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法国喜剧《的士速递》系列(《出租车》),在今年推出了该系列的第四集。
一贯的独特搞笑风格,超炫的急速的士,再加上时尚和特效元素,“T4XI”上映后又刮起了新一轮的“的士热”。
说电影之前,还得先从去年的德国足球世界杯说起,不被看好的法国队在老齐的带领下一路竟杀进了决赛。
虽然最后没有夺冠,老齐还上演了著名的顶人事件,但亚军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在法国又掀起了一股足球热,这股热潮也直接影响了电影。
其实足球的元素早就在第二集中就出现过(当时是法国队在98年的本土举行世界杯上夺冠),开的士的丹尼尔就穿了一件法国队的10号球衣,即便在去拜见岳父大人的时候,也只是在外面再穿上了一件衬衫。
不过在这新的一集里,足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还占了相当部分的内容。
一开始,丹尼尔和他的超级的士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送法国国脚西塞去球场。
西塞现在效力于马赛队(马赛是《的士速递》系列的背景城市),此君近年有些倒霉,世界杯前和中国队的一场热身赛里被郑智踢断了腿,错过了世界杯还养伤大半年,不过现在也算是马赛的当家球星。
电影里球迷非常狂热,为了看他一眼还造成了交通事故。
完成送西塞的任务后,丹尼尔和警察老友艾米里一起去看儿子们的球赛。
丹尼尔的儿子球技不错,不过老吃红牌;艾米里的儿子则在他的过分呵护下,穿着护具带着头盔上场,相当的搞笑。
当然最搞笑的还要数警察局长了,一向讨厌足球的他,最后竟当起了足球教练,不过瘾之余还上场秀球技,来了个倒挂金钩。
警察局长的最后一击,看来是有向周星星的“少林足球”学习过。
而另外除了往自己脚上打麻醉针,局长在抓人的时候竟然还动用了“国产007”的——箱中之神简称“箱神”——的超级武器。
结果由于角度和力度没有调好,局长高高的飞了起来,象“ET”一样在月亮前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
身为监制的吕克贝松,看来不仅对东方的功夫感兴趣,还在电影里用了不少周氏无理头的招数。
以局长为代表的警察先生们,在电影中承担着大部分的笑点。
其实从第一集起,自负的警察就和自负的罪犯一起成了被讽刺和挖苦的对象。
他们自以为是却愚蠢透顶,代表正义和公正却种族歧视、假公济私。
在最新的这一集里,警察们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影片开头,局长就指挥特警们抓了一名正打扫房间的毫无防备的清洁女工,且手段相当“残忍”:用袋子套住后从楼梯上拖下去,撞击楼梯的声音相当“恐怖”(这是我觉得最暴笑的场面)。
接着局长因为西塞的肤色,怀疑他是非法移民。
他的手下则在警局偷偷吸着收缴来的大麻。
而局长常吹嘘自己身手如何了得,每战也身先士卒,结果每次都伤筋动骨,残不忍睹。
此次有备而来,带着重型武器,手持双枪身被弹链,俨然史泰龙再世。
外加飞弹相助,火力强劲,敌我不分,只求一个痛快。
如此反复几次下来,渐渐变的习惯,无能的警察看着也挺可爱。
不仅如此,搞笑的警察甚至有些喧宾夺主,抢了超级的士的风头。
从第三集起,这样的势头就很明显。
搞笑成为中心,此消彼长,的士反倒成了陪衬,不仅表现甚至出场都屈指可数。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忘了影片的题目是“TAXI”(《出租车》),一种风格的延续和扩充,造成的却是影片整体风格的失衡。
也许超级的士无用武之地,是因为在这个系列的前两集中已经用尽了风头。
特别是在几近完美的第二集里,丹尼尔和他的的士贯穿全片,和剧情环环相扣,上演多场好戏。
一开始运送孕妇,和赛车争风。
接着接受意外任务送将军大人也是未来的岳父去机场,成为“降落”机场的不明飞行物。
最后空降巴黎,在街头和日本黑帮的三菱车上演最后的追逐高潮。
经典的横空出世,也意味着后来者的难以逾越和平庸。
于是,说到底是编剧缺乏更新的创意,在剧情和的士身上做不出更多更新的文章,只好用搞笑来凑篇幅。
在新一集里,超级的士仅剩下早已不新鲜的超级速度和超级变装秀。
面对经典,不知编剧是不是想要避其锋芒,另辟悉径。
不过,大量搞笑的背后(个人觉得此集的可笑的地方不少,比第三集好),是简单到弱智的警察抓贼的故事,编剧是真的无能,而不是“无能为力”了。
新的一集《的士速递》,带来了新的“的士”热潮。
但最特色的元素的丧失和剧情的过分简单,也让这个系列的最新一集倍受争议。
这一次久违的回归,是新的开始,还是终结的标志?
如果没有让人信服的新的创意,那还是就此打住,让经典留在记忆里。
没看过一二三,直接看了第四部。
真一般,笑料显得有点弱,除了那辆车还真有型。
看不出是吕克贝松的作品。
也许前几部真的很好看吧,那也应该结束了。
狗尾续貂还不如留个完美的回忆。
taxi4已经没什么意思了,没有多少搞笑的东西,或者说里面的搞笑不适合中国人理解,反正落差比较大,没什么意思!
看完4我深深感到什么叫一世英明毁于一旦想当年我们一堆人围一起看123时个个人仰马翻,一口气看下来都不嫌累,觉得时间过好快.对这个一戳小白发的司机和他的猛车颇有好感.今天看4,基本就没怎么笑过,不停看时间过了好久,还有多久才完.枉费我这些天的期待.乌龙警长还是很乌龙,小警察还是没他老婆厉害,一堆噱头都和上几部差不多,毫无新意.可的士司机和他的新酷车除了装坏人就没怎么用上,飞车镜头都基本上没有,强烈建议电影改名.要是导演学学中文,知道事不过三这词就好了.
这部中的所谓法式幽默看起来有点像90年代的港产低俗搞笑片了,是想搔痒又搔得不到位的感觉。
没主旨,那部让万众期待的标志407,就在最后运输犯人的时候用了一下。
啥跟啥……
的士快递让我们明白了以下事情:法国警察笨的很,出租车可以万能,在办案方面出租车司机>警察,老婆站在面前都可能不认识,汽车还在场中央比赛就可以进行了。
很纳闷,导演安排开始那个比赛及之前的场景是什么意思。
看出来了,拍这个片子的目的很纯:赚钱。
太假﹑太传说。
这一部艾米丽安没回到他永远的家,垃圾桶局长扮丑有点用力过猛结尾明显的恶搞疤面煞星,和上一部全篇恶搞007比起来还是收敛多了第三部史泰龙突然出现然后再无后话,这一部开头球星西塞出场,结尾提了一嘴足球赛,是希望用这段来映衬主角的日常生活充满奇事吗从现在来看,当年的电脑特效拟真还是不足,不知当年的观众会不会有这种感觉
其实这部片子有好几部,印象最深的一直是这一部。
我记得第一次看是快期末时,法语老师放给我们看的。
影片大概讲的是马赛警察局接手转运一个罪大恶极的江洋大盗,却不幸让他逃走了。
坏人逃走后,又开始犯案,最后被再次抓捕。
作为喜剧片,笑点还是很多的。
当然槽点也多,比如,老婆换个发色就不认识了,警察的出租车司机好朋友的办案能力比警察本人还好。
好久没看过这种每5秒钟都会笑一次的电影了不过Taxi拍到4th,已经明显在走下坡路了,原以为这类片子只会拍到最多3th,没想到9年过去,4th也出来了。
出租车司机都老了我发现我开始对电影痴迷之后,看过的法国电影似乎都和Luc Besson有关系,也可能使我看的法国电影太少了,我不太喜欢听法语!
纵使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马赛的警察都很笨,特别是那个乌龙笨蛋警长,有他在,就没好事。
不过他也是最大的笑料,勉强保留它存在吧。
前三集我是连着看的,都忘了具体内容了,只记得飞车。
这一部,却感觉跟tax i这个词差很远,几乎都没飙车!
一直不停的给那个标致镜头,我很讨厌标致这个品牌!
情节都是可以猜到的,看这样的电影就是为了一点笑料,毕竟轻松电影谁不喜欢,天天看深涩的文艺片我也会疯。
那个坏人的那段国标...很搞笑...
虽然很多人对这部电影感到失望,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代表这是一部没有任何观赏价值的电影. 创意的逐渐流失, 是续集电影最常见的弊病, 影迷们通常会抱怨着各种他们在头脑中预想好的电影元素并没有能够在影片中真正实现出来. 这样想完全就是冤枉了我们的导演和编剧同志啦, 尤其是对于这样一部以轻松幽默取胜的电影, 我们更加不必要用如此地带有强烈批判性的目光来省视他, 因为他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观众, 并不需要传递出多么发人深省的道理来. 虽然有许多优秀的续集电影,导演在其中加入了更多新鲜的元素以及更深入的对于人性的探讨内容,比如:异形4,从而使得影片从本质上摆脱了新瓶装旧酒的尴尬,但那毕竟只是少数的经典之做. 而对于这样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来说, 有了依旧搞笑的情节, 有了原封不动的主人公, 有了依旧SB的警察局长,我们还能够要求什么呢? 放轻松一点吧, 这毕竟是一部喜剧, 我想亲爱的BASON看到每一个观众能够带着微笑走出电影院, 那么他的愿望也就达到了吧. don't be serious
cisse
还是去电影院看的,真不值。
没有了Marion Cotillard,吸引力直线下降。虽然不算是狗尾续貂,但也是苟延残喘了。
只剩下开头了。
第四部质量有所下降
喜欢
最后一幕是恶搞帕疯子的《SCAR FACE》么?
比较搞怪,但怎么老有种与时代脱节的古老感呢~
和1.2根本不能比啊
太烂了!一部不如一部
法式幽默更胜法式大餐
弱智
2011-05-05,跑步机上看完,法国人挺搞笑的啊
感谢字幕组的童鞋
煞笔豆瓣还能干点儿事业不!总是丢数据。
好吧,我就是那么俗~!法国的老梗笑料每次都能把我逗得乐个半死~ 哈哈哈哈哈
呵呵
《的士速递》系列有自己固定的节奏,开篇抖个小包袱,然后再讲一个长幅的大故事。但是到了4,前面的小包袱因为像特典的长度,还很完整自然,搞笑也不困难;可是后面就编不下去了。
太搞了
笨且老且丑得一帮破警察。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