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真可谓是百家争鸣,上映了好几部各种类型的动画电影。
转眼来到了七月初,我期待已久的国产2D动画电影《伞少女》终于上映了,好久都没看过这种物拟人类型的动画了,这部由漫画改编的电影在还没上映时就已经有很高的讨论度了。
影片围绕着“万物有灵,物能化形,所化之物,即为物灵”这一核心展开,讲述了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奇幻故事。
首先,物灵这一概念出自《北邙》,故事里的青黛与忘归作为物灵,他们这种物灵是与主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灵之所以存在依靠的是主人的意念,而人们总是因为物灵的存在而有活下去的动力与希望。
而影片还描绘了另一些物灵,即使主人做不好的事,他们也无奈的只能听从主人的命令,看到这一段我不禁反思,难道物灵就因为依靠物主存在就必须顺从他们吗?
其次,就什么样的国产动画才算我眼中的好动画,我有以下两个观点:第一,我觉得作为一部好的国产动画电影,首先是要讲好故事,如果故事不够吸引人就很难让人在电影院坐下来完整看完。
合理的利用了文化结合我觉得是本片的一大特点,无论是从片中出现过的巧夺天工的鬼工球和世界上最早的雨伞油纸伞等等,这部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思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的结合起来,沈杰导演让这些非遗技艺在影片里的各个场景之中得以展现,使这些非遗技艺不仅仅存在于文字记录中,数字化的呈现可以吸引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来了解文化发扬文化,使我们的文化活起来。
第二,该选用什么样的画风才能使这个故事得以更好的展现,作为电影改编的原漫画伞少女梦谈的忠实粉丝,我是很喜欢这个画风的,因为国产动画里的人物立绘并不需要复杂的线条勾勒以及鲜艳夺目的色彩填充,尤其是本片的女主青黛,作为伞灵,应该像她的本体油纸伞一样具有江南素雅风格的穿着。
在传统水墨画画风场景到现代动画画风场景的切换时比较唯美顺滑,色彩调的都比较柔和,十分养眼,在现在3d动画满天飞的时代能有2d动画能做到这种程度真的很不易了,我认为这就是东方美学的体现。
暑期临近,可以带着孩子去影院感受这段东方文化故事所带来的一场视听盛宴,不仅仅是小孩子,成年人也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些许的共鸣。
先直接说结论:不好看,两个女主没有自主性,人设扁平,剧情简单之余还一堆bug,整个片子就像是一个男摄和一个女摄(刻板印象玩梗sorry)在街拍的时候互相掐上了,拿起相机就是一顿拍,一个说“你看看这风景、这构图”一个说“你看看这张双女主的张力、这人物”,唯一原则就是“好看就行”,根本不考虑剧情的连贯性和人物的合理性。
先说人物:按设定男主墨阳是念物阁管理员,在文物都有灵的设定下他竟然除了修文物没有别的任何技能,就负责亚撒西鼓励青黛和灭火是吧......能做这种地方管理员的,不说有点保命手段或者金手指,至少师傅出门前得设置个所有文物一键沉睡之类的安全闸吧?
不然就凭男主和他那个巴掌大的物灵,几件大文物一起闹一下不就全都自由了(剧情设定是有一个上古邪镜长期在馆里的)这就顺便牵扯出另一个设定上的bug了。
念物阁里都是有物灵的古董,至少皇家是知道有这么一个民间自营博物馆的存在的,俩女主就是被前朝公主送进来的。
那遇到乱世,各地势力起兵,不缺钱吗?
新朝建立之后不要求他们捐俩宝贝以示忠心吗?
男主一个人怎么守住的?
甚至前朝公主都保不住的青罗伞和黑玉剑都能收,新朝不怕馆里窝藏前朝遗老吗?
为什么物灵进来了没有人带就出不去,物灵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凭什么公主送来的俩物件就这么大一个,馆里大部分的都是巴掌大的宠物小精灵。
如果是按照原型大小来算,为什么青罗伞比墨玉剑人形要小?
(果然是按阶级划分人物形象是吧)如果想做系列电影,这些才是第一部需要说明的设定吧?
结果剧方就跟开了八倍速一样,看!
这是念物阁!
看!
这是萌萌的小物灵!
看!
双女主之间的复杂感情!
看!
我们画的园林多美!
看!
我们还在暗戳戳卖殉国将军和投降将军的cp(说一万遍,打着为了百姓和平生活的旗子来美化投降主义的坐飞机去杭州跪秦桧旁边)!
我们还在卖将军和乐师高山流水再无知音的cp!
青罗伞就是常见的“成长型”女主,没什么新槽点值得多说的。
另一个女主墨玉剑是殉国将军的佩剑,说实话,我要是墨玉剑我也会拼命去杀了那个投降卖国的将军。
但她的人物动机也不是爱国,毕竟只是个物件,她是因为不能接受主人用自己自刎才崩溃的,所以不乐意待在念物阁,和反派联手逃了出去,引得墨阳和青罗伞出去追。
这里又有一个设定bug。
青罗伞和另一个物灵小梳子一直在说,如果不完成主人的心愿,她们就会消失。
第一,物灵消失会不会对物品有伤害,电影里没说,我猜应该是没有,毕竟小梳子是“问过每一个新来的物灵”的,按时间,她大概进念物阁已经五六十年了,她给主人送信的心愿一直没完成,馆里也没有专人负责这个工作,甚至男主可能是唯一一个能看见物灵的管理员。
那说明物灵这个整部电影最核心的设定,在最核心的场景里竟然是可有可无要靠运气才能被感知到的东西,这个设定真的不能更随意了。
第二,如果物灵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必须遵守主人的心愿,墨玉剑在干嘛?
前前主人将军用她自杀,希望换得战事平息(电影里的逻辑),前主人让她和青罗伞好好待在念物阁,一个也没做到啊,然后青罗伞问她逃走的理由,她说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墨玉剑出鞘必有战乱,所以我一定要出鞘......要不说你当不了第一女主呢,就这脑子。
反派是个上古大镜子,黑化理由是其他物件都能被主人夸好看,她只能照出别人的样子,从来没人夸过她好看???
还能再随意点吗?
和墨玉剑做了交易拿到她的OC还不够,还要抢别的宠物小精灵的,不是我说,就巴掌大的小玩意有什么稀罕的。
为了救出所有物灵,男女主都进了镜子里,进去之后人类十死无生,物灵尚有一线生机。
这个设定就差明晃晃写着男主最后一定会嗝屁一样。
最后墨玉剑迷途知返,牺牲自己打破反派结界,男主牺牲自己补上外漏的邪气(大概吧)青罗伞带着所有物灵逃出生天,墨玉剑沉睡的时候心情平静,男主死了痛哭流涕(幻视大如了怎么回事)。。。。。。
墨玉剑知道了能再黑化一次。
而且男主明明是为了救出所有文物死的,但是只有女主获得了“人自愿为物灵献出”的生命,变成了人。
莫名其妙一对一点对点欠男主一条命不说,女主还跑了!!
没有留下来代替男主做管理员,明明上次出事就是因为馆里没人。
电影里的理由是不知道怎么面对男主的师傅,好好好,就经历这么大一圈事,仍然是一个没有担当的小女孩,成长型大女主,行叭。
还是给两星继续鼓励国产动漫,剧本才是王道,望周知。
画面非常精美,有一种在电影院看原画集的美感。
故事怎么说呢,我完全不了解原作,有一种把单元剧的体量压缩成一部电影的仓促感,起承转合都很突然,最终BOSS甚至有一种从哪儿冒出来的突兀,因为没有铺垫动机目的全凭嘴炮,但也没办法,要完成叙事这种最高效。
不过最尴尬的还是伞和剑决裂那段雨戏,突然响起的OST和激烈的面部表情尬得我手脚蜷缩。
而且两位主要角色的外型设置是不是有点刻板印象了,剑是御姐,伞是萌妹,还是光脚萌妹,衣服那么齐整,为啥就不穿鞋呢,不理解。
不过吐槽归吐槽,全程我看得蛮投入,最后还哭了一下。
片中的越剧桥段是我看过的国动里,最优美好看不突兀尴尬的,比那谁......记不住追光还是谁的动画里看似精美实则难听的戏曲段落好的多的多。
而且,爱磕西皮的有福了,感觉里面各种类型西皮大乱炖。
最后,基于我个人的动漫观看经历,不时一些奇妙的既视感:小剪子我总想到《人形电脑天使心》;最后大决战时想到《美少女战士》老版动画第一部的结局,还有《龙珠》的元气弹;剑御姐让我想到林莹的漫画《铳月》,至今我都觉觉得这部只有一本的漫画里,剑灵和狄青真是配一脸啊;总之,有点喜欢,推荐。
【物灵与人,休戚与共】你相信万物有灵吗?
你相信灵会化身为人形与你对话吗?
你相信即便目不能见耳不能听,也依然会有物灵想要传递他/她的情感吗?
《伞少女》就是这样一部在点滴清雅的国风之中不断卷涌开来的渲染式的动画电影。
所谓念物阁,我以为便是【念念有词·物有生命】,所有的独特的物件存放在这一空间之中,他们在自己的主人生命、经历、情感结束之后,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当伞成为少女】作为拟人动画的一种,为器物赋予拟人的特性其实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因为器物的本体是存在于现世之中的,器物本身有自己的专有名称,而当它成为人形之后,也会拥有独特的命名,因为这个名字是被人所唤醒的,同时也是验证着他所拥有的可移动的生命体验,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器物放置在那里,跟随着人的经历而不断行走。
就像青黛和青罗伞一样,就像忘归和墨玉剑一样。
那作为物体而存在的器具和那作为人类而存在的物灵,也是需要不断的去在这两种不同身份之中来回转还因为前者意味着他们需要延续主人未曾完成的遗憾、心愿、使命等等,而后者则是要活出他们自己。
活出自己何其难矣,人类都很难做到,对这些物件来说在被锻造出来的漫长的一生中,他们是被赋予了更多的非自己的心绪。
所以我们就会看见这些物灵的性情,一方面受到自己主人所经历一切反馈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自己作为这个物体的使命的影响。
青黛是因为时代变迁,所以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应该去往何方,她的主人早已不再是皇室的公主,所以她的职能似乎也在岁月之中变得模糊。
尤其是作为一把象征而不是实用的伞,青黛在整个电影的进程之中,都是在不断寻找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如何相处的过程。
忘归则是非常执着的恪守自己的使命,那就是作为剑的使命。
不管是传说还是现实,上古宝剑一出鞘,必定会引来杀戮。
而引来杀戮这件事情本身虽不是剑自己所想的,却是她所现世而成的。
所以随着日复一日的递增,她便把这一切都当做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事业。
一个是过于迷茫,另一个则是过于执着。
殊不知物体虽没有支离破碎,其心灵却已是亟待修复,所以便引出了墨阳的故事。
【当伞修复少女】墨阳和青黛一同上路,他们所做的其实并不仅仅是找到忘归,并且把她带回来,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能力阻止忘归。
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却从需要被帮助的人变成了助人者。
90分钟的电影,中间便给出了他们帮助三位物灵完成心愿的故事:一个是作为离开念物阁的引子,帮助春桃送出他主人的信件,从念物阁来到人世间,其实时移事异早已不同,那个需要送出信件的人也早已魂归故土。
但是那又如何?
思念、情感,不会因为身体的消失而消散。
虽说春桃的模样并没有任何变化,但它却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完成主人的使命而逐渐变得透明——这是一层缺失。
第二个是修复梨花簪的故事。
修复与还原其实正是见证着时间、情感,母女分别放下芥蒂的种种具象化的体验。
还原到何处?
如何还原?
修复者在其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意,这边需要墨阳与清黛。
站在人类工匠和物灵的角度不断串联。
梨花簪初始的模样便是早已被扭曲之后的样子,那是失去了自己原本如同鹅黄和洁白一般的色彩——这是二层缺失。
第三个则是修复鹰笛的故事。
鹰笛的故事又引出了寻找忘归的主线,如同串珠式的散文结构在第三个故事中又被重新连缀起来。
其实鹰笛原本不想被修复,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身上有主人的血迹,想留住这一痕迹,可是物理上的留住与真正将情感、将音乐的留住是两种不同的路径——这是三层缺失。
漫画《伞少女梦谈 》将整个故事延长的更长,青黛以自己的眼,走遍这人间尘世,帮助每一个被遗忘的物件,找到自己的记忆、找回自己的故事、找到主人的使命和情感。
【当伞撑起少女】无论是迷失还是执着,其实都是一种自我的迷踪。
所以古镜的话并非全无道理,古镜便是这样一个没有办法生成物灵的存在,因为他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的形象。
这倒是让人想起这部动画其实是一个二维风格,尤其是非常具有水墨感的作品。
中国画在青绿山水之间,不是如同西方那样,必须要经过极其强烈的透视感来塑造一种立体的空间,而是在渲染泼墨之中,将一幅画卷的所有时空都腾挪回缓于此。
在这二维空间之上,竟然也能够将重峦叠嶂层层尽数。
最后动画选择“古镜”,用于表达那些在漫长的人生沉浮波折中消散的物件的怨念,其实并无不妥,被镜像化的人生和境遇不是真实存在的,甚至还有可能会扭曲物的情感,但他们也并非完全虚假,那是由信念、由执念、由所念所铸成的。
所以古镜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逐渐修复的。
墨阳进入古镜之内不是为了将它一一击碎,而是通过自己的针线缝补,把它重新变回原状。
沈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这部电影其实是《伞少女梦谈》的前传故事,是那位不断在世间寻觅物件心愿的青黛姑娘的前世。
【因愿未达,物而化形,所求不得,无以善终】。
可是真的是因为心愿未有,才变成人形守护这份情感吗?
物本身的心意,它的主体或许也可因为所见这千般百事而生发心念。
只是物才寄托了人之思念吗?
我看未必,在《伞少女》中柳老板所跳之舞便是<月中仙>,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李云霄老师的越歌一曲,现世里的舞蹈在动画中被一点一笔勾勒生花,虽没有物之实体,却有情之灵动万般。
伞少女大三结课的时候,我根据小红书看到的一个帖子写了一个剧本。
1万多字左右,当时有一个小红书的博主发帖,说是因为有一户人家的老人过世了,老人的子女将老人的书籍、物品、信件等拿来当废品卖掉,然后博主通过这些物品判断老人生前应该是一个教师,总之是属于知识群体吧,博主很唏嘘,将这件事发到了小红书上,于是我根据这篇帖子以及相关的评论故事写了一个1万多字的剧本,叫《永续旧物》,这个剧本表现的核心思想是:即使人过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用过的物品仍然承载着主人的故事和思想,继续传承下去,因此从侧面反映出,过世的人并没有从世界上消失,他们仍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并影响着这个世界。
但是当时的那个老师,他让我把这个剧本改的更有冲突和看点,和我想表达的那种煽情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最终成片有点儿像抖音短剧。
我们小组仍然以这个剧本交了最终的期末作业。
其实我当初看到这个帖子延伸想了很多,然后觉得整体的概念和构思有点像小时候看过的那本叫《哑舍》的小说,但我当时没想着抄《哑舍》,纯粹是受到了小红书那篇帖子的启发,只是说她写的是古遗物,我写的是些不重要的小玩意,同时也有点像那部讲墨西哥亡灵节的那部电影。
我说这么多只是想表达,曾经我以为自己创意很牛的点子、角度很特别的剧本,原来别人早就拍出来了,而我还只能停留在自嗨的剧本层面,唉……说到底,还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罢了,我还是书看的少了。
本片的画面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既突显了当代国风2D动漫的特色,又体现了中国古典绘画的意境,还融入了许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有关的元素,这种承载着新时代的东方平面动画的独特神韵的画风无疑是值得称赞的。
但是,本片的故事和人物都很薄弱,世界观设定也不够完善,剧情从后半段开始逐渐垮掉,结尾也没能圆回来,反而留下了更多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
“物灵”这个创意虽然算不上新颖,却依然是十分吸引人的,只可惜本片并没有利用好这个创意,与此同时,本片在开头的时候特意告诉观众人类看不见物灵,然而,等男主角墨阳出场之后,又说墨阳从小就能看见物灵,并且没有对墨阳为什么能看见物灵做任何解释,这一点也让人很不舒服,此外,在墨阳为了从古镜中救出青黛而牺牲了自己之后,获救的青黛竟然因此而变成了人类,这一突如其来的设定更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顺带一提,既然墨阳能看见物灵,那么小梳子为什么不直接向墨阳求助?
小梳子因为渴望完成主人的心愿,所以不停地向每一个新来的物灵寻求帮助,她这样做是因为她曾经向墨阳求助过,但是当时被墨阳拒绝了,还是因为小梳子这个角色纯粹就是用来煽情的,而且还是那种廉价的煽情?
)另一方面,本片也没有对念物阁以及那位神秘的念物阁的主人做任何解释,念物阁这个地方究竟是干什么的?
它是民间的机构,还是官方的机构?
念物阁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是否也能看见物灵?
他为什么要把念物阁丢给自己的徒弟墨阳看管,然后自己外出云游,长期不回来?
他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负责任?
对于这些问题,我估计本片的编剧大概也没想明白。
鉴于念物阁的主人在本片中始终没有出场,而且本片中还有那么多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本片很可能会拍续集。
《伞少女》刚刚看完,再一次被国漫惊艳到了。
这是我久违的在大荧幕上看二维国漫,精致的画风,绝美的配色,还有可爱的物灵们,故事氛围恰到好处,不得不自豪地夸一句,国风YYDS!
【念物阁奇妙夜】特别喜欢影片前半程在念物阁里的场景,各种精致的古物,各有神态,各有喜忧。
在夜幕十分,他们都开始“活动”起来,颇有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
主创团队很好地运用了“万物有灵”这样的概念,给予各种器物以生命和灵气,观众在荧幕前就能感受到那种生命力。
影片里的男主,对应现代的职业就算是物件修复师吧,很喜欢看墨阳一心一意、耐心细致地修复各种器物,这让我联想到之前看过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墨阳作为男主角的魅力,并不在于样貌,而是通过看他认真修复器物的样子,发现他是心思细腻,有同理心的男孩。
他深知这些以及破旧的器物对他们的主人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更明白修复好这些器物,对于物灵本身的意义更加重大。
万物有灵,物灵们都是心心念念自己的主人,想在自己主人身边长久陪伴,希望主人快乐幸福,帮主人实现心愿的。
墨阳懂他们,也心疼他们,所以他每一次对器物的修复都尽心尽力,尽最大所能。
墨阳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他精湛的修复能力,更提现在他对万事万物的同理心。
【治愈力和生命力】伴随着电影绝美的画风,跟随着主角的一路旅程见闻,观众也随之开展一场治愈之旅。
青黛是公主的青罗伞,忘归是将军的黑玉剑,她们本是双生物灵,但是又有各自的执念和坚持。
青黛和忘归在雨中对峙的部分很虐心又很值得我们思考。
——即便是作为一心一意心向主人的物灵,心里除了主人之外,有多少在考虑自己呢?
自己的心愿,自己的喜与悲?
就像现实生活里很多人承载他人的期待和喜爱,逐渐忘了自己本身的追求。
——这样的拷问和思考,是成长所必须的。
总体而言,《伞少女》是一部有诚意的国漫,它的可看性不止于唯美的中国风,还有哥是各式可爱角色带给观众的治愈,还有很多能引发我们思考的点,比如家国情怀,比如自我价值,这些都被影片捕捉到,被挖掘,被升华,最终我们都能在这部影片里被治愈,获得力量感。
故事题材可以总结为:《我在念物阁修文物》主题主旨:万“物”有“灵”。
人是活人,物非死物。
万物有灵,物能化形;所化之物,即为物灵;所谓物灵,终其一生,被困一隅。
整体评价:原著漫画尚可,作为二维动画电影来说,质量难以评价。
画风评价:画风与成片的画面效果基本可以给满分,以物灵的角度切入打造故事也很有新意,希望多一些高质量的动漫来宣传中国美学,而不是强行堆砌。
主角形象:日系,与整体画风缺乏协调感,本人非漫画党,扼腕叹息。
剧情节奏:在剧情节奏、人物塑造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前四十多分钟很拖沓、无聊,后面发力又进展太快,主线故事不够明确,宏大的立意毫无根基,人物形象不够立体。
可以看看原著漫画《伞少女梦谈》,主题故事逻辑性更强一些。
剧情介绍:《伞少女》以一把青罗伞的物灵青黛为主角,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冒险与成长之旅。
前朝公主镜折将自己心爱的青罗伞送至念物阁珍藏,临行前她希望青罗伞可以陪伴着前朝将军的黑玉剑。
青罗伞的物灵青黛为实现主人的愿望,在念物阁寻找到黑玉剑的物灵忘归。
而忘归却一心想为前主人报仇,找到机会逃出了念物阁。
为了阻止忘归再次在人间挑起战争,青黛与天才工匠少年墨阳一起踏上了寻找忘归的路。
一路上惊险重重,在一人一物灵的通力合作下,最终他们成功让忘归放弃仇恨,并且阻止了念物阁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然而,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万物有灵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影片巧妙地将前朝公主镜折的深情寄托与青黛的执着追求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富有浪漫色彩又充满哲思的故事框架。
青黛不仅是为了完成主人的遗愿,更是为了探寻自己作为物灵存在的意义。
万物有灵,器灵化形。
器灵的使命是什么?
没有完成主人的使命,器灵会消失吗?
不会,那只是主人的心愿,不是使命。
器灵也可以自己做主,选择自己的人生。
“物的存在,是对死者的纪念,更是对生者的安慰。
”物因和人的羁绊所产生的情感,与人间的七情六欲并无不同。
《伞少女》中,念物阁作为核心场景,不仅是一座珍藏奇珍异宝的宝库,更是非遗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
从青罗伞的精致工艺到黑玉剑的寒光凛冽,每一件器物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仅是死物,而是承载着情感与故事的活生生存在。
影片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叙述,让这些非遗物件“活”了起来,它们或优雅、或威严、或温婉,共同编织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
影片中的书法绘画、古建风貌等元素,也无一不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罗伞、台绣、绒花、鱼灯、鬼工球等非遗文化元素不仅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较于国内较为经典的国漫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伞少女》在题材选择和叙事方式上显得比较平淡。
没有局限于宏大的历史背景或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探讨了人与物、过去与未来、仇恨与宽恕等深刻主题。
主人公说:伞盖所及,全力守护。
关于女性话题,是很容易爆火的,但是她只是把伞,太弱了,毫无攻击性,但也正因为她是把伞,自己淋过雨,所以想替自己爱的人撑伞,这种强有力的内涵没有传递出来。
影评中的守护一开始只是忘归,且是为了完成主人的愿望。
“不论晴天,还是雨天,我都会在你身边,为你遮风挡雨。
”
相对于青黛的日系,忘归的形象相对武侠风,但是两个人之间的孪生关系没有交代清楚,矛盾冲突又不够激烈,有种强行推动剧情的感觉。
墨阳说:“不管有没有人在乎,都要相信自己,爱自己,做一把自由自在的伞”,男主推动了青黛的思想变化,但是青黛个人说出来的话,更有说服力。
另外,两个人的故事可以写得更细腻,男主也牺牲得有点突兀,可以共同守护修补文物,传承工匠精神。
对于青春期女性来说,算是一部温暖治愈的故事了。
毕竟,感动还是有的。
即使没有阳光,你也要做自己的星辰。
图片来源:豆瓣
今天去看了暑期档唯一的二维动画电影《伞少女》,电影唯美的画面没辜负顶着大雨去观影的我,真的太美太梦幻了,我真的太喜欢了。
《伞少女》这部动画电影改编自漫画《伞少女梦谈》,讲述了随着前朝覆灭,只有皇室可用的青罗伞被其主人前朝公主送到了念物阁珍藏,为达成主人心愿守护黑玉剑,青罗伞的物灵青黛、天才工匠少年墨阳和他的物灵小剪刀一起踏上了寻找黑玉剑和他的物灵忘归的旅途,成功让忘归放弃仇恨并化解了念物阁危机的故事,主角青黛也在这场关于守护与救赎的奇幻冒险之旅中寻到本心,完成自我的成长与蜕变。
“万物有灵,物能化形,所化之物,即为物灵”,《伞少女》的世界观中,那些受到主人喜爱或是凝聚造物者心血的物件在时间的洗礼中会逐渐生出灵性幻化出物灵,影片女主角青黛是前朝公主最喜爱的青罗伞幻化的物灵,她高贵、美丽,在珠链卷动、纱幔轻舞间显得仙气十足。
光影变幻之间,天上的纸鸢、水中的荷花灯摇身一变幻化超萌小萝莉,小梳子、小剪刀、石敢当……无数物灵随之闪现,三彩方形枕、溪山秋色图、龙泉青瓷……各种古人使用的器皿物件以“物拟人”的设定呈现在大银幕上,绒花、越剧月中仙、台绣,非遗与国漫碰撞出了东方美学的极致浪漫,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隽永古风感,每一帧都唯美的可以当壁纸的节奏。
电影通过一个个单元小故事将“人与物”“物与物”的羁绊缓缓的向观众展现。
物灵小梳子一直牢记主人的心愿——送信给春桃,并将之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物灵鹰笛在主人去后即使已经破破烂烂也依然不忘主人遗志,示警友人,但也为主人的音乐传承下去而追随新主;物灵古镜会因为没有人能真正看到并喜爱夸奖它而产生嫉妒之心,从而引发念物阁危机;物灵忘归会因主人前朝将军自刎,产生自我厌弃和为主人报仇之心,但也会因青黛记起,杀戮也是为了守护而甘愿牺牲;物灵青黛本没有自我,只知“伞盖所及,定当全力守护”,在与墨阳的陪伴中学习、鼓励中成长,因墨阳的牺牲而蜕变,将墨阳的工匠技艺和精神传承下去……物灵于喜爱中诞生,但却无法被喜爱的人看到,好像“什么也做不了”,找到自我,才能真正生存下去,成长的路上总有风雨,即使没有阳光,你也是自己的星辰,爱人要先学会爱己。
总的来说,《伞少女》对于喜欢唯美国风的观众还是可以看的,有点儿国风版铃芽之旅那味儿了,偏单元剧的形式再加上时长使剧情稍显平淡,属于偏温情和治愈的那类,但这个画面质感,大到每个人物,小到每个物灵、每件器物、每个角落,都好精致好细节,美到想哭,颜值即正义,同时电影融合非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工匠精神都是一次正面的宣传,我认为非常适合学生观看。
可惜十八线小城市没有惊喜场,简直羡慕哭了,真的太喜欢那些周边了,国漫真的是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相关文创也越来越好,国漫加油!!!
《伞少女》,效果大于预期的一部电影。
前一阵看到一些宣传,但是不得不说我已经被国漫伤了几次,有点PTSD,所以想着就先不看了 。
但是,今天下午临时有段时间没安排,近期的新电影又都看完了,所以来了这一场只有四个人买票的《伞少女》,结果没想到,真的心情很复杂。
第一点,是震撼与震惊。
从电影开始,直接让我梦回九十年代的洛可可画风日漫,此处先不讨论国家,先说技术。
繁复、华美、场景变化极快,但是各处细节都注意到了,如梦似幻,如临其境。
相信每一个观影的朋友都受到了同样的视觉上的震撼。
震撼之后,就是震惊。
真的毫不夸张的说,国漫起码近5年来,3D都是主打,2D动画真的屈指可数。
而且不论是3D还是2D,我觉得非常客观地说,都没有画面精美程度可以比肩《伞少女》的,这部作品真的让人感受到了原来我们自己的国漫行业,并不缺好的审美、好的技术、好的画面呀!
那这么多年出的粗制滥造没啥美感的动画片,你们是怎么敢的呢?
童年对国漫的美好记忆已经在这几年被消耗殆尽,终究是错付了。
所以这部作品的出现,我觉得对很多朋友而言,是一剂强心针,对于我们的国漫,还是可以有点信心的,他们真的不全都是敷衍和圈钱的快消品,还是有这样的精致的有审美的作品的。
第二点,是认同与期待。
这部作品在技术和美感上,可以说说服了我,而且我认为,看过它的朋友应该没有人会觉得画面不好看不认真。
那么再说说内容。
片中以“物灵”为主题,物品因为与主人的羁绊而产生了灵,万物有灵。
这个大设定之下,结合了我们国家的各种文物、非遗工艺作为角色,算得上是如今国潮风格与爱国情怀高涨之下非常受欢迎和有眼光的。
有点想起来前一阵某短视频平台很火的“国宝拟人”,现在这样的选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伞少女很不错。
我觉得他们后续也可以考虑尝试动漫剧集,这样的技术与选题,完全可以把《伞少女》的故事展开得更大,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经典。
最后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好美好美好美
画风真的好美,可是剧情真的好弱,乍一看似乎是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但剧情发展和转折都很莫名,看得人一头雾水。本来还以为青黛和忘归是一男一女,没想到是少女和御姐,那要是好好刻画这一对CP也不错,但是物灵之外又突然出现一个人类少年工匠和青黛配对,还是将军比较帅。配角的声优卡司好强!出于鼓励二维国漫,勉强四星叭。
在剧情高潮看睡着了……
故事和画风都非常唯美治愈。物灵的故事设定也很有意思,物灵们更是萌出边际。结局很凄美,值得回味。最惊喜的是在动画里植入中国文物的科普知识,让我差点以为这是一部教育题材动画。背景音乐可能是最大的瑕疵,虽然好听但意境不对,过于现代的旋律与古风故事格格不入,多次让我出戏。
万物有灵,附心寄情。画风精致美丽,不借神话传说IP,又有保护传承工艺物品的立意,剧本能再多加雕琢就更好。
请把所有的钱都给美术!请把编剧砍头示众!请编剧给美术下跪🧎🏻♂️片中所有的器物都好美,风景画面美如国画再现,但是这剧情烂得稀碎!一开始以为是工匠随地大小修,以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动画版,后来怎么就哐哐打起来了?!那些词儿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十岁的时候已经不这么中二了!我这辈子都没有在电影院里冒出如此多的问号,真想喊那句“RNM退钱”!我其实还没骂完但是我懒得打字了!
比预期好很多。但是宣发的时候只抓住了云霄这个点,导致受众偏了。云霄粉们会觉得云霄含量太少。而这个故事本来就不止一个柳老板的故事。画风很美。细节很赞。把文物和动画结合的很好。如果创作不受限,其实这个故事应该是往BL和GL上面靠的,男女主角分别代表人类和物件之灵,彼此之间的牵绊不如物件与主人之间,男男和女女之间的牵绊深。可惜,到此为止了。导致所有的情感都显得没有了落足点。其实是讨论了他人期许和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但是整体故事显得比较松散。主线因为缺少了强烈的感情,落在了工匠和物灵之间的牵绊,好的是没有谈情说爱,坏的也缺少了谈情说爱。云霄那一段,粉丝看来美不胜收,但看剧情,有点突兀,入的硬,转的硬。可惜了。
4,太搞笑了,剧本完全是给12岁的小女孩准备,比乙女gal游戏的剧本都差,堪称垃圾。伪国风的画风也没什么可吹,肉眼可见受日系动画影响,这种东西能看嗨我真是不能理解。
被爱包围的人,就算迷路了,也像一场旅行
现代感太强,就当读了一篇“晋江文学”。
美不胜收,乐不绝耳,情不自禁
万物有灵,物能化形。
墨阳是个工匠,他从小有特异功能,能看到物灵,他把破损的物件修补的很好。一天他遇到了一把漂亮奢华的伞,他很喜欢她,陪她去找她的双生姐姐,最后这个小工匠为了救这把青黛伞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恋物癖吧。往高尚了说他保护了非遗文化的产物。画面很美,剧情一般般。
还行
半部简易公路片,无聊古偶第三幕。
画风挺好,开头的念物阁特别特别漂亮,设定也很好,青黛和忘归嗑死我了,但剧情真的太拉了。。。。。
有些地方美则美矣,有点出戏,剧本稍薄,适合做成番(有好传参与,鸣谢里有达叔,铁男于奥,不思凡(文物向也没有做的很突出,陪衬
是有点刀在里面的
所有人能感受到制作上的诚意,只不过这个不应该是电影——开头拿美术画面硬控观众,然后拖拖拉拉讲了一堆的设定,之后游历凡间的部分被切成了类似单元剧的样子,但每个故事都很干瘪,还有那种网络文学的土虐味道,人物成长也没看出来,最后又是非常离谱的动机和俗套的大煽情。花这么多钱做画面,就不能找几个有良好审美的人写电影剧情吗。。。。
画面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故事很简单,有点撑不起来电影的体量,做成夏目友人帐形式的番剧应该挺好的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