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了个大早看了这么个烂东西,我以为再怎么样,也不至于烂成这样,看完之后我真的是满口国粹,真的无语。
实验部分加起来超过了五分钟吗?
害怕不过审,行,这个我们先不谈。
姜武作为一个汉奸,凭什么可以让那么多中国人相信他的话,中国人对汉奸是有什么崇拜滤镜吗,哦,他说他是抗日英雄就是抗日英雄啊,他现在在帮日本人做事,那些中国人看不见吗?
还有实验区里面的那些日本哨兵,被一个姜武当狗一样耍,喊来的支援还是一些只会肉搏的人,一场反抗下来死的只有一个人,当试验区内部的日本人都是傻x是吗?
还有,石井四郎是个什么级别的人,你姜武一个汉奸,配跟他坐在一起看中国人拔河?
姜武推着孕妇用推尸车运人的时候,孕妇从里面爬出来了?
你要清楚你在什么地方!
你捂着嘴哭我都没这么恶心!
还有热气球投弹那一段,姜武挣脱束缚也就算了,放了人也就算了,和当时在场没有武器的日本人打起来了我也算了,后面那些拿枪的日本人你们不怕,上去跟他们干,一个个可有血性了,用火枪喷你们的时候你们怎么就害怕了,为什么怕火不怕子弹呢?
是火烧不会死吗?
还有从活埋坑里爬出去的这一段,我知道是想说明,孩子是希望,是未来,让孩子先爬出去,你让他爬出去直接被打死我就认了,中了一枪还带了个日本人下去是几个意思?
你这小孩这么强的生命力?
能不能不要把敌人丑化成这个蠢样子啊。
还有一个我最不能接受的,日本女兵,她脖子上的印记,代表着她也是中国人生下来的,为什么?
如果是日本人想看同族自相残杀来彰显日本人的残忍,我认,但是你说出来啊,就给镜头交代完身份,然后呢,理由呢,为什么要收养这个孩子并培养成军官呢?
纯靠我们观众想象吗?
还是你导演想告诉我们,日本人吧中国孩子养的很好?
我看你是真的认同大东亚共荣,天皇亲善是吧。
还有最后,炸了平房区那一段,看看人家黑太阳731是怎么处理的,黑太阳731里,那些日本兵销毁资料,召开会议保守秘密,不同意就直接打死,你们呢,草草几句话就结尾了。
最后总结,这是一部披着“只要你记得,我便活过”的爱国外衣,丑化侵略者,用无脑的剧情和主角光环,来玷污历史的巨烂之作!
第一,里面很多那种揭露日军残忍行径比如各种实验什么的拍的很写实,尺度上面有一定突破,甚至有许多中式恐怖的味道;第二,在视听方面,有一种就是故意把观众的思路往一个方向上面引导,然后就差临门一脚的时候再一转,情绪一波三折(商业片常见套路)在调动情绪方面成效显著;第三,内在逻辑的错误相当明显,作为清洁工的主角居然可以几乎毫无阻拦的出入各种实验重地,似乎日本人都在为他开绿灯(为什么别的人放点错误会被毫不犹豫的被杀掉,而主角几次犯错最后都能奇迹般的顺利活下来并能够成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第四,概念偷换,本应是一部客观呈现731卑劣史实的影片被套上了一个商业典型的“英雄带领受难者大逃杀”的躯壳,种种残酷的实验画面被搁置。
第五,元素堆积,表意不明。
日本和服游街、日本女军官与一名受难者女性共眠等,看得出想追求作品的立体,但导演明显功力不足;第六,这是一个史实片、主旋律片,其类型定义上应该是积极的、正向的,却在戏外有着满满的铜臭气味,先是逆天宣发,频繁掉观众的口味,把观众的爱国情感当作观众为影片买单的催化剂。
最后,我觉得一部呈现历史的严肃片,无论是戏里的创作上,还是戏外都应该秉持着严肃的态度,尊重历史,尊重人民的爱国情感,我相信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比中国人民更爱自己的国家。
鉴于影片表现和戏外包括导演本人在内的诸多“商业可笑新闻”,给予三星。
剧情跟我预想的差不多,故事线是从被囚禁的小人物抗争脱困入手的。
姜武是从头到尾的有弧光的绝对主角,其他群像刻画不够深,完成自己几个场景的任务就匆匆下线了。
日本军官的表演很真实,除杂草的比喻精准刻画了法西斯的思想。
血腥场面表达比黑太阳731更克制,占比不到十分之一,黑太阳731涉及的实验基本都来了一遍,不过都是一带而过,有些甚至没有直接表现,全靠观众从结果中脑补。
但还是不适合小孩子。
细节和视觉符号(十字、苹果、仓鼠、小球、布条)很多,目不暇接,但导致了影片整体象征意义大于真实意义,后面越来越放飞,想象与现实交替,结尾的设计有点难平,仿佛做了一场大梦,压了两个小时的情绪没有得到有力的释放,导致电影结束都很压抑。
总体评分8.5
心死透了!
这根本不是电影,是一坨用“爱国”包装的剧毒垃圾!
无耻到竟然想绑定9月18日这个沉痛的日子进行炒作,其心可诛!
从导演到编剧,你们对得起历史吗?
号称“尊重历史”,结果拍出来的却是比劣质短剧还不如的雷人烂戏!
姜武的表演简直是对演员这两个字的侮辱——跟燕双鹰和“玉面手雷王”有什么两样?!
每一个镜头都在践踏观众的智商,每一句台词都让人头皮发麻!
我出离愤怒!
我痛恨自己为什么要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这种毫无底线的狗屎之上!
宣传时说的“纪实视频”根本就是欺诈!
全片充斥着低级趣味和荒谬编排,简直是在民族的伤口上撒盐!
这不只是烂,是对历史的亵渎、对电影艺术的践踏、对每一个中国人感情的残酷消费!
永远抵制!
永远记住这场无耻的骗局!
2025.08.03补充:感谢评论区各位网友提醒,帮助我们把这场“据传”的时间线提前到了2023年7月20日。
刚刚电影已经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
电影,终该和观众见面,交给观众,过滤掉互联网的戾气之后,公道自在人心。
———————————————————遛遍了全国电影行业的《731》,果然不能在7月31日上映——没有公映许可证,没有发行通知,没有拷贝硬盘和密钥。
“全球预映”的闪烁其词果然只是一场“文字游戏”。
这部号称“被万人举报”的电影在网络上煽风点火,招引来装傻和真傻的人一起“信谣传谣”。
可怕!
装傻的人利用流量转化流量变现流量,他们是“专业”的,任何质疑《731》这部电影的言论都被急于扣上“抵制”和“举报”的脑子,急着定论为“敌人”,“汗间”……真傻的人还会当真,还会急着他们数钱。
这足以反映我们教育的问题!
2025年了,教育还不够让人甄别互联网上的声音;2025年了,教育还在让人们如此容易被煽动和利用;2025秒了,教育还不能教会人们电影是作品电影,讲《731》的烂片也是烂片……当网络出现声音,我们应该主动保留、怀疑、求证、求真。
一直在问的问题——《731》究竟在哪个渠道?
被哪些人?
向哪个部门举报了?
在网络上发帖可≠“举报”哦!
今天终于有网友发现——利用搜索引擎的时间筛选功能,以“731万人举报”为关键词,在2024年7月19日前的对应条目为0。
2024年7月19日,一位叫“怪口历史的K先生”的人首先在百度、新浪、搜狐等发布了“本片遭到家长抵制”的言论。
文章还在,里面没有任何证据。
2024年7月19日2024年7月31日,准确来讲是7月22日,“万人”在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微博上凭空出世。
2024年7月19日2025年7月19日,这场闹剧在全网发酵……这很刑吧?
别说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对人们爱国情感的否定和利用。
是何居心?
是营销炒作还是恶意煽动对立扰乱社会治安?
中国人不会忘记,一刻不忘。
中国人也不终日怨恨,会理性、会思考,会在铭记历史的同时认清当下面对未来。
以史为鉴、以史明智,中华民族会伟大复兴!
对731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任何影像都显得苍白,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将其娱乐化。
影片将国族最深的创伤包装成一部商业惊悚片,消费苦难,贩卖血腥,这是彻头彻尾的“娱乐至死”。
我们不需要廉价的感官刺激,需要的是对历史的铭记与敬畏。
总的就是……大家吃点好的……光预告片劝退信号就拉满了……
哎,赵林山要不你还是不要自己写剧本了吧,题材是很好的题材,结果只是很赚了一波中国人的期待,国人对于这种题材本来就有一种“不看不是中国人”的情结,加上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的高关注度,结果拍出来效果真的是对不起中国人。
本来说觉得影片剪的乱就算了,故事本身逻辑也很混乱,如果不是靠演员的表演和题材撑着,完全就是清汤寡水、啰哩巴嗦连主旋律都讲不好的烂片,看完想拉出来编剧看看到底是谁,结果一看还是赵林山,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合理了,理解了,原谅吧,还能怎么样……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的行动完全没有自驱力,每次觉得某一个地方某个角色行为可以升华一下的时候,就可以感到导演生硬的打断,然后再自己认为应该有英雄时刻的地方无限慢放,整个观影过程难受无比。
我很遗憾,在918的第二天,看了这样一部没有配得上这段历史的影片,也许背后的投资者赚到了钱,我恭喜他们,作为消费者和中国人,我为我们花钱去看了一段没有完整叙事逻辑的历史影片感到悲伤,这既不能算是主旋律电影,也不能算是商业电影,我认为此片这二者皆不达标。
看了首映新版731有种被诈骗了的感觉,实在看不下去了。
新版没有拍出鬼子的变态,残忍和犯罪。
倒是拍出国人的耍小聪明,软弱,任人宰割,这么严肃的题材给拍成惊悚悬疑轻喜剧越狱片了。
导演演员剧情服化道,都有意淡化日军对中国的残暴,其心可诛,怪不得上映前被抵制。
想缅怀先烈,勿忘国耻的朋友们先去看看老版731吧。
我是89年学校组织看的《黑太阳731》,那个时候没人讨论这样的电影会不会引发仇恨敌对,更不会讨论会不会吓着孩子,都觉得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还直面的民族记忆,三十多年没有出类似的电影,间隔时间太长了,长到很多没看过类似电影家长害怕把孩子吓着,再过几十年,这段历史是不是也就选择性淡忘了,再有这样民族危机到来,他们怎么面对,没有任何血性没有任何担当了,而不是看新版731,消费国人的爱国心,举着爱国旗号圈钱。
老版731还原的更真实。
爱国题材脱离惨烈就是美化小日本。
你去过731纪念馆吗?
这种爱国抗日题材怎么拍都用应该过审。
说血腥暴力不过审的领导你想想都是什么样的人,不是汉奸就是间谍。
不要以“勿忘国耻”和“爱国情怀”来绑架观众,更不要以纪念历史来为导演拍的烂片开脱
说真的我想看这个电影,但是这一波波营销真是让人反胃,为了票房,为了宣传,没完没了的发营销文,一点脸都不要了说真的我想看这个电影,但是这一波波营销真是让人反胃,为了票房,为了宣传,没完没了的发营销文,一点脸都不要了说真的我想看这个电影,但是这一波波营销真是让人反胃,为了票房,为了宣传,没完没了的发营销文,一点脸都不要了说真的我想看这个电影,但是这一波波营销真是让人反胃,为了票房,为了宣传,没完没了的发营销文,一点脸都不要了
我当然希望拍得好,但目前来看希望渺茫。
豆瓣已经有不少人质疑也有不少证据,我讲点别的,对导演。
央视亲自公布公映时间,导演你应该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阵仗吧。
在最近几个月,互联网声势浩大,你的电影热度已经站在历史上中国电影映前热度的顶端,同时也站在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巨渊边缘。
显然,这种情况不可能没有你们的推波助澜,但事态的失控一定超乎你的想象。
你尝试拖延时间,结果本就闹的沸沸扬扬的舆论彻底走向疯狂。
你一定知道,即使你的电影拍的可能还算不错,都将会迎来大规模的口诛笔伐。
因为预期太高,更是因为观看这部电影一段时间仿佛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义务,就像是一位农民发觉自己一直交的农业税早在十几年前就没了,他的愤怒可想而知。
我相信在那天公映结束之后,走出来的观众不会像那名农民冷静,冷静的人在当今时代早已濒危。
某些电影人,一遍遍消耗国内观众的耐心,一遍遍让国人疲于与那个他们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接触不到的群体的对立或者无关痛痒的事情的纠结,一遍遍瓦解老百姓对自己朴素爱国情怀。
当然我不希望你是这种人。
你最好不是这种人。
刚哥状态不太可以,十元这个人设还行就是没有角色氛围,两人没啥cp感,不太来电...
虽然剧里一直说保护海洋,现实日本政府倒是决定倒核废水到海里😅
我错了我不该硬夸,编剧需要回炉重造,还有绫野刚的脸…/实话实说,十元始终保持着十级美颜,况且这次的剧本比之前的餐馆和药剂师都进步了,起码会让人产生好奇她到底是什么生物,并萌发出想看下集的冲动了。而且日剧不看完不能评死。虽然撞上大事件,但剧就是剧,我觉得针对这个打分不太好...
這劇情編排得有點神奇……嗯,想看看編劇的腦子在想啥。
石原女士正在做出认真思索的表情,弹幕:女主角是身体哪里有毛病吗看着好难受的样子
2021年也就NTV还拍这种剧了(扶额。剛ちゃん笑起来的样子真的好心动啊!!!
不管剧情怎么样 我就是来看十元老婆的!!
海音知道她的政府把核污水排向海洋了吗
前几集我反正看的特别开心
2.5 全程靠着十块钱的美貌撑着
哈哈为了刚子再多一星吧。忍痛看完。每次听到叫“莲太郎”我就脑壳疼。这种剧情还能出现在2021吗?
石原女士终于恋爱番了!
刚子终于如愿以偿演到了恋爱剧
感觉剧组第一集就在强行凑男女主的CP啊,不如把他们写成一见终情好了,两个陌生人靠这么近好像不太正常吧,一集没完就已经接吻了?还有那个跟踪狂up主着实让人感觉不舒服啊。感觉这次的角色也不太适合十元。当作无脑恋爱剧看完了。研究室的同事们感情还真好啊。集团二少爷最后去海滩买小吃可还行。
意味不明。这么廉价的制作是怎么拉来女士和绫野刚的啊
就是来看绫野刚的 有几身穿搭真不错
一般
虽然我真的很想说刚哥和十元谈恋爱耶还要啥自行车,可这一对真的没cp感啊,cp感还是副cp更强。剧情真的很古早,特别是最后几集,看着剧情往古早文方向奔腾不复返,脚趾都扣出三室一厅了。纯粹是太喜欢刚哥和十元了,毕竟一个我男神一个我女神。
这个剧碰在这个时候真倒霉 还是一句话 日本政府不代表日本人民
我推能演ラブコメ感谢在座的各位和ニテ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