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这部电影给了很好的答案,教育可以是多元化的,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人们把教育当成去学校上学,去上各种补习班,考试的分数,等等,好像教育是别人的工作。
教育的对象是谁?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是不是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这些问题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可以找到答案,孩子不是别人的,对吧!
纪录片真实的情感流露,精彩的剪辑,让人看起来格外放松。
喜欢辛巴这个男孩儿,勇敢而坚强,在自然中长大的孩子内心充满力量。
喜欢辛巴爸爸的教育态度。
“探险,不是为了征服哪一座山或哪一条河,而是带给我们内心的成长,更好的生活。
”喜欢那位野生动物摄影师,价值传播深入人心。
孩子和小伙伴们看得津津有味,全程投入,影片结束之后还在热烈讨论辛巴去的那些地方,在辛巴的成长中,他们也得到成长。
是一部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电影。
每一个人,都配得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美好的向往。
因为疫情一推再推,终于要上映了[庆祝]每个镜头都是他们真实走过的岁月,心之所向目之所及,皆是山川湖海宇宙星辰💙好羡慕感受着世间万物长大的小辛巴,我也想去看北极熊[哇]你以为小小的孩子只是无知稚子,可是他却一直都说我可以,我可以自己走,我可以,我要继续。
他闪闪发光的眼睛里永远是美好的世界万象,对一切未知抱有好奇,对一切困难付诸勇气,你看我们这些自诩披荆斩棘的成年人,有时还不如小小孩童。
小辛巴说:“只是心里害怕,做起来没事的。
”嗯,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也要这么勇敢勇往直前。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喜欢特种兵式旅行?
自己是真的没有想到会在这部片子里找到答案。
被推荐的时候,没有太多想法,既然是写着全世界,不出去旅行,看看世界纪录片也好啊。
打开的时候发现,是一对父母陪着孩子在世界旅行,在自然的大学里成长的记录,真好,有这样子的父母真好,一路上,都没有去抱怨,一直在鼓励孩子。
有用的要学,那没有用的呢?
传统的中式教育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尽整些有用没用的。
就像自己,很喜欢很多东西,然后就会被说,你这个学了有什么用,你这个考了有什么用。
那我喜欢不行么,我觉得我要去学习,算不算是个理由,学习东西,难道还要理由么,为什么不能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就因为没有用么?!
记得苏格拉底曾经被人嘲笑过说,你们这些哲学家,眼睛都长天上,除了每天思考,还创造什么价值了!
苏格拉底笑着对那个嘲笑他的人说,对,因为有了思考,整个人类才会进步。
其实哲学家,特别是会思考的哲学家真的非常的重要。
世界并不是全部都是物质的,父母这么说的,也许是因为金字塔的顶端的资源才会很丰裕吧,可是,为什么要非要认为底端的资源就不丰腴呢,那不是要看在什么赛道拼蛮。
少有人走的路,收获的概率才是最大的吧。
有用,没用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那些没用的在以后就用不上呢?
谁也不是上帝视觉是不是!
实名羡慕,哪怕是特种兵式旅游挺羡慕这个辛巴小朋友的,他走过了很多普通人都没有走过的国家。
3岁开始跨国旅行,北极圈看熊、土耳其的热气球,有部电影,讲气象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坐热气球测量高空的温湿度还有气候变化的;去了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红茶喝过,真的好好喝的,非常的滑润;来到南极看企鹅;穿过亚马逊的河流,抓鱼钓鱼,在丛林里学习丛林法则;马丘比丘、马斯怀亚,讲真,地球仪有,还没找到在哪里;坐上了南极探险船,坐南极探险船自己知道需要预约好久好久的;去了老挝,格鲁吉亚,爬了雪山,踏了青藏高原,撸过可可西里。
真的实名羡慕的不得了。
自然的大学里,学到了什么?
登山中学会坚持喜欢自然,喜欢自然的大学。
在片子里,辛巴爬雪山,几次想放弃,爸爸把选择权给了辛巴自己,要么我们可以很舒服的回头,要么我们就坚持到底,登顶以后,和妈妈妹妹一起视频。
辛巴选择了坚持登顶,半路又想放弃了,爸爸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啊。
你自己选的就要坚持下去,哪怕打碎了牙齿也要坚持和着血吞下去。
因为是自己选的路,曾经选择过,就不要后悔。
人生没有什么后悔药可以吃,每个NPC在一瞬间都有选择,即便是随机的选择,也是你自己选的,既然选了,就要吃了选择的果,这大概就是因果,起念之间皆为人愿,不管你是小孩还是大人。
走过绝望谷,哭就哭吧,哭不可耻。
登顶结束后,爸爸问辛巴,你觉得什么是坚持?
辛巴说,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完成你的那个目标,你要是突然间放弃的话,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了。
拍摄野生动物学会耐心辛巴去了青藏高原,去找师父拍藏狐。
师父是野生动物摄影师。
其实有时候觉得,小时候看蚂蚁也能看一天,也挺有意思的。
在野外,没有耐心,几乎拍不到小动物,要预判小动物的预判,像一个猎人一样追踪它们的踪迹。
不是一丁点的耐心就可以做到的,也可能你会空手而归,蹲了几天毫无收获,还能坚持么,会放弃么。
拍摄藏狐也需要翻山越岭,更加需要耐心,也要有接受什么也没有得到的失落和现实。
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耐心。
在生死漂流间,找寻生命的意义在漂流的时候,发现几个有意义的地方。
对于漂流印象还是很深刻,因为看到过有的地方因为汛期漂流,然后看着视频里的人,明明有十几秒的时间,可以跑回岸上,却原地不动了,他们太轻视大自然的力量了,滚滚的泥水就冲了下来,把人卷了进去,做人一定要有常识,在大自然的面前。
辛巴为了真实的漂流,和老爸一起做了很多次的演练。
在漂流的过程中,发生翻船的概率很高,父母为了让孩子实际模拟演练,在不同的天气,各种情况下,尽可能的去准备练习,以防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不会慌,有心理准备。
这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不管是有孩子还是没有孩子的。
未来是不确定性的,但是可以抓住确定性的东西,比如要去漂流,至少要掌握需要看下天气吧,要会游泳吧,如果自己翻船了,要怎么做,辛巴老爸就给辛巴倒计时,8秒钟,辛巴就自己从水里爬上了船上,要掌握下划桨的力度和角度,同时,对水流流向要注意吧,体能训练要有吧,身体的抵抗能力要强吧。
在不断反复练习中,掌握了救生自己的技能。
而不是把孩子保护的好好的,什么事情都不让做,恩,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说,你小孩,别想七个八个的,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就是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巴拉拉。
再对比下,辛巴的父母呢,知道自己不会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尽可能的教会他自己处理一切的本领。
遇到翻船没有关系,我们会游泳,我们可以自己从水里爬上船,我们可以根据水流的力道来顺水而行,我们练习过很多次。
所以即便在真实的场景中,辛巴真的落水了,老爸看着哦说他跟上来了,都远远的喊着,老爸马就去救你,其实面部表情出卖了自己,很担心,但是对辛巴又有信心。
看着辛巴自己先克服困难,能到什么程度,然后去救。
其实,很多父母缺乏一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做好的心理素质,也许这可能是一种你做不好就依赖父母的反向依赖心理,但充分的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好的能力,这种相信,可能会更重要些,这些都是一个一个能够收到人生经验的点,这些点,一旦跨越,就会在人生的试卷上,踩点拿分,这比试卷上的冰冷的分数,更加的重要。
爸爸又问辛巴,你觉得什么是勇敢?
辛巴说,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知道害怕,仍然坚持去做那件事情的人。
漂流叔叔和辛巴唠嗑,说,其实生活真的很简单,探险的目的,不是去征服某个雪山,也不是去征服某个河流,而是在这么多次不断探险中,知道自己内心的成长,通过这些探险活动,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丰富。
别说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了,很多人,连出门探险的勇气都没有。
从漂流回来以后,辛巴看着妹妹、妈妈哭了。
他思念家人了。
探险,会让你知道有那些事情是最有意义的,这大概就是探险的意义。
旅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旅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回到原来的生活中。
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现在 “特种兵式旅行”,那么受欢迎的原因。
在旅行中挑战自己的极限,去体验去的那座城市的风格和烟火气息,也是为了让自己回来的时候,能够变得更好。
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记录片,但是自己也收获很多。
谢谢推荐,学到耐心、坚持和生命的意义。
虽然只是几个字,却要用一生去践行、书写。
人生有耐心、坚持、深知自己生命的意义,足以。
陪你在全世界长大,值得跟孩子一起看的一部电影。
“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心里很害怕,但还是会去做。
”“旅行的意义是更好地回到我们原本的生活里,并明白生活里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
”“走得慢一点没关系,只要不要停不来。
”……爱与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啊,看完电影儿子说他终于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了,做一名探险家,也想去哈巴雪山、想去抓鳄鱼、想去很多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梦想很大,最后他决定周五放学早点完成作业,周末去爬个杭州相对具有挑战性的山也是小小的进步哦!
记得很早有个朋友告诉我,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也决定不了什么时候离开世界,唯一能决定的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这段时间,怎么去活着。
毕业后发现最近20年过得特别快,一晃已经要毕业30年了,越到后面越快,十年一晃就过去。
可能是时间过得太单调,每天每月做着同样的工作,眼看就退休,好可怕。
看了辛巴的纪录片,很想自己再重新活一次,能够活得更精彩一些。
看到老极一家的旅行在不同地方,很多人说是需要钱,是炫富,可是我觉得勇气是比钱更珍贵的,这是我最佩服辛巴爸爸和妈妈的。
路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光是想想可能就放弃了。
可是国外旅行那段影片中没有煽情,只有亲情和爱在镜头背后流动。
回到国内,爬雪山那段,我之前看过,可这次是完整看完,整个过程都想替辛巴放弃,直到最后90米,到了雪山顶,辛巴和妈妈的视频时,我哭了。
应该是那份坚持终于有了回报吧。
漂流有点小惊心,八九岁的小朋友,一个人扔到水里去,救生筏离着有几十米远。
被浪头打翻好久才被救上来时,第一句话却是"我的彩虹糖呢?
"。
影片中辛巴总是在这种落难的时候,突然蹦出一两句搞笑的话。
比如爬雪山中途想放弃,问爸爸“如果我现在回去,明天还要再来吗?
”,让平时感觉很乏味的纪录片,有种酸中带甜的感觉,不知不觉看到了最后,却意犹未尽。
🎦陪你在全世界长大 把自己养一遍,最近经常会看到这个话题,有时候也会在深夜的梦境中为自己编写一段完美的背景,做幻想国度勇敢的骑士。
今天看完这部影片以后,我开始认真的想,我该怎么带回一个崭新的自己。
男孩辛巴的父母酷爱旅游,他们坚信路程的踏实感比平常日子的流逝更有意义,所以在辛巴三岁的时候,一家三口踏上了世界的旅途。
辛巴的梦想是去看北极熊,极地从一个词汇概念变成路途的一部分,小辛巴如愿到了洁白的梦境国度,可是他们并没有遇到北极熊,又一天,爸爸穿着北极熊的服装和小辛巴见面,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假的,他的父母也知道这个北极熊并不是真的,可是孩子还不懂,他只明白在自己漫长的旅途过后,确实有一个北极熊在等着自己。
这种梦想成真的满足感现在看来或许已经有些可笑,年岁的增加让梦想看起来像一种空想,可是在童年的眼中,这就像是晕船时透过舷窗看到的一轮日出,在大海的波澜壮阔中,让人惊叹。
一家三口去热带雨林中寻找食人鱼,看见小小的金色鱼却有很强的咬合力,穿梭在茂盛的丛林中虽然有蚊虫叮咬,却没有阻挡一颗想要前行的心。
在旅途当中,辛巴有了一个小妹妹,妈妈和妹妹没有继续跟着辛巴一起去云南的雪山,分别,这是旅途中常有的事,正是因为思念和牵挂,才让出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爬雪山的过程当中,由于高原反应,辛巴很想放弃,从三个小时,六个小时到三十分钟,他成功登顶了,爸爸就像一个朋友,鼓励他,最后登顶的时候,他很激动的哭了,都说爬山是考验一个人最好的方式,辛巴登上的不仅是自己坚持到底的一座高海拔雪山,更是这一路的成长历程,父母选择让他在全世界的途中长大,他也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这个世界。
这样的人生实在值得让人羡慕,远行和出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实在太奢侈了,一次任性的休息,仿佛都是天上触不可及的星星,太远了。
但是我想我并不羡慕他,我没有小辛巴的胆量和坚持,在雪山路程的第一个小时我可能就会放弃,绝望坡总是有存在的理由,但是幸好我还有时间可以重新成长,去追寻我的全世界。
好伟大的纪录片陪你到世界之巅 你一句想我便带你到 我想辛巴未来回忆童年热泪盈眶 作为十八岁女生看完真的很羡慕环游世界感受自然 自然学校中爸爸教会了很多彼此鼓励“走得慢一点没关系 只要不要停下来”“勇敢是什么 是心里很害怕 但害怕完之后还是会坚持去做” “没关系 今年爬不上去不要紧 明年再来 反正山一直在那儿”见到冰川和海豹的时候爸爸对小辛巴说:“你很幸福 也很幸运!
”虽然辛巴中头奖见识山海奇异童年可能是我们这一生难有机会交手 但现在我们意外看到了这部如此温热 美好 壮阔 也算是因此拥有了幸运与幸福的时间 我也想去行动但目前做不到这份最好教育的珍贵纪录传达给我们了不 不止私人化 食人鱼和鳄鱼也有小巧可爱的 热气球真的好美五颜六色 有你在的地方便是家 坚持爬山到终点 漂流落水辛巴好勇敢啊 妈妈也很厉害希望未来我也能这般 明明就坐火车都晕坐船义无反顾提前吃药 论现实金钱也是前提旅行家爸爸所赋予继承权 小辛巴夏冬一身北面 摄像机礼物 未来我不知道我和宝宝父亲能尽所能言传身教给你怎样时代启蒙的童年但我们不会缺席!
旅行最终意义就是要更好的回归我们原来的生活中(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不假。
父母不光是孩子值得信赖的监护人、遮风挡雨的守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下的社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课外班一窝蜂,大量占据着孩子的碎片时间,已然成为一种常态。
而影片《陪你在全世界长大》则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遵从孩子的天性,从爱与成长的角度出发,带着孩子游览万水千山,走遍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在旅行中体会长大的快乐、学到战胜困难的勇气……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辛巴一家人,他们称得上是全世界最特立独行的一家人。
父母带着辛巴,横跨南北两极,挑战高原雪山,比拼长距离漂流,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一望无际的南极,他们一家近距离观赏企鹅;皑皑白雪覆盖的北极,他们惬意地泡着温泉,看北极熊在雪地上玩耍;亚马逊丛林中,他们趁着夜色,像“鳄鱼先生”一样与鳄鱼为伍,甚至还对食人鱼发起了美食挑战……一幕幕旅途中的场景,既新奇又刺激,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辛巴一家并不是简单的旅游,而是在旅行之中,将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
父子俩攀爬西藏的高海拔雪山,不光要早早起床,每天还要走上十几个小时,对辛巴的体力和精力来说都是考验;爸爸带辛巴长距离的漂流,同样充满着艰辛,除了与选手比拼外,还要与天气和水流作斗争。
辛巴就像邻家的小男孩一样,面对着艰难险阻,也会气馁和失落,也会在困难面前不知所措,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但在父母的陪伴下,在鼓励与喝彩声中,辛巴还是鼓起勇气,完成了一项项超越自我的壮举。
辛巴的故事,也给我们的家长朋友以启示,孩子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软弱,他们的适应能力与成长速度更是超乎想象。
隔着大银幕也看得出来,辛巴的父母,在培养辛巴的过程中,传递出不同于一般家庭的教育理念。
既不是简单地鸡娃,也是不粗暴地应试教育,而是主张开拓孩子的眼界,而旅行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既释放了孩子求知的天性,又让孩子在旅途中体会成长的快乐,称得上是一举多得。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真正能做到的又能有多少。
辛巴一家人的行为,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在教育孩子的层面,进行了全新且有益的尝试。
就像影片里说的那样:“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完以后还去坚持做那件事。
”
这几年,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观念,都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家长如此,孩子如此,教育理念更是如此。
还在为教育孩子而愁眉不展的家长,以及为应试教育忙得颠三倒四的家长;还在题山题海里奋斗的孩子,或是在各种补习班中挣扎的孩子。
不妨尝试像辛巴一家人一样,换个思路、换种活法或是换种方式,你会发现教育孩子其实没那么难,世界原本也是如此美妙。
《陪你在全世界长大》全片信息量极大,不光记录了辛巴的成长历程,更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父子情、母子情、兄妹情和家庭亲情,以及孩子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的抉择。
整部影片耗时8年之久,才拍摄完成,称得上是一部诚意十足的作品。
11月11号,家长朋友不妨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影院,去体验这段非比寻常的成长之旅,去找寻一次久违的亲情。
感觉更像是一个成长Vlog 人活在社会里 很好的一件事情 就是可以看到生活的诸多可能性 原来真的有人在这样生活 原来真的有人在自然里长大 虽然这部片子只能呈现出极小一部分的正向的内容 但能够让人意识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 生活的另一面 就足够了我并不反对 带孩子旅行 让孩子学在途中 只是常有疑惑 在孩童时期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在旅途中能给予孩子什么 在教室里又能给予孩子什么每每看到这类的片子 都会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反复反复地想生命可敬又可畏 不管你划了多少次艇 不管你有多少经验 大自然始终是大自然 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在看到辛巴翻船掉入水中 然后费力翻腾顺水而下的时候 眼泪就下来了 就如他的名字“辛巴” 从一个在雪山上会因为腿疼、冷而想放弃的小男孩 慢慢长成一个 他说“我想要漂流 还想试试翻船”能找到自己想要做什么 且咬牙去做的大男孩 我以为被捞起来的他会掉眼泪 没想到第一时间找彩虹糖 哈哈哈 而成长就是这样了 作为父母 在支持孩子的决定时 又要支撑着他 即便自己担心也要装作淡定平静地样子 给孩子加油鼓气 教会他沉着地平静地面对一切 作为孩子 大胆的尝试 大胆的想 大胆的做 大胆的哭 给自己无限的可能 成为辛巴
曾经的我 19岁自己独自出发 走在旅途中 所见 所思 所学 所得都很意外且惊喜但日常生活中 没有吸引人的吗其实不是的 只是时间麻痹了我们 让我们对日常产生了“日复一日”的疲倦感旅途中并不是所有都是新鲜的 并不是所有都是快乐的它只是让你更明显的感受到时间 感受到平日忽略的自己正如片中所言旅行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更好的回到原来的生活中人都是活在一日一日的时间里 我们所见的旅途 是他人的日常而我们的日常 何尝不是游人的旅途
有趣的父母,好的教养,健全的人格。
太酷了
虽然但是,这不是电影,要放视频网站玩我可能都不会点开
这样的家庭生活真是令人羡慕,现在这个经济形势下,都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样的生活水平。
前面挺好,因为孩子还小,本身就有意思。后面长大了,孩子没那么可控了,于是当爸的各种凹剧情和金句OS,失去了本来最珍贵的东西。噱头大,本来可以拍的更好。
父子之旅把“妈妈”隐身了差评扣分挺酷的一家人 自己努力想实现的梦想 人家小孩3岁就开始体验了 看看别人的生活模式
自由啊
不值票价,就是日常生活记录,虽然上山下水的。什么中心都没有,一盘散沙。果然游遍千山万水,没有真正感悟,也就那么回事。不如跟着葡萄牙百年前的诗人在第八大洲幻想了。
经济实力固然很重要,但是创意也很重要。里面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扮成北极熊,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去北极,但是又有多少父母愿意扮成北极熊。兴许这才是这部纪录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永远热爱生活,为生活创造乐趣。
大型vlog
拍攝和剪輯不錯,出乎意料,值得鼓勵。不過還是看得出畫面和價值觀是有一些劇本在的,也有很多導演作為父親的私心在。尤其是在見到導演本人聽聞其談吐之後。
“如果你在家里 永远不知道大海有多大”
无感。
好多年前就知道老极带辛巴环游世界,但是这片子今天才看,确实就是一个大型环游世界vlog,我以前在想孩子那么小去看所谓大世界,对于孩子真的会有很正面的影响嘛?后来又想其实任何事情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正面或者负面一定会同时存在,就看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凡事总有取舍,各有利弊,所以尽力去做,尽力去让正面价值最大化就好了。
不能自主选择且不能重来的,最好审慎对待
更像vlog 两星的电影➕一星的羡慕
见到冰川和海豹的时候,爸爸对小辛巴说:你很幸福,也很幸运!虽然辛巴爬过的山淌过的河拥有过的奇特童年,这一生我都难有机会去体验,但至少今天选择坐在电影院里,意外地看到这部选无可选的纪录片居然如此壮阔、美好、窝心,也算是因此而拥有了幸运与幸福的时间。也许在这样的日子里,任何珍贵的家庭影像,也都不再是纯私人的爱与记录了。
为着这份真实的冒险精神和勇敢的魄力,也必须给五星。我也是很热爱冒险的人,没能在小时候有那个条件,长大后的每一次冒险都只能靠自己。但虽迟必到。未来,还要继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很多暖暖积极的小点。
有欢笑,有感动,5岁孩子就可以爬那么高的雪山,感觉平日我们低估了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