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几部动画片里面还算不错的,不设限的表现形式,画风清奇的动植物,以及丰富的笑点。
其实这部片子也就表达了一个主题“快乐无处不在,只等被发觉被唤醒”,其实是一个很土很陈旧的话题了,像是一篇小学作文。
但是精灵和博肯族的对照人设以及他们的冲突和妥协,幼稚却幼稚的很干脆。
没有要刻意说教,也没有强行升华,甚至在大人开来,米亚还是一个社会认知有缺陷的小孩子。
但是剧情就是这样,精灵都是简单幼稚善良的,反派博肯族也是单纯没有恶意的。
同时都是认知偏差的两个人群,最终交换妥协完善了价值观。
一部适合一乐的消遣影片,没有包袱的开心。
开始确实没有报很大的希望,打发时间的心态来看的,但出乎意料的被吸引了!
梦工厂动画常会使用大量音乐,而这部动画中的音乐每首都很吸引人,从第一首音乐开始,认真的看完了这部动画,导致在看第二遍时纯粹是来听歌看MV的后边剧情的发展情理之中却又微微出乎意料,新编灰姑娘的桥段也毫无违和感,喜欢音乐动画的朋友推荐一看。
《丑并快乐着》——《魔发精灵》由《怪物史瑞克》原班团队打造,是继《怪物史瑞克》之后新一部以“丑萌”角色为主角的动画电影。
电影讲述了可爱的魔发精灵与他们的天敌“博啃族”进行对抗的冒险旅程,冷漠不合群的布兰和热情开朗到有点疯癫的公主营救朋友并产生爱情,改变了个性。
搞笑的是另一对——丑胖灰姑娘和王子。
长得丑也可以心灵美,这位博啃族灰姑娘是住在皇宫地下室里的女佣,其貌不扬的她虽然暗恋着丑到惊人的博啃族的格里森王子,但却爱在心头口难开。
精灵的七彩长发给她打造了新发型,加上连体裤,虽然还是胖脸加粗腰,但她如同整过容般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和飞扬的神采,让整个灰暗的国人为之疯狂。
说明:只要内心足够强大,能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世界就是你的!
当然,还要足够善良。
发现我其实是泪点很低的t人,出门前一边吃饭一边看的,在看那句“快乐存在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那句台词的时候就泪目了。
昨天老板请吃饭,出来打到的车副驾有人,坐着师傅的老婆。
我上车之后问他们为什么要两个人开车,他们说两个人24小时轮班开,三天回一次家,吃住都在车里,“这样才能挣到钱”。
车里特别难闻,我打开车窗才能继续说话。
我问他们之前是干嘛的,师傅说之前自己是记者,老婆是护士,因为一些原因失业了,现在在找工作,过度期,租了三个月的车开网约车。
他说租车按天付钱,每天睁眼就欠两百三,说自己就是当代祥子。
我以为他是看了于翔宇的脱口秀,因为脱口秀有讲这个梗,就问他,结果他说不是,说是看的老舍的祥子。
因为聊起来太像读书人了,我问他大学学什么专业,他说今年五十了,在人大读的本科,在社会科学研究所进修的。
我们有点意外,说哇 那很厉害吧。
他还在过红绿灯,轻轻仰了下头说对,“是国内顶尖的”。
我更好奇了,就问他之前在哪里做记者,他顿了下说是dw网,我当时百度了下没查到就没继续问,以为是什么边缘网站。
他反倒对我说的脱口秀梗很感兴趣,说自己也看脱口秀,问我说那个祥子是什么梗。
我说和他说的一样,都是骆驼祥子,复述了一下那个梗,刚说完就要下车了。
下车的时候他老婆问我们是什么行业的我说互联网,他们说挺好。
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开始用搞怪的语气讲话,说“也不太行咯—30岁也要失业咯—” 他们就笑,说别这么说,现在挺好的,还是别失业。
回来之后我又好奇,在Google上查那个网站,查到了,是一个被封禁的媒体。
所以师傅估计是被正统传媒行业拉黑了才找不到工作,老婆的工作也可能是因为这个丢的。
我觉得很唏嘘,就和老板聊天说起,遇到了一个人,今年50岁,本科人大研究生社科院,现在和老婆轮班24小时开网约车。
我的老板,一个很rich的h三代,买衣服四位数起步,听了之后很冷静,甚至带了一些批判地问:“那他是怎么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这样的呢?
今天晚上去顶楼,现场氛围特别好大家都蹦蹦跳跳,我旁边的女生面色沉重在和一个人聊天,每回一次信息都要在椅背上趴很久,椅背很低,她好像蜷缩起来。
看信息的时候她会抓头发,像偶像剧女主烦躁一样,很用力把头发往后抓。
她的美甲特别好看,粉粉的,闪闪发光。
她的手机离我很远,看不太清聊天记录,只能勉强看出对方说了一堆话,她说“行“。
后来她捂着脸,感觉很难过,没多久就走了,剩下的人继续唱跳,很快乐。
可能每个人的心里确实都有快乐吧,可生活真的蛮难的。
we live,we suffer
当初kfc推出的玩具里就有她,刚开始我并不知道有这么一部片,啊,原谅我有时资讯屏蔽,我的师妹就是为了她去吃儿童套餐,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玩具有啥可爱,直到我看了这部片后,简直不是一般的可爱,是开心,勇敢,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当我们开心的时候,所属颜色便会亮丽的展现,发出光芒,还有音乐,我自己郁闷的时候也经常搜集第一感觉喜欢的音乐,当然,影片其中布兰为给波比鼓励的时候唱的那首也是温暖动人的。
开心,或者说幸福感,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追寻的,我也很相信剧片里所说的,每个人有拥有快乐,有时,只是需要某个人来帮你找到它,所以说,快乐不是我们自己的,是和别人一起去发现以及共享它,一个拥抱也是在分享快乐。
我很喜欢影片里的环境,除了暂时还没寻找到快乐的博啃族,到处都是多姿多彩的,在音乐的渲染下,连看的人的心情都顿时开朗了。
布兰就如同我们现在说的闷骚男,虽然有时太紧张了,但是这种忧虑告诉我们,防范于未然也是必须的。
总的来说,简直就是比人拍片更好看!
不说了,让我去拥抱我的宿友先,啊,被嫌弃了😂
四星半 三月十一号晚上看的 国内真心卖得不行 可能是因为卡通人物形象不行 而且也属于musical 当时因为排期跟时间对不上所以没去看 音乐相当令人满意 当了爸爸的大贾应该是想把这部电影送给儿子吧 唱true colour的时候真的太深情了 party的那个片段和 Anna出发的那个唱段我非常喜欢 推荐观看
话说当这部电影刚刚公开的时候,我就觉得眼前一亮,电影中那些发型很长且杀马特的小家伙们,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玩过这样的小玩偶。
《魔发精灵》其实就是梦工厂购买了这套玩偶的版权而制作的动画电影,而完全原创的故事内核,乃是梦工厂一贯高调的娱乐和恶搞精神。
这套玩偶,来自于玩具大国丹麦,叫做“The Good Luck Trolls”有好几个中文名字,有的叫巨魔娃娃,有的叫印第安娃娃,也有的叫丑娃。
这款玩具起源于1959年,一位名叫托马斯的渔夫兼伐木工人因生活拮据,没办法给自己的女儿买生日礼物,便参照北欧神话中的巨魔的形象,自己动手只做了一个,意外走红。
记得当年这玩意不便宜,我应该只有一个,没什么可玩之处,全凭那凌乱多彩、超级赛亚人一般的各种头型。
在这部电影中,精灵们的“超自然”的发型自然是看点之一,但故事主题并不是以魔发精灵为主,而是一个类似《蓝精灵》版的虚构了一个精灵国度,里面有魔法小精灵,也有丑陋的博啃族。
反“蓝精灵”天生欢快、五颜六色的快乐精灵,以及天生忧郁、长相丑陋的博啃族。
后者获得“快乐”的唯一方式,就是吃快乐精灵。
乍一看,本片其实跟《蓝精灵》没什么区别,把两个种族的外形换一下,就是“快乐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但本片远没有这样简单。
难道格格巫只有抓住蓝精灵才能快乐吗?
难道蓝精灵必须每次打败坏人才能快乐吗?
并不是这样。
无视美与丑的距离,无差别快乐,电影最终建立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基调之下,这也是俺特别偏爱这部有着怪异造型的精灵、也有着丑陋怪人的奇怪动画电影的原因。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百老汇那部著名的舞台剧《发胶》,最早出现于风起云涌的上世纪60年代,那个反叛的年代里,上演着无数的运动,《发胶》就是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电影的主角,是一位肥胖儿丑陋的姑娘,一名希望成为跳舞王的肥胖少女。
那些长相甜美,总是吮着棒棒糖的富家漂亮少女,是其中的反派,最后肥胖少女一举成名,而漂亮女子自取其辱。
令该剧充满了反歧视、一视同仁的观点。
(对比一下两部电影的海报,都是模仿80s黑胶唱片封面的模式)动画版《发胶》PS,该剧曾经被两次搬上银幕,1988年的“恶趣味之父”约翰·沃特斯拍过一版,2007年亚当·山克曼版更为著名,后者约翰·特拉沃尔塔反串了一名肥胖的女人。
这部《魔发精灵》有着《发胶》的影子,快乐无关种族,人人都可以拥有,片中特地设定了一位博啃族洗完妹,长相丑陋且身材肥胖,但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却是著名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桥段。
梦工厂动画,在这里发挥了其招牌式的恶搞本领,将“灰姑娘”的故事放置在一对丑陋的角色之上,《怪物史莱克》不就是这样的吗?
片中除了那位大厨之外,好人与坏人并没有界定,“快乐”一视同仁,该剧实际上是在通过精灵族的视角去看待“快乐”这个问题,往深处说就是“反种族歧视”。
不要忘了,电影里会变颜色的魔发精灵们。
还有那首插曲《true colors》
纤维画风电影的画面风格,有点像木偶动画,如《阿凡提的故事》那样,即纤维艺术,包括毛毡,丝绒,花边,植绒等为该片定调,作为电影画面的主要呈现的材料质感,不但精灵的身躯和头发,连同云朵、树木、花等布景都采用这种材质,搭配至极铺张的色彩,满满的梦工厂元素。
而该片的另一大看点,就是无处不在的歌舞,电影的OST极为出色,“贾老板”贾斯汀·汀布莱克不但是电影的配音,还是本片的音乐总监,大量经典名曲被填词、恶搞,让这部只有90分钟的动画电影处处充满了欢快的音乐气息。
这就是《魔发精灵》的特殊之处,梦工厂非常善于炮制这类很简单且高调的动画片,动感极强的节奏,色彩鲜艳的画面,毛线质感的场景,整个电影就是一场缤纷party,没营养但就像电影的主题一样,非常开心。
再将一个童话般正邪大战的模式进行转化和恶搞,美丑有距离,快乐无差别。
总会在快乐面前选择止住脚步而选择担心未知的未来?
而且步步为营为自己做好各种防护好让自己可以应对突然其来的危险对吗?
这或许是因为曾经由于沉迷快乐而失去些什么重要的东西之后的后遗症吧...也或者是经不起坠落带来的失去而拼命保护自己吧...如果这样确实能让你更加有安全感,就继续做这样的自己吧~只是不要忘记快乐的存在哦~你其实是可以同时拥有快乐,也可以拥有爱的❤️快乐和爱一直在你心中~
第一,拯救了布兰的不快乐。
布兰是一只深灰色的精灵。
一开始,布兰说自己“对快乐过敏”,拒绝唱歌,跳舞和拥抱。
后来在和波比去营救伙伴的路上,经过一系列危险和遭遇而找回了快乐,也找到了自己原来的颜色。
布兰和波比第二,拯救了博肯族的不快乐。
博啃族在电影中是只有吃了小精灵才能获得快乐的种族。
但从来没有吃过小精灵的博肯族王子却通过爱情感受到了快乐。
这推翻了电影中的博肯族必须要吃魔法精灵才能的设定。
所以博肯族不吃魔法精灵也同样可以得到快乐,更深一层的含义,所有人都可以找到快乐。
2016美国动画片《魔发精灵1》,全球累计票房3.46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7.2,于2016年10月28日引进国内上映。
一部以音乐为主、讲述“快乐”的童话故事,故事简单,轻松有趣,角色造型萌萌哒,歌曲悦耳动听,影片整体中规中矩,没有大的惊喜,也没有失望。
本片对“快乐”来源的探索是影片的精神主题——快乐不来源于外界,而是发源于内心。
当一个人苦寻快乐而无果时,其实是他的内心出现了问题。
我曾有一个异曲同工的观点——每个人的快乐是不同的,你的快乐是专属于自己的,不要刻意让别人觉得你快乐,不要在别人面前装作快乐,不要刻意将自己的快乐展现给别人看,不要让自己像别人那样快乐,不要让别人的快乐影响了你的快乐。
“魔发精灵”的色彩可变、形状可变的魔发是角色设置的亮点,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将“魔发”的功能构思得再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些,会让影片的娱乐性更强。
本片是梦工厂的作品,我发现梦工厂和皮克斯虽然都是世界一流动画片商,但是二者的风格有很大不同,皮克斯动画片更注重情感、更感人、更大气、剧情更波折,而梦工厂的作品在煽情力道上稍逊一筹。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轮滑鞋的设置,很明显是在《灰姑娘》的水晶鞋致敬。
看在真善美主題的份上。
一言不合就飙歌。。。happy ending。反派大厨和配音本尊真的好像
三星半,错买了中文版,于是在一群叽叽喳喳的熊孩子中间看完了这部不用动脑的欢乐动画。好在个去大多用了原版,改成中文的几段也影响大不。人物设定是真的又丑又蠢,但本质依旧是美式乐观派。
如果不是贾老板的歌声太好听,我绝对不会给这部充满了道德绑架的动画打两颗星的。
Happiness isn't something you put inside. It's already there. It's inside you! It's inside of all of us! And I don't think it. I feel it!
受不了从头到尾一直唱唱跳跳的动画片,好好说话不行吗!造型也丑死了,实在找不到萌点在哪里。口水歌听听也就那样吧,当然贾老板的声音还是很好听的。
还是想说梦工厂很多动画都是迪士尼玩剩下的,皮克斯已经嗤之以鼻的。
歌舞片,很欢乐,各方面都保持了动画一流水准。有突破性的一点是,梦工厂的人设又丑出了新高……不过倒自成一体,质感像片中女主的布贴画
丑娃是真丑,那龅牙看的牙齿痒痒。梦工厂居然把蒂姆 伯顿似的哥特风搅和了进来,这种风格的电影能引进还能超前于北美,非常难得。受条件所限,看的国语配音版,还好各种走心的歌唱还是原声,搭配戏谑以前童话老梗,非常欢乐,最后虽儿童向明显,但总体值得一看。
居然比北美提前一周上映,感谢梦工厂爸爸。据说头发是用专供此片的新纹理质地编码做的,看来动画依然是这个产业中最富创意和创新精神的分支。不愧是贾老板的作品,又唱又跳又拥抱,单纯的美好。改编歌曲都很好听。
剧情老套,毫无亮点。Princess Poppy真是挺讨人厌的,自大犯了错后去寻求帮助还要冷嘲热讽的,自己菜的要死还总去指责别人
电影刚过半的时候还想批评这“太过于KTV了”… 不料越往后故事和节奏越好,最后到卡司都飘完了还意犹未尽,抱怨着贾老板怎么不再多写多唱几首让大家继续哈啤。梦工厂最丑萌动画没有之一,各种好听哭,(颜色)好看哭,蠢萌哭。这样简单的动画总有一种特别的,浅入深出的本领,把透彻的大道理讲得很动听
Life is not always cakes and rainbows
不懂 现在的动画片 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开始唱歌 90分钟的电影 45分钟都在唱歌跳舞 看得想骂娘
加入脑残神教 从此没烦恼。先是无脑,道德绑架,利用他人 等等,最后弄个happy ending……
博肯族就是苦逼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精灵就是内心深处的快乐,这个立意倒也还行,不过精灵族这帮二货就和嗑药嗨了一样成天瞎jb唱跳实在太招人烦了。
设定好可爱果然有原著。丑丑的很童真。唱歌就是很high。小女仆真是hhh 小时候从来没见过这个玩具!配色很棒 傻兮兮的剧情。texture很好玩。n个经典致敬
套路满满一直到最后那个黑白画面。铁石心肠从来不唱歌总是负能量满满凡事只做最坏打算的男主居然为女主哼起歌并骄傲地宣布随时随地都是抱抱时间,整个戏院的小孩子们一下子炸开了仿佛理解了这个浪漫桥段。今年看了三部Anna Kendrick的片子了,都很喜欢,她和大叔熟男飙戏真是绝配不得不爱
一锅浓浓的鸡汤...恶心...反胃...理想主义都去死吧...
不出所料地好看,人物造型都丑萌丑萌,只可惜有些短。配乐最棒!当true colors和Can't stop the feeling唱起时最有感觉,当然还有那首Hello。结尾曲是动感十足的September。不要以为往嘴里胡乱海塞就会幸福,幸福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哈哈,真富含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