多。
从看到预告片,就开始期待这部影片。
有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体育片,总是给人很男人的感觉。
剑走偏锋的一部运动题材电影,甚至没有一场完整的体育比赛,看到最后还是会让人血脉喷张。
开头的节奏很慢,慢慢抽丝剥茧交代出主人公的困境:工作上,球队老板想要明星球员,想在选秀日大出风头一次;明星教练,希望选择进攻端球员,充实球队实力;球迷方面,觉得他很冷血,甚至一手炒掉功勋教练(还是他老爸)。
生活上,跟同事的地下情众人皆知,还搞大了对方的肚子,不擅于表达的他却不知如何处理两人的感情;加上父亲的离世,跟母亲因为炒掉父亲所产生的芥蒂……其实他早决定了要选的球员,只是因为老板和教练的不同意见,做了无奈的选择。
好在选秀日就是那么神奇,他通过置换成功满足了三方的需求,打造了理想的球队。
这片子对不熟悉美系联盟的童鞋,在观影过程中可能有些小障碍。
但归根到底,电影如人生,人生就是一个个选择。
接受选择,享受选择,做好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方能不负此生。
140921晚1306
這部作品我看過不下5次,並不是說這是一部有多麼難理解的電影,就像每一部我喜歡的西部電影一樣它的故事非常簡單易懂,但即便你重新再看一次你依然會如第一看的感覺一樣:「這就是世界最頂級製作」。
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對白,每一處節奏變換,每一幅構圖,甚至到每個鏡頭的每一處配色,都是那麼精細講究,或許從學術上講它充其量就是有那麼一點沒必要的分鏡,卻正如某個傳奇演員說過的一句台詞:「但求進步,不求完美」。
而我想說關於這部作品的內涵遠不止電影技術層面上的,當然電影技術也是美國其中一個領先全球的領域,但人,一個團隊、社區、公司甚至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那才是這部電影的精粹,而絕大部分美國以外的觀眾卻沒意識到故事的主角球隊布朗隊雖然完成了如此卓越的選秀工作,但他們往後的成績也沒什麼值得談論。
但那不會阻礙大部分觀眾都會認同這次選秀工作絕對是傑出的,而傑出完成這次工作的原因,是主角對橄欖球的淵博知識嗎?
是他成長在一個橄欖球之家擁有一個橄欖球傳奇教練的父親嗎?
還是他有一個強大的團隊backup嗎?
以上這些都可能是原因,至少在知識分子眼中必定都是以這些方向進行解構。
我想說的是,許多下等人都鸚鵡學舌的說美國的電影經常輸出某種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但牠們真的理解個人英雄主義意味著什麼嗎?!
首先你要有獨立人格才能稱之為個人,其次是英雄背後是伴隨著勇氣、膽量和決斷力,但就如同所有偉大的西部傳奇故事一樣,即便你擁有了上述這一切,要成為英雄?
你還得把命運(or運氣however you call)交託於上帝,所有這些的組成才會誕生英雄。
you see,所謂英雄的出現概率放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低的,退一萬步就當那些下等人所說的「美國電影輸出個人英雄主義」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能把如此低機率出現的事情變成一種主義,你想想美國民間究竟在200多年的歷史上出現了多少個這樣的英雄才能把那變成一種主義?
正如我前面所說,本片主角雖然完成了一次卓越的選秀工作(現實中也的確如此),但布朗隊卻還沒贏得super bowl,在商業體育競技層面上無論他做對了多少事情,沒有冠軍戒指他身上永遠還是背負著失敗的烙印,他的對手可能會當面諧落他,命運也在嘲笑他,他死去的父親、一個傳奇人物也不會榮耀他,但沒人敢質疑他的決心、勇氣和品格,即便美國近代做過很多錯誤的選擇,但在每個環節,這個民族總是能孕育如同片中主角那樣傑出的人,正如他所講:「沒人能把時間停止,但優秀的球員能把時間變慢」,我認為,人的理性及認知局限性會讓人不能每件事都做得正確,但優秀的品格會讓人去做正確的事而不僅僅是把事情做正確,而這種品格更能夠在處理錯誤的選擇or決定時把時間變慢,換取空間讓一切撥亂反正。
A sports action film. I don't think I've ever been so excited and nervous in a sports film, and it is about exactly what I love. Not what happens on the field, but the things off the filed about sport. There is great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it is an emotional roller coaster that you have to take with Sonny. I think the writer for this film is a genius, and knows how to meddle with the feelings of a sports fan. From the worst draft possible, to getting the very most out of it. Have to say though, if I am the owner I would still be pretty pissed at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 why I am New York doing what I am doing.
选秀日 (2014)8.12014 / 美国 / 剧情 运动 / 伊万·雷特曼 / 凯文·科斯特纳 詹妮弗·加纳
你这部电影你不看到最后你都永远不会知道这是真的是厉害,这个经理人真的是厉害,他在最后不单单拿回了以前交易出来的选秀权,还成功交易到适合自己球队的球员,不管怎么样,要是这个事件发生在现实,绝对是一个经典的事件,我觉得经理人他们真的是为球队好,他们拼尽全力为球队选好的球员,这才是体育精神!
注1:本帖主要从橄榄球运动和球队管理层运作的角度出发,所以罗列(吐槽)对象不包括诸如“2014年海鹰刚在Russell Wilson带领下拿了超级碗,为什么会有状元签以及为什么会想选四分卫”、“球队总经理和女下属悄咪咪处对象被HR发现了会被开除”、“Bo Callahan那么多大学队友一个都没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如果人缘真这么差NFL球队管理层都早就应该有所耳闻”、“战术本后面贴百元美钞考验球员这种伎俩用一次还行,怎么可能用好几次”等等。
注2: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The Rewatchables Podcast关于本片的讨论1. 在没有对选秀目标进行详细研究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进行选秀权大交易(3个首轮签换取状元签)打包多个选秀权向上交易,拿到靠前的顺位选取自己心仪的球员,这种情况在北美职业体育选秀中的确时常发生。
例如NFL堪萨斯酋长队在2017年选秀中用当年的首轮27号签、一个三轮签外加2018年的首轮签换得布法罗比尔队的首轮10号签,从而摘下了四分卫Patrick Mahomes——他也成功地带领酋长在三年后拿下超级碗。
用多个首轮选秀权这么重磅的筹码向上交易——一般是球队在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之后确信某名心仪的球员值得花大价钱得到,从而下定决心寻求这种激进的交换。
然而在本片中,主角Sonny,也就是克利夫兰布朗队的总经理在自己的汽车中答应与海鹰队的交易时,显然对于状元签潜在的使用对象Bo Callahan并不十分了解。
他竟然在赌上球队未来的大交易已经完成后,木已成舟的情况下才要下属拿来Callahan的选秀报告,要求球探深入研究录像,以及打电话了解球员的品性——我的天,这么不靠谱的总经理,早就应该拉出去解雇八百回了。
另外,他作为总经理对本队已有的四分卫的状态也几乎一无所知,同样是完成交易后,得知本队四分卫正在刻苦地训练和恢复,状态良好——然后他开始意识到球队可能并不需要一个新的四分卫,开始安抚球员和寻求补救……再拉出去解雇三百回。
当然,对于一开始与海鹰发生的这个大交易,片中交代了一个背景:球队老板要求Sonny“搞点水花”——似乎给这个冒险交易的完成提供了一定的合理性(并没有)。
2. 球队总经理在没有向球队老板汇报和与助手充分讨论的情况下完成这种级别的大交易同样是关于这个交易,Sonny开车开到半路上就匆忙答应下来……虽然这是对于老板“搞点水花”要求的贯彻实施,但在现实中球队经理完成这么重磅的交易(赌上球队未来两年的首轮选秀权)是一定会向老板请示的,先斩后奏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此外,Sonny答应这笔重磅交易前也没有与球队管理层的其他人员进行讨论,甚至连这笔交易对于球队工资结构的影响都不清楚(也是事后才找Ali核实,再次证明Sonny的不靠谱),这种情况也是不现实的。
3. 用砸锅卖铁得到的状元签选一个选秀行情预测为首轮中段的线卫从选秀前Sonny与Vontae Mack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如果Sonny不用7号签摘下Mack,他就极有可能掉到首轮中段(teens),选秀前各路媒体对他的行情预测就在这个区间。
就算Sonny慧眼识珠,发现了Mack的过人之处(其他球探和媒体都错过了),觉得他值得用状元签摘下,现实中也几乎不会有总经理这么操作——更何况这个状元签还是砸锅卖铁赌上球队未来换来的。
一般来说,如果一支球队管理层手握高顺位选秀权,但是在预测顺位较高的球员中并没有自己特别想要的,一般会寻求向下交易,将一个高顺位签换成多个低顺位签(例如片中美洲虎队的操作)。
Sonny倾家荡产换到状元签,然后用状元签选了一个用十几号签就能轻松拿到的球员……怎么说呢,可以竞争一下北美体育史上最愚蠢的操作了。
影片进行到这里,可以把Sonny逐出NFL,永不录用了。
4. 被公认为状元热门的Bo Callahan在选秀当天一路滑落,前六支球队纷纷跳过好吧,我承认2005年Aaron Rodgers也是一路滑到了24位才被包装工选中。
但是当时其实是手握状元签的49人队在Alex Smith和Rodgers之间选择了前者,并且Rodgers在选秀前被普遍看好的程度也远不及本片中的Callahan。
全NFL成绩最差的几个球队,就没一个想选一个状元大热门,公认的"franchise QB"?
5. 海鹰队把刚刚到手的两个首轮签吐了出来,还赔上一个弃踢回攻员,就为了把7号签提升一个顺位影片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海鹰对于Bo Callahan并不是非要不可的态度,并且后来成功地打劫了Sonny。
当然,影片也提供了一个背景,就是海鹰队的部分球迷对于球队的这一操作非常愤怒,导致总经理压力很大。
于是在选秀当天,海鹰队总经理成功取代Sonny,荣膺全NFL最愚蠢的经理。
他用7号签+未来两年布朗队的首轮签+一个水平不错的特勤组回攻员换来了……6号签。
结合之前的交易,也就是说海鹰用状元签+一名球员换得了6号签……合着一个没点我们还搭一个呗。
影片中提供了一个解释,海鹰队用6号签选来了本来用状元签也会选择的Callahan,还省了钱,所以其实没亏。
但是,说实话NFL球队有一百种操作方式省工资,赔上主力球员降低选秀顺位这种操作,大概够全联盟耻笑一阵的。
此外,即使在球迷的压力下,海鹰队在选秀当天也并没有非选Callahan不可的意愿,否则他们应该会早早与包括美洲虎队在内的2-6号签球队接触,寻求交易,这样也轮不到Sonny忽悠美洲虎的菜鸟总经理了(顺便说一句,美洲虎手握6号签,选情稍有意外就自乱阵脚,得到Sonny的报价后立刻答应下来也不再去别处询询价,全NFL第三烂的经理就你了)。
在明知布朗队不想要Callahan的情况下,海鹰做出这种脑残交易,给已然濒临万劫不复的Sonny擦屁股,这怎么看都说不通。
6. Sonny用刚刚拿回来的7号签选了一个……跑卫尽管现实NFL中2017年的Leonard Fournette和2018年的Saquon Barkley都是在高顺位被选中的跑卫,但近年来总体而言NFL球队几乎很少将高顺位签用在跑卫身上——传得准的四分卫不好找,跑得快的跑卫一抓一把,何必用珍贵的高位签选跑卫呢。
Fournette和Barkley在NFL虽有高光表现,但他们遭遇的严重伤病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将高位签投资于跑卫并不明智。
影片中Sonny用7号签选择跑卫Ray Jennings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球队名宿之后。
不过看过Sonny之前的鬼才操作,这也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我们祝他和布朗队在平行宇宙NFL好运吧。
虽然是狗急跳墙但最后还是力挽狂澜,只能说博弈的时候有个狗屎运而已。
但的确是做了很划算的买卖。
1。
优秀的线卫(防守阵容里面的位置)用状元签拿下了,其实也不算坑,现在NFL越来越重视线卫这个位置了。
之前桑得拉阿姨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就讲的线卫。
所以防守整容忽然就加强了。
2。
优秀的跑锋(进攻阵容里面的位置)用7号签拿下了,能力不用说了,光是忠诚度就够让人满意了。
进攻阵容一般有四个很看能力的位置,四分卫,锋卫,跑锋,接球手。
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四分卫和跑锋了。
现在队伍四分卫成长为最佳状态,再加个优秀的新秀跑锋,进攻阵容一下就很具竞争力了。
3。
通过用6号签换7号签,太划算了,3年首轮选秀要回来了,还白白要了个球员回来。
电影里是说此球员是special team里面可以run back的选手,其实这里讲解一下。
NFL球队都有三套阵容,一是进攻阵容,二是防守阵容,三是踢球阵容,special team就是踢球阵容。
比如对方开球,我方在后半场接球后长途奔袭推进;或者我方进攻受阻,只有靠踢球得分的时候,双方基本上都上的是踢球阵容。
综上所述,用3年的2轮签,第1轮就搞定三套阵容的核心选手,并且安抚了成长起来的核心四分卫,这完全是太划算的买卖了。
顺便说一句,对海鸥来说,这买卖做的也不算亏,就是没赚到而已。
bo在7轮拿到,节约了工资帽700万美元,不是个小数目,搭进去一个踢球阵容跑锋,腾出了薪资空间,也不错了。
再怎么说也是个超明星四分卫啊。
至于当了被坑了的黑豹队来说,未来3年,每年前2轮就可以选3个球员,重组计划是肯定可以实施的。
说穿了,今年的赢家是主角,将来谁赢还不好说。
首先明确几点:1.本人系重庆半人马美式橄榄球队队员,我们球队新成立,正在接收新人;2.橄榄球是一项11人的团体运动,每个位置都非常重要,一个在此位置上绝对的巨星可以完全改变局部战局(重点是“局部”)。
局部战局的改变会对比赛走势产生深远影响;3.橄榄球分3组,进攻组、防守组以及特勤组。
进攻组为本方控制球权时向前推进;防守组为本方无球权时阻止对方向本方达阵区推进;特勤组主要工作为攻守转换时特殊的工作,例如电影中提到的“弃踢回攻手”;4.进攻组核心为四分卫(QB),电影中BO,全队进攻大脑;防守组核心为中线卫(MLB),电影中MACK,全队防守组大脑;PS:电影中写到一个细节,BO和MACK同在一个NCAA联盟(BIG TEN)打球,MACK所在的俄亥俄州立大学输给了BO所在的威斯康辛大学,MACK四次擒杀BO,并且因为MACK被罚下场,BO所在的威斯康辛大学甚至直接调整战术,不再额外球员保护BO,决定了最终的胜利,因此SUNNY认定MACK非常重要;5.影片18分43秒时可以看到,MACK和JENNINGS同时作为备选,仍在由教练组讨论;并且MACK也是几乎确定的首轮秀(前32位),所以才会有NFL官方邀请他前往纽约;6.NFL的状元签永远是关注的焦点,但是相对来说,状元签的重要性远不如NBA选秀。
综上所述,在每年选秀日,球队目的是挑选来即可战或潜力巨大的球员,以补充球队的短板。
分析故事发展:1.海鹰认为BO为状元签大热门,同时自身QB也可用,因此寻求交易状元签,准确来讲是寻求交易出BO;PS:实际上海鹰QB就实力来说还是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海鹰在交易状元签后,依然在寻找第七顺位可以签下QB(只是此QB的水平相较于BO略差,未获得全美最佳大学橄榄球运动员奖即海斯曼奖)。
2.海鹰初始交易要求为:海鹰2014年状元签交换布朗2014年+2015第一轮和2016年第三轮;SUNNY拒绝。
3.SUNNY考虑后耍滑头提出:海鹰2014年状元签交换布朗2014年第三轮+2015-2016年第一轮;PS:其实这是开了一张远期支票,如果布朗2014.2015都拿到超级碗,那么海鹰能拿到的2015-2016年的第一轮选秀排位非常差。
但是布朗在2014年的第一轮就拥有了两个高顺位选秀权。
4.海鹰趁火打劫提出:海鹰2014年状元签交换布朗2014-2016年第一轮;5.确认交易;PS:直至交易确认时,SUNNY目标已变更为BO,因为SUNNY认为布莱恩(QB)比较坑,决定听从老板意见,将其换掉。
6.SUNNY到训练基地后发现布莱恩情况不错,并且堪萨斯酋长提出寻求交易布莱恩,让SUNNY觉得布莱恩还不错;影片60分钟时,SUNNY更是发现布莱恩赢下超级碗的野心,因此认为可用PS:这是放弃选择BO的原因之一;7.布法罗比尔提出用2名RB(跑锋)和2015-2016年第一轮交易布朗现有的2014年状元签;PS:如果完成此笔交易,实际布朗使用2014年7号顺位交换了2名已定型的RB,并且SUNNY对此2名RB也不甚满意,因此其决定取消交易;8.SUNNY经多方确认,BO技术优秀,但是无法同队友和谐相处,容易崩溃(单场被MACK擒杀4次),喜欢撒谎(直到选秀倒数时,SUNNY仍在考验BO);同时在看BO的录像,SUNNNY发现MACK非常不错,人品优秀,球技优秀;PS:这是放弃选择BO的原因之二;9.休斯顿德州人打电话向SUNNY了解MACK的情况,SUNNY知道了德州人准备用十五顺位签下MACK,这给了SUNNY紧张感。
因为如果选择BO或者JENNINGS,那么他几乎不可能用第二轮签位拿下MACK;10.最后考验BO后,SUNNY在女友支持下,决定听从自己的内心,海鹰选择MACK,以确保不会错失;11.然后 公羊第二 海豚第三 红雀第四 野马第五 美洲虎第六 海鹰第七2-5看起来因为QB比较不错,都按照原计划执行选秀,12.到了美洲虎发现出现了难题,他们知道了可能BO出现了问题,要么以第六顺位捡个本不是很需要的大碳元QB或者因为不捡元被人骂XX。。。
所以干脆接收了布朗2014-2016第二轮选秀权交换第6顺位;13.随后捏住海鹰经理组想在第七顺位捡便宜的心理,同时以选择BO威胁,强迫海鹰将布朗之前的选秀权交回并附赠了PUTNEY;14.布朗拿回第七顺位选择JENNINGS。
总结一下:布朗用2014年第一轮+第二轮以及2015-2016年第二轮选秀权换回了2014年两名迫切需要的高顺位球员MACK、JENNINGS和海鹰的优秀弃踢回攻手PUTNEY。
同时,工资支出增加。
最最主要的是满足了老板的虚荣心,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美洲虎放弃了2014年六号得到了2014-2016年三个二轮签位,同时避免了高顺位挑选低顺位球员的悲剧。
海鹰不过只是换了一下签位,同时节约了几百万的薪资空间。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布朗找到了需要的即战力,美洲虎换取了未来,海鹰节约了钱。。。
哦对了,海鹰让出了状元签的轰动效应,因为2013-2014赛季,海鹰是超级碗冠军。。。
状元签本就不属于他。
哈哈哈!
THE END
怎么说 比点球成金强多了
虽然看到后面才燃起激情,但是整部来看并不乏味。
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浓缩到一部电影里,前面情节发展缓慢,最后三十分钟惊艳,虽然比不上点球成金,但是也算是精彩十足了
看过
蛮有意思的,做决定不容易。
回顾这笔惊世交易有两个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事件:一、2012年为了交易榜眼签,红皮付出2014年首轮签的代价,但真的到了2014年选秀大会,这个首轮签竟然变成了榜眼签还给了公羊。二、当时公羊正是对布拉德福德非常放心才非常大方地交易掉榜眼签,但布拉德福德却在随后三年除了休息,就是带给公羊无尽的失望。----------------
根本看不懂。
不是喜欢演棒球的吗。
整个电影对不懂橄榄球运动的观众来说很有门槛,也看不出什么激情来。其实就是不要被别人左右想法,如果你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团队,找到能补齐的队员,不要在乎他是否是外界瞩目的,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团队融合。
扣人心弦,虽然很快就料想到结果,但还是很精彩。尤其是最后的结果更有料。
这个故事说明啥,说明我大俄亥俄就是个体育村儿!OSU球场出现好亲切啊
作为球迷再烂也得当安利
麻烦给曼联采购主管推荐一下这部电影
不喜欢
这部影片非常写实,橄榄球选秀关注的人不多,但是类似的NBA选秀应该就有很多人关注。选秀中存在巨大的信息差,精明的经理人可以从中抓住机会营利,最近的比如说2017年选秀凯尔特人手握状元签,但是又想选择预期顺位排第3的塔图姆,于是放风说也想在第一顺位选状元热门富尔兹,于是急于想选中富尔兹且拥有探花签的费城76人与凯尔特人交易,这样一来凯尔特人既选到了原本想选的塔图姆,又拿到了一个明年的高位签,还省下了不少薪资。
胃口吊得超久,但结尾值了
看的特么真来气
卧槽!太太太好看了!
燃~~~~~~~~~~~
完全不懂橄榄球,那些术语以及选秀日。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算了不起。甚至故事结束你大概get到一点这个陌生规则的玩法也没有了不起。了不起的是也会激动会莫名想看这支球队赢…明明自己在此之前一点都没接触过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