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这个伟大而特殊又瞬息万变的高速时代,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在那些为工作搅尽脑汁、为生计焦头烂额的日日夜夜里,面对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碌碌人生,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一笑而过。
电影《笑过2012》没有金灿灿的卡司,没有华丽丽的特效,却用一个朴素却不单调、悲伤却不凄凉的故事,送给观众一份事关生命的触动和感悟,正如片中的逃犯大马,患绝症的风尘女子宋姐,在生命中最灰暗的一段路程中奋力狂奔,笑过2012,即便洪流无可抵挡,即便明天整个世界就要熄灭,也要让生命活出光彩,为了诺亚的方舟,为了自我的救赎。
片中,逃犯和风尘女为了医好在地震中患上幽闭恐惧症的孩子诺亚,不惜一切代价为其制造了一艘“诺亚一号”,这个故事不禁令人想起去年叫好不叫座的《钢的琴》,两者同样用钢铁造琴/舟为绝对核心事件和道具,串连起乡情、亲情、爱情,表达更多层面的情感,区别在于《钢的琴》是以大工业没落为投射背景,主打地域和时代情怀,而《笑过2012》虽以“2012”为名,以“末日”和“诺亚方舟”来喻意人生的灰暗和信者得救,其实投射的是当下底层,主打普适性的心理重建,用“诺亚一号”给世界装上一颗钢铁的心,安定所有摇摆的灵魂。
影片并不像一般的小制作那么避实就虚,体现了极高的规格和水准,几乎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都是真材实料,既有浓郁川味的小镇风貌,杂乱但亲和力十足的小台球室,也有大山大石起伏刚劲的外景,结尾处追车大战更是堪比动作片的凌厉。
故事方面同样没有一分一毫的废笔,只是诺亚的“小球王”天赋和幽闭症、大马和黑帮的老仇新恨,这两处情节设剧比较离奇,可以理解是一种此类题材天然的浪漫主义倾向,也可能是因为创作者过于追求戏剧性的工整,从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并没有太多突兀之感。
饱满的情景氛围中,演员也在时时刻刻的全情投入,实力派演员王景春和王柠小将立大功,运用娴熟而扎实的表演为剧中的两位主角注入了灵魂,王景春饰演为了儿子不顾一切的逃犯,令人想到《监狱风云》第二部中的周润发,王柠饰演性感、独立、泼辣又悲情的绝症风尘女,就像一朵在风雨中傲然绽放的狂花,彰显着卑微中的高贵,纯熟的表演令人动容。
前段时间,王柠刚刚在《白鹿原》中出演白嘉轩老婆仙草,以凝练而得体的表演与张丰毅演了一回夫妻,而在热播剧《婚巢》中,王柠则把脾气火爆,冲动的阳家大姐演绎得入木三分,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出人意料的事,此次在《笑过2012》中,王柠一举突破戏路,凭着妖娆、大胆且爆发力十足的人物塑造再度令人刮目相看。
不可否认,《笑过2012》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小制作,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它质朴的光华。
外表的光鲜只能华美一时,只能真心实意才能流传数十年,平民从来都是华语电影的精华,无论是笑中带泪的老上海电影,还是台湾新电影运动或是曾经的内地市井喜剧,从社会底层的视角出发,脚踏实地的去讲好一个掷地有声的故事,才无愧于那些花上几十块钱来寻找情感共鸣的观众,这一点,《笑过2012》做到了无愧于心,末日、方舟、绝症等离奇元素被置于真实的时代,黑色搭配高度写实的生活细节和人物性格,产生了令人无法拒绝的心灵洗礼。
从《钢的琴》《Hello!树先生》《人山人海》《万箭穿心》到这部《笑过2012》,国产小制作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顽强的活着,并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商业的磨砺和时光的沉淀,只要坚持水准和正确的方向,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影坛的主流。
个人觉得影片不错,喜欢!但似乎影片宣传力度不够,看后很感动,男主演的表情很生动,小故事却让我们回想到地震的那一刻,失去了太多的亲人无数的伤痛仍未消逝而更加珍惜身边的所活着的人....值得一看
其实我还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但一年前我就知道这个电影了,因为真的是在我家门前拍的,那个街区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
我现在在北方,看看吧,该会有些熟悉的味道!
2012年12月21日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呢?
谈到这一天,有的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毫无科学依据;有的人则认为末日就是代表了毁灭,人类、世界将要面临绝顶之灾;还有的人认为末日是希望,诺亚方舟也必定重现于世……关于这一天的猜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在末日到来之前,或许能够在影片《笑过2012》中寻找到些许答案。
影片中,2012年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结束:天灾,人祸,诺亚方舟影片通过儿童最真简单真挚的情感,将汶川地震及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一系列问题重新提出,另整部影片在“笑过”后,却不得不往更深的层面反思。
电影《笑过2012》中提到了两次天灾,一次是已经发生的2008年的汶川地震,另一次则是可能会发生的2012年的世界末日。
整部影片以末日情结为线索,带有浓郁的感伤色彩。
影片一开始就出现在四川某小镇的教堂,牧师正在讲解《旧约》中“诺亚方舟”一章,而“诺亚”也正是片中小男孩的名字。
因为在5.12地震中,诺亚的母亲为了保护他不幸去世,因此诺亚变得孤僻、叛逆,几经周折在母亲去世后和风尘女宋姐相依为命,而在这四年中,男孩深信2012年另一场灾难的来临,他的愿望就是能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诺亚方舟”。
在处理父子关系时,导演以女人独有的细腻将这种微妙情感把握的合理到位,父亲对儿子既是亏欠的,也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而倔强的儿子,排斥父亲的同时,却充满了对父爱的期待。
影片中,诺亚在地震后变成了“问题儿童”,不上学,每天都在打台球、赌钱,等待末日的到来。
突如其来的逃犯父亲大马,让一切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因母亲的离世令父子间产生了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地震的创伤,也让诺亚患上了严重的幽闭恐惧症,为了这个改变这个“问题儿童”和医治好他的病,父亲决定为儿子打造“诺亚方舟”。
开始:生活,理解,父子情有结束,必定会有新的开始。
《笑过2012》将故事重点放在重灾后,人们面对新生活的勇敢和努力。
比如,片中不断出现的地震时的破落场景,和灾后四年内焕然一新的城市;比如,灾后新出现的许多重组家庭。
影片关注到许多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以一段曲折、离奇的越狱、追捕的故事,讲述了平凡人生活和情感。
影片的故事保留了商业片的特质,不仅有曲折的故事,复杂的情感,而且还增添了许多动作、黑帮、仇杀等情节。
这些元素在一起呈现出来,并没有显得很突兀,一些层面表现出导演的浪漫情怀,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让人读懂充满“希望”的影片。
片中在讲述大马、诺亚父子重归于好的故事的同时,还穿插老警察与地震中儿子的父子深情。
因为地震,老警察失去了儿子,而大马的逃狱却与老警察父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复杂、悲痛的情感,被老演员李心敏演绎的真实感人。
可以说,电影《笑过2012》没有光鲜的外表和豪华的明星阵容,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影片的质量。
全片的故事发生在四川受震灾区,展现的也是灾区最普通人的生活。
灾后重建的城市和之前的残垣断壁形成了颇为鲜明的对比,尤其当影片定格在地震后所残留的真实废墟时,深灰的倒塌房屋,深灰的天空,和呆呆站在废墟上深思流泪的父亲,这些场面真实而震撼,可以说这是一部诚意之作。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
最近特别忙,忙着写作业,忙着考试,忙得无所适从。
突然想起,这2013年,也在我们的忙碌奔波中,渐渐远去。
想起一部几个月前在CCTV-6放映的影片,名字叫《笑过2012》。
去年,还在大连大学时,我在华臣影城大连开发区安盛购物广场店看到了这个名字。
看了这个名字,第一感觉——这会不会是又一部借“末日”造势的“低俗喜剧电影”?
等到在电视上看完了全片,才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心灵和梦想的“小人物”史诗。
影片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2012年,而是2008年。
那一年,是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年。
在灾后重建的路上,中年男子大马开着一辆房车,半路上碰上了一位不速之客——老李,二人结伴而行,驶向了一座同样遭受地震蹂躏而临时搭建的小镇。
在那里,孩子们在教堂里聆听上帝的呼唤,抚慰内心的创伤;在那里,人们麻木而坚定地走着,时不时发生几次肢体上的冲突;在那里,有一个叫“诺亚”的小男孩,个头不高,但很会打台球,每次和别人对垒,从来没输过。
这个小男孩,就是大马来此地的目的,而身边的老李,绝非一个穿着“愤怒的小鸟”休闲装的老头子那么简单......回想起来,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影视剧,也是不少了。
无论是《震撼世界的七日》、《前方后方》还是《倾城》,在试图还原地震发生的惊心动魄、生动展现灾区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也开始探讨在灾难面前,每个亲历者和旁观者,在人性中的表现和抉择。
《笑过2012》则将这一探讨再度深化——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
他们既经历过那生离死别的痛苦,又在灾难的夹缝中顽强生存。
然而,面对命运的捉弄以及情感、正义和人性的矛盾,有的人做错了事,却在迷途中受正义的牵引,回归正途;有的人放浪形骸,隐没于灯红酒绿之中,也仍保留着对未来和美好最纯真的向往;有的人可能有些固执,却能够在关键时刻抛弃一切大是大非的争论、“相逢一笑泯恩仇”,实现人性的信任,实现力挽狂澜;还有的人,一生坏事做尽,总想怎么算计别人,为的往往只是“咽不下的这口气”,却在害别人也在害自己的疯狂中,将自己渐渐推向末日的毁灭......纵观整部影片,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冷漠和绝望,随处可见。
教堂里孩子们面对神父时虔诚的表情、诺亚的“幽闭恐惧症”、老李看NBA时的内流满面,以及老李在路边求搭车举着100元钱都无人理、几句话不合都可以打一场架......然而,一切的绝望却在大马到来的时刻打破。
他是个犯过错的人,但他不会因为犯过错而绝望。
因为那里有他魂牵梦萦的人,那里残存的梦想,也要靠他来实现。
的确,大马暴躁和不冷静,是他入狱、家庭破碎甚至接下来一系列悲剧的重要原因:如果大马没有因为妻子的出轨而失去理智,他就不会入狱,妻子和老李的儿子也许就不会死,诺亚也不会成为一个“小混混”。
但谁也不能否认,大马始终不是坏人——汶川地震并没有让他忘记责任或选择堕落,而是激发了他重新寻找希望、创造奇迹的信心;为了孩子,他可以不择手段、冲锋陷阵,更可以放弃一切,来弥补对孩子和家庭的愧疚;他内心承受的痛苦,绝对不比其他角色少,但他从来不会因为痛苦、困难而选择奔溃、放弃。
因为他知道,还有比汶川地震还要大的困难吗?
他相信,自己守得住正义的天平,自己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原谅,自己一定全力以赴,拼了!
而对于宋姐而言,给观众的第一印象绝对是“骚货”——半老徐娘的装扮,极富性感与挑衅的动作和神情,一副大姐大的口吻,在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既能融为一体,又显得格格不入。
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渐渐发现,宋姐的玩世不恭只是浮世绘的众生相。
在她的内心深处,同样埋藏着生离死别的巨大痛苦、如火一样的热心肠、对美好和重生的执着向往,还有一片始终没有被烟花、浮躁和绝望侵蚀的心灵净土。
而这一切,都因大马和老李的到来得以唤醒、复苏,并且知道,她和大马并没有因为命运而选择堕落,却因为诺亚而共同看到了美好的希望曙光。
她不再阻拦大马,而是与他重新出发:她与大马产生了倾爱的情愫,她心甘情愿地和大马、诺亚一起擦玻璃,她拿出自己的救命钱交给大马造“诺亚方舟”——不是因为“2012马上就要来了”,而是她也想让诺亚的梦想成真。
这个梦想,不仅是诺亚的,也属于她和大马,属于所有在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和朋友们。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幺鸡欲按下炸弹按钮的“千钧一发”,她奋不顾身地与幺鸡同归于尽。
当老李合上她的眼睛的一刻,她解脱了,她也是最美的。
但与大马、宋姐相比,作为老警察的老李,则始终想以正面、铁面的形象出现。
然而,当他游走于大马和宋姐之间,当他认识了这位叫诺亚的孩子,再联想到自己的儿子因大马而在地震中牺牲,他的脑海中一直进行着法理与情理的斗争、人性与正义的丈量。
然而,在他与大马的相处和周旋中,看到了大马的本性并不坏,知道他同样的苦衷和不容易。
“不抓他吧,我儿子亏了;抓他吧,他儿子亏了。
哦。
”事实上,当老李选择为大马解开手铐、拆除炸弹的时刻,他已经选择原谅了大马,他已经和大马融为一体,他知道恩仇的计较,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自己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他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诺亚也将这样失去!
曾经在宋姐面前表示不信“世界末日”的老李,虽然付出了降级的代价,但他心里清楚,唯有信任,才算是对死去的儿子最大的安慰;唯有原谅,才能消除仇恨、赢得信任、战胜邪恶;唯有宽恕,我们才会看到正义的伸张、梦想的实现,还有久违的美好。
在影片中,原谅、宽恕与实现梦想,其实是一个意思。
这里的集中体现,就是影片中无处不在的,特别是诺亚在影片中声嘶力竭地演唱的那首歌。
“敞开的门没人能关,因为你每天在天上垂看;你看有谁正在背负,背负这个罪恶重担。
为释放人心回你身边,你的爱充满每个角落;让失散灵魂在这里,在这里靠岸......天上的光洒在地上,地上的人走在天上;你的悲伤在我心里,永远不会把我抛弃......”这首根据基督教乐改编的歌曲,体现着诺亚对美好的渴望和宽恕意识的萌芽。
从那一刻起,诺亚不再想拼命逃离大马,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开始意识到原谅和宽恕,就是实现梦想、战胜阴影的开始。
当看着NBA的湖人队泪流满面、看着天空脑子一片空白;当在废墟前打着篮球,眼前只是一片迷茫;当悲伤如潮水一样袭来、“末日”如约而至,我们不仅要容纳自己的痛苦,也要容纳别人的痛苦,哪怕自己的痛苦正是别人造成的。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你的痛苦就是我的,你的悲伤就是我的悲伤。
这,就是宽恕的过程——不代表我们丧失了正义和价值的标准,而是这一切,都出自我们对灾难的感同身受。
简单说说演员。
扮演大马的王景春,很多人对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杨幂、刘恺威、周秀娜等主演的《HOLD住爱》中扮演“大反派”豹哥(包三木)。
小眼睛、狡黠的笑容、一副狐狸的模样,使他扮演的角色多是邪恶兼猥琐的小人物,即使是主角、正面人物,也似乎充盈着不少在性格上的缺点和弱点。
也正因为“小人物专业户”,他凭借《警察日记》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东京电影节影帝殊荣,算是“多年的抹布女”看到了“春天”;还有扮演老警察的李心敏,这个在《法官老张轶事——审牛记》和《十八个手印》,甚至在《咱们结婚吧》有出色表演的老演员,虽然堪称“年事已高”,却总能把老头特有的倔劲演绎得特别生动。
尤其是在《笑过2012》中与王景春飙车的戏份,看得出老爷子确实是拼了。
那一刻,他是真正的老李。
影片的成功,人物角色的塑造固然功不可没,在影片的拍摄上颇有神来之笔。
色调的把握、影片基调的变化和矛盾激化时艺术化的处理,都为影片加分不少。
影片没有刻意突出地震的发生这一事实,而是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开展和对环境弥漫的情绪氛围,去感受影片传递的感情与主题;通过时空变换、拼接去设置悬念,使影片故事更引人入胜,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影片没有回避任何冲突,却处处体现着导演在冲突中找到一条途径——一条可以让人性忘记仇恨,携手向前,爆发逆袭的途径。
有人说,《笑过2012》有点像《钢的琴》。
的确,那凝聚着爱与梦想的“诺亚方舟”,真的像“钢的琴”那样,虽不起眼,却始终绽放着最耀眼、最灿烂、最闪亮的光芒,即包含而又超越着一切亲情、爱情、友情的人性的光芒。
然而,与《钢的琴》所处的时代不同,《笑过2012》放在了经历过重大灾难和痛苦后的时刻,幸存的人为遇难者而悲伤,活着的人为命运的悲惨而流泪,更可怕的是心灵的麻木与荒芜,正在悄悄地在四处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为心中的美好、不屈的信念和永恒的梦想而顽强拼搏着、努力着。
他们不是完人,更不可能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家国春秋大梦,他们只知道,我们不会彼此抛弃,我们永远为了梦想和未来,永远在一起。
《笑过2012》,终归不是一部喜剧。
影片结尾大马的笑,是多么凄凉和幸福。
世界末日,终究没有到来。
可大马看见了,“世界末日”的反面,正是来自遥远的天上的光,通过款款降落的雪花,照亮前方的阴影,照进每个人的心里。
在我心里,不只是你的悲伤。
还有你我的,永远不抛弃。
微笑,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太简单也太平常,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都在宣扬“给人以微笑,微笑对人”。
微笑是有力量的是有生命力的,你可以会质疑,汶川地震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们没有被灾难所击倒,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样的微笑就有力量;当一个癌症患者在试图放弃生命的时候,众人给他(她)以微笑,他(她)可能就会就会勇敢的活下去,这样的微笑是有生命力的。
电影《笑过2012》,片名中的一个“笑过”,就会让观众以为到影院是找乐的,可看过之后大家可能会笑不出了,这种笑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坚定更是一种深处的反思。
地震给人们造成的物质伤害是有形的可以量化的,但是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无形的也是无可估量的。
该片就是通过演绎小人物的故事进而诠释大道理,从而当下倍感压力的年轻人有一定疏导作用,这可能是电影本身的要表达的主旨。
影片中两条叙事线索既分明有交错,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戏中的父子情,演员王景春在电影中饰演一位想要得到救赎的父亲,为了给地震中留下心理创伤的儿子治病,决定为儿子造一艘“诺亚一号”,这段父子情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其实这段父子情是很难诠释的,因为这对父子饱含了太多情感,有怨恨,有不理解,有敌对,关系太复杂。
孩子甚至把父亲当成是害死母亲的凶手,为了解除孩子对自己的怨恨,也为了给孩子治病,答应为诺亚建造一艘“诺亚一号”,在建造的过程中父子之间关系才逐渐缓和。
另一条线就是绝症女人的真爱,影片中的“父亲”找儿子结识了患乳腺癌的台球厅老板宋姐,她深信2012年地球毁灭的玛雅人预言,对生活持无所谓的悲观态度,靠经营一个小台球馆赚钱度日,一边还在进行慈善工作。
两人初识就发生肉体关系,彼此并不真正在乎对方,但最终却因对“儿子”共同的爱产生心灵共振。
女主角因身患绝症也自暴自弃,最终因真爱而振作精神勇敢的面对疾病和生活,这是一个心灵重建的过程,这条叙事线索让人勇敢相信爱,面对困难只有面对才有出路。
再说说这部片子的制作,它是一部由年轻影视公司投资,年轻导演执导、制作班底与演员都非常年轻的团队完成,这部影片没有熟知的明星难以直接吸引观众,这是不争的现实。
然而,制作方有勇气直面这种现实,影片质量的好坏让观众产生口碑传递,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为电影营销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营销模式。
这部影片在堪称豪华的贺岁档期微笑上映,这本身在传递一种力量,在大片林立的贺岁风云中,它以微笑姿态示人,我们不要视觉的冲击和历史的积淀,我们要重建你的心灵。
看着2012年12月21马上就要来了,在电影院刚好看见《笑过2012》,看名字,没报多大希望会是好片,心一狠,为了末日买了这票,丫的,差点被这名字给骗了,眼睛都湿了好几次,人物是普通,但是情感却是那么的真挚。
看了这个,才发现,末日算什么,预言算什么!
珍惜眼下的一切吧!
听同事推荐,看过<笑过2012>后.印象最深,是影片结尾时女主角拉过男主角的手,放在乳房上问男主角:好吗?男回答说:好!女的又说:是假的.男的回答道:假的也好!接着是男主角的脸部特写,笑,大笑,狂笑,还同时自言自语重复说:好,好,好!男主角眼噙热泪,因为女主角已经死了!刚才的画面不过是男主角幻觉而已.此时,影片的情感达到巅峰,116分钟的电影到此结束.为了爱人的生,女主角选择了死,有谁不会被遇到如此为爱毁灭的女人而感动,而笑而哭而喜而乐呢?电影在片尾更引伸出老百姓的娱乐主题:打麻将.不管人生多么的严肃,多么的有意义,多么的高尚,但乐观永远是人生最大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主题.这也是影片释放给我们的最大信息,尤其是在2012年12月21日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怎么度过2012,怎样度过纷繁的人生!
这部融入了制作组包括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演员长达五个多月辛苦付出的电影,终于将要在12月7日全国公映了。
11.29号的首映会上,主持人和制片人四川卿圣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卿丹平先生饱含热情地为大家介绍这部倾注了很多人心血的电影,这部电影深刻地表现了经历过5.12地震后的人们对于玛雅人12月21日世界末日的预言是何态度,用平凡的小人物流露出大情感,或许这正是这部影片最值得人称颂的一点。
在首映会上,卿总多次提到自己的团队是最有诚意的团队,自己的导演是最有诚意的导演,他的演员也是最有诚意的演员。
他向我们透露:这部电影的开机与拍摄恰好是在导演游晓锦生育期间,游晓锦不顾大家的劝阻,坚持到剧组参与拍摄,导演游晓锦与刚出生的儿子三个多月没有见面;演员王景春在拍摄一场扒车的戏时,由于速度较快整个人摔了下来,膝盖受伤,两周时间都必须架着双拐走路,他去巴黎参加宣传活动时也是扶着双拐或坐在轮椅上。
主创人员们这种对电影事业的执着与诚心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这部电影在四川绵阳拍摄,大背景即是5.12地震半年后的人们对于世界末日的预言的态度和他们震后的生活。
大马(王景春饰)因犯杀人罪在监狱服刑,他骗警察小李自己有病要去医院,他们走在医院走廊里时发生了地震,小李对着大马喊:“我信你!
”然后开始疏散医院的人群,最终他被几块水泥板砸倒在医院里。
大马想见儿子心切,于是决定先去找儿子再回监狱。
小李的父亲,同样是警察的老李(李心敏饰)找到了大马,并帮他找到了儿子诺亚(韩梓轩饰)。
震后诺亚被宋姐(王柠饰)收养,练就了一身不凡的台球技艺,并通过赌球帮宋姐赚钱。
大马看到儿子一副小混混的模样要把儿子带走,但是宋姐不同意,一来二去,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大马带诺亚到医院查出孩子患有“幽闭恐惧症”,孩子经历了地震以后害怕呆在封闭的空间里。
在听到儿子想要一艘诺亚方舟以后,大马决定为孩子建造一艘真正的诺亚方舟治好儿子的病。
为了筹到造船的钱,他冒险与幺鸡(沈伐饰)合作走私一批文物,身捆遥控炸弹的大马开车驶向了交易地点,警察沿途截击,老李逼停大马的车以后,听到大马是为了儿子,于是心软了放走了大马,但他被劝服与警方合作,老李为大马拆除了身上的炸弹。
在交货地点,警方一举端掉了这一犯罪团伙,与此同时幺鸡得知行动失败后企图引爆炸弹被宋姐阻拦,最终宋姐与幺鸡双双从楼上跌落……“天上的光洒在地上,地上的人走在天上,你的悲伤在我心里,你永远不会把我抛弃。
”这段舒缓的旋律在片中响起了三次——第一次在教堂里面,人们正跟随牧师做祷告,一群孩子一边左右轻轻摇动着身体,一边用他们稚嫩的童声唱着这首歌;第二次诺亚自己演唱,或许孩子纯真的声音唱出来的恍若天籁般的歌声更容易打动观众;第三次诺亚自己呆在沉入水里的诺亚一号里,朝着潜在玻璃外的大马喊:“爸爸!
爸爸!
”这时音乐响起。
不得不说,这首歌称得上这部影片的一个亮点。
影片中诺亚往商店的玻璃上喷涂蓝色的泡沫漆被保安抓住后,大马和宋姐及时赶到,最后他们三个人一起清理干净玻璃,那诙谐统一而又不乏默契的动作似乎让我们心里暗暗为他们祝福。
大马一开始接触诺亚时,诺亚对他很抵触,似乎这样的对抗延续了整个片子,但在最后,两个人隔着诺亚一号的窗子对视的时候,诺亚使劲朝着大马喊:“爸爸!
爸爸!
爸爸……”似乎这父子之间曾经的那些矛盾随着诺亚的一声声“爸爸”瞬间化解了。
再来看看老李,儿子小李在地震中丧生的悲痛没有打垮他,儿子的照片他一直放在钱包里,为了完成儿子生前的愿望,他一直奔走于寻找大马的路上,但同样被大马对儿子深深的爱所打动,在出警时竟然心软放走了大马,最终由于疏于职守记行政处分一次。
其实这两对父子有很多的相通之处,父亲对儿子的爱难以言表,这让老李对于大马这种为子几乎不要命的做法很是理解。
每每碰到NBA湖人队的球赛,老李的脸上总是掩不住的悲伤,想着儿子生前都是他们爷俩一起看球赛,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悲痛或许是没有办法消退的,亲人的逝去也是无法挽回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只有对生活的态度,即便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在即,我们也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生活给我们以悲痛亦有欢欣,我们只报它以回眸一笑。
这部反映了震后人们对生活的乐观豁达态度的电影对导演、制片人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这不仅是制片人卿丹平的第一部电影,也是导演游晓锦的一部大荧幕电影。
在采访中,游晓锦导演这样说道:“这部电影可以说与我的儿子共同成长,主创团队的紧密合作造就了这部电影,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宣传,多多支持这部年轻的电影。
”游晓锦导演似乎也不像一些名导演那般话中有话,说得真诚,说得坦诚。
实然,他们是带着对电影深厚的感情来创作的,带着感情的东西不论什么都会打动人。
天上的光洒在地上,地上的人走在天上,你的悲伤在我心里,你永远不会把我抛弃
刚经历了2012-3d的惊心动魄,期望⦅笑过2012⦆给些心灵的抚慰,加上海报主演误认为刘桦,好!
支持国货,就看此片。
独自买了票进了场子,空无一人,"黑衣女人"般的检票大姐看过票,开始了一个人的电影,感觉很爽,可接下来不太爽。
教堂唱圣歌的桥段似曾相识,⦅1942⦆也是这样,中国导演都开始用基督教做文章,可耶稣联系到影片本身情节都很牵强,,,主角出现,(这才意识到不是刘桦),搭救透着满身正能量的大爷,原来主角再找儿子,影像一闪,一个小学生貌似赌神般的亮相台球案,点烟、喝茶、怒目凝视,和星爷拍的装酷手法还是有些差距,打戏开始了,女主角出现了,大姐红发、红衣,故作婀娜,,,看过女主亮相后破灭了心中唯一的希望,抬屁股走人,算了给国产影片支持些,或许情节突出,,,经历了女主搔首ktv、车震、正能量大爷果然是警察、父子冲突之后,决定站起来走人,本着环保原则和放映室说了一声,"都走了呀"扒头一看,放映室也没人,,,客观地讲,这片貌似中央六频道午夜的电视电影,演员尽心,可编剧、情节、摄影等等,,,最大明星可能是孩子姨父刘亚津演的,印象最深的演员是主角前妻姐姐哭戏真切,正部影片心目中一星,打个两星,因为是国产电影,,,第一次闲言,如有冒犯,板砖勿拍,,,
20121214. 故事小而真实,但终究少些大气。
人性本善……
打发时间,男女主都很个性
人性本善,爱子之心更是可窥可叹。两对父子的情谊,一对男女间生发出的微妙感情,诺亚的表演也可圈可点。背景声音极具震撼力,几欲赶超国际大片。音乐很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制作团队也付出了很多,首映会上主持人与制片人卿丹平先生多次提到自己的导演和演员是最有诚意的导演和演员。总体来说很不错。
既好笑又心酸的片子。
宋姐的红头发和俗气妆容特别出戏又入戏,看着别扭得很,但又知道这个人我在哪里见过。
电影挺不错的,王景春打架挺潇洒的,看着过瘾!
说真的我喜欢这几个演员,喜欢这个故事,喜欢导演的镜头。就是还差一口气。大概是有写地方不太紧凑。比起很多宣传很多的片子,这片子算是相当有诚意的了。底层人物的生活,小警察,小混混,罪犯和妓女。其实每个人都有柔软的心。
补评 作为一部在自己家楼下拍的,自己也差的去参演(当然是群演)的电影,又讲述的是自己曾经经历了的事之下的故事,真的挺有感触的
好看 感人
中央六套……
有点尬。。。
不错挺好的&#39;我想知道那首歌叫什么名字&#39;谢谢
别疑问。我是来显摆真相的。话说,吴彦祖献出了这辈子最好的表演。
意外地觉得还挺好看的。有些亮点。
CCTV看到的,还蛮不错的
2024.10.7 麻将健身操 麻将比赛 也只有四川这杂碎败类会想得出 地震怎么不全消灭
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爱过
亲情
看着眼眶含泪 俗气欢乐而震撼 不需要华丽的感觉 只要淳朴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