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happyending。
第一遍看好怕不是。
医生有了流动小车。
琳和p复婚了,p怀里抱着她琳姐姐给p生的孩子(这里我愿意解读为:我希望我们可以打破一切规则一切的不允许一切的不合理,无论这个rule来自自己内心,来自社会,来自偏见,来自歧视,来自朋友,来自家人。
无论是什么,都要去打破,再这样的自由之上,basic on自己的感觉与情绪,然后去考虑和别人的感情)。
主角有了可以说是这个后后后现代多时代的、符合他们内心的情感链接方式(这个倡导的观念我好爱)。
edg离开了(呜呜呜我哭),但是也是有了更大的天地,去对抗,去傻,但是move on。
真好啊!
我懂为何这季分高,大结局啊!
————————————————————1.看了两集,观感不错。
just给我一个甜甜结尾就好了。
2.第四集的结尾,你在干什么在干什么?!
3.其实我本人很讨厌浪费,不喜欢混乱,喜欢秩序,主角们很不这样,但是我都能理解。
第七集还是有点怪,又不是太怪,就是这个剧的风格。
4.其实如果第九集是大结局,我也愿意。
最后J看着G,仿佛在思考——是的我也有责任了。
一种grow up。
5.看第11集:谁爱cool谁去cool,我就要这个腻死人的傻暖傻warm傻HE。
6.so good,大结局我直接看两遍,大结局直接又拔高一个高度,所有人都很好,
这个剧虽然外表很丧很黄暴,但内核很小清新也很治愈。
男女主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不负责,自我为中心,刻薄等等,这些缺陷让他们在欧美环境里也算是烂人,所以剧名也是 you are the worst,他们有共同的缺陷也有共同的可贵品质,真实和孩子气之类的。
(好吧确实很少 我这编都不好编,勉强凑一个real,另一个还不算太正面 ,但真的巨有魅力)。
他们的人格缺陷是他们矛盾冲突的根源。
最大的挑战就是: 结婚与否--要不要顺从的走入婚姻这一坟墓,像隔壁邻居一样过上平庸的生活,话题从此变成孩子该上哪个好学校,(甚至于隔壁邻居的男方还想着勾搭女主)。
他们的人格缺陷 果然,又是原生家庭,但这次 他俩有的有和解,有的始终没有 。
在这个片子的语境下,性是无所谓的不会被赋予重大意义的即时消耗品 ,因为对于他们完美契合的灵魂来说,第三者什么的根本不能构成阻挠,阻碍他们的是双方的人格缺陷,这吸引他们在一起但也是后续一些痛苦的源头。
(这个我水平有限,没法一一概括 哪一缺陷是哪一痛苦的源头, 编剧很牛,把这些融在剧情里阐释的很清楚,比如女主和母亲的谈话,推掉碎了的杯子,她虽然有了jimmy的包容但是由于自己不改,最后杯子划伤了自己的脚,这感觉是一种暗示,暗示他们并不平顺的爱情) 也就是说他们的爱情就像两块合在一起的强力磁铁 ,p腿第三者之类的狗血事情就像一张纸,硬插的效果几乎没有,但他们的人格缺陷就是剪切力,在他们因为彼此的缘故错开后,放入一张纸(第三者),那他们是真的就错过了。
就像酒吧女老板那回,女主当时抑郁症跟男主说,你可以直接走 ,去见whatever who ,如果男主真的放弃和女主相处, 这样一对soul mate可能就真的完全错开了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烂,恨自己身上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比如懦弱,比如逃避,比如懒,觉得自己是一滩烂泥,什么都不配。
怪原生家庭也好,怪整个世界也好,事已至此,只希望能寻求一味解药。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以至于我都开始相信外星人,相信地球是关押人类灵魂的监狱。
原生家庭,情感创伤,固结,不管这些名词多冠冕堂皇吧,最终还是活成一个高敏感低自尊的人,隐隐有个羞于启齿的愿望:想要被爱。
即使自己烂到尘埃里吧,还是希望可以被爱。
不是因为血缘关系,也不是因为金钱,外貌,利益,寂寞,生理冲动,总还是希望这世界上真的会有不计代价的爱,并奢望可以遭遇。
太贪心了吧,应该是的。
不然怎么从来没有遇到过呢?
我见过短暂的喜欢,见过迷恋,见过试图为功利结盟的邀请,见过貌似狂热的爱情,见过了,也付出过,但是总是搞砸。
就像求婚后又跑掉的吉米——抱着希望他是真的,但又深知不可能那么幸运的心情,那么他果然跑掉了,也就印证了那个隐隐约约却挥之不去的想法——自己果然不配幸福。
失望不可怕,毕竟习惯了,但是无限希望后的失望才残忍。
很多人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还好这部剧不止一季,吉米也不是那些来来去去的过客之一。
我感谢这部剧,某种意义上,对于没法最终得到爱的人这是一部太过美好的童话,它给了心里最隐秘的那个羞于启齿的愿望一个大团圆结局——即使我们最终没活成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即使酗酒,滥交,无法承担责任,负债,失业,撒谎,懦弱,虚荣,总是搞砸一切,但爱是灵丹妙药,总有那么一个人,ta不必完美,不必富有好看身材完美,ta也有跟我们一样的各种毛病,像两个逃到成人世界的小孩,他们遇到,互相吸引又伤害,最终终于找到了两个人和谐相处的方式,手拉着手,一起磕磕绊绊,但是再也不分开。
you’re the worst, just like me.but you’re the best, to me.
刚开始看这剧的时候,我才大学毕业没多久,和异地恋男友分手,在家准备考研,处于一种乍离校园初进社会阶段特有的黏稠的迷茫里。
某个傍晚,前室友在微信小群里强力安利我和另一个室友去A站看看这部被她直译为《你最坏》,而正经译名叫《我爱上的人是奇葩》的美剧。
实话说,我对这译名很不感冒,以为是什么闹腾喜剧,本打算消极应承,但她在推荐的时候说了一句:“弹幕里有人说女主像双子座,而且她第二季还抑郁了。
”这就使双子座的我立刻产生了一些兴趣,几乎立刻去看,并一口气补齐当时出完的两季。
一二季的暖春烈夏小甜花前两季很甜。
即使算上Gretchen的抑郁症、Jimmy的事业不顺以及牙尖嘴利、Edgar的老兵尴尬现状、Linds的幼稚无知、Becca夫妇的戏多日常(Becca人设简直就是北美汪峰,每一次开party总能召唤出一些重磅炸弹)、G父母初次出场和J父亲来信暗示的双方家庭问题等等,总体上看也算是小甜剧:差不多每一集开头抛出一些二人的分歧点,然后随着剧情进行,矛盾在结尾化解,两人达成共识,做一个甜蜜的小收尾。
比如Jimmy疯狂暗示G在他和大导Ty之间二选一而G当然选了Jimmy,两人打赌好莱坞IT girl一夜情然后双方吃味比赛bang前任结果最终确立了两人exclusive关系,比如要不要给G家门钥匙引起了小争执当然最终还是给了……每次我看着最后两个人别别扭扭的甜蜜戏码,丑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些姨母笑。
最梦幻的一幕莫过于Jimmy没有赴酒吧老板约,留在家里给Gretchen搭了灯光暖融融的pillow castle。
G醒过来,不敢相信地说:你留下了,你留下了。
然后扑到他怀里痛哭。
而这两季里我最喜欢的整体一集应该是s2e9,G观察模仿邻居生活的一集。
也应该是本剧第一次尝试新的叙事手法。
剧的选角使得两位邻居和J、G长相上分别有些相似,这两人年轻时候也曾经过着一些放浪自由的日子,而现在组成家庭,安定下来,忙于一些琐碎小事,但看起来仍然充满爱意和乐趣。
在G一开始的旁观里,这好像是她混乱人生可能迎来的一个出口,是她抑郁情绪的安定剂,她偷窃对方的生活,又不满足于旁观,自导自演和他们相识的戏码,再到把Jimmy引入,甚至在认识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向邻居剖白自己对这样的生活如何向往。
结果在男邻居的吐槽和隐隐聊骚下,她自己织就的幻象被撕碎了,更深地陷入对自我和未来的怀疑。
啊,说起来,我真的好喜欢Gretchen,我真的感觉她是一个双子座人格,她的所有想法、做法我都完全能够代入和理解。
第三季秋气肃杀到了第三季,剧情开始变得真实而阴冷。
当然此处的真实不是指观众的日常生活那种真实,阴冷也不是指恐怖片氛围的那种阴森——在男女主遇到了诸如父亲去世这类更棘手困境的同时,除男女主外的几位角色在前两季埋下的剧情也终于浮上水面。
令这些活人感到困扰和痛苦的事情好像纷纷开始有了自己的突破口,但好像又立刻被命运横挡一刀,在此悬置着,解决无望。
第三季有了属于Edgar、Paul、Vernon视角的单独剧集。
第一次整集地体会了从Ed自身看来,外界是如何紧绷和危险,以及身处其中却无人可以倾诉、状若隐形。
即使老兵救助机构也不曾解决老兵问题,只解决提出问题的老兵,给他们画饼、绕圈子,糊弄他们离开。
而在濒临崩溃之际,Edgar终于幸运地遇到了开导他的陌生人,在夜风和音乐里露出一些脱力的、但也象征着与生活和解的笑容。
此时的他尚不知道几集之后,温暖、包容但从没真正融入过他周边生活圈的女朋友即将跟他争吵,再离他而去。
而对于她的离开,Ed坦诚承认自己甚至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也预示着Edgar的转变即将正式到来了,之前靠做一个无私小天使获得他人认同(甚至都不叫认同)的Ed,即将变成正常善良自私人类,再变成后续的较冷血精英男。
Paul和Vernon两个老实无趣中年男人也能撑起一集。
两人各自因个人和伴侣性格导致的悲剧好像已经双双到达了顶峰,以至于在迷路之际,他们冲动地达成逃离的短暂共识,又在最后关头一前一后放弃,打算继续承担一团糟糕的生活。
我对这两个角色一直不太喜欢,至少不像弹幕里经常出现的夸赞他俩“好男人”“想嫁”这样地喜欢,我能看出来他们的童真、才能、对生活的热爱,也同样能看出来他们的窝囊懦弱,以及给伴侣施加的软性压力。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点想说,就是:看剧的时候,在Paul&Lindsay戏份中,经常看到喷Linds、同情Paul的弹幕,很多话说得甚至很难听。
但其实Linds有一句反驳的话是对的:“你明知道这是蛇,却还捡起来。
”与此同理的是毛姆的《面纱》,我讨厌里面男主最出名的那一段话,“你这么蠢但我爱你”。
一点也不感人,反而显得十分普信。
瓦尔特自卑地逃避沟通、迎合凯蒂的生活爱好,却将自己的逃避和迎合看作给凯蒂的恩泽,最终发现难以欺骗自己的时候,就挖个坑同归于尽,挖的时候还要开嘴炮冷嘲热讽,实在懦弱可笑。
选择是双向的。
Linds选择Paul结婚的同时,也是被Paul选择的;Linds欺压Paul的时候,也是Paul自愿执行的不反抗。
只逮着一边去责怪,真的很没道理。
尤其没道理的是,这种责怪常常建立在“我想嫁Paul”“Linds不要Paul给我啊”的想法上,显得更是可笑,多少有点哄抬xx价格的感觉。
剧名的U R the worst,不只是男女主之间关系的调侃,其他人和亲近之人的关系也可以建立在这个视角上:Linds眼里,无趣好脾气的Paul一度是the worst;Paul眼里,劈腿、堕胎、从来不欣赏他的Linds又何尝不是一种the worst呢。
说到Linds,这季也能看到始终难以忍受生活的Lindsay的变化。
在之前两季,她表现更多的是天真自利的动物性。
发现不爱老公,就逃避性地继续之前的浪荡生活,劈腿陌生人;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见,只知道盲从他人的建议,甚至直接模仿他人的行为。
到现在,她终于能够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主动迈出了改变生活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居然是在下意识里将Paul刺伤,残忍里又带点好笑。
而接下来的几步:提出当面绿老公、堕胎,尽管是自私的,也都是她难得主动、自发地去掌控人生的步伐。
在三季终的聚会上,她面对潜在工作的争取,又显露出了后续无限的可能性,虽然这一可能性当时直接被Paul掐灭了,也暂时形成了一个悬置。
Jimmy父亲死亡事件的影响被拉长分散到好几集里。
Jimmy前几次的轻描淡写终于在E07凝聚成抱着骨灰大哭,而后又想要摆脱父亲的影响做完全的自己,矫枉过正地引发了与Gretchen的争吵,又进而导致了求婚时候听到Family一词时候的逃亡。
但总归,Jimmy通过失去父亲,也总算完成了一次挣脱家庭的动作(尽管原生家庭的影响是难以根除的),而G还深陷在其中,Gretchen毕竟女主,戏份不少,但人物刻画的广度在第三季里相较其他人好像不是很鲜明,仍然继承之前的人设。
和心理医生好气好笑相爱相杀的相处里,能看出她嘴硬心软、焦躁不安地在努力改变,但真的很困难。
第四季万物蛰伏 各自修行早在第二季Jimmy就说过,在两人的关系中,Gretchen是更复杂难搞的一个。
很多评论和弹幕都忘记了由男主自己说出来的这句话,而指责女主不如男主成长多、自私、三观不正等等。
每次看到三观战士,我都十分无奈。
第四季几位主角的关系实质仍然亲密,但与之前相比显得不那么近了。
Gretchen在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之后遇到新男友,关系进步顺利,甚至即将踏上通俗意义上的人间正轨;Jimmy获得职业上的大进步,向G道歉的同时又傲娇地指责两句对方的不妥,期待挽回,又总是有所保留;Lindsay和Edgar分别有了自己热爱擅长的职业,不再需要围绕主角二人来获得认同感,还建立了肉体取暖的PY关系;【累了 有空再写】
整个连续剧一口气追下来 现在在看最终季 整个感觉就是大概懂了编剧想讲的灵魂伴侣是啥样子 很可惜自我认识后觉得很难有这样的人存在 至少我是没有的 主动付出?
试过,就和第一季的格雷琴那样得不到回应,只有隔应。
就是他(所有人)各方面好 这好那好 但我没有那种能接纳的感觉 没有那种自在的感觉 普通的感情是尊重体谅良善 亲情没法选,适用;友情断不掉,适用。
但是更私密的情感需求,还不能自我选择吗?
可以,所以,没有这种人存在。
活出自我才是最自由的表现。
吉米格雷琴的爱情不用什么形容词概括 这只是存在于戏剧里 看看就好不用幻想了
我是一个有着道德洁癖和脆弱心脏的观众。
这部电视剧充满了我handle 不了的元素:奇葩怪人,没有道德操守,滥性、和大尺度裸露。
看了第一集男女主hook up我就果断弃了。
剧荒的时候有人推荐说这是超级被低估、超级好看的一部剧,我就勉强捡起来再看了第二集,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中毒了。
这部剧探讨了一个核心问题: 两个极端自私幼稚又破碎的人,能不能建立一段真实的亲密关系?
或套用还珠格格里紫薇煽情的台词:一个破碎的我,如何来拯救一个破碎的你?
近年来心理疾病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媒体关注和描述。
从我的疯狂前女友(my crazy ex girlfriend)里女主的抑郁症/习惯性撒谎, 马男波杰克(Bojack Horseman)的悲惨童年, 到我们这一天( this is US)里主人公的焦虑症和酗酒问题,编剧们越来越多地开始探索和表现这些角色在生活中的挣扎和痛苦。
这部剧是我见过的描述有心理创伤和疾病的人,最真实最细腻的一部剧。
它既荒谬又真实。
剧中的两位主角都是从各个方面来看很糟糕的人:自私幼稚、刻薄粗鲁、没有道德标准、撒谎、偷窃、操纵他人。
他们做出来的事情无比发指又混乱,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感情生活都一塌糊涂让人不忍直视,可是他们又是如此真实,让我恨不起来。
我暗自为他们加油,希望他们能生活得更好,可是又知道那只是我一厢情愿而已。
他们只会用自己的奇葩把生活过得乱七八糟,然后又somehow recover,从上一个灾难,走向下一个灾难。
这部剧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女主Grechen的抑郁症。
她跟男主吉米同居之后,经常半夜偷偷出门。
吉米以为她出轨,结果发现她是偷偷开车出门在山顶上哭。
她整天一动不动地躺在沙发上,眼神呆滞,无法动弹,对于身边的人也毫无兴趣回应。
吉米的反应也跟很多抑郁症的亲友一样:不理解、指责病人、不满抱怨。
Grechen试图推开男友,而发现男友留下来的时候,她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怀里大声哭泣。
看到这里,有抑郁症的我也不禁泪目。
很多重症抑郁症患者最大的恐惧就是自己一无是处,身边的人会觉得自己是负担,会抛弃自己。
而他们最大的奢望就是在他们最绝望的时候,有人选择留下来陪伴他们哭泣。
而很多的抑郁症患者,并没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
越不幸,越难留住爱;越难留住爱,越绝望。
人生对于很多童年不幸的人,是很残酷的。
Grechen的抑郁症多半拜她极端严厉刻薄的母亲所赐。
她母亲大人一刻不停地对她进行全方位的刻薄羞辱,就是一种严重的心理虐待。
在这种toxic的环境下,Grechen能成为一个勉强functional的成人,还能勉强保住工作,简直是一个奇迹。
她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她母亲是造成她抑郁的原因,反而感谢她母亲严格要求培养她,完全是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案例。
Grechen看心理咨询师的几集简直笑死我。
她一方面试图自救,一方面极端敏感和defensive,不敢触及自己童年的痛处,极其幼稚地耍脾气,不停地辱骂挑衅咨询师,试探她的底线,看看自己是否会被包容接纳。
她跟踪咨询师被当场戳穿,情急之下说出一句真话:Being vulnerable makes me angry. (表达脆弱让我愤怒) 她被吉米抛弃在山坡上之后,躲在好友的家里,整整三个月没有出门。
她重新酗酒吸毒,找以前的炮友一夜情,胡乱糊弄自己的工作,整个生活处于崩溃的边缘。
整个第四季(?
)就在讲她和吉米如何在这一片情感的废墟上面重建自己的生活和relationship(亲密关系)。
她冲着Jimmy大吼:"你的离开让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差劲。
" 这是让她伤得最深的地方:没有人会为她留下来。
没有人会拼尽全力争取她。
而别人抛弃她,意味着她不值得被爱。
她无法意识到,别人的行为,也许与她的价值无关。
对于没有被父母完全接纳和爱护的人来说,无条件的爱,就好像天方夜谭。
听说过,但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
就好像一个从来没进过游泳池的人,无法学会游泳。
从来没有被爱包围过的人,无法学会爱和信赖。
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好剧。
以乐景写哀,用人生的黑暗写喜剧,让你又哭又笑又提心吊胆,让你又绝望又怀有一丝希望。
如果你想了解抑郁症,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或者想要理解你自己在亲密关系里一些奇怪的甚至自我毁坏的行为模式,我举双手推荐这部剧。
正文结束,此处安利:如果对亲密关系个人成长话题感兴趣,想要尝试跨越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欢迎来听我和心理学朋友一起唠嗑的播客:心灵啦啦队,我们有聊:如何自我关怀,应对负面情绪,面对失恋等等话题。
在Apple podcast或喜马拉雅均可搜到。
欢迎私信给我回馈~http://xima.tv/5cZf19?_sonic=0
这电视剧实在是后面我没法看了。
直接看的结局。
我现在就这个表情😳。
第四第五季,怎么说呢,能理解,因为还要面对现实。
前三季轻松愉快的气氛让人忽略了现实,第三季结尾就求婚了。
第四季一开头 剧情:男主去郊区过住在房车里的,原始生活。
女主住在闺蜜家一直没出过家门。
所以是求婚完之后,男主害怕了,跑走了。
这部剧所有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好,所以男主也是。
刚从父亲去世的阴影里走出来一下子听到女主说“家庭”,一下子跑走了。
然后整个第四季,俩人都在互相折磨,互相逃离,互相试图改变境况。
结尾终于和好了。
我挺能理解这种感觉的,给我看哭了都。
第五季一开始又是:俩人在跟婚礼策划师编造俩人的爱情故事。
我去百度了看到人家说,俩人因为现实的经济原因、心灵上原因、忙碌原因(这些都是前三季从没出现的现实原因),在逃避,但是俩人始终相爱。
因为有一次女主问男主,为什么我们总在不停编故事,男主说的类似于“我们的故事太复杂,不被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所认可,但是我们都彼此觉得我们的故事很美很好。
”直接跳到最后一集。
男主在置办婚礼现场。
Edgar对男主说“实在不行就逃婚吧”,被骂了。
紧接着女主和Lindsay也表现出很焦躁逃避的情绪,Edgar始终在车里没出去,看到女主来了也说,“实在不行就逃婚吧。
你们这一对太不容易了,不要因此伤害感情。
”最终事实也是,俩人在结婚前一夜被彼此拆穿,决定一起逃婚,边吃晚餐边讨论将来,留下一群受邀的亲朋好友。
他们始终没结婚,因为不想因为承诺而有束缚,想要每天做选择,然后说,你看我又选择了对方。
他们也生孩子了,带着孩子继续去酒吧,尽可能的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男主给孩子读自己的热销书(有情色内容的文学作品,这作品也是把俩人想象在小说故事情节里),也头疼的照顾孩子,会吵架,也会焦虑。
Edgar最终也孤独一人去他乡打拼了。
这部剧其实挺丧的,还是看前三季比较好。
我这人一直认为,生活已经这么悲惨了,影视作品不应该再传达这些。
对我来说,用幽默的手法缩小那些现实的悲剧和情绪明明很好(当然看起来和和美美的影响人们在现实里的生活观念也不对)。
但导演想表达,你看连那么不顾世俗的俩人,最终也得面对现实。
前三季的确,大家其实都没正经工作,都在ohno,但是好在还有点钱,可以凑合过,也可以三十好几像十几岁一样放纵,像十几岁一样不顾一切、车到山前必有路、随便凑合。
其实很多电影在“第三季”就终止了。
就像《爱在黎明破晓前》,拍了三部电影,最后俩人分开了,各过各的。
雅称“美好的人生经历”、人生起码经历过一次爱情。
我不认可这个,因为对我来说,爱情来的时候是可以让生活变好的,与现实不影响、不冲突。
我跟剧达成一致的是:现实之前是爱情,现实之后最终也努力面对在一起变好的,是真爱情。
那里也许失去了韵味、失去了悠长。
但是,这才是生活的意义:跨越悲痛,努力美好。
所以这么想,Edgar最终一个人离开城市,也是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本身就是一种,韵味悠长。
感谢 致敬 you’re the worst !
现在是早上6点,我刚看完最后一集。
今天,准确的说是昨天,我的一个好基友告诉我,他要结婚了。
他说,非常抱歉,原本以为我是最后一个结婚的,没想到竟然最后的是你。
我说,是啊,大家都结婚了,不过也都离婚了。
心情极度郁闷,强烈的被抛弃感。
大家都有的东西,我却没有。
大家都能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我却不行。
抱着丧到底的心情,来看最后一季。
我是那种迟迟不愿意看最后一季,最后一集的人。
留下了无数个未完结的美剧大概是讨厌再也无法相见。
这种心情就像是,Jimmy说的,我不想因为誓言而被迫和你在一起,而是选择和你在一起。
因为不想被离开,所以我选择离开。
看着最后一集,Jimmy说,你不关心花,不关心音乐,不关心我们婚礼的任何事情,连誓词都不愿意自己写。
说明你根本不想结婚。
我心里在想,是的。
因为这就是我的想法。
曾经也差点结婚,在婚礼前的两个月除了喜酒的场地预定了,其余什么都没有定,连婚纱照都没有拍。
最后分手了。
当时的男朋友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你连婚庆都没有去找。
我想说,因为我的确不爱你。
这是我第二次选择不结婚。
我skip三次结婚,第三次也就是上一个男朋友,分开到今天也有三年了。
他是一个加强版的Gretchen,酗酒,狂躁,抑郁,依赖,自私,毫无自控能力,毫无责任心。
可是他在我眼里闪闪发光。
可惜我不是Jimmy,两个人在一起不断不断的互相伤害。
最后我不行了,逃走了。
我说,你放过我吧。
他说,我不会放过你的。
故事的最后,过了几个月他和别人结婚了。
过了很久,有一次喝多了,我拿朋友的电话打给他,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放过你了。
今天,我朋友告诉我要结婚的消息后,我说,我想魔王了。
他说那我帮你打电话给他。
我脱口而出了他的电话号码。
well, these people, they aren't perfect, but they're not trying to be. No they're messy and complicated because life is messy and complicated.They were forged out of passion and madness, and sometimes just a holy desire to make something ugly and uncomfortable and haunting and brilliant and thrilling.And that's beautiful.At least to me. 编剧最终季自己开始概括大意了我也没办法。
Jimmy虽然厚了但第五季的开季还是帅到前四季的美好回忆扑面而来。
原来在你俩瞎扯的爱情故事里也是以“Hey”开始的。
Gemma是个好名字。
这季就是跟这个婚礼做对了我就看着你们玩各种花样然后还不是乖乖走进婚礼殿堂。
soulmate和混乱糟糕的生活并不抵触,“真爱”可以跟混账生活选择性亲和,爱情同样拥抱丑陋不适和心理阴影,and that's beautiful,at least to me.
Jimmy是什么英俊潇洒中年小肚腩男子(忽略截图那个激活blahblah吧)
soulmates' story婚礼策划,twistI didn't try to fix your problem, I just emphasized, like you taught me, like a girl.don't burden us with mutual depressionon, just gaze into the eye of the great voidIt's my job to want more you than you want for yourself. But if you need someone who doesn't push you and embraces your flaws...Even when you tell each other the truth, you don't do anything about it, and you just end up hurting each other.Our love is messy and complicated, but it's true. And it's beautiful, at least to me.
最后一季就是一坨💩味巧克力
本来还以为会很扭曲,结果比现实大多数要甜了
Messed Up.
果然,喜欢这件事情没有一点道理可以讲。爱情也没有正确公式。渴求爱,怀疑爱,但别放弃爱。
为什么要让那婚约束缚住我们,每天我都会选你一次,我保证那天我是超级超级的爱你
越来越看不懂了 没意思了
还是第一二季最好看。
崩坏
nonono
面无表情的看完整整五季,第五季甚至全程1.5倍速,尝试了五季让自己喜欢这剧,but no,三观不合,没办法
你是不是就是在这糟糕的人生,糟糕的家庭里给我的那个糟糕的爱人?
我没想到 一看就是五年 刚刚看完 结局 外面打雷又下雨的 当Jimmy逼着gretchen说I want to marry you的时候 我内心也很难受 我不希望最后两个人分开 或者best friends forever这种屁话 事实上最后两个人逃离其他人的束缚 坐到一起 Jimmy说的才是真正的vow 是朴实的 饱含深情的 五年过去了 这部剧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我的爱情观 对于我对性与爱的看法也是一种启示 真的喜欢这部剧 会一辈子记住的
太棒了
终于看完这个幼稚、矫情的连续剧。结局挺有意思——明明相爱,但害怕结婚,因为不敢承诺自己永远爱对方,那就每天早上醒来后决定这一天是否继续爱对方。
我想好了 最终季结局不甜我就改零分
一碗滋阴壮阳的毒鸡汤。一个字:好喝!
虽然我们酗酒磕药,工作吊儿郎当,生活一团乱麻,虽然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情感障碍,虽然我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格格不入的古怪性格,都完全不能阻止我们相爱分手复合结婚生子,做一对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美满的模范夫妻和优秀爸妈。我呸。
Need my WORST
不管结局你们有没有在一起,我都接受,就像接受和自己之间起伏的紧张感,接受未来特定可能性之中的任意一种。
爱情不是为了对方变成更好的人,而是你有的样子ta刚好都喜欢。从致郁到治愈。这个结局,不能说很爱,但也蛮妙的,一个难得的不俗气的HE。却意外地和我的爱情观契合—我没有办法给你天长地久的承诺,但此刻爱的人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