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我还真没想到这部动画片会这么有意思。
剧情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是绝对没有拿技术和明星凑数。
虽然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讽刺的是美国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但是今天咱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人看这部电影别有一番滋味。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总觉得有一小撮坏分子在捣乱,破坏美国的经济发展。
于是在麦卡锡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共和排外的热潮。
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要证明自己爱国,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遭殃。
在帕萨迪纳,有个3岁的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
学校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不骂苏联和社会主义就会被解雇,甚至选美小姐都要在获奖感言中都要声明马克思的错误主张。
大量的书籍被焚毁,记录黑名单的册子却在加厚。
不断的有人被传讯和拘禁,社会上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声音的出现,甚至说“我终日都在编写交响乐、演奏会、歌谣,我不是个政治思想家”这样的话都是反动的。
那是一个白色恐怖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的污点。
《霍顿与无名氏》正是写于那个时期。
霍顿是一个在森林里深受小孩子们喜欢的小象,他每天疯疯癫癫,特立独行,做些有意思的事。
但是这让森林的统治者袋鼠夫人非常不喜欢有人这样嚣张。
有一天,霍顿遇到了一粒居住着小人的灰尘,但是别人都不相信那里真的有小人。
本来人们都认为霍顿有些古怪,现在更认为是这样了。
尤其是袋鼠夫人,更是对这只特立独行的小象反感。
她的鼓动让森林里的其他动物也都觉得小象霍顿破坏了和谐。
于此同时,灰尘里的那个世界里的小人国也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市长。
他的特立独行表现在他总是及时的对事情做出判断,而且相信自己的直觉。
而那里的议员们则永远死心眼,总是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最有意思的是当市长主张抵制百周年庆典的时候,议长马上按动了开关,一个玻璃罩遮住了会议现场,所有消息和争论被屏蔽和封锁了,人们处在和谐社会中。
后来市长的意见被否定,有机器强制市长做出笑脸,象征着谈判的公平和成功。
霍顿和市长无名氏都像极了西部片中的牛仔或者骑士片中的骑士,他们逍遥自在的活着,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而且不人云亦云。
他们同情弱者,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却又不失幽默感和童真。
袋鼠夫人和议长们好像是集权统治者,容不下异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武断的利用权力和煽动群众。
小老鼠和无名氏的儿子周周是清醒者,但是他们一般无力抵抗压制和谎言,只是失望的活着,但是他们理解霍顿和无名氏,他们是朋友。
而森林里其他的动物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往往很片面,而且往往被利用。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在做正义的事情,往往做的是最邪恶的。
例如那些小猴甚至要把破坏安定和团结的坏分子霍顿给放油锅里炸了。
虽然这则寓言故事没有《动物庄园》那么有名,但是通过电影这一媒介还是能让更多人看到并读懂,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影片最后,袋鼠夫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们应该都喜欢看到这样的结局。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却往往与之相反,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失望,但是这并不妨碍有些人仍然生气勃勃的活着。
《霍顿与无名氏》应该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吧,平等、自由、博爱、民主、童心……这都是些多么美好的主题。
这些不应该是美国精神的代言词,而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的。
影片中的那些丑陋的一面,似乎都能在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好地方找到呼应,这不能不让人心寒。
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大袋鼠也承认错误,我们的小猴子们、小牛们也都理性的思考问题,允许霍顿这种人的存在,那我们居住的地方该是多么和谐的一片儿森林呀。
当然,也仅仅是些希望而已。
魏晓波2008-5-7于长沙
2008年出品的这部《Horton Hears a Who》着实无趣,可见没有故事的弱智动画切不可看。
全片主旨大约是“坚持自己的真理”、“尊重别人的观点”、“强权造就的服从必会推翻”、“新一代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真理与存在的声音总会出现”……如此这般的主流价值观在生硬无趣的表达方式下不断重复的结果就是死撑着看完却觉得浪费时间。
苏斯博士的作品,改编得不错.说实话很多人欣赏原作的图画书.可我更喜欢这个改编的动画片.霍顿就像个三四岁的小孩子,那时候相信一切都有生命,相信一切都和自己平等,相信半枚葵花籽壳都是自己的朋友.觉得自己和小猫小狗一样,一个冰棒儿,自个咬一口,小狗咬一口.踩到了一个石子,也会问它痛不痛.然后把它装进口袋带回家,不让它无家可归,露宿天涯.在孩子眼中,一尘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以像孩子一样的大象霍顿,如何让人喜爱,它听得见的东西,看得见的东西,别人却听不到也看不到,因为他们都是长大的人了.这让我想起<极地特块>里的小男孩,相信童话,相信圣诞节,让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增加,依旧可以听到悦耳的铃铛声响.童心如何珍贵,长大了想不丢也难,所以,现在如果你还是一个孩子就好好珍藏它吧,如果你已是一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那么就好好保护好孩子的那份天真吧.让它离开的慢点,再慢点.....
《霍顿与无名氏》是一个不错的动画片,讲的是一头名叫霍顿的大象偶然发现一粒尘埃上有一个小世界,于是它千辛万苦把这粒尘埃运送到安全地点,拯救了这个小世界。
看完以后觉得挺不错的,也没深想,后来在豆瓣上闲逛,看到一些影评,才发现敢情这部片子很有来头,它改编自苏斯博士的儿童文学作品,是隐喻五十年代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的。
回过头来一琢磨,好像确实有很多政治隐喻,比如,政府掩盖真相,排斥打击异己分子,集体无意识,愚民教育等等。
然而奇怪的是,在看片子的时候,我完全忽略掉了这些,甚至看到有人说,“强烈的政治隐喻却让我感动得流泪”,我却在想,这不是大惊小怪吗,这种隐喻明喻不是在很多作品里都有吗,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里隐喻的算不上强烈,也算不上深刻有创意。
这个念头突然令我警醒,是什么让我越来越麻木呢,莫非它的隐喻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以至于习以为常,最终完全没反应了。
又或者,类似的隐喻明喻看得太多,最终现实并没有因此改变,让我们集体性冷?
第一个跳出来说国王光屁股的小孩是勇敢的,第一百个跳出来说同样话的小孩就太贫了,大人们肯定说,好了,我们都知道国王光屁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前面已经有99个人嚷嚷了,你就不能说点有创意的?
谎言重复100遍不会变成真理,但重复100遍的谎言会让大家习以为常。
年少无知的时候听崔健的《一块红布》,并不知道他是搞隐喻,后来看乐评才知道,原来他说的是那个,太牛逼了,虽然他的歌很难听,老子也一定要崇拜他。
好几张唱片之后,我却发现老崔基本没什么进步,还在隐喻那个,翻来覆去隐喻那个,于是,我就不爽了,老扯这些事儿贫不贫啊,看来老崔不行了,老了。
再后来,年纪大了一点,我突然理解了老崔,因为他隐喻的那个一直还在那儿,根本不曾改变,只是我们开始人模狗样步入既得利益者的行列,以至于忘记了那个,而对于那个确实应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一直讲到那个不再那个为止。
最重要的是,人家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有这么牛逼的隐喻了,而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在干啥呢,对不起,咱们还有儿童文学作品吗?
我说有点像冰河世纪的开场,原来就是一个工作室出的,^_^大象的各种动作还真有点金凯瑞的味道,比较怪异,^_^想象力以及简单的道理是有的,不过比起皮克斯的动画总觉得缺点什么。。。
动漫电影我看过很多很多,日本动漫都是那种小清新,富有感情的人看很温暖。
美国等西方动漫好多都是奇幻冒险,总动员系列都很不错。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大象霍顿偶然间发现一粒尘该,而且这粒尘埃里面有生命,下面就是为了保护这粒尘埃与袋鼠妈妈的斗争。
其间还有好多其他小动物的角色,都很有趣。
这个故事也在讲述好多道理,对小孩子也很有教育意义。
1、不要相信权利,只有真理才最重要;2、为了追寻真理,要不惜一切,即使受到威胁;3、要有自己的理想,就像乔乔那样,最终会有用武之地;4、一切皆有可能,没有设么不可能;5、孩子总要长大,不能一直躲在襁褓之中我爱这部电影,我爱优秀电影。
霍顿是一只实诚的大象,它为了保护它看到的一个微尘世界,历尽艰辛,也不被其他动物信任和理解。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眼中都有自己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世界构成了这个复杂的社会。
我们不能因为看不到别人眼中的世界便去否认。
同样,不管多卑微的一个人,他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的存在都需要被肯定。。
那朵花里的小世界,承载着霍顿的坚持和善良,对这个世界对每个人我们都多些宽容和尊重。
感谢寂地给我推荐的这部动画片,《霍顿与无名氏》。
讲什么呢?
讲一头大象,有一天在一朵花上发现了一颗灰尘,他听见上面有人说话,于是认定上面生活着人,甚至是很多人。
为了保护这些人,这头大象开始了艰难的跋涉,虽然他看不见。
同时,这颗灰尘上有一个叫做无名氏的小镇子,镇子上所有人都快乐无忧到极点,他们不相信未来会发生灾难,因为过去从未发生过灾难。
只有镇长相信危机在逼近,相信有人能帮助他们,虽然他看不见。
这个故事一下子就把我打动了!
你相信一颗沙子就是一个星球吗?
你相信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吗?
你相信我们所谓伟大的星球,其实也只不过是一颗砂砾,你相信那些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尽管只有你一个人相信?
动画片好玩得要死,(好莱坞的动画片一向如此),又感人得要死,当你看见那朵花堕入一望无际的花海,而那头笨拙的大象坐在那里,在一堆一堆的花里,寻找他的那朵花;当你看见丛林中的人正要审判那只无辜的大象,因为没有人相信他,这时,一颗沙子爆出了尖叫,其实是一个镇子的人在一起大叫:“WE ARE HERE!
WE ARE HERE!
”然后,一个小袋鼠缓缓的说:“我听见了!
”……一个童话,也是一个寓言。
告诉我们这些生活在无名氏小镇上的人,多么沾沾自喜的享受着岌岌可危的幸福。
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无数次的漠视了,那些在发出“我们存在!
”呼喊的生物。
但是,最令我动容的是,这是一个成熟的圆滑的深具技巧遵循规则的美国商业片。
我承认我又不免俗地跑去看动画片了。
尽管我的青春小鸟呈放虎归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趋势,但装嫩的心思却一直很矫情地负隅顽抗中。
这次是《Horton Hears a Who》(荷顿奇遇记)。
故事讲述的是生活在丛林里的大象荷顿,快乐,且缺心眼,是我们生活中典型的老实型好人。
突然有一天,因为那对大大的象耳,他从眼前飞过的尘埃中听到了一声尖叫,发现了这颗尘埃上生活着的小小微观世界。
他把这颗珍贵的尘埃放在一朵红色的花朵上面,为了完成他对尘埃王国的小人们的承诺,他躲避着丛林里老鹰猿猴们的围剿,最终把这个小世界放置在了丛林里最安全的地方--最高峰上宁静的小洞穴里。
电影里大象荷顿的名言是:a person is a person, no matter how small it is。
当老鹰恶作剧地把这朵珍贵的小花扔在了花海里的时候,荷顿眼里满是绝望。
剩下的日子里,他在茫茫花海中一朵花一朵花地寻找,对着每一朵花询问:是你吗?
当丛林里所有的动物都不相信荷顿的尘埃世界,要将这朵花儿毁灭的时候,尘埃王国里的小人们聚在一起,敲着鼓吹着号发出一切声音在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是的,那一刻不禁被小人们的求生欲所打动。
不管多么卑微的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也有他值得被拯救的意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荷顿手上紧握的花,就是一座微型天堂,那里承载着他要实现的目的地,是他需要小心保护的对象。
佛说,万物皆有佛性,不管是谁,道德高尚也好,恶贯满盈也好,心里都住着一尊佛。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需要被肯定的,也有他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因为看不到他们,而忽略他们,也不能因为他们的出身与过去,而否定他们的未来。
这是所谓的人权/droit de l'homme,包含宽容与尊重。
在这个敏感时期,从一部电影联想到这个词汇,的确五味杂陈。
动画片毕竟是动画片,其中的人权简单淳朴,温情脉脉,故事的最后,对立方的分歧,可以因为一块曲奇饼化为乌有。
但现实世界里,隔了多少误解和利益,人权这个词上又背负着多少不同的政治诉求?
道理很简单,道路却不是。
Auguries of InnocenceBy William Blake天真的预示 (英)威廉 布莱克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上,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最近在看苏菲的世界,又在看霍顿与无名氏……发现它有很深的哲学意义。
(1)什么是大?
什么是小?
谁会想到飘落在花上的微小尘埃,住着一个国家的人……谁会相信尘埃之下还有无数的生命。
无名氏们最后大汗出“我们存在”让我想到了哲学中的存在主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一朵苜蓿花上有一颗灰尘, 灰尘上可能存在着生命,他选择了相信 可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不相信 尤其是那只兴风作浪、自以为是的袋鼠 而住在小小灰尘上的那群无名氏们也不会知道 原来在自己的天空外面有比他们大太多太多的生物存在 也许地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也许它如同尘埃一般,也许宇宙很小……宇宙之外还有宇宙……也许我们只是居住在尘埃之中的无名氏,太小了,还没有被霍顿发现……什么是大?
什么是小?
也许你觉得宇宙无限大……但是某天,你突然发现也许宇宙只是一个小盒子,盒子外还有更大的世界……也许,我们现在所看到什么所有的星体,只是无限世界的一粒粒微小的尘埃,而我们只是尘埃中的无名氏……从霍顿与无名氏中,体味世界的渺小,与人心的伟大……(2)我们看不见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可知论霍顿以他明锐洞察力和相信世界无所不有的哲学搬得好奇心发现了尘埃中无名氏的存在……而其他的森林居民都没有发现,可是大家没发现,无名氏就不存在吗?终有一天,大家都见证了无名氏的存在……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没见过行星,没见过河外星系,没见过大海里的稀奇古怪的生物,可是他们一样还是存在,也许无名氏只是作者动画里的存在,也许我们可以觉得他们是虚无的存在……可是谁又能证明他们不存在,不能证明某样事物存在,就说他不存在,这是需要批判的……不知道并不等于不存在。
(3)苏格拉底——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对某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自信满满的人。
大家对霍顿与无名氏里那个骄傲又自大的袋鼠不会陌生……她把自己看做真理,凡是违背她的都要消失。
她不知道无名氏的存在,于是就否认它的存在,而最后证明自己才是愚蠢的存在。
苏格拉底说“最聪明是认识明白自己一无所知得人”。
这又让我们想起苏格拉底之死,他只是在质疑,他只是用他苏格拉底使得反讽教人们如何思考,人们在不明白的情况下,赐他毒酒,于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
他死在了别人的无知中……成就了自己智慧的永恒……
蓝天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立意奇巧,功力糟烂,蓝天工作室的效果也一般般。
一沙一世界?感觉有些沉闷。
大象的确可以跳舞
连动画都开始老俗套了
政治隐喻味道太浓,剧情无亮点
无聊片
不少地方觉得很傻,但挺有意思
2008/07/10@光明
忘记了有没有看完。
微尘上的世界很惊艳。但是太多直白的说教,整一个理工科宅男的抱怨,正直守旧的父亲,掌控一切狠心破坏的母亲,决定规则的老头子们,不要告诉我要做什么,不要叫我笨蛋。P.S那么久以后(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多久)在已看里面看到,「这是什么东西,我真的看过么?」还好写了短评,不然真想不起来
看片的两个小时,我觉得很美好。共产主义万岁。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如果看不到、听不到、感觉不到,就真的不存在了吗?
受不了
剧情太平淡了
可爱热心的霍顿,真挚快乐的大象。
感人的。
对这种廉价简单的主题毫无兴趣。
2008-10-24 BDrip 好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看不下去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