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有冲动给电视剧写评论。
在我看这个电视剧最吸引人的就是情义吧以男主为例子吧梅贤祖和舅老爷傻憨有哥们兄弟情谊,对大太太,二太太,凤娘都挺孝顺听话,可是作为少爷吧,一心想当土匪不好好学医有点不走正路,估计他爹得气他好多年。
和王小红算是从冤家开始吧,后来成朋友到相互爱慕,顺理成章,这也是情义吧。
梅贤祖为救牡丹不管是出于男人的诺言,还是什么其他,也说明他重情义,其实那会他已经变心了,只不过说了要救牡丹就一定要救,还好编剧让牡丹也变心了,要不多尴尬啊。
至于黑龙山上的土匪,那更是所谓的结拜弟兄的情义了,够男人,够豪爽,而且这帮土匪在大义面前都站队队伍了。
这个角色挺有意思,开始的时候觉得是个纨绔子弟,后来发现是嘴皮子溜但心地善良的那种,再后来爱上王小红,就脱胎换骨啦,不过他倒是实现愿望了,占山为王,后来直接当县长了,在野党变成执政党了,哈哈哈。
我很佩服编剧写了这么多正面形象,共产党就不说了,其他除了大太太为了揭二太太的八卦丑闻,三太太生了个野种,还是个特懂事听话招人喜欢的小孩(我当时觉得编剧把二少爷写死了好可怜,不过他要是活着也不对,还是死了吧,替父试药也算是孝子啊1),这些顶多是家庭内部矛盾,对外梅家都是好人,土匪也是一群英雄,还有那个未见真身的白大帅,包庇的是共匪啊,二太太,别动不动就表妹表妹的,您表哥可是军阀,估计可能暗指白崇禧吧,百姓也都是敢做敢言,都不是小市民啊。
就马荣一个坏蛋,他这个坏蛋头子领了一帮走狗,谁都不待见,当然还有省城来的贪官污吏也是反面形象。
其他人都太光辉了,即使二太太杀了人也让人觉得有情可原,感觉编剧让正面形象们都太有人性太有情可原了,怎么不可面对的情况都能顺势化解,感觉有点yy。
开始的时候看这个电视剧觉得笑点很多,尤其是梅贤祖一出来,气氛就变了,可是演着演着往悲上转了,为了突出在民族大义面前舍弃个人情感为所谓信仰做出奉献,这一点其实是工农红军最光辉闪耀的特点,可是觉得表现得略显牵强。
最后一集法场其实是全剧情感的至高点和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可是我感觉拉拉姐hold不住啊,好多镜头点我都笑了,咋看咋觉得像杜拉拉,还别说,梅贤祖和王伟倒是也有点神似,哈哈哈!
至于演技我觉得明显老演员们功力深厚啊!
男主和舅老爷二人很有喜感,至于女主,我只想说有的时候看就是民国杜拉拉啊。。
总的说来这个剧还值得一看,撇开民族大义善恶是非不谈,就编剧要表达的人和人之间的情义二字就值得学习啊,人生在世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有情有义就很满足啦!
PS:有个地理常识很明显有待考察,湖南张家界有个天门山口,可是玉屏在贵州,还是说玉屏那还有个天门山口?
四股力量在《红娘子》里纠葛交互,推演出一系列故事和高潮。
军阀,马戎算是刘威这两年最亮眼的角色了,人如其名,戎马一生,虽是邪恶势力代表,却浑身是戏,让人又爱又恨。
时而上窜下跳,时而呆滞卖萌。
大结局时广场上的群情激奋,马戎却在呵斥部下:“混蛋,拿着枪对着老百姓干什么?
”信息量蛮大。
豪绅,杨志刚的大少爷真是量身定做、又跳出他原有窠臼,他要好好感谢老哥郭靖宇,给了他那么多主角当。
舞蹈演员出身的他,在职业演员面前有种突兀,好在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突兀,又是恰恰有种特别风格。
清瘦的他适合塑造倔强的性子,在此基础上,本剧中的他又增添了活泼跳脱的元素,顿时让这个角色充满张力。
豪绅梯队中,巨兴茂依旧那么亮眼,史可稳得住场面、能重彩渲染、也能细腻勾勒。
土匪,略有遗憾,土匪大哥空有欧式男子的面部轮廓,却缺乏霸气,土匪大姐也是在旧套路中来来回回。
土匪穿梭于山林中、县城口,只是略显生硬地给故事黏上些豪杰风味。
红军,完全退到后面了,浅浅的犹如底色。
任由其他势力你来我往,甘当潜流翻江倒海。
把土匪推上前隔住军阀,撺掇豪绅跟军阀翻脸,最后关键时刻在城外轰几炮,完成逆转大结局的使命。
作为主角的王珞丹,厚道的说也算完成了任务,只是我总对她哭泣时发达的法令肌耿耿于怀。
把一个充满机会的主角,演绎成穿针引线的过客,也是遗憾。
因此,把各项人物按站队横向分解,无非四种势力。
循着角色分类,不难看出许多其他作品的影子,豪绅队列中充斥着民国家族戏中妻妾争斗的影子,土匪的戏份完全跟柳云龙等剧目类似,红军部分更是若有似无,到是唯一贯穿始终的小恶人马戎具有点特色。
当然,也不能就这样简单地论断。
许多优秀的复杂体,恰恰是由简单老套的元素、用奇巧的结构拼搭而成。
这就要考水平了。
至少后半段有好几处戏剧冲突中,几股势力的交锋还是既可信又精彩的。
抽象地说,军阀是旧有秩序维护者,土匪看似是反抗者,却也是即成均衡状态的维持者,豪绅居于其中,左右逢源,闷声发财。
偏偏出了个红军,“造谣惑众”(马戎语),许下更美丽的明天,把均衡打破,拉吃太平饭的人下水,一顿乱煮,烟消云散后,独自笑傲而去,是为传奇。
《红娘子》再一次凸显了导演郭靖宇的执导风格。
他的戏有这么一个特点,他明明拍的是一部特别主旋律的题材,但却让观众看得很虐心。
虽然台词当中也有偶发性的革命式的豪言壮语,但符合时下观众观看乐趣的内容依然占据上风。
能够做到这一点说实话挺不容易的。
而我看了该剧的全部47集,一集没舍得落下,对于我来说也挺不容易的。
我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我看的时候发现该剧有《铁梨花》+《将军》的影子,若再外延一些的话还掺杂了《番号》+《雪狼谷》的感觉。
该剧基本做到了既有某些品质较好的影视剧的影子,又不完全山寨,既让人看得酣畅淋漓,又把主题正义给讴歌了,方方面面都体现了郭靖宇在操刀此类题材方面的成熟化和品牌化。
《红娘子》从大的方面概括就是宅门+江湖+革命+传奇。
有了宅门就有了家族的兴衰,有了江湖就有了风雨,有了革命就有了主题上的正义性,有了传奇就有了王小红、梅贤祖穿梭于革命与土匪、宅门与江湖的恩怨情仇。
将原本单一的题材、类型元素集合在一部电视剧当中,虐心是在所难免的。
一般说来,一些宫廷戏重点玩虐心,但伴随着不少宫廷戏在制作方面的粗糙,在剧情方面的不严谨,在演员表演方面的不深入,使得此类题材剧的一些核心元素在《红娘子》这种红色大戏当中大放异彩,且使得该剧比很多宫廷剧还要虐心。
《红娘子》用了一大批郭靖宇常用的演员,这些演员在《铁梨花》、《将军》等戏当中都有上佳的表现。
而在这部戏中,恰恰是这帮老熟人,甚至是一些戏份并不少的黄金配角,为该剧增色不少。
比如刘威饰演的马戎,我觉得这是他最近几年演得最出彩的一个角色,在我眼里甚至超过了巍子在《铁梨花》中表演;还有史可饰演的二太太瑞芳,王绘春饰演的梅乙鹤,宗平饰演的王福,孔维饰演的三太太,杨昆饰演的凤姐,黑子饰演的黑木蛟等等,一群好演员把该剧的漏都给堵上了,让人无漏可见。
由此可见,一部好的影视剧,一定得有一批好演员来撑场。
当然,该剧最核心的两个人物是王珞丹饰演的王小红,杨志刚饰演的梅家大少爷,他们一个是巾帼英雄,一个则是玩世不恭一痞侠。
如果只看前几集,我会觉得王珞丹不太适合演这种年代戏,特别是前两集当中,遇到声嘶力竭的台词,王珞丹会出现破音的感觉,就像歌手唱现场时走音或者音准不稳的现象。
但往后看,王珞丹的表演逐渐收放自如。
特别是她动不动会喊“我王小红”如何如何,一下子把这个人物的个性凸显出来了。
杨志刚在前面的剧集当中也有表演用力过猛的痕迹,但痞侠的玩世不恭以及不当少爷要当土匪的那股子江湖侠义的精气神,甚至包括梅祖贤之于青楼女子牡丹的一往情深,都被杨志刚演绎得淋漓尽致。
梅祖贤这条主线重点突出其传奇色彩,而梅祖贤这个角色对于杨志刚来说并不陌生,以前在《将军》当中他扮演的虞小白也是以宅门里的公子哥,但梅祖贤和虞小白略有不同的是,梅祖贤的身上既有“李大本事”的痞气,也有虞小白作为富家公子哥的贵族气。
梅祖贤原本是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后来成了匪,再后来又成了一个大写的人。
这里面的传奇故事有不少都和他的“胡说八道”有关。
比如,刑场救人。
梅祖贤就凭借自己的说功把军阀马戎搞得下不来台。
类似桥段的设置并不少见,观众明明知道女主角这个时候一定死不了,但大家也会跟着紧张,观众既要看你如何把水搅浑,还要看你如何把浑水给澄清了。
杨志刚在这些桥段中经常会出现大段对白,这很考验演员的功力,也给角色的完整性和表现力留足了空间。
只要不学某些演员,一旦成名之后就胡乱接戏,什么角色都演,在未来的演艺事业上,我相信杨志刚是绝对要朝着“成精”的路子上走的。
另外,有必要再度提一下该剧的整体置景,以及服装、化妆、造型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处理,可以很坦然地说,都做到了精致。
我不知道具体剧中使用了多少套服装,单就王小红的每一次重要出场,每一次的服装、造型等都有惊艳的地方。
包括最后一集当中,梅祖贤被绑上了刑场,王小红一袭惊艳的红装出现在刑场,欲舍己救梅祖贤,真真让人感觉到她就是传说当中的“红娘子”。
序——玉屏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
这里四面环山,匪患猖獗。
不过这里流传着红娘子的传说。
传说红娘子是神的化身,惩恶扬善,玉屏的百姓,甚至土匪都深深的相信这个传说,祖上的规矩从来不敢破。
玉屏有个梅家大药房,在玉屏伫立了五百年之久,在当地极有威望,梅贤祖就是梅家大药房的大少爷,那一年梅贤祖遇见了王小红。
那一年,梅贤祖错劫了王小红的花轿,阴差阳错的拜了堂,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那也是他们缘分的开始。
那一年梅贤祖有他心爱的女人——牡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错劫了王小红的花轿。
那一年王小红认识了梅贤祖,在王小红的印象里,梅贤祖就是一个不学无术、流氓无赖的大少爷。
那一年,王小红来到了梅家大药房,又阳差阴错的见到了梅贤祖,也是那一年,王小红救了梅贤祖一命,而那时梅贤祖却是为了从军阀司令手里抢回自己心爱的女人,不惜去拼命。
从那时起,梅贤祖对王小红产生了兴趣。
他们的缘分从这里继续的发展了下去。
那一年,军阀司令抓住了王小红的把柄,要在法场上枪决王小红,梅贤祖舍身挡在了王小红面前,那一刻王小红感动了。
这一次却是梅贤祖救了王小红一命。
而那一年王小红、梅贤祖当着全玉屏百姓的面,又成了一次亲,从此王小红成了梅家大少奶奶。
而那时,梅贤祖依然爱着他的牡丹,王小红对梅贤祖也仅仅是感激之情。
之所以又一次成亲,完全是二个人不得已而为之。
成亲之后的那一个月是梅贤祖和王小红最幸福的一个月,天天早上梅贤祖都找王小红一起踢毽子、跳皮筋,然后他们一起吃早饭,那一个月他们不知道,彼此都深深的走进了对方的心里。
那一年梅贤祖在王小红心中不再是那个不学无术、流氓无赖的大少爷了。
而是一个有情、有意、有爱的人。
那一年当王小红又救了梅贤祖的命时,梅贤祖说他欠了王小红两条命,他今生无以为报,来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王小红的救命之恩。
那一刻,梅贤祖知道自己爱上了王小红,那一刻,王小红也知道自己爱上了梅贤祖。
就因为梅贤祖爱上了王小红,所以梅贤祖气走了王小红,他认为自己配不上王小红,因为王小红是红娘子的化身,而自己现在却成为了土匪。
那一年梅贤祖忘记他第一个深爱的女人——牡丹,是用了喝酒的方式,那一天梅贤祖喝了很多酒,喝得他醉了三天三夜,仿佛死了一次。
当他醒来后,他有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变,因为他从此忘了牡丹,因为他现在心里有了王小红。
当他爱上王小红后,又选择了喝酒的方式,这一次他也喝了很多酒,也醉了三天三夜,醒来后梅贤祖又像是死过了一次,不过这一次王小红却永远的刻在了他的心里。
那一年,王小红的身份终于暴露了,为了救王小红,梅贤祖被绑到了法场之上。
当执行枪决的那一刻,王小红穿着大红色的喜袍,缓缓的走上了法场,因为梅贤祖对王小红说过,来生一定让王小红穿着大红色的喜袍,来娶她。
这一次是王小红挡在了梅贤祖的面前。
那时,梅贤祖和王小红相识了还不到一百天,而他们经历的却是别人一辈子也不曾经历过的。
在法场上,当着玉屏全城百姓的面,王小红正式的嫁给了梅贤祖。
那一年里梅贤祖、王小红经历了三次拜堂成亲,经历了生死,梅贤祖知道王小红才是他此生最爱的女人,梅贤祖说:王小红,你救了我三次,今生我是报答不了你了,来生我一定要你嫁给我!
王小红说:我不相信有来生,今生我要陪着你一起死。
那一年,王小红走了,梅贤祖本来也打算跟着王小红一起走,但为了玉屏的百姓,为了梅家大药房,梅贤祖不得不选择留下。
天门山口,梅贤祖和王小红离别时相互约定,永远都等着对方。
我相信那一年他们一定会在一起。
文/满囤儿数个灵动可爱的都市女孩儿形象,再加上春晚上甜腻的娃娃音,王珞丹一直以来,都被观众们当做初长成的“我家小女”一般爱护。
她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讨人欢喜的特质。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从痴情倔强的小姑娘,到刻苦打拼的职场女,再到如今《红娘子》中的民间传奇,王珞丹的角色在年龄层面、性格层面、心理层面上不断地丰富、深化,而其个人的演技也随之成长、突破。
演员的成长,就好像一个人的人生一样,“初长成”只是起步,而真正让我家小女魅力尽显的,还要属她独立后的姿态。
《红娘子》这部戏,在王珞丹演艺道路上,就起着这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珞丹在此剧中饰演王小红,不再是那种第一眼就会让观众喜欢上的丫头,而是一个通过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内在人格魅力来征服观众的厚重型角色。
经此一役,王珞丹从乖巧惹人爱的被动塑造,转型为独立性更强的主动塑造。
演员只有有了独立的主动性,才能通过“二度创作”,让一部影视剧成为自己的演技代表作。
不少观众在看到王小红与黑龙山匪首黑木蛟结拜为兄妹那段戏后,都惊呼难以想象王珞丹会接演如此一个与之前的都市乖乖女形象几乎背道而驰的角色。
作为第一次看到王珞丹演年代戏、穿军装,观众们一开始是新奇,而随后则是信服并紧跟随王小红的传奇命运欢喜悲伤。
能够做到主动去面对有挑战性的剧本,并利用其打开自己事业的新空间,王珞丹便不再有被定型的危险。
有了这样的勇气与心态,我们便对王珞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郭靖宇导演前作《铁梨花》中,陈数的表演给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红娘子》对王小红这个角色的塑造力度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随着剧集播出到十集左右,观众们发现王小红在与土匪们周旋和处理突发事件时均游刃有余,王珞丹的气场在面临大场面时也从未被比下去。
无论是台词念白的语调语速,还是走路拿手绢这样的小动作,王珞丹都一改往日的风格,而是显出了一股子英气。
以前的王珞丹我们习惯称之为小花旦,而如今《红娘子》里的王珞丹则成长为可与当今的陈数、当年的林青霞等前辈比肩的大青衣。
一些观众更是直接把《红娘子》中的王珞丹,捧上了新御姐宝座。
据了解,王珞丹为了塑造好王小红,不仅在嗓音上揣摩出层次,而且还通过增肥来完成体型上的变化,更是亲自参与了戏中总共出现的14套造型。
也许正因为王珞丹自己下足了这样的功夫,我们才能在《红娘子》中看到王珞丹饰演的王小红,每过两三集,每经历一起事件,就成长成熟了许多。
等剧情发展一定阶段后我们再回望,感觉王小红前后似乎就像两个人!
王珞丹在《红娘子》中的努力,带来其荧屏形象的突破,这种突破就在于演活了王小红这个角色的成长。
而这种成长,是与其自身紧密相连,同时也是观众喜爱和期望的一种成长成熟,是带有一种榜样的力量的。
正因如此,王珞丹的王小红才能给从孩子辈儿到妈妈辈儿的所有观众都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缺乏独立,缺乏主观能动性的演员,做到最好也仍旧是一个漂亮的花瓶。
而独立后的充满主观能动性的演员,可以让其出演的角色鲜活深刻。
《红娘子》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叫王小红的传奇女性,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独立后的王珞丹。
那些爱护她疼爱她的观众们,你们可以放心让她在演艺之路上自由挥洒了。
女土匪和女皇帝、女特务一样,势必会令人刮目相看。
按照咱老一辈的思想,给人们留下观念应女人柔似水,懂得三从四得,在家相夫教子。
因此,土匪这类女人行驶男性专利的角色总是让人浮想联翩的。
前些天才完结的《雪狼谷》中,女土匪“姬培香”就是个例子,她那种又妩媚又阳刚的气质不仅惹得三个男人对她着迷,也让戏外的很多女人大呼过瘾。
而正在热播的这部赤色大戏《红娘子》里面,这两天刚出场的孔雀山上女土匪首领——由杜若溪饰演的“白孔雀”,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她跟姬培香有着相同的气质,那就是浑身散发着霸气,如刀子一样锋利的刚烈的真性情,不同的她白色为主的穿衣风格、搭配清秀的长相,衬着孔雀山的秀丽的风景,衬得她如诗如画,清新如兰,更像是一阵清新的轻风,看着让人舒服极了。
与人们印象中的女匪首不同的是,剧中女匪首白孔雀既有她霸气的一面、也有有她的可爱的一面;对男匪头黑木蛟之间真挚热烈的爱和那般野蛮、对红娘子王小红的仗义,对大少爷梅贤祖的惺惺相惜……让人觉得这个女匪首别有一备味道。
在剧中,杜若溪凭着与男女主角对戏的机会,迅速收拢人心,用出色的演技征服了我的心。
在她与杨志刚的那场戏中:梅显祖险些将她当作好心的厨娘闹了一段大笑话,真正的高质土匪身上的匪气是不轻易显露的,从细心和气的厨娘到孔雀山大掌柜身份转换的这段是最考验功力的,脱下围裙和眼神的凶狠两个细节让人感受到她的霸气外露,衔接的非常自然毫无造作之感。
在与红娘子王珞丹的对戏的那一段,除了气质上完全不输女主角,她那张驰有度的表演,与王珞丹的默契配合,让剧情有珠联璧合、锦上添花的感觉。
在王小红与梅显祖成婚的当天,白孔雀将梅显祖绑架了。
王小红得知此事后,拿着赎金上山“约会”白孔雀。
本来穿着红色新娘装的王珞丹也换上一袭白衣,与白孔雀的装扮相互呼应,在两人见面时,白孔雀大呼“她俩太像了,她容不了她”,于是要求生死对决。
在这两位美女的对决中,我们也感受到两位的演戏功力,杜若溪演的白孔雀从容霸气充满了张力,王珞丹的红娘子机智聪慧不失大气,可谓是剧情中最出彩的一段,没有之一。
还记得《铁梨花》里的那个胖丫吗?
小时候肥胖但是善良,长大后却成了日本人的妻子,这个角色也是由杜若溪演绎的,那个时候,她跟红娘子的男主角杨志刚一样,都是打酱油的角色,不过那时我就已经对她很有印象了,胖丫长大后的相貌与胖丫这个称呼不符了,冷艳窈窕,尽管是个坏女人却也气质非凡,让人难忘。
这次在《红娘子》中出演的正面角色女匪首,不在是打酱油的角色,不得不承认,长着一副俊俏脸蛋的杜若溪真的很适合这身白色装扮,她举手投足间的帅气更是很好的诠释了有情有义的女匪首形象。
清新如莲的装扮和炉火纯青的演技,让人不得不感叹:那个“胖丫”真正的长大了成熟了!
判断女明星的成功与否,我个人有个评判标准就是:“选对角色嫁对郎”,好的角色可以让你一炮走红,好的男人让你一生幸福。
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里,除了靠运气更需要靠眼力,对角色的选择更加慎重,追求量更要重质量,杜若溪这次算是选对了角色,将她的气质与演技完美的挥发了出来。
初识杜若溪还属那部她与印小天合作的《小城故事》,回想当年正值上戏大三学生的杜若溪,靠她纯朴清新的气质、脱俗而素净的形象,以及她那富有灵气的表演,成功挑战了当年林凤娇版,也正是由于那次机会,让更多的观众记住了这位新人演员的无限潜力!
尔后的《兄弟门》中那位思维缜密细致、能歌善舞、能文能武,让观众爱恨交加的间谍“美智子”;《十三省》中成熟稳重、性格豪爽的女中豪杰“白玉”;《隐形将军》中侠义直爽的女土匪头子“红樱”……可以说,杜若溪将女性演员所能演绎的角色都通通尝试过,并且靠她扎实的表演功底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栩栩如生!
成了一个用演技说话的女演员,而在圈中也是为数不多能为戏增肥毁容的。
在如此浮躁的娱乐圈中,像她这样敢付出、敢拼命且有灵气的女演员实属难得!
据说她在现实中跟美男子严宽是情侣,真是羡煞旁人。
喜欢杜若溪这次的清新范另类女匪首表演!
希望以后能看到她更多更精彩的演出!
马戎作为反面能活到最后一集,已经证明了他的戏份。
一个掌握的军政的地方大员,每次都输给梅家的2个孩子,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因为他还注意大民愿。
在这个充满着无视民愿,暗箱操作的社会,我觉得他挺可爱的。
目前正在热播,金牌导演郭靖宇继《铁梨花》、《将军》之后又一部红色题材传奇大戏,《红娘子》中,从开拍至今,最惹人注意的莫过于近两年炙手可热,正稳步呈上升趋势发展的四小花旦之一,王珞丹的转型演出。
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大戏,女主角能否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广大观众,成为该剧成败之关键。
就目前剧集的收视率表现,以及口碑和话题讨论度来看,很显然,王珞丹此次转型很是成功,从相对小众的青春偶像,摇身一变成为老少通吃的大众明星,而这一成功,最大的关键,还在于她十分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特质,与自己表演特性中的变与不变,做到即保留特点,又能去除浮华的内敛过程。
从《奋斗》中的米莱,到《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钱小样,甚至《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杜拉拉,《男人帮》里的莫小闵。
王珞丹出演的角色一水的全是当代都市小白领,贴近她的生活,更容易发挥出她可爱、纯真,偶尔犯点小二劲头的个人特质。
同时也正是这种特质,成功吸引了众多的80后,乃至90后观众。
在《红娘子》一剧中,虽然从时代背景,人物特征来看,王小红这个角色迥然有异于王珞丹之前塑造的各式新新人类,都市小白领。
坚定的革命意志,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沉稳有加,也不乏乱世闯劲的性格特质,成为王小红这个角色的主要标签,同时也成为王珞丹转型,以及吸引广大中老年观众的重要筹码。
以上基本上可以归类为王珞丹此次表演的最大变数。
尤其是揣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女性对理想的勇敢追求,对爱情的真挚渴望,为人处世方面知进退,这些在当今新兴女孩儿身上,已经不算多见的美德,王珞丹表现得淋漓尽致,也难怪能够轻易地虏获大批年长观众的喜爱。
不变的在于,王小红这一角色,依旧保持了王珞丹一贯的纯真、善良,独立,偶尔搞怪的表演特质。
首先,王珞丹的娃娃音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搭配在王小红这一角色身上,却丝毫不令人反感。
一方面是因为这立刻把这一角色与以往大家熟悉到甚至有点厌烦的高大全女游击队员形象区隔开来;另一方面,这种特质,也配合整部剧集吊诡、传奇的时代背景与故事走向,更与剧集另一诡异角色,由杨志刚饰演的梅家大少爷梅贤祖形成鲜明对比与互补,把剧集略带一丝荒诞的氛围烘托到极致。
其次,王珞丹始终没有改变过的新新人类直爽作风,也赋予王小红这一角色开时代先河的特殊气质。
其实相对而言,在那个年代,敢于参加革命,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的女性,必定是有着某些方面的“反骨”,当年女革命工作者的闯劲和拼劲,在某些方面与当代青年女性其实还是可以共通,甚至重叠的。
正是因为准确地把握住了角色背景与性格,善用自己的特质,扬长避短,不让与剧集时代背景,人物特征相背离的东西放大出来,才使得王小红这一角色有了独树一帜的地方。
变,或者不变,为的都是能够更好地放大角色,推进剧情,王珞丹在《红娘子》一剧中的表现,足以证明,她已经从一个偶像派向着实力偶像派,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对于她的未来,相信大家都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
偶然从电视上看了几集还不错啊,故事设置,台词对白,场景等等都蛮吸引人的,说实话比铁梨花好看。
尤其是杨志刚饰演的男主梅贤祖特别出彩——外表游手好闲不靠谱儿,其实心地单纯善良重情重义,对家人守护对爱人忠诚,志在惩恶扬善,大事聪明可平常老有点儿二,因为憨憨的天然呆,结果老让让傲娇女主欺负还乐呵呵的心态特好,简直萌死了 王珞丹看来决心转型,也很努力,应该说她对人物的感觉还是对的,但她自身都市小白领的气场,不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镇不住这样的年代大戏。
怎么看她站在那儿说台词的样子,总让人穿越到青春的钱小样卖萌贫嘴,和职场的杜拉拉要求加薪,实在不像一个生逢乱世的传奇女性。
倒是严宽的漂亮女友——杜若溪饰演的女匪首白孔雀,漂亮霸气,智谋果敢,正义刚烈的非常非常对味儿,重要的是她完全压得住场,一袭白衣坐在匪首之位上,被手下环绕的她,咄咄逼人的眼神和举手投足之间就是一份天然的霸气外漏,几次她俩的对手戏都把王珞丹压下去了,而且非常漂亮。
真是女配的戏份女主的神采说实话,老觉得这个傲娇女配和天然呆男主才是一对儿。
这片最近电视台放着呢,晚上刷豆瓣偶然看看康熙来了(小S不在越来越没奔头)和小众电影时,19:30分老爹就把电视声音放得老大地播放了,接着我娘也被吸引过来一起看,我在旁边上网时偶然也被里面谁的大嗓门给吸引过去瞄一眼。
接着就莫名其妙地开始跟随他们一起看了。
稍微看几集后,故事脉络有点明白人物关系了。
到后来徐挺同志红着眼睛直愣愣地望着王小红时,我就大声说了句“我喜欢你!"结果就是老佛爷笑喷了。
哎,虽然快看到尾了,今天不小心看到豆瓣猜里面有这个影评推荐,看到褒贬不一也没往心里去,但没想到看介绍他们俩最后真在一起了,还是喜剧结局。
看白孔雀为黑木蛟自杀求同死时还在微博上感慨了把:“如果有个男人明知道父母强烈反对,没可能在一起,还九年如一日地只爱我一个,那他死了我也会去和他成阴婚甚至自杀同死,可惜現实生活里的男人要是一听说没戏,立马备胎军团妹妹粉丝帮拉出来,不出一个月就成天爱不爱地跟别人纠结去了,所以看完连续剧,抹干眼泪,继续过一个人的日子吧。
”马戎的很多秉性不是和现在的ZF官员言行很像么,有时候看他在那不讲道理地镇压梅家,王和梅二少在那抗争,就自然而然想到动车事件,当电视剧里面放着对党以后的光辉向往和未来社会的期许时,我不禁想,难道现在就达到描绘蓝图了么?
固然现在政府缺点很多,可是转过来想一想,我们还能好好地在这里过日子吗?
而且要说它没有做一点好事也是不公平的。
至少现在我们不用上演现代版的宫斗戏或者大家庭几任太太争宠戏份了,我要是活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肯定第一集就演被害死的那位。
好吧,叨叨那么久,就想说句,这是部适合和家长一起看的电视剧,虽然我老娘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还是让我直翻白眼外加吐槽无力。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