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看电影。
像得了强迫症般,看完后一点得写点什么,如果不写就好像睡觉前没有刷牙那般别扭。
事实上这部《心中有鬼》的故事情节流于平庸,留给观众想像的余地太少,出场人物单一,甚至无需线索,电影就能继续进行下去,和影片灰黄的色调一样,它就像主人公得了妄想症后的呢喃自语。
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完了,因为我喜欢奶茶,而和她演对手戏的正是我平素不大喜欢的范冰冰范大美女。
范是一个电台的主持人,故事正以她的述说为开始,之后引导故事进入那个情爱纠葛的鬼故事。
曼丽和君初相爱许久,曼丽提出结婚,君初却犹豫,之后君初想明白自己的心意,为自己的犹豫感到懊悔,他买好戒指,约曼丽见面,准备求婚。
在两个人两两相望的路口,推着自行车的曼丽遭遇了一场车祸,瞬间烟硝玉陨。
而君初搂着她的尸体,悲痛欲绝。
之后,是奶茶扮演的三三因为受到婶母的喜欢,而被娶进了沈家。
但是沈君初无法忘记曼丽,对她态度尤其恶劣。
三三常常听到一些古怪的声响,她觉得特别害怕,却又好奇。
终于她进了那个君初不允许任何人进去的堆满曼丽遗物的阁楼。
暗无天日,落满灰尘,这样的环境果然很适合传说中的女鬼居住。
三三正是在这里遇到了曼丽的鬼魂。
由于对君初一厢情愿的爱,以及她对君初的爱的渴望,她答应了曼丽的要求。
呵,导演是不是要告诉世人,有些男人的爱情比死亡更加霸道?
人会死,可是对一个人的爱不会。
电影中的君初始终爱着曼丽,尽管曼丽已经死去,只是成为一个发黄的名字,他却始终走不出那些甜蜜的回忆。
而三三,一个可怜的乖巧听话的秀女,她的爱,那么卑微而绝望。
然她的爱,却又那么的执着,不顾一切,充满了奉献。
她唯一得到的快乐就是在看戏时,她故意不穿那可恶的高跟鞋,而君初抱起她,走了很远很远。
呵,喜欢看她那样的笑容,恬静,淡定,没有忧伤。
其余,整部电影里,三三的表情总是带着无奈,忧伤,惊恐,还有神经质。
奶茶是不是本身就略带神经质呢?
她诠释起那样的神情,总是一点都不显困难。
因为曼丽鬼魂附体带来的阴气的关系,三三大把大把地掉头发,黑色的头发裹在红色的绸布里,触目惊心。
而她面色苍白发青,格外地消瘦,那细瘦的肩膀更加弱不经风。
她在沈母被曼丽的鬼魂吓病之后,终于醒悟,却已经太迟。
曼丽已经发展出无限的野心,她想带君初走。
为了挽救君初,三三答应了曼丽,她决定把身体给曼丽,而她永远地消失。
呵,那一场她被曼丽按在水里的戏大概是整部戏唯一能和恐怖二字沾边的镜头,事实上就算这样的镜头在我这样曾经深度喜爱恐怖片的人看来,也无一点可以吓人的含金量。
君初去寻找三三,结果发现了曼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呵,他拥抱着曼丽,诉说自己的怀念,柔情蜜意在挖出镇鬼的杵的蓉妈进屋才噶然而止。
蓉妈要杀死这个娇艳的女鬼,却死在异常厉害的女鬼手下。
到了这时,君初才想起不见了的三三。
无处话凄凉。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爱一个并不爱自己,心中驻扎着另一个女人的影子的男人,到底有什么意义?
一个人再怎么,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另一个人从她爱着的人心里抹去的。
我就做不到这样的高尚伟大,宁愿自己被怀念,也不愿意自己成为一个无望的侵略者。
电影的结尾堪称莫名其妙。
鬼故事停止了,故事中的三三生死未卜,范冰冰穿着红裙子,红色的高跟鞋,一身耀眼的红,拿腔捏调地让听众自己猜想。
见鬼去吧,早知道是这么一个结局,我还真不愿意看这样的一部电影,至少不要看得这么仔细。
而现实中的曼丽收到君初的求婚信,兴高采烈地赴约,在街头,和衣着肃静,脸容恬静的三三擦身而过。
对比范黎二人的甜蜜,三三脸上又有那种熟悉的忧伤夹杂倔强的笑容,那样的笑,让我觉得分外酸楚。
电影的结尾告诉观众这只是诠释剧中人对爱的看法,他们曾经爱过生活过,就已经足够。
可是我只看到了作为鬼魂的曼丽的自私与执着,还有冷酷;三三的单纯,倔强,牺牲,爱里的无我;君初的自私,深情,还有面对新欢旧爱之间的手足无措。
也许这和我的版本相差太远吧?
我喜欢的是,活着的人依然思念死去的人,但是他却学会接纳眼前的人。
逐渐开始新的生活,一边怀念,一边遗忘,努力地向前。
而死去的人,要学会释怀,就让自己活在爱人的回忆里,不再打扰他的现时生活。
呵,发现自己真的很异想天开,一边怀念,一边遗忘,如何能做到?
我是去了电影的拍摄地后 再回过头来看这部电影的觉得电影有些无聊 配乐满吓人的电影的拍摄地还是很不错的天下银坑种满竹子阴气很重 依然有绿油油的感觉......今天似乎看见她一脸凶相戒指戴食指据说这种戴法在酒吧里是寂寞寻找一夜情的意思恩 呵呵戒指迟了一年永远不来的戒指你的手上是不是本来属于我的那一颗?
总感觉这三个人都还是属于演技派之列,所以即使从不看恐怖片也还是去看了。
结果。
它是电波中的鬼故事,却是现实里的爱情故事。
不同的结局,让人迷惑或者各取所需。
爱很伟大。
爱也超自私。
所以可以不怕死,也不怕活下去。
只怕那个人不再爱自己。
究竟爱给我们什么,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也许经历过才知道吧。
熬夜又刷了遍心中有鬼,其实就是把心中有爱用有鬼的形式表达出来...大陆片的限制在,所以结尾还是用假恐怖片来收尾,我总结了国产假恐怖片基本有这么几种套路收尾:1、全片讲的天花乱坠、精彩纷呈,最后直接镜头一转,主角换了一身装扮出来说,这是我创作的小说/剧本/故事等等,很戏剧化的收尾。
2、前面挖了很多鬼怪的坑,最后大反派突然自曝,说这些都是他设计出来的,全都是人为,通常这类影片的黑手,就是之前挂掉(假死)的一个角色,感觉是有意让观众反转一下,打个措手不及。
3、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了,就是用精神病患者的世界和现实来穿插,这类难度比较大,很多国外的高分片用的就是这路,国产假恐怖片很难达到这种功力,然后因为前面坑挖太大,最后只能匆匆结尾了。
曼丽的唇形是最好看的心形。
据说这样的女孩红颜薄命。
痴情的、看不开的、放不下的都是薄命。
生命的苦难厚重,谁也逃避不及抽丝剖茧般的宿命轮回。
一枚糖果《心中有鬼》民国时期。
曼丽小姐是电台的播音员,声音甜美,面容姣好。
节目录制进行着,这次,她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嫉妒的爱情故事……初君在路旁等待曼丽下班,口袋里那枚求婚戒指,让他的等待显得有些紧张。
曼丽一身红裙打扮,百媚千娇。
路口汽车喧嚣,曼丽推着单车躲闪不及。
一场相逢成为告别。
初君抱着曼丽血泊中的身体,那身体还是柔软的,撒发着属于生命的温度。
那一刻,一切都在消退。
那场车祸带走了一个年轻貌美小姐的生命,也带走了一个痴情男人的灵魂。
三三是绣房的巧手匠,没得什么文化教育,却也知书达理,温柔贤惠。
老母亲看儿子初君整日落落寡欢,便做主安排了这门亲事,想借此冲淡他对曼丽的思念。
人不人鬼不鬼,失魂落魄,怎是个堂堂大男子的作风。
未及铺张,三三遍成了初君的妻。
这丫头自小便对初君少爷心生好感,此时得以成就良缘,自是满心欢喜。
老宅子内,三三总是感到心怀恐惧。
莫名的怪事如梦魇般笼罩,三三越是害怕,那神秘莫测的恐惧就来的更加凶猛。
她知道,曼丽回来了。
那女鬼,一身红衣,飘飘荡荡,如影随行。
恋着初君的身,却因为阴气过剩,不能靠近。
于是她和三三做了个交易,上她的身,借她的肤,得以和初君团聚。
为了所爱的人,你愿意付出多少?
鬼上身的滋味三三是尝到了,没有知觉,只记得那无尽的寒冷,属于死亡的气味。
曼丽的鬼缠着三三,她们都深爱着同一个男人。
鬼是不讲道理的,曼丽原本答应三三,等初君忘记了她,爱上了三三,就把身体还给她,就此离开。
自此不再留恋凡尘。
可鬼哪里肯和人讲道理,初君在三三的体贴下,逐渐喜欢上了这个纯净、柔顺的妻子。
曼丽自然心生嫉妒,更是不肯离开。
阴气缭绕,岂是凡人能消化的。
三三晕死在了初君的怀中,一息尚存,于事无补。
这个男人徘徊在往昔的情潮中,迟迟不肯重新来过,最后再一次失去了心爱的人。
三三是死、是活?
已经不重要了,这个故事到此为止。
画面回转,还是在开头那个昏暗的播音室,曼丽带着一丝诡异的微笑,诉说着这个关于鬼于人、生与死、爱与嫉妒的故事。
街角上,初君等待着下班的曼丽。
怀中的订婚戒指让他有些忐忑不安。
曼丽一袭大红色的连身裙,出现在马路的另一头。
汽车飞驰,相安无事。
原来一切都是故事。
人人心中都住着个鬼,气若游丝,时隐时现。
若是一切得偿所愿,那鬼就安心沉寂,不与人争。
但若不能心随所愿,那鬼就潜伏着,时刻待发。
那鬼,就是心魔,是嫉妒。
博客链接:http://www.mtime.com/my/nuannuanshuyin/blog/1775999/
《我爱我家》结束了关于中国人不会拍喜剧片的争论,在这之前,大家基本上对中国的喜剧敬而远之,记得《我爱我家》播出后记者采访梁天,梁天说:“(我爱我家)证明中国也可以拍喜剧,而且可以和国外的喜剧一样好!
”(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原话记不清,大致是这个意思) 那么“鬼”片呢?
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拍出吓人的鬼片呢?
这两天看了《门》和《心中有鬼》,发现惊悚影片不惊悚,恐怖鬼片不恐怖。
《门》大致是要展现一个精神分裂的人的内心世界,以求达到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效果。
可是影片与其说成是惊悚,倒不如说是奇幻,而且还上演了“疯狂飞车”的一出戏,并伴有激烈的打斗,而且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估计就是传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看得人云里雾里的,摸不着头脑。
《心中有鬼》就更有意思。
一个讲故事的女主播却重复了故事中的情节,和所爱的人阴阳两隔。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最大的失败在于作为“鬼”的曼丽太有人情味了,以至于达不到吓人的效果。
“鬼”片就“鬼”嘛,目的就是吓人。
但是本片却非要让主人公,应该是主鬼公开口说话,并讲述自己的作为鬼的不甘,于是如何如何不想和男主人公分开,不愿意男主人公受到伤害等等,于是观众看到的就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鬼,她出来吓人本不是她本意,她是来续情缘的,你看她多体贴,多温柔,有什么好怕的么!
《门》也有同样的毛病,女主鬼公非要给男主人公打电话,而且还邀请男主人公到古墓里坐客,明明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对话模式么!
所以想我这样看了鬼片睡不着觉的,昨晚竟也睡得很沉。
反观几部大名鼎鼎的鬼片,《午夜凶铃》也好,《咒怨》也罢,有哪部鬼片中鬼亲自讲话了?
顶多只是发出“啊啊”的怪叫声,要不就是磨牙的声音,殊不知此时无声胜有声,吓得不知多少胆小的人惊声尖叫,泰国那部很不错的鬼片《鬼影》,单单让女主鬼公骑在男主人公的脖子上就够让人直冒冷汗的了!
曾经看到一本书上说日本的鬼片大致在心理上让人恐惧,而西方的恐怖片着力点是在血腥场面上,比如《得州电锯杀人狂》就着重表现的是杀人场面的血腥与罪犯的不可理喻让西方人胆战心惊.所以西方人看东方的恐怖片不觉得恐怖,而东方人看西方的恐怖片则除了恶心就没有别的什么了.但是随着文化的互相渗入,这两年日本的恐怖片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反响。
中国显然不可能走西方的路线,如果导演想让影片顺利上映的话,因为像<得州电锯杀人狂>之流很难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吧。
鬼片之所以吓人,窃以为是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造成的,正是一些不能用常理解释的东西让人感到害怕。
并不是说怎么打都不死的就是鬼,这点早已验证,没有人因为《十面埋伏》里的小妹而把《十面埋伏》当恐怖片来看。
如果导演非要试图解释自己讲述的鬼的来龙去脉的话,不仅是徒劳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所以拍鬼片的导演们,求你们用鬼的思维去思考吧!
毕竟你们拍的是鬼。
恐怖不如七夜,惊悚不如窒息(窒息都够烂了)。
剧中的大牌演员都没有什么表演力,反正都是呆口呆面就可以了。
导演的安排也太不符合逻辑了,每到关键时刻总要迟疑十来秒,好让恶魔来一个反击或给一个翻身的机会,再下去就一发不可收拾。
这样的片子出现很多哦,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同感,纳闷着,生死关头,发什么呆呢?
一点都不爽快。
本来以为会很吓着我,但是看得快睡着了。
比文艺片不怎么文艺,比恐怖片,根本算不上恐怖,也没有什么剧情,所以只能归纳在大陆制造这类。
放假看了心中有鬼—打着鬼片的名义可讲的是爱情故事,不想对电影做什么评价。
没觉得它多好看,不过是看看就算,但是里面的一段台词很喜欢,是曼丽说给君初的一段话,找出完整的放在这。
我需要这样一个男人 * 有点害羞,但曾在分别的街头,大声说我爱你。
* 言而有信。
* 从来不迟到--我迟到他不生气。
* 拥抱很久、很紧--每次我起身时几乎是需要慢慢推开他。
* 睡得比我迟一点,醒来早一点。
* 朦胧醒来轻呼我的名字--没有呼错。
* 记得我的日期、鞋号、密码、最怕的事。
* 我很怕虫子,见到虫子大声尖叫他不会笑我。
* 笑起来很像个坏蛋--其实不是。
* 不舒服时,请假带我去看医生,回来路上买冰淇淋做奖励。
* 开车绝不喝酒,让我系上安全带。
* 帮我做家务,每天。
边做边聊天。
* 常常帮助别人,不为什么。
* 答应我:永远不。
然后永远不。
* 一边吹口哨一边修马桶。
* 说:希望你是我的女儿。
* 白煮蛋的黄可以给他吃。
* 雨天散步,背我过积水,说:你还可以再胖一些啊。
* 吵嘴时不会一走了之。
* 错了会认错。
* 我说笑话他笑。
* 逛街时我看中同一款式三种颜色的裙子,他说:都试一遍好了。
* 试鞋时,他把我的卡通袜叠叠塞进上衣口袋。
* 常常说,有我呢。
* 事情过了才告诉我,轻描淡写。
* 指甲整齐干净,喜欢我替他剪指甲。
* 我做的菜他每样都爱吃,要求明天再做。
* 小孩子都喜欢他,常常在楼下玩一裤子泥回来。
* 轻轻拧开我拧不开的汽水瓶。
* 忙时给我订机票,让我带父母一起出去玩。
* 告诉我--24小时随时打电话。
* 去义务献血,回来笑嘻嘻掏出一块“福利饼干”给我尝。
* 我喜欢赤脚,他在副驾驶位脚下铺一小块羊绒毯。
* 留言时画一个小老虎头当签名。
* 与人争论听上去像是解释。
* 教我滑旱冰,扶着我跑了快一千公里。
* 送我的花是盆花,替我浇水。
* 和我下棋,允许我悔棋。
* 他其实很早就对他的父母说起我 * 喜欢运动,带我去招待女宾俱乐部。
* 穿十年前的牛仔裤仍然合身。
* 他养了一条大狗,他的狗喜欢我。
* 我不辨方向,他体内有指南针,说:”跟牢我。
” * 吃我吃剩的东西。
* 我失眠时他陪我聊天。
* 比我高,我取不到的东西让他取。
* 重大的事情和我商量,比如明年的投资计划、周末野餐带不带烧烤架,晚饭吃大白菜还是小白菜。
* 站在商店的洗手间外面等我。
* 我感冒了,他还是会用我的杯子喝水。
* 和大人在一起像大人,和孩子在一起像孩子,和狗在一起像狗。
* 钱不会多到要别的女人替他花。
* 喜欢我,从未犹豫,从不和别的女人比较。
* 必须非常合心的东西才会买--买时从不问价格,然后用很久很久。
* 火车站接我,早到十分钟,带一盒蓝莓酸奶。
* 我买给他的东西都合他心,不转送他人。
* 身上的味道很好闻,但他自己不知道。
* 对女人有风度,也有距离。
* 很少叹气。
* 真的可以随时找到他。
* 和他在一起不怕死--也不害怕活下去,活到很老 电影里的台词没这么长。
其实很早就在报纸的副刊上看到过这些文字,真的是细细的读过,然后念给宿舍里的姐妹,大家当然都很喜欢——呵,宿舍长还剪下来读给她男朋友听(两个人离开校园就分手了,四年的感情,唉……)。
这样暖暖的文字的确吸引人,不过结尾的那句话总觉得悲壮了一点。
其实最喜欢的是这句:和大人在一起像大人,和孩子在一起像孩子,和狗在一起像狗我还真是个奇怪少女这个年龄,还是可以做少女的吧
整个电影看过,一言难尽地感想交织在一处不知从何说起,就像影片的叙事方式,不断插入错乱时序的情节,最后解开故事的扣子。
片子还好,黎明也还好,只是老了。
范冰冰的清纯美艳胜任女鬼无出其右,刘若英饰演娴熟的传统女性恰到好处,黎明的演出我无法客观评价,自认为虽无点可圈但也中规中矩。
只是可以替换黎明的大有人在,不是独一无二的,便不是成功。
若不是自己心里藏了这许多恶心,大概是不会发这么多无聊的感慨。
所谓感同身受,没有身受哪来的感同。
扪心自问,我像那个鬼一样被欲望焦灼得张牙舞爪,最后一无所有。
我们不会没有欲望,那么只好掩饰欲望。
我们无法忘记很多事情,那么只好留着不要和没有把握的人分享,陶冶自己,成全别人。
影片开头、中间贯穿了女主角朗诵广播剧的情节,最后的镜头告诉我们,原来这个片子是以画面的形式再现了那个广播剧的内容。
广播剧的剧情以悬念收尾,而电影男女主角的爱情,仍然在现实中继续,也可以说是刚刚开了个头。
有鬼的广播剧中娓娓到来了两段真挚的爱情,一段阴阳两隔,一段刚有了萌芽却不知是否会重蹈覆辙。
原来鬼和人一样有无法抑制的欲望,给它一线曙光便要拥有一整天的太阳。
最后欲望击碎了女鬼在男主角心重挥之不去的爱,另一个善良而无辜的女人三三宁愿用生命和身体成全,赢得瞬间的现世安稳。
戏中的男主角无法深爱自己的妻子,却在奔向女鬼的那一刻对她有了记挂。
过去的人,始终是过去了的。
爱情经不得时间的考验,哪会有什么永恒。
一次大年三十的意外相识相处让三三刻骨铭心,在男主角心中却没有丝毫印象。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珍贵的记忆,和我们一起成就这段记忆的人大抵会不知道他以成为我们心中的主角。
所以还是不要说破,大家彼此尴尬,往日的美好也会黯然失色,落得在别人心里一样一文不值。
永远埋给自己,随时可以重温,所以,我们轻易不要说“你记得吗,我们……”有鬼便要有恐怖,恐怖了我的不是阴宅的清冷,不是配乐的悚然,而是情节的紧张。
我倒认为阴冷气氛的铺垫有些肤浅和多余了。
原本明艳四射,又何必要画蛇添足挂个牌子说“我是大美女”呢。
广播剧里的男女主角与现实中的男女同样名字甚至经历同样的爱情,只是现世中的那份爱,遭遇好得多,黎明走向范冰冰,刘若英看着他们,心里怅然,也有些解脱。
有一版海报似乎是一双流血的眼睛,左眼和右眼分别是两个女人。
曼丽是红玫瑰,是刻骨铭心郎情妾意的初恋;三三是白玫瑰,是守在身侧翘首以盼,终为之动容的结发之人。
借我你的身体,教你如何取悦他,多么心酸!
最终鬼的贪念与嫉妒染黑了原本纯洁的爱情,得不到爱人全部的心,便要他陪自己做鬼。
三三与他的所有温存不过初识的年夜饭与电影院的拥抱,她却愿意为这冷淡的男人先是接受借尸还魂的交易后又主动选择同归于尽。
善良的鬼终是不多,原本明艳烂漫的曼丽因爱的执念也成厉鬼,最终忘却了爱,只知索取占有,不懂放弃与成全。
结局是点睛之笔,没有那场车祸,没有因之发生的人鬼三角爱情,一切只是广播中的故事。
命运的街口三人狭路相逢,却又彼此错开,爱侣相偕离去,三三一人怅然若失,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与她无关。
偶的恐怖片貌似都是和老虎一起看的。。。
放手是爱的极至
喜欢三三...
两颗星给奶茶和范爷。黎明在片中一句话说得对:这电影睡着比醒着好看。
这部奶茶有突破
烂片,绝对的烂片。
只记得黎明在电影院抱刘若英那场戏~~
果然情感铺垫是最难的。可信度比反转难得多
实在不吓人
怎么都狠不下心给三分,因为故事讲得很好。喜欢这个结尾,以为会俗套到犯病病美女真的被车撞死,但在我的一片提心吊胆以为会梦想成真的时候导演终归没有往这个方向发展。简简单单的回眸,就结尾了。很好~~至于中间部分,大多出自我妈给我讲述,我凌晨两点多回家她还在看这个...爱着的人还是会感动
甘愿做鬼
翻出来评论下,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冲着题材,第二遍冲着范冰冰的美貌,范冰冰真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鬼。不过国产恐怖片嘛,肯定是没有鬼的,这部电影与其说是鬼片不如说是爱情片,三个主角之间的感情耐人寻味。
情节老套
拍个鬼故事怎么了?本来是鬼故事的,结果前面变成爱情故事了,后面呢,变成广播剧里的故事了,然后最后还打几个字,什么虽然是故事之类的。。晕,真是够合写的。。看个恐怖故事怎么这么难呢。。其实在最后5分钟cut就不错了,哎,无语了.。
不晓得为啥子看了这部骗子感觉很轻松。。。。
小时候看过,不太记得了,就记得冰冰特别好看。
6.8/10
“和你在一起,我不怕死,也不怕活下去。”原来此句出自此。
07年这么远..那时候和姐姐去电影院看的,回来害怕了好久..
只有君初抱三三出电影院这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