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周洲
主演:池韵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简介:22岁的美丽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她从小被父母抛弃,由姐姐抚养长大。姐姐没有生育能力,让美丽在青春期的时候被姐夫强奸,生下一个女儿。美丽步入社会后,姐姐经常向她索要抚养费。 为了避开姐姐的骚扰,美丽辞掉了干洗店的工作,决定跟随爱人李雯去上海。不料李雯以公司规定为由,要求美丽留在长春。美丽不仅被爱情抛弃,同时失去了..详细 >
除了女主角其他人的表演都不舒服,映后提到dogme95时期的拉斯冯提尔和达内,长镜头追着拍,太有达内的影子了,文本还是有点狗血,最后给我看懵了
池韵演得很灵(看了访谈,可惜是现实事件改编的
结尾留白式叙事还行。但叙事和主题未免太90年代了。
3.5
主创团队讲得好好呀:因为对自己的不甘心,进而想让美丽也拥有一个世俗意义上更好的结局。
像是长春女同身上发生的事 不像看电影 倒像是看八卦小视频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女主角池韵的演技如鹤立鸡群般突出,是本片最大且唯一的亮点。除她之外,皆为灾难。配角演员的表演、念白水平之差简直无法直视,尤其是那位同性情侣,让观众分分钟出戏,糟蹋了整部电影。剧情节奏冗长拖沓、毫无新意、缺乏力度。很多场重要的高潮矛盾戏份情绪气氛都不对,无法充分诠释角色的内心世界。结尾长镜头也是莫名其妙的闷
女主是好演员,但是其余配角太出戏了对手戏像是独角戏,完全不在一个表演空间。
除了女主都挺糟糕的一部片子,其他演员根本就不会演戏啊。快结束前我在想,女主太惨了该去杀了姐夫,然后女主就真的杀了姐夫...
主动放映也挺精彩有趣
全凭女主 摄影啊摄影难受得一批
总感觉讲的太多,表演太多,反而不真实,
没有女主这戏真的就没了 看介绍还挺期待 没想到做成这样 以及导演很不会调教非职业演员
三分已过,四分未满。但作为导演第一部片子,还是可以的。
片头没看到龙标还有点纳闷,之前完全不知道是个讲女同的片子,直到看完都一直误以为是个女导演,结果发现是个男导演,有点意外。一个一丧到底的大女主片,影片完全放弃配乐,最大程度上调动自然环境的因素,摄影机变成了一个无形的旁观者,紧跟着主角,但是却不介入,使得这个隐形的视角既冷静又富含温度。整体的气质生猛和细腻兼具,有粗糙的地方,除女主外其他人的演技都很糟糕,结尾也觉得有点崩,不过更喜欢的是这种踏实聚焦人本身的态度,小城市、普通人、边缘群体,都有很灵气的展现,尤其是开头分别的那场戏,太真实太到位了。美丽是一朵长错了土壤的花,与这个晦暗的现实格格不入。肯定是不可能进院线了,但一定是一部大陆一年到头不可多得的LGBT片。
【2.0】是对现实主义有着绝对误解的片子。类似于演员表演业余的这些制作体量所决定的客观毛病都不是这片的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剧本写得太偏激太功利化。不是一味地把人的生存困境往恶劣的、绝望的方向编就叫真实,而人物生活的伦理崩塌无根无据,也不可能做出来一丝魔幻的味道,剧本的尺度拿捏显然失控。若不是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还有可靠的女性体认,这片将一无是处。
起码抛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逼仄的社会中找寻呼吸的权利,比《钢的琴》意义更大
离开长春后本以为和那座城市再无交集。结果却遇到了故事背景为长春的本片。引起强烈不适。抛开个人情绪想问。本片的视听语言都死了吗?
还是多一星给情绪饱满却又守住了溢出底线的池韵吧。和台北那个天真灿烂在懵懂的美丽相比,长春底层的美丽有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残酷物语。虽然技法不多,但大部分的人物特写是对观众注重人物性格刻画而非台词最好的提醒,当然池韵一个人的演技对得起所有的近焦镜头。此外最大的情节亮点是故事并未太多讨论少数群体本身。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话:生活就是最好的剧本,尤其对于底层叙事的肖像来说,靠人物本身的情绪暗涌来爆发戏剧张力,永远要比刻意的文本设计来得真诚,且让人信服。直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终于将百合的流动性与洗浴中心的在地性串联起来,一切家庭与社会矛盾导致的边缘与被边缘群体的互换所导致的,被逼上梁山的生活困境带来的施暴惨剧,就不足为奇了
这生活太让人窒息。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除了女主角其他人的表演都不舒服,映后提到dogme95时期的拉斯冯提尔和达内,长镜头追着拍,太有达内的影子了,文本还是有点狗血,最后给我看懵了
池韵演得很灵(看了访谈,可惜是现实事件改编的
结尾留白式叙事还行。但叙事和主题未免太90年代了。
3.5
主创团队讲得好好呀:因为对自己的不甘心,进而想让美丽也拥有一个世俗意义上更好的结局。
像是长春女同身上发生的事 不像看电影 倒像是看八卦小视频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女主角池韵的演技如鹤立鸡群般突出,是本片最大且唯一的亮点。除她之外,皆为灾难。配角演员的表演、念白水平之差简直无法直视,尤其是那位同性情侣,让观众分分钟出戏,糟蹋了整部电影。剧情节奏冗长拖沓、毫无新意、缺乏力度。很多场重要的高潮矛盾戏份情绪气氛都不对,无法充分诠释角色的内心世界。结尾长镜头也是莫名其妙的闷
女主是好演员,但是其余配角太出戏了对手戏像是独角戏,完全不在一个表演空间。
除了女主都挺糟糕的一部片子,其他演员根本就不会演戏啊。快结束前我在想,女主太惨了该去杀了姐夫,然后女主就真的杀了姐夫...
主动放映也挺精彩有趣
全凭女主 摄影啊摄影难受得一批
总感觉讲的太多,表演太多,反而不真实,
没有女主这戏真的就没了 看介绍还挺期待 没想到做成这样 以及导演很不会调教非职业演员
三分已过,四分未满。但作为导演第一部片子,还是可以的。
片头没看到龙标还有点纳闷,之前完全不知道是个讲女同的片子,直到看完都一直误以为是个女导演,结果发现是个男导演,有点意外。一个一丧到底的大女主片,影片完全放弃配乐,最大程度上调动自然环境的因素,摄影机变成了一个无形的旁观者,紧跟着主角,但是却不介入,使得这个隐形的视角既冷静又富含温度。整体的气质生猛和细腻兼具,有粗糙的地方,除女主外其他人的演技都很糟糕,结尾也觉得有点崩,不过更喜欢的是这种踏实聚焦人本身的态度,小城市、普通人、边缘群体,都有很灵气的展现,尤其是开头分别的那场戏,太真实太到位了。美丽是一朵长错了土壤的花,与这个晦暗的现实格格不入。肯定是不可能进院线了,但一定是一部大陆一年到头不可多得的LGBT片。
【2.0】是对现实主义有着绝对误解的片子。类似于演员表演业余的这些制作体量所决定的客观毛病都不是这片的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剧本写得太偏激太功利化。不是一味地把人的生存困境往恶劣的、绝望的方向编就叫真实,而人物生活的伦理崩塌无根无据,也不可能做出来一丝魔幻的味道,剧本的尺度拿捏显然失控。若不是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还有可靠的女性体认,这片将一无是处。
起码抛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逼仄的社会中找寻呼吸的权利,比《钢的琴》意义更大
离开长春后本以为和那座城市再无交集。结果却遇到了故事背景为长春的本片。引起强烈不适。抛开个人情绪想问。本片的视听语言都死了吗?
还是多一星给情绪饱满却又守住了溢出底线的池韵吧。和台北那个天真灿烂在懵懂的美丽相比,长春底层的美丽有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残酷物语。虽然技法不多,但大部分的人物特写是对观众注重人物性格刻画而非台词最好的提醒,当然池韵一个人的演技对得起所有的近焦镜头。此外最大的情节亮点是故事并未太多讨论少数群体本身。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话:生活就是最好的剧本,尤其对于底层叙事的肖像来说,靠人物本身的情绪暗涌来爆发戏剧张力,永远要比刻意的文本设计来得真诚,且让人信服。直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终于将百合的流动性与洗浴中心的在地性串联起来,一切家庭与社会矛盾导致的边缘与被边缘群体的互换所导致的,被逼上梁山的生活困境带来的施暴惨剧,就不足为奇了
这生活太让人窒息。