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钢之炼金术师03版,就不得不提同根同源的另一部作品——钢之炼金术师FA。
同为骨头社出品,前者由动画制作组在同名漫画基础上重新演绎而成,后者则原封不动地还原了原作的所有内容。
但除了风格与世界观上的明显差异,很少有人注意这两部动画在一个核心的科学问题上有重要分歧。
这一分歧决定了钢炼FA是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少年漫画,而钢炼03则更像一部冰冷的科幻作品。
分歧的本质在于——为何人体炼成被视为禁忌?
炼成之痛想通过人体炼成复活死去的母亲,这是主角爱德华与艾尔旅途的起点。
因为炼成的神秘副作用,他们分别失去了手脚与身体,为恢复原状而踏上寻觅贤者之石之路。
这是两部作品中主角的共同起点,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
这一差别就是——人体炼成的代价究竟是什么?
在钢炼FA中,这个问题很好解答——代价就是“实验事故”:爱德华失去手脚,埃尔失去身体。
在这里,人体炼成的代价更像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一如诺贝尔因炸药实验负伤,所要做的找出解决之道,让炸药变得更加安全。
这也是爱德华在剧终实现的最大成就——他牺牲自身的炼金术能力换得了安全完美炼成弟弟的方法,实现了当年做不到的事。
如果炼金术真的是科学,那这一操作将具备普遍性与可重复性,让人世间多了一种制造奇迹的手段。
但在钢炼03版中,代价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让我们借助FA中爱德华掘墓的情节理解一下这个问题。
FA中,当爱德华发掘出所炼成“母亲”的尸骨,发现残骸绝非母亲,换言之,他从未让母亲真正复活过。
于是爱德华哭了,不是为了当年的炼成失败,而是喜极而泣——他和弟弟没有把母亲再杀死一次。
但这个梦魇却实实在在于钢炼03版的平行世界中发生了:爱德华与埃尔真的再某种意义上再次复活了“母亲”,并再次“杀死”了她。
这也是钢炼03的核心精神,比起在实验事故中的身心伤害,人体炼成的真正禁忌之处在于它对科学伦理的亵渎:重新复活、或创造生命时,所带来的不可挽回之恐怖。
而断手断脚的代价仅仅是个开始,弗兰肯斯坦之殇即使身处现实,人体炼成也并非那么遥远。
我们早就掌握了匹敌于炼金术的技术。
克隆技术早就能培育复杂高级的哺乳动物,这足以证明其理论上可以适用于人。
同样,基因编辑让我们能在受精卵状态下修改生命——对基因的敲除和剪切足以改变生物未来的各种形状,乃至高等生物的性情,神经质、外向性等特质都能或多或少地能找到生理与遗传源头。
实行这些实验只需要技艺、设备与经费,并不需要研究者牺牲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还没动手?
为什么我们不尝试复活伟人、复活死去的亲人,不尝试编辑一个超人、一个金刚狼出来呢?
束缚着科学家的就是科学伦理问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甚至比相关技术更早,也是科幻文学中长久不衰的主题——创造人类。
第一次深入讨论这一问题的正是首篇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在这个故事中,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博士成功制造出了人造人——他外形可怖、力量惊人,却有着同人类一样的心智能力。
被科学家抛弃了的人造人在孤独中成长,被人类社会排斥抗拒,最终成为了凶恶的怪物。
由于拒绝为怪物制造同类,弗兰肯斯坦博士遭到了恶毒的报复,在复仇之旅中死去。
他的造物也决定随之而去。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滥用科学于人类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弗兰肯斯坦博士的人体实验害死了自己和全部亲人,甚至也深深伤害那个本不该存在于世的人造生命。
而这个故事,与其带来的阴云在两百年来一直撼动,也成了钢炼03版中人造人剧情的原型,人类是否真的有资格掌控生命?
如果有,这个界限又在哪里?
而借助炼金术这个外壳,钢炼03在前辈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绎了人造人的产生人道灾难。
而其价值与创新之处,则在于对人造人【心理】的有力塑造。
心灵缺口探索人工心智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想一想我们如何是如何获得如今的头脑与自我意识的吧:从出生起,我们的大脑开始高度发展,各种刺激让神经元间建立联结,形成基本的功能模块。
在社交层面,我们先建立同父母的依恋关系,其后在同龄人的社交圈里试水,渐渐获得起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定位。
在心理成长上,我们在三岁左右获得第一次自我意识的飞越,在青春期的强烈孤独中自我感再次成长。
终于,伴随着大脑前额叶——最晚熟脑区域的成熟,我们在青年初期后心智渐渐稳定,我们终于基本确定了自我认知感——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何在,会向哪个方向前进。
这一切都建立在我们多年社会互动的基础之上。
而如果以此时的你塑造一个克隆,拥有和你一样的认知功能,却没有这么多年来在家庭于与社会中的一切生活经历,那会是怎样的情形?
这就是钢炼03中人造人的境遇,也是他们真正残缺、非人之处——他们在诞生的时候具备了智能与行为能力,却不具备人类在漫长成长中形成的自我认知,不知道自己是谁、要成为什么,只有人类的智力,却缺乏了常人应有的社会功能。
为此,为填补自身社会性上的残缺,几乎所有的人造人都在追求着自身存在的意义,一如弗兰肯斯坦博士创造的怪物也非常地追求着自己的社会身份一样,人造人也在追求通过成为人类获得自我认知,摆脱身份危机。
他们所欠缺的社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与他人间的依恋关系(Attachment)。
这也是为什么人造人角色看上去颇像精神病人——至少跟据精神分析学学说,人格障碍与精神问题大都来自于童年与父母间依恋关系的创伤。
与创造者赋予的记忆片段纠缠不清,这一问题成为了人造人心灵的缺口,也成为了他们寻觅自我路途上的真正障碍。
这集中体现在了以下三位人造人的身上:拉斯特、拉斯、斯洛司。
人造之心拉斯特是一个塑造最为典型的人造生命形象。
跟随剧情,我们逐步了解了她从诞生、获得信念、自我怀疑直到迈向毁灭的全过程。
而她的毁灭恰恰是一个不断获得人性、被人类同化的过程。
拉斯特的依恋关系注定是悲剧,她的创造者早已死亡,而记忆中另一个仅有的联系者斯卡也在她觉醒之时即将死去。
拉斯特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孤独,联系自身的线索一点点断裂而去,当她的心理从麻木冷血的机器向人类转变时,对人性认识得越深刻,反而感受到更强的痛苦与绝望。
这种痛苦与被爱的错觉恰恰是人性的表现,但拉斯特在得到这些记忆时就失去了它们,只能在孤独中走向毁灭。
如果拉斯特的缺口是“孤独”,那拉斯的关键词就是“代偿”。
与拉斯特的依恋关系早已随创造者离去不同,拉斯的母亲与创造者依旧存在。
而对创作者的憎恨让她创造了一个代偿的母亲,另一个人造人斯洛司以弥补自己的需要。
以这种方法逃避着心灵的缺口。
而与拉斯面对痛苦之源选择逃避不同,爱德与埃尔的“母亲”斯洛司直面挑战,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的“缺口”。
她的关键词是“分离”,从和创造者艾尔林克兄弟的纠葛中解脱,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在这里,创造生命产生的伦理混乱得到了直观体现:爱德华与埃尔是斯洛司的“儿子”,又是她的父亲,她的创造者,是她理应爱着的对象,又是将她创造、抛弃的施害者。
所以斯洛司与爱德华兄弟,谁才是更正确的一方?
受害者有没有权利为获得独立的人生而复仇?
而轻易创造生命又将之抛弃的人,有没有理由将自己的造物毁灭,即使她具备和人类一样的心智,仅仅在生物学判定是“不是人”呢?
那样人与非人的界限何在,困于灵魂中的埃尔算人么?
还是即使拥有同样的心智,只有在子宫中出生的生命才有人权,炼成阵中诞生的则不配享受呢?
葛利德是唯一一个几乎不存在心灵缺口的人,因为他的社会需要更加淡漠,也更加确定自己的生存动机。
而安维则是将创伤反社会化的类型,将对创造者霍因海姆的愤怒泛化成了对所有人类的敌意与仇恨。
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发现钢炼03与FA在人造人反派塑造上的巨大区别:反派是否有丰富的人性。
在FA中,人造人反派是符号化的、纸板式的。
他们的作用单纯在从剧情上给主角施压、推动情节进展,但人物塑造本身平面而粗线条、缺乏深度审美价值。
这当然也因为他们的设定就是符号化工具,是最终Boss执行任务的手和脚,不浪费多余的笔墨,只为服务于一个明快简洁的正邪大战主题。
但03版中,人造人却是高度人性化而立体的。
他们不是反派身上长出的蘑菇,最终邪恶计划的小齿轮,而存在着各自的动机、驱力与痛苦,是在文学意义上塑造出色的人物。
同样是追寻自我,有拉斯特那样的孤独求道者,也有拉斯以代偿自我逃避的小孩,有直面问题、向创造者复仇的斯洛司,也有将创伤泛化为反社会的安维,即使是最非人的格拉托尼也拥有对拉斯特的依恋,而但丁在去除他最后“人性”后惨遭后者反噬,恰恰是对其“人造人都只是工具”言论的绝好讽刺。
而在对人造人塑造方式的巨大差异背后,本质上反映了钢炼03与FA在创作上的核心差异:以什么样的方式处理人物?
或者说,我们更想让人物以哪一种方式出彩?
这就是涉及到了两部作品在整体架构上的差异:正邪大战vs人性之争。
正邪大战与人性之争从人体炼成的意义入手,我们发现两部钢炼动画对人造人的定位不同,是将其塑造为置身冲突之中、有敏锐人性的悲剧性角色,还是视其为符号化、功能性的反派。
而这一差异其实反映在了两部钢炼的所有角色中。
钢炼FA的形式非常类似19世纪的浪漫主义通俗作品。
它抛弃同时期少年漫画的普遍套路:同龄人组成的狭小环境、主角与宿敌的竞争、能力的开发与膨胀、导师和天降奇遇的出现以及实力线性成长的大小Boss。
相反,钢炼FA选择让主角直接进入成人社会,以追寻贤者之石为明线,军部的阴谋与权力斗争为暗线。
这种手法像极了大仲马小说——将主角的个人经历与时代浪潮结合。
爱德华加入国家炼金术师行列,挫败瓶中小人阴谋的情节,一如三个火枪手中,达达尼昂投身路易十四的火枪队,置身于英法两国的权谋斗争,挫败红衣主教黎塞留诡计的经历。
达达尼昂没有超能力、没有剑术修炼、没有天降导师,但整部作品却能靠着曲折的剧情获得读者的青睐。
而钢炼恰恰体现了对这类浪漫主义通俗作品的复古。
但FA比之大仲马的弱点则在于人物塑造:各类角色高度趋同,利用率极低。
这也是我认为FA不能被称为群像剧的原因:仅仅是人数多,但缺乏区分度。
这源于在设定上,钢之炼金术师采用了一种“正邪大战”式的人物塑造套路。
正邪大战在作品中最成功的应用即为指环王:整个世界观有两极组成,东方的黑暗魔君索伦,以及西方的众神与其代言人——人类。
善恶非常明显,正义方角色的一切都必然正义善良,邪恶方则必然奸诈贪婪。
全剧总共只有三种人物,主角阵营的好人,敌对阵营的坏人,以及洗心革面后的坏人,每种人的价值观与立场都高度统一,这往往造成了人物的雷同,因为人物的真正区分度在于其价值观、内在动机、内在弱点等核心特质,而非性情、习惯等表面特质。。
一个在后期高度正邪大战化的例子就是火影忍者疾风传。
除去佐助,木叶的十一小强的表面特质是棱角分明的,有人外向、有人内向、有人温和、有人暴躁、有人温和、有人傲娇、有人无口、有人爱狗、有人养猫,看似各不同相同,但其核心价值观却是一致的:服务于木叶村的“火之意志”集体主义。
这导致这些人之间没有真正的火花,虽然是写了十一个人,其实相当于一两个人。
而钢炼FA的人物相对平板,原因也在于其“正邪大战”式的结局,让主角与绝对非正义的敌人对抗,将战争简化为一个理所当然的问题,而为此减少了对复杂人性的拷问。
指环王的主要矛盾是善良中土生命与魔君索隆的矛盾,星球大战中是绝地与西斯的矛盾,火影忍者疾风传中则是地球忍者与外星人间的矛盾。
这些作品中敌人是如此之恶劣,以至于你完全不用怀疑为什么要让主角动手打他,以及主角阵营中各个角色的矛盾与差异。
通过让坏人异常强大,所有的正义势力都集结在了一起,他们间原有的矛盾也冰消瓦解。
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人物的趋同,每个类型的人物高度类似——正义阵营中,爱德华、马斯坦和斯卡在结局形成了几乎一致的价值观;在邪恶阵营中,几乎所有敌人都是忠心耿耿地服务于最终反派的计划;在改邪归正的阵营也是一样,被主角教育后,你分不清四个合成人大叔有何区别,马鲁克医生和主角一样热血能打,唯一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造人葛利德也变成了复读友谊之光辉的俗套形象,使其结局更像是好莱坞式的合家欢大团圆。
而与指环王时代“正邪大战”相对,钢炼03对人性的探索和大量灰色人物的塑造更像是以《冰与火之歌》为代表的现代奇幻。
与前辈指环王不同,冰与火之歌从宏大叙事降维到了个人视角——与童话不同,世界上不存什么正义与邪恶,甚至不存在对错之分。
没有正义的女神引导你完成使命,并把正义和邪恶的标签贴在角色脑门上,人类只能在茫然无措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
这体现了一种宗教统治退潮后的存在主义的价值观:世界是未知与混沌的,不会有上帝告诉你人生有什么先验的意义,只有靠你自己追寻,但能否找到这一意义,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这就是钢炼03人物与钢炼FA中的最大区别——角色是否需要寻找存在的意义,或者角色说是否存在身份危机。
钢炼FA中的人物都是笃定的,在多数时候是极度理性而“智商上线”的,他们即使偶尔陷入迷茫也很容易想明白,要做的只是不断地推动剧情跑起来,更像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人物;而钢炼03中的人物则是迷茫的,永远都在为寻找自我而痛苦,但这痛苦却恰恰体现了人性的光辉,有强烈的存在主义风格。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不看发表时间,我一定会认为03版诞生于FA之后。
但03版人物的非理性毫无意义么?
并非如此。
如古典悲剧一样,人的追寻与失败恰恰体现了人性的尊严。
非理性的尊严苏菲的世界中引用过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人永远会尝试了解、掌控周遭的环境。
如果一只猫看到门的另一边有球扔过来,它会在小心侦察一番后开心地玩起来。
但人不同。
接到球后人会开始思索,他会好奇这个球是哪里来的,由谁提供给自己?
是谁创造了球,谁创造了这个房间乃至世界?
门的另一边是什么,门另一边的另一边又是什么?
是什么更宏大的造物在注目着我的一举一动,又是怎样难以名状的伟力在抚弄着我的生命之弦?
这种好奇与渴望征服未知的高贵野心正是人性的闪耀之处,却也是他们的悲剧之源。
如果不执着于门另一边的禁忌知识,爱德华兄弟或许能以普通人的身份平静长久地活下去;如果不执著于寻求人生的意义,得到为何存在于世的答案,拉斯特也可以作为非人之生物享受长生。
但他们无法放弃追寻,因为你没法阻止人向他们向往的方向前进,即使前方是万丈深渊。
与静静玩球的小猫不同,而拉斯特与爱德华是趴在门缝边,渴望窥见命运真谛的人类。
但人类会为追寻自我付出代价,猫咪则不会。
这恰恰体现了古典悲剧之美:英雄不是因为他们的弱点,而是出于他们高尚的一面受到惩罚,越是追逐命运,就越是深陷其中,越想逃脱预言,就越会被预言捕获。
但即使看似一无所获,人类却在与命运对抗的过程中彰显了猫咪不具备的尊严。
也体现了其核心元素炼金术的历史价值——炼金术的进步之处不仅仅在于为化学诞生提供的经验与实践,更在于同神学的决裂,认为人可以依靠自身而非上帝的力量改造世界。
如果说钢炼FA的结局中,主角与象征神的门达成了和解,03版则是和神彻底决绝。
当看到踏出禁忌之门的人类被命运玩弄时,全知全觉的观众可能会叹息:追寻虚无缥缈的命运却一无所得,真是丝毫不理性的傻瓜行为啊?
为什么不像小猫一样闷声玩大球呢?
一如了解历史的新时代年轻人也会感叹: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没有先见之明,不在2000年倾家荡产去北京上海买房呢?
那可以让我们少奋斗多少年啊?
分岔的小径与似而不同的花园回到文章的末尾,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本篇的内容:从“人体炼成”讲起,我们发现FA与03版分别侧重人体炼成技术副作用与潜在的人伦危机,通过对科学伦理的警惕,03版相对FA塑造了更具人性化的人造人形象,而这一点的根源体现在两部作品的结构性差异:是传统奇幻的“正邪之争”,塑造符号化但个性鲜明的人物;还是现代奇幻的人性之争,重在人物的心理塑造与对人性矛盾的探索。
了解了以上信息后,现在让我们尝试回答一个非常引战的问题:两部钢炼哪个更优秀呢?
我认为这个答案,首先取决于受众自己。
因为没有一部作品能满足所有人。
让我们尝试以科幻文学为例。
在科幻作者与核心受众看来,好科幻的核心是什么呢?
是优秀的科幻概念。
刘慈欣曾经盛赞过克拉克的短篇名作《冷酷的方程式》,一个拷问人性的伦理问题:一艘光速飞行的后援飞船上,驾驶员发现一位女孩偷渡上了飞船,想看望自己在异星的哥哥。
但飞船的燃料配送进行过精密计算,女孩多余的质量最终将使飞船在距目标若干光年前停下,害死更多的人。
所以驾驶员只能将女孩扔出舱外,任其葬身宇宙。
但从一般受众对科幻的理解来看,这是一个出色的科幻故事么?
显然不是。
通俗科幻作品的重点一是强大的视觉元素,如飞船对轰、光剑决斗、机枪怒扫外星虫人等,即使是流浪地球也需要加入追车、爬楼、逃难跑酷等毫无科幻价值的桥段;其二则是催人泪下的普适价值观,一如亲情、友情与爱情,也是为什么流浪地球原著中对民粹主义的辛辣讽刺在电影版中变为了父子情。
按一般受众的观点来看,《冷酷的方程式》全程发生在密闭空间,从头到尾是两个演员的对话,绝对是一部无聊的骗钱作品。
而在核心科幻粉丝看来,饱受欢迎的星球大战可能根本不算科幻。
而以上区别在两部钢炼作品中同样成立,我在许多评论中看到了类似的观点。
有的观众问“讨论伦理问题有什么价值时”,他就绝对不是钢炼03版的受众;同样当有观众质疑“动画怎能没有人性冲突”的时候,他很可能也不会接受钢炼FA。
这就是两部动画的定位差异所在:钢炼FA更像是少年版的大仲马小说,一个人类大战外星人式的正邪之争故事。
这个故事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同时观念也比较平庸守旧,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主角如伊索寓言一般教其它角色如何做人。
此外,人物塑造上也远不如浪漫主义的先贤,所有人都是用热血漫画的“好人”、“坏人”、“改邪归正”之人的模板生产出来。
你看完后会发现毫无值得回味之处,因为这部片的一切都是如此直白,每个人物都会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法大声说出作者赋予自己的设定、动机与心声。
但这恰恰符合少年漫画的受众特征与审美观念——浅近直白的故事,缺乏深挖但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其复杂度能让观众产生动脑思考的假象,却不用他们真正思考剧中的任何问题。
这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出色产品——通过包装为成人形式的少年作品,给青少年一种迈入成人世界的假象。
而钢炼03版则是具备科幻色彩的现代奇幻,作为科幻这一类型文学尤其创新与贡献,而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则彰显其文学性上的优势,不同人物在其价值观、立场上有细致入微的区分度。
抛弃正邪对立的概念,大胆设置大量灰色人物与矛盾的抉择,则成为了整部作品的引入深思之处。
所以我认为,判断两者孰优孰劣,要看判断的维度。
从少年漫画的角度来看,钢炼FA更为成功,因为它更好地契合了潜在受众的心理需求;同样的理由,从科幻作品的角度看,钢炼03更优秀。
但如果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我认为03毫无疑问地优于FA。
在我看来,FA的剧本完善而匠气,03则既灵性也有瑕疵。
但我个人认为即使在剧本写作技术上,03也更为优秀。
虽然两部钢炼在剧情上都有问题,但FA的问题是刚性的——它在结局的情绪调动上有着较大的不足(详见昙花一现的精彩、平庸无味的终局——从剧本设计角度浅谈钢炼FA的结局之缺憾),而03版与之相反,虽然在细节上有不少纰漏、赶工与矛盾,但对整体情感基调的把控更有结构之美。
所以观赏这两部动画时,请扪心自问,你是哪种受众?
喜爱看爽朗明快的动作戏,还是聚焦内心的心理剧?
更喜欢把动画作为消遣,还是剖析的对象?
喜欢享受科幻的新异元素,还是寻找其核心概念?
更期望在动画中获得信念,歌颂光明,还是寻找问题,质疑人性?
跟据我个人的经验,这两种倾向往往难以得兼。
就像20年前,爱德华兄弟尝试炼成死去的母亲。
他们的人生之路自此开始分岔:FA中的兄弟免于科学伦理的诅咒,开始了明快的冒险,03版的兄弟二人则背上了终将杀死“母亲”的沉重负担。
从这里两个平行世界开始了分岔与偏移,创造出了截然不同的浩瀚景观——绽放着相异花朵的两座花园,吸引着驻足观赏的往来行人。
而生为过客的我们,更应该常怀感激与谦让之心,走自己的路,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快乐。
首发于B站专栏: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672630
这个世界上没有神钢炼动画的开篇让我想到了银英。
就像杨说的,弱者总是把希望寄托于其他人,所以才会有不断的统治者,不断的颠覆与战争,这是一个没有止尽的循环。
弱者可悲的地方在于,就算有明白的人把真实揭露给他们看,他们也不愿意去相信,反而怪那些说真话的人太残酷,夺走了他们生活的唯一希望和寄托。
是,如果把生活的希望都托付在他人上,那当那一点坍塌时,世界就顿时黑暗了。
弱者想要的是什么,也许不是解救者,而是安抚者。
这个世界上能够煽动得人们对战争趋之若鹜的就是宗教了伊修巴尔大屠杀,又是个一个让人无奈而愤怒得可以的理由,神的创造与科学的再造。
这种以破坏了神的法则的原因不愿意去接受新鲜事物的宗教大多都是排异的。
宗教在告诫自己的教徒要对人宽容的同时,也对于异己者表现出常常极端的排斥。
这算不算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呢?
如果人的命运都是有神来安排的话,那人的存在就太没有价值了。
宿命这个词就是对人的努力的侮辱。
信奉宗教的人愿意去接受神的任何考验,哪怕残酷也好,罪恶也好,却也不愿意看到科学去改变那些神所安排好的一切。
如果将科学也变成一种宗教,就太可怕了合成兽那一集,身为炼金师的父亲为了能够通过年度考核,在穷途末路之际竟然将自己的女儿和家犬合成为合成兽。
那是我看钢炼到现在觉得最难受的一集,最让人觉得恶心的是那个看似孱弱却内心接近变态的父亲所竟然还义正言词的说,这就是科学,每个科学家都有着这种狂妄的冒险精神。
而军政府,在知道贤者之石是要以人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前提下,依然进行着研究,以科学为名制造出反科学的东西,钢炼的整个世界就是人类与再造人对立的讽刺世界。
当人没有了肉体,只剩下灵魂时,你还把我看做是人吗爱德华从救了艾尔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
否则,我的艾尔算什么?
看到那个画面的时候很沉重。
没有肉体的人到底还是不是人,如果还是人,那和鬼有什么区别?
动画里,人造人想要爱德华通过贤者之石把他们变成真正的人,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成为真正的人后,就要面临生死,那样的情况下,他们时候又会疯狂的想寻找另一种力量来活的永生呢。
人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
伪善是人大概就很难做到不伪善,能做到的大概就真的成修罗或者夜叉了。
爱德华面对着炼成灵魂的连环杀人犯,不忍心下手杀死他,大概不愿意去想象自己的弟弟也会被人杀死。
连杀手自己都说,我是活着的时候是个连环杀手,如果在我还是人的时候见到我,一定还觉得我死有余辜吧。
罪恶的人换了一副面孔就不再罪恶了吗,受到惩罚了就能抵消以前的罪恶吗?
当曾经的杀人犯在自己面前手无寸铁时,当自己和亲人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时,就可以说绝对不会杀人。
但看到妮娜死去的时候,那个眼神却是谁都可以杀掉的。
戴上了银怀表,就是军队的走狗。
与其说自己就算是军队的走狗也不会去听凭军队的指示,不会去杀人,还不如像丽莎一样坦白,讨厌军人,讨厌枪,但是为了要保护的那个人,也会在必要时毫不犹豫的开枪,杀人。
哇,我真的受不了后期的阿尔。。。。
太圣母婊了吧,性格一成不变。。。
别说年龄太小啥的,经历了这么多还能随时随地,随意的相信任何人,傻了吧,,,,,感觉说成是爱德华对阿尔的思念具象化,到是说得清,阿尔一直没有成长,可以说是爱德华对阿尔的印象就是这样,他只有记忆中的阿尔,所以阿尔才没有成长,。。。。。。。。。。。
在回顾了03版的《钢之炼金术师》之后发现相较于09版的有许多优越之处。
当然作为原版09版也有自己的优点。
从个人的喜好和关注点出发基本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
首先是关于人物设定方面。
相较于09版“正邪分明”的人物个性,03版的人物性格特点更加鲜明并带有感情色彩,在表现上也更加立体更有感染力。
在这一点上,09版的就显得些许单调乏味,人物的感情主线没有可以把握的地方。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七宗罪——7个人造人的人物设定。
03版和09版在这一方面的主要区别集中在Sloth,Wrath 这两个人物身上:Sloth是爱德华兄弟母亲的代表,同时Wrath则是爱德华失去的手脚和伊兹米老师死去孩子的化身。
这样的人物设定我个人是非常欣赏的,与故事的主线紧密相连,不仅起到了首尾呼应和隐藏伏笔的效果,人造人的存在更是超过了其本身的存在意义。
同时正邪双方的情感产生剧烈的摩擦,对与错在亦正亦邪之间扣人心弦。
当然也博取了不少眼泪水。
而在09版中,根本没有Wrath所代表的那个小孩,并且Sloth仅仅是一个挖土的大块头,而且连2个肌肉男也打不过,匆匆出来一会会就死掉了。
对于这样的设定我个人是觉得有点扯淡,至少也应该给Sloth赋予一些和故事主线相关的多一点意义吧。
另外Pride所代表的人物也不同,03版的Pride代表人物在09版中的则是Wrath,即为大总统金布拉德雷,而09版中的Pride是大总统的小孩并且被定义为初代人造人。
其实对于这个人物设定我还是很喜欢的,不仅出乎意料,而且Pride在09版中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但是最后死的却很莫名,这要在后面的部分详细说明。
我个人非常喜欢03版的Lust这个人物。
她的内心有爱也有恨。
亦正亦邪的情愫立刻把人物形象塑造的立体和丰满起来,感情线路也特别有感染力,尤其是亲手杀掉深爱自己的男人的时候,一句:“你是我一处小小的瑕疵。
”道尽了心里的无奈何悲愤。
她是怀抱着爱的魔鬼。
这个角色我特别喜欢。
当然到了09版里面除了邪恶还是邪恶,最终被大佐狠狠烧死的那一段还是非常好看的。
除了人造人的设定以外,主要人物的性格设定在09版中也不够具有特点不够立体。
比如我个人比较在意的是温莉和马斯坦大佐这两个角色。
温莉在03版中是个活泼开朗有时候有点搞怪的女孩子,即使知道了大佐是杀害自己父母的仇人的时候仍然表现出了乐观和坚定的情绪。
但到了09版里面基本上出场10次有9次在哭,俨然成为一个怨妇,并且在知道了杀父仇人是Scar(09版的设定)之后表现的也太不淡定了。
总之温莉在09版中变成了一个使人心神不宁的角色,并且也失去了在03版中特殊的人物个性和作用。
而大佐也是同样的道理,在03版中搞怪的那个抱着疾风号说:“咦哟内”的双面焰之炼金术师到了09版里面成了面无表情的“铁公鸡”,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的作用变得单一。
当然09版中大佐的两次发飙还是灰常帅气的!!
恩恩!!!
大佐控其次是关于故事情节方面。
03版和09版的剧情到了后期发展,除了人物相同之外是完全不搭界的。
个人认为在大方向和故事主线上确实各有千秋,都很好看。
03版是一点一点的向最终目标步步逼近不留喘息的空间,09版则是一层一层把真相抽丝剥茧慢慢展开惊人的面目。
主要可圈可点的方面都在一些细节上面。
比如说03版里面不到最后真正的贤者之石都没有出来过,而在09版里面连人造人都人手一个贤者之石;03版里面爱德的爸爸光之或因海姆真的是神秘的不能再神秘的人物了,09版里面成了没事就出来的欧几桑;03版里面艾尔的身体最终成为了贤者之石,09版里面则是或因海姆;03版里面人造人是人体炼成失败的产物,09版里是烧瓶中的小人用或因海姆的血分离出的七宗罪;03版反派人物的目的是为了制造真正的贤者之石得到永生,09版的则是用贤者之石打开世界观大门得到神的力量获得全世界。
这些区别我个人是认为都可接受的,因个人的喜好而异。
但也有个别的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比如说在03版里面真理大门有事没事就出来然后人造人随便在门两边跑来跑去这也太扯了,09版这个问题上就合理很多,要打开一次大门还是不容易的。
但是03版把门的内涵诠释的很好,一边是我们现实的世界一边是炼金术的世界,虽然对于等价交换有点们混过关的意思,导致最后等价交换和门好像也没什么关系了。
09版在门这个问题上虽然很抽象甚至出现了透明的“真理”小人,但是把等价交换诠释的很严谨。
关于结局方面。
这一点一定要和剧情分开来说。
03版的结局一直令我感到很悲痛是因为第一次看的时候居然没有看到最后一集,以为倒数第二集就是结局了。
其实03版的结局是很有感觉很不错的。
兄弟二人在门两边的世界继续为了相见而努力。
虽然有遗憾的地方但是把整个故事的内涵全都诠释出来了,包括门的意义,等价交换,兄弟之情,世界观等等。
当然到这个时候已经背离了最初兄弟为了找回失去的身体部分的初衷而高于表面剧情本身了。
而这一结局在剧场版《香巴拉的征服者》中再次得到了升华。
(兄弟再次联手战斗的时候那个泪奔啊!!
)最后共同生活在门的另外一边,比起TV版应该说有了更高一层的意义,但温莉就有点杯具了。。。
这部剧场版的创意和剧情也是非常精彩和具有感染力的。
将TV版的人物脱离原有界限全都串联在一起,并将门的意义做了最终的更新和诠释。
到这个时候这个“门”的概念真的已经被实体化了。
言归正传,对于09版的结局大家的争议很多,很多人说是烂尾也不无其道理。
09版是以大团员作为结局的。
对于等了那么多年的钢迷来说,至少也是一个交代:兄弟找回了自己失去的身体(除了爱德的腿),爱德也长高了(不容易啊),或因海姆和特里夏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团聚,两兄弟终生大事也有了着落,世界和平,旅途却在继续。
也算是回归到故事原有的主题和初衷,并揭示出“钢之心”这一层最终含义。
对于这些内容本身我没有太多的争议,并且我个人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在一些细节上面不得不说真的是有很烂的地方。
比如说最后的大决战,Pride那么强,结果就这么轻易地死掉了,完全没有料想中激烈战斗的场面。
如果说Pride的死是自身贪心造成的,最后“父亲大人”的战斗更加令人咋舌。
正如周XX先生所说的,一开始受到攻击的时候完全不还手偏要找贤者之石,最后居然被爱德徒手干掉。
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之前渲染出来的强大的气焰最后居然就这样磨灭掉了,整个结局有点虎头蛇尾匆匆收笔的感觉,导致之前的铺垫和伏笔显得过于罗嗦和冗长,和03版的精彩度相比实在是逊色的一塌糊涂。
(03版至少爱德和艾尔都死过一回了。
)不过,09版中,或因海姆跪在特里夏的坟前,带着幸福的笑容死去,以及艾尔的灵魂和身体接触的一刹那,铠甲化为碎片灰飞烟灭的场景,以及兄弟在门的那一边重逢,爱德说:“艾尔,我来接你了。
”实在是榨干了观众的眼泪。
最后是制作的方面了。
关于这一点,存在年代和技术的原因,也存在个人喜好的原因因人而异吧。
画面的制作上,我个人比较介意的主要是03版的人物做的不是很好,爱德显得特别矮小(虽然人家本来就是豆丁。
)眼神也很呆滞,艾尔的眼睛居然是红色的,霍克艾中尉也怪怪的。
但是03版在炼金术的炼成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场面非常好看宏伟有气势。
一些场景,比如爱德和但丁对峙的场面也用了旋转的一镜到底的手法,非常有特色和可看性。
而09版中这些方面没有被重视,稍显逊色。
也许是因为09版剧情前面的铺垫过于冗长。
但09版的画面是非常精良的。
在音乐的制作上,我个人觉得不得不说09版的远胜于03版。
歌手及制作团队阵容强大,以YUI的《again》为代表的主题曲,可谓首首精彩。
当然03版的《兄弟》,《I Will》,《motherland》也是非常优秀和经典的。
最后自己做个总结,如果硬要说到底喜欢03版还是09版的钢炼,我只能说真的都喜欢。
从初中就开始关注钢炼,爱德华兄弟的故事已经是我生活和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不管别人是褒还是贬,我依然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去看待和接受。
期待新的剧场版。
钢炼03的结局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苦涩。
比起来原作09/FA凝练的剧情线,他编织的世界网确实也让人深思。
尤其从头到尾都在说原本以为等价交换是真理,到后面才知道原来不是最后反派反问。
等价交换真的是真理吗?
每个人付出的努力都会得到一样的成果吗?
每个人都能通过国家考试吗?
手里要挟的婴孩生来就是要死亡的吗?
一切的内容都指向公平二字,和原作反战的内核略微有些不同,更多的浸染了对于公平的议论而对于其他角色的刻画个人认为03注重反派的刻画,重在表现人造人的扭曲的补偿心理,是有一定的范本的对应的。
而09更多的是根据反派的icon做出补偿性心理的对应,所以也流传出那句出名的七宗罪:色欲爱上敌人暴食被人吃掉嫉妒羡慕人类懒惰战斗至死愤怒归于平静傲慢一直苟且贪婪获得满足但是我个人更喜欢09较于03对正派其他角色的刻画。
坚强的温莉,赎罪的霍恩海姆,期待变革的马斯坦。
他们在09有更丰富的表现。
但是前几年牛姨爆出的骇人事件也让人不得不反思这一部作品。
作者和作品的关联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认为适当的分开讨论是有必要的,这是她观念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部分。
但其中所潜在的观念问题也值得反思比如我此前看有人讨论道,作者在解决反战问题的思维上仅仅是通过让好人代替掌权,却无法想到共产的视角。
对于公平的思考我个人也觉得浅尝辄止,想起来此前《精英的傲慢》里面提到让道德权高者执政是反抗精英主义的可行性其一,但我看钢炼时不由自主的表达对这种的不信任,这或许也是我被精英主义影响的一大内化前意识吧我之前就说过,《精英的傲慢》一书太过于理想,何为道德高尚,如何品评较量就是很困难的事情。
可是我也想不出何为良策,我也不想想出何为良策,我不过是政治黑洞,守序中立罢了(虽然之前还是守序善良[喵喵]也是因为我不在外化自己的价值观了吧)回到钢炼。
我觉得最后的剧情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等价交换也是一定程度必要的,只要努力,只要坚持。
就算是过去的经历,而不是实质的物质,也构筑了当下或者未来的结果吧。
以及真的不要有战争了🙏🏻
好友某天晚上痛哭流涕的发微信给我说“修斯中校死了,她好难过”,后来我看了这个动漫,她直接看的09版,小王也说09版的好看些,但是人就是某些时候会产生逆反心理,越不让我看,我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先看了03版,然后我就放下了我其他正在追的剧,一心一意的看这个等价交换原则贯穿始终,爱德华艾尔这对兄弟,真的是好温柔的人啊,最喜欢俄语《兄弟》,歌曲一出来,就觉得伟大又沉重。
结局不完美,艾尔后几集因为太善良拖了爱德华的后腿,爱德华一直在补漏洞找弟弟,(可是我就是觉得艾尔就是个小天使啊,他太好了!
)最后弟弟为死去的哥哥放弃生命,哥哥又为换回弟弟炼化自己,哥哥和弟弟分离生活在两个世界,温莉和爱德华也没有在一起,中校也没有当上大总统,遗憾有很多,下边看剧场版和09版啦,去看看大圆满结局
钢之炼金术师今天终于看完了。
似乎已经记不起倒数第二次连着看一部卡通片是多久之前了。
弹指很多年过去了。
没有代价就没有收获。
作为一名炼金术士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每集之前,荒川弘都会把这个意识在所有观众的脑中强化一次,不止儿童。
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是我总是不能体会深刻。
什么是想要得到的,什么是可以付出的,我们并不是足够聪明以至于一开始就了然于胸。
最初,艾德以为自己已经成熟,可以为了找回自己的身体而做任何事情;而经历了那么多最后发现的是,有些东西是高于自己这个个体、甚至高于梦想而存在的,那就是这个世界必顺遵循并且一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的法则。
没有代价就没有收获。
就连自由也是如此。
自由总是以禁锢为代价。
顺其者昌,逆其者亡。
在造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的力量。
艾德最终在努力的居然是――破坏掉他最初的梦想。
这或许是因为,人都是会长大的吧。
追着跑着,笑着痛着,想着恨着……走一路,却走回了和一开始相反的方向。
如果梦想是违背法则的,为顺应法则就得不惜亲手埋葬它。
所以说总是没有完全彻底的自由可得。
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主角所愿意,但既然选择了,他就会以此为幸福,无论他的脸上是笑容还是泪水。
幸福和快乐无关。
红色。
这是贤者之石的颜色,也是生命的颜色。
与其相信生命是血管中汩汩流动的血液,我宁可相信生命是用于燃烧的时间。
很难讲,燃烧究竟是毁灭还是创造,抑或一边毁灭一边创造。
我们的生命,应该以毁灭什么为代价来创造什么呢。
关于洛伊•马斯坦提出的经典问题:有些人为什么会寻求贤者之石,中尉给出的答案是――绝望。
当想要完成的事情难度太大以至于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力量时,就会把目光转向神。
可以说,是给绝望找一个希望。
可是到头来,虚的终究是虚的,只会迎来更大的绝望。
最实在的根源是,对自己一直存有希望,永不绝望。
如果自己都不可以给自己希望了,那么没有人可以。
我很高兴艾德最终明白这一点了,所以即使他的右手和左腿是机械铠,他还一直是人。
关于其中我喜欢的人物,第一号是泉。
第二号是洛伊•马斯坦。
第三号是钢。
泉有创造生命的才能和亲手纠正错误的勇气。
洛具有杰出的头脑和勇敢冷静的心。
钢具有无与伦比的悟性。
3.5号是灰兹。
他的理解力和方式正确、聪明的爱。
没有第四号。
PUDDING说,她的脑中有两个世界:夸张而明确的卡通和现实的现实。
这次二十岁之际的卡通体验后,我很相信她的这句话,也相信她是幸福的。
同时相信的还有,卡通人物也是有感情的。
这个世界并不完全,并且因此而美丽。
没有一条法则可以解释得通整个世界。
天才的爱因斯坦,致力于把世界统一于弦,可是却无大成就。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不存在,只能说以我们现有的能力还不足以找到。
或者,当我几十岁的时候,又会相信付出不一定有收获,收获不一定需要付出……至少,现在的我相信,收获一定是需要付出。
因为我不是神,不能额外获得能量。
2005年07月16日, 星期六 14:13 - 评论人:☆轨迹 2005-08-14 16:24:20 嗯嗯,似乎已经忘记了钢炼里面具体的情节,依然认为它是我看过最好的动漫之一。
从第四集被震撼吓到,到后来的坚持,他们追寻着明确的目的,到头来确实悲观故事,这样说似乎有些偏激。
但总体钢炼是悲观的,积极的东西在我看来有些让人心痛。
我们是幸福的吗?
我不知道,在兰州的黄河岸边,看着落日,吹着河风,安静的什么都不想,心如止水....看着黄河水从眼前流过然后想,我们在追寻什么?
幸福吗?
财富吗?
或许总有时间是幸福的,总有时间是孤寂的,幸福是瞬间,留在心底大概就是永恒,但从不相信永恒..... so,落日,河风,玫瑰色花园,在我心里.... [M][ftc=#0072BC]飞鸟与鱼可以一起的地方——天空之城[/ft][/M]评论人:VCPudding 2005-08-14 16:22:33 相信我是幸福的…… 虽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谢谢你相信我是幸福的,这让我也相信,现在的我的确是个幸福的人。
今天下午是我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好的午后之一,温和的阳光、轻柔的风、湛蓝无云的天空,站在阳台上让人觉得很舒服。
但我心里并没有单纯地为那份舒适而感动,反而越来越真切地担心将来的我是否还有这样的心情、还有这样的空闲安静、无聊地站在那里,奢侈地发呆。
我想说的是,这就是幸福的真面目——我们和世界上所有其他人一样,每天都为值得或不值得烦恼的东西患得患失,这种烦躁的心情根本没有完结的一天。
但我还会为今天的天气而感动,还会为一部电影而流泪,还会为别人而伤心、生气,是这些事情让我知道生活是美的,这就是我幸福的依据。
再一次,谢谢~!
相信你也是幸福的!
this summer, i started to be in love of rain评论人:BB 2005-07-18 00:29:34 钢之炼金术师我也看过,看的时候或许也想过许多,但渐渐淡望.在这里看到,似乎回忆起当时有一些心境.感叹之余很佩服你的遣词用句跟组织,有条不紊的表达.
2020.5.20最后有两三集是二倍速看的。
说实话我看动画从来没倍速看过,因为感觉跟动画制作跟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过程差很多,相比起剪辑的成果,我认为作画的过程更加要被尊重(没有说电影跟剧或者是剪辑很轻松可以不被尊重的意思)。
但是最后sloth死的时候那一段阿尔跟wrath真的猪队友到ooc……互相猪队友,比谁猪得过谁,更猪的那一方输。
我觉得03版有很多人物丰满起来了,比如我的最爱lust,比如scar,比如老师,甚至爱德,但是(我不知道该不该说是“相应地”)有很多人物肉眼可见地扁平化了,比如阿尔greed envy 大统领 霍恩海姆 温蒂。
总体来说我还是更喜欢FA跟FA的角色形象,而且我也没有觉得03比FA惨,我感觉都挺惨的。
03的世界线很有意思很有创意,但是我不喜欢,尤其不喜欢结局,更不喜欢反派。
深层真相线的展开开始的太晚了,晚到让这条线变得突兀,反正我是感觉挺突然的。
结局也很强行,感觉打破了很多之前的规则,比如我就不觉得阿尔应该回得来,因为阿尔把爱德拉回来是付出了自己的灵魂跟整个那么大个的贤者之石,但是爱德只是付出了手脚就把阿尔连肉体带灵魂全拉回来了?
就算他是主角他也不配吧?
我是觉得不行。
我觉得最该吐槽的真的是这个反派根本没有信念,又弱又搅屎。
在反派的执念这一方面来看,我觉得sloth跟wrath都比但丁有信念。
但丁这四百年除了越变越丑以外简直没有啥别的一直坚持的事情,她逻辑超绝混乱真的莫名其妙,而且还弱,真弱啊,自己连真相线都没搞明白,除了逼逼以外别无所长,讲话功力也很一般根本谁也说服不了,真的没有一个强项,这种弱者凭什么配当最终大反派,凭她是霍恩海姆前妻吗(ꐦ ´͈ ᗨ `͈ )不配,靴靴。
总而言之我还是觉得FA好看,好看的多。
看03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lust有多好,比我想的还要好,我好爱她(´∀`)♡2020.5.9拉斯特真的是一个很悲情的角色,她说“我也时常想,我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因为她原本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在第一次来到化石病村庄的时候,她爱恋着从路琼身上看到的伊修巴尔人的影子,因为拉斯特就是斯卡哥哥为了复活病逝的恋人而产生的人造人,爱恋着却又对不时出现的幻影感到恐惧着,甚至不顾计划地从路琼身边逃离。
第二次来到化石病村庄的时候拉斯特想起了自己是因为斯卡哥哥复活恋人的人体练成而诞生的,朦胧的爱恋之情化为了愤怒,所以怒起杀了斯卡哥哥的替身路琼,杀了又能怎样呢?
那之后拉斯特明明知道了一切,但是仍旧迷茫,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没有归属。
(2020.5.20看完lust的结局之后想来补充一些)lust一直的愿望就是变成真正的人类,但她心底并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所以她杀了路琼之后只能背负着记忆继续寻找变成人类的方法,寻找“变成人类后想要做什么”的这个答案。
她对sloth说我们其实是有记忆的,我的理解是,lust在sloth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没有完全想起一切时的样子,因为sloth说“我还是想要像母亲一样疼爱他们(主角组)”。
lust这样提醒sloth是想让sloth像自己一样明白他们的来历,然后不要再一味地顺从但丁的意志吧,她也会提醒wrath说sloth不是他的母亲。
她明白自己想要变成人类是想死之后我真的又感动又难过。
人造人在03版里基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历,才显得更加悲情,矛盾也愈加冲突,这一点是很有意思的。
FA对人造人的讨论重点在他们的名字上,而03版的在他们的前身上,这样设计的反派也是我这么喜欢钢炼的一点。
相比起来但丁就是反派之屑(╬ ̄皿 ̄)2020.4.24跟看FA的感觉很不一样,FA感觉就非常少年漫,爱德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朝气蓬勃的少年,遇到困难就去突破,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感觉。
但是03版前面节奏慢了很多,回忆杀讲妮娜的时候更让人心痛,scar的心态转变也有描写,整个角色不再是没有感情的剧情推动机器,感觉立体了很多。
最让我感动的是03版的爱德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配得上才华的心态。
他在回忆杀里那么迷茫,明明察觉到但是赶不及救下妮娜的无力,被屠夫巴利追杀的狼狈,让人能突然感觉到,“啊啊,爱德也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啊”这样的感觉。
他是天才,但是他不是一当上国家炼金术师就能平静的面对世上的种种黑暗,战争、阴谋、私欲、死亡,他只是比别的同龄人经历过更多,也被迫学得更快。
我觉得这种转变之下还能闪闪发光的爱德的灵魂是让钢炼好看的一大原因。
鋼之煉金術士昨天剛剛看完了《鋼之煉金術士》,當時就認為這應該是我個人審美層次上看過的最好的動漫。
沒有犧牲就沒有獲得。
要得到某種東西就必須付出與之相等的代價。
這就是煉金術的‘等價交換’原則!
————等價交換。
等價交換原則是鋼煉的世界裏最基本的原則。
整個影片在這個原則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質疑尊崇質疑。
首先這個世界的煉金術士遵從等價交換的原則的,所以從修復破碎的小物品到對自己越來越重要的東西,最後到了生命,由等價交換直接過渡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那就是對生命的思考。
生命的等價交換並沒有一個穩定的參照價值的東西。
所以交換並不存在公平的說法。
所以是禁忌。
為此,愛德華兄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艾德失去了左腿右臂,阿爾失去了身體。
而為此得到的並不是他們所想的。
生命。
靈魂弟弟阿爾已經沒有了身體,艾德用右臂為代價為阿爾固定靈魂到一個盔甲身上,在第五研究所阿爾與殺人魔的對話讓他對自己的生命產生了懷疑。
什麼是“人”呢,生命是什麼,自己真的是自己嗎?
如果一個人只剩下了靈魂那到底算什麼呢?
霍爾蒙克斯。
霍爾蒙克斯是煉金術士對人體煉成時候的失敗的產物,他們沒有靈魂,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物質屬性。
是永生的。
但是他們卻是最想變成人的。
為什麼想變成人,變成人的目的是什麼。
想想這個問題不僅對讀者對他們自己都是很糾結的問題。
靈魂是什麼?
明明自己不是真的卻有自己是真的的記憶。
所以要殺了愛德華兄弟讓自己不受這些記憶的折磨。
這是愛德華兄弟煉成的“母親”說的。
而擁有艾德左腿右臂的拉斯卻把她當作了真正的母親。
這種記憶是從他生命開始要消失開始的。
可能也有艾德的部分記憶而把與艾德母親長相相同的斯洛斯當作了自己的母親。
同樣有記憶的還有拉斯特,刀疤哥哥為情人煉成的失敗產物。
因為記憶而變得與本人相似了。
有了人的感情。
而她想變成人最終追求的竟是“死”。
死,也是對自己感情的一種交代吧。
自己作為人的感情,要作為人而死去。
與拉斯特經常在一起的格拉特尼,Gluttony是暴食的意思,他是但丁隨意造出來的。
沒有記憶,但是也是因為拉斯特的消失而變得不正常。
他與拉斯特的感情也算是“靈魂”記憶的一部分吧。
卡美拉人獸合成物。
卡美拉。
TV版或者說整個動畫都沒有很深入的介紹,在劇情裏是軍部利用的武器,而始作俑者綴命之煉金術師最後也成了卡美拉,他的頭是倒著的。
卡美拉的意識與靈魂的結合度的比例在自身體現上是人體的部分與獸的部分的比例,綴命之煉金術士只有一個倒著的頭,說明他作為人的不完全和價值觀的顛倒,他生前是把自己女兒煉成了獸而現在又為了把女兒變回而異化了自己的價值觀。
馬特爾,以前的軍人,後來跟隨格利德,最後被大總統殺死在阿爾體內。
她的意識的完全性可以在她的身體上看到。
所以說卡美拉是削弱的靈魂。
一即是全,全即是一。
這是對煉金術等價交換原則的縱向思考。
世界的運轉,世界的迴圈,從宇宙這個大的層面上對等價交換進行一次思考。
這個層面上人類是不值得對死去的事物進行倒退式的拯救的。
違背了這個原則所以對生命的煉成才是錯誤的本源。
賢者之石賢者之石在前期一直作為可以忽略等價交換原則的終極法寶。
紅石是其半成品。
而在等價交換原則的後面,使用的卻是人的生命。
霍爾蒙克斯也是靠紅石來維持自己生命的。
這也是霍爾蒙克斯背後罪孽的很隱晦的根本。
而已經有半個賢者之石的刀疤一直把自己當作罪孽的承擔者。
當然整個過程也有他思想上的多次轉變。
賢者之石的神秘感在後期對其的瞭解深入也慢慢分解成其他的東西。
其本質是生命為代價的交換。
但是這種代價只是建立在動畫本身來說。
這也是動畫跟現實的不同。
可以假定一些規則的正確性。
記得網上有對鋼煉政治上思考的一點評論。
當然政治可能只是作為劇情的一個元素而附加的。
宗教軍隊其實都是滿足個人欲望的一個工具。
其他的。
民眾的愚昧需要一個信仰來維持。
比較可悲的是艾德為了避免平民與軍隊的衝突中受到傷害而用了聖女的名義。
聖女是之前反派操縱民眾的工具,而現在卻用這種工具來挽救民眾。
馬斯坦大佐最後也是為了自己內心的感情也算是放棄了大統帥的職位。
不管動畫本身是怎樣為他辯解,從他本身來看確實放棄了自己以前的價值觀。
力量越大,責任就越大。
終極領導權位帶來的力量是相當誘惑的。
也許擁有這個權位的人是怎樣好的一個民眾的拯救者。
畢竟有時候需要捨棄一部分無辜人的利益。
而艾德的價值觀也算是個草根救世主了。
他的一些舉動有時候卻讓人覺得有些愚昧和優柔寡斷。
比如殺的一些霍爾蒙克斯,還有他本人的一些價值觀。
我個人都不贊同。
善,在個人心中畢竟是狹隘的。
拯救的也只是自己內心世界的一部分人。
等價交換這個原則,其實在我個人觀影過程中也是一直在糾結,矛盾,質疑,認同。
最後幾集光之霍因海姆也就是艾德的父親提到了等價交換的並不等價,或者說與煉金等價交換的代價。
我忘記了是門這邊的世界的生命為代價才有門另一邊的煉金術。
還是說像賢者之石採集的是門那邊的生命。
不過。
剛才的說法顯然我是認同鋼煉裏的世界的門的那一邊實際上就是講的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
這點上也是鋼煉故事性或內涵層面上的一次跳躍。
影片的一集一集的進行是思維的一步一步的縱向維度的跳躍。
而不像有些影片只是橫向的推進。
當然每個影片都有自己的特點。
只是這種方法讓人很有眼界大開或者講醍醐灌頂的效果。
關於鋼煉,霍爾蒙克斯的命名好像有七宗罪的意圖,不過在TV版動畫裏並沒有很好的展現。
拉絲特Lust(色欲)格拉特尼Gluttony(暴食)恩比Envy(嫉妒)愛德華兄弟父親煉成。
格利德Greed(貪婪)拉斯Wrath(憤怒)艾德右臂司洛斯Sloth(懶惰)媽媽煉成大總統Pride(傲慢)這裏面非要扯點關係的話。
拉斯特的技能---最強之矛,隱喻為生殖器的穿透。?
恩比與愛德華兄弟的仇恨倒是可以和嫉妒能掛點鉤。
格利德貪婪莫非是他密謀統治世界?
最後覺醒把自己封印了。
所以只是封印預示著貪婪的本性隨時會被人開啟。
格拉特尼的暴食實際上是並沒有靈魂本源的所以是人類的單純的動物性的。
拉斯的仇恨只是他憤怒的本性造成的,他最特殊,有艾德的肢體,所以是人特有的。
畢竟動物性的憤怒我並沒有很多的瞭解。。
大總統的傲慢只是他職業的特徵。
斯洛斯的懶惰,無解。。。
當然這一切只是牽強附會的解釋罷了。
期待第二部能給良好的展現。。
關於鋼煉覺得單單把我自己瞭解的和想說的都寫出來完全可以寫一篇萬字的文字。
只是時間有限。。
先寫這麼多。。
畢竟動漫本身才是最根本的。
http://www.mtime.com/my/vampireis/blog/1444023/
被钢炼的所谓“次主题”所吸引,那个岛上的家伙都很善于表现人性的阴暗面。
复活和永生是古老的话题,在片中总是与不祥挂钩,如果说人造人为了获取肉身把自己的邪恶本性完全暴露在外,那么那些自然人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也同样不惮撕去仁义道德的外衣。
然而,我们很难追问孰对孰错!
就像原子弹的投放者,消灭一群无辜者换来另一群无辜者的生存,在人类结束自相残杀之前,所 有的公理道义都像落叶一般摇摆不定,而唯一的正义,便在于争取自己灵魂的安宁。
两幕剧情留给我深刻印象: “你这小孩子说的还真残酷。
”拉斯特在爱德的质询前说道。
这个人物让人得以窥见人造人的内心世界。
想像一下人造人的特性,红石的奴隶,记忆的傀儡,灵魂出窍的永生诅咒,处于这样的境遇下人还能追求什么?
恐怖研究所中的盔甲兄弟俩,处于相反的境地,灵魂成为了盔甲中的囚徒,无限期被囚禁于现实世界中,完成任务后,弟弟自尽时的果断和陶醉让人震撼。
两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端状态,当事人却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理性,回想起来却那么的自然,这不就是所谓的人性么?
贤者之石是故事的线索,在炼金术中这玩艺大概相当于“原子能”,很有用,当然麻烦也不少。
对于自然人,可以创造奇迹;对于人造人,可以获得肉身和灵魂;对于那两位情人,可以维持灵魂的不朽。
贤者之石的制造原料维护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但其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灵魂的钝化”印象深刻),倒是两兄弟的苦难经历创造了不小的奇迹。
也许不朽和永生从来就不是人值得追求的目标,过程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
一般。看到中途就觉得很扯淡,感觉军队就像个废物,任凭男主瞎折腾一气,想干嘛就干嘛,弟弟后期也是圣母得可怕,罗伊更是没有存在感。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后期那个真理之门两个世界的设定,可是好的设定也无法弥补人设和剧情的崩坏。后来看了重制版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原创剧情,难怪这么扯淡。
这个结局,让人挺不爽的~!
03版太无聊了根本看不下去
作者怎么回事?! 滚 改分
首先漫画开始小女孩的故事只是单纯刀到了我,后来反派出场我也只是单纯觉得,漫画好像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看。直到刚刚才发现作者本人直接在雷区蹦迪…😅钢炼正统只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果然是过了看动画片的年龄了吗
设定和世界观比较新奇,让人觉得真实,也算帅气,但是个别情节真的很弱智,比如阿尔的不分敌友,看的让人皱眉。这就是神作吗,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看下来不过尔尔吧。爱德的不锈钢手臂很酷,钉宫声音很好听,大佐和休斯很帅,别的人物设定还是有点古早的套路感,不过已经算日漫里清新自然的了
剧情好拖沓,压缩到30集比较好
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实很难理解的,看了动画又明白了好多
你永远不能信任日本
和原著最后差太多。。。不过漫画拖的是很可以。。
超高质量 好久没对着电脑哭过了= =
糅合了热血、奇幻、反战等元素,高中时候的回忆啊
这个是2003版的,看到第25集后,就可以转到2009版了(从第11集接下去)。03版后半部是原创,09版开头太简略,只有按上边说的这样看,才能体会到最完整的原作。
辱教员还是爬,少扯什么分开作者作品
补评。只记得到后期真理之门那里已经乱掉了,但前半段的制作精良
很多人都喜欢。。。但是,我实在是不感冒~
死等新的出完再看,不看未完结的人悲惨的滑过……
本来可以有四星,但是后期原创剧情阿尔智商下线实在是莫名其妙到让人看不下去。结局世界翻转的设定蛮有趣的。
龙头凤尾啊,中间罗嗦了,不过总体还是不错的,像弟弟的Q版,很有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