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句话就掉一片叶子,叶子掉光,树死人亡。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描述现实生活的电影有着一个超越现实的神奇设定,那么这部电影它一定是想要以一种极端的效果来讲一个非常浅显易懂却又很容易被人们在生活中忽略的简单道理。
果不其然,这部电影就是如此。
电影有一个好却烂俗的立意,即少言多听,坦诚相待;有一个好的切入点,男主角杰克说一个单词树就掉一片叶子,叶子掉光了我们的主人公也就翘辫子了,这就迫使杰克,一个平日里能言善道的出版商要三缄其口。
这两点就足以将这部片子划入到典型的美国喜剧的范畴内了。
不能说话当然给杰克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咖啡,无法与客户谈生意,无法与妻子交流感情,最终导致他丢了工作于家庭。
在看到这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都可以猜得到结局了,无非是杰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真真正正的开始聆听别人,更重要的是聆听自己的内心。
然后用仅剩的几片树叶告诉了以往那些被他忽视的人他真正的感受。
有感谢,有赞许,还有那份深深地爱与宽容。
作为一部喜剧片,结尾必然是那棵决定着杰克命运的树获得了重生,当然杰克也是。
于是影片就有了一个所有喜剧片通用的结局:置死地而后生,皆大欢喜于是这部片子又一次告诉了我们,电影如果只有一个看似不错的切入点是远远不够滴,如果想要把一个浅显的道理讲得缱绻动听,要么就回归质朴,将人们在生活中以往的种种细节无限放大到人们面前以情动人,要么就剑走偏锋,在自己本就跑偏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毕竟在这个人心愈发麻痹的世界里,要想打动人心,似乎就只有极端的小清新和极端的重口味可以做到了。
二者最大的差别是我们的生活的似乎只能朝着重口的方向一路走去却无法再回到原先那简单而质朴的年代。
看了多数影评对本片的感受是少言多听,但是我的感受与大家略有不同。
我看到的是一个沉浸在自我中的人被迫自我救赎的故事。
Jack McCall 是一个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出版经纪人,同时也是一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任何事情都从自己的角度去出发。
比如:买咖啡时用自己精湛的口才骗到了排队的人们为他腾开位置;用各种信嘴捏来的话堵住希望他阅读自己作品的人的嘴;用荒谬的言论教育实习秘书;在修行所更是谎话连篇的去说服Sanjia与他签约;妻子为孩子考虑希望换住所,他却毫无理由的固执己见。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他的一张嘴上,他用引以为傲的嘴去堵住别人的嘴,丝毫不顾别人的感受。
终于机缘巧合之下和一颗神奇的树建立了莫名的联系,限制了他的言语表达。
经历了妻子的离去,公司的解聘以及种种遭遇以及树叶快要落光的死境后,他在绝望中找到了自己临死前想做的事也是他内心的真我,最后并未因树叶落光而死,而是树又长满了叶子,他也得以恢复正常。
正如本文开篇所说,这是一场被迫的救赎,是在被客观现事实逼到绝境后不得不作出的改变,而并非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发现。
那么我想,导演想通过临终千言的形式来展现一个人自我救赎的过程。
导演想表现的并非单纯的沉默是金,而是一种宁静祥和的心态和在这种心态中对人生对自己的不断的思考。
《临终千言》是我从尼泊尔旅游归来后看的第一部我认为可以一提的电影。
在北京歌华有线的免费点播中《临》被归为喜剧,Starring则是艾迪·墨菲。
说实话,之前几乎没怎么看过墨菲的电影,对其的印象总也摆脱不了“无厘头”和喜剧的影障,但在我看来墨菲在选择剧本和诠释角色时已经跨越了“为了包袱而包袱”的传统“无厘头”表现框架甚至展现出了人性的光环。
《临》在剧情架构上没有突破传统喜剧(此处为对比正剧和悲剧的参照物)“大团圆”结局形式,甚至电影开始不久稍有观影经验的人就能预测出剧情走向和结局。
既然形式毫无新意又是什么让人有所感触?
电影的主题:重拾人性之灵。
影片开始时墨菲扮演的图书业经纪人咄咄逼人而又成功得让人标榜。
当然这种表现并非架空现实,在当今社会进步的浮华下几乎每一个进取者都急于表达见解而毫无耐心倾听。
现代人取得的一个个所谓业绩和进步,特别涉及到社会关系时,可以说是在强调某些核心价值时丢弃或忽略了其他同样珍贵之物!
譬如我们追求个人完满和自由同时还依稀拥有的为完整家庭生活而做出的无言付出。
面对心灵港湾尚且如此,面对众人时也难怪图书经纪人在不计手段与心灵大师达成出版协议后眼中开始闪现出对人类渺小的不屑。
影片中墨菲让助理为其购置王冠、权杖和宝座的,我甚至一度认为导演会用特效让墨菲头顶光环。
事业上登抵顶峰,所有出版商对即将付梓的心灵圣经光辉前景都趋之若鹜,不计成本开始了竞价。
此时,图书经纪人的得意似乎也算理所当然。
即使辉煌如日之中天,也难免夜的冷清。
抛弃灵魂的成功,终会让人对其质疑。
刹那间一棵菩提树从图书经纪人家中拔地而起,而最奇特的是当墨菲口吐莲花时树叶也随之飘落。
因此这也是一部落俗的关于奇迹的影片。
面对突如其来的“神迹”,甚至连最理性的人也会在落叶与生命活力之间建立某些超自然的关联。
当菩提树上仅剩下一千片树叶时,图书经纪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闭嘴了,也因此影片进入了高潮。
往日甚至不容人以置喙现今却只能一言不发,剧烈落差带来的不止是心理上的不适,在丧失的语言能力仿佛也带走了家人的信任和社会地位。
现代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仿佛只会通过外在之物表达即便是最为真挚和亲密的情感,不是吗?
相较于所谓黄金时代的精神世界,黑铁时代的物质生活或许庸俗而惰怠,但文明之路从来没有退路可言。
古语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我看来有其不实之处:即将概然性等同于必然性。
图书经纪人在经历了惜字如金、自暴自弃并几乎在最后一刻竟又能参悟入道,可谓又是一个奇迹。
对于影片导演而言并无需太过在意于统计学上的合理性,更为关键的是观众心灵中的意愿。
因此当菩提树仅剩寥寥几片树叶时,图书经纪人被逼仄进人生绝境处开始盘坐树下时观众已有结果……苏格拉底在告示众人时有言:“认识你自己!
”当人能够平静地认识自身时对世界的重新认知和改造也就开始了。
救赎,不仅限于生命,更是为了灵魂。
图书经纪人终于当下所有身份和面具寄予他人幸福,并最终在父亲墓碑前用最后的语言说出“我原谅你”,影片其实就已在意义上结束了。
当然,导演要给观众一个交代:经纪人在风雨雷电中呼喊着倒下,随着菩提树抽条叶满枝头而涅槃重生。
人,要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或许是影片导演质问每名观众的问题。
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2013年8月16日近于午夜
整日如连珠炮式嘚吧不停的话痨男主,突然发现自己只剩一千个单词可说,由院落中飞来横树的树叶为计数,当一千句用完树叶掉光,也就是男主毙命之时。
OMG,有没有搞错,公司项目策划需要向客户展示,家中感情危机需要向妻子解释,各种逗哏抬杠都不能尽情释放,这可如何是好。
无论如何,保命要紧,紧闭嘴巴睁大眼睛,开始手舞足蹈的各种猴急动作。
最要命的是,四处寻找解救药方才是当务之急。
此片是艾迪·墨菲近几年来,除去《怪物史瑞克》以外,难得值得一看的电影。
尽管表演有点过火,桥段不尽如人意,内涵有点烂俗,但艾迪·墨菲那张盛气凌人的面部表演还是很值得被大家尽情欣赏一番。
也许这不能让嗜好各种重口味的观影群体完全尽兴,至少可以让我们观赏到被禁言后的沉默会产生何种别样的效果,片刻思考一下很多身边事物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废话来解决,只需我们默默的坐在一边静静倾听,极大释怀爱心进行心灵的沟通。
如果你恰好是那个整日说不停的家伙,那正好可以静下来聆听一下,身边的人们都在说什么。
没准会让你瞬间成为知心人士,一举扭转以往世俗肤浅的厌人象形。
一个简单的跟死亡有关的故事,一段复杂的跟生有关的幽默。
当突然有一段时间迷茫时,才该想想自己到底迷失了什么。
失去的是不是曾经自己真正渴望最珍贵的。
通过语言表达的是苍白的,是不经过心的。
我们都没有想过这辈子最后一个能见到的人会是谁。
又是想见到谁。
叶子在一片一片掉落时,从自抛自弃,到最后剩下所剩无几的时光里,去抽段时间跟自己面对面。
去看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去想除了这些之外,又能怎么样去看看真正的生活在哪里。
去用心,对身边的人。
而不是一段又一段用语言的敷衍。
我们也都明白曾经过去的生活,会有多让人留恋,或者会让人有多后悔。
为何留这么多遗憾在生命里,留下给自己一次又一次伤害自己的机会。
为什么不去原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
放过自己,也是给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
去海滩,一个甜美的冰欺凌,然后吹吹海风,然后去冥想,去享受此刻的生活。
还有更多的事要去做。
重新拾起信心,对自己做过的错事,承认错误。
我们改正错误,来过一段新的好生活。
生活永远都是好的,去用心。
谢谢跑掉的人和时间。
我怀念你们,我也会珍视现在的生活。
回去修正后,我要现在开始。
去找寻每个天晴。
加油!
语言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表现力的东西,每天我们都会面对相同的人或不同的人,有时我们对他们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情感的互动,有时我们也会做出反自我的的承诺,这叫利益驱使;有时我们因为说话成为万众捧月的一颗明星,有时我们也会因为说话错失良机,甚至成为万众憎恶的对象。
电影《临终千言》以独特幽默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处处需要语言去协助完成的人生,当生命会因为你每说一个字而加速耗竭之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不是言语堆砌的长城,而是经过你生命里的那些人——他们是你最亲至骨血的父母、爱人和孩子,是跟你一起拥抱梦想的朋友,是匆匆闪过你记忆的陌生人。
这些人拼出了你生命的魔方,每一块单独的色彩都能组合成你记忆里最美的故事,是他们成就了你最精彩的人生。
爱就一个字,但想要更感性的表达它,可能需要无数句美丽的语言烘托出爱的伟大、爱的永恒、爱的承诺、爱的一切。
主人公因为说话受限而让妻子对他加深了误会和不解,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当他对大师抱怨不能向爱人说出爱时,大师反问他“你现在还在用说去表达对他们(妻子和儿子)的爱吗?
”这已经让我们领悟到影片的真正思想。
从这次交谈后,主人公开始改变,因为丢失了工作让他紧张的生活恢复了平静,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聆听身边的人,并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简单的词向身边的人表达,他对停车服务生以“You are great”做为鼓励,给妈咪说“I love you”做为对母亲的答谢,给妻子和孩子说“You, Me, Forever”做为永恒的承诺,对很多人说出“Thank you”做为生活的感恩,直到在父亲墓碑前说出“I forgive you”后,倒下,终结了过去的那个他的生命。
一场雨过后,仿佛是身心的一次洗礼,身旁的手机不断的再响......做为电影文化,积极推进人性的一面是永恒的话题,所以主人公的重生让我们对自己失去的、错过的、后悔的过去有了重来的希望,当跳动的生命再次闯入进躯体时,我们学会了珍惜。
又没有想过,当生命到了可以预见的终点的时候,你最想见的一个人是谁?
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影片《A Thousand Words》将一个话痨的生命物化成了一千个单词,当这一千个单词说完的时候——GAME OVER。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自己,如果我还剩一千个单词,我会说什么?
从此之后再也一句话不说以延续生命?
还是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少的话办最多的事?
亦或者像影片主人公那样,自暴自弃,大喝一顿唱饶舌歌曲挥霍掉这象征生命的单词?
也许我会选择第一个答案,但是我有我的生活,我有我的朋友,当我不再同任何人讲话,却又不能表达出内心的苦衷的时候,我想第三个答案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了答案,我又问自己,在这最后一千个单词的短暂生命中,我到底还要说些什么呢?
如果是我能不能找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呢?
中国的成语“物极必反”很形象的表现在了影片主人公身上,靠嘴吃饭,因为说话得罪人的他,终于得到了报应。
一场电影,一段人生。
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但是还是想看看到底他是怎样找到最好的办法,来改过自新,来重获新生?
这是一段自我的认识和救赎呃过程吧。
当你失去一切或快要失去一切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身边还有那么多需要珍惜。
简单即平常。
当主人公只剩下最后几个单词的时候,他明白了,其实身边的人要的并不是你的长篇大论,要的并不是你的承诺,要的只是简简单单一句发自内心的感受,也许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单词,但却足以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他们在你心中的位置。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活着是为了让别人活的更好。
讲叙了说话的时候一颗树会掉叶子,当叶子掉完了,自己也就完了,就像宿命一样。
而这样的故事只是告诉人们,很多时候不仅仅靠语言才能表达自己;如何才能认识自己,做到真实的自己;and when this happened, what's effect his life, what's the reality to himself. 而又当叶子快要落完的时候,如何又会起死回生呢?
那几片叶子像是希望,又像是嘲笑,多么的讽刺。
树,靠灌溉;又像是自己的写照;how to treat your parents ; hope comes. Who understand you.Clarity ; charities; 当你拥有一切,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走在大街上,吃着你最爱的食物,又如何呢,两种境况。
Your hope, your life, your wife, your child, your Mom, Communicate by body & body language, wordSilent , quiet,
别人认识的是你的映像,你认识的那个人是个误会!
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包装花哨才能大卖,说一堆美话才能热销。
例如本人刚毕业在国际4a广告公司进行实习800rmb,拿着名头去了另一家公司3k,后一年6k,再往后1年1w,3年短跑我没少给自己包装没打少过嘴炮,能力有 也赶不上嘴上功夫!
时刻保持正念,喜怒哀乐发于心而止于语!
认真倾听观看感受着身边路过的每一个小宇宙,独立个体中存在的故事……够你hi一辈子!
有别以最后所剩时光如何度过,而是最后你只能说几句话,这题意新颖,那么在最后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
自己反思了下后,虽然不确定自己会说些什么,但还是只会留着对亲人说吧。
把一个多有创意的故事拍得只能在想要消磨时间的时候看看...
如果你生命的最后只剩下一千句话,会讲给谁,说些什么呢?呵呵,好吧,文艺了....
我爱表情帝!
墨菲难得的好电影
泪点越来越低了
……
想成为第二个少年派,结果成了
好的立意...不要太苛刻...
俗话说的好 祸从口出…
树死人亡
小勇推荐的,好看!笑死了!
儿童轻喜剧
片子到后面还是有小感动到我,EDDIE真是太强了,演技搞笑出神入化啊,尤其是静心那段唱词,真是太搞了,故事有点意思,但换汤不换药,终究还是发觉内心深处的自己,教你重新做人,好好品位下还是有些体会的!
又看一遍,我总觉得这片是2000年的,哭了,我看的时候也在克制自己不要说话,哈哈
艾迪明明是很有趣的。电影内容啰嗦且傻X角色过多。
人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善待身边的一切,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勉强能记住掉叶子的情景
经历过死 才知道生
治愈系!
构思颇不俗,前半段的杨相百出十分有趣,精神灵修等轻描淡写,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爱、亲情、善待他人的老套路上来,后半段的救赎拍的矫揉造作,大堆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