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眼睛里,也是有一个这样的世界的。
周围的事物巨大嘈杂又于己无关……花朵随着心愿开放着,变换着颜色,树枝叶间的果实偶尔会闪出狡黠的目光……在那些美丽的角落里,有我最好的玩伴。
没想到,儿时的世界被未来的这些人用这未来的手段再次实现在眼前了。
呵呵。
记得小时候,世界很大,神秘莫测。
妈妈单位的大院子、住宅区的地下室、爸爸的办公楼都是具有无限吸引力,像神奇魔宫一样值得探险的地方。
也曾幻想地下纷繁复杂的蚂蚁洞穴、细密灌木丛构成的小型森林、缓慢爬行或灵巧飞窜的小虫子们,认为那里也是个热闹纷繁五花八门的小世界。
Arthur变成了迷你小英雄,一下子把这个放大了的小世界带到长大了的我们面前——唉已经长大了,对世界宝贵的神秘感就这样慢慢消失。
不过这次,终于可以睁大眼睛看个够,画面的美丽自不必说,难得与脑海中童年的幻想如此贴合。
在孩提时代被逐渐湮没在身后,因为身高变高、所知愈多而易对世界心生疲倦的时候,它提醒我们曾经是怎样矮小的孩子,有着怎样丰富的想象力,面对这世界张大眼睛,心怀向往、惊叹、紧张与喜悦。
其实情节很简单,应该是为不到12岁的小朋友创作的但是适合所有长不大或不想长大的人,还有那些摸爬滚打多年心已经早已枯萎找不到一点童真的感觉的,其实在这里面,也能找到最简单的快乐吕克贝松从来不乏创意,再加上神来之笔似的笑料让你在惊讶和笑声中合不上嘴。
而这部运用大量3d动画技术制作的超现实童话故事又绝对是自第五元素以来最有想象力的一部!
不管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剧情设置,3d人物场景设计还是那充满戏剧性的丰富的角色性格,都是惊喜!
这可是小吕同学号称作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了,如果他足够信守诺言的话,也许会专心作他的制片或是监制,挖掘一批像他那样具有创造性的导演既然我们没有机会去电影院欣赏他的其余9部作品,这最后一部也是完美的结尾就一定要支持以下啊!
应该做到:电影院正价观看亚瑟一次有能力者不防:请最好的同性朋友再看一次+让男/女朋友请自己看一次另特喜欢本片和小吕者:期待金版D9早日上市吧,还有吕克10部全集不久之后应该也会面市哦
Luc Besson的电影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让人感动的痛彻心腑的,例如《碧海情深》《杀手利昂》;另一类还算好看,但是不能让人那么动心,例《第五元素》。
《亚瑟》这片子,看之前就觉得应该属于第二类,期望值不是太高,甚至做好了失望的准备。
不过真的看下来,感觉却远远好于期望值。
《亚瑟》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多少新意。
真人与动画的结合在《兔子罗杰》的时代还算新鲜,而到了现在几乎所有需要面对的问题都被解决了。
缩小的人物在平时熟悉的环境中冒险,这是《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的主题。
而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同时面对危机,依靠孩子对危机的化解来拯救成人世界,这是大量儿童电影中出现过的主线,因为这符合孩子们作英雄的梦想。
至于一个能干而出身尊贵的女主角和一个出身平凡而更加能干的男主角,这是《星球大战》系列的伟大传统。
这些元素放在一起就成了《亚瑟》。
照理说,应该不能给人什么惊喜了。
然而《亚瑟》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人物和细节。
不仅几个主要人物,亚瑟和公主刻画的活灵活现,而且一干配角,亚瑟的奶奶、国王、酒吧老板什么的,都非常有趣。
而且人物形象设定,我个人感觉是非常可爱的。
亚瑟的雀斑和蒲公英头发都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中的细节异常丰富有趣。
例如国王的坐骑啊、酒吧的唱片什么的。
所以整个观影过程非常抓人,很容易入戏。
我看得非常开心。
而电影的弱点在于,他的故事结构太简单了。
虽然细节丰富好玩,但是凑在一起,却没有讲出一个精彩故事。
或许还是把目标观众设定为低龄儿童了吧。
另外,这片子的国语配音不错。
我有一次是被配音逗乐的。
而且在估计如果是看原音,那段的妙处我可能理解不到。
IMDB得分5.1(613人投票),我打7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现在感觉到很多人回不去。
(车站的人们、CKX和她们,BLESS 他们一下)亚瑟应该回去不了吧。
他已经十岁了,虽然在精灵国里面有着一位美丽的公主在等他,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会有一位比较有可能的女生,毕竟两天的时光和一千年的相处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恶魔玛塔扎德已经被铲除了,爷爷的宝藏已经拿到手,不再面临着房子被掠夺走的危险了,也就没有必要回去了吧。
亚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不是彼得潘,他有着他现实的生活,有着热闹的校园生活,有着铁一般的哥们,有着可爱的女生,有着大把的青春,有着广阔的未来,无须在那闭塞的迷你墨国和那些迷你墨人一起,在剩下的除去了恶魔玛塔扎德的安逸的日子里面,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只是老年人的生活。
爷爷也回不去了。
他已经那么老了,诚然和迷你墨国的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在胶片里面,我们不是已经感觉到了在被恶魔玛塔扎德囚禁的日子里面,他已经失去了勇气、斗志、热情吗?
他已经离开了那个冒险的年龄了,无论心理还是生理。
怕是以后的岁月里,倚在安乐椅上,陪着老伴,晒晒太阳,偶尔记起的冒险经历似那天边的闲云飘过脑海,这才是他的生活写照吧?
离家已经很久人,人似乎是应该歇一歇了。
吕克贝松也回不去了,虽然不知道他那些经典的电影经费是多少,但是我知道这部电影的制作经费一定很多很多。
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然而就自己接触过的评价来看,它受欢迎的程度肯定没有他以前拍过的电影那么好。
他也回不去回来的那个巅峰了吧(当然现在不敢说是低谷,可能是另一个高峰,正所谓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吧),或许那个巅峰叫做迷你墨国,或许他只是这部电影只是他脑海中飘过的一丝浮云吧。
然而读一部童话读到的不止是童话,看一部电影看见的不应只是影像吧。
否则,我们只是儿童,或只是眼球。
如果有人和我说他在这部电影里面看见了爱、美丽、善良等等和现实是多么需要它们,怕是我只能附和他们几句说当初义和拳的家伙相信喝了神符念了咒就可以刀枪不入(当然也有几个幸运儿是刀枪不入的)。
迷你墨国是什么呢?
爷爷那辈苦苦追寻,亚瑟也在心向往之。
它是希望的象征,是理想的国度,是爱和美所在之所。
在那里被恶魔所染指时,他们挺身而出,铲除恶魔后,(带着宝藏),他们离开了,回到了世俗的现实的社会。
这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出生在俗世、生活在俗世,迷你墨国是我们所向往的地方,然而向往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它或许仅仅只是被供奉在心灵的佛龛中间(就好象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怕是没有哪一个神经比较正常的凡夫俗子会想要通过迅速的方式到达那里吧)。
只有俗世(房子面临被抢走)或是心灵(迷你墨国有个恶魔玛塔扎德)遇到了危机,我们才会去其中或是寻求宝藏(偿还负债)或是解救那里(打败恶魔玛塔扎德)。
碰巧这部电影里面两个情形都发生了。
那联系现实呢?
在中国,之前俗世的社会秩序稳定(虽然有起义等等,不过如果没有外来势力介入的话,怕是这个社会秩序还会延续好久好久吧),对于爱和美的定义已然有了一套系统的解释(基本常识)。
后来,社会面临着危机,内忧外患,跑到了那个爱和美的世界时,发现那个系统的解释变成了妨碍我们解决社会危机的东西(1.至少教科书上面是这么写着的;2.这就好似恶魔玛塔扎德之前曾经也是勇士一样,后来沦为了恶魔),于是我们打败了他,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然后靠着在爱和美的世界中找到的宝藏,我们解决了俗世的东西。
然而,我们不可能完全生活在一个爱和美的世界中,我们有着俗世的追求,于是我们“开着左转弯灯,打着右转的方向盘”,回到了俗世。
把爱和美供奉在精神的佛龛中间(当然也有人认为找到的那个东东不是爱和美,而是另一个玛塔扎德,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然,这篇电影并不是想拍这个,所以以上解读只是自己的解读罢了。
所谓解读,就是说这片电影反映了一个普遍的东西(可能作者也没有注意到),然后解读的人发现了,把它和一些东西联系起来,所以,解读并不和电影想反映的东西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回不去的人都是男人,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就拿阿瑟开刀吧。
他喜欢上赛琳娜,是从画册上第一眼开始的,然后见到了塞琳娜,记得那时应该有皱眉头吧,然后两天后,得到了和吻上了塞琳娜。
为了分析的方便,必须要估测到以后发展,假设基因不发生突变和性格也会遗传,我们可知,阿瑟也会和他的爷爷一样,在俗世中找到一位女子。
解答如下:对于一个正常的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男生来说,塞琳娜的样子是梦中的公主,然而性格不是,又由于男生是视觉的动物,所以这时男生喜欢上了塞琳娜,坠入了爱河。
两天后,男生回归了理性,明白人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爱和美的理想国度内,所以,离开了。
他喜欢上的塞琳娜的样子,而需要的却只是一个温柔的女子(试想一个性格如塞琳娜,样子如史莱克老婆的,怕是只有史莱克会爱上他吧,当然史莱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不是一个正常和普通的男生)。
呵呵,一切一切都依然回不去了,就连迷你墨国也回不去那个迷你墨国了,自从阿瑟的爷爷和阿瑟他进去的那一刻起。
当然我们也回不去、也不想回去。
这是吕克·贝松的收山之作。
但是说起来我还是有点小失望。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缺少一个亮点。
虽然小亚瑟勇敢聪明,公主机智美丽……每个主要人物都有各自的特点。
整个故事讲述了一行人与邪恶的M斗争,与坏的房地产商斗争并取得胜利。
但是,我既没有开心大笑也没有悲伤感动的地方。
我觉得这就是整个电影最失败的地方——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当然有些细节值得关注,比如亚瑟的父母忽略孩子,以至于亚瑟生日的愿望是来年能和父母一起过生日,还有亚瑟的父母一听到花园有宝石就不管孩子开始旬报……都暗中讽刺了一些社会问题。
我是喜欢这样的故事的。
说准确点,是童话,那种给现实与童话找一个共同点,然后将两者融合起来的感觉,让我看完之后真的相信那样的花园里有那样一个小小的王国。
因为是动画,所以故事情节并不是特别的引人入胜,你甚至可以猜到下一步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还是不影响我对片子的喜爱。
小小的塞林娜公主笑起来可爱的样子,倍塔枚许笨拙搞笑的形象,还有亚瑟,这个只有10岁的孩子,坚信童话的存在,坚信会发生奇迹,坚信他的外公所画的画,坚信迷你墨王国的存在以永不放弃希望。
影片有着所有童话都具备的元素:王子、公主、困难、坏人……还有关键时刻起着作用的物件与人,当然,少不了还有一个大团圆结局。
但是影片也有着真实会让人产生共鸣的场景。
亚瑟10岁生日的时候期盼他的父母可以在身边,可是他们只是一通电话,简单的祝福,让亚瑟去买他喜欢的东西。
这是所有孩子都不会喜欢的生日礼物,幸好他还有外婆,一个可爱的外婆。
非常喜欢这样的外婆,临睡前给外孙说一会外公的童话,小心的撕下每一天的日历,放进写有“Days Without You”的盒子。
偷偷给外孙准备蛋糕和礼物,还不忘准备一份“阿尔弗雷德(狗狗)送的礼物”,真是太可爱了。
据说这部片子缘于吕克·贝松童年时候的一点什么东西吧,所以那样会让所有长大了的孩子想起童年。
至少我就想起来小时候看了郑渊洁的童话以后,坚信家里面会有密道;坚信桌子上的暗纹可以让我像鲁西西一样去团团的那个世界;想哭的时候也会想起女孩子的眼泪湖。
多么美好的记忆。
所以,我依然相信在外婆的花园里,真的,真的有那样一个迷你墨王国。
很少看国配的电影,喜欢原汁原味的英语感觉。
但是这部配得真是很好!
很幽默!
想起去年十一时候的《丛林大反攻》,在电影院看得,也是国配,也很好!
以后记住了,看动画一类的电影,还是配音的好!
说来也好笑,这部片子竟然是在越南看的。
去年春节,我和老婆自助游到了越南会安,一个像丽江一般充满小资情调的小镇,却比丽江幽静。
小镇到处是被恬静安详的植物包围的酒馆和餐厅,以及散漫的人。
由于是自助游,我和妻子没有人管,到了会安租下了旅馆,在就近处吃了PHO(越南米粉),恰好碰到两个讲中文的游客,连忙上去攀谈,得知对方是马来西亚人,一男一女,男的是新加坡的摄影师,很健谈,讲到越南似乎如数家珍,我问他会安有何好玩的,他便说,如果去过中国的丽江,这里就没什么意思了。
“那顺化呢?
”我又问。
“顺化?
如果你去过中国紫禁城的一个角楼就可以不去了。
你们还没去河内吧,河内一定要小心出租车宰人,我推荐你们去河内的巴沙,哦!
不过如果你们去过云南的元阳,那里也可以不去了!
”他斩钉截铁地说出这番话,让我和妻子面面相觑,突然对此次旅游的意义充满了疑问。
马来西亚人看我们这种表情,似乎为了弥补,连忙给我们推荐了一家会安的小餐馆。
他拿出一本旅行书,把书翻开,那一页有他给我们推荐的那家餐馆介绍。
“你看,这家餐馆很出名,如果不去才算是白来了。
”接着,他左指右指,推着我和妻子懵懵懂懂地去了。
其实会安也没他说的那么无聊,那里遗留了一些古老中国的痕迹,很多当地人都是中国人,保持着汉族的传统,咖啡馆和小酒馆也有特色。
马来西亚人推荐的那一家,有对老外母女在里面跟着厨师学炸春卷,嘻嘻哈哈的,手忙脚乱却也自得其乐。
可惜会安的确太小,我们逛了一上午,基本就逛得差不多了。
下午天气炎热,本来睡了午觉准备出去走走,一打开门,一股热浪,实在没了出去的勇气,于是打开电视乱翻。
正好就看到几个古灵精怪的精灵在里面跳来跳去,看起来挺好看的。
越南的电视有很多欧美台,有几个台老演电影,不过都没翻译,全是英文。
还好,光看图片也能了解个大概齐。
这部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就是我和妻子凭抽象理解观看的影片。
不过我们算是看了一部真正的原版电影,连字幕都没有。
那天下午除了看这部电影之外还看了两部电影,但其他两部我都忘了什么电影了,唯独对这部电影印象很深。
虽然电影的对白听不怎么明白,但情节我觉得不错,后来回到国内,一天无意中又看到这部片子,才知道这部片子的中文名字。
很多人评价这部片子的艺术性、美学意义和哲学内涵抑或其他,而这部片子对于我而言就是2008年会安慵懒的一个下午,外面阳光明媚,屋内虽拉着窗帘,却依然光影斑驳,一把老旧的吊扇,一台咕咕作响的空调和躺在床上两个聚精会神看电视的人。
我又忆起那房间的味道,想起沉淀在会安里的那份思绪,虽然前途已经被马来西亚人批驳的一无是处,而我仍然充满期待。
当我在会安小旅馆里看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的时候,我一边欣赏的剧情,一边期待我下一个旅行目标。
而会安,也并没有在与丽江的对比中渐行渐远,相反,却越来越在我心中清晰美妙起来,没有浮躁和喧嚣的会安,在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的陪伴下,让我对旅行有个一个新的认识。
傍晚时分,当我和妻子再次走在会安宁静的街道,街边亮起了灯笼,店里的小贩仍然顽固地做着各种手工艺品,当我们路过一个家庭旅馆的庭院,看到一个戴着眼镜被三四个小孩围着修自行车的老大爷恬然自信的表情,才发现,会安的美,原来就在这里。
据吕克·贝松说这是他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竟然是一部动画。
弗雷迪·海默主演,配音阵容包括麦当娜、罗伯特·德尼罗、吉米·法隆等人。
首先得说,这是一部剧情极度俗套的动画片,不像《海底总动员》那样有新意,我每一次总能说出未来5秒将要发生什么事,例如塞林娜拔不出那把剑,最后被亚瑟拔出来了等等。
但是,这是一部动画片,面向的主要观众是儿童,这样的剧情是可以被接受的。
接着来说它的优点,真可谓瑕不掩瑜。
第一,动画形象设计的非常好,鬼灵精怪的迷你王国的芸芸众生,很有创意。
亚瑟的脑袋被戏称为“蒲公英”,很贴切,很有意思。
第二,演员选得好。
小帅哥弗雷迪·海默就是一个鬼灵精怪的形象,他来演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合适了。
如果换成其他童星,忧伤的海利·乔·奥斯蒙特,坏坏的杰里米·森普特,都不合适(当然他们年龄也过了)。
麦当娜为一个1000岁但看上去很年轻的公主配音也很合适。
罗伯特·德尼罗和吉米·法隆的配音也很精彩。
动画所需要具备的画面和演员、配音它都有了,剧情虽然差点,也就不重要了。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人确实满难看 失望
逻辑这么混乱还能拍的那么少儿不宜
看头很赞,是我喜欢的类型,直到进入迷你王国
青黄不接。
只是一部动画片...动画片不是我喜好的类型,尤其是现在,感觉缺乏表现力与慑服力.
吕胖子啊吕胖子......(为什么这么多导演外号都是胖子)
有人说很烂,我觉得最起码我能一直看下去呀
对这样模式的男主审美疲劳了…………Beta超级萌的~~~加半星~~三星半
影片最后有一个小小惊喜
因为吕克贝松才看的,不错吧,很好莱坞的风格,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次回归碧海蓝天
抄袭邋遢大王。。无语啊
嗯!还是在电影院看爽~只是国语配音又破坏了我所有的心情..真不好啊.3D设计还行,有新意但是奇幻得太有限度啦.人物造型里我只喜欢傻瓜王子弟弟..觉得Arthur的外婆好漂亮,并且喜欢她的小房子.(我也想像A的妈妈那样在这样的美景里出生哦哦).Club里的音乐用得太不好了.打架那段应该来段狠的,而不是SB disco/吗的.
吕克贝松?
卡通造型与十年多前糖豆里的玩具有相似之处。
编剧太2了~ 3D做得好烂。
导演吕克·贝松宣称“一生只拍10部电影”,而根据他自己的小说改编的影片《亚瑟》是他的第9部电影。
08.1.11充满着童真(10岁的爱情汗一个),据说是吕克贝松最后一部,认为配音配的超级好,动画做的超级好!
吕克贝松绝对是个长不大的家伙
2.5 cute
2013.01.21主线剧情就那么回事,不过细节还是挺有意思的。p.s.这孩子除了八月迷情啊黄金罗盘啊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啊还真拍了不少片子呢,可惜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