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冰海战记

ヴィンランド・サガ,海盗战记,VINLAND SAGA

主演:石上静香,上村祐翔,松田健一郎,内田直哉,小野贤章,大塚明夫,安元洋贵,斧笃,上田燿司,高梁碧,生天目仁美,浦山迅,日野聪,竹内良太,菅生隆之,后藤弘树,高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冰海战记》剧照

冰海战记 剧照 NO.1冰海战记 剧照 NO.2冰海战记 剧照 NO.3冰海战记 剧照 NO.4冰海战记 剧照 NO.5冰海战记 剧照 NO.6冰海战记 剧照 NO.13冰海战记 剧照 NO.14冰海战记 剧照 NO.15冰海战记 剧照 NO.16冰海战记 剧照 NO.17冰海战记 剧照 NO.18冰海战记 剧照 NO.19冰海战记 剧照 NO.20

《冰海战记》长篇影评

 1 ) 阿谢拉特:一名守护者

对于《冰海战记》这部番,最初我完全是冲着漫画作者来的,幸村诚的上部作品《星空清理者》是我看过最棒的,影响我最深的作品之一!

里面每一个人物塑造的都复杂饱满,对待事物有着自己的信念和不妥协的理由,所揭示的主题也足够深刻…而这部番一开始我是不大喜欢的,主要是因为托尔兹这个人物过于完美,不似人更像是神。

作为尤姆战鬼,本剧中的战力天花板,因一场战役厌烦了斗争,偷偷领着老婆孩子过上了隐居生活,最后为了守护自己的孩子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种情节过于俗套化!

而后面的一些剧情发展也依旧俗套,托尔兹死后他儿子托尔芬为了复仇不断成长,不断变强!

这个成长曲线我觉得也极不正常,第七集托尔芬飞身上城杀兵团长那幕真的太扯了~而吸引我的是阿谢拉特这个角色~是这个角色矛盾及复杂的理念以及悲剧的结尾使得这部剧一跃成神!

小时候看武打片总喜欢问爷爷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而那个时代的武打片也顺应了我的需求:正邪分明,卑鄙小人和大侠永远是一眼便知~而随着成长我越来越讨厌这种正邪分明的作品,这个世上哪有什么好人坏人。

朱元璋是好人么?

希特勒是坏人么?

好和坏永远都是有特定角度的!

阿谢拉特残忍,利己,领着手下屠了一个又一个村庄!

也是阴谋家,他没有托尔兹父子那种所谓战士的荣耀,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如果说这种人也算得上好人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坏人了!

可不管是残忍利己的维京海盗还是卑鄙的阴谋家这些都是阿谢拉特展现出的一面,他还有不为人知也不愿被人所知的一面:一名守护者!

阿谢拉特早已看透这个黑暗的世界:英格兰原住民凯尔特人被罗马人征服了,罗马人又被盎克鲁人给灭了,现在维京人又来砍盎克鲁人…这个世上如果存在什么美好的话,那也是在弱肉强食的基础上建立的!

他天生便这般残忍吗?

不是的,如阿谢拉特自己所言:他最讨厌的便是这帮没有美感的维京人!

他所做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守护!

托尔兹想要守护的是冰岛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为此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而阿谢拉特要守护的却是整个威尔士!

为了这份守护,他可以做任何事情!

就像海贼里的巴罗米熊,火影中的鼬,死神中的市丸银,他们为了心中的守护也不得不放弃为人化身厉鬼坠入地狱之中…如果用好坏这种肤浅的词语来评价这些人的话我觉得是对这些角色的不尊重,我更想送给他们另外一个称呼:厉害的人!

而他们的事迹也是最最能打动人的!

但凡刻画出这种人物的剧,我觉得都是神剧!

因为,这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所过的一切平静生活,其实是一直被守护着的!

 2 ) 对信仰与教条的彻底反叛——冰海战记

冰海战记的剧情并不复杂。

在维京时代, 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北欧兴风作浪,广为人知地声名狼藉。

主角托儿芬之父——托尔兹是丹麦尤姆维京战士团的“战鬼”,当初他厌倦战争诈死逃离了丹麦,而今被昔日的战友雇凶杀害。

托尔芬也因此走上了复仇的道路。

虽然故事以托尔芬的视角展开,但绝不仅仅是一个止于复仇的故事。

正相反,动画对杀父仇人阿谢拉特的塑造丝毫不吝惜笔墨,大部分故事都围绕阿谢展开。

通常在这种比较阴暗的动画中,主角代表了黑色背景中奇迹般的一束光,但这部番的主角们绝对不是什么伟光正的形象。

动画丝毫不掩饰时代背景下战争的残忍,维京海盗不分男女老少将一个个村子屠杀殆尽。

而加入了阿谢佣兵团的托尔芬,他的双手也在复仇的过程中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于是在故事的结尾,一心复仇的托尔芬陷入了价值的迷失。

与普通的奇幻作品不同,海盗战记的故事立足于史实而又不受限于历史本身。

作者对于维京时代的生活极为考究。

故事本身参考历史原型来源于《文兰撒加》,维京人的衣食住行还原自存世的各种手抄本,维京战船的设计也充分参考了法国诺曼底的巴约挂毯。

作者还自己依据资料制作了一些维京人的衣物和武器用作作画参考。

托尔芬,阿谢拉特,克努特王子,高个子托儿克鲁都脱胎于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物。

根据维京人的航海技术和测绘水平,小泽老师还绘制了千年前维京人的北欧地图,同时还原了维京人的维京长船。

这种现实的厚重感也让故事本身更具有层次。

所以片中呈现的非人战力也不会令人出戏。

托尔芬的父亲口口声声说着真正的战士不需要武器,最后却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死亡。

克努特王子虽然没有感受到过来自血亲的爱,但他一直处于高坚果如同父亲一般的羽翼之下,而高坚果的死亡让他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选择。

阿谢的母亲一直念叨着传奇文兰英雄,可却没能等到传说实现的那一天。

信仰基督教的少女曾为自己所犯下的盗窃罪忏悔不已,害怕死后无法进入天国。

可一伙维京人却冲进村子,杀死了她刚刚做完祷告的家人。

剧中花费笔墨描写的角色,都失去了自己的至亲。

这种安排不是简单的巧合。

这种共性的本质,是角色过去心中的信仰和教条的崩塌。

托尔芬最初对于战士的认识,和村子里每个人一样——战士就要勇于战斗,用鲜血换取自身的荣耀,用最壮烈的死,赢得进入天国阿斯加德的神宫瓦尔哈拉的机会。

然而托尔芬看到一个个无辜的生命在自己的手上悄然逝去,特别是当他面对待自己如同家人一般不求回报丝毫不吝惜善意的英格兰母女时,弱肉强食的辩白也显得苍白无力。

托尔芬只能放弃思考,用为父复仇的强逻辑规避自身的道德困境。

期望至少通过自身实力的增强和最终决斗的胜利,来证明父亲作为战士的死的价值。

但这种将人生意义诉诸社会教条的结果,自然是自身意义的消失。

说到底人们不应该为了信仰而活,而应该为了活着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阿谢看到叔父为了一点小事鞭打奴隶,他说:金钱的奴隶挥着鞭子,在用金钱买来的奴隶面前,摆出一副主人的样子。

只是人们没有自觉罢了,其实人们都是某种东西的奴隶。

维京人崇尚强大的战士,这种价值与sven王的野心结合,就形成了一种以杀戮为荣的畸形价值导向。

然而这种强大的尽头又是什么呢?

战鬼的战力可谓举世无敌了,可他却发现这种对于强大的追求,终究没有能赋予其人生以意义,所以最后他逃离了尤姆战团隐居于格陵兰。

克努特王子对这种无意义的杀戮深恶痛绝。

他认识到这些维京战士不过是自身信仰的奴隶,而这种盲信正是时代下悲剧的本质。

当神父告诉他天父的爱如同风雪阳光,他开始明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父的爱是无私的平等的,天父并不会因为他虔诚的信仰和祈祷,对丹麦人偏爱一丝一毫。

不再哀求,学会争取,如若如此,终有所获。

不要在祈祷了,无论多么困难,就算求而不得,也同样要去追求。

如果没有维京战士知道生死的意义,那就让他来为所有人的生死赋予意义。

他决心自己为维京人建立乐园。

第四集中,阿谢与托尔兹决斗前,发誓所用身份是“沃拉夫之子,阿谢拉特”。

而在认输之后,则是以先祖之名“阿鲁德里乌斯”起誓的。

阿谢十分厌恶丹麦人以及自己的丹麦血统,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沃拉夫,“阿谢拉特”是别人为他取的绰号,意为“浑身是灰”。

所以决斗前的誓言只是他随口一提。

但在决斗之后,他所用的是他母亲为他取的本名——卢修斯·阿鲁德里乌斯·凯斯特斯(Lucius Artorius Castus),这也是他的母亲日夜念叨的传说中的英雄之名,顺带一提也是亚瑟王可能的历史原型之一。

所以在决斗之后,阿谢的誓言是认真的。

阿谢的母亲终日呓语,未必有心思给他取名字。

这或许是在母亲发疯之后,阿谢决定放弃英雄归来的幻想,自己为威尔士创造一片净土,因此他才称自己为阿鲁德里乌斯。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信仰与上帝被科学与理性逐渐取代,人们能用科学解释一切实现一切征服一切。

现代社会似乎和蒙昧的维京时代大相径庭,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没有什么不同。

人们崇尚效率,因为时间就是金钱,金钱越来越成为衡量成功的尺度。

可积累金钱的尽头又是什么呢?

社会崇尚吃苦耐劳的品质,当这种价值与资本结合,就催生了一种危险的导向。

华为的前员工因为索要离职补偿,事后被告敲诈勒索,总共被羁押251天。

网易逼迫身患绝症的老员工主动辞职。

而就在圣诞节前一天,一位美团送餐小哥杀死了店员,就因为一个差评。

人们无力向资本反抗,习惯于被资本剥削,最终剥削者隔岸观火,被剥削者打成一片,无法从资本的契约中全身而退。

但应该认清一点,工作或者金钱本身,都不能赋予生活以意义。

我觉得其实上面这些就是托尔兹:“真正的战士是不需要剑的”。

这句话的最好解释——真正的战士,不盲从社会的教条,不忽视现实的症结。

敢于从时代价值中彻底反叛,践行自身的意志,赋予自己的人生意义。

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剑技与武力,而在于其意志本身。

现实中的因果是混沌的,行为的后果是随机的。

好心当成驴肝肺,无心插柳柳成荫。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任何的教条与信仰都有其局限性。

这让我想到《料理鼠王》中,主角和他父亲的这样一段对白:--This is the way things are.You can't change nature.--Change is nature,the part that we can influence,and it starts when we decide.教条与信仰最多只是对个人选择的一种诠释,并不能取代思考本身。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做出的选择,只要清楚自己想寻求什么,那就尽管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而托尔芬,还在探寻答案的道路上。

 3 ) “强盗”战记

哎,就这吧,这种故事,真的无聊到爆。

还有op真的超级难听感觉青年漫好像都是这种,战争、打斗什么的,真没劲。

要知道小时候看电视最讨厌战争片了。

傻逼托尔芬,非要跟着爸爸去,这下好了,爸爸死了吧,还不都怪你日漫版的维京传奇?

哎,你小日本好好讲你自己的故事不就好了,还乱写别人的故事,太自大了吧,结果就是个披着武士道外衣的维京故事😓,真的很恶心日漫里的这些欧美元素(想什么吸血鬼、狼人……包括日漫里出现的龙什么的都是欧洲龙🦖,亚洲龙长这样好吧:🐉),你明明是个东洋国家,还自以为是去讲别人的故事,不是,你配吗?

第12集,这克努特王子真是窝囊废,一点王子的样子都没有第17集,阿谢拉德说的好,跟你们一起的十年间,让我打心底里厌恶你们,愚蠢的丹人,你们连猪狗都不如。

妈的,本质上就是一帮强盗第18集,妈的这窝囊废王子什么傻逼,就几分钟就醒悟了?

还有那个傻逼基督徒神父,恶心,还说什么爱什么天父,我去你妈的。

打心底里恶心基督教。

打心底里恶心基督教,不过是一群“圣母”自以为是的日式故事。

总之就是,没法理解,也没法共情,我不懂,一群烧杀抢掠的强盗的故事有什么好看的。

 4 ) 《冰海战记》——大洋彼岸的乌托邦之歌

看《冰海战记》之前,我以为这番仅仅是又一部的热血少年奋斗史,看完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这部作品比起少年漫更像是一个时代剧,是一个关于在那个血腥动荡的年代,人们如何生存,如何寻找信仰的故事。

如果我说动画第一季的主角是老谢,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没有异议,托尔芬在第一部还只是个年少失怙的愣头青,他的风头实在远不及老谢。

老谢这个人的一生,即使用最朴素的语言来概括也是颇有传奇色彩的。

老谢的母亲是威尔士贵族,也是英雄阿鲁德里乌斯的后裔,父亲则是掳走母亲的维京贵族。

母亲被掳走后沦为奴隶,生下老谢后就因病被抛弃在肮脏的马厩里。

老谢一出生便是奴隶,终日与灰尘马粪为伍。

在这种艰辛的生存环境下,老谢的母亲经常向他讲述关于先祖的传说,期望有朝一日英雄阿鲁德里乌斯能够从西方归来解救自己。

老谢11岁那年,母亲发了疯,神志不清中将自己的丈夫错认为能解救她的阿鲁德里乌斯,就当她差点被丈夫一刀劈开时,老谢拿起剑救下了自己的母亲。

因为出色的武艺,老谢受到亲爹赏识摆脱了奴隶身份。

可惜这个亲爹没想到,两年后自己居然被亲儿子阴死了在和女人厮混的稻草堆上。

老谢杀人之后不着痕迹地将弑父罪名甩给了亲哥,自己则顺理成章的成为财产继承人,开始在维京海盗的世界中生存打拼。

后面的事就像动画中那样,出于某种原因,在维京社会中混出头的老谢决定押宝在懦弱的丹麦王子身上。

不仅从英格兰人手中抢下了王子,还主动成为王子的侍臣,并最终为了保护王子和故乡威尔士而与丹麦王同归于尽。

幸村对老谢的描写某种程度上算是倒叙,先让你看看这个人外在是个怎样的烂人,然后又抽丝剥茧地告诉你他过去发生了什么,他内心真正所想是什么。

这种描写是很成功的,老谢是我见过层次感最丰富的角色之一,他的复杂性成功压倒了道德因素让我喜欢上这个角色。

刚登场的老谢是很典型的维京人。

这个人狡猾痞气,领着一群茹毛饮血的手下到处烧杀抢掠,燃烧的村庄和哀嚎的村民是他们司空见惯的场景,杀戮与掠夺则是他们生活的调剂品。

他们对被掠夺者没有丝毫怜悯,更没有同情,只是头脑简单地追求着战死,然后期待着万众景仰的女武神将自己带回英灵殿。

坦白的说,我没有什么义正严辞地痛斥这群人的欲望,世道如此,文化如此罢了,在这个以血腥杀戮作为底色的年代,个人意志大部分时候是微不足道的,就像克努特说的那样:这世上哪里有理智的人?

大家都一样,谁都不懂得平等地去爱每一个人,不明白生的意义,不明白死的意义,甚至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何而战(漫画38话·摇篮外)为了生存,老谢很明显将自己融入了维京这个群体,并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为了掠夺而杀人对他而言是再轻易不过的事,然而他心里真的认同这样的生存方式吗,这样的世界是他理想的世界吗?

我想应该不是的。

老谢不止一次地明确表示自己讨厌丹人,“自己身上有一半丹人的血”这个事实甚至让年幼的他流下眼泪,他和克努特以及托尔芬讲的话完全表明了他对丹人和这个时代的态度: 那帮家伙真够单纯的。

单纯却又龌龊,完全是一群除了满足自己欲望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废物。

那里不断有这种丑陋的家伙出现,而且都是有权有势之人,怎么杀都杀不完。

无论是阿鲁德里乌斯,还是诸神黄昏,或者是最后的审判,这些都无所谓,如果真的要来那就给我快点来吧!

(漫画47话·英雄不在)对丹人的痛恨,对这个血腥年代的诅咒,这才是老谢那副冷血狡黠的外表下隐藏着的真实,这是一个痛恨这个时代、却又不得不与其同流合污的人。

老谢对救世英雄显然是有向往的。

带着王子在英格兰躲避追兵的途中,老谢对某个被他拷问折磨的英格兰村民说过一段颇有历史感的话: 我来给你们这些无知的人上一堂课吧。

听好了,撒克逊人——不对,住在这一带的应该是盎格鲁人?

算了,反正都一样——这片土地本就不是你们的。

这里最初的居民是凯尔特人,他们住在森林里,崇拜精灵,是现在威尔士人的祖先。

后来罗马人来了,他们虽然是统治者,却和凯尔特人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教给他们文化、知识和技术。

再后来罗马人走了,你们撒克逊人和盎格鲁人又来了这里,这大概是500年前的事情。

你们没有给凯尔特人带来任何东西。

不仅如此,还把凯尔特人赶到了荒地上,自己独占了这片肥沃的平原。

如果丹麦人是禽兽,那么你们盎格鲁撒克逊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吧(漫画31话·禽兽的历史)在老谢的话中,这几批人在他心里孰是孰非很清楚。

罗马是惠泽一方的统治者,而盎格鲁撒克逊和丹麦人只是卑劣的强盗罢了。

姑且不论真实的历史是否如此,至少这里可以看得出来他内心肯定的行为绝不是掠夺与杀戮。

母亲莉迪娅曾经对老谢说过,当阿托里乌斯治好伤来拯救我们的时候,你一定要追随他,他才是真正的国王、真正的战士,总有一天你要成为他脑中的智慧,他手中的剑。

我相信这句话一直在影响着老谢,因为在他的确在寻找着能救世的王。

可惜王哪里有那么好找,他鬼混几十年好不容易才遇见一个托尔兹,然而造化弄人,这样的英雄很快就消失了。

老谢蹉跎了一辈子,眼看着要进棺材,还是没能找到满意的王。

于是丹麦王子出现的时候,老谢抱着最后赌一把的心态选中了他。

既然找不到,那就自己来造一个王吧。

正如叛变的部下问他你为什么要为那个软脚虾王子这么拼命,老谢的回答是:我已经老了,能全力以赴的时间没多少了,我实在等不下去了,等不到真正的王从阿瓦隆回来了。

事实证明老谢的赌运还算不错,克努特确实是个值得托付的王。

但是这样就够了吗?

等待着英雄出现、等待着被拯救,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伟大却虚无缥缈的存在上,这真是这个时代下的人生答案吗?

老谢在人生最初几年应该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剑朝母亲落下去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如果此刻阿托里乌斯不来救母亲的话,那他永远都不会出现,那种情况下必须有人出手,不管这人是英雄还是神。

比起英雄或者神,老谢选择了自己拿起剑去救下母亲。

无独有偶,王子觉醒时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既然天父不肯给,那我们就亲手在这片土地上重建乐园。

不是依靠神明或者帝王、也不是被动地等待被拯救,而是依靠自己去实现信仰和理想,我想这才是《冰海战记》给出的关于这个时代的答案。

人活着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因为你不光要和天斗和人斗,你还要和自己斗。

有时候不光老天爷会给你一道坎,你也会给自己一道坎。

老谢也不例外,两道坎他都有。

克努特曾经问过老谢,你既是英雄的后裔,又深谋远虑,你为什么不称王自己去改变这个世界?

而老谢的回答是什么,他说我只不过是一个维京战士而已。

这段问答在我看来非常复杂,但也十分出彩。

老谢向往救世英雄,也明白信仰和理想要靠自己,可他为什么迟迟没有选择去追求自己称王呢,原因大概就是这两道坎吧。

老天爷给的坎简单明了,就是生存。

不管老谢多么恨维京人,为了活下去他都必须融入这个社会,托尔芬小时候的经历何尝不是在影射老谢的经历,这个世界在熟练地将小孩子培养成杀人不眨眼的战士。

老谢痛恨维京人,又何尝不是在痛恨自己。

至于老谢自己的坎,我想应该是关于他另一半的威尔士血脉。

五百年前的威尔士人是光荣的罗马凯尔特人,而现在不过是维京海盗掠夺侵扰下的“奴隶之乡”罢了。

不管老谢的故土五百年前的多么繁盛,现今只是群弱者的归属地。

然而即便如此,老谢依旧认同自己是威尔士人。

老谢为什么最后宁愿死也要保护威尔士?

平心而论,威尔士只有他母亲的坟墓而已。

在威尔士他没有亲人也没有势力,那里的人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好处。

他保护威尔士的原因只有一个,与他血脉相连的威尔士是他理想的起源之地,是光荣的先祖阿鲁德里乌斯的故土。

老谢与其说是在保护威尔士,不如说是在捍卫自己的理想与尊严。

写到这里,老谢不追求自己称王的原因也就很清楚了,因为维京血脉给他带来的自我厌恶,以及威尔士血脉被夺走的尊严,这两样东西将他拦在了王座之外,直到他遇见丹麦王。

丹麦王斯韦恩身上有着维京人最糟糕的那一面,自大,冷血,对弱者毫无怜悯,以践踏他人尊严为乐。

他的王位下堆满了无数战败者的尸骸,王冠则因掠夺来的尊严和财富而闪闪发亮。

面对阿谢拉特这个威尔士奴隶的儿子,丹麦王是倨傲的,老谢在他眼里只是又一个可以肆意侮辱的卑贱者。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不知道在老谢抽出剑并一剑斩掉他的头颅后这位王作何感想,不过那也不重要了。

老谢弑王这幕是我整部作品里面最喜欢的地方,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弑王时达到了顶峰。

这一刻的他既不是茹毛饮血的丹人,也不是丧失尊严的奴隶后代,而是光荣高贵的不列颠尼亚王。

他摆脱了来自现实和血脉的束缚,骄傲地说出自己那个伟大的名字,然后拿起信仰与理想之剑、代表不列颠尼亚向丹麦王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复仇。

The Fury of Britannia's King 托尔兹老爹说任何人都没有敌人,又说真正的战士不需要用剑,那么真正的战士是什么呢?

我想在《冰海战记》中,真正的战士应该是逆流而上的时代反抗者,托尔兹老爹是这样,克努特是这样,老谢毫无疑问也是这样。

尽管老谢可能鬼混了半辈子,但这并不能抹杀他生命最后一段的高光。

人生在世身不由己这句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任何一个认真活着的人都会明白这句话的份量大得超乎想象。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伟大的不列颠尼亚王卢修斯·阿鲁德里乌斯·凯斯特斯的一生是值当的,他无愧于他所生存的那个年代,更无愧于他高贵的血脉。

说了那么多,最后随便讲讲老谢和托尔芬吧。

这俩确实挺有意思的,杀父仇人变精神导师这种事乍一看荒谬至极,然而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他俩身上。

我特别能理解托尔芬骂老谢秃子,我甚至觉得他应该多骂几句,因为老谢值得。

最开始老谢对托尔芬肯定是手下留情的,不过也仅限于最开始。

托尔芬能活下来完全是靠着亲爹遗传给的超强天赋,跟老谢那个老流氓关系不大。

老谢的功劳最多只是在托尔芬这棵小苗苗抽芽的时候没有摁死他,至于浇水施肥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

托尔芬长大之后,老谢和托尔芬的关系更像是雇佣关系。

托尔芬凭着异于常人的天赋给老谢杀人放火,老谢按照功劳给托尔芬提供最基本的生存物料,我甚至觉得这个老流氓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托尔芬这个崽,我觉得在老谢死之前,他是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普通维京人那一套行事准则的。

就比如在冰岛知道老爹要去打仗,他马上就回家翻箱倒柜地找武器,甚至为了能上战场偷偷躲进木桶里面,这时候托尔芬还不知道杀人意味着什么。

后面跟着老谢了也是,老谢那群人哪里是什么好鸟,托尔芬跟着他们只能越变越像老谢讨厌的那种维京人。

但是托尔芬有一个维京人的优点,就是他有着战士的底线和骄傲。

老谢对这一点很清楚:托尔芬只想堂堂正正地在单挑中战胜我,他的骄傲和过去的经历把他限制住了。

我个人觉得老流氓本人是欣赏托尔芬这一点,不光如此,他甚至利用这一点将这个崽变成了自己忠心耿耿的工具人。

托尔芬对老谢的复仇到后来已经发展成一种有点扭曲的执念了。

老谢被手下那群人叛变围攻那里,托尔芬的暴怒差点让我以为老谢才是这番的女主角。

托尔芬这个崽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在决斗中杀死老谢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他唯一知道的生存方式。

联系下王子对自己国民的评价,这群人不懂生的意义也不懂死的意义,在维京社会中长大的托尔芬也不明白。

托尔兹过早的离开了他,没有人教他除了复仇和杀戮之外还有别的生存方式。

老谢很清楚这一点,但由于老流氓本人没有当爹的欲望更没有当爹的天赋,或者说,他知道这不对劲,但他没法让这个孩子改变,于是他就只是在一次次决斗中暴打托尔芬。

这点在两人最后一次的决斗中老谢说的很明白:毫无长进的家伙,我已经厌烦你了。

动不动就怒吼,拿着武器挥来挥去,蠢货才会这样打架。

真是的,你们这些人怎么都那么丑陋。

托尔芬始终没长进,始终看不开,直到老流氓临死前和他说了一段自己有生以来最温情的话:你想过以后,我死以后,要怎么生活吗,托尔芬?

哈哈,你什么都没想过吧,目光短浅的家伙。

是时候往前看了,人不能总是被这些毫无意义的事困在原地。

你是托尔兹的儿子,要勇敢的继续往前走,去看看托尔兹也未曾看过的更广阔的世界,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战斗。

你一定要成为真正的战士,托尔兹的儿子 (漫画54话·The End of the Prologue)这段话我敲字的时候还挺感动,就凭这番话,你说老谢对托尔芬一点感情都没有我是不信的。

老谢利用自己的死给了托尔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虽然要找到生存的意义托尔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老谢至少给这个崽开了一个好头。

这爷俩啊,大部分的互动要么是老谢把托尔芬当工具人,要么是托尔芬无能狂怒。

但是温情的时候也算有吧,就比如托尔芬做噩梦醒了去爬山,结果偶遇老流氓在半山腰捡破烂,一边捡一边跟他讲:你起得真早啊,托尔芬,太阳都还没升起来。

是他们吵得你睡不着吗,算了,你就多担待点吧。

再比如托尔芬冲进火堆里抢王子,表伦跟老谢说:不过你肯定觉得托尔芬能把王子抢回来吧,不管怎么说,你其实挺信任那小子的。

总之,老谢对托尔芬肯定不怎么好,但也没那么坏。

老流氓的定位也不是温和宽厚照料孩子的长辈,作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货色他也没那本事。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英格兰储君小亨瑞(Henry the Young King) 受法国佬挑唆,起兵背/叛/他爹英格兰王亨瑞二世 (Henry II of England) ,这个孝子在亨瑞二世亲去自和谈的时候差点一箭射/死/亲爹,然而在得知小亨瑞的死讯后,亨瑞二世却说:他让我损失了很多,但我希望他能活着让我损失更多 (He cost me much but i wish he lived to cost me more),有时候人的感情就是这么微妙。

老谢作为托尔芬的杀父仇人,把这个崽从6岁打到17岁,不说认真教育,好歹也没让他走太歪。

有时候爱不表现在对你有多好,而是在于让你知道以后该走什么路。

至于托尔芬对老谢,他最后划克努特的那一刀真的只是因为克努特抢了他的猎物吗?

不管怎么说,那把复仇的刀已经不在了,他想要复仇的老流氓也死得透透的了。

接下来的人生,托尔芬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了。

The End of the Prologue

 5 ) 宰爹战记

1,男主,父亲死在眼前,选择跟着弑父仇人一路成长,聒噪中二。

第一季结局选择释怀,甚至不舍弑父仇人逝去,把弑父仇人当成了第二父亲,恕我无法理解这种病态的心理。

咱老祖宗管这行为,叫,认贼作父!

2,男主的弑父仇人,也是狠人,十多岁就亲手搞定自己的父亲,自己成为了自己的弑父仇人,并从弑父中获得成长和升华,一个字,绝。

3,男主弑父仇人跟的主子,王子哥,每天想着怎么干掉自己的父亲,最后由弑父哥搞定,至此,弑父哥一人宰三爹,我看到这都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合着这哥们儿宰爹宰上瘾了还是咋滴?

最终,这三人的爹都被弑父哥一人给宰了后,三人都获得了人生的进步。

刨除掉打戏部分后,基本讲的就是这么个如何宰爹的故事。

改名吧:宰爹战记。

不推荐,一星。

 6 ) 没有完美的玉

仅第一季9.5主角塑造的确实符合现实,性格特点,做事激烈,仇恨满腔,深入人心行事风格缺陷很大,后期故事槽点也多。

一不过阿谢拉德的塑造完美的填补了这一空缺,他才是真正的主角。

不管是用计谋,最终甚至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来保证了威尔士的安全;还是用一生去欺骗那些维京海盗,甚至是屠村都是刻意安排的(不是说他有多善,他让这些“我们”去死当然也足够可恶,而是他的[黑暗意志]又足够刻骨铭心)而到那些维京海盗,也就是他所谓的伙伴死时,他仰天大笑;他深爱他的母亲,杀死了他所有恨的,也的的确确该死的人,而最后的死也正是以不列颠王的雄姿去杀死另一个王(不,应该说是一个阴险狡诈的牲畜,天才的脑袋,却又只遵循自己畜生的本能)这个人太过复杂,以至于无法评判。

他的死,一点都不惋惜,他该死,他做的事足够他死几百回。

可是他身上的精神却有让人久久难以释怀,那种惋惜感可能就是源于此吧。

人都是复杂的,伟大的人更是及其复杂的。

二主要扣分点就在于此(为什么非要在主角身上死耗那么多没意义的笔墨,重复的故事难免单调无聊(虽然这是底层人民的全部生活,但想要更加彻底的表现这一主体,所用的艺术手法和情节细节刻画就应当远不止于此) )如果是专心笔墨于一部能有难以让世人和时代遗忘的特色风格,倾尽全力悉心考据的详实历史资料,再加上多年丰厚积淀的全编剧的艺术底蕴,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动漫纪录片,也能让无论是现在还是很远以后的将来,当有人观赏或者借鉴的时候都会先想到这部作品或者对主角故事的刻画不单单注重于复仇,进步,和从自己幻象中父亲的教诲联想的对世界和平,战争厌恶极其淡薄的理解(包括了从梦中看到幻想乡的不切实际额 家人受到伤害的警戒思维,和其他家人之间优先级(注意是优先级,没说复仇不重要)远胜于复仇的灵魂连接)。

而是将这些都加深,减少大量看似想要强调和加深记忆的,实则只是单纯重复,冗余和拉低整个人物塑造的复仇的情节。

并且可以将对宗教(不仅仅是基督徒对爱是至高无上的理想国境界,当然还有过去发展,现世乱想,和无尽可能),民族信仰,国家纷争各方面的更进一步的理解(其实强人所难罢了😂)。

更可以对主角不断进步中的心理斗争,冲突(杀了其他和自己一样的贫苦的,底层的,也渴望得到更美好生活,被政治和伟大人物时代支配的士兵;对自己家人的着魔似的想念;对“敌人”的学习和看法改变?

和平和爱渐进;或更加全面,对政治形式的学习;击败老去的阿谢拉德是否还有价值;复仇之后的追求又是什么;根本纷争的根源和痛苦究竟是什么;同理心和命定论等等)做更详细描写。

战士缺少不了的是一场传奇的战役,战役都在哪里。

三到达一定高度的政治思谋,也深入细致的了解了当年历史,细致入微,用心之深十四集的表现张力已然是最高境界 可喜战斗作画经费用在刀尖上最后将战士的意志这个概念再升华,达到了为的和平而战,刀刃上闪过托尔芬之前的一生,也代表着新生。

用着写人的手法去刻画一个时代,甚至融入了作者自己的观念,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品海盗团伙刻画的确实惨无人道,奸诈狡猾,无所不用其极,杀人放火,作奸犯科,烧杀抢掠当然兵力啊,战斗力,主角剑术学习之谜什么的都不符合现实(要么就是纪录片了)最后逊色之处当然只是瑕疵之玉。

如果这点都写好了,那真的是前无古人了。

 7 ) 世间千万粒尘埃

只是想拙劣的记录自己的一些感想。

Askeladden - 乱世出枭雄1. 阿谢拉德是个不会爱的孩子。

他的出生和成长环境没有教会他爱,但却教会了他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做必要的事。

这些事情可以是残忍的,疯狂的,无论对错,总之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他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也不愿去理解他人。

我没有办法喜欢这样的人,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又时常会去怜悯他。

2. 阿谢拉德应该明白自己并不完整。

他有自己的骄傲和对故土的使命感,同时心里的枷锁让他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王,亲自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为母亲在儿时的叮嘱,作为海盗的大半生里,他一直在寻找值得追随的人。

战鬼的精神品质曾经让他动摇过,但无奈托尔兹的身份和背景其实并不符合他心里王的标准,所以下一秒也就成了一句玩笑话。

假使王子并没有破茧成长,他应该也会被毫不犹豫的遗弃吧。

3. 阿谢拉德教会了托尔芬忍耐,但他没有办法教托尔芬如何move on,因为他这一生,其实也没有move on,为过去所牵绊。

表伦在决斗前问他,你厌恶这些跟随你的人,也厌恶你自己,这样不孤独么? 我想,在阿谢拉德实现自己的理想前,应该是没有时间去感受孤独,他应该也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实现了以后该如何。

所以他可以很从容的利用自己的死来保全王子和故土,把面对未来的挑战交给托尔芬。

(其实和托尔芬一样,只执着于达成这一件事,果然年纪大的人更狡猾) 最后感慨,这算是这样一段轰轰烈烈的人生,放到历史里,也就像混入了世间千万粒尘埃中,不值一提。

如此落幕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事,不过阿谢拉德至死都做到了 I am the one who makes my final call. (在此不得不跨一句OP真神)

 8 ) op2的诗

Like rowing a boat,We enter the future backwards. All we see are the scenes of the past,and no one can see the views of tomorrow.划船,返身背去入未来。

目力可及皆过往,明日之景无所见。

 9 ) 北海道战记

被朋友安利过来的,说实话这个番我一开始是很期待的。

一是我本来对这类题材的故事就很喜欢,二是这种题材在欧美剧里看多了,难免有些审美疲劳,所以我很期待这种欧美的故事用日式风格讲出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本来会以为是一部东西方风格结合的动漫,结果却是一个披着维京皮的日式套路剧。

不管是从一开始的日常生活,还是后面的核心剧情,都是一股浓浓的日式风格。

特别是前面三集对村子里的日常生活表现,这哪里像是维京人的村子?

要说想体现出主角村与众不同的和平也就罢了,这人物说的话怕不是都被现代日本人夺舍了。

神tm老母亲给儿子送便当(没错动漫里原话就是便当🤣),临走前羞涩的表白,还有突然冒出来的“卡哇伊”一类的台词,雷的我外焦里嫩的。

我是看过维京传奇的,本来应该豪放好战的维京人做着各种现代日本人才会做的事,没事还给你整个脸红和卡哇伊的台词。

作者在逗我吗?

角色这部分也是标准日式模板,主角不说了,标准复仇主角,跟隔壁艾伦那叫一个小像,主角妈标准日式贤惠温柔的母亲兼妻子,主角姐姐倒是还好。

要说这些都是有点日式风格的人物倒也还好,但主角他爸直接颠覆我对维京人的认识,一个大老爷们天天说话细声细气的,对人怎么亚撒西怎么来,从不生气从不愤怒,说着各种超越时代超脱世俗的话,也不知道他这思想是在海底见到佛祖了还是见到耶稣了,整个人就跟超脱了世俗的仙人一样,关键是这种人居然能在维京文化的村子取得这么大的威望?

我怕是看了假的维京传奇。

最后再说个战力的问题,既然都是严肃历史题材了这战斗力写实一点不好吗?

一跳好几米登船还赤手空拳毫发无伤的撂倒一船人,你搁这拍武侠呢?

说到底,日本人大多还是小家子气,能写出厚重历史感的人太少了。

作者选了历史题材却根本没有驾驭这个题材的能力,这部剧就像是一群日本人披着维京人的演一部日式复仇剧,自以为演得很像实际上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是日本人在演又往后看了两集,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动漫跟北欧维京文化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必须掠夺的贫瘠之地大谈仁慈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我看过玩过的维京人的影视剧和游戏不算能算多但也不少了,起码也是看过北欧神话的。

以战神奥丁为主神的维京人,当逃兵是莫大的耻辱,战死在战场是每个维京人巨大的荣耀。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先不说主角他爸是怎么会突然坐地成佛的,就凭当逃兵这一点,无论能力再强是不可能在回到军队的。

再有主角这个村,先不论这么贫瘠的北欧,他们是怎么在不去劫掠的情况下自己养活自己的,就他们这一堆老弱病残,没被洗劫一空也真是奇迹。

要说其他的地方还可以说是有点不符合维京人,这两点算是触及维京人的精神内核了。

掠夺和好战对于维京人来说就像国和家对于中国人一样,没有了这两个特质的维京人,跟北海道的大和名族有什么区别?

所以麻烦各位粉丝不要在用“维京文化”“北欧历史”“硬核”这几个标签去祸害别人了,你就算吹得天花乱坠也没法改变他就是一个日本作家yy出来的“维京”故事,它既不真实也不硬核,更不会吸引到维京文化的爱好者

 10 ) 一首引人深思的人文挽歌

很赞。

我看得很震撼。

什么是生存,什么是成长和蜕变,什么是真正的战士,看完这部番绝对能得到一些思考和启发。

这部番里面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阿谢拉特这个枭雄角色太复杂了。

阿谢拉特为了母亲,杀了父亲,心狠手辣,处事圆滑。

讨厌维京人,却聚集了一批维京人当手下,讨厌杀人,但是常常带着手下杀人,早已对杀人麻木不仁,是一个残忍的阴谋家。

但是,阿谢拉特的内心却有着一种崇高的理想,或者说,他内心的理想从未改变。

他一直在等待一位明君。

如同儿时,母亲天天给他讲的故事,等待着从阿瓦隆归来的英雄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

遇到托尔滋时,阿谢拉特的理想之火燃了起来,但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对,所以理想之火被他亲手熄灭了。

后来,他遇到了克鲁特,地利对了(维京人和英国人打仗),人和不对(克鲁特软弱兼逃避一切),他廉颇老矣,没有天时可等待了,所以他以残酷的手段亲手炮制了一位从烈火之中重生的克鲁特大帝。

“有些事必须有个人来做,不是等英雄或是神,是必须要有个人来做。

”阿谢拉特是真的懂了,人永远等不到别人来拯救自己,只能自己去改变现状。

阿谢拉特圆滑处世,残忍冷酷,却愿意为了同时保全家乡和他炮制的克鲁特大帝而牺牲自己。

这就是让人感叹的地方。。。

另外,托尔芬为父复仇,也是看得人感慨万分。

复仇复了十几年,复仇复到成为仇人的左膀右臂,仇人变成了半个父亲,半个老师,最后不仅给仇人送终,还打算杀了克鲁特大帝给仇人复仇。

😂这么荒唐的情节,却完全没有不合逻辑的地方,这就是这个故事的厉害之处吧。

维京人没有办法生产物质资料,他们要生存,只能抢夺别人的东西。

所以,他们就信奉瓦尔哈拉神殿,以战死沙场为最大的荣耀。

没有唾手可得的荣耀,只有你死我活的厮杀,瓦尔哈拉神殿和女武神也不过是让人在战场上献祭生命的精神安慰。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现在真有这么一个民族,尚武为荣,掠夺为傲,人们个个从一出生就被洗脑,只有战死才是最荣耀和圆满的死法,寿终正寝或病死都是耻辱的,去不了瓦尔哈拉神殿。

他们不事生产,到处掠夺+找人打杀,一心只想战死,好被女武神迎接去瓦尔哈拉神殿,享受永恒的荣耀和幸福。

这种民族真的是想一想就让人头皮发麻,算是人类公敌,世界毒瘤了。

😂扯远了,回到作品。

关于成长和蜕变,看男主托尔芬的成长轨迹,我倒是还没有太大震撼。

但是看见女主(雾!

)克鲁特大帝的成长和蜕变,我一瞬间就被震撼到了。

一个生性纯良,信奉基督,喜欢做饭,一句话都不敢对外人说的羞怯少年王子。

只需要庇护者的死亡,就能一夜之间成长,变成一位哪怕弑父杀兄都要生存下去,完成自己的理想的真正的霸主。

他最终成为了英格兰、丹麦和挪威的国王,整个西北欧的霸主。

克鲁特大帝的成长源自于希望(信仰)的泯灭,跟阿谢拉特一样,大帝等主来拯救他,如同阿谢拉特等待阿瓦隆归来的英雄拯救他,结果主不会来拯救谁,阿瓦隆的英雄也没有出现,他们发现,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失去心灵深处的依赖,人才能真正地成长,以及获得力量。

这部番虽然处处是血腥、暴力和杀戮,但是我并没有感受到作者在讴歌暴力美学,透过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悲壮命运,我反而觉得这部作品是反战的,是一首引人深思的人文挽歌 。

艾玛,我居然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回头有空了,我肯定要补漫画。

因为动画才出到漫画的第一部。

《冰海战记》短评

日本的崇欧主义

8分钟前
  • 郑小贤
  • 很差

2023-10-22. 节奏实在太差了,男主的设定非常不讨喜,王子的转变也很突兀,看下来只有阿谢拉德正常一点。

11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画面不错

16分钟前
  • 天圣怒火
  • 很差

阿谢拉德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饱满,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可惜最后一集居然挂了。期待第二部。

21分钟前
  • yo
  • 推荐

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着明显的成长弧光或者观念变化,只有男主始终像个疯狗一样,难道要在后面几季才开窍

24分钟前
  • 南洋猪大仙
  • 还行

一个第一集的打斗,一个op里男主长大后的人设,除此之外3集内掏不出让人想看的东西。套了北欧皮,但从很多人物的行为台词能看出本质还是日本最泛滥的那一套,加上演出平淡,基本凉了。

26分钟前
  • 塔鼠X
  • 较差

18集看不下去了。前期你说一个人的战力强,一打十,还有点可能,突然一个食草动物改吃肉了,还标榜自己写实?还接棒巨人?别扯淡了,整个就是把日本热血漫套上莎剧的皮子,再放到维京人里表演。

27分钟前
  • Bruce
  • 还行

霸权社➕aimer➕北欧热血漫

32分钟前
  • mistygreyeyes
  • 力荐

什么时候出第二季?

36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推荐

阿谢拉德对于一个老二次元而言,简直就是看十年来动画塑造最好的角色,太过复杂以至于无法贴标签,真的太复杂了,我能够想到可以媲美的人物也只有曹操。太多不同的面,而且每一个面都那么丰富饱满,还可以完美地兼顾和过渡,显得全季其他角色都只是用来衬托他的渣渣单薄纸片人。动画里面的塑造展现了一个完美无瑕璀璨坚固的弧光,太过耀眼盖过了所有其他的一切。阿谢拉德本身简直就像一个完整的世界。金发碧眼老爷爷我爱了

38分钟前
  • 🦚专业骟猪ൢ༒ൢ
  • 力荐

画风 制作不错但以后看到濑古浩司或大河内直接扛着火车开溜!!八字不合!看着他们被剧情感动哭我人都傻了,是我不在中二了吗😊

43分钟前
  • 1cyb1
  • 还行

质量很稳,wit还是适合这种硬朗硬核的改编啊,节奏掌控得不错,但分镜相较平庸了。

47分钟前
  • Yaki
  • 推荐

开头凝练,人物踏实(仅描述第一二集😥)主角蠢得我目瞪口呆,6岁我刚开始也就原谅了,但是后面多少机会能杀反派甚至作为混入其中被利用的棋子,完全可以设圈套杀了反派,经典反派给主角成长机会(要我是反派得斩草除根,你们就干看着男主吼个没完?)目前人物性格最鲜明的是海盗头子和主角他爸(他爸死得太硬核了)9分虚高,人物光长身子身手完全不长脑子作画不错,音乐一般,片头曲好吵

49分钟前
  • 小楼
  • 很差

S。无!!!!!!!!!!!!!!!!!!!!!!!!!!!!!!!!!!!!!!!!!!!!!!!!敌!!!!!!!!!!!!!!!!!!!!!!!!!!!!!!!!!!!!!!!!!!!!!!!!!!!!!!

54分钟前
  • Lyndos Tversky
  • 力荐

恩将仇报别提什么三观了,垃圾而已

56分钟前
  • xiaoqijulian
  • 很差

制作确实精良,但我实在无法理解那种坚持堂堂正正决斗的想法。看完七集放弃追番

59分钟前
  • 聆听
  • 还行

最后剑落下的那一幕,热泪盈眶。年度个人前五,去补漫画了。

1小时前
  • 一心而用
  • 力荐

十步之内人可敌国,无,聊

1小时前
  • Angel♪墮落〃
  • 很差

波澜壮阔的北欧史诗。叙事很稳,人物塑造也很精彩,一代枭雄阿谢拉德,真正的战士托尔兹,各色配角也都不错。反而是主角在第一季的表现令人反感,期待第二季的成长。

1小时前
  • 余小岛
  • 推荐

什么狗屎剧情,一个认贼作父,明明能杀王子,缺不杀,死了也活该,垃圾剧情

1小时前
  • 末未名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