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王的父亲是一个音乐世家的主人 为了一直拥有音乐灵感 和恶魔交易 把自己的儿子变成一个怪物 犬王从小就很喜欢音乐,喜欢舞蹈 但是因为自己丑陋的长相被爸爸忽视 友鱼一家是渔夫 因为偶然捡到了宝物 使他失明 父亲也去世了 两人在偶然中相遇 创造出了新的音乐 从此他们两个在京城有了名 幕府将军,邀请他们来宫里表演 这收到了犬王的父亲的嫉妒 父亲在做恶魔交易要求杀死儿子 但最终被反噬这是一部音乐动漫电影 剧情很弱 看大家的评价都很好 也许这并不太是我的菜
原题: 映画『犬王』湯浅政明監督インタビュー──古典とモダンのあいだの試行錯誤湯浅政明監督の最新作『犬王』が5月28日(土)に公開される。
それに先駆け、湯浅政明監督にインタビューした。
https://www.gqjapan.jp/culture/article/20220528-masaaki-yuasa-intv-1 【翻译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将著名的军记物语【注:又名“战记物语”,日本“物语”的一种,系描写战争或战乱为中心的叙事文学的总称。
】《平家物语》翻译为现代文的小说家古川日出男,创作出了与之相连的新作品《平家物语 犬王卷》。
该故事以活跃于南北朝到室町时期、与世阿弥人气旗鼓相当的能乐师犬王的真实经历为基础,由执导过《别对映像研出手》和《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等代表作品的汤浅政明监督改编为音乐动画电影。
动画与音乐-这部作品的鲜明特点就是载歌载舞的能乐和琵琶法师的讲述。
迄今为止,汤浅监督的作品也给人留下“音”或者说“音乐”的印象,而这部作品引进了“古典艺术”元素,【和以前比】有什么变化吗?
监督:这点上没什么变化。
但是要说有什么和以前都不一样的,就是作为剧中剧插入的歌曲部分篇幅很大。
那并不是单纯的歌曲,而是在讲述故事和自己的经历。
影片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
-故事的焦点是室町时期京都一个猿乐世家生下的异形儿犬王和因平家的诅咒而失明的少年琵琶法师友鱼。
发生了命运般邂逅的两人,通过唱歌与舞蹈建立起了超越友情的关系。
这部电影很新颖的地方在于,把他们像“流行明星”一样去塑造了。
为此,需要在古典和现代之间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错。
监督:这次有关音乐,要进行学习的首先是琵琶。
琵琶监修後藤幸浩先生弹起萨摩琵琶来非常帅气,作品中出现的琵琶乐基本都是後藤先生弹奏的。
不过,严格地说室町时代的琵琶是什么样的我们并不知道。
因此,我是一边与後藤先生讨论一边进行描绘的。
用弓弹奏的像低音大提琴一样的琵琶,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但是从老照片中可以发现,过去是存在这样大型的琵琶的。
-音乐在本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汤浅监督组成搭档的是大友良英。
大友作为噪音音乐和自由爵士乐的即兴演奏音乐家而活跃,同时也由于为电视剧《海女》配乐而广为人知。
监督:我觉得真是让大友先生付出了不少。
把室町时代的音乐变成“摇滚音乐剧”必须要放开了去做。
然而一开始连演奏的画面都没有,可能连想象的空间也没有。
不过,在交流过程中【他】掌握到了要点,最终完成了出色的作品。
关于到底用不用电吉他这一点,也非常让人烦恼。
要用当时不存在的乐器吗?
当时和琵琶监修後藤先生交谈了一下,他说“不也挺好的吗?
”(笑)。
大友先生也是,不是在作品中一下子使用这样的乐器,而是从古典开始,先改变曲调,在舞台上巧妙地插入幻想般的场面,渲染出氛围,所以应该没有那么强的违和感吧。
-担任犬王配音的是乐队女王蜂的主唱avu酱。
据说是由大友作曲,演唱者avu酱本人编曲。
监督:大友先生做出来的曲再由avu酱填词,把舞台效果也考虑进去琢磨演唱方法,炒热气氛。
我觉得最终他们都用很好的方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为角色的“水”-从雨天的沥青路开始,海边、划船的样子、潜入海底的场景……《犬王》中和音乐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水”的描绘方式。
在以前的《心理游戏》和《猫汤》等作品中,汤浅监督对水的讲究就让人有很深的印象。
监督:我觉得水是很好的角色呢。
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不怎么能见到愿意画自然现象的从业者,我当时就考虑着,自己要是能画好自然现象是不是就不愁吃不上饭了(笑)。
自然现象画起来真的很麻烦的。
而且观众们也不会去注意那些地方。
有很多人记住了一开始的套路之后,就一直沿用下去也不再改进了。
大家都喜欢画人物角色,不断在这上面下功夫提升,所以掌握方法更多的就会更强。
-汤浅监督作品中的“水”,不是自然而然的样子,而是加入了创作者的视角,这一点什么时候看都很让人乐在其中。
据说汤浅监督平时就有意识地观察水的运动。
监督:看综艺节目之类的时候,有东西掉下去就“哗啦!
”一下子,那个时候水的形状和运动的方向什么的,如果让我觉得“这可是没见过的类型诶!?
”的话,我就会把它们挨个暂停,然后慢动作播放,边看边分析(笑)。
这样获得新发现之后,慢慢地【作画】会发生进化,产生新鲜的表现形式。
看别人的动画的时候,如果发现好的表现形式也会觉得“是这么画的呀……”。
原作和续写-前文已提过,这部作品以古川日出男的小说《平家物语 犬王卷》为原作。
古川从古典的《平家物语》出发,创造了独立的新故事,写出了这部小说。
换句话说,古川的创作意识到了“继续讲述(原本的故事)”和“由新作者进行改写”这两点。
汤浅监督的《犬王》也让人感觉到是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原作小说进行再创作,具体是怎样的呢。
监督:我自己本身没有打算大刀阔斧地改编原作。
不过,原作是一边信步游走,一边用《平家物语》的语言风格自在前行。
与此相对的,我们必须把它整合成一部电影的篇幅。
为此,要集中于故事核心情节,把它们汇总到一起。
而且,虽然我们知道犬王是实际存在的人物,他的作品却没有流传到现代。
所以原作中没有什么对舞台场面的描写,可舞台场面是这部动画的一大看点。
这一点要通过影像很清楚地传达出来。
-原来如此,如果和原作看起来不同,就是因为影像化调整了“结构”的原因吧。
监督:影片中,设定3场舞台以“节目表演”为中心。
还有像亡灵的设定,犬王父亲的老面具追求的纯洁之物到底是什么,还有为什么犬王失去了重要的东西之后还在继续跳舞……如果看起来和原作不同,我觉得是因为影片强调了这些。
基本上我觉得自己总是忠实于原作的。
-灭亡的平家门族还有友鱼的亡父,这些魂灵和作品中大闹一场的犬王等在世之人之间,看似有明确的区别,实则界限模糊。
抹去生死的界限正是犬王舞台表演的特点。
这让观众心醉神迷的精彩演出,无论是死者还是生者都会为之感动。
【访谈刊载日期:22.05.28】
《犬王》是汤浅政明的第一部“古装片”,讲的是能乐师犬王的故事。
能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将其发扬光大、著书立说的是室町幕府时期的艺术家世阿弥,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传世。
而同时期与之齐名的犬王在史书上只有一个名字,没有任何作品流传。
这个奇怪的现象启发了小说家古川日出男,他脑补了一出大戏,创作了《平家物语:犬王》。
汤浅政明选择这样一部小说改编倒是符合他不走寻常路的气质,一个现代风格的导演要如何呈现传统文化故事也颇让观众期待。
本片在电影界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认可,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并提名了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以及金球奖和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在北京电影节展映的时候也是一票难求。
本片的影像风格保持了汤浅政明一贯的水准,没有比用现代手法来演绎古代作品更能表现主人公犬王的创作力和创新性。
片中犬王的几场演出完全没有遵循能乐的传统,而是做成了大型演唱会的风格。
服装设计、舞台布景、甚至灯光布置放到现实中都能堪称一流,仿佛是汤浅政明将自己的才华投射到了犬王身上。
然而本片在叙事上受到了颇多诟病,皆因故事背景《平家物语》及其背后的源平合战,对日本观众来说都是一段不够熟悉的历史,何况外国人。
所以这部分被一笔带过,以至于造成了一些观影困扰。
我们只需要知道犬王的作品是对平家故事的演绎。
平家是历史上战败的武士家族,当权者是当时战胜方的后代。
犬王的风靡让观众们对平家故事的津津乐道甚至流露出的惋惜之情,这令当权者感到十分不安,于是幕府将军下令修订官方版本的《平家物语》,犬王的作品被禁止演出,这样就完美解释为什么犬王留下的只有名字而没有任何一部创作。
这一想象也是基于历史上足利义满确实指定过《平家物语》的正本。
片中围绕着《平家物语》还有犬王的父亲为了提高艺术成就不惜献祭儿子让其受到诅咒的情节,犬王演绎《平家物语》是为了解除封印。
而犬王的搭档、琵琶师友鱼和他的父亲受命打捞平家遗物,三神器之一的草雉剑,被剑芒所伤而眼盲,父亲身死。
幕府寻找草雉剑是为了证明政权的正当性,友鱼不过是权力斗争的渺小牺牲品。
所以虽然故事的主线是犬王和友鱼的相遇相知,共同创作《平家物语》的一段佳话,但背后却有艺术创作与权力稳固的冲突,以及艺术家选择接受归顺或是负隅顽抗的不同选择这种更深刻的探讨。
汤浅政明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离经叛道不仅在于内容,也在于思想,借着弘扬传统文化之机借古讽今,阴阳怪气得理直气壮。
最后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是音乐不够出彩,用摇滚表现能乐,把琵琶弹成吉他都和故事内核完美契合,但是犬王演唱的三段平家故事都是一个旋律,友鱼演唱的三段犬王宣传曲也是一个旋律,显得有一些单薄。
而且从曲风到形象对华丽摇滚的致敬可能是主创们对翻盘精神的进一步强化,但个人觉得保守了,放开些可能更有机会成为神作。
PS:如果喜欢这个故事看电影就够了,小说虽说给的信息更完善,补全了一些电影中感觉跳跃的地方,但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很感兴趣的话就没什么必要。
再次夸赞汤浅政明的画面表现力,情绪的表达能力太强了!!!
描写友鱼盲人视角的镜头,描写犬王眼中的世界的镜头,还有友有被砍头的那段镜头,真是厉害。
说实话主角完全不能说是好看的,但真的有种奇妙的生命力。
按我的理解,虽然里面涉及了大量的历史和政治内容,但从主角2个人来看,这个应该是一个找回自己和知己的故事。
友鱼随着名字变换自己的身份,从友一,友有,最后回归到自己的名字,为了犬王宁死不屈。
而犬王随着传唱亡灵和自己的故事找回了真正的自己,却又为了友鱼放弃了自己的故事。
怎么说,最后有一个“he”也算是刀下留人了QAQ不过这部电影,可能是里面的摇滚乐过于离谱了,虽然我对流行音乐不是特别懂,但也能听出来明显的MJ和we will we will rock you,鼓点太经典了,就很出戏。
而且中间音乐的部分实在太长了,听起来旋律也没什么区分度,特别容易走神,我光看画面了完全没注意歌词。。。
这点上无法沉浸在电影里有点可惜,除此以外的BGM我却相当喜欢。
上个月,汤浅政明新作《犬王》在北影节上映,我们集体经历了一次「在影院听演唱会」的奇妙体验。
汤浅政明,日漫史上的最强幻觉制造机,才华多到像是端着碗一边走一边洒的动画大师,我们曾多次在播客中讲解他的创作技法。
这次,我们再度解析他的新作《犬王》,看他与团队如何借助飞起的才华,用摇滚乐讲述历史。
欢迎在各大音频平台搜索【铥铥科幻电波】收听!
主播 | 局长、小静、船长、李不撑剧透预警剧透预警剧透预警
汤浅的《犬王》,一个词:胡来。
太胡来了,以至于必须在开场前“警告”观众:后半截就像演唱会,大家可以跟着音乐摇摆,别不好意思。
起初无人在意,音乐动画?
都看过。
但即便是阅片无数的北影节观众,也在古代歌手用“we will rock you”的节奏领掌时发出爆笑——这样的动画,应该在武道馆播放!
汤浅再一次探索动画和电影的表达边界,令人想起汤浅参与过的1992年剧场版动画《樱桃小丸子:我喜欢的歌》。
故事演到一半,毫无预兆地插入昭和流行金曲,画面离开现实,小丸子骑着幻想中的怪兽飞入星空......这样怪到起飞的音乐动画,在汤浅早期创作生涯就埋下了种子。
这段是汤浅老师参与的著名音乐剧《耶稣基督万世巨星》曾把严肃的宗教题材和前卫的摇滚音乐联系起来,让耶稣化身摇滚明星唱出自己的事迹。
《犬王》有点像动画版《耶稣基督万世巨星》。
把严肃悲凉、日本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跟日本当代的偶像文化、摇滚音乐结合起来,太“冒犯”了,太“挑衅”了。
他怎么敢!
但他真的做到了。
01、历史的巨大空间「即便强大而有才华的人,也可能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
但ta的努力总会被人注意到,以某种方式传承和铭记」汤浅证明说,这就是本片的主旨。
《犬王》改编自古川日出男的小说《平家物语:犬王篇》,讲述日本室町时代天生外貌畸形的能乐艺者犬王与遭受诅咒失明的琵琶法师友鱼,两者在纷乱时代的动人友谊。
《平家物语》是日本信浓前司行长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3世纪初。
全书讲述1156年-1185年,以平清盛为首的平氏家族与源氏家族两大武士集团大战的经过。
有人将《平家物语》喻为日本的《三国》,因其着眼于历史轮回与世事无常,开篇语很美:祗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沙罗双树花失色,盛者必衰如沧桑指的是,佛寺的钟声在诉说世事无常,艳丽的花也有凋谢的时候。
去年热播的TV动画《平家物语》也是汤浅证明的动画工作室「科学猴子」制作,讲述平安末期,平家政权由盛而衰,源家取而代之,家族王权兴衰更替的过程。
结合那部动画,更能感受到《平家物语》的基调:当历史的剧变来临,《平家物语》会聚焦于“一个个繁华散尽时痛失珍爱之物的人。
这是《平家物语》最吸引人的底色。
”
《平家物语》充满悲剧般的宿命感,但是汤浅证明给悲剧平添了一抹亮色,诉说打破命运的勇气。
他从史书文献的夹缝里,找到了一位寂寂无名、鲜有记载的能乐师——犬王。
犬王是谁?
据说能乐起源与室町时代的世阿弥,他汇总并创造了现代意义的能乐——一种戴着面具,最早用于悼念源平合战中战士亡魂的音乐。
史料中,犬王是同一时代比世阿弥更为出名的表演艺术家,不知为何却没有留下作品。
历史留下了想象空间,汤浅开始舞蹈。
他希望我们记住淹没在时代烟尘里的人。
片中,犬王和友鱼死去后,他们的故事被遗忘,但他们的灵魂一直徘徊在日本街头,唱着当年的歌谣,600年来不肯散去。
本应被击垮的人播撒着向上的生命力,本应被忘却的歌余音绕梁。
犬王,便是击破命运之人。
02、闪闪发光的友谊犬王和有鱼的经典友谊模式,让人想起松本大洋的《乒乓》和《恶童》。
在《恶童》里,小白是小黑的英雄。
在《乒乓》里,阿扁是月本诚的英雄。
两个孤独的孩子,一个是光源,另一个被照亮,《犬王》也是这样的故事。
汤浅将犬王描述为“经历苦难但闪闪发光的人” ,生而为怪物,被父母抛弃,与野狗为伍,捡剩饭吃,遭人唾弃......这样的角色在日漫里分分钟黑化,以自身不幸为由向世界复仇,犬王却穿上花衣,带起铃铛,奔跑起舞,从不作恶,最多掀开面具开开玩笑。
犬王周遭洋溢的快乐诉说着一个真理:消解苦难比忍受苦难需要更大的力量。
他是万世巨星,光辉灿烂,像迈克尔·杰克逊般在舞台上播撒能量,让人大喊三声:英雄参上!
友鱼就是那个被光芒照亮的孩子。
从小瞎了眼睛,命运悲惨,父亲告诫他“你要复仇”,但认识犬王后,友鱼的世界有了一道光,忘掉了悲惨,也忘记了仇恨。
然而,命运在此时落下闸门,他俩的演艺事业在如日中天之时戛然而止,一人暴死,一人被困宫中,两人不复相见。
当犬王被告知两人无法再见,胸脯起伏了一会便归于平静,我们从未看到他面具下的表情,直到600年后,现代日本,在他们相遇的那座桥上,有鱼的亡魂在孤零零弹琴,犬王声音响起:「我找了600年,终于找到你了。
」
原著中,他们的友谊也克制而浪漫。
足利义满将军统一了《平家物语》,禁止友鱼歌唱犬王的故事,友鱼生气抵抗,唱了三天三夜,被足利义满杀死。
多年后,犬王也去世了。
他去世时,天边升起紫云,犬王本要乘着紫云和众多菩萨一起往生,却突然说,我要回去一趟,那边还有个家伙还没能成佛,被束缚着,他是友有,不,是友一,不,是友鱼。
他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们要相互解开诅咒,最后,我们要这么说,你看,那是光。
饰演犬王和友鱼的,是日本著名艺人 AVU chan 和 森山未来。
AVU chan(アヴちゃん)是女王蜂乐队的主唱,据说是平家后代,性别未知,年龄未知,如同现代犬王。
森山未来是日本影视、舞蹈演员,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用舞踏表达对疫情中逝去生命的哀思。
动画中,犬王用三首歌《腕冢》《鲸》《龙中将》表达了对平家亡魂的悼念,很可能就参考了森山未来的舞踏:“舞踏是拼命站立起来的尸体”。
除了声优,汤浅政明还调动了种种天才手法刻画这对友人——视觉:动画最大限度表现了盲人如何“看见”。
友鱼用听觉和触觉感知世界,比如竹筒里晃动的米,叽叽喳喳扑食的麻雀,铭牌上文字的笔画。
在友鱼“眼中”,犬王是一团模糊的、手舞足早的光芒。
节奏:原著行文短促流畅,极具音乐感,挑导演功力,擅长改编话痨小说的汤浅将原文的“奔跑感”完美呈现了出来。
动作设计:在犬王身上,汤浅再次展现了他对“肢体”的迷恋,仅用一只手赋予了角色极大魅力。
结论就是,汤浅政明在《犬王》里再次挥洒了不可思议的才华。
疫情以来,这是我们看过最有才华的动画电影之一。
他用摇滚这种代表力量和火光的音乐讲述历史,太不可思议。
有些人的才华是强大到让你自卑,汤浅则是刚刚好点燃你的中二之魂。
希望各位无论如何,都能在小屏幕或大银幕上看一次《犬王》。
它音乐击打人心,舞步不可思议,还有一份燃烧、绵延的友谊。
原题: 「濁らずにエネルギッシュに生きる」湯浅政明監督&アヴちゃんが告白、『犬王』が教えてくれたことhttps://moviewalker.jp/news/article/1085933/【翻译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起用avu酱做犬王声优的理由是什么呢?
汤浅:当时没能完全定下来犬王和友鱼的人物特点,请什么类型的人来配音才好也一直确定不下来。
和担任角色原案的松本大洋先生来回交换意见,正迷茫于如何创作犬王和友鱼的时候,浮现出了“犬王和友鱼分别让avu酱和森山未来出演吧”【的想法】。
两人都是精力充沛型的表演家,我当时考虑着,与其绞尽脑汁思考角色的方向性,不如先让avu酱和森山先生加入,随之把犬王和友鱼这两个角色确定下来。
-也就是说,本片的犬王和友鱼是有了avu酱和森山先生的存在才诞生的角色。
汤浅:是这样的。
犬王和友鱼身上有着“年轻气盛,精力十足地活着”这样的要素,同时“作为表演者的话语和生存姿态”对我来说也是必要的。
avu酱和森山先生是具有这些特质的人,后来越来越觉得他们两人和犬王友鱼非常像。
正是有了他们两人注入的真实感和存在感,作品才进一步提升了。
avu酱:哇,开心!
- avu酱是怎么接受犬王这份工作的呢?
avu酱:以前在汤浅监督的《恶魔人:哭泣之子》这部作品中,担任过魔王泽农这个角色的配音。
被拜托说“请发出临死前的惨叫”,然后就“呀啊——!
”地大叫了一声,这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配音的经验。
发出了让人几乎觉得“嗓子好真是太好了”一般的叫喊声(笑)。
《恶魔人》是我3岁左右第一次接触的作品,称得上是我记忆深处的原初体验,我非常喜欢。
也是因为有这种因素,《恶魔人:哭泣之子》可以说是我引以为豪的作品。
它成为了这次的契机,一开始说让我做双主演之一的时候我真是吓了一跳。
日本国内顶尖级别的阵容做出的作品,让我来主演!
-确实,这会让人很惊讶呢。
avu酱:我向来不自觉地离经叛道一般地生活,如果到了现场努力融入,结果却放不开手脚去做了可怎么办,到时候还能做好自己吗……当时有着这些不安的想法。
不过听说了本片中饰演我的伙伴的居然是森山未来氏!
我和未来氏是老乡,关系也很好,这是自从《桃花期》以来,时隔10年的共演。
听说未来氏说了“如果avu酱出演的话,我也一定要答应”,我特别开心,之前的不安也一下子都打消了。
马上去书店买来古川日出男先生的原作读了起来,逐渐感觉自己放开去做应该可以演好犬王这个角色。
-从avu酱扮演的犬王身上,能感受到满溢而出的跃动感。
配音现场是什么感觉呢?
汤浅:avu酱在《恶魔人:哭泣之子》里面稍微出演了一下,而这次她是主演台词量也比较多。
她能做到什么程度这一点当时我多少有些担心,但是到了现场一看,她本人是一副气势十足的样子(笑)。
我一下就明白她能做得来了,也安心了。
而且到了唱歌的部分,可以说是大显身手吧。
发挥出了超出期待的力量,不断地往前推进。
也总感到,这个人果然不能被条条框框约束住。
让他们放开去做,就会充满生命力。
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我期待的效果是能实现的。
-请讲讲avu酱具有压倒性表现力的场景吧。
汤浅:avu酱的音域很广,能瞬间切换角色的年龄。
音响监督木村絵理子女士拜托她“用这种感觉试试”,她一下就能切换过去。
最初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犬王小时候的声音。
能发出这么有精神的儿童声线真让人吃惊。
avu酱:我想着开篇的犬王是不是很有童稚感呢,就想着是(用高亢活泼的声线)“我是犬王哦!
都让开——!
”这种感觉。
但是绘理子女士跟我交流的过程中,提到考虑和未来氏扮演的友鱼之间的平衡,要注意稍微不同一些。
需要稍微变声期一点的感觉。
因为有绘理子女士在旁边指导,配音工作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听了刚才的台词演示,avu酱真的是瞬间就能从低音切换到高音呀。
avu酱:我自己没有想切换的想法。
我觉得人会通过断定“自己就是这样”,从而维持自我。
人们往往比起“能做的事”,更倾向于去看“做不到的事”,比起“要做的事”,更倾向于选择“做不了的事”。
我身上的这种束缚机制大概是坏了(笑)。
它就保持坏了的样子,让我走到了今天。
总有人喜欢说“我啊,就是这种人”,但我不是很明白我自己(笑)。
我知道的就是,自己是个很有生命力的人。
-正如您说的那样,如果觉得“自己也就到此为止了”从而放弃,判断说“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那么可能也只能在那有限的范围里生活了。
avu酱的这种生命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avu酱:我呀,我一直觉得是很坦诚的,就做好的事情。
人是拿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生活的,有人把颜料全部混合后,它们就变浑浊、变成黑紫色了。
但是把它们作为光收集起来的话,我觉得又会变成纯白色【译注:挠头,不是很好理解这句话,我的理解是,avu酱的意思是不是说,每个人持有的那些色彩并不是要被混合成一团的,而是要作为光源好好地珍惜利用】。
我是想着“绝对不要浑浊”而活的,这点和犬王也一样。
在出淤泥而不染的充满活力地生存的犬王身上,我特别能感受到共鸣。
汤浅:像这样听avu酱讲述,我真的感到选角太合适了。
“绝不浑浊”也是本片的主题之一。
就像刚才avu酱说的,人生在世,自己来做决定的事情很多,被别人决定的事也有。
犬王是完全不会在意这些东西的人。
因此他能不断向前进。
我觉得犬王和友鱼就是在这一面上产生了共鸣,从而解放了自我的2个人。
-汤浅监督的作品总是有着惊人的创意和想象力。
感觉在超越极限这一点上,汤浅监督和犬王也是共通的。
汤浅:但是我也有精神上腐朽的时候呢(苦笑)。
avu酱:我看到监督失落的样子了!
很让人担心!
汤浅:让你感到担心了(笑)。
那种时候触碰到犬王,不知道怎么就感觉特别好。
是说憧憬呢,还是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呢,会想要成为犬王一样的人。
事后想想负面情绪大抵都没什么用,不如像犬王那样勇往直前。
avu酱:我觉得把悲观也收入囊中,将它冲破后看到的那份乐观更加强大。
我非常喜欢汤浅监督的作品。
集合那么多的人只为创作出一部作品,我觉得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
但是最近从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那里受到了很多热切的感想,就觉得汤浅监督果然很厉害呀!
-把动画和歌舞融合在一起,是汤浅监督作品的一大魅力。
本片是以室町时代被舞台的歌舞动画,最终的成片活力十足。
对监督您来说里面有什么新的挑战吗?
汤浅:音乐的创作方面非常特殊。
其实我觉得先创作音乐,再配合着创作出故事和画面是最好的,但这部电影的印象很难具体用语言来传达。
负责音乐的大友良英先生也说“没有画面不太明白啊”,而我这边也是“没有音乐就画不出来啊”的状态(苦笑)。
没有曲要怎么制作电影?
可不突破这个障碍就没办法继续往前走了,想象着乐曲的样子“这里应该这么唱,那里应该那么弹”,这样做出了画面,大友先生再从这里开始作曲。
avu酱和森山先生献唱后,再配合着修改画面,做法非常复杂,但感觉很好。
不断试错,像做加法一样变得越来越热闹,画面和乐曲都呈现出来了。
-犬王用前所未闻的舞台表演让人们心醉神迷。
avu酱作为表演者,有从犬王那里得到什么力量吗?
avu酱:得到了很多。
和未来氏一起给角色带来了强烈的生命力,这一点很开心,能让我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也很开心。
对我来说和犬王的相遇应当称得上是如命运一般具有冲击性,也让我觉得自己也想变成这样。
作为憧憬着犬王的人,会考虑“那我今后要怎么做呢?
”,果然必须要攻克这个问题。
我还停留在抉择舍弃什么不舍弃什么的状态,所以还不想结束和犬王一起的旅程。
接下来还有很多想从他那里获得的答案。
汤浅:我从心情上是感觉回到了初心。
当然不是要抛弃一直以来积累的东西,这次从avu酱和其他参与了本片的人那里获得了很多感想和力量,也学到了很多。
再一次体会到了,感受着大家的力量而创作作品是很重要的。
【访谈刊载时间22.5.27】
我是看了1955年的《新平家物语》之后,又接着看了2021年的动画《平家物语》。
最后,搜索到这么一部电影的。
我还下了2012年的电视剧《平清盛》,不过还没有来得及看。
因为这部《犬王》打着《平家物语》的旗号,所以,本着趁热打铁的意思,想把日本这段历史再熟悉一下,于是就下了这部《犬王》。
电影一开始,确实动画风格别具一格,尤其是看到友鱼和爸爸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那把剑。
我觉得好戏要开始了。
毕竟,刚刚看完动画片《平家物语》,最后就是平时子抱着8岁的天皇,连着天皇登基的三神器,一起沉入海中的。
接着,神器刀光一闪,友鱼爸爸被砍为两段,友鱼眼睛被刺瞎。
这些,我都能接受。
尤其是友鱼成了瞎子,碰到一群瞎子,然后加入一个瞎子的团体,这些其实跟日本历史也有很大的关联。
比如,日本电影《孤苦盲女阿玲》(1977)就是讲日本女盲人的弹唱故事的。
这时候,我觉得可能要开始讲友鱼从一个贫穷的海边少年,成长为一代琵琶法师的过程了。
可是,没想到,突然出来一个怪物一样的东西。
长长的手臂,跟狗抢食吃。。。
然后跳舞,长出双脚。。。。
这是打算走「玄幻」电影的套路了吗?
毕竟,电影里出现了友鱼跟成为鬼怪精灵的爸爸的对话的情节,嗯,大概是个鬼故事吧。。
不过,这跟我想看的《平家物语》的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接着,友鱼与怪物在桥头突然相遇了。
然后,友鱼给怪物弹琵琶,怪物高兴了,跑了。
接着,俩人就突然成了朋友。
精灵爸爸跟友鱼告别,然后怪物突然就莫名其貌的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平家战死的那些武士的冤魂。。。
然后还能听到这些冤魂讲话。。。
接着,就是电影给我的最大震撼了。。。。
友鱼开始在桥头,穿着日本特有的「兜裆布」,唱现代摇滚!!!
并且,一直唱,一直唱,友鱼唱完了,,,怪物又开始唱。
这时候,怪物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犬王」,然后也是一直唱,还都不是日本风格的音乐。。。
前面的复仇啊,,玄幻啊。。。
等等的风格的猜疑,现在全变成了现代演唱会!!
我从这里,就没好好看下去了。。。。。
因为,从现在开始,后面摇滚演唱会了。。。。
赶紧点开豆瓣看影评。。。
原来这个电影的导演叫汤浅政明(1965年3月16日—),据说非常有名。
我是一点都没听说这人啊。
看简历,似乎跟《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有关。
不过,有一部电影《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2017)似乎也是他导演的。
我以前看过,查了一下豆瓣,我给的评论是两颗星,看来,这导演的风格跟我不合哈。。
豆瓣上的观影人数3.3万,也不算少了。
分数到了7.9分。
影评大部分都是4星以上。。
我是真不明白哈。。。
可能是我落伍了吧。。。
或者,这个电影本身就很小众,是给喜欢这个导演,或者喜欢这些歌剧的人看的。。。
这个电影,只是接了《平家物语》的这个壳子,在讲别的东西。。。
在70和80年代,有一个音乐运动因模糊了性别表达的界限而引以为豪,它被称为华丽摇滚——在整个80年代被称为华丽金属——像David Bowie,Queen,Kiss以及Twisted Sister等乐队因将华丽、中性的风格与他们的音乐结合而闻名。
这种风格被视为一种反叛,一种与60年代的革命性摇滚保持距离的方式,它引入了一种堕落和虚无的声音,并表现了具有性别流动性的外表。
这也是我们在2021年的动画电影《犬王》中看到的东西。
这并不足以为奇,因为这部片子主要的关注点就是随着社会与人民的进步,传统如何被打破和改变。
片子的主角是犬王和友魚二人,他们的使命是在幕府的许可之外讲述平家武士的故事,他们也想要打破前人留下的诅咒。
在他们演出的过程中,他们采用了类似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华丽摇滚的音乐和表演风格。
我们尤其通过友魚看到了他的时尚,他化妆,穿着传统的女性服装,并留着长发。
然而,有多种方式去解读本片中的性别表达。
第一种与摇滚、金属和戏剧性的根源有关。
这些是传统上公开玩弄外表和审美的领域,从业者通常将其作为表演的一部分。
虽然某些类型的音乐和戏剧根植于典型的性别呈现,以迎合特定市场,但摇滚和金属通常不是如此,这些流派是关于反叛的,它们是关于「反抗掌权者」(sticking it to the man) 的。
在一个对男性或女性有非常具体的外貌期望的社会中,一个基本的反叛行为就是不去遵循那些期望,并自由地表达自己,这有关于背离传统,并拥抱不同的未来。
这就是片中犬王和友魚所做的事情。
起初他们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都需要满足某种社会期望。
对于友魚来说,他需要满足对琵琶法师的期望,需要演奏经过幕府许可的故事。
他被告知需要穿着朴素并且剃光头。
对于犬王来说,他需要保持低调。
他不是能剧舞者,由于他的身体缺陷,他不应该被人们看到,他总是戴着面具来隐藏自己的脸。
两个男孩都被要求隐藏自己,按着他人设定的规矩行事。
他们摆脱这些期望,获得自由,其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们采用的外貌。
当他们组建自己的团队时,他们开始用一种更加华丽抢眼的方式进行打扮,他们化妆,使用有趣的发型,穿着来自不同美学风格的衣服。
这个视角不太注重性别表达作为性别认同的延伸,而更多地将其看作是一种表达和反叛的行为。
犬王和友魚以这种方式来呈现他们的表演,是对华丽摇滚文化和革命精神的一种致敬。
第二种在本片中观察性别表达的方式与性别认同本身有关。
支持这种观点的事实是,在片中配音犬王的Avu-chan,认为自己是非二元性别者。
友魚在片中被描绘成一个离经叛道者;他的前老师指责他的外貌像「游女」(日本古代的妓女) ,那些掌握权力的人厌恶他,因为他打破了被设定好的界限。
虽然人们对他感到反感,但他们仍然喜欢友魚的表演,他们只是反对他的性别表达。
最终,故事在幕府政府的暴力执法中达到高潮,友魚仍然拒绝服从,他不会停止传颂那些被时间遗忘的武士的故事,也不会把自己的外貌变回为一个寻常的琵琶法师。
对一些观众来说,这是社会对待非规范性别的一个例子,友魚因为敢于与众不同,而遭受了那些甚至不想尝试理解他的人的暴行。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个故事也是他们终于被允许尝试自己的外貌时所感受到的喜悦的一个例子。
友魚更喜欢他兼具男女两性特征的外表,他的性别表达与他的艺术以及他的存在深深地交织在一起,而这种自我发现的旅程也是很多人可以感到共鸣的。
性别表达只是电影中另一项需要反抗的不公正规范。
犬王保持着男性气质的在场,没有违反这项规范,但友魚却因违反了社会规范而受到了迫害。
电影的结局将这两种解释联系在一起。
无论将这部电影看作是反叛的故事还是性别认同的故事,它都使用了性别表达来传递自己的核心信息。
每个人都有自我发现和被听取的权利。
犬王和友魚只是想讲述无声之人的故事,在他们的表演中,他们也找到了自我。
原文: Inu-Oh and the Magic of Gender Expression
上午看到《深焦》的一篇推送,说《犬王》是汤浅政明近几年最好的作品,说汤浅政明是和宫崎骏齐名的日本动画大师,就买了下午的票去看了。
看了才知道,原来是这种我很少看到的古典画风,非常的日式古典,或者说像浮世绘画风吧,很舒服。
在电影的一开始,情节的进行中,一直有不明生物在旁边大喊,还作出似乎是怨怒的表情,一开始不明所以,后来才知道是冤死的鬼魂在犬王和友鱼身边环绕,迟迟不肯散去,因为他们只有被人记得才会愿意离开去往天堂,这让人想到《寻梦环游记》的主题,“只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记得自己了,那才是真的死了”。
关于孤独,关于友情。
一个长着张怪脸只能以面具示人和一根怪异的长手臂,热爱跳舞却被身为首领的父亲禁止训练禁止公开上舞台,还被诅咒要他死,爱好是沿街狂奔用怪脸吓唬别人;一个是失去父亲的孤苦无依的瞎子,但是弹得一手好琵琶。
这无疑是天生的最佳组合。
当他们在路上相遇,犬王摘下面具想吓唬友鱼,友鱼却说你摘下面具了吗,因为他是瞎子所以看不到不会被吓到,犬王愣住了。
当他们见识了彼此出神入化的琵琶技艺和舞蹈之后,真的成为了最佳组合。
当两人的表演在将军面前大获成功后,犬王成为了将军身边的红人,却被告知不可以再和弹奏正本没有的平家故事的友鱼来往,否则友鱼就会被杀死,犬王毕恭毕敬地磕头大笑,好的划清界限。
所以当六百年后,他们再相遇在霓虹灯照耀的现代街头,他们是怎样一种心情啊?
年少相识,彼此懂得,所有的语言都化作手中翻飞的琴弦和脚下热情的舞步,六百年啊,终于找到你了。
关于仇恨,关于报偿。
首领为了得到想要的音乐将犬王献给了魔鬼,这也就是犬王身体怪异的原因,却无法阻挡犬王的才华横溢,向魔鬼请求杀死犬王,魔鬼当然无法容许背叛自己的人,将首领杀死,而原本预计会在演出结束时亮出可怕面容而遭祸的犬王却在摘下面具的那一刻,还原成了完全正常的面容,这是仇恨和反噬和报偿的因果相交。
关于存在,关于自我。
从坛之浦的海边少年友鱼,到琵琶师傅身边的小徒弟友一,再到创立友有座的友有,他经历了不甘、挣扎和重新建立自我。
他说“友有”是“有我”的有,就像那些不愿离开的鬼魂他们希望还能有人记得他们,存在的尊严。
他做到了。
每个人都会大致有这样的三个名字吧,携带者出生长大气息的少年,到学业事业中的社会人,到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谁的自我。
六百年前一滴清凉的雨水,在音乐声和舞步中落下的樱花花瓣,师兄挡下的那一剑,所有的所有,在六百年后的相遇中成为了一丝了然的笑。
那就,再舞一曲吧。
前几天给妹子看我写的影评,她客气的称赞了一下说应该去写书评,我哈哈,谬赞了,我写的东西主观且情绪化,说具体点,我写的并不是是男人就应该做的300件事,或是专业影评人的盖棺定论式的游戏评测一类的东西,我会在影评里提出问题,并且我不知道答案,这叫什么影评嘛,哈哈。
还有就是是人写的东西,肯定都是主观且片面的,除非是写论文,但是背景和前言也是略主观的吧,所以还是,那句,圈子不同,不要硬融。
写这些,因为看到短评有人说想把给差评的人都沙了,哈哈,害怕,先叠甲减伤。
上豆瓣才知道是汤浅政明的片子,这,毕竟我看四叠半都是十年前了吧,好怀念,给个四星友情价?
想想还是算了哈哈,人也不需要这个。
一星和三星的区别,在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个我懒得百度,感觉查证会很麻烦,所以就打个三星先,一星待定。
什么情况会是一星呢?
即这部片子如果,在某方面,是为了弘扬日本传统文化,即能乐的话,那它就只配一星。
首先,我不是狂热的日本摇滚乐爱好者,仅限于,能听,比如那个去地狱摇滚的电影,笑。
所以,我来看这片子,是奔着看古代日本音乐和舞蹈长什么样来的,结果,你给我整了个这??
其一,我不知道用现代摇滚乐和现代舞美技术吊打600年前的古人有什么可骄傲的?
很厉害吗?
很恶心。
其二,尤其是后面,大高跟长头发,彩妆,坦胸漏乳,唉,你算了,直接乳钉脐钉都整上算了。
有意思吗?
我到底在看什么啊。
另外,和这部电影无关,就想起短评有人说要看竹林七贤rapper了,这好笑吗?
不好笑谢谢。
我且不说亵渎之类词意比较重的词,改编不是乱编总有吧。
古典乐可以流传几百年并且继续流传下去,摇滚乐能火几年?
尤其是这种地下摇滚?
十年?
二十年?
除了什么种种阴谋论啊,年轻人讨厌的那种高大上的理由啊,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就是,还不足够好听?
还有,关于文化入侵的事其实随便搜搜好多年前就有人在说这些了,别说什么都扯zz,你自己搞杂糅,却不承认艺术和社会,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不撕裂吗?
上一个要搞大锅烩的灯塔,现在都快打起来了,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分裂成50个小灯塔。
所以就把什么嬉皮士啊,西海岸啊,文化糟粕少捡一点好吧,多支持下汉服,唐装,笑。
另外我应该算混沌守序?
小圈子的人,要有小圈子的自觉,圈地自萌就行了,别非去碰瓷主流,主流挺好的。
所以我讨厌e绅士那次所谓的保留萝莉控本子事件,自己关起门看就行了,变态也有活着的权利,我也是变态,但是没点自觉,以此为荣,就恶心了啊。
所以综上,所有的差评,都来自于与预期期望的巨大差异,不会有杠精开始了吧:“人家也没说这是古典故事,你自作多情怪谁。
”唉,动漫圈的,少沾点饭圈风气哈。
除去音乐,整部电影的另一个灵魂,舞蹈,不好意思,就更奇怪了。
除了最后一幕的现代舞还算可以,前面那些是什么?
街舞?
600年前人人都是街舞高手??
而且最后一幕的现代舞,怎么说呢,我想起有个节目,金星老师给的评价吧?
更像是体操,笑。
汤浅政明拍歌舞片,没请舞蹈老师吗?
哈哈。
至于被另一部分人吹的,反叛精神之类的,唉,这不是日本擅长的东西啊。
日本就像香港一样,思想太小啦,拍黑社会的怎么拍战争片?
拍物哀的怎么拍时代变迁?
浪客剑心就是顶峰了吧,接下来,银魂?
又不是没看过秦颂,一模一样的题材,秦颂五星,这片三星顶天了吧?
所以无论整体,还是歌舞,非常小,且平庸的一部片,当然汤浅的美术除外,毕竟看家的本事,丢不了。
符合豆瓣对动漫类的一贯包容程度,毕竟小众,打分大多都是特定群体粉丝,居然还能顶到7.9。
6.9吧,顶天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