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于正出品的电视剧,细算下来,已经好久没有认认真真地欣赏一部国产剧了呢,前年年末得知于正要拍新版神雕的时候,我不自觉在心中深深地鄙视了一把,根本没打算看,只是看到网上吐槽声一片,骂得好不欢乐,便抱着“看热闹看笑话”的心态观赏了几集。
槽点归槽点,瑕疵归瑕疵,这部剧是否真如网友所说烂到上不了桌,我在这里略微说一下自己看完之后的一些个人想法。
原本以为这剧会改编得非常奇葩,但看完之后就不这么认为了。
不得不承认于正真的非常了解现代人的观剧心理和审美标准,剧中几乎所有角色都变得年轻化,除“小龙女”之外的其他角色基本都是由俊男靓女扮演,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于正这一举措无疑是很迎合观众口味的。
单单在选角方面就轻而易举地扭转了观众对于原著中某些人物的看法。
也因为这一点,在看完此剧后,我不再讨厌郭芙,不再讨厌李莫愁,甚至对于甄志丙侵犯小龙女那一段也不再觉得惋惜,反而有些同情甄志丙:让他强暴小龙女真是太委屈他了。。。
金庸名著数量甚多,目前我完完整整拜读过的只有一本《神雕侠侣》。
如果非要拿这部剧跟原著作对比的话,倒也不会让人觉得太雷(小龙女除外。。。
),反而给人一种导演拍得很细心的感觉。
于正在原著的基础上新添了许多内容并注入了自己的解读。
比如王重阳与林朝英的部分,原著中甚少提及两人从有缘到无份的具体细节,而这些空白在电视剧中被于正完美的填补了过来,观众通过电视剧得以立体的了解两人的故事,看到两人的关系由缘起到缘灭,真是颇令人唏嘘。
又如洪七公与秋意浓的部分,原著中根本没有那个叫秋意浓的女子,但导演还是把她加进去了以丰富剧情,力求将每个人的形象都塑造得立体丰满,有血有肉,让观众明白:其实情义深深的不止是杨过和小龙女,其他人物也一样。
诸如此类的新细节还有很多,像李莫愁与陆展元、欧阳锋与欧阳克他娘、黄药师与梅超风等等等等。。。
说这部戏拍得很细心的另几个理由还体现在场景、配乐以及动作设计方面。
场景唯美,有花有草,花花绿绿,色彩斑斓,不管道具是否真假,就是给人一种清新多彩的感觉,很好的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享受;配乐欢快,婉转动听,有效烘托了场景,渲染了气氛,深情的地方深情,哀伤的地方哀伤,非常到位;动作设计精彩绝伦,跟特效配合起来天衣无缝,打得花枝招展,观赏性很强。
总得来说拍的不错,改编的也较合理,容易接受,唯独不能接受的就是小龙女的选角,尼玛实在是无力评价啊。
于正编导,陈晓、陈妍希主演的《神雕侠侣》一经上演,各方对造型、情节、演技、特效的吐槽不绝于耳。
用“雷”一字来形容惟见一斑,这种被电到的感觉既有怦然心动又有无可奈何。
制造话题、颠覆经典、时尚元素成为了商业时代影视作品创作和宣传的正常手段。
该剧从定妆到上映引起的关注超过了艺术本身,甚至是将其塑造为“事件轰动型”的影视作品,这对观众的审美期待是即是离。
且从三个方面来说:一、小龙女形象的重构。
小龙女大概是金庸武侠里最神秘的形象;一定是古墓里最神化的映像。
古墓派创始人叫林朝阳,小龙女师姐叫李莫愁,连看门的婆婆也有孙这个姓氏。
唯独小龙女,是姓龙呢?
(人称龙姑娘),还是性小呢?
(与小燕子同姓),仿佛就是从《洛神赋》中摘“翩若游龙,宛若惊鸿”二句为名。
念及某日闲读到“小龙女、杨过之故事实为甄志丙意淫而成”的论断(暗示龙杨之恋吗?
),不由叹服。
前辈简言,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舍情入道的秘史在后代弟子该是颇有影响力的,当为后辈秘而不宣的佳话。
若甄志丙这般相貌堂堂、文武双全,为大弟子,下任掌门候选的人杰当然是钦慕前辈的事迹。
然而,他又不会像赵志敬一样找个村花厮守。
他渴望有一个红颜知己的存在,却又约束自己在关键时刻舍情取义。
所以,小龙女的形象便是他依照前人遗风为自己设定的一个形象。
她必须是贞洁神圣、不食人间烟火的,没有情欲之念又能挑起欲望的,在传统的道家修行之中更像一个心魔的存在。
另一面,杨过是甄志丙肯定情欲、渴望爱情的分裂人格。
每当甄志丙和杨过形象靠近的时候,也照应着道家修习与心魔抗争的过程。
当杨过彻底成为了一个独立人格被理解为一个真实的存在时,这种修习也成功了。
如果,能够赞同这种观点的话,可以不必在意小龙女这一形象是否还原了原著。
每个人心中追慕的小龙女形象都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修道模式下,如以前所架构的重阳宫环境里生活的甄志丙,所追慕的“完美模型”是更倾向于冰清玉洁的冷美人(能够引起欲望本身却没有情欲所以不会着迷)。
而在于版塑造的重阳宫掺杂了许多职场上位元素或宫斗元素,不再是一个清修之地(这也可能是真实的)。
从中产生的甄志丙所追慕的“完美模型”更像是一个可以触摸得到,在努力奋斗时给予精神支持的偶像型女子。
在这种定格下产生的小龙女形象更类似我们日常所定义的“女神”,即外形美丽高贵,又有人的情感欲望,我们依靠自身努力上进可以接近的形象。
所以,让陈妍希来扮演这个角色别有心意。
陈妍希出演的沈佳宜是在大陆影视首次亮相,一直是邻家女孩(或平民女神)的角色担当。
由她出演的小龙女不再是以往高贵冷艳的神女,而是亲切温柔、容易相与的女神。
所以,当小龙女开心笑颜的情节时,女主的演技、神色自然许多。
在我看来,这种角色形象的改变初感错落,实则更容易打动人心。
特别是在以往的小龙女固定模式比神圣之下,于版的小龙女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杨过形象的还原按照前文的观点,未免对杨过太不公平,杨过作为《神雕》的男主角应该用独立的视角去考究,作为分裂人格太过委屈。
其实,甄志丙原型尹志平乃全真教第六代掌门,道学之中俨然大家,于杨过“侠之大者”不分伯仲。
说杨过是尹志平年少时一个“任侠”的愿景也不为过。
另外,以郭靖与全真长辈的交情,若杨过没有出奔古墓,反得七子真传成为了一代宗师“尹志平”也是合理的。
不过,以杨过家谱而言,独立而视会更合适。
杨过父亲杨康,金国小王爷,相貌英俊潇洒、性格好义气、善谋略又不乏狠辣暴戾。
虎父无犬子,杨过少时也曾无父母在江湖混迹过。
以往版本的《神雕》里从杨过成为“侠之大者”的结局出发,着重表现他重情重义、善恶分明的一面,对唯一心爱的姑姑钟情不二。
而于版的杨过不论是少时的顽皮善谋,还是独步江湖时与其他女性角色都有亲昵的举动,不难感觉到杨康的影子。
他对是非的辨别不是来源于礼训教化(如果黄蓉教经也算的话),更多来自于对江湖经历的体悟。
他与小龙女的相遇在李莫愁散布“比武招亲”谣言之后,可观照到杨康与穆念慈的孽缘也是一场比武招亲。
一个是师徒关系,一个是义兄妹关系,都是传统的成见所忌讳的。
若想打破桎梏,不能依靠固有礼俗,唯有用实际的江湖体悟来对抗。
可是,江湖也造就了两个相反的结局。
与不断扩大善的一面、专一高义相比,于版杨过显得三心二意而不自觉,有时鲁莽唐突、有时又延宕不前。
尽管有数版先入为主在前,会对这个新杨过“不适、不似”的印象,对杨过另一面的探索和发掘不失为一个勇于创新的探索。
三、前辈形象的缺失前辈形象的缺失是于版《神雕侠侣》最大胆的尝试。
虽然想法高于做法展现得草创仓促,也不失为这个版本能成为典型的重要原因。
首先,重阳宫的权利核心是丘处机道长,全真七子尚未露面。
(资金预算不足不能解释四绝皆有配偶一说)可是,丘处机却没有是非分明的判断力和雷厉风行的威慑力,只是一个权利的象征而已。
伴随着前辈形象的缺失的是后辈对前辈形象的虚构。
展现五绝的往事别出心裁,编排的过程却十分仓促,各人的爱情经历有相似之处。
特别是黄药师过世的妻子冯衡(原著)乃不世出的武学“记忆”天才,如何身丧之后东邪会爱上捡来的野丫头(梅超风)。
这几段故事虽借长辈之口讲出,更像是后生对那已经模糊的前辈形象进行猜测。
另一方面,该版本不存在前期近乎无敌的对手。
在以往的版本中,无论是李莫愁还是金轮大王皆是只可智取不可强攻,这里统统成为了戏耍的对象,打破了那个至高的权威存在。
从演员“扮老”的现象亦可见一斑,除了扮演柯镇恶的邓立民前辈是老戏骨之外,四绝皆是由四十多岁的中年演员扮演七八十岁的老头子。
这固然是为了展现往事时不必换角,可是比之张纪中版里的东邪“本色出演”,要不同得多。
因而,我认为于版《神雕》中最闪亮的新意,是没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相反,他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一种可以被误读和互文的效果。
他试图以一个后辈的感受、借助雪泥鸿爪的纪录,在一个业已没有至高、至强、至信的江湖还原崇高的前辈形象。
但是,他解构了权威和至高,将那些本来无法匹及的至高拉下神坛,指出他们就跟我们一样,这些“至高”也有黑历史。
这种众人化的过程带来反权威的力量,也带来无边的质疑。
这些可信的权威崩塌之后,我们应该相信谁?
自己的心吗?
郭靖、黄蓉与我有杀父之仇不能信。
相信姑姑吗?
那是一个只会听从自己心意的良知幻影。
人心各异,从心所动,其结局何止千万?
于版《神雕》自预告片以来,承受吐槽呈枪林弹雨之势,其影响力反而与日俱增。
其中包括使用商业手段进行运营和宣传,也有不少元素是接近观众审美预期的,是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去对待故去的往事,所以不论是形象的颠覆还是首创都是热议最多的地方。
可是,于导抛出了同样一个无解的问题。
什么是真实的?
是留给后生晚辈的罢。
听说有钱就任性的小正正又在用他的无耻摧毁人民的底线颠覆群众的三观,于是我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小心翼翼满怀憧憬的点开视频软件,哎,面对小正正我总是如此少女情怀,幽怨曲回似恨似嗔莫可名状总而言之,于正嚣张的存在着,并且在强大民族凝聚力众志成城的抵抗之下大把的赚取着喷香的人民币,我在永远的诅咒和讨伐中,在恨他到死他却活得更加精彩的过程中,爱上了他强大的自信心和卑鄙的吸金能力,不可否认,微小如我只有束手无策惯性接受。
可是!!
尼玛!!
你竟然染指我此生最爱的小龙女!
我刚才特地去百度了,金庸尚在,于正小儿你且等金爷如何将你江湖追杀!
他麾下的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郭靖黄蓉梅超风都不会放过你的就在我意淫小正正被各种大招折磨的鬼哭狼嚎之际,南帝出现了...卧槽!
而且竟然被强大的于正塑造成拈花吹口气熏死最毒冰器的年轻帅气的白胡子老头,随便手一指就是原子弹发射的超强威力,如此光辉的神力设定瞬间完爆所有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啊。
看来,这回金庸也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抱着枕头撞墙了。
对于新神雕,谈剧情谈细节未免有些侮辱小正正的人格和智商。
所以,快进成了不二选择,于是我走马观花的在第一二集的内容里森森感受到李莫愁粗暴的爱情故事和陆展元的渣男行径,不过竟然神奇的发现李莫愁这回美丽无比啊,难道于妈打算舍弃那些年的女孩力捧张馨予?
在我思绪起伏的时候,进度条拉到了十年之后。
小龙女,哦不,小笼女粗线了!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十年之后我认不出你。
那违和的画风,粗鄙的长相,全身的肿胀,满满的都是尹志平眼里的绝世出尘绝世出尘绝世出尘啊第二集末,我肝胆俱裂魂飞魄散狼狈弃剧..........希望亲爱的盆友们勇敢的坚强的看下去,如果没被雷死气死怄死欢迎留下你英雄的名字,我会去关注你的,勇士!
PS:问世间情为何物,说到底你丑我瞎
该剧刻意地通过小鲜肉男星、肉麻台词、女配抢镜、雷人桥段等恶搞经典的伎俩来哗众取宠,让观众对翻拍自经典名著《神雕侠侣》电视剧的理解十分片面,并且的文化内涵大大缺失。
翻拍金庸剧应该遵从金庸先生的那种正气,而不是胡改、改成搞对象那种的,那是瞎搞!
完全没有历史感和厚重感,那种价值观十分不正确,带坏了年轻人。
《神雕侠侣》前两集简直就是《李莫愁传》让我痛心疾首,金庸剧不是以搞对象为主的,而是要突出人与人情感的关系、浪漫的意境,不能把浪漫搞成庸俗,就算是爱情,他倡导的也是生死与共、坚贞不渝,表达的是一种浪漫情怀,这个尺度很值得探讨。
首先说明一下,就剧的整体而言确实有很多不完美甚至特别想吐槽的地方,这个五星完全是因为我觉得陈晓的杨过演的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早在14年神雕开播之时就匆忙地看过一点,那时看的并不细,只是觉得陈晓对十六年前后杨过的人物性格的反差把握的很好。
前段时间剧荒了,就又看了一遍陈晓cut。
时隔两年半,这次看完完全全地被惊艳了一把,可能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对于他对表演的认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加上他自己对人物的诠释确实很特别很到位,所以在看的时候没有半点的尴尬,就和他在演的时候的感觉一样,很过瘾。
无论是开心的,还是悲伤的,他都能让我不自觉地进入到那个情境里,无需许多的动作或是任何言语,只需那一个眼神。
印象最深的场景有两段,一是在绝情谷时与姑姑相认那段,绝情谷真是如它的名字一般,在那里发生的全都是悲伤之事。
龙过最悲惨的经历也大都发生在那里,杨过因姑姑不肯认他而难过至吐血,这个场景是我觉得最虐的,每看一遍便是跟着心痛一遍。
另一段是他被砍断手臂后与姑姑回到古墓,奈何在疗伤时姑姑又中毒针,怕是时日不多,他说:“郭夫人便再怎么神通,她难道还能起死回生吗?
”(就是下面这张截图)
这个眼神,既悲伤又气愤,已让我心痛不已,加上那苦笑的表情,表露出更多的无奈,相爱之人却无法长厢厮守,确是一件极其悲痛之事。
这一段我也单独看了好几遍,哪怕早已记住了台词,每次看仍就会难过到哭出来……这也是一个好演员的魅力之处吧,没有多余的台词和动作,单单是一个眼神就能直击观众的内心,情感的表达全都浓缩于眼技之中。
有人说前期的杨过宛如一个韦小宝,我觉得并不然,虽说杨过在一开始也是撩妹无数,但都是因为那些女子让他想到了他的姑姑,他对很多人都很温柔很体贴,只是因为他的本性便是一个温柔善良之人,可是他的深情是只对小龙女一人的。
十六年前,世人看不起他,但是他能与姑姑在一起就满足了;十六年后,他被尊称为神雕大侠,但生活过的犹如行尸走肉,只是因为十六年来心爱之人都不在自己身边。
就如陈晓说他自己在演杨过的时候很过瘾,我在看的过程中也觉得十分畅快淋漓,仿佛也与他一起经历了这么些磨难似的。
这版神雕虽不完美,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最好的过儿。
大陆的观众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最仁慈最健忘的。
同样,也是最没耐心最爱看热闹不嫌事大最不负责任的。
隔壁的电影版面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抵制着彭浩翔,可依然不影响他的电影潇潇洒洒的上映。
去年马桶台的一部郑恺演的电视剧冲到了收视首位,可能再没人注意到女主角是杨丞琳,是那个因为“抗战才八年”而被抵制的杨丞琳。
这样的例子多如于正先生的抄袭,一部部的烂片上映着,大家边骂边贡献着票房,然后调侃着,我就想看看它有多烂才去看的……敢不敢有点骨气?
其实我从来都觉得因为艺术以外的原因抵制一部艺术作品是相当无聊的,可既然已经说抵制了,就能不能不要这么心口不一?
如果做不到真正的抵制,能不能从一开始就不要去抵制。
说不看结果却去看了,真的好傻逼。
杜汶泽彭浩翔杨丞琳都是很好的例子,他们会身先士卒的告诉所有后来者,不要怕说错话,不要怕有侮辱内地语言的新闻出现,想说什么随便说,想骂内地随便骂。
他们健忘,他们的抵制撑死了三个月。
而且他们没有任何的责任感。
他们对于自己手中遥控器的选择没有任何的思考,他们不知道他们选择烂片的同时会助长怎样的风气,不知道对于糟粕的支持会对好作品的空间有着怎样的挤压。
全世界都知道了,这里人傻钱多速来。
而且所有的制片方都知道了,只要能做到像于正那样就一定会有收视率,所以,历史神马的算鸟屎,原著神马的靠边站,抄袭吧,瞎掰吧,观众都是二傻子,拍的越傻逼钱赚的越多,干巴爹!!
之前日本放《仁医》,米帝的《生活大爆炸》当红,然后中国于正的《宫》热播……我不是一个多有民族气节的人,很讨厌上纲上线的讨论,可此时,我竟真的如此害怕,如果别的国家知道中国观众喜欢看这种东西……艾玛,忒丢人了。
ps:我为张纪中感到悲哀,《神雕侠侣》算是他拍的金庸剧里排名靠后的了,可于正一出来,也为他正名了。
我最爱的还是他的《射雕英雄传》,对,就是李亚鹏那一版。
我知道真正完整的看完原著小说并有深切感情的人会理解我。
张纪中在创作金庸剧的时候不幸赶上了不够理智的网络时代,这是一个令我心碎的遗憾,好在现在有于正了,但愿他终能释怀。
看了一圈短评和长评下来,本想按捺住的情绪又涌了上来,作为一个路人,我也来谈谈吧。
看到前面可怜的星级,不难判断出,这剧的伊始是比较雷人,于妈的各种脑洞雷走了不少人,以至于初期评分在1星左右甚至想打负分的,都停留在了2014年这个结点上,而那些表示可圈可点的,无疑跟到了剧集最后,所以这些话写在前面,大家应该明白了吧,追到最后和只看了开头的,谁说的话更有参考性。
还有就是先声明,理性讨论,不参与掐架,谁的粉也不是,不趟浑水,谢谢。
机缘巧合,前年在同事的介绍下,重看了新修版,又听闻这版是按照新修版来刻画的,对于书中那些精彩桥段,心中是存了很多期许的,谁演不重要,演出那些桥段就可以。
作为一个80后,95版可以说是童年的经典,白古的英气和李若彤的姑姑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有人说,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杨过和小龙女,当然还有更多前辈的珠玉在前,这版别说超越,于妈出品,能好好还原就不错了这要求自认不算高。
这部剧的开播时间是2014年12月初,对于一个上班狗来说,晚上回家看看剧再好不过了,但无奈播出时间过晚,10开始12点结束的剧集未免太熬人,所以开播初期,楼主并没有及时跟进,而是每天午休时在B站看回放,再后来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竟开始默默地每周准点看直播,当然中午还要按时看重播,看檀木版,最后,竟不知不觉追到三个月后的完结,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好了言归正传,开篇看下来,发觉小杨过的演员选得不错,灵气十足,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童星出道,小时候软萌,长开了帅气,假以时日又要成为一枚少女杀手哇!
老阿姨出戏了,收!
郭靖黄蓉的演员颜值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演技也娴熟,尤其是郭靖一开口,楼主立刻认出是赵岭男神配的音,作为一个声控,也真是值了。
至于小笼包……好,咱们继续下一个话题。
主要人物差不多都登场了,大杨过还没上线,单从片头片尾的剪辑中不难发现,这造型师也太不走心了,鸡窝头哈伦裤,这简直是就是小叫花子啊,还我误终身的英俊潇洒大过神!
然而就在我自己也不看好这个杨过时,他在一片花丛中出现了,那感觉真是……甚是奇妙啊= =先不说一笑起来满脸的褶子,那略快的台词当时就雷掉了我一张面膜(楼主一般喜欢敷着面膜看剧(。・`ω´・) ),真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啊,更别说伙食太好的咕咕了,好在这几个场景出现在那一集的尾声,下次出现又要到下周了,有了缓冲,楼主也暂时没再纠结。
后来不由自主地开始追剧,应该是从调戏洪凌波和放断龙石开始。
杨过的少年心性被诠释得很到位,其实读过原著就应该深有体会,杨过并不是举止端方的翩翩君子,而恰恰是促狭机智的小少年,尤其是遇到漂亮女孩子时,虽心属小龙女,但总少不了血气方刚爱慕美好的天性,在后来出走寻找小龙女的过程中,他所结识的女子,身上都有着小龙女这样那样的影子:无双发脾气时的样子,程英知他心意睿智温柔的样子,完颜萍哀怨动人的眸子等等。
忽略掉陈晓保养不当的褶子,这张脸当真是秀气漂亮啊,尤其是和咕咕站在一起时⁄(⁄ ⁄•⁄ω⁄•⁄ ⁄)⁄他尤其擅于用眼睛表达感情,灵动秀美的眼睛能够调动起所有情绪,这是比较让我惊喜的一点。
绝情谷开始,杨过开始有所收敛,一是因为身中剧毒,明白时日无多,要珍惜和咕咕的感情,二是开始体会到其他姑娘对他的情意,无以为报,只能当做不知,暗自收敛。
断臂后的凄苦无助再到放弃报仇,从前那个跳脱顽劣的少年彻底不见了,只有浓浓的虐感。
重阳宫和古墓结婚这两场重头戏,看得楼主我是泪流满面,其实咕咕对于过儿的感情,除了爱慕,更多的是从小养成的一种情感,当她伤重不治时,想的却是过儿没了一条手臂,她死后谁来照顾苦命的过儿。
一生凄苦的杨过,只有在咕咕这儿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疼惜与爱意,剩下的,只有外界的敌意与鄙夷,哎呦想想就觉得好虐啊……再说十六年后得知被骗的瞬间,内心早已癫狂,脸上却强装出笑容,狂声大笑,却比呜咽更心痛。
看檀木时惊觉好多人都被过神后期的美貌度圈粉了,满屏的过神嫁我,过神美如画,过神美炸,搞得楼主老大一把岁数也是春心萌动,被美得不要不要的,看到全剧终,我问自己,难道真的是颜值战胜一切,才能坚持到现在?
错,是与颜值相辅相成的演技啊!
85后内地小生里,有这等基本功和张力的,不说别人,陈晓算是担得起这个名号了。
着重再说几个其他配角,郭芙算是一个亮点。
娇蛮任性,不能更糟糕了,尤其是杨过断臂之后,每次一出场,都忍不住要破口大骂,小婊砸!
这说明啥,演员演技到位了!
演得太传神了!
十六年后襄阳城大战求过神就耶律齐那一处的心理描写和战后的再次致歉,骄横的大小姐终于破除心魔,给过去一个了断,说出了迟到的道歉,过神自不会再计较,当她颤声喊出杨大哥,眼睛瞬间充盈了泪水,那一刻,我是真心被感动到了。
经了解,郭芙的扮演者毛晓彤也是中戏毕业,还和陈晓是同学,能在一部戏里扮演这么重要的角色,当真是难得啊,注定又是个实力和颜值并存的好演员,看好以后。
这一版的郭靖在剧终之前就被拉郎了很多次,原因只有一个,颜值高!
和过神的几场重要戏份中,郭靖的感情投入都很足,盈满泪水的眼眶很是抓人,其中几场戏特别触动:一是陆家庄英雄宴上得知过儿和咕咕相恋,怒其违背师德人伦,二是郭芙闯下大祸,只见满地狼藉却不见过儿,三是郭襄被俘,却无法施救,女儿慷慨就义……感情饱满,不失郭靖憨傻正直的本性,在那人心里,民族大义高过任何儿女情仇,支线中与黄蓉的多次互动,表现出了侠骨也有柔情在,分分钟被圈成大叔粉。
最后说一下让楼主好好哭了一把的金轮国师,艾玛简直哭瞎……不论是原著还是过往的版本,金轮从未让我多关注一分,只因这人狡猾多变,又仗着一身高强武艺,杨龙的坎坷牵绊里,他从未起过好作用,哪怕最后收郭襄为徒弟,除了真的找寻一个继承衣钵的人,更多的还是拿郭襄当日后要挟中原的筹码。
但这次于妈从师徒情入手,细细琢磨,好好虐了一回心。
也许强大的人都有软肋吧,当金轮看到郭襄的一刹那,就喜欢上了这个跳脱聪慧的孩子,只是他尚不知,这软肋会要了他的命。
断肠崖的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孩子,高台上含笑示意杨过,将她抛出去,双手合十,归于圆寂,对于一个修行之人,这也许就是他终其一生的道之所在。
刨除于妈恶俗的脑洞和神展开,还是不失为一部良心的制作,有点后怕差点被早期的恶意舆论影响,也万幸自己克服困顿和劳累,一路从坑爹的钻石剧场跟到最后,即使剧情早已烂熟于心,可看过这版之后,楼主想说,陈晓演出了最像杨过的杨过。
说了这么多,楼主也不知道前前后后说了点啥,明明才从结局里缓过神来QAQ楼主去抽根烟找静静了,大家后会有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月三日,就是电视剧播放的那一天,我独在网络上徘徊,遇见C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神雕侠侣君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我说“没有”。
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神雕侠侣君生前就很爱看大家的影评。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写的影评,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点击量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决定还是得写它。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雷剧,烂片,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而此后几个所谓脑残粉儿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真的好剧,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佳作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三观全无节操尽毁,来洗涤原著,仅使留下主角名字和出处的悲哀。
在恶搞和改编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创新非创新的剧情。
我不知道这样的改编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离第三集已经播了两集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金庸先生的作品之中,神雕侠侣君是我们喜爱的。
神雕三部曲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李若彤版小龙女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暑假的电视机里,丐帮比武选帮主的时候。
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
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终南山上,双剑合璧赢了金轮法王,才有人指着一个白衣女子告诉我,说:这就是小龙女。
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
我平素想,能够不为世俗所屈,反抗封建,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过儿,过儿地叫着,态度淡然。
待到绝情谷底,中情花毒之后,她也还是始终过儿过儿地叫着,态度淡然。
待到杨过服断肠草解毒后,思及往日的师徒情分以为责任已尽,准备跳崖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杨过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此后似乎就不相见。
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版的人物是永恒的了。
主角,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剧情,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观众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观影者在雷剧山烂片海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大侠,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因为我只是一只雕,但以此记念神雕侠侣君!
知名不具!
雕兄绝笔因笑熬浆糊时,也有人纪念 ,很是喜欢。
遂作此篇呼应 。
越雷人的剧越有收视率,这个时代怎么了?
这个时代,造就了于麻麻,一个尽写无水准、无下限作品的“编剧”。
翻看金庸原作:“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这一阵歌声传入湖边一个道姑耳中。
她在一排柳树下悄立已久,晚风拂动她杏黄色道袍的下摆,拂动她颈中所插拂尘的万缕柔丝,心头思潮起伏,当真亦是“芳心只共丝争乱”。
只听得歌声渐渐远去,唱的是欧阳修另一首“蝶恋花”词,一阵风吹来,隐隐送来两句:“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歌声甫歇,便是一阵格格娇笑。
那道姑一声长叹,提起左手,瞧着染满了鲜血的手掌,喃喃自语:“那又有甚么好笑?
小妮子只是瞎唱,浑不解词中相思之苦、惆怅之意。
”一首词,一个道姑,一声长叹,写出一幅如诗画卷,何等的意境。
而到了电视剧中,于麻麻一再宣称因为珠玉在前,自己要“做一些改变”,于是肆意添加莫名其妙的情节台词,无论他自己意识到或没意识到,如果金庸的原著是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他的“改变”不是给这幅画精心装裱更体现出画之高雅,而是在画中留白处加上一坨屎,还描了三条波浪线代表“香味四溢”;于麻麻一再宣称靠着“更现代、更高端”的化妆、电脑特技重现经典,却涂鸦出一张张零乱、粗俗脑残的“胶片”,好比一个粗俗不堪的妓女,涂脂抹粉穿红戴绿自诩我的浓妆华服色彩鲜艳最能吸引眼球,却终究掩不住回眸露齿一笑门牙上的韭菜叶。
不过恰如这名妓女,它到底成功的吸引了别人的眼球,有幸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笑柄。
靠着一群俊男靓女和炒作话题,这部剧的收视率一定不低。
顶着千万人的唾沫星子,于麻麻偷偷在宝马车里笑着数钱,然后筹备下一个毁灭计划。
越贱越有人爱,这个时代怎么了?
特别说明:标题党来的,九段杨过对姑姑说的话,一字一句让我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
纸张的厚度,现代都市已经渐渐遗忘的东西。
铅笔的张力:只剩下了学生还在触摸它的美好。
台词的愿望:让每个演员都发挥到极致的戏码。
下面的台词无一不是爱情的产物,都是杨过对姑姑所说,字字铿锵,词词达意,过儿的心意,你们可懂,过儿的想法,你们可知?
一姑姑!
我是过儿啊!
绝情谷中,过儿吐血前。
柳姑娘,你可认得人前这位英俊小伙?
二就算你打死我,我也要娶我姑姑!
在场那么多江湖人士,为何没有一人肯站出来。
人们都说大家都是江湖儿女,不拘小节。
可为什么在此事之上你们要计较,要逼迫,要强加于人!
三过儿要娶你为妻,终生的要爱惜你,保护你。
永远永远和你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龙姑娘,你好好看着眼前这人,他将成为你的丈夫,你也将成为他的妻子。
姑姑,你为什么如此?
你看我一眼啊!
你看我一眼啊!
柳姑娘,你是否真的如此狠心?
你又是否真这般铁石心肠?
四姑姑,你为什么如此?
你看我一眼啊!
你看我一眼啊!
柳姑娘,你是否真的如此狠心?
你又是否真这般铁石心肠?
五你到现在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吗?
我真愿咱两个再活一百年。
让我好好待你,报答你对我的恩情。
若是不能,若是咱们只能再活一天,便做一天的夫妻;只能再活一个时辰,边做一个时辰的夫妻。
龙儿啊,你听见了吗?
你眼前的这个人这么真挚这么决绝。
相信这个人吧,相信他一定能好好待你,相信他一定能保护你。
这个人以后会有多少的少女为他倾心,以后又会有多少的江湖人称赞,这也便是后话。
可现在你得好好的认真的看他,因为你们后面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
六只要能再见你一面,只要能永远和你在一起,少一条胳臂又算得了什么。
我还有一条左臂,一样可以抱你。
终南山上,全真道观前。
白衣的你,断臂的他。
一群眼睛被蒙蔽的他们,一双相互相依的你们。
七我已娶龙氏为妻,杨过死则死矣,焉能做负心之徒!
过儿长大了,过儿知道娶妻了,过儿明白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了。
一切都是因为一位曾经住在活死人墓的姑娘,一切都是因为一群不辨是非的道士,一切都是因为早早一人闯荡的经历。
这一切造就了这样的一个杨过,这一切成全了这样一个杨过。
世事不择,时事不选,杨过从不悔!
八姑姑,我已经说过。
在世上,我一生一世只爱你一个人。
绝不对再去爱别的什么人,我永远不会再跟你分开了。
姑姑,姑姑,每一声姑姑都是杨过心中的念想。
无尽的思念,无心的伤痛。
姑姑每次出走,过儿每次寻找。
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
两人兜兜转转还是在一起了,为何会让造化弄人,为何会让世人牵绊?
爱慕过儿的人不少,倾仰他的也不差。
为何他选择了你,不是因为你的样貌,不是因为你的才情,都是因为你对过儿的恩情啊。
报恩与懵懂,少年与师傅。
不理旁人多好,完完整整的爱一个人多好!
九为什么她教我武功,就不能做我的妻子?
没错!
她是我师父。
可我偏要娶她做我的妻子。
他叫杨过。
他的伯伯帮他取名意为:人谁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可是他偏偏离经叛道,偏偏与大仁大义作对,偏偏选择了剑走蜻蛉。
他没有错,他没有过,可大家却不容他的行事做派。
唯一能理解他的人,唯一能包容他的人,他想要跟她在一起,却一直被阻拦。
世人可否告诉我,什么是错,什么是对。
他活了这么多年,想了这么多年,竟怎么都想不明白。
他最后没有再去想了,因为他不顾一切的做到了。
成就的天地便成就了他!
结语:如上所述,杨过与姑姑的爱情永远都是曲折的,没有哪一次是顺顺当当的。
中毒中间,伤情伤心。
无一不在角落里面发狂了一半的滋长。
没人谁的爱情是一帆风顺,没人谁的感情是毫无波折。
我爱杨过,更爱他对姑姑的坚贞。
补标。小时候喜欢看的
这部剧平平,除了外界吐槽女主的外形就没什么太深印象了,其实这几个人的演技没有很差,只是内容上的改编以及台词上的设计有时让人无语,原著的侠气荡然无存!
为了陈晓看完了😭小笼包姑姑真的辣眼睛呀
几乎所有女配都比小笼包好看!真的没问题吗?!
有爱情。
额,还行吧,虽然小龙女基本不ok,但是有一个镜头我还是能get她的美
我能说其实也还可以么。。。在豆瓣一堆的一星和小笼包被吐槽至煎饼的状态下。。。反而我比较难消化的是那尖嘴猴腮【陈晓粉别揍】流氓气太重的杨过么。。。老前辈番外小段子也算是于正的原创梗了。。。比起国内前十年的那些山寨偶像剧,人娱乐大众还算良心算不上恶瘤,吸睛(金)太多,树大招风而已。
我就喜欢丰满熟女版龙姑……可惜小包子脸被糟蹋了……
看了几集,陈晓演的还不错,但剧总体质量不行
我心目的过儿不是个吊儿郎当的样子好吗,这版的杨过在说情话的时候好猥琐,我心目中的姑姑也不是小笼包这样的啊,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纯玉女啊,这版太辣眼睛了,剧情也烂,周伯通都被改成什么样了
我大概看了个假神雕……这真的是武侠剧嘛?瞎了我狗眼……没什么要给每个人按上一段情!黄药师和梅超风?洪七公和那谁?开什么玩笑?
包子姑姑也没白演,把陈晓这么帅这么好的居家男带回去。也值了。
还是喜欢老版的神雕侠侣
我拒绝承认这是过儿和姑姑!!!二星给配角!
尹志平哭晕在厕所!!!
其实除了小龙女颜值不高表情略痴呆外,有时候看起来也是萌萌哒啊。而且剧情也没有太大的改写,整个故事的主线和原著都是一致的。陈晓把杨过表现的不错啊。整部剧没那么烂,不要因为编剧是于正就抱有那么大的偏见
真是够了,剧情,颜值,没有在线的
陈晓还可以
李莫愁比小龙包好看ˊ_>ˋ简直作大死。。。
很多人是跟风黑。作为一个从来没看过也不想看于正作品的人,作为一个完整看过神雕侠侣四个版本的人,我想说,其实这版在所有版本里可以排前三。小龙女的造型和选角是瑕,但瑕不掩瑜。非常意外的是,陈晓的杨过比以往版本的演绎都要动人,意外的出彩。大概和他毕业于中戏有关。还有,这版的郭靖是过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