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片名有着反讽的气味,可是,看完全片,即使在黑暗的故事,也会感觉有一丝甜美。
这大概就是青春的魅力。
迷茫过、黑暗过、绝望过、无助过、回头看却有一丝宠溺和蜜意。
每个女孩无论什么出身和阶级初恋的气味却都是相似的,带着淡淡荷尔蒙的芳香,无从言语。
谁还没爱上过一些让自己匪夷所思的人。
过山车的心情,无法自拔的沉浸,痛苦的失眠,不明所以的举动,让我们不断思考着自己,思考的人生。
甜蜜后的冲动,另有别意的投怀送抱,我们以为这是真诚,然而真诚过后却是无尽的城府。
那一刻,我们煎熬忍受,期待下一次的雨过天晴。
青春大概就是那么多的“不得不”和那么多的“第一次”才让经历那么五味杂陈。
后来,在某一天突然回眸,站在路口,发现了某个人似曾相识,好像从前的自己。
<美国甜心>/
)精神在压抑中渐渐趋向绝望她的生活 如同底层生活中的人们一样窘迫 压抑 无望某日 star在偶然之中认识了名为Jake(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 饰)的男子Jake是一支杂志推销团队里的领头人物在Jake的邀请下star最终下定决心登上了驶往自由的面包车彻底离开了破乱不堪的原生家庭你还是独一无二只是不该在谎言中相爱其实 star离开的原因里面 还有来自Jake的人格魅力 她与Jake之间 有一些对彼此的认可针对团队中销售任务 Star和Jake组成一个推销小队几个回合下来 他们更加了解彼此了解彼此的梦想 了解彼此的行事准则但炙热的感情 开始带来些不可控制的后果Jake不能接受 star为了赚钱而出卖自己的身体然而Jake一直以来和顶头上司克里斯塔(莱莉·科奥 Riley Keough 饰)保持着肉体关系Jake不相信star 单纯地想要帮助她的心Star不能接受他充满谎言的感情为了赚钱 就不得不编造谎言的生活形式让她有些不适应这段注定见不得光的恋情让star体味到了别样的辛酸和悸动少女已经成长怎么还会接受你的套路如果目睹了Jake的逃离 遭受了Jake的不理解见证了他对生活梦想的妥协怎么还会 接受一只小乌龟的求和礼物少女还是那个少女只是内心已经足够坚强看得透 光怪陆离的假象看得透 隐藏于热烈情感下的谎言Star最终选择 放生小乌龟是在象征 放下了过去不再执着于不确定的情感关系这是尚好的青春她应该更多地 去感受像孩童一般 抱有一颗欣赏美的心感受光照的美感 感受水流的律动 感受生命的轻语人物的真实在于融入了感情在塑造star这个人物的时候欣赏导演在影片后半段 插入她造访贫民一家的做法这是她 能够推己及人用一颗柔软的心 对待他人的体现哪怕是陌生人相似的 不负责任的父母相似的 相依为命的孩子相似的 空空如也的冰箱相似的 自娱自乐的生活相似的 孤立无援的痛感当你能感受别人的痛时说明你已经 不是一个自我的人了你的生活中 就不自觉地有了很多人参与其中你的青春 已经悄然溜走却教会了你 更多青春的成功不就在于能够教会你 成长疯狂 自由 解放天性固然是好但当一切黯淡下来你的内心 能够承受更多这种感觉 不是更好嘛文章最后 想告诉大家 光xiu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 一束热热的光xiuOR xiuxiuxiu_light光xiu 再此 静候多时
在微博上看到不少人把这部《美国甜心》列入自己2016年的电影十佳,很好奇就找来看了。
如果说导演拍此片是反映美国的底层家庭出生的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释放的青春,是反映即使社会抛弃了他们,他们仍然有梦想,我还真是看不出来这帮孩子会有什么实现梦想的机会。
他们不可能成为什么美国的甜心!
女主角太丑了,尤其是侧脸,笑起来的嘴型简直让我不忍直视。
刚开始她的继父在家强迫她跟他跳舞,她一脸悲愤屈辱地跟他跳了,这跟后面她加入传销组织后表现的自以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一点都不一样,如果她是这样的性格,继父手摸上来的时候就应该会暴跳起来吧。
这帮加入传销(我觉得很象)的孩子,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否则也不会离家出走也没人来找。
他们渴望挣钱,渴望改变生活。
刚开始看时以为jake会是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因为他长了一张干净正直的脸,然而他的梦想是顺手牵羊偷人家的珠宝首饰来建一个房子;还有无知无畏的女主为了1000元甚至愿意当妓女。
还有片中的大姐大,简直就是贫民窟出来的成功人士,知道怎么去跟穷人和有钱人打交道,怎么利用一帮无知无识只有荷尔蒙能挥霍的青春男女。
镜头里的他们充满了青春的朝气,由于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因而也没有什么好的教养,粗口、穿着暴露,甚至玩耍自己的生殖器,满屏的躁动的青春。
不少影评表示他们羡慕这样的青春,不得不认为他们向往的是那种随心所欲的性,是那种想粗口就粗口,想随地撒尿甚至随便拿出生殖器来示众的那种可以无所顾忌发泄内心的情绪的自由。
然而片中的男女,实际上他们向往的却是有钱、干净和秩序,能够活得象一个人,而不是这样混乱无节制的青春。
这个片子有两处打动我的地方,第一处是她第一次卖杂志时和杰克走进了一个中产家庭,看到了跟她差不多年纪的女孩有漂亮的房子,有有修养和自持的母亲,和自己一个阶层的朋友无忧无虑地跳舞,她的内心起了波澜,她的眼睛里冒着嫉妒和羡慕的怒火,她掩饰不住她的卑贱出生带给她的自卑,立马表现出我就是破罐子我怕谁,所以她出口脏话,揭穿杰克精心编造的谎言,只为看到这位有涵养的母亲表现出对她和杰克的嫌恶。
另一处是影片最后她到贫民窟去推销杂志,走进了一家跟她的出生差不多的人家,看到了脏乱的家居,没人管的孩子,还有陷入毒品的母亲,她默默地去超市给他们买了吃的。
再贫贱的出生,也没有毁灭一颗善良的心。
但是能怎么样,你的出生决定了你的未来。
贫穷的青春只剩下撒野,要不然还能有什么?
最近看过最喜欢的片子。
大一在专业课上看过短片《黄蜂》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2016年的作品。
无论是从影像风格还是文本来看都可以看作是《黄蜂》的变体或者是扩展。
风格上标志性的手持长焦镜头和教科书级的逆光影像运用,配合凌厉的剪辑,与《黄蜂》一脉相承又高级顺眼很多。
当然这一点也要归功摄影罗比罗恩,近年来最喜欢的摄影师之一,特点是喜欢用极端的焦段展现人物的极端情绪。
本片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公路片属性,在这方面的影像处理上片子倒是显得视角太过狭隘逼仄了一点,感受不到凯鲁亚克式的大气。
但最喜欢的镜头同样来自于一个车内机位,低角度给予画面足够的动感。
片子的文本的确一脉相承自《黄蜂》,受制于父权与家庭,试图改变现状的女主角,富有魅力却玩弄感情的男主角,以及女主在最后一定会遇到的道德困境。
只是相同的故事在本片整体明朗的风格下确实更加让人接受,男女主之间也有着实实在在的激情和火花。
结局也足够有趣,有些意识流的几个镜头并没有完整的交代出女主的选择,只能从情节和影像中感知到她心境和情绪的转变,在我看来这种处理方式蛮高级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黄蜂》中作为线索和重要符号的动物被本作非常完整甚至是不克制的继承了下来。
一开始看到小房间里的狗和蜘蛛还有会心一笑的感觉,后面时不时蹦出来的动物让我有一种看动物世界的错觉,甚至连黄蜂也用一种类似的方式出现在本片。
用这么多大的小的动物来展现一个完全相同的表意,除了导演真的很爱动物之外也想不出什么理由了。
这个导演应该是个非常自我的独立导演(嗯,中间去弄了个呼啸山庄)。
从之前看过的鱼缸,联系到这部,她描述的中心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很可能被平常人极度讨厌的一类少女:好胜、不善掩藏自私,善妒,性格与世界观永远不可能固定成形-上一秒癫狂于金钱的魔力,下一秒又回到小女孩的公主世界幻想;庸俗的肉欲和激情的浪漫难以分清,既缺乏对人性的直觉观察与领悟,又不懂得人情世故中的智慧与微妙诱人之处,也没有哪方面过人的才能。
一句话来说,就是笨,不识趣,不乖巧。
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更不会假意去配合他人,或者,假装一下考虑他人的感受也好呵。
而且,更致命的,不漂亮,却又不甘于平庸-因为她们也想在刷脸的世俗世界里获得关注和成功。
有时候你会觉得她们身上有股子恶狠狠的劲,总是咬靠近的亲善之人,病孩子。
这是绝大多数导演不愿意碰的角色,因为这种角色既无光彩,又缺乏激荡起人们认同和移情的性格魅力。
拍片任性如洪尚秀,也不敢让这样的女性作为一号的。
这就牵扯到洪尚秀的男性视角问题了。
被批判的男权消费角度来看,女性不漂亮,即原罪,女性变老,也是原罪。
这特别中国。
我更愿意把这电影,看作是女性成长电影。
一个不甘于自我封闭,并且不甘于被关在鱼缸里一辈子,不甘心通过外部世界的镜子,来认识自我的女性。
她唯有勇敢地把自己撞得支离破碎--很大可能是必须要通过和男人,这份勇气,令人激赏。
这也是超越性别,一个人在寻找自我定位过程中,与世界及他人的搏斗、犹豫、恐慌的真实体验。
回到电影,综上所述,在另一个贫穷、漂泊却又足够天真烂漫的美国里,我们看见了她本性中善良与粗暴的左右摇摆、激烈和妥协,看见了混浊的心灵世界里,永远不可能判断清楚利弊得失的小女孩们,这无比真实,甚至某一刻,就是我们自己。
电影的摄影特别准确,动荡不安的背景和女主角挺直不屈的鼻梁,嘈杂不停又时而烦闷空洞、时而激情映衬的音乐,性发生在灰暗的夜里、户外,有一种令人茫然错愕、触手不及的冰冷的虚幻之感。
影片中和女主角有肉体接触的两个男人,一个以性饥渴般的狼嚎为信号,一个以金钱为诱饵。
影片开始,她不顾身后的弟弟妹妹,毅然投入一段旅程。
影片结尾,她从超市,为一个毒贩家庭里的幼童买来食品。
顺便说,“死肯尼迪”乐队的那首歌词在片中很提神,是杀死孩子,还是无知的孩子们可以去渴求,在冰冷世界里,有一处能让自己容身的住所,也是女主角心里的困惑吧。
我喜欢这部电影,里面有夏天、阳光、公路、年轻男女之间的感情、美国不同阶级生活的呈现以及可以看到美国不同地区的风景。
就像Star说的那样——这就是美国。
Star对很有套路的Jake的销售方式很不赞同,她不喜欢撒谎。
她有她自己的方式——真诚的聊天。
她很幸运,因为她遇到的都不是坏人,很多情节都让我捏了一把汗。
比如我会以为三个老牛仔让Star喝那么多酒可能是想干点什么,油田工人也很有可能性侵Star,还有那只熊(或者是豹子?
)也没有伤害Star。
即使看似很苛刻的女老板其实也没有很坏,仅仅是想自己的员工可以多挣一些钱。
她为了逃离之前的生活状况,而遇到了一群和她差不多的美国年轻人,可以猜测这些年轻人之前的经历,导致他们叛逆,敏感,迷茫,但是他们也是善良简单的,他们会在女老板走后偷偷给同事过生日,有养狗的,养小松鼠的,开心时就一起唱歌一起追逐打闹。
Star涉世未深,没有经历那么多,所以也不会把人想的很坏,她不会想到三个油田工人让她上车其实仅仅是想找点乐子,而完全对杂志一点兴趣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她和油田工人的那段让我很感动,整个过程没有很猥琐,反而很浪漫。
油田工人特地为Star点燃了石油焰火,最后送她回住处时还有了一个吻别。
长期在油田上工作,人肯定是会有生理需要,我猜测他没有让Star和他上床有很多原因吧,首先他觉得Star还是个刚刚成年的孩子,其次他家里有老婆孩子。
看到油田工人刚刚进入情绪在享受Star帮他打手枪的时候,Star却总是破坏气氛时我笑喷了。
里面好多细节都体现了一个女孩在喜欢的人时的患得患失的,比如签合同的时候,她感觉躺在女老板床上的好像是Jake,但当她发现原来Jake在楼下和当地的小孩玩耍,她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还有她发现Jake不光送了她贴纸,还送了另一个喜欢星战妹子贴纸,此时她应该会感到很困惑。
我看过拉博夫大概四部电影,感觉他的气质很适合演这种玩世不恭,又带有混蛋气息的角色,如果生活中有一个这样的男生,我肯定也会很喜欢的。
Star和Jake从暧昧到发生关系的整个过程都很自然,女生就是这样容易动情,你送我个和我名字有关的星星贴纸,我就会觉得很贴心,你担心我而拿枪冲进老牛仔的豪宅里“解救我”,我就是觉得你在乎我,那种好感使我愿意与你在身体上产生更亲密的结合表达我对你的喜欢。
我觉得Jake是真心喜欢Star的吧,从他反复问Star“你的外套哪去了?
”,还有他很在意star是不是和油田工人发生了关系。
Star和卡车司机聊天的时候说自己的梦想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拖车周围都是树……,没想到和Jake的梦想一样,在火光的映衬下,我好像看到了Star眼里感动的泪水——原来我喜欢的男生和我的梦想一样。
我也看到了当Jake听到Star去为了实现他的梦想而赚取money的时候,眼里的感动。
我有个毛病,每当看到男女主角亲热的时候,就会流眼泪,因为那就是互相喜欢的人才会干的事啊,多么完美。
电影里反复出现Star解救虫子的画面,还有她给那个吸毒母亲的孩子们买吃的场景,Star真的很善良,这是不是在体现电影的主题——美国甜心?
从这个电影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美国,看到了美国底层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看看和天朝有什么不同),美国的劳动人民也是善良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对于一般家庭还是很神秘的,不同阶级文化背景直接的矛盾,还有宗教等等。
初尝影评的我并没有看懂电影结尾,为什么Jake又回来了,为什么他给了Star一个王八。
还有Star的家庭背景我也不是很明确(寄养家庭?
)我也不能准确定义电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我在写之前没有看其他影评,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对电影的理解,虽然文笔很粗糙,分析的也很拙劣但是我也算迈出了第一步。
电影结尾的歌曲《American Honey》很赞。
女主逃离了荒谬的原生家庭,但却迷恋上了一个渣男,她梦想和自己的爱人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
之前ML的时候都没有采取措施,所以是极有可能怀孕的。
如果她怀孕了,渣男会娶她吗?
绝对不会。
她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单亲妈妈,重复她厌恶的那种人生。
她的父母不负责任,但她偏偏又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一个同样不负责任的男人。
她想放下,但又放不下。
"Do you have any dreams?" "Like future dreams?"过了两年还是时不时想起这部美国甜心。
超级棒的音乐🎵混乱亲密的镜头。
美国南部的炽热温度。
黄昏夜晚篝火,公路上车窗贴着一颗小熊软糖。
哭泣时皱成一团的,充分饱和的,深色皮肤年轻女孩的脸。
人们叫她Star,原是一颗星。
🌟 Andrea Arnold从令法鲨都折腰的英腔《鱼缸》转到这一部,56岁的阿姨了仍然能拍出这么一部青春的片子实在令人心折。
另外A24这个电影厂牌选片眼光一向不错,可以关注一下。
近年来口碑比较好的片子有《月光男孩》《龙虾》还有罗伯特帕丁森的《好时光》以及今年的《佛罗里达乐园》,据称成立4年拿了四个奥斯卡小金人
可能因为自己有着去美帝的念想 所以看的时候都在时有时无的对号入座。
记得朋友给我说不要抱有幻想 不是处处都像曼哈顿 我说我懂 我应该可以接受 可我越看越慌 越看越怕 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年轻 年轻到连自己的底线和极限都没有摸清 就想匆匆上路。
我很怕。
说实话看到贫民窟与富人区的差距 我并有震惊或者无法接受 之前看过《反社会的人》 对德国的两极分化平行世界也算心里有个底 只是我不知道 对于想在美国生活的我来说 如果这样的街区供我选择 我会不会动摇我的目标 我的投入会不会成了泡沫 太多问题一下融入脑中 都是因为美国这个有好有坏的DIVERSITY 我不想去想了 就像影片中的star 平淡而知足的活着 积极快乐的融入 做不到适应 就达不成梦想 就像Jake和Star 爱情并没有多伟大与圣洁 可以为了1000刀就买了身 即使想着我们的未来 可还是不会有未来 即使我们一见钟情 可还是金钱驱使 屈于金钱 爱情没那么伟大 我们都是太渺小太平淡的爱着 波澜不惊不起涟漪 淡淡一笑突然发现没那么爱
关于《美国甜心》就我理解,这部电影给你讲的故事只是青春的某种形态而已,是Arnold在讲述她眼中的american honey的故事…就像你少年时隔壁小区某个你只偶遇过几次的女孩,她的青春不能代表你的18岁,但也是故事的一种!
活着就是可以精彩可以无趣可以死去活来可以躁动不安…在豆瓣看到说装垮掉的一代的说法完全不能同意,就算是中国拍青春片也能有个早恋,堕胎,自残,主角成为社会渣子之类的,可这就是一部分人的现实写照啊?
你可以阳光朝气,好好学习实现人生巅峰,我也可以歇斯底里,自由自在去他妈的理想抱负呀!
成长可以美好可以积极,可更多的是暴躁和焦虑,散漫和无聊,磕碰和迷茫……这种青春,至少是他们是自由放肆的,有喜欢的人和想要赚钱的理由!
有棒呆的音乐和一群可以发疯的同伴!
有疯狂的亲吻和热烈的交缠!
有一路的风景的未知的远方!
也许叛逆会让我们着迷疼痛,成长会刺伤我们的心脏,但未来谁又能知道呢?
这只是一个长大的过程而已,谁都一样!
片子里其实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都是正常的人,看到三个牛仔爷爷以为女主会被侵犯,并没有,看到卡车司机以为会反转,并没有,看到油田工人以为死定了,结果也就那样了,你以为熊会攻击你,然而它走开了…你觉得再也见不到的人,最后还是回来了…请他们进屋的大妈和暧昧的少女,屁股里夹着裙子的妇人……都只是没有让你意外的普通美国人……很简单,浓重的是每一次深呼吸,惊艳的是成长的瞬间,留有余味的是最后的远去……片尾的American honey……那道路的一旁,见证了她的成长那教堂的钟声四起,爱也蓬勃生长她快乐的长大,时光慢慢流逝,好似美国甜心似传教士般的沉稳,又似野草般的自由等不及快点长大,有似乎没准备好远走高飞如此青春又清纯甜蜜,就像美国甜心轻风拂去树叶吹起声音嘈杂想年久的挚友一般呼唤我的名字年华飞逝,我想念那些日子没有什么比那个盛夏更甜蜜,还有我的美国甜心不知不觉混入生活疯狂的竞争想要戴上太多假面,让你失去理智我只想尽快回到过去的时光回到那美国甜心的身边……
——人生总是这么糟心吗?还是只有青春期如此?——总是如此。
整体观感不如鱼缸,但晃动的镜头,动物的隐喻,失足少女,渣男玩弄一脉相承,只不过精神内核与鱼缸相比要弱了很多,此次更注重表达了青春的野蛮生长力。女导演也一直秉持着自己的风格。
Nothing sweeter than summer time and American honey ... 手持镜头下粗糙但不失细致的画面 几乎全部的近景紧贴着男女主 公路 汽车 喧嚣 油田 垃圾堆 大麻 迷茫 浓郁 … 最喜欢的条短评“青春万岁 青春下一秒就碎” 时长过长
这条路上有克制也有放肆。上帝在低语。她在笑。
不少短评说羡慕女主的青春,我看完就这?女主流浪卖杂志生活有什么好羡慕的?是生活过得太安逸太好了吗?电影时长两小时半,真没必要。
歌单电影(全片铺满车载CD流行歌,配全体主演自嗨哼唱/群魔乱舞画面,快成歌舞片了),Instagram电影(接近正方形画幅),号称努力工作卖杂志但更像嗑药乱搞洗脑组织的大篷车,暄腾躁动荷尔蒙飞扬的脏乱差青春。手法真实如纪录片(希亚拉博夫床戏尤其),演员状态都很好。我不满意的是太长…戛纳导演
没什么好说的,今年看过的最佳
假装流动的枯水
此男主演的片以后要离远点,这样的电影我居然没快进看完了
并不好看,女主太婊,让人发自内心的讨厌
是梅尔吉普森给了你一颗勇敢的心吗你把这坨屎拍到160分钟?要是90分钟还可以勉强给个两颗星。女主真是从长相到性格透着极端的讨厌!这样的电影,包括《佛罗里达乐园》真的让我觉得,这个社会是有阶层的,而这个阶层里的某些人真的是因为脑残跌入的。
【3】以4:3画幅与大量光感充足的手持建立的视听系统算是为本片开了个好头,大量空镜头确实很美。但163min的容量内,大量捕捉的状态并没有多少心理空间的支持,于是无论走多远的路、听多少的歌,几近于反复,女主角都成为了一个凝滞的存在。
男主笑起来很好看啊被迷倒,那个crystal也超好看的…特别喜欢大家在车上跟着音乐摇晃
各種髒亂差與生活的便便,講想要這樣體驗青春人當真這樣去過過看?我不懂這有什麼值得歌頌,是不是還要感謝導演原來她不是被騙去做hooker?
太清纯了 混乱无序 2017.9.1
阿诺德真是戛纳的亲女儿,对ins式的镜头比例与滤镜处理无感。手持镜头使影像更接近真实生活,公路电影+青春题材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一部美国屌丝在路上,对这个故事还是有隔阂,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圈定的主体也仅仅是特定社会阶层的美国年轻人,这种生活方式没什么值得称颂或赞扬的吧。
这姑娘真好看,以及没想到真的是去卖杂志,开始还担心姑娘被骗去卖肉啥的。但是这片子真的太长了,我看到后面睡着了
这部影片给人的观感十分跌宕起伏,有让人极爱和极恨的部分,剧情上俨然一副美国底层社会青年奋斗风情画,导演采用极端写实的手持摄影,各种大特写大逆光镜头美得让人沉醉,大量流行音乐的乱炖给人一种趴体即视感,可惜不管导演将它包装得如何光鲜,这终究仍只是一堆无聊的青春故事而已。
1.手持摄影,散点式剪辑,弱化情节的叙事与非职业演员的自然表演真切还原了青春肆意而奔放的面孔。2.内核还是女性成长,由迷茫到梦想觉醒。3.车内全体唱起同名主题歌的灵动一刻,差点泪奔。4.光:灿烂白日,金黄透车路灯,夜林间隙的消防车红日,篝火,油井燃火。5.酒底蠕虫,水中重生与萤火虫演职表。(9.0/10)
想去旅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