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奥斯汀小说的好感很大一部分源自对欧洲乡村舞会的情有独钟。
去德国正好赶上Tanz in den Mai(舞进五月),终于体验了一回。
4月最后一天晚上,大家会通宵达旦地尽情跳舞,迎接春天的到来。
年轻一代大多蹦迪,而我去了一家传统小酒馆。
镇上男女老少伴着欢快淳朴的民谣拍拍手呀跺跺脚,和摇曳的烛光相得映彰。
有些还要转圈圈,交换拍档,但这种社交一点也不累人。
一曲尽了,可以到走廊小酌一番,听提琴声从门缝里漏出来。
啊,春风沉醉的夜晚。
舞会在奥斯汀的小说里可不仅仅是年轻男女社交的乐子。
求偶,才是其中最令人兴奋的部分。
剧版此番给了Knightley很多特写,让观众得以一窥他的心事。
开场舞:镜头落在人群中神采飞扬的Emma——嘴角上扬;随着舞伴Churchill爽朗的笑声闯入——笑容敛去;画面之外传来关于两人登对的议论——眼帘低垂。
候场间歇:聊到一半,Emma被Churchill拉去继续跳——脸一下子拉得老长。
Emma和Knightley共舞:小说里其实没有展开,但在剧版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BGM: The Last Dance),日后也多次闪回。
个人感觉其中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舞会次晨的余音绕梁。
书是这样写的:This little explanation with Mr. Knightley gave Emma considerable pleasure. It was one of the agreeable recollections of the ball, which she walked about the lawn the next morning to enjoy.—She was extremely glad that they had come to so good an understanding respecting the Eltons, and that their opinions of both husband and wife were so much alike; and his praise of Harriet, his concession in her favour, was peculiarly gratifying. 而屏幕上,Emma正坐在窗前弹钢琴。
那琴声稀稀拉拉,演奏者似乎心不在焉,又滴滴答答的,踏准了心跳的节拍,每一键都敲在心上。
仍未散去的,正是昨晚激荡起的涟漪。
这份令人回味的感觉,是爱情吗?
一晚上看了三集看完了。
这三集能够看出爱玛从幼稚走向成熟。
不过比起奈特利先生,我倒不是很喜欢这位爱玛女士。
她总是异想天开,安排别人的婚姻还自诩不会影响人家的选择;她鄙视与她不同等级的人却又施舍她的可怜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虽然她也有天真活泼的一面,但难以掩盖她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姿态。
奈特利先生却截然相反,会为别人的难堪解围,会直指爱玛犯下的错误,会重视别人的真心。
他是真正的贵族君子。
没读过austin的这本书,不过鉴于BBC的改编一直很尊重原著,所以我觉得还是很能体现原作精神的。
在这不想对austin的作品做太多评论,只是想点出几个让我很有感触的细节。
一个关于principle:Knight自己有个从不跳舞的principle,但是却看不惯“伪绅士”的做法,好心的邀请了harriet;之后,为了自己心爱的emma,也抛弃了自己曾经坚持的so-called-principle。
在我看来,关键不是抛弃了怎样的原则,而是敢于为了爱、为了kindness,抛弃自己曾经坚持的东西,这样的做法不是很感人吗?
这一细节无疑为knightly的绅士形象增添不少色彩。
另一个关于认错:在box hill旅行时,emma由于一时糊涂和frank一起嘲笑了大家,尤其是mrs beats。
当她意识到这个问题时,立刻感到忏悔,之后的一系列行动也表明她内心的痛苦。
可见无论何时,人们都是崇尚大家传统以来一直坚持的道义和规则,一直向往着真善美。
这也是书中表达的主题之一吧。
虽然说P&P的知名度比爱玛高,但2部戏看下来我更喜欢爱玛。
看的都是BBC的版本。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比较喜欢Mr. Knightly.他不是一个刻板印象式的人物。
他会生气,他会温柔,他又平易近人,而且他还富有。
更重要的是,他有同理心,他会体谅他人,财富给了他良好的修养,他自己又将自身的格局提高了许多。
这样一个完美的男人谁会不喜欢。
爱玛就相对简单肤浅的多了。
好在她善良也愿意改进。
所以Mr. Knightly跟她是非常合适的。
相对于P&P来说,Liz实在是一个太聪明的女人,她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
她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得完美。
我非常喜欢她,这样聪明的女人当然可以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而Mr. Darcy,他虽然抛弃世俗观念追求Liz,但他始终像个木头人一样,给人沉重的感觉。
虽然他有钱,但嫁给他应该大多时候看到的还是他的冰块脸吧。
猩猩再怎样也变不成猴子吧。
不过我相信P&P只想证明一个女人若能像Liz那样聪慧,到哪里都是闪闪发光的。
这一版我还是蛮喜欢的。
其实从our mutual friend,到南方与北方,到06版的jane eyre,再到emma,sandy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位慧心异常(highly perceptive!),落笔也相当顺畅的编剧。
许多在其他版本里见不到的细节交待与情绪起伏等,在sandy这里都有十分过瘾的讲述,就这点而言她的确自成一家。
可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每次的改编都太过“sandy”而不够“原著”。
看过的这几部,都是一贯的清丽优雅风,少女情怀浓郁;可是狄更斯的阴沉气,盖斯凯尔的厚重感,勃朗特的暴烈度,奥斯汀的现实调调,永远都只攀到7、80分,无法满格。
单点的detail,故事编织的sophistication方面她做得很出色,小说整体的depth和scope却略有欠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或许这就是现代改编之诅咒吧。
细节的落实能使故事丰盈,却未必能折射、或者说有时反倒是阻碍了观众去关注原著的某种深度。
所以再光彩夺目的adaptation,都无法取代那些意味深长的白纸黑字。
不过这世上本无最完美的改编,况且就算有,还有实际影像化这一关要过,然而这也很难啊:整就一teamwork,不像小说创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样单纯。
所以对比其他版本,时不时有sandy牌这类有档次、有品级的作品可以欣赏,已经是很叫人满足的事情啦。
每次看完心中都似有清风拂过,忍不住微微笑啊。
故事讲得很是明媚可爱,但Romola那张表情丰富的小脸亮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这不是JA。
这只是一个关于Emma的故事。
无论景色和演员再怎么养眼,都很难再有那种看Kate版Emma时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
Romola的表情,有很赞的时候,其中的表现力可以把Emma的感情变化说得清清楚楚。
当然演得太现代是另外一回事。
习惯了,不再抱着当JA看的心态,也怪有乐趣。
十分喜欢Jonny Lee Miller的Knightley,虽显得年轻,但在教训Emma时感觉一点不差,还有就是可能和Romola在一起太登对的缘故,舞会那段又纯粹是让大家狠狠陶醉一把,以至于到了(颇为拖沓冗长难看的)最后一集,两人之间的表白反而没了味道。
Harriet长得比以往几个版的都好看,但演起来实在没感觉。
Blake Ritson的Mr. Elton……真是几个版本来最极品的Elton,叫人一路看一路喷,在Romola跟前那表情真值得回味啊~以往版本的Mrs. Elton都是被我忽略的,但Christina Cole出场,和Blake Ritson两人搭得那叫一个琴瑟和谐。
(-"Biscuits dear." -"Absolutely")至于Frank Churchill……不得不说Rupert Evans的形象大大让我失望了,还是怀念他在North & South中虽然戏份不多但极叫人喜爱的Frederick。
我从来没有那么讨厌过Frank Churchill这个角色……至于Jane Fairfax……形象塑造得如此失败!
看完这版Emma后第一件事,便是翻出Kate版中Jane出场的那一段,在Miss Bates的絮絮叨叨中Olivia Williams静静的几个微笑,波澜不惊且落落大方的答语,以及Kate和她之间的几下目光交流;还有一段,便是Kate向Olivia问起Frank Churchill,一个心里好奇又不想显得太急切,另一个回答保守小心却表现得自然得体——画面虽然陈旧,内景虽然昏暗,但这两个演员几个简单的眼神、没有任何夸饰的台词告诉你这就是JA!
这版Emma中让我格外喜欢的便是Jodhi May的Miss Taylor和Michael Gambon的Mr. Woodhouse。
可惜这两人的戏份到后来越来越少。
Jodhi May的表情并不外露夸张,但也是极其会说话。
Michael Gambon真是看到现在最可爱的老爹,在这个版里也只有在看他的时候心里才升起那种熟悉的JA感。
那围紧围巾、捏捏报纸的几个小动作,都感觉是书里蹦出来的。
看第一集时觉得很新,也有点不习惯,但看到末尾Emma和Knightley吵架的那一段很是喜欢心想若能就这样拍出点花样来说不定也会是一版很精彩的Emma。
看完第二集开始生出些希望并期待着,谁知到了第三集就乱了,第四集的节奏和叙述简直有点莫名。
其实四集中加了不少很不错的细节,把一些生活化的场面也展现出来,但许多人物都并没有得到从容的铺陈。
刚开始有一个讲故事的声音,给Emma、Frank和Jane之间仿佛弄出了些维系,但这个主题到后来显得零碎得很(Jane的台词都没有给够几句),最后只是把该有的情节、镜头一个个走一遍,勉强画圆了句号。
这个故事远可以讲得更好些。
看完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朋友圈有那么多的Emma了,她是一位令人羡慕的女孩。
母亲早逝,但她有姐姐,有深爱他们的父亲, 还有一直照顾到她们成年的女家庭教师Miss Taylor。
所以,她的成长似乎也没有什么缺失。
她坐拥豪宅,衣食无忧,即使,她不结婚,也可以过得很开心,开始时,她是不婚主义。
该恋爱、结婚的年龄,她嫁给了青梅竹马的Mr. Knightly,这位高富帅还愿意和她住在一起,方便照顾她的老父亲。
从小到大,她没有出游过,海边都没有去过,她也从来不觉着有什么遗憾。
这对于现在那么多高喊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人们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很喜欢bbc剧中的画面感,看过了《苔丝》和《傲慢与偏见》为原型的英式田园就这样深深的烙在脑海里,就像这样的剧中的男女主角的爱情一样的清楚干净纯粹,也是简奥斯汀笔下的爱情才能那么浪漫和完满。
是什么样的心情,让这个有遗憾终生未嫁的女作家写出那么完满的故事。
她一定很难过,也是满含憧憬。
其实画家、音乐家、作家的令人羡慕之处就在于能用自己的创造,在自己的作品里过与现实相悖无法体会的生活。
剧中的Mr.knightly就像是另一个Mr.Darcy,这样的才是极致浪漫,无需多说。
最喜欢看他穿一身燕尾服和一双及膝长靴,隐藏锋芒却无所不能,最印象深刻的是他拒绝Mrs Eliton的时候的义正言辞,“我只会让一个已婚女人来安排我的庄园,那就是Mrs knight"。
剧中的Bates夫人的形象在我看来的确是有点悲哀,碎碎念的琐事,“你的心里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生活的确是琐碎的,但是被生活所迫成为这样的人却是一种悲哀,在老了以后没有了花容更是要活得洒脱点,需要气质的沉淀,而Emma也有过一段对于自己在老了以后的描述,绝不会成为像bates一样的妇人会成为开朗富有的妇人。
无论是伊丽莎白还是爱玛,所遇到的爱情万人憧憬,但是前提是她们自己首先是那样优秀的人。
你是什么样的人,生活和遇到的人便是什么样的。
喜欢英英的优雅、田园风光、绅士的绅士和lady的淑女中透着灵巧。
在Woodhouse宅前的大草坪上,Johnny Lee Miller眯着眼看着对面的黄裙姑娘。
他们已相识十数年,他见证她从幼儿长成少女。
她幼年失恃,她开朗活泼,她独立自主,闲着没事干还当起了红娘乱点鸳鸯谱。
在这时刻,他却有些想笑。
这可真是知根知底,比那Darcy与Lizzy数次短暂的针锋相对要细水流长,比Edward和Eleanor的分离和误会多了相互理解。
Romola Garai双手攥着裙子,声音颤抖着说,we are old friends. 你有什么话,请你好好想想再说。
噢,为什么总是晚了一步,她想。
刚刚真应该躲在树丛里不出去。
却未曾想,JLM在阳光下说出了奥斯汀六部小说里面最美的一句话。
If I loved you less, I might be able to talk about it more. 我想,写到后面,年纪渐长的Jane Austen也变得现实了吧。
巧言令色又怎样,自己想一想Edmund和Fanny以后的日子就觉得故事里的happily after,悬。
2005年瓢泼大雨中,MM一脸深情对着KK说了一长串话,那又如何。
比不上Wickham的那一笑。
还是一句“dearest Emma”好,正符拙嘴笨腮之徒如我的胃口。
他还记得她曾说没看过海。
于是,片子的结尾是两公婆傻乎乎的站在海边,Emma懒理乱飘的金发,一脸傻笑。
观众也心满意足地把电脑合上,不必去担心他们以后的日子。
简奥斯汀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她的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我基本上都会看。
《艾玛》的改编作品里这部算是合我心意的了。
英伦乡村的田园风光,绅士淑女的衣香鬓影,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花好月圆结局,无不透着老式英伦风的浓浓温情味道,让人心生向往。
简对艾玛这个人物应该比较偏爱吧,她曾经形容艾玛是“除了我以外,没有人会喜欢的女主人公”。
但这个剧里的艾玛我很喜欢。
一个美丽而骄傲的姑娘,有时候犯了错却不自知,尤其是她对哈丽特婚姻选择的干涉,的确会让人觉得有点过分,但只要有人点出她的错误后,她还是很能反省的,并且她会诚挚地去弥补。
总的来说是一个很可爱的姑娘,充满了青春和生命的活力。
这一点演员本人功不可没。
就演员来说男人都很帅 鸟很大。剧情的话最爱奈特利 最讨厌爱玛大傻逼 应该是师传泰勒
多少年后重拾于大荧屏,再也没有年少时的沉浸于中。满眼都是自私病态的老父亲,愚蠢不堪臆想狂的前女友,自轻自恨自恋的现女友,轻佻懦弱表演欲强烈的前男友,乏味啰嗦敏感多虑的老处女……当然少不了轻薄刻意公主病重度患者的女主角和游手好闲的勾引邻家萝莉的怪蜀黍。谢谢你让我认清资本主义的嘴脸!
话说BBC的古典剧真是每况愈下,这版Emma,从编剧、导演到演出,以致服装道具布景等小细节,无不透着粗糙的味道。乡绅的宅子永远不见仆人的影子,小姐绅士的衣着也不精致,有几次看到绅士手里打着那种裸露着轻薄铁丝的劣质伞,心里就疑惑这是BBC古典剧么。。。
前三集十分吸引人,最后一集的内容都不如电影版流畅自然
BBC出品,精品。。。
女主角完全是个美国妞,男主竟然是猜火车里的Sick boy,over
其他都很好,本来应该值4星,但是特别不喜欢这一版的女主角,所以减两星
奥斯丁的东西~怎么都看不厌,哈哈~~~
这版艾玛小姐真是个傻大姐。:)
女主特讨厌!简直是自以为是的贱人。一星给服装。
这一版是美国傻大姐(白瞎了我的Mr.Knightley),96凯特版是日本脑洞少女(vs阴沉大叔),96格温妮斯才是英国俏佳人
一次撸完后唯独对里面的。。。男装念念不忘,各种细节美(居然没拿最佳服装设计奖)。。。Rupert Evans不错→→
三部里确实以此部最脱离原著氛围……很多经典台词都找不到了,相对的,妹子更奔放无脑了……不过重点其实是男主居然是李米勒啊23333333333333基本演绎法里那么American的汉子,在这里俨然一个英伦绅士……演员的自我修养~
好看,喜欢这种风格的
打两星就是给女主的,你还能再作一点吗!!!
女主什么时候把脖子收回来不要瞪眼,我可能会加一颗星。男主还是有魅力的。
对这个女主无论演员还是人设都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第三集两人跳《吉利市场》这支舞的画面太过美好,不能直视
男女主演都是我喜欢的~简奥斯丁的作品更是永远和我胃口~浓浓的古典英伦风大爱!
看到熟人的名字,真是太高兴了,期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