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症是一个契机,让她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思维模式,然后所有的好运都蜂拥而来。
然而,思维模式和心理结构的不同恰恰决定了你所属的所谓“阶层”。
(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撒了谎的厄运突然赋予她贵族式的感受模式,让她看起来像个大人物。
这与她的经济基础和学历完全不匹配。
可以看出感受模式是怎样牢牢控制一个人的命运的。
在最后的假期,她从自己的命运中逃逸。
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即使他的开头和结尾很容易就被猜到,但不妨碍是它个好故事。
在百货店卖厨具的女主,一直默默的工作,暗恋一位男同事,她有一本梦想之书,贴满了她的梦想。
有一天她被撞了头,拍CT得知自己患了病,只剩3-4个礼拜了,这导致她愤恨,为什么是自己,她把全部的钱取出,订了豪华酒店,从机场打直升到酒店,一改往日的沉默,开始了不一样的最后的假期。
多少电影从被确诊绝症开始,主人公因此开始了不一样的选择,也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可能性。
当人生走到尽头,没有了顾虑和退路,就会变得大胆一些,尝试各种没试过的,想让最后的人生变得精彩。
何不把每一天都成为最后一天过呢?
道理谁都懂,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果不是真的到了生命尽头,又有多少能放弃一切,随心所欲地生活。
电影里的酒店看起来超美,是捷克西北部温泉小镇卡罗维利的普普大酒店,现在也算是我梦想之书的一页了。
电影频道看到的《最后的假期》,还真的蛮符合现在的情况,最后的假期,后天就要回学校了。
开始以为,这可能讲述的是假期的故事,当看到,乔治亚坐直升机,住总统套房,肆无忌惮的花钱,推测女主是得到一笔横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女主被误诊命不久矣,想在生命尽头来临之际花光自己所有的钱。
影片的基调是充满愉悦的而且具有喜剧色彩,从女主得知自己患病,辞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女主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只是偶尔流露出淡淡的忧愁,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不要这么短暂。
她所表现出来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住最豪华的总统套房,把自己打扮成国际范的女人,真诚的赞美着迪迪埃主厨,用她自己的钱去实现她的愿望,我想即便她真的死去,也不会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懊悔。
当克里根在晚宴上揭露乔治亚的身份,他以为大家的反应都会和他一样,鄙视只是厨具部员工的乔治亚,认为以往她的行为都只不过是哗众取宠,但是让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是,乔治亚不卑不亢的承认自己的身份,她说,我以前的生活都是低着头走着,可是当有一天我抬起头,我发现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我一直不愿意去发表自己的看法,隐藏自己,默默地当着包子,虽然每一次都会心有不甘,但是却没有勇气去表达自己,做我想做的事情,这样的自己不要再做了,从现在开始,不要怕事情,要勇敢的争取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不希望在我临死之时会有懊悔,会有遗憾
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从dy来的,看完了解说还是决定看完这部电影。
说的沉重点就是关于生与死的故事,我很喜欢其中女主角的一句台词:我们每天都在等待一件大事的发生…最终迎来了自己的死亡。
是啊,我每天都在等着自己成名、发财,在一天天的等待中浪费了这每一天的时光,不是不知道要珍惜当下,可能人就是那么贱,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但是哪怕只有一点点,一点点都好,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说把每一天过的轰轰烈烈,至少过的不留遗憾吧。
也许写完这篇短评我依旧会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中——但是也不一定,这部电影给我启发的就是点醒我、叫我一下,能够让我在非常绝望的时候能想起来这个事,帮助我度过最困难最困难的时候。
谢谢能看到这么好的电影,给了我信心,以及真的黑人才更加适合这种豪放不羁的角色和生活风格,换成白人都不行,很喜欢Georgia的俏皮,拿捏的刚刚好,希望我能像她一样,找到自我,不留遗憾地过每一天吧。
这个故事设定类似于遗愿清单,一位普通的商场女柜员,被误诊身患绝症,时日无多;于是她取出所有积蓄(养老金),去到梦想中的豪华酒店,住总统套房,品尝自己崇拜的大厨做出的大餐,一掷千金买华服,享受顶级SPA,如此种种她此前绝对舍不得的奢侈消费;又因为她的善良坦诚,以百万英镑式的身份误会,征服了身边虚伪的商贾权贵。
结局肯定是皆大欢喜——最重要的是,剧中还体贴的交代了她积蓄花光了怎么办:她在赌桌上凭着好运赢回来了!
还绰绰有余开家餐厅不用再打工了!
我知道这只是一部轻松的商业喜剧片,当然很可爱,类似于风月俏佳人那种可爱,一盒可以让人愉悦几十分钟的五彩糖果,吃完了不会再回味,但是人总是需要糖果的。
我只是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没接触过,也没听闻过,一生克勤克俭的劳动阶层,在得知生命就要结束时,是会想要投身于从来只是远远遥望的奢侈物质、来补偿一生的辛苦和遗憾吗?
会有觉得被满足被安慰到吗?
这样的预设是否是一种傲慢,还是我的疑虑其实也是另一种傲慢?
可就算是这样,关于物质的概念和想象也是一种等级权力,小时候听闻乡下老家的老媪得了重病,想要喝的不过是白糖水、渴望的食物不过是一碗藕粉,我当时疑惑的问老妈是为什么,那时我起码还知道蛋糕比它们好吃,妈妈说:“是因为她吃过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白糖水和藕粉。
”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如今的我也不知道金卡戴珊每天伙食费多少,想象不出来。
想起某小品中两句俚俗的台词,倒是直白道尽了人被金钱和生存所桎梏的艰难:“最痛苦是人没了,钱没花完。
”“不,是人活着,钱没了。
”又想起王全安那部纺织姑娘,已婚多年的纺织女工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千里迢迢去找自己的初恋情人以解心结,虽然很难说是人文情怀还是文艺范的臆想,但毕竟是拍出了人这辈子难以绕过的三个字:意难平。
想到的和要说的都太混乱了,不过是一部嘻嘻哈哈的娱乐片,我是小人长戚戚,而想太多是没有用的。
明明剧情老套,不幸的起源,幸运的开始,再次经历不幸,再次幸运?
明明如此老套的剧情。
为什么,对啊,Why? 为什么我会喜欢他,喜欢这部电影。
乔治娅对自己最后时段充满了爱,爱的简单,爱的不知所措,爱的坚定勇敢。
或许我们需要这么简单的剧情,纯粹的爱,就很简单,这很容易打动人,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感染点。
圆满的结局有圆满的看法,人们就是喜欢圆满,不要不承认,而且,就真的很简单。
哇哦!
那个天花板真的让人想哭你知道吗?
哦,我没注意过。
天花板曾让你想哭吗?
生活明明可以简单一点,为什么会变得这么乱,这么复杂,这么不知所措?
或许吧,开始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结束。
人生不就是满足自己吗?
可能我这辈子沉得太久了,沉默的让人害怕。
你低下头,不停的忙,有一天抬起头,你会想,我是怎么活到这步田地?
为什么会这样?
Why? 好像有些我们很在乎的事,一点价值都没有。
哦对了,你会因为天花板而流泪吗?
人的一生也许会走很长的一段路,又或许仅仅只有几步路可以走。
你不知道意外何时会降临,你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今天的主人公伯德小姐是一个身材臃肿、相貌一般的女子。
她是个普通到扔到人堆里都没人会把眼睛的对焦点对焦到她身上的人。
她走着平凡的路,过着平凡的日子。
她也有着自己心爱的人,也有着自己梦想的东西,可是她很自卑,从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
后来,一次意外的受伤,让她从医生那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只有4周的时间可以活了。
她当时绝望极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她觉得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转眼都将烟消云散。
后来,她觉得,反正自己也没几天可活了,那我就尽情的去享受生活吧。
于是,她订购了她曾经想去的地方——布拉格的机票。
因为她想把自己这辈子未完成的心愿一一去完成。
在去布拉格的飞机上,她就遇到了让她不高兴的事情。
空姐协调未果后,机长来了。
本来伯德小姐还是有一些怕的,后来她一想:反正我也是快死的人了,我怕你干什么。
于是她把机长怼得体无完肤。
面对机长“有本事你升到头等舱”的要求,她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
最后她在头等舱享受着贵宾级的待遇。
抵达布拉格后,她干脆连车都懒得坐了。
反正也是来享受生活的,干脆租了一架直升机来到了预定的酒店。
到达酒店后,她不想委屈自己。
反正也是将死之人了,这最后的假期干嘛不让自己开心一点。
一任性,直接开了个总统套房。
用餐的时候,她发现主厨是自己非常喜爱的迪迪埃时,她打算好好尝一尝迪迪埃的厨艺。
当她从侍者的口中了解到迪迪埃大厨的菜单是一天一换时,她想到第二天就不能尝到今天菜单上的菜时,她又任性了。
她让侍者把菜单上的菜全部上上来。
反正这也是她余下不多的日子了,以后想尝可能也尝不到她最爱的大厨迪迪埃的厨艺了吧。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最乐意接触的人往往是欣赏自己的人。
厨师也是如此,他们最乐意接触的是那些喜欢他们、肯定他们的厨艺及美食的人。
迪迪埃在后厨知道有位女士点了自己所有的菜之后,准备亲自下厨,并且一定要到餐厅来见见这位女士。
将自恃身份高贵,却不懂得欣赏他人劳动成果的克拉根晾在了一边。
伯德小姐也因此交到了迪迪埃大厨这个朋友。
在这次旅行中,伯德小姐都抱着乐观的心态在做着她曾经想做又没有去做的事情。
每每当她想退缩的时候,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反正我也是患了绝症的人了,剩下的日子里我要为自己而活。
那些曾经想做又不敢做的事现在不做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着将遗憾一起带进坟墓么?
反正也是患了绝症的人了,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可怕的么?
因为不惧死亡了,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她也敢直言不讳了。
所以当克拉根的情人训斥按摩技师时,她站出来为技师抱不平,得到了酒店服务员们的认可。
后来,她用自己的经历对人生的理解去帮助那些迷途的人们,使人们对她都产生了好感。
影片最后编剧还是给了伯德小姐一个大家都希望的结局:她没有患绝症,是机器误诊。
她很健康。
她最爱的也是爱她的那个男人来找她,原本是打算陪她走过最后的日子,后来他们相拥在一起。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可以慢慢走,慢慢挥霍。
可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先来。
人生苦短不是说说而已。
有的时候,你确实需要为自己而活。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多去享受人生。
多注意沿途的风景。
伯德小姐曾问过布拉格酒店的前台,问她有没有注意到酒店大堂的屋顶有一种让人想哭的冲动。
前台回答自己没有注意过,这就是一个将死之人与一个无关风景的人的生活。
因为伯德小姐觉得自己是个将死之人了,所以到哪里都会仔仔细细地留意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
但那位前台不会,至少目前不会。
或许她会想:以后我的日子还长着呢!
以后会有空看的!
殊不知,人生苦短,以后又是什么时候呢?
影片《最后的假期》(公众号“写写随记”)
Queen Latifah,从来都演这种让人轻松的角色,一个小人物,因为一次误诊,赢得了梦想,赢得了爱情,故事老套,但不由得你不看下去。
Queen Latifah不是美女,是没女。
没女,似是韩国传来的一词儿,就是一没漂亮脸蛋,二没苗条身材的女人。
她有一本充满梦想的自制书Book of Possibility,一直朝着这些梦想努力却又心怀胆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这样吧,不过,Latifah获得了一次释放自我成就自我的机会。
我们也有这样的机会哦,准备一本Book of Possibility,然后它会变成Book of Reality!
好有意思的一部电影,虽然剧情设定现在看多少有点俗套了,但是很轻松快乐,带点荒诞的搞笑,是一部温馨向的暖心电影。
人物很鲜活,在剧情上有些巧思的小细节,故事节奏挺好的。
女主乔姬娅气质很好,很有亲切感,性格也很好,极具人格魅力 ,很喜欢看她做饭。
后面放飞自我,但总是各种误会哈哈哈,积极去面对人生的终点。
乔姬娅和肖恩两个人开始都是都是害羞蓄蓄的,又有点敢说不敢说的尴尬,有点子可爱,演的很自然,然后肖恩扛着撞到头的乔姬娅出现好好笑 。
迪迪尔主厨人真的好好和乔姬娅逛菜市场像闺蜜逛街; ;其他角色刻画的也挺好, 每个人物都有点自己的小性格在 ,酒店的人虽然有点势利,但本质不坏,比如酒店的前台小姐、管家,前老板马修、议员、伯斯恩小姐他们都各自有烦恼。
最后的每个人的彩蛋太搞笑了,还有马修的演员蒂莫西·赫顿真的幻视港剧大唐双龙传宇文化及的扮演者李子雄。
如果不是生命只剩三周的误诊,女主的可能性之书就只能是可能性。
死亡把她从盒子里解救出来,终成生命的精彩。
看不下去
被误诊为绝症后决定倾尽所有享受人生最后阶段,从而在一段非凡的人生冒险经历中收获友情和爱情,并重新自我审视的故事。这类故事虽然俗套,从'人死了,钱没花完'到'人活着,钱(差点)没了',但也能做到励志且好看,毕竟主题积极向上,能传递出珍惜当下、勇敢追求梦想的核心思想。Queen Latifah完美适合这个角色,很好地诠释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女性向敢于追求心中所想的转变。
很假。天女散花式花钱弥补遗憾。越这样越假,流于表面。换个讨喜的女演员演应该会好很多
逐渐喜欢王颖了 这种喜剧片的情感还不落俗套
呃
我了个大去……有钱真好……
很舒服的爆米花电影!
舒服了整个人,在极度抑郁的状态下。让我变得充满正能量,乐观向上迎接明天的🌞
无聊
「The secret of life is butter.」「Some of things we care about a lot are pretty worthless.」
抓住当下,别等那个让你觉醒的瞬间,把possibility变成reality吧!
这种故事真的很没意思
中规中矩。
所有你能想到的励志桥段,都能在这里看到。
中国人拍外国人也怪怪的。
好人有好报
挺感人的。
绝交
虽然一早就猜到结局 但是依然很喜欢 要学习女主的精神!
很适合圣诞节看的片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